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第十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精)

第十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10.1.1 社会环境1、城镇分布拟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沿线居民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的失调,气候变异等等。
另一类是环境污染,主要是汽车交通噪声、废气和尘埃注入环境,让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农业的生产。
除此以外,拟建项目不会对影响区内的村镇分布产生太大影响。
2、文化资源概况经调查,拟建项目远离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不会对影响区内文化资源产生不利影响。
10.1.2 生态环境1、沿线土壤类型本项目位于亳州市境内,县境属同一生物气候带,水平地带性土壤均属黄棕壤土类。
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母质成分差异,县境内土壤类型多样,分5个土类(石质土、粗骨土、黄棕壤、潮土及水稻土、11个亚类、40个土属、70个土种。
其中,石质土:占县境土壤面积的0.89%,分布于横山、十里长山、青山、龙山等山的顶部和陡坡;粗骨土:占县境土壤面积的3.03%,分布于龙泉、围屏、龙山桥、黄山、藏汉、太白等的山丘顶部或陡坡;黄棕壤:占县境土壤面积的10.42%,分布于县内东北部、中部低山丘陵区;潮土:占县境土壤面积的8.01%,分布于长江及其支流沿岸滩地和江心洲;水稻土:占县境土壤面积的77.65%,分布遍及县域,是县内面积最大的耕种土壤。
本项目沿线土壤主要包括粗骨土、黄棕壤及水稻土。
2、植被区域内原生自然植被已基本不存在,主要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
沿线植物群落种类主要有农田植物群落、河塘植物群落,取土场占地范围内为林地植物群落。
农田植物群落主要包括人工种植的各类农作物,主要有麦类、油菜、棉花、蔬菜等;河塘植物群落主要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孤尾藻、灯心草等,还有人工培育的菱、藕、慈菇、茭白等;林地植物群落主要有柳、杨、楝、刺槐、水杉、泡桐等。
3、动物拟建公路沿线区域人口密集,开发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受人类干扰严重。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型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土石方及生活垃圾等将对周边环境将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项目施工场地也潜在水土流失的可能,因此,本环评将参照同类项目施工场地的实际施工情况,分析项目施工期间存在的对地表水环境、区域环境噪声、环境空气以及水土流失等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预防和减缓措施。
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挖土机装载运输车辆和运输车辆行驶中产生的路面扬尘;此外,裸露松散堆土在吹风时也可导致扬尘的产生。
较为常见或稳定的产尘源仍为挖土机装载运输车辆时产生的扬尘。
扬尘污染在道路两边扩散,最大扬尘浓度出现在道路两边,随着离开路边的距离增加浓度逐渐递减而趋于背景值,一般条件下影响范围在路边两侧30m以内,因此,做好车辆扬尘的防护措施,防止对农户造成影响,并且工程完工后其影响也随之消失。
为了将扬尘的影响降至最低,环评要求在施工中推行施工环境监理制度,完善合同约束机制,实施国家有关扬尘防治的规定,确保制订的环境管理及工程措施得以实施,同时施工单位需采取以下防尘措施:①湿法作业;②施工工场进出口放置草垫,砂石、水泥堆放场表面用毡布覆盖,拌合场设简易工棚,洒水作业;③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加强围栏,且表面用毡布覆盖,挖出的土石方及时回填;④不准运渣车辆超载、冒载。
运渣车辆,车箱遮盖严密后方可运出场外;⑤运输砂石、水泥的车辆密闭,防治扬尘污染。
由于本项目工程量较小,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小。
(2)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期机械燃油废气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加之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因此对其不加处理也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评价要求在施工期内应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设备原料的利用率。
综上,只要严格按规范施工,施工期废气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淤泥臭气本项目在清淤、疏浚过程中各类垃圾、石块、淤泥等临时堆放时会产生恶臭废气,项目渠道整治长度较短,施工期淤泥临时堆放在淤泥临时堆放场,项目区四周空旷,淤泥风化能力较强,加之项目区地势开阔,利用项目废气的扩散,对项目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汇总

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沿线环境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凡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扩建或迁建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环评工作将在调查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预测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必要的环境防治措施,以尽可能降低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设计、合理施工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生物环境1)土壤植被拟建项目选线区地跨淮河两岸,属淮河沿岸水网平原区,地面高程多在28~13m之间。
蚌埠幅区的土壤分为7个土类,16个亚类,48个土属,87个土种。
棕壤:大部分分布在沿河两侧的缓坡和岗坡地带,有白黄土、坡黄土、淤坡土、淤坡黄土等土属,占总面积30%左右。
砂姜黑土:分布在河间平原地区,有黄土、黑土、清白土,白碱土等土属,一般地表以下40~80cm即有砂姜,土质较瘠薄。
