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_隐逸_陶渊明
《论语》十六则
(2)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用两个字概括) 连、高 (3)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 么不同?
答: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 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 是什么?
答: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7.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 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 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 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 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 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
1.学会翻译全文. 2.按要求填写句子:
爱莲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告诉我们在温习学过的知识中能获得新的理 解和体会的一句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告诫我们要谦虚好学的一句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告诫我们学习要不满足,要不断进取的一句是: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表现“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 的句子是: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天水流湍急的景象,但 描写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像一般文章 采用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法。例如:往 来船只被阻断,王命急宣,船速极快等。
6.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 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 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 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 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陶渊明-生平
他“性刚才拙,与物多 忤”,隐居后“躬耕自资”。 妻子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 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 后”,维持贫贱的农民生活。
在 世时,陶 渊明与周 续之、刘 遗民并称 为“浔阳 三隐”。
他原住柴桑,后迁居上京 (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 。义熙四 年(408),他44岁时因住地 失火又迁至栗里(今星子县温泉栗里 陶村),生活较为困顿。 他曾乞讨借贷度日,在其 诗中有描写。
作品赏析:《归园田居》
4.艺术: ①对比:通过世俗与本性、丘山与尘网、鸟笼与 树林、小池与深渊、樊笼与自然等一系列对比, 借助“爱”与“误”、“恋”与“思”、“落” 与“得”等具有明显感情倾向词语的指点,将崇 尚、憎恶的心态,表现出来。 ②取景、造句质朴。中间描写田园风光,由近及 远,又由远及近,随视线转移的种种景色,都是 农村最常见的事物,毫无夸饰,语言接近口语, 无雕饰痕迹,但浅中寓深,淡中有味,充分体现 了陶诗清新淡远的审美情趣和平易自然的诗歌风
陶渊明代表作,备受赞誉的田园诗。 诗描摹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 渊明摒弃世俗功名、陶醉自然韵致和步入得“真意” 而网眼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分3层揭示其内涵。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 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 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 置酒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 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2013.02学教育11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杨倩(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隐士与隐逸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隐士、隐逸现象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有的学者关注隐士的类型划分,有的学者研究隐士的人格心态,有的学者探讨隐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的学者考辨隐士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他们所圈定的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隐士,其身份的合法性在哪里?本研究就是从追问隐士的身份合法性开始,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诠释学两种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隐士身份的确立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一种人物类型的研究,揭示一种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想。
[关键词]隐士;隐逸;价值;文化一、隐士的含义“隐士”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浮云。
这自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又不同于悲天悯世和佛教的思想,因为隐士的人生观虽不积极,却是乐观的。
自然更不同于欧美的功利主义,而截然相反。
中国“隐士”的风格和意境,绝非欧美人所能理解的。
一个清高自诩的人,要不做皇帝的臣子,决没有其他的土地或事业容许他寄迹,那就只有做“隐士”了。
此了世界,虽“统”但不“治”,而是将世界交由整个神族共同管理,而这种状况“从最基本之处潜在地展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思想”(杨丽娟,2004:34)。
“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族组成了一个较有民主倾向的血亲氏族社会,在其间男女神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赵林,1993:9)甚至是希腊神话的本质特征之一。
换句话说,当时的希腊人已有如下观念:不赞成独断专制,提倡分权而制;从专制走向民主,杀戮和流血不可避免。
宙斯统领的诸神身上的民主精神“既是城邦民主制(尤其是雅典民主制)的一种折射形式,也是推动城邦民主制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同上:28)。
因为他承载着古希腊人的政治理想,又或许是古希腊人把自身的政治愿望投射到他的身上,所以宙斯即便用“自我否定的暴力方式”(同上:28)反叛夺权,其行为被视作情有可原,并得到认可与肯定。
陶渊明出世目的与归隐原因
陶渊明的出仕目的与归隐原因陶渊明被《诗品》的作者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称号千余年来为人们所认同,并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对陶渊明生活道路及田园隐逸诗的研究,评价其成就和对唐宋时期文人生活、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他的一生从东晋到南朝宋,再算上中间由桓玄建立的楚,总共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
他在世的那63年真可谓战乱不断,篡夺频仍的时代。
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可见儒家虽然力主以仁义之道治天下,但并不排斥隐逸,不卑视贫贱,在特定的战乱、昏暗的现世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不耻贫贱,追究隐逸的。
更何况本来就主张“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老庄思想。
