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 PPT
古代汉语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
偏义复词的构成分类
❖ 1.连类而及,语素分属不同的类但意义相关。 ❖ 《周易》: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 《礼记》:大夫不得造车马。 ❖ 2.意义相对相反。 ❖ 《五柳先生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 动静 同甘苦 计较得失 不计成败 褒贬人
人褒贬。故费尽精神…… ❖ 16.先帝处我于此,本欲寄以安危。
❖ 同义复词 ❖ (同义合用)
❖ 同义复词,即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同义词构成的复音词。
❖ 被历代语言学者称之为“重言”、 “复语”、“连言”或“词语复用”。
❖ 例如:“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涕泪,二词一义单指 眼泪。
息—呼吸 御—抵挡
池—护城河
亡—丢失、逃跑
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由词 组逐渐凝固为词的过程。
1.古汉语复音词没有固定的组合形式 《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 《左傳·隱公元年》:“繕甲兵,具卒乘。” 《孟子·公孫丑下》:“兵革非不堅利也。” 《韓非子·初見秦》:“昔者紂為天子,將率天 下甲兵百萬。”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种树的地方称园,种菜的地方叫圃。既是 窃桃李,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 婆婆。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 指兄长。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韓非子·初見秦》:“兵甲頓(疲乏),士民 病(貧困)。“
《戰國策·秦策一》:“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 双音词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通论四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ppt.Convertor
通論四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一、詞的分類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詞三、漢語中的單音詞四、古代漢語的複音詞五、同義詞一、詞的分類(一)從語音角度分:單音詞與複音詞(二)從語素角度分:單純詞與合成詞單純詞:聯綿詞、疊音詞、音譯詞合成詞: A.複合詞(聯合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B.加綴複詞(三)從詞義的角度分:單義詞與多義詞(四)從語法功能角度分:實詞與虛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代詞虛詞: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詞字和詞不是同一個概念。
詞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語義單位,它以音為義的信號,音和義在約定俗成的原則下結合起來,便形成口語的詞。
而字是詞的記錄符號,它用字形來標詞,從詞那裏承受到音與義,因而形成一個形音義的結合體。
在現代漢語裏,字和詞一般是不會混淆的,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它是由三個詞構成的一個短語,而用七個字來書寫。
文言詞大多是單音節的,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漢字就記錄一個詞。
例如:“未嘗君之羹”這個句子用了5個字記錄,也就是由5個詞組成。
“朝令夕改”,四個詞構成一個短語,也就是由四個字記錄。
也就是說,在一般和多數情況下,字和詞在單位上是統一的。
古人往往字詞不分。
古代的注釋書和字書、韻書上所說的“字”,實際上指的就是詞。
★但是,即使在文言文中,字和詞還是有區別的,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在不少情況下,字並不等同於詞。
具體表現為:★1.同一個字符記錄不同的詞(“異詞同字”)2.同一個詞用不同字符記錄(“異字同詞”)因為一般地容易把古漢語的字當作一個詞,所以對“異詞同字”、“異字同詞”的特殊性要特別強調。
如果沒有從認識上高度重視字和詞的的差別,就會导致不是“望文生義”(把假借義當本義,根據字形解說連綿詞),就是沒能深入辨別詞的不同義項(詞在具體語境中用的是其中的一個義項;古人注釋中,訓釋詞與被訓釋詞之間也是義項的對應)。
如,《燭之武退秦師》“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有“凋敝”、“破敗”、“毀壞”等義項,如果不辨別,簡單地以“凋敝、破敗”解釋,就會發生錯誤。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
《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1)偏义复词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2)同义复词(3)其它复合词①联合式A.名词+名词B.动词+动词C.形容词+形容词②偏正式:A.名词+名词B.形容词+名词C.动词+名词D.形容词+动词E.数词+名词③动宾式④重迭式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31页PPT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单音词复音词》PPT课件
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原因
原因 1,外因:翻译佛经 2,内因:语音简化
思考:韵律的因素--双音节音步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定义 有些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 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 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 词叫做“偏义复词” 。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偏义复词分为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和 意义相同、相关的偏义复词两类。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1,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战· 魏四》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刺客列传》 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记· 文帝本纪》 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韩· 初见秦》 爪牙不足于供嗜欲,趋走不足于避利害。《汉书· 刑法志》
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卫灵公》 词素:考虑 思虑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2,从松散到凝固
A .可单用可连用 隘而不列、阻而鼓之、不以阻隘也 B .词序不定 恐吾至阻险而远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踰越险阻 《左传成公十三年》
《左· 僖三十二年》