占总面积40%左右。
潮土:分布在沿淮河湾地及北淝河一带。
有砂土、两合土、淤土等土属,土质肥沃,占总面积的20%左右。
水稻土:建国后,发展灌溉,改种水稻,各种土壤经过长期熟化而生成水稻土,目前占总面积10%以上。
黄棕壤:大多数分布在丘陵地区,有麻石土、扁石土、马肝土、黄白土等土属。
紫色土、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五河县朱顶和怀远县的大洪山、平阿山等残丘地带,有红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等土属。
项目所处区域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淮河、北淝河、怀洪新河、香涧湖、沱湖、天井湖(天岗湖)等水系交错纵横。
沿线所经区域内植被以草本植被和农业植被为主;草本植被主要分布于沿线河流、湖泊沿岸河滩洼地区域,农业植被广泛分布于本区域内的平原地带。
草本在植被:在区域河流、湖泊沿岸河滩洼地以草本植被覆盖为主,包括陆生草本植被和挺水草本植被,其中陆生草本植被以结缕草、紫苜蓿、苍耳为优势种群,伴生莎草、荔枝草、猪殃殃等;挺水草本以芦苇、黄背草为优势种群,少伴生猪殃殃、野豌豆、结缕草等。
工程的施工环境影响(3篇)

第1篇一、空气质量1. 施工扬尘:在土方开挖、运输、平整场地等过程中,大量尘土被扬起,造成空气污染。
为降低扬尘,可采取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面等措施。
2. 施工废气:施工过程中,如切割、焊接、喷漆等,会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可采取废气收集、处理和排放等措施。
3. 施工车辆尾气:施工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也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加强车辆管理,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水环境1. 施工废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洗车、冲洗设备等,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水体。
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2. 施工泥浆:土方开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泥浆,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水体。
可采取泥浆沉淀、固化等措施,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土壤环境1. 施工废弃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机油等,若随意堆放,将污染土壤。
应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2. 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也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采取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面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扬尘对土壤的影响。
四、声环境1. 施工噪音:施工过程中,如打桩、切割、爆破等,会产生较大噪音。
为降低噪音,可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
2. 施工车辆噪音:施工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是声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加强车辆管理,减少噪音排放,是改善声环境的重要措施。
五、生物多样性1. 生态破坏:施工过程中,如砍伐树木、填埋湿地等,将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生态修复: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受损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总之,工程施工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做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2篇一、空气污染1. 施工扬尘: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现场堆放等都会产生扬尘。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

③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在居民休息时间(尤其是在午休、夜间睡眠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
④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锤击打桩的影响一方面是噪声,一方面是振动,应尽量减少使用,且不得在休息时间内使用。合理安排好设备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数量,缩短其使用时间。
⑤基础桩孔开挖的基岩爆破时,要用有隔声作用的软性材料覆盖桩孔口,以减少爆破噪声(同时也可避免爆破扬起的尘土),同时要做好预先警报。
建筑施工扬尘来源于几个方面:拆除旧建筑物的扬尘,基础开挖、回填泥土的扬尘,材料运输、装卸、加工过程中的扬尘。工地扬尘的危害,首先是直接危害现场施工工人的健康,其次随风吹扬传向四周又会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并影响市容卫生。但计算建筑固体废物的起尘量较为困难,因而无法对此作出定量的影响评价。要控制建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妥善处置,严格管理。
总之,在建设项目建设期,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应该尽可能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其它工地的经验来看,只要做好上述建议措施,是可以把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的限度的,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
