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方案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熟知汉语言文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批评方法和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具备扎实的文献阅读和文献检索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学研究进行辅助;同时,要培养具有较高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具备独立思考、创作和批判的能力,能够从事文学研究、文化传媒、教育出版和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熟悉汉语言文字学、文学史、诗歌学、小说学等基本学科知识。

2. 掌握较为扎实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能够运用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

3. 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和文献检索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学研究进行辅助。

4. 具备独立思考、创作和批判的能力,在文学研究、文化传媒、教育出版和相关行业从事创作、策划、编辑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1. 文学基础课程(1)古代文学古代文学选修一古代文学选修二(2)现代文学现代文学选修一现代文学选修二(3)诗歌学与散文学诗歌学散文学(4)小说学与戏剧学小说学戏剧学2. 文化课程(1)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化选修一(2)中国现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化选修一(3)世界文化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化选修一3. 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选修一文学理论选修二(2)批评方法批评方法选修一批评方法选修二4. 文学研究与方法论(1)文学研究方法(2)文献阅读与检索(3)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学研究5. 创作与批判(1)文学创作(2)文学批判四、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1)文学研究实践:学生进行一定规模的文学研究项目,通过调研、写作和批判等环节,提升文学研究能力。

(2)创作实践: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提升创作能力。

(3)实习与社会实践:学生实习于出版社、文化传媒机构等相关行业,进行实践锻炼。

语言教育专业人员的考核制度

语言教育专业人员的考核制度

语言教育专业人员的考核制度
引言
语言教育专业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为了评估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提高语言教育质量和教育者的专业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而无法确认的语言教育专业人员的考核制度。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能力: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

2. 学术研究:评估教师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包括发表论文、参与研究项目等。

3. 教育管理:评估教师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 教学观察: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观察和评估,评估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2. 学术评审:通过对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评估其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3. 学生评价:通过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收集和分析,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建议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具体的考核周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师的工作安排进行确定。

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
考核结果应根据评估的综合情况进行确定,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对于考核合格的教师,可以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及时提供培训和辅导,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结论
以上是一个简单而无法确认的语言教育专业人员的考核制度。

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可以提高语言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方案(试行)文法学院二○○九年十月1目录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结论及其标准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与培养指导意见2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专业能力:1.1汉语语言能力 1.1.1阅读能力1.1.2写作能力1.1.3口头表达能力1.2文学鉴赏能力 1.2.1 诗歌鉴赏能力1.2.2 散文鉴赏能力1.2.3 小说鉴赏能力1.2.4戏剧鉴赏能力1.3社会实践能力 1.4.1社会调查能力1.4.2 实际动手能力2.基础能力2.1英语语言能力 2.1.1 阅读、写作能力2.1.2 听说能力32.2计算机使用能力 2.2.1 网页制作能力2.2.2 word运用能力2.2.3 excel运用能力2.3沟通能力 2.3.1 和同学相处能力2.3.2 和老师相处能力2.3.3 和社会人员相处能力3.发展能力3.1科研能力 3.1.1 科研意识3.1.2 科研成果3.2自学能力 3.2.1 自学意识3.2.2 自学成果3.3个性发展能力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456789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评估结论及其标准(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优秀: A≥18,C≤3,特色鲜明。

良好: A+B≥20, C≤1;有特色项目。

合格:C≤5,有特色项目。

不合格:C≥10(二)本方案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共22项。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三级。

二级指标根据评估内容的作用有不同的权重,等级乘以权重是该项目的最终评定。

如,某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评定为A,其权重为1.5,那么该学生阅读能力最终评定等级应为1.5A.10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评估与培养指导意见(一)评估的特点。

1、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的评估兼具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性质,即既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给出等级判定,以此作为能否毕业的依据,又关注在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表现,使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项能力的形成进行不断反思,改进。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素养,掌握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跨专业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播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汉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掌握对中文语言及周边语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基本的汉字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以及语言文字学领域研究、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具备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语言学、修辞学、辞章学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学生需要熟悉汉字文化研究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献阅读和研究论文写作等。

3. 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掌握汉语语言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素材准备、授课技巧等,能够胜任基本的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

5. 熟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文化概论- 修辞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遗产与保护- 汉字文化教育与交流- 汉语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汉语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 选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汉字文化研究方法- 现代修辞学- 语法学- 语义学- 修辞学与写作-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 汉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管理与市场营销- 数字人文与文化研究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实习,可以选择参加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实习,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样本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样本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样本一、培养目标: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和广博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 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毕业生应熟练掌握标准汉语,具备优秀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汉语论文和报告。

