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应具有的艺术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应具有的艺术特性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智慧的启迪开拓乃至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它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法,把音高、节奏、节拍、音色、音量等音乐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进而形成的优美音乐形象。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就是建立在这种时间艺术的基础上的,同样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作为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来讲,其形式是优质完美的音乐课,我国古代美学著作《乐记》说:“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唱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特点,让学生建立完美的心理结构,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何改进音乐教学方法,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

基于音乐艺术、音乐教学的特殊性,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应具备以下特性:

1 实践性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任何教学环节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活动,而当把教学活动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时,教学艺术实践性的特点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从音乐教学角度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熟练运用各种音乐教学知识和技能,并且把这种知识和技能提高到一种艺术的高度,整个教学艺术过程都是和教学实践密不可分的。

其次,音乐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无论演唱、演奏、创作、表演都离不开音乐家的实践活动,离开了这种实践,音乐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学科特点。那么,音乐教学也就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这门艺术的执行者不再是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而是音乐教师;艺术实践的场所由舞台变成教室;艺术家表现的内容由歌曲、乐曲变成以音乐知识与技能为主的音乐教学内容。

最后,精湛的教学艺术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而取得的,教师课前的备课活动、课上的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板书与语言、讨论与提问等,都是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艺术是实践性非常鲜明的艺术,仅仅纸上谈兵是无法成为教学艺术的。

当然,我们强调教学艺术的实践性,但也不否认教学艺术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理论学习是课堂教学经验的必要补充。

2 表现性

音乐通过音响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形象、状态、气氛等。她所体现的画面和视觉形象却不是听众从音响中直接感知到的,它必须通过想象活动才能完成。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

音乐创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唤起其音乐情感,启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常可听到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这是一种无意识、本能的流露,尽管是稚气十足,但毕竟是其创造真情的再现。学生不仅有创造的需要,而且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务必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各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水平,分别提出不同的音乐创作要求。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创作可侧重参与性,可作节奏填空、声音模仿等;中高年级可让学生填写旋律、发展旋律、咬尾接龙;中学阶段可进行为歌词配节奏,按指定节奏和单音谱写旋律、发展乐句,为指定乐句做变奏及儿歌曲调的创作练习。在创作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好学生“参与”的氛围,强化“进入”的心理诱导;其次,要循序渐进,尽量减轻学生技术负担,使学生既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潜能。音乐创作练习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创造,放手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进行音乐创作。最后,让学生自己演唱自己的作品,教师再适时予以鼓励,由于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便油然而生,参与实践,渴求成功的良好教学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3 情感性

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作为以音乐为教学内容的音乐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充满着情感的过程,从本质上讲,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是一门具有情感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和把握其情感性的特征,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在音乐情感勃发的同时,享受美感,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

把握音乐教学艺术的情感性特征,关键在于教学的实施者——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热爱学生,并且对于音乐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从自身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入理解,进而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教师应该通过情感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积极寻找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升华”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自然情感变成一种高级的美的情感,使自身的情感不仅得到宣泄,还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从而最终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认识上观照社会和人生。

4 教育性

我们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音乐艺术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音乐教育把爱国爱家乡等的理性情感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其次是在音乐教

育中进行真善美的熏陶,老师要引导学生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丰富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再选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教育,发挥音乐的特殊功能。音乐教育实质上是美的教育、崇高的教育。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渡强调技巧,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并未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而新课程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培养心灵的美感,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