工地污水来自清洗设备、材料所产生的污水、此外还有开挖基础时为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等。如不注意搞好工地污水导流、排放,污水一方面会泛滥于工地,影响施工,另一方面可能流到工地外污染环境。污水进入排水通道后,其挟带的沙土可能会发生淤积、堵塞,影响排水。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与对策措施

1本项目在建设期会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本评价特提出缓解和补偿措施方案,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正面社会影响。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施工弃土;施工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浆水及建造垃圾;施工机械噪声及振动;建材运输对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见表1—1.虽然施工期产生的这些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消失,但施工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表1-1 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建造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围场、平整土地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尘、噪声、阶段推土机、铲车、运输卡车NOx 、CO、HC挖土、基础施工裸露地面、土方堆场、土方装卸过程、尘、噪声、污水、阶段道路扬尘、建材堆场等NOx 、CO、HC厂房构筑阶段建材堆场、建材装卸过程、车辆行驶道路扬尘等运输卡车尘、噪声、N O x、C O、HC建造物内外装饰锯木机尘、噪声设备安装阶段风镐、冲击钻等施工现场污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工程采用浇筑,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污水;·露天堆放建造垃圾和弃土,在雨天受雨水冲洗产生的污水·施工期因挖土、混凝土搅拌等使用机械设备,该设备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渗油、渗漏或者通过雨水冲刷而产生的污水;·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建设期的施工排水其中主要含混凝土块、石子、泥沙等形成的泥浆水以及工地雨水承接雨水形成的地面径流。
施工泥浆水和工地雨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造成下水道阻塞,使区域排水不畅,造成阴沟水上翻和地面积水,严重时影响区域环境和城市交通等。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指暂时食堂、厕所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和有机污染物,厕所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氨氮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
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分析
一、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建设时,可能引发车辆运输被阻,同时由于堆土、建筑材料的占地,使道路变的狭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使交通变的拥挤和混乱,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二、扬尘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管道埋设完毕,短则几个星期,长则数月堆放裸土,旱土风至,以致车辆过往,尘土漫天飞扬,使大气中悬浮颗粒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市容和景观。
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使邻近居家普遍蒙上一层泥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
三、噪声的影响
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翻斗车、搅拌机等产生的噪声对作业环境及邻近的居民区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不同。
除固定设备噪声源之外,施工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工地,对沿途交通噪声及施工场地噪声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四、生活垃圾的影响
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
这些临时食宿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安排,则会严重
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XX省市计划进行一个新的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的规模较大,涉及到土地开发、建筑施工、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为了充分了解该项目的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必须进行一项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省市工程建设项目2.项目规模:包括XX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涉及水资源利用量为XX立方米。
3.项目地点:位于XX省市区。
4.项目目标: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三、环境影响1.土地开发影响:由于该工程涉及一定规模的土地开发,可能会导致部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覆盖,从而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树木保护、土壤保护等。
2.建筑施工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灰尘和废气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干扰。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振动也可能对地下设施造成损坏。