3,从区别到融合 婚姻、恭敬
士》
3,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单音词、复音词--单音词连用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学记》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荀子·解蔽》 5,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 言多而不辨。《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单音词复音词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shu3⑦種類,等輩 ⑧部屬,家屬 ⑨歸屬,隸屬。 屬:zhu3、shu3;屬、囑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複音化
解決單音詞一詞多義現象的根本辦法
途逕:
附加式:前綴:打坐、打聽、取笑;
後綴:聽取
並列式:恭敬(同義)、存亡、作息 (反義)(並列式:保存大量古義。)
二、複音詞
(一)單純複音詞 (二)合成複音詞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一)單純複音詞
1、迭音詞 2、聯綿詞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迭音詞(重言詞、叠音)
摹擬聲音:關關、坎坎、潺潺 摹擬狀貌:夭夭、習習、灼灼、盈盈
(公府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聯綿詞
聯綿詞:兩個音節連綴在一起,共同表 示一個意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單音詞、複音詞
古漢語從音節上分析,單音節占優勢。
一、單音詞 二、複音詞 三、詞彙複音化簡史及過程 四、單音詞與複音詞的辨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一、單音詞
古人嘗試解決一詞多義現象:多音、多 形、多音結合多形
複音化--解決單音詞一詞多義現象的 根本辦法
一說:“首鼠”(又作“首施”)是联绵词, 与“踌躇”为同源词。明朱谋玮(wei3) 《骈雅·释训》:“首施、首鼠,迟疑也。”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刘大白《辞通·序》:“其实,首鼠两端和首 施两端,大约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一句成语。 首鼠和首施都是双声词语,由鼠转施,也是 双声相转。……踌躇古音在定纽,同于涛 涂,……涛涂以叠韵转变,就变为踌著,踌 著再以叠韵转变,就变为首鼠,首鼠再以叠 韵转变,就变为犹豫,或犹与或游豫,这都 是上下两字同变的。如果是下面一字单变, 便是首鼠变为首施或者游预变为游移。所以 首鼠、首施、游豫、游移都是踌躇的转变字, 它们的意义只是一前一却,只是迟疑。首鼠 两端或者首施两端都是踌躇两端或游豫两端, 或游移两端或前却两端或迟疑两端。”
古汉语通论(二) 单音词,
• 在第三阶段,即复音词阶段: • (1)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 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作为词素看,它们 还留存在复音词里。 • 例:“虑 ”—古代单音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弗虑弗图。(小雅•雨无正) • 现在“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 “考虑”等复音词或“深谋远虑、深思熟 虑”等成语里,不能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 了。
辨析方法
• 1、设置反义词。 贫—富 穷—达 • 2、探源的方法: 对汉语的早期词义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词 义的内部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因素:一 种是词的表层使用意义;另一种是词的深 层词源意义。
• 词源的深层意义来源于造词的理据。 • 观察上表同源词,可以看出使用义与词源 义的关系:同源词的使用义不论怎样不同, 包含在其中的意义特点,即词源意义,是 没有改变的。而且,词源意义虽然不在使 用中直接实现,但它对使用意义的特点有 决定作用,非同源的同义词,只在使用意 义上相同,词源意义却不可能相同,用这 个方法可以辨析同义词。
• • • • •
婆娑。 辟易。 (4)非双声叠韵: 滂沱 梧桐
B.结构构词法
• 采用语词组合方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 素组合起来,代表一个概念,构成新词, 这种结构构词词法是最简便的构词方式, 也是最能产的构词方式。
• a.联合式构词法 把两个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语素,联合 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表示一个新的意 义。 它是先秦复合词最能产的构词方式。 • (1)名+名—〉名词
• 在联合式中,谓词性语素组合成的复合词 远比名词性语素组合成的复合词多,这是 由于谓词的语义比名词更具有模糊性特点 所决定的。 • 例如“疾”和“病”都指生病,但有轻重 之分,然而轻重的界限是模糊的,“疾病” 连用,泛指一切病痛,已不考虑轻重之分。 • “伤—悲”“荒—芜”“穷—困”都存在 界限模糊的特点,这正是一种“析言则异、 浑言则同”的现象,也是谓词性联合语素 比名词性联合语素容易凝固成词的原因。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寻常 原来是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意义相 对的单音节词,“寻”是八尺,“常” 是十六尺。 • 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 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 普通”的意思。
• 消息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 易· 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丰· • 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 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 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 复非乡里。”
• 荀子:“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 兼。” • 汉代以后的训诂家不再象《尔雅》那样 主要以单音词训释单音词,而是经常采 用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训释单音词, 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 其次,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还表现 在词义的发展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 体现在多义词的产生。过多的单音多义 词的存在势必影响交际。汉语双音词比 单音词表义精确、明晰。一个单音词有 多个词义,一旦进入复音词中其意义也 就单一了。因此为了明确表义,也促使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 春秋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对的单音节词, 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如《礼 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 “春秋”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时意义 发生了变化,被用来表示“光阴、岁月” 的意思。
