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可持续发展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区域特点,对 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认识 (1)从自然属性角度的定义 国家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 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1991) 国家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定义是“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1991 ) (2)从社会属性角度定义 IUCN、WWF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保护地球—可持续 生存战略》中的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 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1991)
沙浪
楼兰故城
风沙北京
环境污染
钢厂废气污染
工矿企业 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污染
气体污染对 植物的危害
酸雨对水稻的危害
城市湖泊污染
河流污染
造纸废水污染
石油污染
水体污染对水生物的危害
钢渣污染
焊接眩光
北京噪音污染
飞机噪音
交通噪音
工厂噪音
炼钢高温
火山爆发
地震灾害
2.2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
3.2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概念
可持续性的普遍意义是指决定事物可以久存的属性、
特质或状态,有人也称之为“可持续状态”。用于不同的 发展领域,根据其不同的目标,可持续性有经济、生态和 社会文化的不同解释: 从经济角度是指人类福利在无限时段内能维持的某种 可接受的状态 从生态角度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资本存量 不下降) 从社会文化角度是指社会和文化体系的稳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专研硕士研究生课程
第一讲: 可持续发展概论
主讲:陈永富
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如何衡量可持续发展? 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1. 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2.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产生 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4. 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 5.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6. 可持续发展的判别规则 7.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定量分析 8. 可持续发展实施战略与实践
人、畜及天然力 非生物能源 低度缓慢退化 污染长期退化
2.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产生
2.1 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2.1.1社会背景
人口问题:60亿,其中:中国占22% 社会发展不平衡:南北问题、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金额 ) 、基尼系数(反映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贫困问题:(总量、分布、增长速度)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与水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状况
国家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日本 全球 水污染物排 水污染物排 放量千克/日 放量千克/日 人 629406 1484991 313431 1968196 753657 6088663 1556371 1279287 0.2 0.19 0.16 0.12 0.18 0.14 0.2 0.14 二氧化碳排 放总量百万 吨 307.5 1435.1 435.9 5601.5 269.6 2790.5 1070.9 1184.5 22942.1 二氧化碳排放 净能源进口 量人均吨 量占使用量 的比例 1.8 9.9 14.2 19.8 1.3 2.2 1.1 9.3 3.8 15 -67 -54 27 -54 1 18 88 -1
社会动荡:民族问题(西藏,新疆等)
战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
失业:世界平均失业率高达10%以上
社会犯罪问题: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年轻化(美
国的9.11,印度的孟买事件等)
社会发展概况
世界部分国家人口与经济比较
地区 国家 人口 人均GDP
非洲 亚洲 欧洲
美洲
留尼汪 埃塞俄比亚 卡塔尔
阿富汗
75.6万 7067.8 61
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
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也表现出 不同的特点。
研究一个国家(区域)处于何种阶段,既是 实施决策论断的首要条件,也是认识基本国情的 必然途径。 研究指出(牛文元,1993)人类的历史可划
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前发展阶段、后发展阶段
、高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1.2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及其特点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27
23 25 69 73 74
-0.1
0.0 0.3 -0.2 -0.3 1.4
16889
9221 9159 1812 9327 2973
32
14 37 588 559 466
日本
全球
23
56
-0.4
0.7
365
130331
603
477
世界主要国家森林及动植物资源与保护状况
世界银行认为:可持续性是指留给后代人部不少于当 代人所拥有的机会,这里的机会用资本来表示,包括 人造资本(财政、经济)、自然资本(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教育、卫生、营养等投资)、社会资本( 社会文化基础和制度) 总之:可持续性的最基本内涵是保持自然资源和环境 存量不变或有所增加。
3.3 可持续发展定义
国家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日本 全球 年均森林面 积减少 0.4 0 0 -0.2 1.2 -1.2 -0.1 0 0.2 物种/濒危哺 乳动物 394/81 45/269 193/14 428/37 515/147 394/79 390/88 188/37 物种/濒危鸟 物种/濒危高 等植物 686/114 528/38 310/8 508/55 929/114 618/74 458/72 210/34 56215/ 11400/7 3270/1 19473/ 29375/384 32200/168 18664/244 5565/11 自然保护区 % 6.7 7.8 11.1 25.9 20.6 7.8 5.2 6.8
1. 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
人类文明演化规律分析: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无到 有,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不同的阶段反映出不同的人类文明特征,根据人 类文明进步特征,可以将人类社会归纳为三个阶段:
(1)生存阶段与农业文明
(2)发展阶段与工业文明 (3)可持续发展阶段与生态文明
1.1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5)综合性定义
我国学者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 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 ,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国家 或地区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7年联合国环境于发展大会在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
同的未来”中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在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183个国 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UNCED)所接受。
1817年 李嘉图 (土地级差论)
1820年 马尔萨斯 (人口与资源论) 1900年 穆勒 (资源稀缺论,土地数量和生产力有限) 1962年 美国Rachel Carson 海洋学家 寂静的春天 1972年 斯德哥尔莫 人类环境会议 美国:Barbara Ward 《只有一个地球》 英国:Gold smith 《生存的蓝图》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所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 提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但当时的概念不明确,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和反响.
