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ba225fe4733687e21aaea.png)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题1.5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2.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 =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习题解答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6591cca4028915f804dc269.png)
1.1 试画出图1.1(a)所示泵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分析】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必须搞清机构的组成及运动传递情况。
在图示机构中,偏心盘1为原动件,其与机架4构成转动副A;构件1与带环的柱塞2构成转动副B(不管转动副外形尺寸大小如何,均系绕着它的转动中心回转,故均用在转动中心处的小圆圈来表示);构件2则在摆动盘3的槽中来回移动,构成移动副,其相对移动方向沿BC方向;构件3与机架4组成转动副C,其在摆动盘3的中心处。
解:根据上述分析,再选定一适当的比例尺和视图平面,并依次定出各转动副的位置和移动副导路的方位。
就不难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b 所示。
由于该机构具有三个活动构件、三个转动副和一个移动副,没有高副,没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F=3n-(2p l-p h)=3×3-(2×4) =1【评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不管机构多么复杂,从原动件开始循着运动的传递路径,搞清相接触的构件之间构成什么运动副及运动副的位置最为关键。
1.2 图1.2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人,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尺寸按结构图画出即可),分析其运动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措施。
(a) (b)图1.1 图1.2【分析】该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1.3(a)所示。
要分析其运动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就要计算机构自由度,不难求出该机构自由度为零,即机构不能动。
要使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就要设法使其再增加一个自由度。
解:机构运动简图见图1.3(a)自由度F=3n-(2p l+p h)=3×3-(2×4+1)=0图1.3该简易机床设计方案的机构不能运动。
修改措施:(1)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b)示);(2)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c)示);(3)在构件3、4之间加一局部自由度滚子及一个平面高副(图(d)示);修改措施还可以提出几种,如3杆可利用凸轮轮廓与推杆4接触推动4杆等。
石油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第1章 机构结构分析
![石油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第1章 机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938780cc22bcd126ff0c8d.png)
§1-5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1)复合铰链
F 3n 2P l P h
3 5 2 6 1 0
3
复合铰链问题分析:
F 3n 2P l P h
3 5 2 7 1 0
1
(2)局部自由度
[1] 问题描述
尖顶推杆凸轮机构
F 3n 2P l P h
二、运动副约束
constraint
运动副自由度:确定组成运动副中的一个构件 相对另一个构件的位置所需的独立参变量的数目.
1、低副
转动副、
移动副
低副---2 个约束 低副个数: Pl 所有低副约束总数:2 Pl
2、高副
凸轮副
齿轮副
平面高副 ---1 个约束
高副个数:Ph
所有高副约束总数: Ph
三、机构自由度
1原动件
机架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原动件
2 3
从动件
平面机构/空间机构
1
机架
4
空间铰链四杆机构
§1-2 机构运动简图
一、机构运动简图 kinematic scheme
简单线条与符号按比例表示各构件相对运动关系。
机构示意图--不严格按比例绘制
(1)构件表示
(2)运动副表示
(3)常用机构表示
(3)常用机构表示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构成的可动连接。 1、平面运动副 2、空间运动副
planar pair spatial pair
1、平面运动副 planar pair
按接触形式分
点、线接触 高副: 转动副 低副: 面接触 移动副
2、空间运动副 spatial pair 点高副 球面副 螺旋副 圆柱副 等
机械原理第1章机构组成原理及机构结构分析
![机械原理第1章机构组成原理及机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7df1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b.png)
常用机械零部件名词解析
连杆 滑块 齿轮