2. 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毕业生应具备较深厚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能够进行文化思考和文本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

3. 具有独立、批判性思维:毕业生应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论证。

4. 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毕业生应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对于文学、语言、历史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5.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古代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选读和古代文学理论的学习。

(2)现代文学: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选读和现代文学理论的学习。

(3)古代汉语:教授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经典文献阅读方法。

(4)现代汉语:教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现代汉语应用能力。

(5)文学批评与文化理论: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探讨文化理论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6)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培养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和分析能力。

(7)学科方法论:介绍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培养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

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古代文学选修、现代文学选修、汉语教学选修、影视文化选修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实践性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学生科研实践、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说明及考核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说明及考核考试大纲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初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
能读懂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类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3.概括中心意思。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5.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1.识记教材涉与的中外重要作家与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2.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名句名段名篇。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实用文体常识)。
三、文言文和古代诗歌阅读
理解教材所选文言文和古代诗词;初步阅读课外浅显文言文和古代诗歌。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3.概括中心意思。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5.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6.初步评价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五、写作
能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与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与其应用。
1.文字: 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词语: 正确理解和运用常用词语(包括熟语)。
3.句子:(1)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扩展语句、压缩语段。(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4.修辞: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符合题意。

语言文字专业教师考核制度

语言文字专业教师考核制度

语言文字专业教师考核制度背景为了确保语言文字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制定一套全面的教师考核制度是必要的。

该制度旨在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敬业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为教师提供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目标教师考核制度的主要目标如下:1. 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敬业精神;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3. 激励优秀教师并提高教师整体水平;4. 提供公正、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

考核内容教师考核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表现评估:评估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2. 学术研究成果评估:评估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以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3. 教学参与度评估: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反馈等,以确保教师的教育敬业精神;4. 学科知识评估:评估教师对语言文字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考核流程教师考核制度的流程如下:1. 自评和材料准备:教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自评,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和学术研究成果;2. 考核评估:由学校设立的考核委员会对教师进行评估,包括对教学表现、学术研究成果等进行评估和打分;3. 结果反馈:考核委员会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并提出发展建议;4. 教师发展:教师根据评估结果和发展建议,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参加培训和进修。

考核结果和措施教师考核制度的考核结果分为以下几类:1. 优秀:对于表现出色的教师,学校将给予奖励和荣誉称号,并提供一系列发展机会;2. 合格:对于达到预期水平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认可和鼓励,并提供相关培训和进修机会;3. 待提高:对于表现一般的教师,学校将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帮助其提升教学能力;4. 不合格: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学校将采取相应措施,可能包括给予警告、补救计划或者解雇等。

结论通过建立和实施语言文字专业教师考核制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

中文系关于专业技能课考核的有关规定

中文系关于专业技能课考核的有关规定

中文系关于专业技能课考核的有关规定一、专业技能课的内容包含三个模块:百篇写作、百篇背诵、即席演讲分别对应的是写、读、说的能力培养三个模块需在两年内完成二、写作训练计划篇数:100篇,其中50篇为课内写作,50篇为课外写作。

时间:一年内完成。

用纸:20*20=400稿纸。

写作形式:必须手写。

1、课内写作课内写作主要由相关专业教研室或任课老师负责,由老师布置写作任务。

并计入平时成绩。

其中写作教研室负责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30篇。

古代汉语教研室负责文言文写作5篇。

古代文学教研室负责古体诗词5篇。

另有作品鉴赏文章10篇,古代文学教研室负责4篇,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负责3篇,外国文学教研室负责3篇。

2、课外写作3、课外写作由指导老师负责评阅,并计入最后的考核成绩,合格方能拿到1学分。

课外写作分如下体裁和学期训练:第一学期需完成如下体裁25篇:诗歌和文艺散文各3篇小说2篇、剧本2篇时评10篇书评5篇第二学期完成如下体裁25篇文学(艺)评论5篇通讯报导10篇演讲稿5篇各种大型活动的主持辞5篇课外写作的评阅课外写作每学期平均四周交一次作文,每次交6篇,最后一次交7篇。