因此,需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降噪、防尘、排气设施等。
3.水资源利用影响:该项目需要利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建筑施工和日常运营,可能对周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周围水环境,需确保项目从水源到排水口的各个环节符合相关标准,并采取节水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1.土地保护: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的土地调查和评估,确保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
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树木保护和非建设区域的土壤保护工作。
2.建筑施工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制定噪音、振动、灰尘、废气的控制方案,通过降噪设备、振动隔离措施、防尘网等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3.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就需充分考虑水资源供应、处理和排放方面的问题。
在施工和运行阶段,需定期检查和维护水资源相关设施,并采取节水措施。
五、环境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和管理,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第十篇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第十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沿线环境特征10.2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10.3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第十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沿线环境特征10.1.1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情况见第五章。
10.1.2生态环境泸溪县境为低海拔山区,气候适宜。
县境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过渡地带,境内有大小山头2700多座,一般海拔300~500米,最高处为县西南八面山主峰海拔高884.3米,最低点为老县城武溪镇东北大龙溪出口海拔为97.1米。
在总面积中,山地占66.04%,丘陵占25.3%、岗地占2.31%、平原占3.43%,水面占2.92%。
境域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近20年年均无霜期285天,日照1432小时,年降水量1326毫米。
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无霜期长,适宜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境内成土母质较多,土壤可分为7大类,其中以紫色土居多,占总面积的65.85%,通气性能良好,但不利水土保持。
土壤中酸碱度适中,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境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水资源:有大、小溪河127条,分属沅水、武水、辰水和酉溪四大水系,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在内,全县水资源总量年均为240亿立方米。
全县有林地45922公顷,无林地24419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量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5.2%。
县域有野生动物130种,野生植物616种;境内发现各种矿藏资源有4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4种。
县境自然灾害频繁。
境内夏秋少雨而多干旱,有“十年九旱”之说。
又处于沅水中游,溪河纵横,土质松散,故遇上大雨或上游暴雨,易造成河水陡涨、山体滑坡,形成洪涝灾害。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农作物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等四种。
泸溪山水毓秀,人杰地灵。
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保留地,屈原流放期间的栖住地,沈从文解读上古悬棺之谜的笔耕地,沅水风景胜地,中国是年轻的氧吧县城,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
工程施工环境影响(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工程施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环境1. 污染水源: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泥浆等,若处理不当,便会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恶化。
2. 水资源浪费: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如混凝土搅拌、冲洗设备等。
若管理不善,将导致水资源浪费。
二、大气环境1. 粉尘污染: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混凝土搅拌、切割、运输等。
这些粉尘会通过空气传播,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排放的氮氧化物和VOCs,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土壤环境1. 土壤污染: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油漆桶、机油桶、废电池等。
