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这里专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另一种商品表示)低于另一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说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又称相互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的国际价格或贸易条件下,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意义: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获利缺陷:不具有普遍性2.比较优势模型下,均衡的相对价格是如何确定的?3.如何分析比较优势下自由贸易的贸易利得?9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1) 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到达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

(2) 贫民劳动论(the pauper labor argument)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的,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3) 剥削(exploitation)若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

5.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模型相对工资是如何确定的?(不考)6.专业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不会原因:①多种要素的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③运输费用的存在(导致一些非贸易品)7.论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意义:更全面的解释了国贸基础,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参与国贸提供了理论依据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精选ppt
4
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 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 是:(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 度;(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 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 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 创造和改进工具。
精选ppt
5
他还以制针业中手工工场的例子来说明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根 据当时的情况,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 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 而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 48000根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几千倍。因此,他认为在生产要素 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劳动生产率可 以得到提高。
第二章 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 易理论
第四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学说介评
精选ppt
1
国际贸易学说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
一。国际贸易问题也经常是经济理论中争 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早在16世纪,西 欧重商主义者就开始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
了探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 理论研究工作在18-19世纪日益发展。古 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亚当·斯密、大 卫·李嘉图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 理论基础。在他们之后,经过其他经济学
由于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 国际分工,所以,他的分工理论又叫地域分工说 (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ur) 或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Cost)。
精选ppt
13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 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的思想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机会成本递减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PPC凸 向原点。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 C,所必须放弃W的数 量逐渐递减。
C
图1-4 机会成本递减
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假设商品价格等于成本,则小麦(对布匹)的相对价 格(Pw/Pc)=小麦的机会成本( ΔC / ΔW) 。
案例
单位劳动投入 产品 大米 小麦 棉布 钢铁 中国aLi 10 10 20 20 美国 a′Li 10 5 4 2 相对劳动生产率
a′Li/aLi1 0.5 0.2 源自.1第三节相互需求原理
约翰· 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的相互需求原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 的说明和补充。 互惠贸易的范围——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贸易条件的决定——相互需求程度 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条件
案例
国家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布aLc 2 5 9 8 小麦aLw 0.5 2 6 8 布的相对成本aLc /aLw 4 2.5 1.5 1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假设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但有许多种产品:M种,分别用1 ,2……M表示。
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也需要消费这M种产品,那么按照比较优势,中国和美国各自应该
一、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 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 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 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 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 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 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 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二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第1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生产分工的思想。

一、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希腊时代,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中就出现分工交换思想。

最早提出分工学说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可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有待于互相帮助。

他进一步指出,一人为多数事,不如一人专心于一事。

如果一个人专门生产他擅长的东西,生产出来的必定较多,质量较优。

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

主语每个人究竟从事哪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则取决于个人秉性,这是先天决定的。

此外,早期宗教神学中也有部分关于贸易的思想。

二、重商主义(Merc antilism)国际贸易的系统研究开始于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大约从14世纪末到18世纪。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为2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18世纪)1.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

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

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

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基于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即:怎样通过鼓励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而增加社会财富。

国贸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陈岩第四版)

国贸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陈岩第四版)

• 下面用例子来说明绝对利益学说的理论: •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如表2-1(a)
所示。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 有利,分工后的生产情况如表2-1(b)所示。分工后,两国均以各 自的绝对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即英国用毛呢与葡萄牙的葡萄酒以1: 1的比例向交换,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如表2-1(c)所示。
W1ssily Leontief(1906-1999)
三、里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与事实不符,因而得出了 相反的结论,所以里昂惕夫之谜也叫里昂惕夫反(悖)论。
• 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对外 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按照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是出 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 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 度。
国际贸易O理h论l与in实(务1(8第949版-1)9陈79岩)
一、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一)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
狭义的赫-俄理论被称作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使用生产要素禀 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 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 相等。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
毛呢产量 (单位)
2.7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190
葡萄牙 2.375
190
--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陈岩
表2-1(c) 交换后拥有产品的情况

国际经济学完整题库不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完整题库不含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2.自由贸易论3.绝对优势论4.比较优势论5.机会成本6.机会成本递增7.生产可能性边界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 )2.重商主义认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 )3.我们墨西哥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得不到什么好处,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太高了,它有那么多的计算机和机械工具,它的工程水平也太发达了。

