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角 高 程 测 量 原 始 记 录 表
合集下载
全站仪三角高程记录表
+0.5″ -2 ° 24′ 40.5″
Ⅳ 52_1 1.446 21℃ Ⅱ 870.000 1.400 Ⅲ
L R
Ⅰ 52_2 1.400
L R L R L R
087 ° 33′ 27″ 272 ° 26′ 28″ 087 ° 33′ 27″ 272 ° 26′ 35″ 087 ° 33′ 29″ 272 ° 26′ 33″
Ⅰ
+4.5″ +2 ° 21′ 47.5″ +2 ° 21′ 46.83″ +4.0″ +2 ° 21′ 49.0″
235.192 235.1930 235.193 9.463
9.467
测量:
罗有荣
记录: 刘松涛 第 1 页
2015 年
11月 17日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表
天气:晴
测站 测 仪器高 回 气温 数 气压
350.523
测量:
罗有荣
记录: 刘松涛 第 2 页
2015 年
11月 17日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表
天气:晴
测站 测 仪器高 回 气温 数 气压
50_1 1.463 24℃ Ⅱ 870mb 1.400 Ⅲ Ⅰ 51_1 1.400
成像:清晰
照准 点 盘 觇标 位 高
L R L R L R
仪器型号:Topcon
-13.043
-2.5″ +2 ° 26′ 30.5″ 304.710
+1.0″ +2 ° 26′ 34.0″ +2 ° 26′ 32.17″ +1.0″ +2 ° 26′ 32.0″
304.710 304.7097 304.709 13.031
三角高程测量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角高程测量表格篇一:三角高程测量计算表三角高程测量计算表篇二:三角高程测量记录表全站仪三角高程记录表日期:时间:观测者:天气:温度:气压: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篇三: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公式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公式如图6.27所示,已知a点的高程ha,要测定b点的高程hb,可安置经纬仪于a点,量取仪器高ia;在b点竖立标杆,量取其高度称为觇b标高vb;用经纬仪中丝瞄准其顶端,测定竖直角α。
如果已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如全站仪可直接测量平距),则ab两点间的高差计算式为:如果当场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两点间的斜距d′,则ab 两点间的高差计算式为:以上两式中,α为仰角时tanα或sinα为正,俯角时为负。
求得高差hab以后,按下式计算b点的高程:以上三角高程测量公式(6.27)、(6.28)中,设大地水准面和通过a、b点的水平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在较近的距离(例如200米)内可以认为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高程的起算面——大地水准面是一曲面,在第一章1.4中已介绍了水准面曲率对高差测量的影响,因此由三角高程测量公式(6.27)、(6.28)计算的高差应进行地球曲率影响的改正,称为球差改正f1,如图6.28(见课本)所示。
按(1.4)式:式中:R为地球平均曲率半径,一般取R=6371km。
另外,由于视线受大气垂直折光影响而成为一条向上凸的曲线,使视线的切线方向向上抬高,测得竖直角偏大,如图6.28所示。
因此还应进行大气折光影响的改正,称为气差改正f2,f2恒为负值。
图6.23三角高程测量图6.24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影响设大气垂直折光使视线形成曲率大约为地球表面曲率k 倍的圆曲线(k称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因此仿照(6.30)式,。
三角高程测量记录表(实用)
全站仪角高程测量记录表
测站点号 测站仪器高(m) 目标点号 棱镜高(m) 正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倒镜 平均: 平均: 备注:1.外业观测前将全站仪放置自然环境中适应10~15min; 2.为确保仪器高与棱镜高测量准确,应将其架设好之后,分别测量三个方向的高度,并求平均值; 3.所有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对向观测,消除固定误差。 测量: 记录: 审核: 日期: 距离(m) 平距 斜距 高差(m) 高程(m)
测站点号 测站仪器高(m) 目标点号 棱镜高(m) 正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平均: 平均: 倒镜 正镜 倒镜 平均: 平均: 备注:1.外业观测前将全站仪放置自然环境中适应10~15min; 2.为确保仪器高与棱镜高测量准确,应将其架设好之后,分别测量三个方向的高度,并求平均值; 3.所有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对向观测,消除固定误差。 测量: 记录: 审核: 日期: 距离(m) 平距 斜距 高差(m) 高程(m)
中间观测法三角高程记录表(盘左盘右高程平均值)
单测回 平均值
时
间
补偿状态 格网因子
前后视对中 前后视整平 前后视棱高 前后棱到底
左 右 左 右
成 像 清晰度 温 气 度 压
球气差
时
间
补偿状态 格网因子
前后视对中 前后视整平 前后视棱高 前后棱到底
左 右 左 右
成 像 清晰度 温 气 度 压
球气差
时
间
补偿状态 格网因子
前后视对中 前后视整平 前后视棱高 前后棱到底
左 右 左 右Leabharlann 成 像 清晰度 温 气 度 压
球气差
时
间
补偿状态 格网因子
前后视对中 前后视整平 前后视棱高 前后棱到底
左 右 左 右
成 像 清晰度 温 气 度 压
球气差
设计高程实测高程实测高程补偿状态前后视对中格网因子前后视整平补偿状态前后视对中格网因子前后视整平补偿状态前后视对中格网因子前后视整平补偿状态前后视对中格网因子前后视整平测量结束后和仪器对照参数标记为打观测必需条件测量结束检查右观测调整后的前视高程前视高程均值设计高程各测回平均清晰度中间观测法高程闭合引测记录表点号设计高程实测高程单测回平均值平均值实测高程单测回平均值视高程前视高程设计高程各测回平均
中间观测法高程闭合、引测记录表
后 前视 点号 观 测 天 气 情 况 (测量结束后和仪器对照参数) (标记为打√) 观测必需条件 (测量结束检查) 盘左 盘右 观测 后视 点号 设计 高程 实测 高程 视 高 程 各测回 平均值 设计高程 —各测回 平均值 实测 高程 前 视 高 程 单测回 平均值 各测回 平均值 调整后的 前视高程 差 值 前视高程 设计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