陶渊明的生命矛盾、生活抉择和诗歌创作正是植根于那个战乱的时代,也是在儒、道、玄学思想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交合影响下形成的。
陶渊明的一生从起初的出仕到最终的归隐,前前后后共经历过四五次反复,也就是说他是在经过一段个体的亲身的生活实践之后,才探索到了一条弃绝官场躬耕田园的隐逸之路的。
让我们首先来考查一下陶渊明五次出仕的目的及四次归隐的原因。
首次出任州祭酒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第一次出来作官,翻开了他短暂的仕途生涯的第一页,这一年他29岁。
关于这一次作官的目的和辞官归隐的原因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极为简单而明确的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也曾经追述过自己这段初仕时的心情: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
将养下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愿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陶渊明8岁丧父,12岁庶母卒,“弱年逢家乏”,早年家道衰落。
他因家境所迫,告别了“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的生活而“投耒去学仕。
”他的这一次出仕更多的是出于物质需求下的无奈,而不是源于深切的济世之心。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欢迎大家参考!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朱熹曾经说过:“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居要职。
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实际上,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在于,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魏晋人苦于政治的动荡与黑暗,却不得而发,转而向外发现了自然,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不为浮华荣辱所束缚,不为尘世俗务所羁绊,追求形、神的放旷与自然。
自然与自由相关,陶渊明及魏晋人士对自然的渴望,实际上象征了他们对形体自由和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
前期,陶渊明受儒家“大济苍生”思想的影响,胸怀“猛志逸四海”的大志积极投身于尘嚣,追求着功业,以求获得成功后的自由;陶渊明所处的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表象紧张与颓废”。
因此,怀抱着一颗济世救民之心而兴冲冲入世的陶渊明在实践其人生抱负与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就不免要四处碰壁,矛盾和烦恼亦接踵而来。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壮志凌云的陶渊明感到心力不殆,无可适从。
一心想施展抱负济世救民的陶渊明试图调和这一矛盾,期许着能有自己一酬壮志的一席之地,开始了他漫漫而痛苦的人生探索。
入世为官,期盼有为的他却苦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而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无法实践自己的.人生抱负。
陶渊明简介——精选推荐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学家、辞赋家、散⽂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园⽣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居》、《桃花源记》、《五柳先⽣传》、《归去来兮辞》等。
⽣平作者:佚名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曾做过⼤司马,祖⽗、⽗亲也做过太守县令⼀类的官。
但陶渊明的⽗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贫苦。
”他⾃述:“⾃余为⼈,逢运之贪。
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祭⽂》)但物质⽣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活却很丰富。
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庄⼦》,“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颇有“佐君⽴业”的政治抱负。
⽽另⼀⽅⾯,匡庐⼭⽔和⽥园风景,也使他爱好⾃然,“少⽆适俗韵,性本爱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仕时期(29-41岁)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寒门,下品⽆世族。
”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法实现⾃⼰的抱负。
29岁时他进⼊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解归家闲居。
以后⼜先后⼏次出任⼩官,不仅⽆由施展济世抱负,⽽且于“志意多所耻”。
最后⼀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余⽇,因不堪官场⿊暗,“不能为五⽃⽶折腰向乡⾥⼩⼈”辞官归⽥。
归⽥时期(42-63岁) 陶渊明归⽥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活,并亲⾃参加了农业劳动。
亲⾃撰写《五柳先⽣传》这⼀的⽂章,⽤以明志。
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在⼀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们产⽣了亲切的感情。
在他晚年,⽣活贫困,“⽼⾄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之⾷”,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固穷的志⽓。
典故:不为五⽃⽶折腰作者:佚名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格,保持⽓节⽽不⾷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折腰”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例。
陶渊明的人物介绍
陶渊明的人物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的陶渊明的人物介绍,希望大家喜欢!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
大约生于365年。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父名史不载,存疑。
)少年生活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
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历史名人介绍-隐逸诗宗陶渊明
晋宋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
PART 04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杨休之《陶集序录》: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或问陶元亮,子曰:“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 几于闭关也。”
《晋书·隐逸传》:厚秩招累,修名顺欲。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 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 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 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 ”,有《陶渊明集》。
晋宋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
PART 02 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
诗文作品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劝农》《命子》《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 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移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抚 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悲从弟仲德》
