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4.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4.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知道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时,除关心它的集中趋势外,还需分析数据的波动大小.2、了解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难点:一组数据离散程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问题导入:1、什么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如何计算?(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预习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可小组之内交流)(1)对于一组数据,仅仅了解数据的___________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这些数据的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差异程度.(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即_______________)外,还要关注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即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实施:精讲点拨:例1:班主任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校运动会比赛.在最近的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cm):(1)(2)甲、乙两名运动员这10次比赛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3)怎样评价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m就有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择谁参加这项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6.10m就能打破记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择谁参加这项比赛?(三)、学以致用:1、巩固新知:(1)、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常用离散程度来描述一组数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能力提升: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cm)如下:甲队:178、177、179、179、178、178、177、178、177、179乙队:178、177、179、176、178、180、180、178、176、178a、甲、乙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b、作出折线统计图,你发现哪个队队员身高波动幅度较小?(四)、课堂小结:1.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意义: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和偏离平均数的差异程度反映出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大,越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小,例如上面的甲;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示数据分布的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大,例如上面的乙.2.使用哪种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五)、布置作业:课本132页练习.。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1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1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是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方差、标准差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掌握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它们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教材通过具体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感受数据离散程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基本统计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

但对方差、标准差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方差、标准差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方差、标准差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3.感受数据离散程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难点:方差、标准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感受数据离散程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含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学习成绩、商品价格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图像。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学生的成绩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波动情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离散程度。

2.呈现(10分钟)介绍方差、标准差的概念,通过具体案例的计算,让学生了解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计算其方差和标准差,并判断数据的稳定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其方差和标准差,并进行解释。

鲁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1)》导学案

鲁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1)》导学案

4.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量度的探索过程;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方差、标准差;3.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4.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学习过程】本章前面曾经有一个图,反映了甲乙丙三个选手的射击成绩。

显然,图中甲的成绩整体水平比丙的好。

那么,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如何比较呢?除了平均水平外,是否还有其他直接反映数据的信息呢。

活动1:认识极差、方差、标准差1.(1)估计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具体算一算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并在图中画出纵坐标等于平均成绩的直线;(3)甲乙的平均成绩差不多,但好像稳定性差别挺大的。

你认为哪个选手更稳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4)一般地,你认为如何刻画一组数据的稳定性。

学习链接1 运用•巩固2.分别求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极差、方差、标准差,说明选手更稳定。

甲选手:极差= ;方差= ;标准差= ; 乙选手:极差= ;方差= ;标准差= 。

选手 更稳定。

活动2:在实例中感受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关系1.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

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75克的鸡腿,现有3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近。

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丙3个工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20个只鸡腿,它们的质量如下图所示:(1)观察上图,你认为哪个工厂抽取的鸡腿更符合要求?你是如何“看”出来?(2)依次求出三个工厂抽取的10个样品的极差、标准差、方差,并与自己圆心的估计进行比较。

反思•交流2.极差、方差、标准差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选择统计量刻画数据的波动水平方面,你有哪些经验,与同伴交流。

活动3:探索用计算器求极差、方差、标准差1.提示:与求数据代表类似,总得先进入统计状态,依次输入数据,只是最后选择的统计量不一样了;另外,多数计算器没有方差键,可以先算出标准差,然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甲厂后再平方。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离散程度的定义,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统计量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离散程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据的波动性和离散程度的概念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离散程度的定义,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极差、方差、标准差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离散程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数据的波动性和离散程度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

2.准备计算器等辅助教学工具,用于计算极差、方差、标准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2.呈现(10分钟)呈现离散程度的定义,以及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组数据,计算其极差、方差、标准差,并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教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教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散程度的含义,掌握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2)能够运用离散程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利用计算器或软件,计算数据的离散程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2)能够运用离散程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之间的关系;(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离散程度指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数据的波动情况;(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离散程度有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离散程度的含义;(2)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之间的关系;(2)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离散程度的知识进行解决。

4. 成果展示:(1)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2)教师点评各组的汇报,指出优点和不足。

