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际中语言运用之得体

合集下载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得体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得体

2)将 不吝赐教 改为 谒诚为您服务 ; ) 3)将 鼎力相助 改为 全(大 )力相助 ) ; 4)将 惠赠 ) 改为
敬赠

2.适应交际场合,巧妙用语 适应交际场合, 适应交际场合
例:某饭店,老先生生日宴会。老友热 某饭店,老先生生日宴会。 情地点歌祝贺。掌声响过,歌声骤起, 情地点歌祝贺。掌声响过,歌声骤起,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 日就要来到........”顿时主人容颜大变! 日就要来到........”顿时主人容颜大变! 尽管及时制止了乐曲继续演奏,但是, 尽管及时制止了乐曲继续演奏,但是, 整个现场的气氛已十分尴尬。 整个现场的气氛已十分尴尬。哪里不得 体呢?为什么呢? 体呢?为什么呢?
修改下面一则启事中不够得体的语言。 修改下面一则启事中不够得体的语言。 启 事 秋风秋雨愁煞人,没有雨伞愁上愁。 秋风秋雨愁煞人,没有雨伞愁上愁。 本人仅有的一把雨伞, 本人仅有的一把雨伞,昨晚不幸遗失在图 书馆了。请拾者送往× 书馆了。请拾者送往×楼×号,本人将适当 给予酬谢。 给予酬谢。 失者 ×× ×月×日
小 结
礼貌———注意谦敬 注意谦敬———摆正位置 礼貌 注意谦敬 摆正位置 对象———看清对象 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对象 看清对象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场合———分清场合 分清场合——— 到什么山砍什么柴 场合 分清场合 语体———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语体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目的———言随旨遣 言随旨遣———有的放矢 目的 言随旨遣 有的放矢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语言表达之得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语言表达之得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1《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得体语言,能够正确识别得体语言和不得体语言;(2) 掌握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能够从语言运用、社交礼仪和文化认知等方面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得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读文本、词汇搭配、对话讨论、文化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语言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相互理解,了解文化差异,遵循语言的规范和礼仪,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什么是得体语言2. 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4. 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表达5. 社交礼仪及文化认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得体语言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掌握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表达。

2.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在实际的交际场合中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得体性;(2)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认知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反思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情况,帮助学生意识到得体语言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2. 教学过程:(1) 整合教材内容和学生互动: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了解得体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2) 语言模仿实践:通过模仿范文、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体验语言的得体性;(3) 文化认知拓展:通过互动游戏、文化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认知水平。

3. 教学总结:针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评估1. 考勤和答题:教师可以采用考勤和答题的方式,以测试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注意语言对象,以防产生反感 、注意语言对象,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很气愤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 很气愤, 于是前去理 很气愤 师傅,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 没认清秤杆吧!肉是 论:“师傅 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 没认清秤杆吧 肉是 师傅 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没认清秤杆吧 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 氢、氧、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难道这肉里氢和氧结合 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 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 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 ,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 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克呢?” 质,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语文老师帮忙说: 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 语文老师帮忙说:“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 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 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 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 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不需 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 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良心就是最公正最伟大的法 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官。啊,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禁忌语、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 通过学习, 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 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4、注意语言环境 、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 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 它遮住了 大地!” 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大地 (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 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 数落了一通, 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 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详细具体)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详细具体)

称 谓 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 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 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 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 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 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 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 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称谓语
现代称谓语
称谓语· 古代称谓语
古代称谓语
1.直称姓名 称自己的时候直称姓名,表示谦卑。
C.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 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称谓语(拓展了解)
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 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 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 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 (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欢迎来临 惠允: 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 指对方赠与(财物)
其他常用敬词:
贵(如贵庚、贵恙、贵干、贵姓、贵国、贵校
大(如大作、大驾、大名)
委 婉 语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 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 事实上,委婉语是在 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 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 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 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 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 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课文示例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 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 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 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 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 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林黛玉进贾府》

语言运用之表达得体(含答案)艺考生百日冲刺

语言运用之表达得体(含答案)艺考生百日冲刺

语言运用之表达得体(一)考点识记所谓“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要符合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

既要考虑说话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表达得体的4种技法第一、分清对象1.注意区分对象讲话或书写时应考虑谁是听话者或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素养、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重点不同,取舍要有别。