晋宋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
人物简介·陶渊明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源在其中
20XX.X.X
宋书隐逸传 的隐逸观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
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潘㊀磊(山东大学文学院ꎬ济南250100)[收稿日期]2018-05-29[作者简介]潘磊(1992-)ꎬ男ꎬ山东淄博人ꎬ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ꎮ[摘㊀要]㊀沈约在«宋书 隐逸传»的序和论中详细阐述了 贤人之隐 (晦道)与 贤者之隐 (藏身)的不同ꎬ揭示出这组矛盾背后的深层意蕴ꎮ其论述不同于传统隐士书写仅关注这一群体 激贪厉俗 的外在客观作用ꎬ而是更多地将 隐 的行为回归到隐逸主体本身ꎬ分析 隐 的动机ꎬ细化 隐 的类型ꎬ从而创造性地将 隐 与 贤 结合起来ꎬ最终以 独往之人 ( 哲人 )作为隐逸的理想状态ꎮ陶渊明作为当时 独往之人 的代表ꎬ成为沈约隐逸理想的现实呈现ꎮ客观上ꎬ沈约«隐逸传»的书写对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ꎮ[关键词]㊀沈约㊀隐逸观㊀陶渊明㊀经典化[中图分类号]K203㊀㊀[文章编号]1002-3054(2019)05-0086-11[文献标识码]A[DOI]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190509㊀㊀仕 与 隐 是中国古代儒士阶层的生存常态ꎬ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或褒或贬的评价ꎮ东晋南朝时期ꎬ由于战乱频仍及儒释道思想的交汇ꎬ隐逸之风盛行ꎬ出现了一批颇具时代风尚的新型隐士ꎬ隐逸群体也首次以独立的身份被纳入史传ꎮ沈约以其作为史学家的敏锐视角ꎬ在«宋书 隐逸传»中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隐士群体和隐逸行为做了深刻的审视与反思ꎮ一㊁«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㊀㊀在沈约之前ꎬ隐逸群体已作为一类独立的群体被记录下来ꎬ如嵇康«高士传»㊁范晔«后汉书 逸民列传»等都对古今隐逸之人做了汇集和评价ꎬ这或许为沈约在«宋书»中设立 隐逸传 提供了一些借鉴ꎮ在此之后的68«晋书»«南史»等正史也一度延续了这一做法ꎮ但无论与之前的«后汉书»ꎬ还是之后的«晋书»«南史»相比ꎬ沈约«宋书»中的隐逸观都要更显成熟和深刻ꎮ在«隐士品»一文中ꎬ刘咸炘对比诸史对 隐逸 的论述ꎬ也认为 诸史序论ꎬ惟休文此篇独为畅义 ꎮ[1](P1385)可见沈约对隐逸问题是有过一番深入思索的ꎮ«宋书 隐逸传»序是了解其隐逸思想的关键ꎬ但此文写得比较深曲ꎬ不易理解ꎬ以下循行文先后略加分析:«易»曰: 天地闭ꎬ贤人隐ꎮ 又曰: 遁世无闷ꎮ 又曰: 高尚其事ꎮ 又曰: 幽人贞吉ꎮ «论语» 作者七人 ꎬ表以逸民之称ꎮ又曰: 子路遇荷蓧丈人ꎬ孔子曰:隐者也ꎮ 又曰: 贤者避地ꎬ其次避言ꎮ 又曰: 虞仲ꎬ夷逸ꎬ隐居放言ꎮ 品目参差ꎬ称谓非一ꎬ请试言之ꎮ[2](P2275)首段援引«周易»和«论语»两部儒家经典中有关隐逸的称谓及人物ꎬ以此说明 隐逸 由来已久ꎬ且对 隐 所持态度基本上是赞赏和肯定的ꎮ因其称谓如 贤人 幽人 逸民 隐者 等名目繁多ꎬ故以下详论之ꎮ夫隐之为言ꎬ迹不外见ꎬ道不可知之谓也ꎮ若夫千载寂寥ꎬ圣人不出ꎬ则大贤自晦ꎬ降夷凡品ꎬ止于全身远害ꎬ非必穴处岩栖ꎬ虽藏往得二ꎬ邻亚宗极ꎬ而举世莫窥ꎬ万物不睹ꎮ若此人者ꎬ岂肯洗耳颍滨ꎬ皦皦然显出俗之志乎ꎮ遁世避世ꎬ即贤人也ꎮ[2](P2275)既然对隐逸之人的称谓如此繁多ꎬ那究竟如何界定 隐 呢?沈约在第二段先给 隐 下一定义ꎬ即:行迹不外露ꎬ思想不为外人所了解ꎮ接下来ꎬ提到 圣人 与 大贤 ꎬ在这里 大贤 的地位和境界要亚于 圣人 ꎮ在圣人没有出现的千百年间ꎬ那些真正的贤人(即 大贤 )便自我韬晦ꎬ使自己混同于一般人ꎮ而其目的仅仅在于保全生命ꎬ远离祸患ꎬ却并非一定要通过穴处巢居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ꎮ可以看到ꎬ沈约在此处更看重和强调隐逸之人的思想之 隐 而非身体之 隐 ꎮ接下来的 藏往得二ꎬ邻亚宗极 二句ꎬ研究者多认为对理解全篇意义重大ꎬ但解释却又众说纷纭ꎬ且常常把 藏往 理解为意思正反相对的两个词ꎮ[3](P180-184)此句出自«周易 系辞上» 神以知来ꎬ知以藏往 ꎬ孔颖达解为 聚于蓍象往去之事 ꎮ[4](P156)沈约«齐丞相豫章文宪王碑»文中也有 道亚生知ꎬ德备藏往 [5](P222)之语ꎬ这两句对仗工整ꎬ其中 生知 用«论语» 生而知之 的语典ꎬ 藏往 正用«周易» 知以藏往 之语ꎮ高亨说: 藏往谓记其往事而藏之ꎬ以为来日之借鉴也ꎮ [6](P536)综合孔颖达㊁高亨对 藏往 的解释和沈约«文宪王碑»的句式结构来看ꎬ把«宋书 隐逸传»序中的 藏往 二字分解成意思相反的两个词来理解是不甚恰当的ꎮ而将 藏往 作为一个动宾短语ꎬ理解为 记藏往事 或许更为合适ꎮ因此沈约的意思应当是说: 大贤 隐藏兼善天下的理想与行为ꎬ以待圣人的出现ꎮ得二 一词亦与«周易»相关ꎮ«文选»卷四十六任昉«王文宪集序»: 体三才之茂ꎬ践得二之机ꎮ [7]李善注引«周易 系辞下»说: 子曰: 知几其神乎ꎮ颜氏之子ꎬ其殆庶几乎ꎮ有不善未尝不知ꎬ知而未尝复行ꎮ 又引东晋韩康伯注曰: 在理则昧ꎬ造形则悟ꎬ颜子之分也ꎮ失之于几ꎬ故有不善ꎬ得之于二ꎬ不远而复ꎬ故知之未尝复行也ꎮ [8](P40)这里孔子称赞颜回执守中道ꎬ见善恶之几微ꎬ有过必知ꎬ知过必改ꎮ又«周易 系辞下»曰: 因贰以济民行ꎬ以明失得之报ꎮ 孔颖达疏78«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曰: 贰ꎬ二也ꎬ谓吉凶二理ꎮ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ꎮ欲令趋吉而避凶ꎬ行善而不行恶也ꎮ [9](P172)可见ꎬ 二 是指阴阳对立之两面ꎬ吉凶㊁祸福㊁善恶㊁仕隐皆可以视为 二 之两面ꎮ那么 藏往得二 可以理解为隐蔽自己的过往ꎬ趋吉而避凶ꎮ沈约«神不灭论»说: 穷其原本ꎬ尽其宗极ꎬ互相推仰ꎬ应有所穷ꎮ [5](P157)同时代谢朓«齐明皇帝谥册文»也说: 所以永言配命ꎬ寄心宗极ꎬ光昭令德ꎬ允树风声ꎮ [10](P79) 宗极 比喻至高无上ꎬ联系上下文语境ꎬ在此可以代指圣人ꎬ那么 邻亚宗极 就可以理解为接近圣人那样至高无上的境界ꎮ可见沈约此处仍然是围绕篇首所引«周易»«论语»展开论述ꎬ而有的学者以«庄子» 是非观 及佛家 不二 宗极 等观念解释词意ꎬ有过度阐释之嫌ꎮ[11]既然 大贤 之隐在于 全身远害 ꎬ不在于 穴处岩栖 ꎬ那么他们混迹于世间ꎬ在外人看来与普通人并无不同ꎬ故其特出之处 举世莫窥ꎬ万物不睹 ꎮ其实在此处ꎬ作者已模糊道出了一对 隐 的矛盾ꎬ即在实施 隐 的具体行为及目的上ꎬ 止于全身远害 之 大贤 与那些定要在行为上 穴处岩栖 之人的不同ꎮ于是在此段结尾ꎬ沈约将此矛盾进一步挑明ꎬ即大贤之隐与在颍水之滨洗耳的许由一类人相比ꎬ是全然不同的ꎮ前者之隐在于 自晦 ꎬ后者之隐则在于向世人展现他的 出俗之志 ꎮ本段最后沈约下结论说: 遁世避世ꎬ即贤人也ꎮ 这一观念继承孔子而来ꎮ«论语 宪问»子曰: 贤者辟世ꎬ其次辟地ꎬ其次辟色ꎬ其次辟言ꎮ [12](P129)«述而»孔子对颜回说: 用之则行ꎬ舍之则藏ꎮ [12](P61)«季氏»孔子说: 隐居以求其志ꎬ行义以达其道ꎮ [12](P149)可以说孔子不仅对贤者之如何去 隐 做了阐说ꎬ而且对为何而 隐 也做了说明: 有用我者ꎬ则行此道于世ꎮ不能有用我者ꎬ则藏此道在身ꎮ [13](P196) 舍之则藏 和 隐居以求其志 ꎬ可以为沈约 隐 的定义作一注脚ꎮ夫何适非世ꎬ而有避世之因ꎬ固知义惟晦道ꎬ非曰藏身ꎮ至于巢父之名ꎬ即是见称之号ꎻ号曰裘公ꎬ由有可传之迹ꎮ此盖荷蓧之隐ꎬ而非贤人之隐也ꎮ贤人之隐ꎬ义深于自晦ꎬ荷蓧之隐ꎬ事止于违人ꎮ论迹既殊ꎬ原心亦异也ꎮ身与运闭ꎬ无可知之情ꎬ鸡黍宿宾ꎬ示高世之美ꎮ运闭故隐ꎬ为隐之迹不见ꎻ违人故隐ꎬ用致隐者之目ꎮ身隐故称隐者ꎬ道隐故曰贤人ꎮ[2](P2275-2276)本段中ꎬ沈约进一步区分了 晦道 和 藏身 这两种 隐 的不同形式ꎮ通过以下表格可以相对清晰地看出二者之不同:道隐身隐表现形式义深于自晦(晦道)事止于违人(藏身)具体行为藏往得二ꎬ邻亚宗极穴处岩栖ꎬ颍滨洗耳目的动机为全身远害显出俗之志不同称谓贤人隐者客观效果无可知之情ꎻ为隐之迹不见示高世之美ꎻ用致隐者之目代表人物无许由ꎬ巢父ꎬ披裘公ꎬ荷蓧丈人作者态度肯定ꎬ赞扬否定ꎬ讽刺作者在层层对比论述之后ꎬ最终明确了 身隐 与 道隐 的分野ꎬ且感情强烈地表达了对 道隐 的肯定和对 身隐 的否定ꎮ但值得注意的是ꎬ在沈约的 道隐 理想中ꎬ并没有现实的人物作为标的ꎬ这隐约透露出对现实的些许无奈:88北京社会科学㊀2019年第5期或曰: 隐者之异乎隐ꎬ既闻其说ꎬ贤者之同于贤ꎬ未知所异? 