5. 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四、课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离散程度的知识;2. 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检验自己对离散程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对离散程度的理解程度;(2)学生运用离散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的评价;(2)教师对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的评价。

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教学设计
2.介绍方差的定义,解释方差反映数据波动程度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方差的意义。
3.演示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如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平方的运用等。
4.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分析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数据集,如学习成绩、运动成绩等。各小组需完成以下任务: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动画演示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
6.强化课后巩固,布置分层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7.开展课后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让学生收集并分析家庭用电量、购物消费等数据,提出节能减排、合理消费的建议。
注意事项: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注意计算过程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2.在分析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境,注重数据离散程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拓展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创意,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完成作业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培养学生具备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针对本章节《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感受数据离散程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据离散程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质量。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省优)2022年华师大版数学教学设计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省优)2022年华师大版数学教学设计

数据的离散程度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稳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

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21年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 例题的分析: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答复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方差怎样去表达波动大小?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稳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 随堂练习: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甲:9、10、11、12、7、13、10、8、12、8;乙:8、13、12、11、10、12、7、7、9、11;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工程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海州区第五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教案

海州区第五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教案

4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1课时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数据,知道描述数据的不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极差和方差的计算方法,体会对数据的不同描述方法,并利用极差与方差求知量,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大小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极差和方差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极差与方差的意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材第149页问题【教学说明】应用实例并提问启发思考,导入极差的概念,自然而又有探索性. 【归纳结论】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往往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方差的计算和应用.问题1:教材第150页“做一做”【教学说明】通过问题的分析以及阅读指导的再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归纳结论】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方差(variance )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其中,x 是x 1,x 2,…,x n 的平均数,s 2是方差.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数学课上,小明拿出了连续五天最低气温的统计表.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 .2.一个样本为1,3,2,2,a,b,c已知这个样本的众数为3,平均数为2,那么这个样本的方差为 .3.五个数1,3,a,5,8的平均数是4,则a= ,这五个数的方差是 .4.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俩的成绩分别如下表: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含 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 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 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应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教学说明】通过极差与方差的计算,加深对极差与方差的理解,熟练掌握对数据的描述方法.【答案】1. 24,4; 2. 8/7; 3. 3, 5.64.解:(1)从左到右依次是20,80,80,80,40;(2)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小李,小王的优秀率是40%,小李的优秀率是80%.(3)若为了获奖,选取小李,因为小李的优秀率高,有4次得80分以上(含80分),成绩比较稳定,获奖机会大.若想得一等奖,选小王,因为小王的成绩获得一等奖的概率较高,有2次90分以上(含90分),因此更有可能获得一等奖.(注:答案不唯一,可任选其中一人,只要分析合理即可,若选两人都去参加,不合题意)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极差,方差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等知识点.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与同学们交流.【教学说明】通过回顾与思考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进步与成功的喜悦,有信心更好的学下去.