皮带
用于连接不同部件的刚性杆件,传递力和运动。
具有直线运动轨迹的零件,常用于变换运动方向。
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力,常用于调整速度和 扭矩。
用于传递运动和力的带状零件,具有较好的柔性和 缓冲性能。
传动链的定义和分类
传动链是指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和运动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的系统。
分类
机构按照构件的排列方式和运动副的类型等进行分类, 如平行机构、串联机构、单自由度机构等。
机构运动分析方法
1 图解法
使用图示的方式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包括图线法和位移法等。
2 解析法
使用数学和物理方法,通过建立运动方程来分析机构的运动。
3 模拟法
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机构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到运动的详细信息。
分类
机构按照运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如平面机构、空间机构、齿轮机构、摆线机构等。
机构元素及其种类
机构元素
构成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构件、连接件、运动副等。
种类
常见的机构元素有连杆、滑块、齿轮、皮带等,它们在机械系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机构的基本组成及其分类
基本组成
机构通常由若干个运动副和构件组成,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结构。
定义
传动链是由多个传动副组成的机构系统,用于传递力 和运动。
分类
传动链按照传递方式、传递元件和特点等进行分类, 如正隙传动、斜隙传动和无隙传动。
齿轮传动及其种类
概述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 运动和力。
种类
常见的齿轮种类有直齿轮、Hale Waihona Puke 齿轮、锥齿轮等,用于不 同的应用场景。
机械原理 第4版 第一章 机构的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 第4版 第一章 机构的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eb6e9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b.png)
(2)运动副符号
运动副常用规定的简单符号来表达(GB4460-84)。 各种常用运动副模型 常用运动副的符号表
3.运动链
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系统。
闭式运动链(简称闭链) 开式运动链(简称开链)
2
3
1
4
平面闭式运动链
2 3
1 4
空间闭式运动链
23
1
4
平面开式运动链
4
3
5
2 1
空间开式运动链
右图所示为一铰链四杆机构,该机构 具有4个构件,活动构件数n为3,低副数 PL=4,高副数PH=0。根据机构自由度计算 公式,该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此机构的自由度为1,即机构中各构件 相对于机架所能有的独立运动数目为1。
通常机构的原动件都是用转动副和移 动副与机架相联,因此每一个原动件只能 输入一个独立运动。
为了表明机器的组成状况和结构特征,不按严格
比例来绘制的简图通常称为机构示意图。
常用机构构件、运动副代表符号
双副构件 (一个构件和两个外副)
注:点划线表示与其联 接的其他构件
双副构件 (一个构件和两个外副)
三副构件 (一个构件和三个外副)
三副构件 (一个构件和三个外副)
原动机
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空间闭式运动链
23
1
4
平面开式运动链
4
3
5
2 1
空间开式运动链
机构的组成(4/4)
机构 具有固定构件的运动链称为机构。
2 从动件
机 架 ——机构中的固定构件; 一般机架相对地面固定不动, 但当机 构安装在运动的机械上时则是运动的。
机械基础原理笔记
![机械基础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7bba979fe4733687e21aadf.png)
机构分为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 和双摇杆机构 三种类型。
注 :(1) 曲柄 所联接的两个转动副均为整转副,而 摇杆 所联接的两个转动副均为摆动副。
(2) 倒置机构 : 通过转换机架而得的机构。依据是机构中任意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不因其中哪个构件是固定件而改变。
2. 转动副转化成移动副的演化
3. 偏心轮机构 : 若将转动副 B的半径扩大到比曲柄 AB的长度还要大,则曲柄滑块机构转化 为偏心轮机构。 ( 扩大转动副 ) 注:在含曲柄的机构中, 若曲柄的 长度很短 ,在柄状曲柄两端装设两个转动副存在结构设计
组成该转动副的两个构件中必有一个为 构件的长度 满足杆长之和条件 。
3. 四杆铰链运动链成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 特例:若两个构件长度相等且均为最短时:
( 1)若另外两个构件长度不等,则不存在整转副 ( 2)若另两个构件长度相等,则当两最短构件相
时有三个整转副,相对时有四个整转副。
注:成为曲柄滑块机构的条件为:
①铰链四杆机构: i31
3
; v P13
1
l 1 P13 P14
l 3 P13 P34
i31
3
1
注:两构件的角速度与其绝对速度瞬心至相对速度瞬心的距离成反比,
P14 的同一侧,因此 W1和 W3的方向相同;在之间时,方向相反。
P 13P 14 P P 13 34
P13 在 P34和