应之曰: 隐身之于晦道ꎬ名同而义殊ꎬ贤人之于贤者ꎬ事穷于亚圣ꎬ以此为言ꎬ如或可辨ꎮ若乃 高尚 之与 作者 ꎬ 三避 之与 幽人 ꎬ及 逸民 隐居 ꎬ皆独往之称ꎬ虽复汉阴之氏不传ꎬ河上之名不显ꎬ莫不激贪厉俗ꎬ秉自异之姿ꎬ犹负揭日月ꎬ鸣建鼓而趋也ꎮ 陈郡袁淑集古来无名高士ꎬ以为«真隐传»ꎬ格以斯谈ꎬ去真远矣ꎮ贤人在世ꎬ事不可诬ꎬ今为«隐逸篇»ꎬ虚置贤隐之位ꎬ其余夷心俗表者ꎬ盖逸而非隐云ꎮ[2](P2276)上段着重阐释贤人与隐者在 隐 上的诸般不同ꎬ此段则进一步探讨隐逸群体中 贤 的程度之不同ꎬ为了更好地区分ꎬ作者在 贤人 之外ꎬ新引入了 贤者 的概念ꎮ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贤人 事穷于亚圣 ꎬ即行事上更接近圣人ꎬ即第二段的 邻亚宗极 ꎮ而 贤者 之贤则离圣人更远ꎬ就如开篇所提到的 高尚 作者 三避 幽人 逸民 等ꎬ都有独来独往的品德ꎮ这些人可能像汉阴丈人㊁河上公那样姓氏不为人知ꎬ但在当时他们的声名事迹都起到过 激贪厉俗 的作用ꎮ他们有意秉持与众不同的姿态ꎬ如同肩负着日月㊁擂动着战鼓走向隐士之路ꎮ在作者看来ꎬ这样兴师动众去归隐ꎬ不能说不贤ꎬ但是仍不及贤人那种 迹不外见ꎬ道不可知 之 贤 ꎮ在此ꎬ 贤者 与上段所提到的 隐者 有了某种程度上的重合ꎬ或者说 隐者 即是 贤者 中隐的那一部分人ꎮ于是以此标准来评判袁淑«真隐传»ꎬ则所录无名高士根本达不到贤人之隐的高度ꎬ最多在贤者之隐之列ꎮ而那些 夷心俗表 心地平淡超越世俗者ꎬ则称 逸者 为合适ꎬ那就更为等而下之了ꎮ以上便是沈约«宋书 隐逸传»序文所要表达的观点ꎬ现在再对以上论述稍作梳理ꎮ首先ꎬ如果按照 贤 由高到低的不同程度ꎬ可以理解为:圣人ң贤人ң贤者ꎮ其次ꎬ贤人㊁贤者当中ꎬ都既有出仕者ꎬ又有归隐者ꎮ那么按照 隐 之高低排列则为:贤人之隐ң贤者之隐ң逸者ꎮ最后ꎬ从境界高低综合来看ꎬ则是:结合«隐逸传»篇末的论ꎬ可对沈约隐逸观有更加全面的理解ꎮ论曰:夫独往之人ꎬ皆禀偏介之性ꎬ不能摧志屈道ꎬ借誉期通ꎮ若使值见信之主ꎬ逢时来之运ꎬ岂其放情江海ꎬ取逸丘樊ꎬ盖不得已而然故也ꎮ且岩壑闲远ꎬ水石清华ꎬ虽复崇门八袭ꎬ高城万雉ꎬ莫不蓄壤开泉ꎬ仿佛林泽ꎮ故知松山桂渚ꎬ非止素玩ꎬ碧涧清潭ꎬ翻成丽瞩ꎮ挂冠东都ꎬ夫何难之有哉![2](P2297)此处传论没有像传序那样再度纠缠于区分不同状态的 隐 ꎬ也没有言辞激烈地批评某类隐士ꎬ而是着眼于 独往之人 这一群体ꎮ 独往之人 与之前所论«周易»«论语»中的 高尚 作者 三避 幽人 逸民 ꎬ亦即许由㊁巢父㊁披裘公㊁荷蓧丈人㊁汉阴丈人㊁河上公这些 隐者 (贤者之隐)比起来ꎬ他们虽然也达不到作者所说 贤隐 的标准ꎬ但在 激贪厉俗ꎬ秉自异之姿 方面仍有其作用ꎮ除此之外ꎬ作者又补充道ꎬ这些独往之人具有孤傲的个性ꎬ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世俗ꎬ也不愿借助声誉来求仕途通达ꎬ这是与«周易»«论语»所载许由㊁巢父等 隐者 相同的ꎮ但在作者看来ꎬ这里的 独往之人98«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并非一味求隐ꎬ在遇到明主时也可以出仕以兼济天下ꎮ如此说来ꎬ山林自然之美与在崇门广厦间 蓄壤开泉 打造的人工之美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ꎮ亦即仕与隐并非根本矛盾的两面ꎮ揣摩文意ꎬ 独往之人 似乎是介于 贤人之隐 与 贤者之隐 之间的一类隐士ꎮ至此ꎬ可以对传序和传论中沈约的隐逸观念做一总结ꎮ首先ꎬ作者对于以往那些仅仅追求 藏身 的隐士无疑是持讽刺和批判态度的ꎮ在沈约看来ꎬ真正的 隐 是为了隐蔽内心思想ꎬ并非仅为隐藏行迹ꎮ其次ꎬ沈约将 隐 与 贤 联系起来ꎬ 贤 成为 隐 的衡量标准ꎮ追求 道隐 的贤人要贤于追求 身隐 的贤者ꎬ因为贤者距离圣人的境界比贤人更远ꎬ而逸者之贤又远不如贤者ꎮ最后ꎬ沈约认为 隐 并非士人唯一的生存状态ꎬ或 仕 或 隐 要视社会环境而定ꎮ但从本质上说ꎬ出仕与归隐是一体之两面ꎬ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对立ꎬ而是士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两种生存状态ꎮ看似价值观念背反的两种选择往往统一于一身ꎬ隐者可以出仕ꎬ仕者亦可归隐ꎮ贤人㊁贤者和 独往之人 都能将出仕和归隐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ꎬ不偏执于仕或隐的一端ꎮ二㊁«宋书 隐逸传»对传统隐逸观的突破㊀㊀在沈约留存下来的«高士赞»一文中对 哲人 有这样一段描述ꎬ可以作为 独往之人 的一个注脚和延伸:亦有哲人ꎬ独执高志ꎮ避世避言ꎬ不友不事ꎮ耻从污禄ꎬ靡惑守饵ꎮ心安藜藿ꎬ口绝炮胾ꎮ取足落毛ꎬ宁怀组织ꎮ如金在沙ꎬ显然自异ꎻ犹玉在泥ꎬ涅而不缁ꎮ身标远迹ꎬ名重前记ꎮ有美高尚ꎬ处知若无ꎮ劣哉群品ꎬ事静心驱ꎮ苟能立志ꎬ争此匹夫ꎮ进忘陨获ꎬ退守恬愉ꎮ曰仁与义ꎬ其径不迂ꎮ为之则至ꎬ非物所拘ꎮ宦成名立ꎬ陟彼高衢ꎮ[5](P188)沈约这里所谓的 哲人 ꎬ一方面秉怀着高洁的志向ꎬ高尚的情操ꎬ耻于为得禄而委身污浊的官场ꎬ即便吃粗食穿褐衣ꎬ也保持着金玉之姿ꎻ但另一方面ꎬ当时机成熟ꎬ就当秉持仁义去追求 宦成名立 ꎬ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ꎮ归隐与出仕在 哲人 身上实现了某种平衡ꎬ亦即以上所讨论的 独往之人 既在乱世中有所规避ꎬ又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出仕ꎮ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一文对于理解其隐逸观念也有帮助ꎮ此文大约作于永明五年至六年沈约编纂«宋书»时期ꎬ其间沈约任中书郎㊁御史中丞等职ꎬ为竟陵王萧子良所赏ꎮ看来当时沈约有作«高士传»的打算ꎬ后来或许是因为忙于修纂«宋书»而无暇顾及ꎮ启文说:窃闻高尚其事ꎬ义光爻象ꎻ贤者避世ꎬ声焕典坟ꎮ岂徒激贪勉竞ꎬ澡身浴德而已ꎮ尔乃大弘义训ꎬ百代通风ꎮ是以梁鸿㊁苏伯ꎬ记远迹于前ꎻ叔夜㊁士安ꎬ书高尘于后ꎮ虽去取异情ꎬ群略殊轸ꎬ而独行必彰ꎬ斥言罔极ꎮ贞操与日月俱悬ꎬ孤芳随山壑共远ꎮ明公得一含道ꎬ体二居宗ꎬ迹屈岩廊之下ꎬ神游江海之上ꎬ爱奇商洛ꎬ访美东都ꎬ盖欲隐显高功ꎬ出处同致ꎬ巢由与伊旦并流ꎬ三辟与四门共轨ꎮ肃奉明规ꎬ思自罄勖ꎮ[5](P116)可以看到ꎬ这里提到的 高尚其事 贤者避世 激贪勉竞 独行 体二 等词ꎬ在«隐逸传»的序文中皆有提及ꎮ除去其中恭维竟陵王的成分ꎬ其主要思想与«隐逸传»的序文及论赞都是一致的:首先ꎬ真正的高士和09北京社会科学㊀2019年第5期隐士根本上是为了弘扬圣人之义训ꎬ而不是追求行为的与众不同ꎮ即便在客观上可能起到 激贪勉竞 之作用ꎬ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得高名ꎮ其次ꎬ 隐 (隐居)与 显 (出仕)是一体之两面ꎬ 出处同致 ꎬ巢父㊁许由式的避世避地ꎬ与伊尹㊁周公式的身居名堂ꎬ这两种行为有时可以统一于一身ꎮ最后ꎬ传序㊁传论与这篇启文中的 独往 ( 独行 )状态ꎬ应当是作者在认为圣人不出且贤隐又不可觅的情况下ꎬ所谓 隐者 应当保持的一种境界ꎮ从以上对«宋书 隐逸传»序㊁论等的分析中ꎬ可以一窥沈约理想中的隐逸状态ꎬ即贤人的道隐ꎮ在贤隐觅而不得时ꎬ 独往之人 应是士人处世时相对理想的标杆ꎮ但从现实意义上来说ꎬ«宋书 隐逸传»中所记载的17位人物是否符合沈约的理想呢?如果不符合ꎬ又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定位呢?刘咸炘说: 宋世隐士ꎬ每止耽玩山水ꎬ玄言雅尚ꎬ自翊风标ꎬ非果有自立之德ꎬ待聘之才ꎬ纵使值主逢时ꎬ未必能为兼济ꎮ况游好征召ꎬ借誉亦所不免ꎬ徒以不蹈污行ꎬ尚不负隐居之名耳ꎮ [1](P1386)细读这十七篇传文会发现ꎬ部分传主的具体事迹与沈约传序㊁传论所构建的理想之间ꎬ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甚至矛盾ꎮ刘氏所说的 耽玩山水ꎬ玄言雅尚ꎬ自翊风标 在传文中有非常直观的体现:吴下士人共为筑室ꎬ聚石引水ꎬ植林开涧ꎬ少时繁密ꎬ有若自然ꎮ 山北有竹林精舍ꎬ林涧甚美ꎮ颙憩于此涧ꎬ义季亟从之游ꎬ颙服其野服ꎬ不改常度ꎮ(«宋书 戴颙传»)[2](P2277)妙善琴书ꎬ精于言理ꎬ每游山水ꎬ往辄忘归ꎮ 好山水ꎬ爱远游ꎬ西陟荆㊁巫ꎬ南登衡㊁岳ꎬ因而结宇衡山ꎬ欲怀尚平之志ꎮ(«宋书 宗炳传»)[2](P2278)家贫ꎬ而性好山水ꎬ求为乌程令ꎬ寻以病归ꎮ(«宋书 王弘之传»)[2](P2281)居会稽剡县ꎬ性好山水ꎬ每有所游ꎬ必穷其幽峻ꎬ或旬日忘归ꎮ(«宋书 孔淳之传»)[2](P2283)性好山水ꎬ一旦携妻子泛江湖ꎬ隐居衡山之阳ꎮ登高岭ꎬ绝人迹ꎬ为小屋居之ꎬ采药服食ꎬ妻子皆从其志ꎮ(«宋书 刘凝之传»)[2](P2285)为立小宅ꎬ临溪ꎬ有山水之玩ꎮ(«宋书 沈道虔传»)[2](P2291)与子侄书以言所守ꎬ曰: 爰有山水之好ꎬ悟言之欢ꎬ实足以通理辅性ꎬ成夫亹亹之业ꎬ乐以忘忧ꎬ不知朝日之晏矣ꎮ («宋书 雷次宗传»)[2](P2293)«隐逸传»中的人物大都性好山水ꎬ这既与两晋以来的社会风尚有关ꎬ也与其个人志业有关ꎮ他们或贪恋山野湖海的自然之美ꎬ 非必丝与竹ꎬ山水有清音 ꎻ或藉以谈玄论道㊁ 通理辅性 ꎮ当然也有可能藉隐居之高名来获得征召ꎬ如隐士王弘之的从兄王敬弘为吏部尚书ꎬ敬弘便上奏意欲征聘王弘之为太子庶子ꎬ 以彰止逊之美ꎬ以祛动求之累 ꎬ[2](P2282)以此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ꎮ这样便达到了在朝者与在野者的双赢ꎮ但问题是这些人是否有政治才干以应诏出山呢?阮万龄自永初末就混迹官场ꎬ但 出为湘州刺史ꎬ在州无政绩ꎮ还为东阳太守ꎬ又被免 ꎬ[2](P2283)仅仅因为 颇有素情 便被作者收入«隐逸传»ꎮ另如戴颙㊁王弘之等早年皆因生活贫困而求官ꎬ周续之甚至被太子延请讲«礼»ꎮ由此观之ꎬ他们流连山林多是为了一己之独善ꎬ他们出仕为官也并不能兼济天下ꎮ比照沈约在序文中的论述ꎬ他们不仅无法比肩圣人㊁贤人ꎬ甚至比那些 激贪厉俗ꎬ秉自异之姿 的贤(隐)者更等而下之了ꎮ所以刘咸炘也无奈地19«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评价说ꎬ这些人只要 不蹈污行 ꎬ那就尚且不负隐居的名义了ꎮ若结合沈约一生行迹ꎬ我们或许可以找寻到其传序㊁传论中构建的隐逸理想与传文所呈现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的某些原因ꎮ其父沈璞在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为刘骏所杀ꎮ当时沈约13岁ꎬ逃窜他乡ꎬ遇赦得免ꎬ流寓孤贫ꎬ发愤向学ꎮ其后历仕南朝宋㊁齐㊁梁三朝ꎬ宦海沉浮ꎬ官高望重ꎬ俨然文坛领袖ꎮ但晚年终因得罪梁武帝ꎬ忧惧而死ꎮ他早年曾作«钟山诗应西阳王教»说: 即事既多美ꎬ临眺殊复奇ꎮ南瞻储胥观ꎬ西望昆明池ꎮ山中咸可悦ꎬ赏逐四时移ꎮ春光发陇首ꎬ秋风生桂枝ꎮ 多值息心侣ꎬ结架山之足ꎮ八解鸣涧流ꎬ四禅隐岩曲ꎮ窈冥终不见ꎬ萧条无可欲ꎮ所愿从之游ꎬ寸心于此足ꎮ [5](P343)对于山中之景满怀赞美并表示愿意结庐山下ꎬ可见他对托情山林夙怀向往ꎮ尤其在历经多年宦海沉浮后ꎬ晚年作«郊居赋»ꎬ自谓 托情鱼鸟ꎬ归闲蓬荜ꎮ旁阙吴娃ꎬ前无赵瑟ꎬ以斯终老ꎬ于焉消日ꎮ [5](P10)更可以看出沈约的隐逸之思至老弥深ꎮ在沈约之前ꎬ班固«汉书 王贡两龚鲍传»虽未以 隐逸 