• • •
•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这类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一方经过 引申便变得与另一方同义了。 官:吏: “官”本义指“官署”,即 政府办公和收藏文书的地方。后来引申 指“官员”才与“吏”同义。“吏”本 义“官员” 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 《韩非子· 八说》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坎坎伐檀兮
•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
• 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 荣。”
• 还有一部分叠音词,实际上是两个相同 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其词义与单独一个 音节所表示的意义相同,词同记录词的 字在意义上是一致的。
• 《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 出日。”
• 《韩非子·五蠹》:“古者文王处丰、镐 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 王天下。”
• 《汉书·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于 朝廷。”
•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节词,也不是到 临近现代的某一天突然出现的,其实它 们早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了。从古 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单音词比率由多到 少、复音词由少到多的演变过程,是一 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因此,在阅读古籍 的时候,正确分清词与短语的界限,就 显得十分重要。
复音词
•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词; 至于多音节词,可说凤毛麟角。古代汉 语的双音节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 “复合词”。
•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成词。 古代也叫“重言”。叠音词或摹声,或 状物,色彩鲜明生动,且富有音乐美, 起着很好的修辞作用。
• 叠音词属于单纯词,两个音节只包含一 个词素。大多数的叠音词,两个音节中 的单一音节,在该叠音词中并不表示意 义。如:
• 《礼记·月令》:“温风始至,蟋蟀居壁, 鹰乃学习。”
• 《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当家则力 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 《左传·僖公四年》:“公惠徼福于敝邑 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 《孟子·离娄上》:“天子不仁,不保四 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PPT35页
• 霜降、地震、日食、口吃、民主。 • (2)修饰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
词根,以后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 • 中国、百姓、天子、国君、兵法。
• (3)支配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 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例如:
如:仿佛、流离、蜘蛛、玲珑。
• 2.叠韵联绵词 • 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或相近。
如:蹉跎、仓皇、窈窕、逍遥。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 如:辗转、缤纷(缤,帮母,真部;纷,
並母,文部。)
•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 如:扶摇、狼藉。
• 叠音词和联绵词都是单纯词,只有一个 语素,必须以整体来理解。
(二)复合词(包括复合式与附加式两大类)
• (1)休祲: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
• “休”是吉兆,“祲”是凶兆,偏用 “祲”义。
(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出师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 衬。
• (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 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
• 拾遗、摄政、执事、败绩、知府。
• (4)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 根,以前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
• 束缚、匡正、平定、扰乱、击破。
• (5)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 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具体 可分为三类:
• 一类是同义复词,如焚烧、问遗、逃亡、 珍宝、技巧、疾病、断绝、罪过、声音、 膏腴之类。这类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 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说明。例如 “技,巧也”,“巧,技也”。
• (1)今楚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 (《战国策·楚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意甚愠怒。(《史记·李将军列传》)
• (9)数通使相窥观。(《汉书·苏武传》)
• (1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 表》)
• 二类是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是说 一个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 素构成,但整个复合词的意思只取其中 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 陪衬。例如“国家”偏指“国”,而 “家”不表义。
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
• 《左传·僖公三十年》:“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
• “(一个国家)要越过另一个国家,在 遥远的土地上开辟自己的边邑,您会懂 得这是很难办到的。您何必灭掉郑国来 扩大邻国的疆域呢?邻国的实力增强了, 就等于贵国的势力削弱了。”
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特点
• (1)休祲: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
• “休”是吉兆,“祲”是凶兆,偏用 “祲”义。