②凸轮机构: 构件 1 :vP 12 1 l P 13P 12 构件 2:vP 12 v2 构件1 : vP 12 P P 1 l 13 12
动轨迹。 缺点 :1)机构复杂 , 传动积累误差较大 ( 只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 2)设计计
算比较复杂; 3)作复杂运动和往复运动的构件的惯性力难以平衡,
机械原理 第1章-平面机构
![机械原理 第1章-平面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c601b02f16fc700abb68fc6c.png)
F 3 7 2 10 1
F 3 10 2 14 2
教本P25题1-27 a,b,c----求自度
F 3 7 2 10 1
29
F=3*6-2*8-1=1
注意有局部自由度, 大小凸轮是同一体 F=3*9-2*12-2=1
F=3*4-2*4-2=2
F 3 4 2 5 2
上图中,机构的自 由度为:F 33 2 4 源自1上图中,机构的自由 度为:
而主动件数2,F小 于 2 ,当主动件 1 和 3 都如图转动时,杆 件 2 可能损坏,其运 动也不能确定。
F 3 4 2 6 0
自由度为0,机构变 成了桁架,它的构件 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 运动。
从上图中可看出,高副低代构件都是包含一个构件两个低副,总的自由试 19 是-1,即限制了一个自由度,相当于一个高副。
高副低代例
图1-17 高副低代
图1-18高副低代 应注意,这些替代 中,只是在此瞬时 位置是正确的,如 果变化位置,则替 代也要发生变化。 另外替代后,活动 构件数和运动副数 与原构件也可能变 化了。
(b)去除局部自由度和虚 约束后的运动简图
F 3 8 2 1111 1
16
椭圆仪的虚约束分 析:不管什虚约束,首 先要把不起约束作 用的构件找出来,这 个构件就是虚约束, 然后去掉这个构件 来计算自度. 右图中,由于 AB=DB=BC,所以当 AB杆绕A点转动 时,C点始终会沿X线 移动,所以滑块3对C 图1-13 椭圆仪 点不起约束作用,滑 块3是虚约束去掉.这活动构件有:滑块4,杆2,杆1,即n=3;转动副 有A 、B、D,移动副有4(滑块),即PL=4,这样椭圆仪的 17 自由度:F=3n-2PL-PH=3*3-2*4=1
第1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1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da0e26ccbff121dd36837a.png)
1.2.1 构件与运动副
机构是由多个构件组 合而成的。在机构中,每 个构件都以一定方式与其 他构件相互联接。
由两构件直接接触而
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 副,运动副的常见形式如
图1-2所示。
图1-2 运动副的常见形式
1.2.1 构件与运动副
构件之间的接触有点、线、面三种,这些参与接触而构成 运动副的点、线、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通常把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 副称为高副。
F 3n 2PL PH 3 3 2 4 1
【例1-4】图1-9为凸轮机构,试计算其自由度。
图1-9 凸轮机构
【解】由图可知:该机构的活动构件数n=2,低副 PL =2(构件1、 3构成一个转动低副;构件2、3构成一个移动低副), 高副
PH =1(构件1、2构成一个高副),其自由度为:
图1-11b 四杆机构
3.当构件组的自由度小于等于0时, 它不是机构,而是静定或超静定刚性 结构。 如图2-11c所示的三角架,其自由
度为0,为一个刚性桁架,其时在日
常生活中,常利用三角架的刚性特性 来固定物体。如图2-11d所示的组合机
构,其自由度为-1,为一个超静定机
桁架。
图1-11c、d 三角衍架和超静定衍架
图1-2a
转动副
1.2.2 构件的自由度与约束
移动副:是使构件的一个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受到约束, 而只有一个方向独立相对移动自由度的运动副。也称为棱柱副。 如汽缸与活塞、滑块与导轨等,如图1-4b所示。
图1-4b 移动副
1.2.2 构件的自由度与约束
平面高副:构件间沿公法线方向的移动受到约束,但可以 沿接触点切线的方向独立移动,还可以同时绕点独立转动,是 具有一个约束而相对自由度等于2的平面运动副,如齿轮副、凸 轮副等,如图1-2c、d所示。
机械原理第一章
![机械原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c4cfcdd50e2524de5187e5c.png)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自由度数目大于零并等于原动件数目。
若F >原动件数,则机构运动将不确定; 若F <原动件数,则导致最薄弱处损坏。
1.4.1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每个自由构件的自由度:3 (x,y, q ) 设平面机构由N个构件、PL个低副和PH 个高副组成。 设N个构件中有一个构件为机架,则机 构中的活动构件数为:n=N – 1 O
例:计算颚式破碎机的自由度,并 判断机构是否有确定的运动。 解: n =5 PL=7 PH=0
6 F 5 4 C
O 1 A
2 3 B D E
F =3n –2PL –PH =3×5 –2×7 =1
机构原动件为1,∴ 机构运动确定。
例:判断牛头刨床主体机构是否 有确定的运动。 解: n =5 PL=7 PH=0
1 3
2
1
3
2
3
1
2
3 4
1
3 两个转动副
1 2
2
4 两个转动副
两个转动副
关键:分辨清楚哪几个构件在同一处形成了转动副。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指在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不影响其他构件 运动的局部运动的自由度。 F =3n–2PL–PH =3×3–2×3–1=2