为传名ꎬ但列举四皓㊁严君平等人ꎬ指出 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 ꎬ并称他们为 近古之逸民也 ꎮ[14](P3058)至范晔撰«后汉书 逸民列传»ꎬ首次在史书中为隐逸群体立传ꎬ认为他们: 或隐居以求其志ꎬ或回避以全其道ꎬ或静己以镇其躁ꎬ或去危以图其安ꎬ或垢俗以动其概ꎬ或疵物以激其清ꎮ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ꎬ憔悴江海之上ꎬ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ꎬ亦云性分所至而已ꎮ [15](P2755)道出了逸民面对其所处时代环境所做出的情感及道德选择ꎮ在隐逸群体被纳入史书的同时ꎬ魏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隐者传记ꎬ如嵇康«圣贤高士传赞»㊁皇甫谧«高士传»«逸士传»㊁张显«逸民传»㊁孙盛«逸人传»㊁虞槃佐«高士传»㊁孙绰«至人高士传赞»㊁习凿齿«逸人高士传»㊁袁淑«真隐传»㊁阮孝绪«高隐传»㊁周宏让«续高士传»等ꎬ可见当时隐逸风气之盛ꎮ这些名目虽然繁杂ꎬ作者去取各有所偏ꎬ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ꎮ皇甫谧«高士传»序言说: 然则高让之士ꎬ王政所先ꎬ厉浊激贪之务也ꎮ [16](P1873)仍然承接班固以来的传统ꎬ着眼于其 激贪厉俗 作用ꎮ但应当指出的是ꎬ 激贪厉俗 是 隐 这一行为所达到的客观作用ꎬ而非 隐 之初衷ꎬ沈约明确了这一点ꎬ所以在他的论述中ꎬ虽然也强调这一作用ꎬ但同时更注重 隐 这一行为本身ꎮ因此当他继续深入分析时ꎬ便触及 道隐 与 身隐 的矛盾ꎬ从而界定了什么是真正的 隐 ꎬ且认为远遁山林㊁巢居穴处并非隐者一成不变的寄身方式ꎮ鉴于当时社会的混乱ꎬ思想界在努力寻求一种 内圣外王 之道ꎬ郭象通过注解«庄子»融合儒道两家思想ꎬ力图寻求一种自然与社会之间整体性的和谐ꎮ在郭象看来ꎬ所谓无为即是 任其自为 率性而动 ꎬ而并不是拱默端坐ꎬ隐伏山林不问世事ꎮ他主张 虽在庙堂之上ꎬ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ꎬ反过来看ꎬ在山林之中也无异于身居庙堂ꎮ或许正是因为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影响ꎬ沈约才常常会用一种辩证转换的视角来处理 仕 与 隐 的关系(见«隐逸传»论)ꎬ并且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 独往 这一境界ꎬ就连他在«答沈驎士书»中也有 独往之业ꎬ虽闻前载ꎬ高尘逸轨ꎬ罕或共时 [5](P131)的感叹ꎮ而 独往 之说恰恰就出自«庄子 在宥»: 出入六合ꎬ游乎九州ꎬ独往独来ꎬ是谓独有ꎮ独有之人ꎬ是之谓至贵ꎮ [17](P401)这想必正是沈约受郭象«庄子»注学说影响的渠道ꎮ在«宋书 隐逸传»中ꎬ沈约自然将论述重点放在隐逸这一行为上ꎬ但综合其他诗29北京社会科学㊀2019年第5期文作品来看ꎬ沈约理想中的人格形象不是偏于一面的隐士ꎬ而应是 独往之人 ( 哲人 )ꎮ他们身上既剔除了一般隐士仅重藏身以求高名的虚伪一面ꎬ也抛开了多数士人为了高官厚禄一己之私而混迹官场的心态ꎬ从而达到顺从内心的 道隐 和利国利民的从仕ꎮ这其实便是郭象提出的 内圣外王 ꎬ是一种儒道思想合二为一的体现ꎮ在此观念之下ꎬ无论是隐还是仕ꎬ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能动的行为ꎮ故沈约对传统隐逸观念反思和批判的意义在于ꎬ将 隐 这一行为向内回归到隐逸主体本身ꎬ从而去探索什么样的 隐 为真隐ꎬ且如何塑造一个汇通隐与仕的理想人格ꎮ这与前代人仅仅关注隐逸行为是如何向外间接起到 激贪厉俗 作用的观念相比ꎬ无疑前进了一大步ꎮ沈约之后的史书ꎬ多列隐逸之篇ꎬ但就序文论赞而言ꎬ殆无新见ꎮ如刘咸炘批评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 此论弥为粗浅ꎬ不伸与知殆ꎬ本一情而稍分深浅耳ꎮ [1](P1386)评唐修«晋书 隐逸传»之序: 此序肤泛无所甄明ꎮ晋世逸民高卓者多ꎬ乃独举谯㊁江ꎬ足以知其无识矣ꎮ [1](P1385)评魏收«魏书 逸士传»和唐修«隋书 隐逸传»: 二论皆陈泛ꎮ [1](P1387)而其独推«宋书 隐逸传»ꎬ亦可见沈约对前人隐逸观念的突破之功ꎮ三㊁«宋书 隐逸传»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㊀㊀上节分析«宋书 隐逸传»中传主多无法比肩沈约理想中的 哲人 ꎬ那就更遑论与追求道隐的贤人并列了ꎮ但在所列17位传主中ꎬ是否有人能达到或接近 独往之人 的境界呢?以沈约的标准来衡量ꎬ陶渊明或许可以成为这样一个突出代表ꎮ陶渊明既不同于东晋刘宋之际那些藉隐求名或耽玩山水的隐士ꎬ亦不与那些屈身宦场以求爵禄的庸官相类ꎮ从陶渊明一生行迹及现存诗文中ꎬ既可看到其意欲施展政治理想的一面ꎬ也可看到其毅然辞官躬耕田园的一面ꎮ可以说ꎬ出仕与归隐在陶渊明身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ꎮ当然ꎬ陶渊明所处时代的极度动荡使得其政治生涯十分短暂而政绩不显ꎬ但同具文学家身份的沈约仍然给予了陶渊明足够的关注ꎮ正因为陶渊明能接近沈约对 独往之人的定位ꎬ所以与«隐逸传»中其他传主相比ꎬ沈约在塑造陶渊明时倾注了最多的笔墨ꎮ从而使得生前寂寞的陶渊明ꎬ在身后逐渐为人所关注和赏识ꎬ钟嵘称其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ꎬ[18](P337)则首次在文坛上予以定位ꎮ后人对陶渊明的了解ꎬ一方面依托于其自作诗文如«与子俨等疏»«五柳先生传»«自祭文»等ꎬ一方面也有赖于同时代人及后代史家的记载ꎮ就今存文献来看ꎬ以陶渊明好友颜延之在其去世后所作的«陶征士诔»为最早ꎮ此外在一些总集如«文选»ꎬ类书如«艺文类聚»«初学记»«北堂书钞»«太平御览»中保存了若干史书杂传佚文ꎬ较早的如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㊁同时期檀道鸾«续晋阳秋»㊁南朝宋齐间臧荣绪«晋书»㊁南朝齐王智深«宋书»等ꎮ按成书时代先后ꎬ罗列如下:①陶潜为彭泽令ꎬ督邮察县ꎬ县吏入白当板履而就诣ꎮ潜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ꎬ折腰向乡里小竖ꎮ 于是挂冠而去ꎮ(何法盛«晋中兴书»ꎬ录自«书钞»)[19](P437)②颜延之为始安郡ꎬ道经寻阳ꎬ常饮渊明舍ꎬ自晨达昏ꎮ及渊明卒ꎬ延之为诔ꎬ极其思致ꎮ(何法盛«晋中兴书»ꎬ录自«文选»卷五十七«陶徵士诔»李善注)[19](P437)③王宏为江州刺史ꎬ陶潜九月九日无酒ꎬ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ꎬ摘盈把ꎬ坐其39«宋书 隐逸传»的隐逸观与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
论陶渊明的隐逸及隐逸生活
[关键词]陶渊明;49;道;隐逸
[中圈分类号]1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2)03—0126—02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高唱着“归去来兮”挂 冠归隐,从此,他那种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风操即为后世文 人所景仰。陶渊明能够永远地告别仕宦生涯,置身田园之中 又是那样适意自安,这与儒道两家隐逸思想对他的影响密切 相关。然而,陶渊明从来不是一个典型的儒家隐士或道家隐 士,他的隐逸思想如同他的诗文一样,有着鲜明的个性—— 既追随、融合着儒道两家,同时又取舍、改造着它们。
参考文献: [1](2][10]见<论语) 篇名依次为《泰伯)、《微子》、
<速而)。 [3][4][i1]见<庄子》 篇名依次为(让王》、《刘恚>、
《渔殳)。 [5][6][7][12][20][13][14][15][16][17][18]
[22]见<陶渊明集),篇名依次为<归因田居五首)之一、《五 柳先生传)、(与子傍等书)、<感士不遇赋》、《咏贫士》、《庚 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劝农’、<癸卵岁始眷怀古田舍 二首》之二、<归团田居五首)之三、(桃花园诗并序)、《和刘 柴桑>。
万方数据
高洁的陶渊明却屈居下僚,这岂不是“邦无道”的明证?在 《感士不遇赋》里陶渊明这样写道:“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 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 逃禄而归耕。”他就是这样一个对政治痛心绝望的“善觉 者”,他不愿牺牲在“不义”的官场中,他最终选择了逃遁。
儒家说:“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_1…;道家说:“不知 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正是用道家的“真”和儒家的 “义”填充了自己,陶渊明才能够从彭泽令任上“自解归”。 他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I”,以“固穷”代表儒 家,以“不委曲”代表道家,正表明了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都 不同程度地促成了陶渊明的归隐。
隐逸文言文翻译
隐逸文言文翻译隐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编撰史书的都非常重视描述关于隐士生活情况。
二十四史中十七部史书设有《隐逸传》。