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本节主要是学习极差、方差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理解极差、方差在描述数据时的意义.16.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教学目标:①、进一步熟练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②、通过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审明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 教学难点: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设元列分式方程.(一)复习并问题导入1、复习练习 解下列方程:(1)34211x xx x -+=-++ (2)6272332+=++x x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概括]这些解题方法与步骤,对于学习分式方程应用题也适用.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讨论后回答.(二)实践与探索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例1]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某研究室安排两位程序操作员各输入一遍,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 两人各输入2640个数据,已知甲的输入速度是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个操作员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个数据?[分析](1)如何设元(2)题目中有几个相等关系?(3)怎样列方程 解 设乙每分钟能输入x 个数据,则甲每分能输入2x 个数据,根据题意得x 22640=6022640⨯-x .解得x =11.经检验,x =11是原方程的解.并且x =11,2x =2×11=22,符合题意. 答:甲每分钟能输入22个数据,乙每分钟能输入11个数据.强调:既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读题、审题、设元、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本题有两个相等关系:(1)甲速=2乙速 (2)甲时+120=乙时其中(1)用来设,(2)用来列方程 注意如何检验.2、概括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练习:求解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三)实践与探索2:例2 A ,B 两地相距135千米,两辆汽车从A 开往B ,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小汽车与大汽车的速度之比为5:2,求两车的速度.解析:设大车的速度为2x 千米/时,小车的速度为5x 千米/时,根据题意得21551352135-=-x x 解之得x=9 经检验x=9是原方程的解 当x=9时,2x=18,5x=45答:大车的速度为18千米/时,小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 练习:(1)甲乙两人同时从 地出发,骑自行车到地,已知两地的距离为,甲每小时比乙多走 ,并且比乙先到40分钟.设乙每小时走,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2)我军某部由驻地到距离30千米的地方去执行任务,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急行军速度必需是原计划的1.5倍,才能按要求提前2小时到达,求急行军的速度. 读题、审题、设元、找相等关系列方程(四)实践与探索3: 自编一道可列方程为的应用题52010+=x x (五)小结与作业本课小结:列分式方程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差别是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列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步骤吗?(六)板书设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七)教学后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2013·襄阳中考)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AB=5,△OCD的周长为23,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 )A.18B.28C.36D.46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ODA=90°,AC=10cm,BD=6cm,则AD的长为( )A.4cmB.5cmC.6cmD.8cm3.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 )A.4 cmB.6 cmC.8 cmD.10 cm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5cm,AB⊥BD,点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D=2 cm,则AB= cm.5.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M,N,若△CON的面积为2,△DOM的面积为4,则△AOB的面积为.6.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C=14,BD=8,AB=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26分)7.(8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150°,AB=8cm,BC=10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8.(8分)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1)图中有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2)选出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拓展延伸】9.(10分)已知,如图,O为▱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M,N,点E,F在直线MN上,且OE=OF.(1)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2)求证:∠MAE=∠NCF.答案解析1.【解析】选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5,∵△OCD的周长为23,∴OD+OC=23-5=18.∵BD=2DO,AC=2OC,∴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BD+AC=2(DO+OC)=36.2.【解析】选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10cm,BD=6cm,∴OA=OC=AC=5(cm),OB=OD=BD=3(cm).∵∠ODA=90°,∴AD==4(cm).3.【解析】选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OB=OD,又EO⊥BD,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BE=DE.故△ABE的周长为AB+AE+BE=AB+AE+DE=AB+AD=×20=10(cm).4.【解析】∵OB=OD,∴BD=2OD=4cm,∵AB⊥BD,∴AB===3(cm).答案:35.【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AD=∠ACB,OA=OC,而∠AOM=∠NOC,∴△CON≌△AOM,∴S△AOD=S△DOM+S△AOM=S△DOM+S△CON=4+2=6,又∵OB=OD,∴S△AOB=S△AOD=6.答案:66.【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14,BD=8,∴OA=AC=7,OB=BD=4,∴7-4<x<7+4,即3<x<11.答案:3<x<117.【解析】过点A作AE⊥BC交BC于点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AD+∠B=180°,∵∠BAD=150°,∴∠B=30°,在Rt△ABE中,∠B=30°,∴AE=AB=4cm,∴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D=4×10=40(cm2).8.【解析】(1)△AOB≌△COD,△AOD≌△COB,△ABD≌△CDB,△ADC≌△CBA.(2)以△AOB≌△COD为例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在△AOB和△COD中,∴△AOB≌△COD.9.【解析】(1)有4对全等三角形.分别为△AOM≌△CON,△AOE≌△COF,△AME≌△CNF,△ABC≌△CDA.(2)∵OA=OC,∠AOE=∠COF,OE=OF,∴△OAE≌△OCF,∴∠EAO=∠FCO.又在▱ABCD中,AB∥CD,∴∠BAO=∠DCO,∴∠MAE=∠NCF.。