B O
去除局部自由度后: F =3n–2PL–PH =3×2–2×2–1=1
C 5 D E 6
2 1
A
F
上图中C为复合铰链,由3个构件组成,转动副为2个,∴PL=7。 F =3n –2PL –PH =3×5 –2×7 =1 , ∴ 机构运动确定。 若复合铰链由m个构件组成,则其转动副的数目为(m –1 )个。
正确识别复合铰链举例:
091第一章 机构结构分析
![091第一章 机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27f1bc1a37f111f1855b54.png)
A B
O1
C
D
71
4 按一定的顺序绘图
用规定的线条和符号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转动方向。
O2 O2
3 A A2 2 B 3 B
1 O1 1 O1
C
4 4 D
6
C
5
D
72
小结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关键是: 分清构件, 认清运动副的类型, 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
机械原理
绪论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
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 机械原理参考文献
一、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
基本概念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
3
内燃机
4
5
自行车、缝纫机
6
轿车、翻斗车
主旋翼
尾 旋 翼
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
从动件
机架6
67
⒈分析:
认清运动副的类型
转 动 副
1、6:O1 1、2:A 2、3:B 2、4:C 3、6:O2 4、5:D
移 动 副
5、6
68
⒉ 合理选择投影面。
⒊ 测出每个构件的运动尺寸。 活动构件的运动尺寸 偏心轮1 : lO1A 连杆2 : lAB 、 lBC 、 lAC 摇杆3 : lO2B 连杆4: lCD
⒈机构简图
用国标规定的简单线条和符号表示机构的组成 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图形。 机构运动简图:按比例尺绘制的机构简图。
50
机构示意图:不按比例尺绘制的机构简图。
⒉机构运动简图的特点
反映机构中构件的数目; 反映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表示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臵(运动尺寸) 能完全表达原机械具有的运动特性。
《机械原理》知识要点
![《机械原理》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0082d705087632311212d4.png)
1
A e
2 4
P24
P 13
B
C
3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重 点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一、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类型
1、铰链四杆机构
2、曲柄滑块机构
3、导杆机构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速度瞬心法
图解法
◆两构件重合点间的运动关系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速度瞬心的概念
两个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同速点)
瞬心数
N K ( K 1) 2
构件数—K
二、瞬心位置的确定
1、直接观察法(两构件以运动副相联) 2、利用三心定理求(两构件间没有构成运动副)
三心定理: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定在一条直线上
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是由若干个杆组依次联接到
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的结构分析是指把机构分解为基本杆组、原动件和 机架,是机构组成的反过程,又称为拆杆组。
拆分原则
首先,从远离原动件的部分开始拆分; 试拆时,先试拆低级别杆组;
每拆完一个杆组,剩余的部分仍然是一个完整机构。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找基本周转轮系的一般方法
先找行星轮:
几何轴线绕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的齿轮
再找行星架
支持行星轮的构件
找中心轮
几何轴线与行星架的回转轴线重合 直接与行星轮相啮合的齿轮
一个基本周转轮系
行星轮、行星架、中心轮
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a8a29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c.png)
机构运动简图应满足的条件: ⑴ 构件数目与实际机构相同; ⑵ 运动副的性质、数目与实际机构相符; ⑶ 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构件尺寸与实际机构
成比例。
◆ 机构示意图
机构的示意图:指为了表明机构结构状况, 不要求严格 地按比例而绘制的简图。
◆ 常用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方法
运动副 名称
常用运动副的符号
空间运动链
4. 机构
2 3
1 4
运动链
2
3
1
4
固定一个构件
机构
满足条件
其余构件运动 是否确定?