至于隐士以及隐逸文化的发展则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史河长流中总是能散发光芒,魏晋南北朝时代混乱,这个时期所产生的隐士数量和隐士的学问造诣相比较其它时期更加的突出,另外科举制度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专制统治相比其它时期也较为宽松,佛家、道家和儒家文化相互交融吸收,玄学也逐渐发展,这些原因基本上造就了这个时期的隐士有着非常鲜明时代特征,且在自身修为和发展文化上对整个历史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隐逸文化的起源和隐逸文化的发展来对隐逸文化的整体情况进行该说;第二节则是从文本出发,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传编撰情况入手,分别研讨隐逸传的概貌、传主的家世背景、隐居不仕的原因以及他们最后的归宿。
第二章从魏晋南北朝隐逸传来看隐逸之士与儒学的关系,一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儒家思想和隐逸文化,分为孔子和孟子的隐逸观和汉魏以来隐逸思想的发展;第二节主要写隐士们的德行义事,分为孝行和其它德行义事来叙述;第三节则是论述隐士们的德行修为,分别探讨隐士对易学的研究和对论语的研究。
第三章研究的是隐士和佛道之间的关系,分为两节来叙述,第一节探讨隐士与佛学,分为从隐逸传看佛学的传播和探讨隐士的佛学修为;第二节则研究隐士和玄学隐士和道教的关系,以及探讨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争。
1. 求晋书隐逸传全文翻译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
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
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
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
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
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本 *** 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
论陶渊明的隐逸生命存在及其品格
往是士阶层中最优秀的一部分, 虽然
摘要
他 们 也 肩 负 着 一 般 士 人“ 志 于 道 ”、“ 尚
陶渊 明 最 早 被 人 们 认 可 的 是 他 的 道 ”、“ 弘 毅 ”等 社 会 责 任 , 但 他 们 是 通
隐逸生命存在方式, 虽然身处魏晋隐 过个体自赎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用旁
逸 成 风 的 时 代 氛 围 之 中 , 陶 渊 明 的 隐 观 的 态 度 对 待 时 政, 能 多 层 次 、多 角 度
但 时 代 演 进 、社 会 变 化 , 让 士 人 修 道 、 愿 卷 入 到 残 酷 的 政 治 斗 争 中 遭 受 迫
弘 道 、护 道 的 过 程 充 满 可 变 性 , 这 时 , 害, 以保全高尚的节操和个性独立。在
士人就会面临生存方式的选择, 这就 世俗化的社会中, 追求独立的品行, 保
在 方 式 来 表 现 自 己 的 存 在 价 值 , 于 是 , “圣人达士”。
隐逸就出现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
但 是 ,《论 语·季 氏》又 曰 :“ 隐 居 以
处 世 方 式 ,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 这 是 君 子 、 求 其 志 , 行 义 以 达 其 道 。 ”所 以 , 有 的
士人顽强生命力和抗争力的体现。
因 此 , 在 孔 子 看 来 , 君 子 、士 人 的 人 生 之 中 , 憔 悴 江 海 之 上 , 岂 必 亲 鱼 鸟 、乐
任 务 就 是 修 道 、弘 道 , 美 化 心 灵 、完 善 林草哉! 亦云性分所至而已。”可见, 大
人格, 从而达到个体价值的最高体现。 多数人归隐是为了不与世俗同流, 不
社会现象时, 人就会本能地产生避世 濮上垂钓, 伯成辞官躬耕, 安期生海边
陶渊明的出仕目的与归隐原因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他的一生从东晋到南朝宋,再算上中间由桓玄建立的楚,总共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
他在世的那63年真可谓战乱不断,篡夺频仍的时代。
孔子说过:“天下有道那么见,无道那么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可见儒家虽然力主以仁义之道治天下,但并不排斥隐逸,不卑视贫贱,在特定的战乱、昏暗的现世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不耻贫贱,追究隐逸的。
更何况本来就主张“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老庄思想。
陶渊明的生命矛盾、生活抉择和创作正是植根于那个战乱的时代,也是在儒、道、玄学思想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交合影响下形成的。
陶渊明的一生从起初的出仕到最终的归隐,前前后后共经历过四五次反复,也就是说他是在经过一段个体的亲身的生活实践之后,才探索到了一条弃绝官场躬耕田园的隐逸之路的。
让我们首先来考查一下陶渊明五次出仕的目的及四次归隐的原因。
首次出任州祭酒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第一次出来作官,翻开了他短暂的仕途生涯的第一页,这一年他29岁。
关于这一次作官的目的和辞官归隐的原因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极为简单而明确的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也曾经追述过自己这段初仕时的心情: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
将养下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愿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陶渊明8岁丧父,12岁庶母卒,“弱年逢家乏〞,早年家道衰落。
他因家境所迫,辞别了“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的生活而“投耒去学仕。
〞他的这一次出仕更多的是出于物质需求下的无奈,而不是源于深切的济世之心。
时间不长,他却自动解职而归了。
从“不堪吏职,〞和“志愿多所耻〞两句中,我们隐约可以体察到这段短暂的州祭酒生涯给陶渊明带来的精神磨难。
森严的门阀世族制度、官场中无情无耻的倾轧,这一切对于依恋于人的本然性,“总发抱孤介〞的陶渊明来说肯定是难以忍受的。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隐逸林泉,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隐逸林泉,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理想。
历经世事沉浮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
赏奇山异水,处江湖之远就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生命得到超脱,灵魂获得安慰与升华。
隐逸诗文则以寄情山水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抒发隐逸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隐而吟咏,留下了众多后人叹为观止的隐逸诗文!对于隐逸生活,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早已有了,如隐逸的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辞》:《楚辞》中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开创了源流,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则是东晋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由于陶渊明出身于封建文人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正如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他把出仕看作弘扬“道”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辅佐君王以教化百姓。
而当有志于“道”的君子面临现实的“无道”无能为力之时,则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其志”。
所以在其22岁时怀着“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开始出仕。
对理想的执着与黯淡的现实往往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追求、失落与痛苦都在歧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此以后,他出仕为官,失意而归隐,在不断出仕和归隐中,他认识到了当时乱世,知道自己的志愿无法实现,并且感到质性自然,于是他采取了同统治者不同流合污和洁身远祸的态度。
另外影响陶渊明的是老庄思想,他的核心是“自然”,它强调尊重万物各自的自由。