由系里负责统一收缴作文,并送达指导老师评阅,并负责把老师修改后的作文反馈给同学。

三、名篇背诵计划主要放在各专业课内由专业教师负责布置任务及考核。

2010和2011级同学将在下学期由系里组织考核。

背诵篇目将由系里指定,会发教材给同学们。

四、即兴演讲计划主要由语言学教研室负责,与《口语表达》这门课放在一起学习和考核。

五、指导老师任务每位本科导师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所指导学生50篇作文的指导及批改任务,每种体裁至少一篇须精细批改并写有评语,总数不低于10篇。

其余可以批阅。

语文专业素养考核标准

语文专业素养考核标准

语文专业素养考核标准语文专业素养考核标准包括文学修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等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修养是语文专业素养的基础,主要包括文学知识和审美能力。

文学知识方面,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作家、作品和流派的发展历程,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艺术手法。

审美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欣赏和鉴赏各种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理解并感受作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口头表达要求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语言准确、得体,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强。

书面表达要求能够写出语言规范、逻辑严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修辞技巧,能够正确运用语法、标点符号,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再次,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专业素养的重要衡量指标。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内涵,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深入挖掘作品的意蕴和价值。

同时,还要能够批判性地阅读和评价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理性思考和辩证分析。

最后,文化传承能力是语文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承能力要求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经典作品、古代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并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语文学科的应用能力,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语文专业素养考核标准涵盖了文学修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考核,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培养具有高度语文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一、语言和文化知识
1.掌握汉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
2.了解汉字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
3.熟悉中国文学史,并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定了解;
4.具备基本的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
5.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能力
1.熟悉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3.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4.具备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能够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含义。

三、写作能力
1.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能够用标准汉语进行书面表达;
3.能够写作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4.具备独立撰写文学论文或研究报告的能力。

四、口头表达能力
1.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
2.能够用准确、流利的汉语进行口头交流;
3.熟练运用文学术语并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
4.具备在小组讨论和学术演讲中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以上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的一级指标点。

在具体实施中,这些指标点还可以细分为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要求,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些指标。

人文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

人文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试行)一、思想道德素质分1、思想道德素质分=基础分+附加分2、基础分。

基础分为10分,由班级测评小组审核打分。

3、附加分。

附加分满分10分。

A1:政治理论学习。

根据参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的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情况。

一般加本项0.5分;2)加参党校培训和预备党员、党员加1分。

A2: 校纪校规知识学习。

1.5分。

1)测评年度,参加校纪校规及安全知识考试成绩在60-79分者,加0.5分;80-89分者,加1分,90分以上者,加1.5分。

A3:思想道德表现。

学生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表现,以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体现的团队精神、学习态度、精神面貌、出勤情况和受处分情况等。

2.5分。

1)无旷课无处分加2分,旷课一次扣0.2分,经常旷课扣1分,最高不超过2分。

2)测评年度,因事迹突出,受学院通报表扬者加0.5分,受校级奖励者加1分,受省级奖励者加1.5分,受国家级奖励者加2.5分。

3)受学院通报批评者扣0.2分,受警告处分者扣0.5分,受严重警告处分者扣1分,受记过处分者扣1.5分,受留校察看处分者扣2分。

A4: 园区表现。

本项1分。

测评年度内,获得先进宿舍或文明文明宿舍该宿舍成员各加1分。

宿舍合格达标的、走读生加0.5分。

宿舍不达标不合格的、违反学校宿舍管理条例的舍长扣0.5分,寝室成员扣0.3分。

A5:社会工作。

积极主动履行工作职责,工作成绩显著的班、院、校级学生干部。

本项2分。

校学生干部由校团委负责考评并将结果反馈给学院;校自律委员会干部由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考评并将结果反馈给学院;院学生干部由院团委负责考评,班干部由辅导员、班主任负责考评。

考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

优秀的加2分,称职的加1分,不称职的不加分。

凡是在测评年度学生干部受到学院以上表彰的视为优秀,此外情况请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而定。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一级指标点:
1. 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和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了解文学发展和批评动态。

2. 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写作、评论和研究,能够写作规范、准确、具有文采的文学作品。

3. 熟悉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了解汉字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 具备汉语文学批评及相关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分析。

5. 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与研究能力,了解汉语言文学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能够与外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6.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文学创作、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教学能力。

二级指标点:
1. 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汉字和汉语词汇。

2. 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作品和发展特点。

3. 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品和发展动态。

4. 能够独立思考,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5. 熟悉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分析。

6. 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研究能力,能够与外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7. 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能够进行文学写作、评论和解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秘书学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面广,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教育教学、创作评论、秘书文案、新闻传播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秘书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文学理论、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研究现状、秘书学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同时接受本专业及相关培养方向从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完备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较强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3.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及专业论文、文学评论、秘书写作、新闻报道、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4.具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5.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科研创新的能;6.掌握语文教育、秘书、新闻采编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阅读专业外文书刊;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汉字信息处理。