4《数据的离散程度》word精品 【公开课教案】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1

4《数据的离散程度》word精品 【公开课教案】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1

3.4 数据的离散程度(1)教学案学科初三数学编号 24 主备人宋娟执讲人张永泉时间 10.23 审核人张永泉.第一章分解因式1.1分解因式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观察,发现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观察,推导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教学重点: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2.识别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归纳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生]会.(a+b)(a-b)=a2-b2.[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整式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 -b)=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a+b)(a-b)是否成立呢?[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二、明确目标,互助探究:1.讨论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生]993-99能被100整除.因为993-99=99×992-99=99×(992-1)=99×9800=99×98×100其中有一个因数为100,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师]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生]还能被99,98,980,990,9702等整除.[师]从上面的推导过程看,等号左边是一个数,而等号右边是变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2.议一议你能尝试把a3-a化成n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师]大家可以观察a3-a与993-99这两个代数式.[生]a3-a=a(a2-1)=a(a-1)(a+1)3.做一做(1)计算下列各式:①(m+4)(m-4)=__________;②(y-3)2=__________;③3x(x-1)=__________;④m(a+b+c)=__________;⑤a(a+1)(a-1)=__________.[生]解:①(m+4)(m-4)=m2-16;②(y-3)2=y2-6y+9;③3x(x-1)=3x2-3x;④m(a+b+c)=ma+mb+mc;⑤a(a+1)(a-1)=a(a2-1)=a3-a.(2)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①3x2-3x=()();②m2-16=()();③ma+mb+mc=()();④y2-6y+9=()2.⑤a3-a=()().[生]把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调换一下即可.即:①3x2-3x=3x(x-1);②m2-16=(m+4)(m-4);③ma+mb+mc=m(a+b+c);④y2-6y+9=(y-3)2;⑤a3-a=a(a2-1)=a(a+1)(a-1).[师]能分析一下两个题中的形式变换吗?[生]在(1)中,等号左边都是乘积的形式,等号右边都是多项式;在(2)中正好相反,等号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等号右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师]在(1)中我们知道从左边推右边是整式乘法;在(2)中由多项式推出整式乘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factorization).4.想一想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生]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分解因式,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生]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来看,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所以这两个过程正好相反.[师]非常棒.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如:m(a+b+c)=ma+mb+mc (1)ma +mb +mc =m (a +b +c ) (2)联系:等式(1)和(2)是同一个多项式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区别:等式(1)是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 等式(2)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即ma +mb +mcm (a +b +c ).所以,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不是因式分解;(2)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此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3)和(2)相同,是因式分解; (4)是因式分解. [师]大家认可吗?[生]第(4)题不对,因为虽然x 2-3x =x (x -3),但是等号右边x (x -3)+2整体来说它还是一个多项式的形式,而不是乘积的形式,所以(4)的变形不是因式分解.6、课堂练习 连一连 解:三、总结归纳,课堂反馈本节课学习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关系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四、课后作业:习题1.4 1、3、5 选做:问题解决: 5、(1) 19992+1999能被1999整除吗?能被2000整除吗?(2)16.9×81 +15.1×81能被4整除吗? 补充:已知a =2,b =3,c =5.求代数式a (a +b -c )+b (a +b -c )+c (c -a -b )的值. 解:当a =2,b =3,c =5时,a (a +b -c )+b (a +b -c )+c (c -a -b )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 =(a +b -c )(a +b -c )=(2+3-5)2=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能用它们来比较不同样本的波动情况.2.理解一组数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含义,知道三个统计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通过实验和探索,体会用三个统计量表示数据波动情况的合理性,并能用它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4.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能用它们来比较不同样本的波动情况. 难点:通过实验和探索,体会用三个统计量表示数据波动情况的合理性,并能用它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我们学过哪几个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121n x x x x n=+++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不唯一)中位数:【归纳总结】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实际生活中,人们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还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情境导入1】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75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近.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甲厂:75,74,74,76,73,76,75,77,77,74,74,75,75,76,73,76,73,78,77,72;乙厂:75,78,72,77,74,75,73,79,72,75,80,71,76,77,73,78,71,76,73,75.把这些数据制成下图:(1)你能从图中估计出甲、乙两厂抽取的鸡腿的平均质量吗?预设答案:从图中来看,两厂都是75g较为密集,所以估计两厂的平均质量都是75g.(2)从甲、乙两厂抽取的鸡腿的平均质量分别是多少?从上图中画出纵坐标等于平均质量的直线.预设答案:甲:(75+74+74+76+73+76+75+77+77+74+74+75+75+76+73 +76+73+78+77+72)÷20=75g乙:(75+78+72+77+74+75+73+79+72+75+80+71+76+77+73 +78+71+76+73+75)÷20=75g【情境导入2】如果丙厂也参与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下图所示:(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多少?平均数:(75+74+73+78+72+76+74+76+74+75+74+72+73+72+ 78+76+77+77+77+79)÷20=75.1g的平均数, 2s 是方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n x x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1.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注意:成绩好:平均数大;发挥稳定:方差小.需将二者综合考虑.2.某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8次测试,测试成绩(单位:环)如下表:(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_____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教科书第151页知识技能1、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概念2.能够计算并应用标准差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判断能力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概念2.标准差的计算3.标准差的应用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理解2.学生对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的掌握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引出“离散程度”的概念,并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理解“离散程度”的含义,如让学生们举例说明与班里年龄相差较大的同学,相比于差别较小的那些同学,他们的离散程度更大,进而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概念。

