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4f7dae6c175f0e7dd13787.png)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篇一:开题报告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填写时间:衡阳方言的特色量词谭玲学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级中教2班 XX年11月篇二:开题报告-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河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用表)装订线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1恩施方言特殊形容词重叠浅析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张华指导教师:盛银花教学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 课题来源湖北省恩施全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
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兼有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还有些许湖南方言,但是恩施方言与四川重庆更为相似一些,我认为这是与民族发源地和地理原因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地理分割,主要是源于地形上的差别,使得恩施州各个地区的方言发展也有很大的区别,亲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恩施方言的一大特色,方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恩是方言带有浓厚的名族气息,词的发展与汉语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带有自己方言的特殊性,这里我们以形容词的特殊重叠式为例,简单探讨一下关于恩施方言形容词的特殊性,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2.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及意义:研究方言不单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诸多应用价值。
在理论方面,有助了解当地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了解地方方言的独特发展方式,有利于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巩固多元文化发展。
方言词汇研究是民族共同语规范工作不可缺少的工作。
如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重叠与恩施方言形容词的区别,规范化工作要求决定有些方言形容词或许可以收录到汉语普通话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一部分。
因此必须调查这些词汇的特殊性、确切含义和使用频率及使用的特殊性等。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当缺乏文献时,方言就可能成为解开地方文化史之谜的钥匙。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doc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4b2002d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1.png)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2)7300字题目:扬州方言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⑴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的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⑵国家政策的导向近年来,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扬州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扬州方言在内的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3)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文明要进步,文化要发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党和政府对扬州古城文化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扬州方言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扬州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轨迹,准确描写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二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扬州方言词语运用的异同;三是研究扬州方言语法特点,初步建立扬州方言语法研究架构。
⑵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扬州文化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扬州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作出贡献;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整理扬州文化典籍,为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整理出版提供语言学支撑;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扬州方言特色。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络系统,在搜狐易新浪雅虎等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我们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省内外高校学报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到维扬区、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取了有关信息。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4f74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1.png)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方言是指地域上与官方语言存在差异的语言变体,在中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方言体系。
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与官方语言均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对方言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语言变迁、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方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方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传承和保护中国语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题《方言的发展与演变》旨在探讨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分析影响方言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对方言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为语言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促进地方方言的传承与保护。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研究方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方言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方言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2. 研究内容本文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方言的定义与分类对方言进行定义,并根据地域差异和发展历程对方言进行分类和归纳。
2.2 方言的语音特点分析分析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探讨方言的语音演变规律,比较方言与官方语言之间的差异。
2.3 方言的词汇变迁研究通过对方言词汇的采集和整理,分析方言词汇的发展演变,探讨方言与官方语言之间的词汇交流与影响。
2.4 方言的语法结构对比通过对方言的语法结构进行研究,比较方言与官方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探讨方言语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5 方言的发展趋势预测基于对方言历史发展的研究,对方言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全球化和社会变迁对方言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主要用于梳理方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先前学者在方言研究方面的成果。
实地调查将选择代表性方言区域进行,通过采集方言数据和进行实地观察,获取有关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信息。
2. 研究步骤3.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方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深入了解方言的定义、分类与特点,为后续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做准备。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1a72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b.png)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方言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环,其记录着生动的地方历史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丧失了方言交际的能力,将方言逐渐失去其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