例如,祝贺生日,则要考虑到不同对象年龄的差异。

对儿童,可祝他永远健康;对年轻人,可祝他永远年轻、漂亮;对老年人,可祝他长命百岁。

2.准确运用尊称、谦称“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称、敬称的最好概括。

即称呼自己的亲属用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用“家”,如“家父”“家兄”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幼的用“舍”,如“舍侄”“舍弟”等;称呼对方的亲属一般用“令”,如“令尊”“令爱”等。

3.注意特殊词语的使用有些词语有固定的用法,如“美轮美奂”只指建筑物的高大华美;“举案齐眉”只适用于夫妻之间;“鼎力相助”只适用于对方,是敬辞。

[针对训练]1.(2021·南宁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B.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C.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D.我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今天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

【答案】C【解析】A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

B项,“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

D项,“惠顾”,对象运用错误,欢迎客人光临时用惠顾。

[附1] 常见的谦辞一览表第二、注意场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语言表达: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得体,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一、如何做到得体?(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说话写文章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注意交际对象的差异:语言交际首先必须适应对象的情况,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所谓“不同的对象”是指对象的不同特点,即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语言习惯等。

其次是考虑交际双方的关系,如父子、夫妻、师生、同事等。

双方关系不同,所采用的语言就不同。

禁忌语(1)生老病死的禁忌语:中国人避讳说“死”,西方人忌称别人“老”。

(2)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说“死”“病”。

(3)职业的禁忌语: 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商人忌“干”“蚀”。

(4)私隐的禁忌语: 家庭情况、年龄、收入、感情生活。

语言的分寸感源于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存在的体认,世上早有“为人处世和说话办事要讲分寸”的劝勉,古人也讲“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道理,说到底就是“分寸”的问题。

一个人在社会上若把握不好分寸,就说不好话,办不好事,更难以与人愉快地交往。

办事的轻重缓急、说话的生疏深浅、处世的态度、感情的厚薄上都有分寸。

(二)注意遣词、谦敬得当很多汉语词语都具有态度、色彩的倾向性,如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

敬词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词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处什么位说什么话。

1.“家大舍小令外人”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教育]语用学第五、六章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和指示词语

[教育]语用学第五、六章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和指示词语
• (3)适切性:幽默必须适切语境,更要巧妙地利用语 境。
• (二)创造和理解幽默的六条次准则 • (1)岔断次准则,话语语义的逻辑发展突然中断,结
局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造成一种顿悟式的笑。
• 主要表达方式: • 1)衬跌 • 2)顿跌 • 3)歇后
• (2)倒置次准则,话语中,先肯定一个内容,随之在 跟前面言语形式相近似的言语形式中装入新的内容, 变成对前面内容的否定或对立,造成语义逻辑发展方 向的颠倒而引发笑声。
• 照应用法:一个词语的所指跟前一个词语所指是同一 对象。例8、9
• 非照应用法:例10
第三节指示词语的分类
• 传统是人称、时间、地点,70~80年代增加了语篇、社 交,共五类:
• 1.人称指示 • 交谈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 • 人称指示存在一个系统,其主要成员是语法中的人称
代词。基本语法区别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第二节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和非指示用法
• 1.指示用法:分两种 • 1)身势用法:只有借助对言语实践的实在的听觉、视
觉、触觉才能理解。例4 • 2) 象征用法:只需知道言语事件的基本时间空间参数
就可以理解。例6
• 2.指示词语的非指示用法
• 同一个词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非指示性词语 使用,分两种:
• (4)同情次准则:减少反感,增进谅解,加深友谊。 • (5)宽宏次准则:得理让人,给别人留面子。 • (6)恰当称呼次准则:对听话人恰当称呼也是一种礼
貌。
• (二)礼貌准则的三个特征: • (1)级别性:礼貌级别是个连续统,表现为依据他人
得益或使自己受损的不同程度而形成不同的礼貌级别。
• (2)冲突性:指礼貌准则中的某些次准则在同一话语 中可能发生冲突。

1、《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课件

1、《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课件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小强感到求生无 望,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二、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 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 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 说的“禁忌语”。
• 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绝对 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眼代 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有所 冒犯,而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谓的 “避讳”。搞避讳最严厉的,当数明 太信之后,大受打击,精神有些恍惚, 神志不清,于是他来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 向护士询问有关他的病情。


小明: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小明:像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 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 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 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 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 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在马克思墓
前的讲话》

1、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 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 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 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 要?”
不 我 该 该 又 来 走 没 的 的 说 怎 怎 他 么 么 们 还 走 俩 没 了 ! 有 呢 ” 来 ? ? ” ”
“ “ “


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 了约定的时间有一个客人没有到。
该来的怎么还没有来? 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呢? 我又没说他们俩!