2.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PPT和黑板展示标准差的定义、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注意演示中的注意点和技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小实验或小流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标准差的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计算标准差值。

3. 学生实践教师提供一组数据:23、25、25、26、27、28、30、32、34、36,从中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并计算标准差。

以此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4. 学生探究通过对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标准差的计算,让学生展开思考,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哪些因素,怎样能降低这种差异?从而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5.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从概念、计算步骤等方面再次强化知识点和理解。

同时,查漏补缺,纠正学生对于标准差的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疑惑。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采用随堂测试、作业和后续任务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

通过测试问答,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学生完成作业,说明学生对标准差应用的掌握程度。

针对标准差的应用实践任务,考核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PPT课件2.板书和黑板3.数据示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完整的教学设计理念的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更好地理解了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概念,以及标准差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学设计

《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学设计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数据离散程度的概念,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掌握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运用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

2、教学难点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和理解。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组不同的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据的差异。

例如,展示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第一组:85,90,88,92,86第二组:70,95,65,100,55提问学生:哪一组成绩的波动更大?从而引出数据离散程度的概念。

2、讲授新课(1)极差介绍极差的概念,即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以刚才的两组成绩为例,计算第一组成绩的极差:92 85 = 7计算第二组成绩的极差:100 55 = 45通过比较极差,得出第二组成绩的波动更大。

(2)方差讲解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设一组数据为\(x_1\),\(x_2\),\(\cdots\),\(x_n\),其平均数为\(\overline{x}\),则方差\(S^2\)的计算公式为:\S^2 =\frac{1}{n}(x_1 \overline{x})^2 +(x_2 \overline{x})^2 +\cdots +(x_n \overline{x})^2\以第一组成绩为例,计算平均数:\(\overline{x} =(85 + 90+ 88 + 92 + 86)÷ 5 = 88\)计算方差:\\begin{align}S^2&=\frac{1}{5}(85 88)^2 +(90 88)^2 +(88 88)^2+(92 88)^2 +(86 88)^2\\&=\frac{1}{5}(-3)^2 + 2^2 + 0^2 + 4^2 +(-2)^2\\&=\frac{1}{5}(9 + 4 + 0 + 16 + 4)\\&=\frac{1}{5}×33\\&=66\end{align}\同样计算第二组成绩的方差。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1.知识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离散程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2.方法总结:总结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
3.情感态度:强调数据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设计循序渐进的计算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3.加强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数据离散程度分析结果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离散程度的定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强调各个统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500字
1.练习设计: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练习反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指出错误原因,指导正确解题方法。
2.分步骤讲解,突破计算难关
-对于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设计分步骤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克服计算难点。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思考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案例分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创设实践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对离散程度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难以将其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2.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步骤较为繁琐,容易出错,需要加强练习;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说课稿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说课稿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说课稿中宁二中邵兴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4节《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阐述:标准差”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及认识“极差”“方差”“三个量度及其实际意义,并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2.地位作用:纵观本章的教材安排体系,以数据“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处理—整体评判”的顺序展开。