因此,方言的保护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选题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方言的研究,为它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保障。
二、选题意义1.文化保护。
方言研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和诠释当地的文化。
通过这样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本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其他相关因素。
这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存,是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2.语言学研究。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在语言学上具有广泛的研究意义。
方言系统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同时方言的传承和发展也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重要实证材料。
方言研究也可以促进语言教育的发展,对语文发展起到较为重要的影响。
3.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地方方言逐渐向着非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传统的经验和知识在现代社会中也逐渐失去了作用。
方言研究可以为这一趋势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为大众提供个体化的语言需求服务。
三、选题方法1.文献研究。
方言研究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如《中国方言大辞典》、《中国语言文字地图集》等。
同时,新近的研究成果也对方言研究的进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地汇集和挖掘这些资料,为研究提供充足的前提。
2.采访调查。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方言的现状和其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对方言区的居民进行一定的采访,了解本地区的方言产生、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这项调查也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方言的生动故事和语言素材。
3.实地考察。
最后,我们需要走出教室,走进方言的生活中,实地了解其使用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证实前面收集的语言数据是否准确以及所研究的概念是否与目前的方言所使用的相同。
四、选题计划1.收集文献资料,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总结,对方言的性质和研究动态进行调研。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cc03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c.png)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引言方言是指一种地区语言或者是某一语言的变体,它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与标准语有所不同。
方言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地域文化和语言演化的历史。
方言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了解人类语言的变异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阐述方言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方法以及预期结果。
研究目的方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方言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探讨方言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变异的机制。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某一具体地区(例如某省或某城市)的方言特点,探究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变异,并研究方言的变化趋势和演化机制。
具体来说,我们将聚焦于以下研究问题:1.该地区的方言特点是什么?2.方言的形成和演化和什么因素有关?3.方言的变异和演化是否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4.方言的变异和演化是否与地理环境有关?通过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我们将增进对方言研究的理解,并对方言的变异和演化规律提供新的认识。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地区的方言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设计一套问卷,用于收集与方言有关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数据。
问卷将包括方言的基本特征、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方言的语音变异等内容。
我们将随机选择该地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其次,我们将进行实地访谈,与该地区的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的情况,探究方言的使用频率、语境和社会因素等。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将记录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
最后,我们将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关于该地区方言特点和变异规律的结论。
预期结果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预期得到以下结果:1.描述和归纳该地区方言的基本特征,包括方言的声调、音节结构、词汇特点等。
2.分析方言的变异和演化规律,并探讨其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中国陕西方言开题报告
![中国陕西方言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c801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2.png)
中国陕西方言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是主要民族,汉语也是中国的主要语言。
然而,汉语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变体,被称为方言。
陕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在陕西,有一种独特的汉语方言,被称为陕西方言。
这种方言在陕西省内广泛使用,同时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
本文将对陕西方言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变化和影响因素。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陕西方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以及其与普通话的关系。
通过对陕西方言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方言的多样性,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数据。
此外,本研究还将探讨陕西方言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影响,以及方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认同。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3.1 陕西方言的语音特点•对陕西方言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进行详细分析;•探讨陕西方言的声韵调变化规律;•比较陕西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
3.2 陕西方言的语法特点•分析陕西方言的词序、句法结构等语法特点;•比较陕西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方面的异同。
3.3 陕西方言的词汇特点•收集陕西方言中常用的词汇,并探讨其来源和演变;•比较陕西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的差异。
3.4 陕西方言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分析陕西方言在陕西省的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重要性;•探讨方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认同。
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采集陕西方言的录音样本,并进行音频分析;•收集陕西方言的语料库,并进行语言学分析;•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方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认同。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将取得以下成果:•对陕西方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探索陕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并揭示中国方言的多样性;•分析陕西方言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探讨方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认同。