若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会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2. 土地破坏: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四、生态环境1. 植被破坏: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树木、植被被砍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2. 噪音污染: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社会环境1. 交通拥堵: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流量增大,易造成交通拥堵。
2. 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废水、泥浆等废弃物的处理规定,确保达标排放。
2. 采用环保型施工设备,减少粉尘、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
3. 采取合理施工方案,减少对土壤、植被的破坏,加强生态修复。
4. 加强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管理,确保交通安全。
5.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0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012

第 10 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10.1.1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耒阳至许家洞沿线地形南高北低,属山岭重丘区。
构造剥蚀作用强烈,地形切割较深,多形成U形山谷。
山脉走向多为向斜构造控制,山坡坡度一般在15º~35 º之间,标高在85~350m之间,部分基岩裸露,植被较为发育。
许家洞至宜张小塘地处湘南山地,北邻永兴红层盆地,南接南岭山脉北缘,路线东傍五盖山,西倚骑田岭,沿线所经地带为区内相对低矮的构造剥蚀低山重丘及侵蚀剥蚀微丘,间有河谷阶地、溪谷坪地,地形变化较频繁,少数地段地势陡峻,局部切割较深。
(2)工程地质(a)、地层岩性:第四纪覆盖层分布不均,冲洪积砂砾仅零星分布于耒水、西河、郴江及其支流河谷、漫滩地带,厚约5~10m,矮小丘岗、缓坡地带残积土覆盖层较发育,但厚度变化最大,最厚处达20m。
耒阳至许家洞段基岩以二叠系滨海相陆源碎屑沉积的砂岩、粉砂岩、页岩及煤层等为主,次为白垩系陆相砂岩。
此外,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灰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等沿线亦有零星出露。
许家洞至小塘段基岩以泥盆系、石炭系海相灰岩、云灰岩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次为露于许家洞附近的二叠系陆相、滨海相地层,岩性为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煤层、煤线以及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砂砾岩地层。
白垩系陆相砂砾岩亦出露于小塘一带。
(b)、构造与岩浆活动:测区处于耒阳至南北向构造带东缘,经受过多次构造运动,并形成了以北东南西向构造线为主的纵横交错的构造形迹,但多已被覆盖,岩层褶皱成山,形成走向大致南北的复式背斜及次一级背斜、向斜,局部岩层倒转;测区内五盖山、骑田岭一带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较频繁,受其影响,路线附近偶有酸性岩脉穿插,岩层裂隙多已被石英脉充填胶结。
新构造运动微弱。
(3)气候本路线所经地域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春湿多雨,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雨水多集中于3~8月份,约占全年雨量的6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第10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10.1.1 生态环境(1)森林植被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
(2)野生动物辰溪县和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地兼有。
峰峦起伏,树木茂密,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据调查统计,工程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八科、49种。
哺乳类动物有野羊、聋猪、野猪、野猫、兔、獾、黄鼠狼、松鼠等;两栖类动物有乌龟、平胸龟、团鱼、华南大蟾蜍、青蛙、泥蛙、黑斑蛙、大树蛙、娃娃鱼等;爬行类动物有壁虎、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水蛇、乌风蛇、中国石龙子等;鸟类有鸬鹚、野鸡、锦鸡、杜鹃、野鸭、喜雀、猴面鹰、麻雀、八哥等;鱼类有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鲫鱼等。
黄腹角雉、角雉、长尾雉、麝、大鲵水獭、刺猬、蝙蝠、青蛙、八哥(3)农业生态工程区粮食作物种类较多。
境内盛产大M、油菜籽、柑桔、烟叶、花生、茶油、雪峰天麻、马铃薯、黄豆、葡萄、西瓜、水蜜桃、板栗、金秋梨、冰糖橙、山羊、雪峰乌骨鸡、蔬菜等,2007年,洪江市被授予“中国冰糖橙之乡”称号,同时,“黔阳冰糖橙”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水环境工程所在地水资源非常丰富。
在工程区内大小溪流4条,各溪都汇入沅江。
本工程所在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64.3毫M。
工程区内主要水系是沅江,沅江发源于贵州省东南部,流经洪江、中方、溆浦、辰溪、芦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长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湖南51066平方公里。
本工程在铜湾电站蓄水区内。
路线沿沅江右岸展线。
平均河宽400多M,多年平均流量为817.2立方M/秒;交差系数0.2,年平均降雨量1364.3毫M,年均径流641.62毫M,最大流量(出现在1970年7月18日)为23600立方M/秒。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第10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10.1.1 生态环境(1) 森林植被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
(2) 野生动物辰溪县和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地兼有。