数据的离散程度是本章学习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境的数据问题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1.与之相关的知识基础:在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一章中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并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表示和处理。

3.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习惯、能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了解教材新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简单的新知。

能够看图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能够得出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与作用. 2.灵活运用方差与标准差来处理数据.3.能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用方差与标准差来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让数字来说话”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学习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会计算方差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

难点:理解极差、方差的含义及方差的计算公式,并准确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教学以问题为中心,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为五环,采用自主、合作、点拨的学习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4.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
总体说明:
本节课共有两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渐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领悟极差、方差、标准差都是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理解一组数据的稳定性与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数值的大小相关.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平均数、中位数等几个刻画数据的“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初步的统计思想,但学生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并不了解,它们是否稳定,稳定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缺乏直观和理性的认识.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统计课程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统计活动,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在有了初步的统计意识,并能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又安排学生怎样对数据进行分析,力图使学生在统计意识和方法上再上一个台阶。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外贸公司对几个不同的厂家鸡腿的质量进行分析,引出极差、方差、标准差等相关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2. 过程与方法:经历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量度的探索过程,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75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近。

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
甲厂:75 74 74 76 73 76 75 77 77 74
74 75 75 76 73 76 73 78 77 72
乙厂:75 78 72 77 74 75 73 79 72 75
80 71 76 77 73 78 71 76 73 75
把这些数据表示成下图:
质量/g
甲厂乙厂
(1)你能从图中估计出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是多少?
(2)求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并在图中画出表示平均质量的直线。

(3)从甲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又是多少?它们相差几克?从乙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又是多少?最小值呢?它们相差几克?
(4)如果只考虑鸡腿的规格,你认为外贸公司应购买哪家公司的鸡腿?说明你的理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实例给出极差的概念: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它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
量。

目的: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仅有平均水平是很难对所有事物进行分析,从而顺利引入研究数据的其它量度:极差。

注意事项:当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近时,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与遇到问题情境产生知识碰撞时,才能较好地理解概念。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 如果丙厂也参与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它们的质量数据如下图:
质量/g
(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其相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的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
()()()[]
222212...1x x x x x x n s n -++-+-= 注:x 是这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s 2是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说来,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说明:标准差的单位与已知数据的单位相同,使用时应当标明单位;方差的单位是已知单位的平方,使用时可以不标明单位。

目的:通过对丙厂与甲、乙两厂的对比发现,仅有极差还不能准确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引入另两个统计量:标准差和方差。

注意事项:这段内容若学生难以理解,可以再举一些涉及产品规格(比赛用球等)的实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研究这类问题。

内容2:由学生自主探索用计算器求下列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98 99 101 102 100 96 104 99 101 100
请你使用计算器探索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的具体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是(以CZ1206为例):
1.进入统计计算状态,按;
2.输入数据然后按,显示的结果是输入数据的累计个数;
3.按即可直接得出结果。

目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的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这段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出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方法。

内容3:1.分别计算从甲、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质量的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你认为哪家的产品更符合规格要?
通过用计算器能计算出甲、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方差,得出方差较小的甲厂的产品更符合要求。

目的:通过学生计算方差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方差的计算熟练程度,并理解方差对数据波动的影响程度。

注意事项:让学生亲自做一做,体会方差对数据波动的影响程度。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1、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
甲队:178 177 179 179 178 178 177 178 177 179
乙队:178 177 179 176 178 180 180 178 176 178 哪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更为整齐?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在正确计算出两队的方差后,可判断出方差较小的仪仗队更为整齐。

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的理解情况,以便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矫正。

注意事项: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我学会了…”,“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方差和标准差的运用。

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注意事项: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要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6.5的第1,2,3,4,5题。

四、教学反思
方差与标准差都是用来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的统计量,对一组数据的变化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如何引入这两个基本概念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切忌将这些概念与公式直接教给学生,要让学生在体会仅有平均水平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时,使学生的现有知识与现实矛盾产生碰撞时而产生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心情,从而探索出这两个概念,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波动状况”的意义和影响,形成一定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