6. 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至第二周:收集陕西方言的语料库和录音样本;•第三周至第四周:进行音频分析和语言学分析;•第五周至第六周: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第七周至第八周:分析数据并撰写研究报告;•第九周至第十周:完成论文的修改和终稿。
最新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精品
![最新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98078276edb6f1aff001fe2.png)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方言也算是非物质遗产,这种文化遗产是要保存下来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方言研究的论文,欢迎大家学习。
题目:扬州方言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⑴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的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⑵国家政策的导向近年来,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扬州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扬州方言在内的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3)发展的需要文明要进步,文化要发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党和政府对扬州古城文化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扬州方言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扬州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轨迹,准确描写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二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扬州方言词语运用的异同;三是研究扬州方言语法特点,初步建立扬州方言语法研究架构。
⑵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扬州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扬州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作出贡献;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整理扬州文化典籍,为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整理出版提供语言学支撑;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扬州方言特色。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网络系统,在“搜狐”“网易”“新浪”“雅虎”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我们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省内外高校学报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到维扬区、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取了有关信息。
《泸县方言》研究的开题报告
![《泸县方言》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f1a3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3.png)
《泸县方言》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泸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黔、滇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其中泸州话作为该地区的方言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了更好地了解泸州话的地方性特征和语言演变规律,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梳理泸县方言的词汇、语法特点和语音特征,探讨泸州话和其他方言的异同点,并推测其演变规律,以期为泸县方言保护和推广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泸县方言的起源和历史演变;2.泸县方言的语音、语法特点和词汇;3.泸县方言与其他方言的异同点;4.泸县方言的保护与推广。
四、研究方法1. 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收集泸县方言使用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泸县方言使用上的认知和态度;2. 实地调研法:深入泸县地区,研究泸县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及其使用情况,并记录下实际语言使用情况和例句,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数据;3. 对比研究法:结合泸县方言的历史背景和语言演变规律,对比分析泸县方言与其他方言的异同点,推测泸县方言的语言演变规律。
五、研究意义1.为泸县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学术支撑和实践指导;2.丰富了语言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对于方言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参考价值;3.为泸县的文化旅游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内容。
六、预期成果1.发表一篇论文,发表在学术刊物上;2.编写一本关于泸县方言的专著;3.开展泸县方言教学推广活动,提高对泸县方言的认知和理解度;4.为泸县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和建议。
七、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个月):文献调查和资料整理;第二阶段(3个月):采访泸县方言使用者和实地调研;第三阶段(2个月):数据整理和分析;第四阶段(3个月):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第五阶段(1个月):成果汇报。
关于方言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方言开题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8c41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2.png)
关于方言开题报告范文方言开题报告范文一、引言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变体,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代表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情感。
本文将探讨方言的定义、分类、演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二、方言的定义与分类方言是指在同一语言系统下,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而形成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方言的分布范围,我们可以将方言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指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使用的方言,如北方方言、南方方言等;而社会方言则是指在某一特定社会群体中使用的方言,如年轻人方言、职业方言等。
三、方言的演变方言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它受到地理、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方言的分化。
随着人类的迁徙和定居,不同地区的语言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其次,历史的变迁也对方言的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争、政治统一、文化交流等事件都会对方言产生影响,促使方言的合并或分化。
最后,社会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等也会对方言产生影响。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会导致方言的融合或分化。
四、方言对社会的影响方言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独特性和特色,是地域文化的鲜明标志。
其次,方言对人们的情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影响。
方言是人们与家乡、亲人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方言的使用,人们能够感受到归属感和亲近感。
此外,方言还对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方言,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演变规律,为语言教学和语言保护提供依据。
五、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方言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方言,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方言的教育和宣传。
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提高人们对方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建立方言的语言资源库。
收集和整理方言的语音、词汇等信息,为方言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
汉语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
![汉语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https://img.taocdn.com/s3/m/84431f4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78.png)