峰峦起伏,树木茂密,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据调查统计,项目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八科、49 种。
哺乳类动物有野羊、聋猪、野猪、野猫、兔、獾、黄鼠狼、松鼠等;两栖类动物有乌龟、平胸龟、团鱼、华南大蟾蜍、青蛙、泥蛙、黑斑蛙、大树蛙、娃娃鱼等;爬行类动物有壁虎、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水蛇、乌风蛇、中国石龙子等;鸟类有鸬鹚、野鸡、锦鸡、杜鹃、野鸭、喜雀、猴面鹰、麻雀、八哥等;鱼类有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鲫鱼等。
黄腹角雉、角雉、长尾雉、麝、大鲵水獭、刺猬、蝙蝠、青蛙、八哥(3) 农业生态项目区粮食作物种类较多。
境内盛产大米、油菜籽、柑桔、烟叶、花生、茶油、雪峰天麻、马铃薯、黄豆、葡萄、西瓜、水蜜桃、板栗、金秋梨、冰糖橙、山羊、雪峰乌骨鸡、蔬菜等,2007 年,洪江市被授予“中国冰糖橙之乡”称号,同时,“黔阳冰糖橙”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 水环境项目所在地水资源非常丰富。
在项目区内大小溪流4 条,各溪都汇入沅江。
本项目所在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64.3 毫米。
项目区内主要水系是沅江,沅江发源于贵州省东南部,流经洪江、中方、溆浦、辰溪、芦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1033 公里(湖南长568 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湖南51066平方公里。
本项目在铜湾电站蓄水区内。
路线沿沅江右岸展线。
平均河宽400 多米,多年平均流量为817.2 立方米/秒;交差系数0.2 ,年平均降雨量1364.3 毫米,年均径流641.62 毫米,最大流量(出现在1970年7月18日)为23600立方米/秒。
道路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第十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10.1.1 自然环境拟建的XX工程所在区域主要地貌单位为第四纪海积极冲海积平原,沿线以基本农田、现状农居为主,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为 4.5-5.0m。
沿线现状水系比较发达,河道滨溇纵横交错,大小湖泊众多,主要有道线。
本项目位于XX省中北部,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流域年平均气温在16~17℃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现在4月上旬中期,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28~29℃,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在1月~2月,平均在3~4℃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0.1℃。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1438.9mm,分布不均,降水年变化呈双峰型且年际变化较大,降雨过程多集中在3月~6月(梅汛期)和9月(台汛期),年蒸发量在800~1000mm,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为两个少雨季,最多年降水与最少年相差达895.2 mm,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56.2天,相对湿度在80%左右,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后期,终霜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前期,无霜期年平均为238天。
洪涝、干旱和低温冷害等常有出现。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热带气旋、台风、冰雹、雾、雷暴雪、暴雨等。
工程区域及附近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6~40d 之间,年最多雷暴日数在45~70d左右。
10.1.2 生物环境状况市境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良好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小气候资源,构成植被类型多样,种类繁杂的特点。
现存植被极大部分为天然次生和人工植被。
丘陵山地植被以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被为主;水网、河谷平原以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主;滨海平原以人工栽培农作物为主,部分为耐盐碱的自然草本植被。
本项目沿线多为农田,有少量林地及旱地,植被以马尾松、杉木等会叶林为主,夹杂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等。
沿线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也不涉及古树名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沿线环境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凡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扩建或迁建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环评工作将在调查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预测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必要的环境防治措施,以尽可能降低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设计、合理施工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生物环境1)土壤植被拟建项目选线区地跨淮河两岸,属淮河沿岸水网平原区,地面高程多在28~13m之间。
蚌埠幅区的土壤分为7个土类,16个亚类,48个土属,87个土种。
棕壤:大部分分布在沿河两侧的缓坡和岗坡地带,有白黄土、坡黄土、淤坡土、淤坡黄土等土属,占总面积30%左右。
砂姜黑土:分布在河间平原地区,有黄土、黑土、清白土,白碱土等土属,一般地表以下40~80cm即有砂姜,土质较瘠薄。
占总面积40%左右。
潮土:分布在沿淮河湾地及北淝河一带。
有砂土、两合土、淤土等土属,土质肥沃,占总面积的20%左右。
水稻土:建国后,发展灌溉,改种水稻,各种土壤经过长期熟化而生成水稻土,目前占总面积10%以上。