(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出师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 衬。
• (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 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
• (2)灵活性
•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的用法相当灵活,这 和单音词义项多、引申情况复杂以及古 人表述特点、语境等原因密切相关。如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得众”,《左 传·僖公三十年》:“邻之厚,君之薄 也”,这两个“厚”既不指东西的厚薄, 也不指程度的深浅,而是指土地扩大, 势力增强。这就是根据特定的语境产生 的意义,它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 境来分析、判断,寻求其合理的解释。
夭》)
2.联绵词 •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在一起,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 个意义的词。
• 联绵词的特点: • (1)不可分割。
• 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解释,不能按照书写 它的单字的意义理解。
• (2)写法不固定。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根据联绵词两个音节在语音形式上的联系, 可以有四种形式:
(《左传·襄公三年》) • (10)郑,伯男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 (11)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离娄
下》)
• (1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 (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 (1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 (1)多义性
• 古代一个单音词往往兼有好几个义项。如 “贰”,其常见义项有“副的、匹敌、辅佐、 重复、不专一、两属、变异、‘二’的大写” 等,其中多数义项现代汉语里都不用了。又如 “兵”在《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中指兵器,在《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 质,兵乃出”中指军队,在《左传·隐公四年》 “夫兵,犹火也”中指战争。在阅读古文时, 这些词需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和地位来确定 它的意义。
• (3)能产性
• 单音词义项多,每一个义项都有可能与 其他相关的单音词组成复音词,故其构 词能力显得很强。如“中”,其义项多 达数十个,常见者如“中等、中间、里 面”等,仅由这几个义项与其他单音词 构成的复音词就有数十个之多,如中人、 中品、中才、中士、中足、中女、中户、 中正、中古、中庸、中年、中心、中介、 中央、中心、中流、夜中、居中、国中、 城中、梦中、胸中、洞中、心中、意中、 杯中、闺中、眼中,等等。
• 拾遗、摄政、执事、败绩、知府。
• (4)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 根,以前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
• 束缚、匡正、平定、扰乱、击破。
• (5)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 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具体 可分为三类:
• 一类是同义复词,如焚烧、问遗、逃亡、 珍宝、技巧、疾病、断绝、罪过、声音、 膏腴之类。这类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 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说明。例如 “技,巧也”,“巧,技也”。
• (1)而率偏师,以修封疆。(《左传·成公三年》)
• (2)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左传·宣公二年》)
•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 冶长》)
• (4)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战国策·齐策》)
• (5)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 书》)
• (6)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司马迁《报任 安书》)
•
以上是由相反语素构成。
• (4)车马: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
藻》)
• (5)耳目: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李斯
《谏逐客书》)
•
以上由相关语素构成。
• (6)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 (7)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篇》) • (8)孰云察余之善恶。(《楚辞·离骚》) • (9)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
• 1.双声联绵词 •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
如:仿佛、流离、蜘蛛、玲珑。
• 2.叠韵联绵词 • 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或相近。
如:蹉跎、仓皇、窈窕、逍遥。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 如:辗转、缤纷(缤,帮母,真部;纷,
並母,文部。)
•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 如:扶摇、狼藉。
• 叠音词和联绵词都是单纯词,只有一加式两大类)
• (1)陈述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 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
• 霜降、地震、日食、口吃、民主。 • (2)修饰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
词根,以后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 • 中国、百姓、天子、国君、兵法。
• (3)支配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 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例如:
二、复音词
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一)复音的单纯词
1.叠音词
•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主 要功能是摹拟声音,描绘状貌。
• 如:(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
雎》)
•
(2)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兵车行》)
•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
• (15)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