语言运用之敬谦辞的得体使用

语言运用之敬谦辞的得体使用

语言运用之敬谦辞的得体使用敬谦辞是语言得体的核心要素之一。

所谓敬辞,是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用于对方;所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

准确得体地使用一些敬谦辞,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位。

由于敬谦辞多是文言词汇,数量不少,因此必须勤于积累,准确理解。

一、敬辞常用的敬辞有:贵、拜、奉、高、惠、令、垂、光、屈、贤,恭候、千金、华诞、璧还、俯就、斧正、借问、雅正、鼎力,等等。

①“贵”字有“贵姓、贵庚、贵体、贵干、贵恙、贵子……”,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②“拜”字有“拜望、拜会、拜读、拜托、拜别、拜贺……”,用在动词前,用于人事往来。

③“奉”字有“奉迎、奉陪、奉告、奉还、奉送、奉达、奉复、奉劝……”,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对方时。

④“高”字有“高堂、高足、高就、高龄、高寿、高见、高攀……”,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⑤“惠”字有“惠赠、惠存、惠顾、惠临、惠允……”,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⑥“令”字有“令尊、令堂、令爱(令嫒)、令郎……”,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⑦“垂”字有“垂爱、垂问、垂询……”,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⑧“光”字有“光顾、光临……”,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⑨“屈”字有“屈驾、屈尊、屈就……”,用于敬称对方降低身份做某事。

⑩“贤”字有“贤弟、贤侄、贤契……”,表示对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千金”,称别人的女儿;“华诞”,称对方的生日;“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二、谦辞谦辞有:家、舍、鄙、愚、敝、拙、小、敢,久仰、久违、过奖、过誉、错爱、涂鸦、寒舍、寒门、刍荛之见、马齿徒增,等等。

①“家”字有“家母、家慈、家父、家严、家兄……”,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

②“舍”字有“舍侄、舍弟、舍亲、舍间、舍下……”,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

研究性学习-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研究性学习-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在《莫小米文集》里,有一篇《能否不问》: 常常看到因种种原因与父母离散了的孩子被采访。 常常感到采访人的残忍—— 那次是在儿童福利院,采访者将话筒对准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想不想爸爸 妈妈?” “我爸爸死了。”女孩显然不愿提及妈妈。“那你想妈妈吗?” “我妈妈不要我了。” 两次都不作正面回答,那意思已表达得相当清楚,而且看得出孩子已经非常 难过,该放过她了吧,可采访者仍穷追不舍:“那你想不想妈妈呢?” 女孩的泪水终于滴落,她无法出声,只点了点头。
二、交际环境及其功能
语境本是语言的一种客观 属性,这是由语言作为人 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本 质属性所决定的。语境有 广、狭之分,狭义语境是 指一定言语活动中,或口 语中的前言后语,或书面 语中的上下文的环境;广 义语境是指言语交际的场 景和背景。
(一)语境的制约功能
语境的制约功能主要表现在上下文或前言后 语对话语结构线索限定的作用上,这是话语组合 的线性特点决定的
三、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交际中的角色,则是指交际主体,即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在现实生活具体 交际过程中所充当的具有某种身份的那个形象。交际者在具体交际中总是以 双重身份参与交际,一个是他的社会角色,即交际者在社会地位、职业、性 别、年龄、经历等方面的相对固定的身份特征;一个是他的交际角色,即交 际者在具体交际情景中显示出来的临时的身份特征。当这两种角色重合时, 主要体现出其社会角色特征;当这两种角色错位时,应服从交际角色的要求, 淡化社会角色特征。
语言的概述 ‚按照常人的理解,语言就是说话。‛然而这是一个比较狭隘的定义。 语言不是说话,也不是所说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 为,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身不等于语言。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 想交流的行为,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来的‘产 品’‛。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组成: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 (三)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 (四)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 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 (五)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 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学者曹志希、何玲梅认为‚语言具有无限的表达和理解功能 主要原因 之一是 ,与其它文际形式相比 ,它最具有系统化的特征语言学家认为 ,语 言之最惊人的特点是它能够帮助编造或理解以前从未有过的句子。‛