再生性:土地--生物(森林、作物) 耗竭性
非再生性:能重复利用、不能重复利用
资源分类 恒定性:太阳、潮汐、原子能、风能、降水 非耗竭性 易误用及污染的:大气、水能、江河中的水 资源 关键资源:土地、水、森林、粮食……
资源环境概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使用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土地面积和森林覆被率
2389.7
14614美元 91 34685
167
挪威
摩尔多瓦 百墓大 海地
453.3
426.7 8.1 832.6
48881
459 51991 300
美国 29404.3, 36924 日本 12765.4, 33819 德国8247.6, 29137
中国 130419.6, 1300
巴西 17847.0, 2700 印度106546.1, 555
比较项目 前发展阶段 后发展阶段 高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阶段
时间长度 1万年以前
空间尺度 个体、部落 哲学思考 启蒙状态 自然态度 自然拜物主义 经济水平 天然食物链 经济特质 采食渔猎 系统识别 无显著结构 消费标志 个体延续需要 生产模式 从手到口 能源输入 人力 环境响应 无污染、干扰
农业革命之后
2.1.4 生态环境背景
生物多样性丧失 气候变化 荒漠化 土地生产力下降 森林减少、草原退化
生态系统退化
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及处理水平
这是我国在20世纪末的情况,现在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到2010年我国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将超过60%.
环境问题及治理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滑坡
泥石流
荒漠化
1980年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野生生物基金会(WWF) 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SD概念) 1984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开始研究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 出SD概念)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有183 个国家和70多国际组织参加)正式接受了1987年提 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可持续发展十分明确的包含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即“ 可持续性”(可持续状态)和“发展”。
3.1 发展(development)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论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1) 以单纯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论(传统意义上的发 展是指经济发展,一元论) (2)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二元论) (3)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为主 题的发展理论(三元论)。 增长与发展的区别可以比喻为:增长指一个人长身体,发 展指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 发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好.
古代文明的哲理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衡: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
而无获。 “人地关系论”创始人李特尔:整个土地呈现出生动的图景,在 其上自然的与文化的产物、自然的与人文的面貌,所有这些均被 巧妙地安排成一个整体,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有意义的相 互作用……,土地影响着人类,而人类亦影响着土地。 春秋战国(管仲:治国安帮需善待资源和环境)
流域或国家 追求是什么? 自然优势主义
工业革命之后
国家或洲际 追求为什么? 人文优势主义
信息革命之后
洲际或全球 追求将发生什么? 天人协同来自百度文库
初级水平(农业 高级水平(工业 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为 为主) 服务业为主) 主) 自给型经济 简单结构 商品经济 复杂结构 协调型经济 控制的网络结构
低水平维持需要 高水平维持需要 全面发展需要 简单技术工具 复杂技术体系 智力转化与再循环 清洁可再生能源 协调、资源再生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污染物质排放量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污染物质排放量的行业构成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生产和使用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国际经济指标或自然资源一书中摘取)
世界主要国家土地/耕地资源状况
国家 巴西 农村人口占总 年均增长率 人口比例 25 -1.6 土地面积 千平方公里 8459 每平方公里耕 地的农村人口 密度 53
2.1.2 经济背景
经济波动:20年代经济萧条、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国家、地区、城乡
经济目标:温饱、小康,发展、可持续 贫富差距拉大:富越富、穷越穷
中国国内金融资产总量是20万亿元,有30%左右的城市居民拥有近 80%的居民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
2.1.3 资源环境问题
(3)从经济属性定义 经济学家科斯坦萨(COSTANZA)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 是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的整个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 Edward B. Barbier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 一书中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4)从科技属性定义 一些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 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 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 其他自然资源消耗”。
沙浪
楼兰故城
风沙北京
环境污染
钢厂废气污染
工矿企业 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污染
气体污染对 植物的危害
酸雨对水稻的危害
城市湖泊污染
河流污染
造纸废水污染
石油污染
水体污染对水生物的危害
钢渣污染
焊接眩光
北京噪音污染
飞机噪音
交通噪音
工厂噪音
炼钢高温
火山爆发
地震灾害
2.2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
3.2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概念
可持续性的普遍意义是指决定事物可以久存的属性、
特质或状态,有人也称之为“可持续状态”。用于不同的 发展领域,根据其不同的目标,可持续性有经济、生态和 社会文化的不同解释: 从经济角度是指人类福利在无限时段内能维持的某种 可接受的状态 从生态角度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资本存量 不下降) 从社会文化角度是指社会和文化体系的稳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专研硕士研究生课程