汉语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方言的生存空间日益遭受排挤。
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中,方言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很少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遍观国内的方言研究,一般都着眼于宏观的方言区语言演化传播史,较少着眼于某一特定的县域,更难见到研究者本身就是这一地域方言的实践者。
白河地处秦头楚尾,是南北方言天然过渡地带,本地区的方言既极富地域特色,又有力地见证着南北文化互溶交汇的过程。
搞好本地区的方言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掘地域文化,明晰本地区的文化定位,提升地区文化品质,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事白河方言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情况,深入把握当地文化精髓。
通过网络和期刊查询,我们能够找到的关于白河方言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
因此,早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挖掘白河方言的文化瑰宝成为提升我县文化品位的当务之急。
我们作为白河方言的实践者,同时对普通话也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开展白河方言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决心深入县域各地,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搜集查询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广泛掌握第一手资料,夯实研究的各个环节,积极梳理本地的方言特色,确保研究成果,提升当地普通话推广水平,为“水色白河”系列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支持,最大限度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一方水土一方言,白河方言是陕南方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某些特点,又深受邻近湖北方言及自身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但是在白河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语言的规范化使方言逐步走向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县域之内尤其是接受了现代文明的年轻人能够熟练运用方言者越来越少,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担心。
在与其他亚文化的碰撞下,在白河地域经济实力和人们文明意识被唤醒之后,尤其是时下提出打造“秦楚边城,白河水色”的生态旅游,那么保护发扬最彰显地域特征的方言,保护方言中所隐匿的深层次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57d2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0.png)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方言是指一种地域性的语言变体,通常在特定地域或特定群体中使用。
我选择以方言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方言不仅反映着地理环境和历史演变,还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方言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研究方言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防止方言的逐渐消失。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标准普通话,方言的使用范围和传播途径越来越狭窄。
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方言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此外,方言研究对于语言学和社会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言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对方言的系统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结构和变异规律。
同时,方言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通过对方言在社会群体中的使用情况和影响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综上所述,方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我选择以方言为研究对象进行论文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将以方言研究为主题,通过对中国方言的调查和分析,旨在达到以下几个研究目标:1.探索中国方言的分布和变异规律: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方言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了解中国方言的分布和变异规律,揭示方言在空间维度上的差异和联系。
2.研究方言与社会因素的关系:通过对方言在社会群体中的使用情况和影响的研究,探讨方言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如方言与社会地位、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关联。
3.分析方言的演变和保护:通过对方言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策略,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方言调查和样本选取:在研究过程中,将选择不同地区的方言进行调查,并合理选取样本,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2.方言的分布和变异分析:通过对方言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方言的分布和变异规律,绘制方言地理分布图和变异图。
浙江温岭方言研究的开题报告
![浙江温岭方言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bb6a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7.png)
浙江温岭方言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浙江温岭方言研究一、研究背景浙江温岭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地带,是浙江省台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温岭地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域,同时温岭还是一个多山、多河的地区,地形复杂,海岸线长,境内自然景观优美。
在温岭的历史长河中,其方言语言文化发展潜力巨大,而目前温岭方言在语言环境变迁中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2.1了解温岭方言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
2.2搜集和整理温岭方言词汇、短语和俚语等语料,为后续的方言资源整理和保护提供基础。
2.3深入了解和探究温岭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了解温岭方言在现代社会语言生态中的生存现状与未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3.1.1 温岭方言的语音系统:以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方面为重点,分析温岭方言的音系特点。
3.1.2 温岭方言的语法结构:包括句子成分、语序、词类、小句型等语法现象。
3.1.3 温岭方言的词汇、短语和俚语:搜集和整理温岭方言词汇、短语和俚语,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揭示温岭方言的文化内涵。
3.1.4 温岭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当地人士的访谈和调查,了解温岭方言在日常交流、社交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3.2 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温岭方言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3.2.2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获取他们对温岭方言的认知、使用情况、心理态度等信息。
3.2.3 实地调研法:到温岭实地调研,观察当地人士的语言使用情况,了解实际情况。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4.1 研究意义4.1.1 为温岭方言的保护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对温岭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保护和推广方言的意见和建议。
4.1.2 丰富方言语言学理论体系:通过对温岭方言的研究,可以为方言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提供具体案例。
4.1.3 推动温岭文化繁荣发展:方言是民族语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温岭方言可以推动温岭文化的繁荣发展。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b09a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2.png)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方言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方言是指一种地区特有的语言变体,是语言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发展,方言的使用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方言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还能为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源。