机架 原动件 从动件系统
1个
至少1个
2
3
1
4
在另一个(或几个) 构件上加上已知运动
机构
4、机构
原动件
◆机构:在运动链中将一构 件加以固定, 而其余构件都 具有确定的运动,则运动链 便成为机构。 ◆机架:机构中固定不动构件。
机构中给定 独立运动参数的 构件为原动件。
四杆机构
给定一个独立运动参数: 其余构件有确定运动。
一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五杆机构 给定一个独立运动参数: 机构没有确定运动。 给定两个独立运动参数: 机构有确定运动。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 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用规定的简单线条和各种运动副符号, 将机构运动 简图画出来。
5. 从原动件开始,按运动传递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 号和运动副代号。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 运动的方向。
§1-3 平面机构自由度
◆问题:取运动链中某个构件为机架,其余 构件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运动? ◆ 实例分析
机械原理考研讲义第一章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机械原理考研讲义第一章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88816ff46527d3240ce07a.png)
高副元素
曲线和曲线
曲线和直线
曲线和点
点和直线
高副机构
B
A
1
3
2
C
C
3
替代机构
B
1
A 3
4 D
2 C
2 3
2 1
A B
4 1A
B
3 2 B
C1 A
3 2 B
4
A
C
1
B
2 C
1
A 3
B
2 C
4
1
A 3
【例题 1.10】 将图示 1-8 杆组组合成两种形式的六杆机构(画出机构见图),并计算自由度。(东华大 学 2012)
算自由度时应当排除这类自由度。 ③ 虚约束 在运动副中,有些约束对机构自由度的影响是重复的,这类重复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自由度
时应当去除这类自由度。 存在虚约束的情况: 1、如果两个构件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在这两点之间加一个构件,并用运动副连接,
则将引入一个虚约束。 2、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或对称部分所引入的约束为虚约束。 3、如果用转动副连接的是两个构件上运动轨迹相重合的点,则该连接将引入一个虚约束。
第一章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第一章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1-1 机构的组成
★构件
① 零件是独立的加工单元; ② 构件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固连在一起,不产生任何的相对运动,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刚体), 它是机构运动的单元体,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
★运动副
机构中存在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联接形式称为运动副。 按接触型式分:转动副——两构件间用销轴与孔联接;移动副——滑块与导路联接;齿轮副——构 件间用齿轮轮廓联接;凸轮副——两构件间用凸轮与从动件联接。 按接触的特性分:低副——面接触的运动副(移动副、转动副);高副——点、线接触的运动副(齿 轮副、凸轮副)。 由于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相对运动受限,故自由度减少,这种对相对运动的限制称为约束。低副 的约束数为 2,高副的约束数为 1。
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
![机械原理习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861f2cc281e53a5902ff0c.png)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题1.5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2.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机械原理》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械原理》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31c2b2ce2f0066f5332298.png)
依据机构的运动是平面运动还是空间运动分为:
◆ 平面机构: 机构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平面运动。 ◆ 空间机构: 机构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
§1-3 机构运动简图
内燃机
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及作用
1、机构运动简图:不考虑那些与运动无关的因素,仅 仅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 按一定比例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这种能准确表达机 构运动特性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目的:
对称机构1、2
为了传递较大功率,保持机构受力平衡。
5) 若两构件在多处相接触构成平面高副,且各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重合,则只能算一个平面高副。若公法线方向不重合, 将提供2个约束。
有一处为虚约束 等径凸轮
此两种情况没有虚约束
小结
◆ 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 ◆ 虚约束
存在于转动副处 正确处理方法:复合铰链处有m个构件 则有(m-1)个转动副
凸轮副
齿轮副
1个高副 带来1个约束
按运动副的运动空间分:
平面运动副:指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为平面
运动的运动副。