三、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四、主要课程及实践教学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汉语言文学方向: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字学。

※秘书学方向:秘书学、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

主要实践教学:军事训练、专业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文书档案管理、文化资源调查、文学采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六、学分与学时毕业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要求序号类别学分学时备注1 公共基础课44 9122 专业基础课(含选修)71 11363 专业课(含专业选修课)31 4964 公共选修课9 144 其中艺术类课程至少选2学分5 集中实践教学33 33周6 素质教育 4合计192 2688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比例(%) 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必修44 23.4 912 33.9必修67 35.6 1072 39.8 专业基础课选修 4 2.1 64 2.4必修22 11.7 352 13.1 专业课选修9 4.8 144 5.4 公共选修课选修9 4.8 144 5.4 集中实践教学必修33 17.6合计188 100 2688 100 实践环节占总学分(学时)比例37.8 20.1(二)实践教学安排序号名称内容学期周数学分1 军训军事训练、军事教育 12 22 假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2 1 13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 3 2 24 假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4 1 15 实验专用周文书档案管理 5 2 26 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5 3 37 实验专用周文化资源调查 6 2 28 实验专用周文学采风7 2 29 实验专用周报刊排版7 1 110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8 9 911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8 8 8合计33 33(三)课程设置安排表类别序号课程名称考试学期考查学期学分学时分配学期学时分配开课单位总学时讲课实验/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课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54 54 54 社科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3 54 54 54 社科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36 36 36 社科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108 72 /36 72/36社科5 形势与政策1~8 2 128 128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社科6 军事理论 3 2 36 36 36 武装7 体育1~4 4 144 124 /20 30/5 30/5 32/5 32/5 体育8 大学英语1~4 17.5 280 280 64 72 72 72 外语9 计算机文化基础 1 2.5 40 20 20 40 现教10 心理健康教育 2 2 32 32 32 师范小计44 912 836 76 209 209 197 233 16 16 16 16专 1 现代汉语1-2 7 112 112 64 48 中文2 中国现代文学1-2 6 96 96 48 48 中文3 写作 3 2 6 96 96 48 48 中文4 古代汉语3-4 7 112 112 64 48 中文5 中国古代文学2-5 17 272 272 64 72 72 64 中文6 中国当代文学 3 4 5 80 80 40 40 中文7 文学概论 5 6 5 80 80 40 40 中文8 外国文学4-5 7 112 112 64 48 中文9 语言学概论 5 3 48 48 48 中文10 比较文学 5 2 32 32 32 中文11 美学 6 2 32 32 32 中文小计67 1072 1072 112 208 224 224 232 72专业基础选修课1 普通话 1 2 32 32 32 中文2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5 2 32 32 32 中文3 逻辑学 5 2 32 32 32 中文4 中国经学史5 2 32 32 32 中文5 中文工具书基础 5 2 32 32 32 中文6 汉语语法史 6 2 32 32 32 中文7 中国近代文学7 2 32 32 32 中文8 东方文学7 2 32 32 32 中文最低选修小计 4 64 64专业课汉语言文学方向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52 32 32 32 中文2 文字学 5 2 32 32 32 中文3 中国语言学史 6 3 48 48 48 中文4 西方文论 6 2.5 40 40 40 中文5 中国古典文献学6 2.5 40 40 40 中文6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6 2 32 32 32 中文7 中国古代文论7 3 48 48 48 中文8 音韵学7 2 32 32 32 中文(三)课程设置安排表(续)专业课序号课程名称考试学期考查学期学分学时分配学期学时分配开课单位总学时讲课实验/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9 应用文写作7 3 48 48 48 中文秘书学方向1 组织行为学 52 32 32 32 中文2 秘书礼仪 5 2 32 32 32 中文3 秘书学 6 3 48 48 48 中文4 现代管理学 6 2.5 40 40 40 中文5 秘书实务6 2.5 40 40 40 中文6 领导与科学 6 2 32 32 32 中文7 秘书谈判学7 3 48 48 48 中文8 秘书应用写作7 3 48 48 48 中文9 公共关系学7 2 32 32 32 中文小计22 352 352 64 160 128专业选修课1 电脑速录 2 2 32 8 24 32 中文2 书法3 2 32 32 32 中文3 申论 5 2 32 32 32 中文4 档案管理学5 2 32 32 32 中文5 新闻学概论7 2 32 32 32 中文汉语言文学方向6 先秦文学专题研究 6 2 32 32 32 中文7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6 2 32 32 32 中文8 国学概论 6 2 32 32 32 中文9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7 2 32 32 32 中文10 河洛文学专题7 2 32 32 32 中文11 《左传》研读7 2 32 32 32 中文12 女性文学研究7 2 32 32 32 中文13 训诂学7 2 32 32 32 中文14 民俗学7 2 32 32 32 中文15 明清文学专题研究7 2 32 32 32 中文秘书学方向6 文书处理 6 2 32 32 32 中文7 世界秘书简介 6 2 32 32 32 中文8 秘书演讲理论 6 2 32 32 32 中文9 公务秘书7 2 32 32 32 中文10 中国秘书史7 2 32 32 32 中文11 摄影理论与实务7 2 32 32 32 中文最低选修小计9 144公共选修课小计9 144必修课小计133 **** **** 76 321 417 421 457 312 248 144 16选修课小计22 352合计155 268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文写作、文学鉴赏与批评、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文学艺术、语言学、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文史哲知识分析解决汉语言文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能力;2.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汉语言知识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3.掌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4.掌握汉语言文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够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5.掌握文秘、新闻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新闻采编、广告策划的能力;6.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7.掌握外国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8.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专业方向1、文秘方向:学习和掌握文秘事务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秘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的文秘写作、办公室管理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等实务管理工作。