方言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多样性的保护:方言是语言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促进方言的保护和传承,避免方言因现代化进程而逐渐消失。
2. 社会文化的传承:方言是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方言,可以了解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语言学研究的资源:方言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演变和变异规律,为语言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数据。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方言的研究,探讨方言的特点、演变规律以及方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 方言的定义和分类:方言是如何定义和分类的?方言与官方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方言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方言相对于官方语言有哪些独特的特点?方言是如何演变和变异的?3. 方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方言与地区的社会文化有何关联?方言在地区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怎样的?4. 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如何保护和传承方言?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和困境是什么?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语言学分析等。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方言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收集方言的相关资料,包括方言词汇、语法特点等。
2. 设计问卷调查:设计针对方言使用者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方言的认知、使用和态度。
3. 数据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收集到的方言资料和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方言的特点、演变规律以及方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4. 结果讨论与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方言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汉语方言的开题报告
![汉语方言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2c1d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汉语方言的开题报告汉语方言的开题报告一、引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然而,中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导致了汉语的方言众多且复杂。
本文将探讨汉语方言的现状、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汉语方言的分类汉语方言主要分为七大类:官话、粤语、吴语、湘语、赣语、闽语和客家话。
其中,官话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北方地区的主要方言。
粤语则是广东省及香港地区的主要方言。
吴语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广泛使用。
湘语是湖南省的方言,赣语是江西省的方言,闽语是福建省的方言,而客家话则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
三、汉语方言的特点1.音韵特点汉语方言在音韵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官话中的韵母发音清晰,而粤语中的韵母发音模糊。
吴语则以浊音和轻声为特点,湘语则有连读现象,赣语则有浓重的喉音。
这些特点使得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的障碍。
2.词汇差异汉语方言在词汇上也存在差异。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方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吃饭”在官话中是“吃饭”,而在粤语中是“食饭”。
这种词汇差异使得不同方言的使用者在交流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理解。
3.语法结构汉语方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差异。
例如,官话中的语序为主谓宾,而闽语中的语序为主宾谓。
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使得不同方言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对于非本方言使用者来说,理解和运用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四、汉语方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汉语方言的存在使得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
每个方言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习俗。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域间的交流和融合尽管汉语方言之间存在差异,但中国人民通过各种交流途径实现了地域间的交流和融合。
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不同方言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了解其他方言的使用和表达方式。
3.方言的保护和传承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汉语方言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威胁。
方言 开题报告
![方言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81d2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2.png)
方言开题报告方言开题报告一、引言方言是指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不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的语言变体。
方言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地域文化、历史传承和社会认同等多重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方言的起源与发展、方言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方言的保护与挑战等方面内容。
二、方言的起源与发展方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
在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不同地域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系统,这些语言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方言。
方言的发展受到地理、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交通等,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语音发音和词汇选择。
历史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这些因素塑造了方言的发展轨迹。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群体的交流和迁徙等,这些因素促进了方言的传播和变异。
三、方言的分类和特点方言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地理分类和语音分类。
地理分类是根据方言的地理分布来进行划分,比如北方方言、南方方言等。
语音分类是根据方言的语音特点来进行划分,比如浙江方言、四川方言等。
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语音方面,方言的语音发音存在差异,比如普通话的“sh”音在一些方言中发音为“s”音。
词汇方面,方言的词汇选择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比如北方方言中的“馍馍”在南方方言中称为“馒头”。
语法方面,方言的语法结构也有所差异,比如某些方言中的否定句结构与普通话不同。
四、方言的保护与挑战方言的保护是重要的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任务之一。
方言的保护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方言教育和社会的方言认同等。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方言的使用和传承,同时加强方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学校可以将方言纳入语言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认同。
社会可以通过方言文化节庆、方言歌曲等形式,增强方言的传播和认同感。
然而,方言的保护也面临一些挑战。
方言开题报告答辩演讲稿
![方言开题报告答辩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5782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f.png)
方言开题报告答辩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评委老师对我的方言开题报告的关注。
我今天将就方言的研究意义、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演讲,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意见。
一、方言的研究意义方言是中国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
方言研究对于了解地域文化、推动语言发展以及保护语言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