我们需要关税,要么我们什么也不出口。

()4.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这是绝对差异论的基本观点。

( )5.在现实社会中,当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可以始终保持不变。

( )6.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 )7.国际贸易形成的范围是: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 )8.如果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具有同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使各国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嗜好差异,也不会导致国际贸易。

( )9.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即为机会成本。

( )10.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1.一位美国参议员写了下面一段话:“贸易被认为是能够提高所有参与国收入的,至少亚当.斯密或大卫.李嘉图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12.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13.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14. 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三、不定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科学,有自身的特点。

下列不属于这些特点的是A.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B.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并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增口是任 加赚有何 本取限国 国别的家 财国,金 富金只银
银有储 才靠量 能出都
本国同 国购时 金买要 银别限
国制 商或 品禁 支止 出本
鼓励出口 限制或禁止进口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三、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四个特点:
将劳动分工推广到国际领域,认为国际分工也会提高整个 社会的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
机会成本不变 简单直观 不能解释一国两产品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两产品劳动
生产率均低的国家间的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评价
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局限性: 只说明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一)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
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 政策主张: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 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 货币财富。 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部分)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2.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第一节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平衡论 贸易平衡论 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00
3.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两国实行自由贸易,美国以120吨小麦 (100天劳动)交换英国200匹布(100天劳动),双方均获利。
表2-6 贸易前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美国 分工前 小麦 布匹 120吨 100匹 分工后 120吨 200匹 分工前 120吨 100匹
英国 分工后 120吨 200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分工后英国和美国都比分工前多得100匹布。 2.国际分工给世界(假定只有美国和英国)带来的总利益是增加了 200匹布。 3.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通过国际贸易由两国均分(每国100匹布) 。
• •
葡萄酒(单位) (80+90)/80=2.125
(100+120)/100=2.2
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共生产了2.2单位;葡萄牙专门生产酒,共生产了2.125单位。 产品总量比分工前增加了,呢绒增加了0.2单位,酒增加了0.125单位。 最后,李嘉图指出,国际贸易可以使分工导致的产量的增加转变为各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当 然这还取决于交易条件。按照李嘉图的假定,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为1:1。
国际贸易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优势的度量指标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绝对成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五、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模型 六、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绝对优势论 ?
背景
当时的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严重阻碍了英国工业资产阶 级向海外的发展。
重商主义定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 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第二章_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_国际贸易理论
(五)保护贸易理论(费里德里希· 李斯特)
理论简评:
1、充分论证了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必要性、阶 段性、动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确立了贸易保护 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牢固地位。 2、作为一种庸俗国际贸易理论中所含有的非科学成 分——过分强调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忽视了经济生产客观规律的普遍意义;对经济发展 阶段的划分撇开了生产关系因此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形态变化的真实性;对生产力的定义模糊。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 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 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 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 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 商主义两种。
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安排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 保护贸易理论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 1、产生的背景 2、主要经济思想 早期的主张—重金主义 晚期的主张—重商主义 3、局限性
1、重商主义理论产生的时期及背景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安排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5个) 2-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3个) 2-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6个)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 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及决 定贸易流向的因素; 国际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中决定交换比 例或相对价格的因素; 国际贸易收益,国际贸易对交易各方的福 利及整体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
亚当· 斯密主要论点:
国际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贸易之所以发生,基础在于各国成本上存 在绝对差异;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

(二)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假设前提
(三)比较成本学说的进一步分析
国 家



6 4


1 2

小麦(蒲式耳/工时) 棉布(码/工时)
(四)比较成本理论简评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 不可动摇的基础”,它作为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 原则和规律的学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标志着国际贸易学 1)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和历史进步意义 说总体系的建立。从历史作用上看,该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 础,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比较成本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该理论采用静 它证明了国际贸易不仅仅是由于绝对利益的差 态分析方法,却忽略了动态分析。第二,该理论泛泛谈论了各国参与分工 和贸易会从中获利,但对于参与国各获得多少贸易利益,如何分配贸易利 异,更是因为比较利益的差异而产生的; 益,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等更复杂的问题,却没有触及。第三,理论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或劳动在所有产品的生 2.它从理论上有力地支持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 产中均按相同的固定比例使用,且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所以任何一种 产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李嘉图的这种劳动价值论是不完整的, 也是不彻底的。仅用劳动成本的差异不能全面地解释比较利益。 取贸易自由,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
1.
2)比较成本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是形而上学的
未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一些实际情况