2、新闻方向:学习和掌握我国有关语言、文学、新闻方面的方针政策,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编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新闻采编、编辑出版、宣传、广告策划及管理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二级指标点一级指标点:1.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文学起源、发展史、流派及经典作品的解读等,能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并分析其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

2.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知识,包括音韵、字义、词类、句法等,能够正确理解与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表达方式,分析其与文学形式的关系。

3.具备流利表达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能够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具备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关方法和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撰写独立的学术论文,并参与学术研究项目。

5.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进行批判性分析,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文学批评与评论。

6.了解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备汉字文化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够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

二级指标点:1.能够具体分析和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揭示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反映社会现象,把握其时代意义和价值。

2.具备跨学科视野,能够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汉语言文学研究,包括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

3.能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检索、数据分析、数字化工具的运用等,能够开展文献综述与实证研究。

4.具备批评性写作和演讲能力,能够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个人见解的表达和讨论。

5.具备较好的学科素养和职业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学识,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

总结而言,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点要求学生在文学理论、文字学、写作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和能力,而二级指标点则强调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跨学科视野和学术素养。

以上所述为一般的毕业要求,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具体以相关学校的官方要求和课程设置为准。

人文培训考核标准

人文培训考核标准

人文培训考核标准人文培训是指对学员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人文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下面是针对人文培训的考核标准。

一、思想品德考核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因此在人文培训中,需要对学员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估。

1. 道德观念:学员应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理解和遵守道德规范。

2. 自我认知:学员应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

3. 道德选择:学员应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能够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保持正确的道德选择。

4. 社会责任:学员应具备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关心他人,热心公益事业。

5. 团队合作:学员应能够在团队中和他人合作,克服个人主义,追求共同目标。

二、文化素养考核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对社会人文知识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下面是对文化素养的考核标准。

1. 文学修养:学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熟悉经典文学作品和作家,并具备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

2. 艺术修养:学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熟悉不同艺术形式和流派,并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

3. 人文历史:学员应了解国内外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够正确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4. 社会文化:学员应了解和熟悉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并能够对不同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理解和分析。

5. 科技素养:学员应了解和熟悉现代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能够正确使用科技手段。

三、人际关系考核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的关系处理能力,下面是对人际关系的考核标准。

1. 领导能力:学员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合作。

2. 沟通能力:学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3. 冲突处理:学员应具备一定的冲突处理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4. 合作意识:学员应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方案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体现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坚持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长效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规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系特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方案。

一、组织领导
以系领导为核心专门成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级毕业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考核小组,对该级同学的能力考核统一领导。

二、训练与考核的项目与要求
(一)阅读训练和考核
1、训练内容:依据入校时所发阅读书目,能有较广的阅读面
2、训练的要求及步骤:可分组进行,各组不定期召开学习讨论会,谈读书心得,写读书笔记。

