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
其教育策略
刘佳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 400715)
摘要: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包括五个加工环节,每一环节的运转都离不开个体固有的社会经验和内部认知活动。加工过程中,一旦信息输入有误或者加工环节出现认知偏向,则有可能导致个体攻击行为的产生。研究表明,稳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可预测到近80%的攻击行为表现。因此,针对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环节中儿童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偏向,提前进行引导与教育,授予相关社会技巧,是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尝试与突破。
关键词:道奇;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知理论;攻击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攻击在一般意义上被定义为“一种有意对他人的身体或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1】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消极社会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和青少年等人群中,一直是人类行为中的一个古老而难解之谜。对于攻击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可谓是见仁见智。其中,以弗洛伊德和洛伦茨为代表的生物学派将人类的这种攻击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有机体的本能,能量积累后的释放;多拉德等人的挫折-攻击假设则认为人类的攻击是由挫折引起的;社会学习理论研究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社会行为。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一批攻击行为学者试图从人类认识活动内部过程来揭示攻击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作为认知理论之一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在解释攻击行为上的显著有效性。【2】本文拟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为导向,探索预防儿童攻击行为的教育策略。
一、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20世纪80年代初,Dodge等人提出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并在1994年由Dodge和Crick 进行了完善。这一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特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能激发儿童的攻击行为。它认为个体对特定情境中的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是带着过去的经验和生理局限;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几个步骤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实现的,在每一加工步骤上的偏向或失误则有可能导致包括攻击行为在内的消极社会行为。这一加工模型包括五个步骤:
(一)线索解码过程
这主要是感知觉操作过程。个体会选择性地注意特定情境中的一些线索,这些特定重要信息是个体有意或无意注意的结果。攻击性儿童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对敌意性线索产生特别的偏向。研究者通过实验模拟问题情境和被试观看录像片两种方式来检测个体知觉偏向,发现攻击性儿童很少主动对模糊不清的问题情境进行澄清,而倾向于扭曲情境中较有煽动性但不一定是攻击性的信息。【3】Frame(1982)的报告也指出,攻击性儿童倾向于注意且比较容易回忆具有威胁性的信息。例如:儿童在课程上回答一个问题,答错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表情和动作都是重要的线索,儿童可能会注意老师的微笑,也可能更容易回忆其他同学的碎碎笑声。因此,解码阶段,个体对情境线索的错误感知是将来可能产生攻击行为的第一步。
(二)线索的解释和表征
这是认知解析过程。个体知觉了特定情境中的线索,并将线索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
行对照和比较,由此对线索作出解释,经由心理表征存储在长时记忆中。攻击性儿童在这一阶段可能出现对线索或他人行为解释的归因偏见。研究者通过不少研究指出,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儿童可能明显地倾向于将情境中中性或模棱两可的信息当成具有挑衅性意义的信息,甚至根本就误解信息本身的意义,对信息作出敌意归因。Freldman and Dodge(1987),Gruerra and Slaby(1989)等人的研究发现,敌意归因偏差和攻击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关系。【3】如上述儿童看到了老师的微笑和学生的笑声,他就会领会、推测老师和同学的表情是鼓励还是讽刺,是出于友好还是敌意。因此,在此阶段,儿童错误的解释社会线索有可能增加其采取攻击行为的机率。
(三)目标澄清与寻找反应阶段
个体对特定情境的线索已经做出了解释和归因,在这一阶段中,个体需要明确和澄清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与结果,同时建构新反应。上例中,或选择继续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关系,或者由于不能容忍选择还击。即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是作出亲社会行为还是消极的社会行为。在此阶段,个体的社会能力水平和以往社会经验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可能影响个体对目标的选择和行为的反应。如攻击性儿童由于经验中充满了攻击行为的信念及技巧,倾向于注意情境中的挑衅性线索以及对其进行敌意的归因,所以往往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与敌意更匹配的行为方式,如复仇、愤怒、矛盾等。亲社会儿童由于记忆库中攻击与暴力行为技巧较少,并没有注意到情境中的不利线索,更没有敌意归因的倾向,所以他更可能选择如原谅、理解等友好的目标及行为类型。因此,此阶段个体对于不同行为目标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与结果,攻击性儿童大多选择“具有敌意内容”的行为方式。
(四)决定行为反应
个体对问题情境作出归因与目标澄清后,就将根据个体自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及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结果评价对可能的反应策略进行评估并选择最佳的行为策略。如上例中,儿童可能受自身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制约,并看到其他同学由于攻击行为遭到他人的排斥,而决定与老师和同学维持良好亲密关系。反之,如果儿童认为采取攻击行为可以让其他同学更害怕与崇拜自己,并有看到其他同学采取攻击行为获得奖励,那么他做出攻击反应的几率则大大增加。决定行为反应阶段的研究比较一致地指出,攻击性儿童和青少年在考虑攻击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时,大多倾向于做出正向的评估。他们认为攻击反应可带来物质酬赏、获得同伴认同、减少负面结果、提高自尊和正向情绪感受等积极结果。【3】可见,由于之前社会信息加工的偏向,加上此阶段个体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缺陷和对攻击行为后果的乐观期待,促使了个体选择包括攻击行为在内的消极社会行为。
(五)启动行为阶段
此阶段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最后执行阶段,个体会将作出的行为选择迅速付诸实施。个体具有攻击与暴力的行为技巧及方式是最终攻击行为成功表现的物质保障。个体执行了选择的行为方式之后,新的社会线索又会再次出现,新一轮的感知、归因、选择、评估、执行等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将循环进行。
二、预防儿童攻击行为的教育策略
人的攻击行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攻击行为,就是因为人对外部刺激进行了智能的分析与加工。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儿童从环境中输入信息,依次通过五个认知加工环节作出最后的反应。一旦信息输入的顺序有错误或某个加工环节中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包括攻击行为在内的异常行为出现。【4】许多研究证实个体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和攻击行为间有密切关系。稳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可预测到近80%的攻击行为表现。【3】因此,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可以针对每一个认知加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进行预防与矫正。
(一)优化校园文化、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控制敌意刺激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