2022高考语文考点四语言表达简明、得体教案

2022高考语文考点四语言表达简明、得体教案
答案:A
例3 请指出下面请柬中用语不得体的地方。 适逢家父60贵庚,特备薄酒,邀请您阖家光临雅风酒楼大快朵颐。5 月20日12点整恭候大驾,务必赏光。 不当之处:_贵__庚_、__大__快_朵__颐__、_务__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贵”是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用在此处失当。“贵庚”可改为 “大寿”。“大快朵颐”意思是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也可用来形容 食物鲜美。用在此处不当。“务必”意思是必须、一定要。这是请柬,口气不可 太强硬。可改为“敬请”。
〖知识精讲〗 表达得体的方法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 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审尊卑长幼,谦敬不可错位。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 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 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 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 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 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5)看转述。关注对象转换,叙述角度和人称、时间、地点是否随之改变。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要恰当运用。
〖跟踪快练〗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 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 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 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 对她严格要求。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注意谦敬遣词,恰如其分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 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 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 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 用于称呼己方
除“家”“舍”外,谦词还有 “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 “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改错题: 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语用得 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 供投资策略方面 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1)将 请教
改为 垂询 ;
2)将 不吝赐教 改为 谒诚为您服务 ;
3)将 鼎力相助 改为 全(大 )力相助 ;
看准交际对象,掌握分寸
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 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因此,说 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 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例1、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 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 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 就过去了。秀才又问:“价钱几何?” 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 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 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 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
常见谦词、敬词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 写的上款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斧正:请人改文章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 正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 成熟的意见,等等。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得体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要符合场合、对象等语境条件,避免用词不当等现象,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 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么说效果好, 怎么说效果不好1、注意谦敬遣词,恰如其分、注意谦敬遣词,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闹出笑话。

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

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

“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

”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

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二、谦称谦称,表示谦虚的称呼。

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

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可分以下四类: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奴婢”等表示;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不毂、孤”。

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二)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

从修饰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1、用形容词来修饰,常见的有:愚:愚兄、愚弟、愚见、愚意敝:敝国、敝邑贱:贱躯、贱息、贱内小:小女、小儿、小号微:微臣卑:卑职2、用动词来修饰, 常见的有:窃:窃思、窃念、窃闻伏:伏惟、伏闻伏惟、3、用名词来修饰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人,比自己年纪长的用“家”,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严、家母、家慈;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比如:舍弟、舍侄。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注重礼貌用语的优良传统。

语言运用之得体

语言运用之得体
6
谦敬得当
敬辞 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己方。还要根据
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如对长辈、上级 等多用敬称。如:“家母”属谦辞,只能用于己方;“令郎”属 敬辞,则只能用于他人。
①家大舍小令外人 ②表谦: 小、愚、鄙、拙、寒 ③表敬:大、贵、高、雅、惠
7
1.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 拜托 您了”。 ( 2 )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 “请您 包涵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 高寿 家 ”。
11
听话人
说话者
4.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与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连线。
①商店的广告里
②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A务必准时出席。 B欢迎您届时惠顾。 C到时候一定得回来。 D敬请届时光临指导。
③给下级的通知里
④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 口头通知
12
5.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 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 请见谅!学生×× 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 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 必要回复我!学生××
语体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 口头语——通俗易懂 书面语——庄重典雅
19
9.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 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 不超过80字。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应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语段修改)一、考纲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二、知识要点(一)关于语言表达的简明“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

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哕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即明白,就是意思表述得清楚,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明遵循的准则:交际的双方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时,这部分内容就应该简化或者省略,通俗地说,即对方已知的耍不讲或少讲,对方不清楚的要讲明白。

尽量做到如下几点:1.不啰唆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尽量省略,可以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示代词。

2.不费解不滥加省略,不滥用关系复杂的长句。

3.没歧义要用词准确。

特别是多义词,在句内的意思要确定;句内短语结构要明确,不要让人去猜疑;词序要合理;句中指代词的指代对象要明确;句子不要缺少应有的结构成分;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