黄棕壤:大多数分布在丘陵地区,有麻石土、扁石土、马肝土、黄白土等土属。
紫色土、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五河县朱顶和怀远县的大洪山、平阿山等残丘地带,有红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等土属。
项目所处区域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淮河、北淝河、怀洪新河、香涧湖、沱湖、天井湖(天岗湖)等水系交错纵横。
沿线所经区域内植被以草本植被和农业植被为主;草本植被主要分布于沿线河流、湖泊沿岸河滩洼地区域,农业植被广泛分布于本区域内的平原地带。
草本在植被:在区域河流、湖泊沿岸河滩洼地以草本植被覆盖为主,包括陆生草本植被和挺水草本植被,其中陆生草本植被以结缕草、紫苜蓿、苍耳为优势种群,伴生莎草、荔枝草、猪殃殃等;挺水草本以芦苇、黄背草为优势种群,少伴生猪殃殃、野豌豆、结缕草等。
农业植被:项目所经区域大多数属淮北平原,农业生产发达,耕地较丰富,旱地、水田均有广泛分布;农田作物主要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杂粮和蔬菜等。
2)动、植物资源项目所经过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大鸨、白鹳、黑鹳、白鹤等鸟类及野生兽类120多种;以及黄牛、猪、羊、鸡、鸭、鹅等各类家禽家畜。
另外还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黑等鱼类以及鳗、黄鳝、泥鳅等经济鱼类和龟、鳖等常见水生动物。
项目所经过区域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由于农业耕作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已无保存,现皆为人工植被。
人工植被主要有农业栽培作物、人工林、四旁植物和农田防护林等。
农作物中,粮食种类繁多,以小麦、水稻、山芋、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烟叶、瓜菜、薄荷、药材等。
主要栽培树种有:泡桐、杨、椿、苦楝、刺槐、中槐、桑、榆、枫杨、柳、栗、水杉、池杉、枣、杏、苹果。
此外项目经过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的西北部,以沱湖和香涧湖水域为主体,包括岸边堤坝内的防护林带及草滩,范围涉及沱湖乡、双忠庙镇、小圩镇、申集镇等7个乡镇,总面积11000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为河迹洼地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以及淡水水产资源,在全球同一生物带中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稀有性。
保护区内的野菱、野莲、和野大豆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区内众多的湖泊湿地也为大量迁徙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迁徙停歇的场所。
区内大鸨、白鹳、黑鹳、白鹤等鸟类,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一般情况本项目经凤阳县、蚌埠市、五河县。
沿线市县的有关人口、耕地面积情况详见表6-1(蚌埠及五河县为2008年底数据,凤阳为2005年底数据)。
表10-1 沿线人口、耕地情况表市、县蚌埠市五河凤阳县耕地面积(千公顷)287.38271.33472人口(万人)355.270272.038772.93农业人口(万人)258.503063.337762.64人均耕地(亩) 1.21 1.49 1.72 2)文化资源概况蚌埠市滨临淮河,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很多,主要有龙子湖和涂荆山两处风景区,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水上乐园、烈士陵园、风情园、度假村及涂荆山景区内的三皇庙、洞天府地、启王殿等古迹风景名胜。
还有固镇县内楚汉争霸之处——垓下古战场、凤阳境内的明中都皇故城和明代皇陵,明中都鼓楼、古钟离子城遗址、龙兴寺、蝉窟寺摩崖石刻、陈德墓及石马金石刻,韭山洞和禅窟寺。
蚌埠还是观赏淮河风光的理想之地,自上而下形成的凤台峡山峡,怀远荆山峡、五河浮山峡为著名的淮河“三峡"。
10.2 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1、对生物环境可能的影响公路沿线各级政府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和林业保护工作,多次发布有关政策、法令。
就国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并制定了一些可行的实施措施和政策,使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和林业得到较好保护。
道路建设是在沿线的地表层进行,不可避免地破坏沿线的植被和自然环境,主要是对农田的土地征用和破坏,破坏的农作物植被有各类蔬菜、稻田、树林等。
因此,道路建设时应搞好绿化建设,尽量降低项目造成生态方面的损失。
拟建项目的建设,改变了自然廊道的组成,提高了景观功能的异质性,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的动物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的建设,对大多数动物起着屏障和过滤器作用,会使其速度减缓或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废气和噪声将使部分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发生一定的迁移,数量有一定的减少。
拟建项目沿线经过区域由于农业耕作历史悠久,天然植被较少,人工植被占绝对优势。
公路建设占用的植被将由公路工程的绿化进行补偿。
2、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将现有公路连接成网,增加公路网密度,方便交通出行,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会有一定数量的拆迁、占用一部分良田,对沿线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