三、相互需求学说
比较成本说明了国际贸易能够为两国带来 利益,但是,带来利益的范围又多大,在这个 范围内,双方范围内,双方各得多少,比较成 本论没有回答。约翰· 穆勒和阿弗里德· 马歇尔 的相互需求论回答了这个问题。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3、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 经常账户出现的余额靠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余额无法平衡掉,不得不动用 储备资产进行调整的现象,即对外经济出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情况。
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 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即商品的进出口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 反应要大。
3、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较低层次的形式,即一体化密切程 度较差的一种形式。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壁垒,对其他国家各自仍然保持 独立的关税。
4、 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除了在成员国 间取消关税壁垒,而且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关税收入按照既定的比例 进行分配。
7、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 认定国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
技术差距的产生于缩小会改变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国际贸 易中所谓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或一类国家 转移(传导)到另一个或一类国家,一类产品的生产的优势因而从一 个国家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国际贸易的价格也因而发生变化。
第5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1、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理论,主要针对国 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产 业内贸易理论,有其理论的假设前提、相应的理论解释。对产品的同质 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 算方式。
2、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社 会成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的曲线
3、绝对利益:在某一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 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 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 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 的好处。P16

国经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国经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 × 模型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模型( A和B两国的 和Y 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和 两国的 两国的X和 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X X
= axL = bxL
x x
Y = a yLy, = byL
y
ax、bx、ay、by均为正的常数, 其中, ax、 bx分别表示 A、 B 两国的 X 部门劳动生产率; ay、by分别表示 A、B 两国的 Y部门劳动生产率;Lx、Ly分 别表示 X、Y部门的劳动投入。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A国)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国
X Y Y = ay Ly + = La ax ay La = Lx + Ly X = ax Lx
其中 L a 表示 国的劳动供应总量, 表示A国的劳动供应总量, 国的劳动供应总量 第三个表达式代表充分就业条件。 第三个表达式代表充分就业条件。
思考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基集团 微笑曲线 是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基集团 创办人施振荣先生, 施振荣先生 年为了“ 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 年为了 再造宏基” 有名的“微笑曲线” 理论,以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 有名的“微笑曲线” 理论,以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经 历了十年多,以迄今日施施振荣先生将“微笑曲线” 历了十年多,以迄今日施施振荣先生将“微笑曲线”加以 修正推出了所谓施氏“产业微笑曲线”以作为台湾 台湾各种产 修正推出了所谓施氏“产业微笑曲线”以作为台湾各种产 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之方向。 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之方向。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思考
当前通货膨胀与国际贸易有关系吗? 当前通货膨胀与国际贸易有关系吗?为 什么? 什么?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PA=aLX /aLY B国的均衡点为EB,相对价格PB 与生产可能性边界重合 PB=bLX /bLY
20:06
28
三 贸易前的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PA=aLX /aLY PB=bLX /bLY 观察:
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所以在封闭条件下PA<PB
结论: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比较 优势所在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的差异 完全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国际贸易完全是因两国劳动生 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
5
二 亚当·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2)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
国际分工依据绝对优势的标准来分工
贸易发生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成本存在绝对差异
20:06
6
二 亚当·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2)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
绝对优势模型
A、B两国,X、Y两种产品,劳动唯一要素;
一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数量 封闭条件下的产出消费量 X产品 Y产品
20:06
37
四 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20:06
33
四 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A国X产品的过剩供给曲线
当国际相对价格P2>A国封闭情况下的相对价格PA
A国专业化生产X,X的生产量为LA/aLX A国的消费点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和国民收入预算线 (经过生产点的国际相对价格线)确定 A国X产品的过剩供给为正(P2越高,消费与生产 的差额越大)
表:2: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X的劳动生产率 Y的劳动生产率
20:06
B
1/12 1/4
20
1/3 1/6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即国际经济学纯理论1简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即国际经济学纯理论1简
亚当·斯密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 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生产 这些商品所需要的绝对成本。
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 只要两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出现差异,就存在国际贸易的 基础。 国际间商品相对价格的相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一、国际间的生产函数相同; 二、国际间的要素禀斌(Factors Endowments)相同。 三、国际间的消费型态(Consumption Patterns)相同。 四、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函数(不存在规模经济) 五、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
亚当·斯密认为
– 交换是人类的天性;
– 交换产生分工;
– 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 分工的依据是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 产条件
亚当·斯密(Adam·Smith) 1766年在其“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中提出了经济 自由主义和国际分工, 创立了绝对利益理论。
到了五十年代,斯密就提出经济自由
主义的基本思想。从1751年开始,斯密 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任教十二年,先后 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 颇受学生欢迎。在这段被他称之为“一生 中最幸福的时期”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 济学俱乐部活动(被称为“俱乐部人”) ,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呆上二至
三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 在讲演中说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 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
Y
PX/PY
A YA
0
PA
C1
EA
P1
XA
A