空间运动副:指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
运动的运动副。
只讲平面运动副。
球面副
二、运动链
运动链:指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构成的系统。
★平面运动链: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平面运动的运动链。 ★ 空间运动链: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的运动链。
三、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目的:了解机构的组成,确定机构的级别。
机构的结构分析:把机构分解为基本杆组、机架和原动件。
杆组拆分要领(原则): 1)首先…… 2)从离原动件最远的构件开始试拆,先拆II级组,若不成, 再拆III级组,每拆出一个杆组后,机构的剩余部分仍应是一 个与原机构有相同自由度的机构,直到只剩原动件为止。 3)杆组的增减不应改变机构的自由度。
2机械原理 第一章 机构的构型分析
![2机械原理 第一章 机构的构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f2fd21af45b307e871979e.png)
作者:潘存云教授
4
(3)运动副的分类:
1)按引入的约束数分有: (约束(constrain)——联接时相对运动所受到的限制) I 级副、II 级副、III 级副、IV 级副、V 级副。
引入1个约束 引入2个约束 引入3个约束 引入4个约束 引入5个约束
I 级副
球与平面接触
II 级副
球与方槽接触
III级副
1
2 1
1 2
(V级)
2 1
(V级)
1
1
9
平 面 高 副 2 螺 旋 空 副 间 运 动 球 副 面 副 球 销 副
2
1
(IV级) (IV级)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2
1
2 1
(V级)
1
2 1 1
2
1
(V级)
2
1
2
(III级)
1
2
(IV级)
1
2
(III级)
2 1
1 2
10 (IV级)
(5)构件的表示方法:
两副构件
三副构件
7
(4)常见运动副符号的表示: 国标GB4460-84
转动副
移动副
高副
8
表2-1 常用运动副的符号 运动副 运动副符号 两运动构件构成的运动副 2 转 动 副 2 2 2 1
(V级)
名称
两构件之一为固定时的运动副 2 1 1 2 2 2
2
平 面 运 动 副
1
2 移 动 副
1
1
1
(V级)
1 2
2 1 1 2
A
45
⑦已知:AB=CD=EF,计算图示平行四边形 机构的自由度。 E
机构的结构分析介绍
![机构的结构分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6e6e20389eb172dec63b795.png)
第一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能够将实际机构或机构的结构图绘制成机构运动简图;能看懂各种复杂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能用机构运动简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掌握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能自如地运用自由度计算公式计算机构自由度,尤其是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能准确识别出机构中存在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作出正确处理。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了解高副低代的方法;会判断杆组、杆组的级别和机构的级别;学会根据机构组成原理,用基本杆组、原动件和机架创新构思新机构的方法;学会将Ⅱ级、Ⅲ级机构分解为机架、原动件和若干基本杆组的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构的组成2. 机构运动简图3.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4. 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重点难点: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判断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前面两个重点又是学习中的难点和必须正确熟练掌握的内容。
§1-1 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研究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类;按结构分类,建立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合理设计机构和创新新机构。
§1-2 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一、构件零件:从制造的观点分析机械时,零件是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体。
任何机械都由许多零件组合而成的。
如内燃机中的连杆由连杆体、连杆头、轴瓦、螺杆、螺母和轴套等零件组成。
内燃机中的连杆由连杆体、连杆头、轴瓦、螺栓、螺母和轴套等零件组成。
构件:从运动的观点分析机械时,构件是参加运动的最小单元体。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系统。
二、运动副为了使多个构件组成一个系统后相互之间具有确定的运动,构件与构件需要一种既直接接触又有相对运动的联接,这种联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所形成的可动联接。
机构的结构分析__机械原理
![机构的结构分析__机械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2f701955270722192ef73c.png)
(一)第1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实物组合体1.1 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1.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3 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1.1 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简图在组成机构的构件中,必有且仅有一个构件是用于支持和安装其它构件的,称之为机架。