3、考核形式:通过系专项考试
(二)书写训练和考核
1、训练内容: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2、训练目标:通过学院专项考试
3、训练要求和步骤:
(1)进行分小组专项训练,鼓励和督促学生业余多作书写练习。

(2)不定期上交钢笔字、毛笔字。

(3)粉笔字由粉笔字专项小组组织安排学生练习。

(4)进行小组比赛,邀请老师进行评比,对获胜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上奖励。

4、考核形式:在毕业前夕交毛笔字、钢笔字各1000字,由考核小组检查其是否达到要求。

(三)普通话朗读训练
1、训练对象:未通过湖北省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的同学
2、训练内容:普通话语音(声韵调、语流音变等)
3、训练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湖北省普通话二级甲等;
4、训练要求和步骤:
(1)业余训练:
各班学习委员对至今尚未达到普通话训练要求的学生鼓励和督促业余训练,原则上要求每天早上进行普通话朗读训练,各寝室长负责鼓励和监督,每天把本寝室内学生训练情况向负责人汇报。

其他时间或者集中时间训练,班主任要督促普通话助理教练员对未达到要求者进行分小组强化训练。

(2)个别指导:
若普通话发音确实有问题的学生,已通过者要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和训练。

(3)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普通话”课任课教师将按照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进行检查,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定期进行督促。

(4)不定期组织朗读比赛,激励大家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5)鼓励已经获得二甲证书的学生进行更高等级的普通话测试。

5、考核形式:系不专门组织考核,只检查毕业生有否拿到湖北省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证书。

(四)“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与考核
1、训练目的:通过训练形成较强的朗读、演讲和讲话能力。

口语表达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使口语表达能力达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2、训练内容:
(1)朗读:要求学生能正确、清楚、流畅,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

朗读能力要达到吐字、停顿、重音、句调、语速等清晰准确。

能区别朗读与朗诵的不同。

(2)演讲:根据演讲鲜明的目的性、感人的艺术性、和谐的综合性的特点。

要求演讲者演讲内容正确感人,表达生动流畅,感情朴实真诚,态势自然得体。

达到吐音清晰、声音洪亮、语调优美、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表情丰富。

(3)交谈:在平时的交谈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据不同的谈话语境,采取不同的谈话技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负责人:学习委员
4、训练方法和步骤:
(1)负责人制定训练计划,强化学生系统的训练,以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目的。

(2)进行系列活动使学生通过观摩、理解,不断由感性认识过渡到自己的应用能力上来。

(3)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组织演讲赛、辩论赛、朗诵赛或话剧表演。

5、考核形式:
给每个学习小组指定话题,规定时间,有考核小组视其内容与情感及其语言的连贯性对其评分。

(五)写作训练和考核
1、训练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字简洁流畅,感情充沛,语言有感染力。

2、训练内容:能写各种不同文体的文章。

散文、小说、诗歌、论文、新闻、特写及各类应用文。

3、考核方式:
每人在毕业前上交一定数目的文章,各种文体都应包括在内,由考核小组依据作品的数量及质量进行评分,若有公开发表的各类作品都能额外加分。

三、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
1、考核标准
考核小组根据学生的每项成绩,为每个学生进行总评,各专业基恩能够考核项目的分值为10分,各单项考核凡获6分一下,为不合格;6分至8分为合格,8分至9分为良好;9分至10分为优秀。

2、实施细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加强基本功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参加全部专业技能的考核。

通过五项专业技能考核并获合格以上者,颁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准予毕业。

单项专业技能考核优秀者,颁发“单项专业技能优秀证书”。

专业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必须在毕业前进行
不靠,通过补考获得合格者,方可毕业;经补考仍未通过者,不予毕业。

希望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每位同学的专业水平,全面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
基础。

附书目:
古代文学:
作品类见每册课本后开列的书目
1.严敦易《元剧斟疑》,北京:中华书局,1960 。

2.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3.李修生等编《元杂剧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

4.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

5.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

6.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7.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8.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

9.张人和《〈西厢记〉论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0.郭英德《痴情与幻梦──明清文学随想录》,北京:三联书店1992。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明代小说史》陈大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5.《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增订本
6.《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俄)李福清(B.Riftin)著;尹锡康,田大畏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7.《水浒争鸣》1-5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
8.《冯梦龙研究》陆树仑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苗壮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才子佳人小说述林》春风文艺出版社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1.《聊斋志异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
12.《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李汉秋中华书局1987年
13.《《儒林外史》研究》李汉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刘世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5.《论红楼梦及其研究》郭豫适著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晚清小说史》阿英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