国际经济学(学生---2010级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学生---2010级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含义。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简述绝对优势论的基本观点,并对其简要评价。

3、比较优势的含义。

4、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5、判断题(1)绝对利益论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集中的表现在各国能够实现互通有无。

()(2)在相对利益论的理论分析中,每个国家都拥有一种最擅长生产的产品是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

()(3)“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是比较利益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4)比较利益论在其分析过程中尽管使用了单一要素法,但它考虑到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贸易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5)斯密是提出自由贸易思想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因此绝对利益论的提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标志。

()6、选择(1)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2)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3)“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

A、亚当·斯密B、赫克歇尔和俄林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7、本国生产单位黄油的劳动投入为1/5,生产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单位黄油的劳动投入为1,生产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一商品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一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第三章国际交换价格的确定1、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可生产两种产品:食物与衣服,生产单位食物的劳动投入为3,生产单位衣服的劳动投入为2。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1)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1)

第二章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1、名词解释:1、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活动时所必须投入的主要因素或必须使用的主要手段。

一般我们把土地、劳动和资本称为生产的“三要素”,如果再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就构成了“四要素”。

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称为“第五要素”。

2、要素价格(Factor Price)要素价格指的则是为了使用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也可以说是要素参与生产所应该获得的报酬。

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率等等都可以称为要素价格。

3、要素禀赋(Factor Endorsement)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4、要素丰富程度(Factor Abundance)要素丰富程度是指在国际要素禀赋的比较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那么该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就应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称要素丰富,反之,称要素稀缺。

5、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的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

反之则反称。

6、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的不同的绝对优势是贸易存在的基础。

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7、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的比较优势的不同是贸易存在的基础。

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交换,如此形成的国家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8、要素比例说要素比例说提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于由于各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所导致的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国际经济学作业

国际经济学作业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1、某国是一个劳动力没有生产效率的国家。

在该国,生产一单位任何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都比别的国家多。

该国的领导人认为,由于劳动力如此缺乏效率,本国不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收益。

他们的想法正确吗?请解释原因。

2、假定在短期内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不能在产业间流动,因此每个国家一定是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点生产,在这种情形下允许进行国际贸易仍然有利可图吗?为什么?你的答案及交换所得和专业化生产所得有怎样的联系?3、假定A国和B国的劳动禀赋均为400。

A国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需要5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Y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

B国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的Y商品需要8个单位的劳动.a。

画出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为什么?绝对优势理论表明了怎样的贸易方向?为什么?c. 根据绝对优势,如果允许自由贸易,专业化生产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为什么?每种商品各自生产多少?d. 不使用绝对优势定理而用相对优势定理回答b和c的问题。

e. b和c的答案和d的答案有何不同?为什么?4、考虑一个由两个国家组成的世界,一个大陆国,一个岛国。

每个国家有1000单位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力是唯一的投入品.在大陆国,生产一台电脑需要10单位劳动,生产一单位纺织品需要20单位劳动。

在岛国,生产一台电脑需要20单位劳动,生产一单位纺织品需要10单位劳动。

a。

画出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标出纵轴和横轴的截距以及斜率。

b。

大陆国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为什么?大陆国生产一单位纺织品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为什么?岛国国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为什么?岛国生产一单位纺织品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为什么?c。

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电脑的相对价格在大陆国和岛国各是多少?为什么?d.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为什么?e。