由于在分析机构运动时取机架为静参考系,常称之为固定杆。
每个机构必有且仅有一个机架。
输入运动的构件称原动件。
每个机构至少一件。
其余的构件为从动件。
运动副:两个构件之间直接接触所形成的可动联接两个相邻构件直接接触两者之间允许一定的相对运动每个构件至少和另外一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机构简图:用简单的符号和线条表示机构的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构件间直接接触的点,线,面称运动副元素。
低副:面接触高副:点,线接触。
{移动副转动副运动副与构件运动简图:1.必要性为简明地表达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工作原理,要去掉与运动无关的尺寸,外性等因素。
2。
用规定的符号表达构件和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和性质。
构件表达中去除与运动传递无关的因素:B A AB(a)(b)B A A B (a)(b)常用平面运动副表示法v运动轨迹为直线移动副转动副平面高副齿轮副用国标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并按一定比例尺表示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出表示机构的简明图形。
机构运动简图与原机械具有完全相同运动特性。
例题规定符号构件的表达:用简单线条连接运动副运动简图的绘制1. 分析整个机构的工作原理2.沿着传动路线,分析相邻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3. 选择适当的视图平面例1:已知一机构如图所示,试绘制该机构的运动简图动画按钮1234ab c1234abca b c 141223344-----1-------2------3-----4例1:已知一机构如图所示,试绘制该机构的运动简图1234abc a b c 4-----1-------2------3-----4例1:已知一机构如图所示,试绘制该机构的运动简图B C1234A B C动画按钮A B CBC动画按钮2134移动副的演化包容面与被包容面可互换移动副可平移123123R转动副演化动画按钮动画按钮运动链:若干个构件和运动副所连接成的可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 5 4
E
C
1
A F
3
D
例题:判断筛料机系统成为机构的条件
• • • • • 计算料筛机构的自由度 注意事项: C处复合铰链 F处局部自由度 E或E’处虚约束
F 3n 2P l P h
=3 7 -2 9 - 1 =2
构件AB和凸轮为原动件 系统相对运动确定 该系统即成为机构
指出下列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 由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由度。 •
活动构件数为:n = 4 低副数为: P L = 4 复合铰链1处 高副数为: P H = 2 自由度数为: F = 3n - 2 P L - P H = 3 4 -2 4 -2 = 2 2个原动件,运动确定
自由度计算
F 3n 2P l P h
• 1、确定活动构件数; • 2、确定运动副类型及个数; • 3、注意有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 和虚约束; • 4、计算分析得出正确结果。
一个原动件(偏心轮1), 运动确定。
• • • • •
活塞泵机构 活动构件数为: 4 低副数为: 5 高副数为: 1 自由度数为:
F 3n 2P l P h 3 4 2 5 1 1
一个原动件(曲柄1), 则运动确定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计算L型压缩机主机构的自由度
F 3n 2P l P h 3 3 2 3 1 2
• 一个原动件(凸轮) • 运动确定 ?
1.4.2. 局部自由度
在机构中,与整个运动链运动无关(不影响机构整 体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多余自由度)
滚子引入3个自由度, 2个约束,多引入1个局部自由度。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局部自由度应当舍弃不计。
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构 桁架 运动链
运动链
无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不确定
• 结论: –自由度≤0 ——不能成为运动链 –自由度0 ——能成为运动链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原动件的数目等于运动链自由度数目
–原动件数小于自由度时,运动不确定 –原动件数大于自由度时,导致薄弱环节损坏
1.3.5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1个原动件 (齿轮1),运 动确定
去掉虚约束 2’
3、两个构件之间形成多个运动副 两个构件之间组成多个轴线重合的转动副 F = 3×1 - 2×2 = -1
解决方案: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不考虑虚约束
的作用,认为
两个构件之间只形成一个运动副
F = 3× 1 - 2× 1 = 1
带虚约束的曲轴
只有一个转动副起作用 其余转动副都是虚约束
F 3n 2P l P h
= 3 5- 2 6- 0 =3
1.4.1 复合铰链
由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构成的重合转动副称为复 合铰链。由m个构件构成的复合铰链应当包含(m-1) 个转动副。
例: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计算L型压缩机主机构的自由度
F 3n 2P l P h
两构件组成多个导路互相平行或重合移动副 则只有一个移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余都是虚约束
两构件组成多个导路互相平行或重合移动副 则只有一个移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余都是虚约束。
带虚约束的凸轮机构
注意:复合平面高副
• 如果两构件在多处接触而构成平面高副,但各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方向并不彼此重合,这时高副将提供两个约束。 则为复合高副,相当于一个低副(移动副或转动副)。
• 作业: 1.2(选2)、 1.3、(1.4)、1.5
• 构件5 (EF杆)引入3个 自由度,4个约束,多 引入1个约束,其对机构 自由度的影响是重复的。
1.4.3.