3、公路建设期及运营期的环境质量影响1)公路建设期的环境质量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砂石材料冲洗、混凝土搅拌机等排放的废水,以及灰石料的运输、装卸、拌合、堆放等产生的TSP(固体总悬浮物)沉积于地面,降雨时会随着雨水被冲刷至附近的沟渠和农田;施工队的生活污水,排放点多,分散排入沿线施工场地附近的沟渠和农田,对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污染环节为路基施工中灰石料的装卸、运输、拌合及混凝土搅拌等过程,其次为材料的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这些环节产生的TSP随着风力(尤其在天晴风大时)吹向下风向的一些敏感点(如学校、村镇聚集点、农田等),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沥青的熬炼、搅拌及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中含有THC、TSP及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有害。
对声环境的影响:各种施工机械(柴油机、钻井机、混凝土搅拌机械等)运转时的强大噪声,距声源15m的噪声值在75~105dB之间,这些突发性非稳定声源严重影响敏感点处人的学习和工作。
2)公路营运期的环境质量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动车行驶产生一定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有害物质、路面状况差引起的或一些有害化学品的泄露等),积压在路面或积聚扩散在公路两侧,降雨时将随着雨水被冲刷至附近的沟渠或农田;综合服务区的洗车废水和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石油类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其污染更大。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有:CO、NO x、THC、Pb 以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等。
在综合服务区、收费站等敏感点处污染尤为严重,应予以充分重视。
对声环境的影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产生的噪声影响周围环境,其噪声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发动机的性能、汽油类型、路面状况等。
10.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10.3.1 路线方案的对策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的选线、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将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路线设计应做到:①少占良田、林地,尽量占用难以为农业所利用的荒地及低产农田;②避开、绕过文物古迹;③避开人口密集区、学校、机关医院等环境敏感小区;④避开重要基础设施,如铁路、高压电网、输油管线、电缆,大型工矿企业;⑤避开自然保护区;⑥尽量减少居民搬迁数量。
10.3.2 路基边坡防护对策路基填方边坡采用草灌混植、拱形骨架+草灌混植的防护形式,桥头路段及锥坡采用实心六棱块、浆砌片石护面等防护措施,挖方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面防护。
对于互通区占地范围内的挖方边坡根据地形可放缓边坡,采用草灌混植防护形式。
防护后的路基能和沿线自然景观协调和相得益彰。
10.3.3 借方、弃方及水土保持对策公路建设取、弃土将改变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原有地形地貌,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原有地面坡度,使原有的地表受到扰动。
并且中短期内不能快速恢复,从而改变土地的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遇到雨季集中降水,将难以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方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和农作物会造成不利影响等等。
项目区居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在路基设计中充分考虑填、挖方平衡问题,采用横向、纵向调运方式,移挖作填,尽可能地避免、减少弃方或借方。
本路段沿线地形复杂,本着少占良田,尽量减少破坏植被、诱发新的地质病害,不影响路基稳定,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设置弃土场。
弃土场一般选择在河流边滩荒地、无水流或水流极小且沟底坡度较缓的支沟内或沟谷弃土。
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弃土场周围设置护坡防护,并作好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10.3.4 绿化恢复植被对策公路建设必将对沿线自然景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将这种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变害为利,使其与自然景观达到最大限度的。
设计中针对本项目特点,将工程、经济、环保三者融为一体,综合研究。
在定线过程中反复比较,使平纵线形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
合理布设桥涵通道,不打乱原有水系,设置足够的构造物满足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经济交往、城乡互动等活动的要求,尽可能减少高填,降低填土高度,避免过多地破坏自然地貌。
对填方较高路段采用拱形骨架护脚+植物生态防护的形式,采用此种防护方式,绿化面积大,增加了防护的美观性,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并且圬工的数量较少,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施工工艺简单。
在路基坡脚、坡口外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植树,从而防止边坡冲刷,水土流失带来的公害。
弃土场则选择在荒地或沟谷里,不得乱堆乱放,弃土后加以修整绿化。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不仅消除或减轻了公害,而且还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尽可能保持了与沿线环境的协调和相得益彰。
10.3.5 其他对策1、公路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宣传,通过电视等相关媒体的宣传,使工程沿线居民认识项目建设的蕈要性;通过在项目沿线设立告示牌和宣传栏,让受影响群众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了解有关征地、拆迁安置的政策,以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