陶渊明将老庄的“自然思想” 践行为具体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追求。
他为了保持个体生命的自然本真,他用率真坦白的态度处世,用自己的生活和诗歌诠释着崇尚自然的理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种崇尚自然的理念使得陶渊明原本就喜爱自然的秉性更加勃起,于是当他毅然的选择了隐逸,从此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影响他的老庄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东晋诗人陶渊明素有隐逸诗人之誉,他的好友生前颜延之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将他列入《宋书•隐逸传》,钟嵘又誉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将陶渊明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隐者”,即单纯意义上的隐士,然而结合陶渊明本人的身世经历及其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却不难看出陶渊明隐逸背后的许多真实的思想;人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指挥人的行动,要了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必须深刻把握他的身世经历及思想历程。
陶渊明一生五十多载,有着四次出仕的经历。
纵观他的一生,虽无仕途上的大起大落,大痛大悲,却有着心路上的大苦大哀,大彻大悟;隐逸是他伟大生命乐章中一段哀怨缠绵的音符。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隐士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引起的;随着对立阶级之间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必然要从统治集团内部游离分化出一批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人物,于是散落江湖,山林,闲云野鹤,云游四海般的生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摆在所有知识分子面前的,无非两条路――出仕和归隐,即所谓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指的是这两种前途;历代的都有学而仕的文人,也都有解职归田的隐者;再加之乱世之秋动乱的魏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魏晋玄学家超然物外思想的宣传作用,更在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的隐逸之风。
历代隐者大都是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败迹下来,不得以而为之的,他们心知事情早已无可挽回,便也纵情山水,所以自宽自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陶渊明自幼便生活在一浔阳柴桑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这是他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乡土的故园。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陶渊明虽自幼家境不佳,但学习上却从来不曾放松;“少学琴术,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肿,北窝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正是在这样的环镜中,陶渊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少年时代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一个胸怀大志,有“兼济天下”抱负的青年。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作为大力创作田园诗的第一人,在他的作品中,田园诗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所以后人往往又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一、由积极出仕到向往隐逸仅仅是回到农村,开始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为什么就足以让陶渊明如此高兴呢?这就不得不谈到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然而,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其他大的士族相比,但是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生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的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因此,纵使陶渊明再有才华,在当时重视门阀的社会里,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很困难的。
所以他到了二十九岁才出仕,任的还是祭酒之类的小官,而且因为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于是“自解归田”。
后来被召为主薄,他未就任。
直到他三十五岁时,又再次出仕,投桓玄门下做幕僚。
后因为桓玄阴谋夺权和丧母而再次辞官。
后来桓玄举兵攻入京师,篡夺王位,改国号为楚。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朝带来了一丝希望。
于是,陶渊明再次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
次年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
同年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出任八十余天,便辞官而去。
以辞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人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而他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也由积极出仕转变为向往隐逸。
而《归园田居》其一,正是他对自己十几年宦海沉浮的最好写照和总结。
此前,他不断在官僚和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间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隐居,心情很矛盾。
但是在辞彭泽令之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正如他的诗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等,都表明了他与官场决绝,隐居的决心。
此后,无论是来自生活的艰辛还是来自官场的邀请,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一直过着躬耕隐逸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11期 哈滨学院学报 Vol.23 No. 11 2002年11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Nov.2002 ———————————— [收稿日期]2002-05-10 [文章编号]1004—5856(2002)09—0073—04孔子・隐逸・陶渊明叶丹菲(广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隐逸思想与其“仁”的思想同样浸润和影响着后世作家文人。
本文从《论语》中所反映出的隐逸思想分析说明后世作家文人的隐逸情怀其源于此,以“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为例。
[关键词] 孔子;隐逸;恬然自乐;和乐安详;陶渊明 [中图分类号] I207.6 [文献标识码]A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其人应当比孔子早,但其生平事迹已无可确考,而一般认为《道德经》的产生比孔子的时代要晚)。
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种超政权超个人意志、具有集约性质的社会原则和社会思想,即他所谓的“道”。
他曾经高度概括自己一生的活动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并且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可以说,《论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道”对中国文人的浸润,是无论如何都不过分的。
它们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