第一讲: 可持续发展概论
主讲:陈永富
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如何衡量可持续发展? 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1. 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2.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产生 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4. 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 5.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6. 可持续发展的判别规则 7.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定量分析 8. 可持续发展实施战略与实践
人、畜及天然力 非生物能源 低度缓慢退化 污染长期退化
2.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产生
2.1 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2.1.1社会背景
人口问题:60亿,其中:中国占22% 社会发展不平衡:南北问题、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金额 ) 、基尼系数(反映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贫困问题:(总量、分布、增长速度)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与水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状况
国家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日本 全球 水污染物排 水污染物排 放量千克/日 放量千克/日 人 629406 1484991 313431 1968196 753657 6088663 1556371 1279287 0.2 0.19 0.16 0.12 0.18 0.14 0.2 0.14 二氧化碳排 放总量百万 吨 307.5 1435.1 435.9 5601.5 269.6 2790.5 1070.9 1184.5 22942.1 二氧化碳排放 净能源进口 量人均吨 量占使用量 的比例 1.8 9.9 14.2 19.8 1.3 2.2 1.1 9.3 3.8 15 -67 -54 27 -54 1 18 88 -1
社会动荡:民族问题(西藏,新疆等)
战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
失业:世界平均失业率高达10%以上
社会犯罪问题: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年轻化(美
国的9.11,印度的孟买事件等)
社会发展概况
世界部分国家人口与经济比较
地区 国家 人口 人均GDP
非洲 亚洲 欧洲
美洲
留尼汪 埃塞俄比亚 卡塔尔
阿富汗
75.6万 7067.8 61
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
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也表现出 不同的特点。
研究一个国家(区域)处于何种阶段,既是 实施决策论断的首要条件,也是认识基本国情的 必然途径。 研究指出(牛文元,1993)人类的历史可划
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前发展阶段、后发展阶段
、高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1.2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及其特点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27
23 25 69 73 74
-0.1
0.0 0.3 -0.2 -0.3 1.4
16889
9221 9159 1812 9327 2973
32
14 37 588 559 466
日本
全球
23
56
-0.4
0.7
365
130331
603
477
世界主要国家森林及动植物资源与保护状况
世界银行认为:可持续性是指留给后代人部不少于当 代人所拥有的机会,这里的机会用资本来表示,包括 人造资本(财政、经济)、自然资本(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教育、卫生、营养等投资)、社会资本( 社会文化基础和制度) 总之:可持续性的最基本内涵是保持自然资源和环境 存量不变或有所增加。
3.3 可持续发展定义
国家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日本 全球 年均森林面 积减少 0.4 0 0 -0.2 1.2 -1.2 -0.1 0 0.2 物种/濒危哺 乳动物 394/81 45/269 193/14 428/37 515/147 394/79 390/88 188/37 物种/濒危鸟 物种/濒危高 等植物 686/114 528/38 310/8 508/55 929/114 618/74 458/72 210/34 56215/ 11400/7 3270/1 19473/ 29375/384 32200/168 18664/244 5565/11 自然保护区 % 6.7 7.8 11.1 25.9 20.6 7.8 5.2 6.8
1. 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
人类文明演化规律分析: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无到 有,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不同的阶段反映出不同的人类文明特征,根据人 类文明进步特征,可以将人类社会归纳为三个阶段:
(1)生存阶段与农业文明
(2)发展阶段与工业文明 (3)可持续发展阶段与生态文明
1.1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5)综合性定义
我国学者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 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 ,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国家 或地区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7年联合国环境于发展大会在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
同的未来”中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在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183个国 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UNCED)所接受。
1817年 李嘉图 (土地级差论)
1820年 马尔萨斯 (人口与资源论) 1900年 穆勒 (资源稀缺论,土地数量和生产力有限) 1962年 美国Rachel Carson 海洋学家 寂静的春天 1972年 斯德哥尔莫 人类环境会议 美国:Barbara Ward 《只有一个地球》 英国:Gold smith 《生存的蓝图》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所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 提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但当时的概念不明确,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和反响.