每个方言都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反映了当地的社会风俗、历史沿革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
通过方言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地区的独特文化,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方言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参考。
方言是语言变异和演变的产物,它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通过研究方言,可以了解语言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过程,对语言学的理论建设和语言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最后,方言是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全球化的趋势,方言正面临着濒危和消失的困境。
研究方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方言资源的分布情况、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策略,促进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二、方言研究的现状目前,方言研究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由于方言的庞大数量和地域分布,方言研究主要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如粤语、闽南语、四川话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音系分析、语法研究等。
首先,田野调查是方言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研究者通过深入到方言区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方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了解方言的使用情况和沿革过程。
其次,音系分析是方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音系分析,可以揭示方言的音韵规律和变异情况,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特点,为方言分类和比较提供依据。
此外,语法研究也是方言研究的重要内容。
方言之间的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句法结构、词序和时态等方面。
研究方言的语法现象可以拓展我们对语言的认识,探索语言变异的规律。
三、方言研究的方法在方言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田野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
篇一:开题报告
吉首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填写时间:
衡阳方言的特色量词谭玲学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级中教2班 XX年11月
篇二:开题报告-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河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用表)
装订线
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1
恩施方言特殊形容词重叠浅析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张华
指导教师:盛银花
教学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1. 课题来源
湖北省恩施全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
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兼有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还有些许湖南方言,但是恩施方言与四川重庆更为相似一些,我认为这是与民族发源地和地理原因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地理分割,主要是源于地形上的差别,使得恩施州各个地区的方言发展也有很大的区别,亲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恩施方言的一大特色,方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恩是方言带有浓厚的名族气息,词的发展与汉语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带有自己方言的特殊性,这里我们以形容词的特殊重叠式为例,简单探讨一下关于恩施方言形容词的特殊性,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及意义:研究方言不单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诸多应用价值。
在理论方面,有助了解当地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了解地方方言的独特发展方式,有利于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巩固多元文化发展。
方言词汇研究是民族共同语规范工作不可缺少的工作。
如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重叠与恩施方言形容词的区别,规范化工作要求决定有些方言形容词或许可以收录到汉语普通话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一部分。
因此
必须调查这些词汇的特殊性、确切含义和使用频率及使用的特殊性等。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当缺乏文献时,方言就可能成为解开地方文化史之谜的钥匙。
方言学还有很多应用价值,了解的那个地的方言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民族的特色,吸取民族优点加以发扬光大,了解民族特色巩固祖国统一多民族的发展,能过更好的落乡随俗,不同民族区别对待有利于交流与发展。
3、研究现状
恩施方言中另有两类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形式:一是单音节“A得A式”,二是双音节“AB得AB式”。
在口语中,双音节的重叠在很多时候又被简化为“A得AB”。
那么在这种重叠式中的“得”其实是无实义的,再读的时候发长音而且要重读,这个得字主要是表现出性从此的重叠,正如我们所学的英语语言中的连接词,有的连接词是无实意,在句中起连接作用。
整个句子则表示某一名词或代
32 词“很”、“极其”的怎么样,程度较不重叠的形容词深。
如“好得好”即表示“非常好”。
大家可以发现,这两种词重叠式在其他任何语言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属于恩是方言。
罗姝芳教授针对恩是方言特殊形容词的研究是从形容词的语法意义,语义条件,语法功能和表达功能四个方面阐述了恩是方言特殊形容词重叠与汉语的不同之处,朱景松先生在研究普通话中形容词重叠式得出结论,可重叠形容词占
整个形容词数量的35%。
其中双音节词得重叠频率少于单音节。
而对恩是方言的形容词重叠没有诸多限制,在语法表达上更加口语化,符合当地人们的习惯和特点。
对于这类形容词的出现对于当地人们的作用及对学习这类形容词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贡献反面的阐述不够,我认为现阶段应该在具体了解恩施形容词特殊性后要加于探讨他出现的原因和出现的意义。
4、研究的创新点和重点、难点
汉语词性的复杂性,在使用表达时都要依据自己的规则不能随心所欲,区别方言形容词于普通话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主要从语义,语法,表达方面来阐述,创新在于研究该特殊形容词出现的原因及这类特殊语言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的特殊作用,通过研究这类语言了解一个民族的特殊性。
了解的当地文化特色是有难度的,必须深入其中细心观察,结合语言界对于形容词的研究了解其特殊性,利用其特殊性促进文化多元发展。
5、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内容;恩施方言特殊形容词与汉语形容词在语法、语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出现这类形容词的原因及该形容词重叠对于文化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思路;
第一,通过大学这四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在网络,报刊,学报上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进行
仔细的研究与思考。
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支持与帮助。
与同学的讨论之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第二,自小在恩施长大,利用自己对家乡的了解结合所学知识,了解掌握更多这方面的信息。
加强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关注特殊形容词带来的影响,积极深入了解学习方言形容词的特殊性。
第三深入实(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践,具体了解该形容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后对当地人们带来的积极意义,对巩固多元文化发展的意义。
6、阅读的主要文献
[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朱德熙文集第2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朱德熙.语法讲义[A].朱德熙文集:第1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马清华.汉语单音节形容词二叠式程度意义的制约
语文研究,1997
[4]朱景松.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
XX
33
7.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XX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
XX年4月毕业论文初稿
XX年5月毕业论文修改稿
XX年六月毕业论文定稿并装订
8.最终目标
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与自身的努力下,完成所提出的研究目标,完成题为《恩是方言特殊形容词的浅析》的课题结题报告。
希望能够以结题报告为基础,努力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术论文。
为宜昌旅游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