孔子之后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思想家群体,他们曾各自提出自己的社会原则和社会理想,显示出各不相同的人格精神和人格特点,它们作为思想文化的源头之水,皆曾对后代作家人格的形成与塑造起过膏沐润泽的作用,但它们的影响力与孔子比起来,皆不可同日而语。
纵观中国文学史,从战国时期至近代以前,可以说不管什么时代,什么流派,什么人生趋向的作家,没有一个不曾濡染和浸润过孔子的熏陶与影响的,如“尚刑名”的曹操,他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慨叹,“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抱负;“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的李白,以大鹏自譬,以奇才自居,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乘风破浪会有时”,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虽不比李白锋芒毕露的傲骨傲气,却也曾“窃比契与稷”,相信可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表达的不只是自己的抱负,同时是自己的信心;至关汉卿所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不伏老・南吕一枝花》),表现了何等的豪迈。
文人身上体现的强烈的忧世精神与参与意识,自信、自豪、自尊的人格特点与精神,都打上了孔子深刻的烙印。
作家文人积极进取的参与精神,使“寰区大定,四海清一”的政治理想,受的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培育与熏陶。
尽管孔子和后来的儒家一直高呼高蹈进取,然而隐逸以求内心的和乐安宁也并不在其排斥之列。
同样的,孔子及儒家所秉持的隐逸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后世作家文人。
入世与出世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是儒道两家对作家文人不同的影响所造成的。
对社会,对人生,儒家主张“入世”,道家(尤其是庄子)主张“出世”,似乎是两种74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 截然相反的倾向。
但是,在许多作家身上二者往往同时并存或者是交互出现。
早期的贾谊,后期的李白、苏轼就是突出的代表。
出、入本互相对立,然又能互补,其基础亦本于孔子。
让我们看看《论语》中怎样阐述隐逸思想的。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论语・泰伯》) 子曰:“直哉史鱼!邦无道如矢,邦有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毫无疑问,“道”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是高于一切的,因此,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他的进退行藏,皆以道为准则。
正如以上所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尽管孔子及其学生主张出仕为政,“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然而并不要求非出仕不可,或者非归隐不可,他认为,当仕则仕,当隐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二者的交结点正在“道”字上。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季氏》)一句“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正好道出了孔子隐逸思想的真谛,后人据此概括了一句著名的格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另外,让我们再来探寻一下孔子对当时隐士的态度。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焉。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论语・微子》) 孔子对长沮、桀溺等“避世”者,并不是取完全的反对态度,而是相当的尊敬、理解并愿意与之沟通交流的,只是自己始终在内心恪守一个“道”字,“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另外,在评论伯夷、叔齐等七个著名的“逸民”(超脱世俗的人物)时,他把他们分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降志辱身”及“隐居放言”三种类型,并且表示“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他不像他们那样执着于某一种人格态度,而是既可进,亦可退。
孔子及儒家虽然始终怀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积极进取于建功立业与扬名立万,但对隐逸并无鄙夷轻蔑之意,而是认为当仕则仕,当隐则隐。
从拯世济民的层面来看,固然孔子注重的是事功与境界,然从个人的人生境界来说,他又更看重“曾点之志”,并把这种精神的怡然自乐作为人生的极致和本真存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锵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则对话中孔子的四个弟子所谈的人生理想,在精神层次上一个比一个高。
子路汲汲于功名,公西华拘束于礼节,只有曾点一个超脱了红尘俗世的功利、欲求。
追寻一种超旷的人生,自然本真的存在。
这种生命的本真存在第11期 叶丹菲:孔子・隐逸・陶渊明 75 的渴望与追求沉淀为后世作家文人内心一块斑斓的五彩基石。
正如孔子所言,“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后世文人所以的进退行藏、出世入世均不约而同地跨过历史的通道与曾点深心相契,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寤寐交挥”的程度。
这点在有“隐逸诗人之宗”称号的陶渊明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一般谈到“隐逸”二字,很自然地便会让人想到清静无为的老庄道家,然而,在陶渊明处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孔子儒家式的隐逸情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不觉车水马龙的喧嚣,无语表达内心领悟到的人生真意,环境虽然随着地方的差异而有喧寂之别,诗人的心境绝不因之而有静躁之分,因为本心早已达到宁静遥远的彼岸,环境也就自然而然随之和乐安详。
随意而采的东篱下的菊花,无心悠然而见的远处的南山,山间缭绕的山岚是多么的自在,日暮“相与还”的飞鸟又是多么的从容,这是生命自身的恬然嬉戏与怡然自乐,是精神无拘无束的自由与洒脱,是美好心灵的纯洁无染。
可见,陶翁眼前的飞鸟、南山、秋菊、山气无一不是良辰美景,陶翁胸中的南山、秋菊、山气、飞鸟无一不是赏心乐事,因此也才能体验出此中的真意。
“此中”并非脱离俗缘遮蔽的桃花源,而就是存在者“在”当下的此时此地之中,虽有“车马喧”,仍然能凭“远心”体味“此”中的“真意”。
因为在“此中”展露敞开的是自我本真、自由洒脱的存在,自己本真存在的诗人与自然万物自得其所的偶然相遇,只见南山耸秀,秋菊迎风,山岚缭绕,夕鸟飞还,一幅清润明丽的自然画面,天真自露,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
这就是诗人生命的本真存在,不滞于物欲也不累于功名,始终保持一颗自得圆满的“赤子之心”。
这首诗展露的到底的儒家的心胸还是道家的襟怀呢?一般而言,孔子儒家注重的是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强调的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已被预先设计好的人生历程一直向前走,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隐居以求其志”似乎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道家渴望的是与万物归一,主张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清静,放弃一切的社会责任,其终极取向是摆脱社会的束缚和礼法的拘忌,以超脱社会、超越自我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解放。
如此说来,陶渊明自我的本真存在的胸次则有别于儒家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近于道家洒脱的逍遥态度。
然而,孔子在提倡“克己复礼”之外,又格外赞赏“吾与点也”的自在超然。
所以陶渊明在躬耕南亩时深心体念的仍是儒家的襟怀。
陶渊明的《时运》一诗也许是极好的论证。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蔼,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暇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诗前有小序:“时运,游暮春也。
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暮春独游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