虚约束 (消极约束)
在机构中,有些约束所起的限制作用可能是重复的, 这种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 先将产生虚约束的构件和运动副去掉再进行计算。
虚约束经常发生的场合:
• • • 1、轨迹重合 2、对称部分(对传递运动不起独立作用) 3、两个构件之间形成多个运动副
3 2 1
• • • • •
凸轮机构 活动构件数为: 2 低副数为: 2 高副数为: 1 自由度数为:
F 3n 2P l P h
3 2 2 2 1 1
一个原动件(凸轮),运动 确定
• 计算滚子从动件凸轮机 构的自由度 • 活动构件数为: 3 • 低副数为: 3 • 高副数为: 1 • 自由度数为:
= 3 5- 2 7- 0 =1
一个原动件 运动确定
圆盘锯机构
F 3n 2P l P h
= 3 7 -2 6- 0 =9 ?
复
F 3n 2P l P h
=3 7-2 10- 0 =1
1个原动件 (构件CF), 运动确定
复
复 复
1 2 3 3 2 1
3 2
4 1
• 要成为机构,运动链各构件间应该具有确 定的相对运动
• 运动链成为机构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 (1)取一个构件为机架; • (2)各构件相对于机架的自由度不小 于1,即F≥1; • (3)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
活动构件数为: 5 低副数为: 7 高副数为: 0
自由度F为:
F 3n 2P l P h 3 5 2 7 1
刚化处理
计算火车轮联动机构的自由度 • • • • 活动构件数为:4 低副数为: 6 高副数为: 0 自由度数为:
F 3n 2P l P h 3 4 2 6 0
• 一个原动件运动确定 • ?
• 拆开E点,构件3和构件 5上E点的轨迹都是以F 为圆心的圆,即约束点 和被约束点的轨迹完全 重合。 • 有无构件5 ,不影响机 构位置满足某一特定的几何条件 或者结构条件时才存在 ,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将转 化了实约束,影响机构运动; – 机械设计中如果需要采用虚约束,必须保证设计、加 工制造、装配精度,运动副之间的尺寸误差不能过大, 以确保满足虚约束存在的条件。否则虚约束将成为有 效约束,所以有虚约束的机构其加工成本将会提高。 –机构中的虚约束主要是考虑到受力、强度、刚度及使 机构平衡或者其它特殊需求等机器工作原理方面的要 求而设置的,从这个观点出发,虚约束不能说是可有 可无的多余的约束
• 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 虚约束各1处 • 活动构件数为:n = 9 • 低副数为: P L = 12 • 高副数为: P H = 2 • 自由度数为: • F = 3n - 2 P L - P H • = 3 9 -2 12 -2 = 1 • 1个原动件,运动确定
• • • • • • • •
•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冲床设计方案,试绘制其运动简图, 分析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如不具有确定的运动,如 何改进,才能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本章的学习要求
• 1)掌握运动副、自由度、运动链、机构等概念 • 2)能看懂、绘制一般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 3)能够识别机构中所具有的复合铰链、局部自 由度和虚约束,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和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组成多个轴线重合的转动副 组成多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 多处接触构成平面高副,且各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彼此重合(或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常数)
2、对称部分(对传递运动不起独立作用)
F 3n 2P l P h
= 3 4 -2 4- 4 =0 ?
F 3n 2P l P h
= 3 3 -2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