再生性:土地--生物(森林、作物) 耗竭性
非再生性:能重复利用、不能重复利用
资源分类 恒定性:太阳、潮汐、原子能、风能、降水 非耗竭性 易误用及污染的:大气、水能、江河中的水 资源 关键资源:土地、水、森林、粮食……
资源环境概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使用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土地面积和森林覆被率
2389.7
14614美元 91 34685
167
挪威
摩尔多瓦 百墓大 海地
453.3
426.7 8.1 832.6
48881
459 51991 300
美国 29404.3, 36924 日本 12765.4, 33819 德国8247.6, 29137
中国 130419.6, 1300
巴西 17847.0, 2700 印度106546.1, 555
比较项目 前发展阶段 后发展阶段 高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阶段
时间长度 1万年以前
空间尺度 个体、部落 哲学思考 启蒙状态 自然态度 自然拜物主义 经济水平 天然食物链 经济特质 采食渔猎 系统识别 无显著结构 消费标志 个体延续需要 生产模式 从手到口 能源输入 人力 环境响应 无污染、干扰
农业革命之后
2.1.4 生态环境背景
生物多样性丧失 气候变化 荒漠化 土地生产力下降 森林减少、草原退化
生态系统退化
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及处理水平
这是我国在20世纪末的情况,现在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到2010年我国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将超过60%.
环境问题及治理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滑坡
泥石流
荒漠化
1980年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野生生物基金会(WWF) 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SD概念) 1984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开始研究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 出SD概念)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有183 个国家和70多国际组织参加)正式接受了1987年提 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可持续发展十分明确的包含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即“ 可持续性”(可持续状态)和“发展”。
3.1 发展(development)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论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1) 以单纯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论(传统意义上的发 展是指经济发展,一元论) (2)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二元论) (3)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为主 题的发展理论(三元论)。 增长与发展的区别可以比喻为:增长指一个人长身体,发 展指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 发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好.
古代文明的哲理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衡: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
而无获。 “人地关系论”创始人李特尔:整个土地呈现出生动的图景,在 其上自然的与文化的产物、自然的与人文的面貌,所有这些均被 巧妙地安排成一个整体,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有意义的相 互作用……,土地影响着人类,而人类亦影响着土地。 春秋战国(管仲:治国安帮需善待资源和环境)
流域或国家 追求是什么? 自然优势主义
工业革命之后
国家或洲际 追求为什么? 人文优势主义
信息革命之后
洲际或全球 追求将发生什么? 天人协同来自百度文库
初级水平(农业 高级水平(工业 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为 为主) 服务业为主) 主) 自给型经济 简单结构 商品经济 复杂结构 协调型经济 控制的网络结构
低水平维持需要 高水平维持需要 全面发展需要 简单技术工具 复杂技术体系 智力转化与再循环 清洁可再生能源 协调、资源再生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污染物质排放量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污染物质排放量的行业构成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生产和使用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国际经济指标或自然资源一书中摘取)
世界主要国家土地/耕地资源状况
国家 巴西 农村人口占总 年均增长率 人口比例 25 -1.6 土地面积 千平方公里 8459 每平方公里耕 地的农村人口 密度 53
2.1.2 经济背景
经济波动:20年代经济萧条、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国家、地区、城乡
经济目标:温饱、小康,发展、可持续 贫富差距拉大:富越富、穷越穷
中国国内金融资产总量是20万亿元,有30%左右的城市居民拥有近 80%的居民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
2.1.3 资源环境问题
(3)从经济属性定义 经济学家科斯坦萨(COSTANZA)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 是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的整个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 Edward B. Barbier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 一书中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4)从科技属性定义 一些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 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 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 其他自然资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