如果大陆国和岛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大陆国和岛国将各生产多少台电脑,多少单位纺织品?为什么?f.经过几年的贸易,大陆国和岛国通过了新的法律,规定每个国家在每个行业中必须使用一半劳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 主要观点
(一)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产生于14-17世纪,重商主义的产生有三个
前提条件: 1、欧洲的地理大发现 2、航运的发展导致
欧洲商业的繁荣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产生和发展
大米 牛肉
(单 (单
位/人 位/人
*天) *天)
8
4
4
8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贸易前后消费量的比较
封闭经济
开放 产费产费产费产费 量量量量量量量量
中4 4 2 2 8 4
4

美2 2 4 4 国
484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例子2】
假设:封闭经济下,每种产品各耗费一半 要素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论的基本观点
• 绝对优势论,又称绝对成本论,指各国应充分利用其在生 产上的绝对优势条件,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然后通过贸 易,各国都可以获利。
• 各自绝对优势下:
分工+贸易=双方获利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例子1】
例如:中美生产大米和牛肉,各自的 生产率如下
中国 美国
英镑上的斯密头像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时代背景
➢1、资产阶级的兴起,需要一个自由的世界市场来 获取原材料和倾销商品。
➢2、传统的关税保护、贸易垄断等重商主义政策严 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资产阶级急需一种自由放任、自由竞 争的学说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在这一背景下, 《国富论》应运而生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 手”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 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 银。
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 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
【思考】: • 金银真的能够衡量一国的富有程度吗? • 如何使得本国的财富(金银)数量增长呢?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重商主义政策的二个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 • (1)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
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 (2)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
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或在本国花费掉。 • (3)早期重商主义政策通常是以法案的形式体 现出来的
的。
物,英国贸易差额说的主要
倡导者。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措

重商主义政策
具体措施
限制输入的措施
1凡本国生产的产品,不得进口
2对进口商品征收保护性关税
3严格禁止奢侈品的进口
促进出口的措施
1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
2减免出口关税
3出口退税
4实施独占性的贸易政策
5与别国签订有利通商条约
A国
B国
(要素12) (要素24)
X的劳动投入
3
12

Y的劳动投入
6
4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专业分工对两国产量的影响
A国 B国 世界 产 量 变 化
X +2 -1 +1
Y -1 +3 +2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 各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专业化分工生 产,然后通过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福利的 增加。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2、晚期重商主义(16-17世纪)
➢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 贸易差额论
➢不再强调禁止进口,允
许对个别国家的贸易逆 差
➢主要强调鼓励出口,更
多的通过国家干涉来促 托马斯·孟 (1571~1641),
进本国产品生产和出口,《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从而达到贸易顺差的目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
保护农业与手工业发展 第二章古典国际例贸易如理论《1 谷物法》
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一)进步作用 • 1、促使了欧洲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
累 • 2、商业的繁荣与资本的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 3、促进了世界世界市场的形成,向世界传播了欧
洲的文明。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的 顺差或者逆差不能持久。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顺差的减少
贸易顺差
黄金流入
货币供给 增加
顺差减少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国内价格 上涨
【思考】为什么现实中常常并不是这样?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二、对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评价 ➢1、批判的重商主义思想 ➢2、改变了各国对于贸易顺差的盲目追 求 【思考】为什么现实中常常并不是这样?
(二)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 1、零和博弈 ➢ 2、用金银数量来衡量财富,把货币和财富混为
一谈。 ➢ 3、对经济的研究局限于商人的眼光,只限于流
通领域而没有涉及生产领域。 ➢ 4、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补充】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一、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基本内容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 卫·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年)在《论贸 易平衡》中提出“价格-铸 币流动机制”。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国富论》中的例子: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需代价避灾家里生产时所
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裁缝不想制 作他自己的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 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裁制⋯⋯他们都感到,为了 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 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 物的一部分,购买他们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 ➢【思考】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为什么中美之间会有贸易?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时代背景
• 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 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一书,
• 《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 对优势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福利,——快乐,满足,幸福感。生产和贸 易的最终目的是让本国国民的福利增加。
➢【思考】经济学模型中是如何衡量福利大小 的?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一)评价福利的工具 ——效用的无差异曲线
曲线特点:
1.右下倾斜
2.无数条曲线
3.不相交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