4.不杂糅不要把两个不同意思糅合在一个句子里,使两种句子结构错杂在一起,纠缠不清。

总之,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练而意思明确,不说废话,不要让人难以理解。

(二)关于语言表达的连贯语言连贯,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连接得紧密妥帖,前后呼应,语意畅达,试卷命题着眼于语言的线性特点:内容(语境)的一致,角度(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思想情调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等,也兼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

(三)关于语言表达的得体语言得体指的是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恰如其分。

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分清目的,恰当用语;⑤注意文体,把握语体。

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体的不同、对象差异、说话场合、表达方式、目的要求等调整语言。

三、命题特点(一)语言表达的简明从内容上看,在中考中,对语言的简明的考查通常结合应用文去考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时代感很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语用学得体原则

语用学得体原则

(二)社会交际层次
社会交际包括接待、解说、调解、应酬、谈判、演 讲、辩论等。因为社会交际上明确的目的,其言语得体 性要求自然高于日常交际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信息量不能任意减少或增加,信息
也不能随意转移。它还要讲究灵活应变的艺术,在特定
的场合说出恰当的话语。社交语言的影响也较大,在某 些重要的场合,有时稍有不慎就能铸成大错。
的总称,所谓“得体”就是指语言运用要合乎文体及语体的总体要 求和基本风格特征。
《汉典》:言行恰到好处,恰当。
何自然:要说话合适,得体。说话时就应该注意分寸,该说的就 说,不该说就不说。
陈炯:修辞的得体性,首先在于它的伦理性,把言语交际和道德规
范相结合。
索振羽《得体的语用研究》:我们把由特定人际关系的人,在特定 的交际场合,为特定的交际意图,说出的话语交际效果最佳 叫做“得体”。 陈 花《小议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 :得体是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 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它涵盖目的、 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交际效果、语境等众多涉及表达者和 接受者的因素。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材料对语言环境的适应 程度。 归纳:与语境和交际目的相适应的言语内容和形式叫做“得体”。
1、悲伤场合宜说宽心话
2、高兴场合不宜说晦气话 3、庄重场合不宜随便开玩笑 4、场合变化,语言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蒋华《大学生语言表达得体性之研究》
(二)对象
1、 对象情况:针对对象的年龄、性别和习好的差异,根据 对象的文化水平、背景知识及相应的理解、接受能力考虑对象 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使用贴切的话语。 2、自身身份:说话时还要考虑到说话者自身,即说出来的
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内篇· 杂下》

语言得体

语言得体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举办生日宴会,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举办生日宴会,宾 朋满座,酒酣兴浓。有人提议点歌来助兴, 朋满座,酒酣兴浓。有人提议点歌来助兴,某 君高歌一曲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 君高歌一曲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鬼子 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 的末日就要来到 弹起我心爱的土 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四、注重语体,符合要求 注重语体,
语体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体分为 口头语和书面语 口头语——通俗易懂 书面语——庄重典雅 口头语 书面语 不同文体的语言差异: 不同文体的语言差异 议论文—— 准确严密 议论文 说明文—— 平实严谨 说明文 广播稿—— 明白易懂 广播稿 合 同——严密清楚 记叙文—— 生动流畅 记叙文 新闻稿—— 简洁扼要 新闻稿 广告词—— 通俗凝练 广告词 欢迎词——热情洋溢 欢迎词
考 考 你
三、适应场合,用语准确 适应场合,
生活场合
日常场合: 要亲切、自然、 日常场合: 要亲切、自然、灵活 正式场合: 要严肃、庄重、规范 正式场合: 要严肃、庄重、 娱乐场合: 要幽默风趣、 娱乐场合: 要幽默风趣、生动活泼 悲伤场合: 严肃、低沉、 悲伤场合: 严肃、低沉、哀婉
1、请看下面几条标语: 、请看下面几条标语:
如何表达? 如何表达?
一、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明确目的,
年广东卷) ⒈(09年广东卷)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 年广东卷 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 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 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 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 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荀子被人们尊称为荀卿,汉代为了避汉宣帝刘洵 的讳,写作孙卿。
2、《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与冷子兴闲谈,冷告 贾,他的老家林公的夫人,在家时名叫贾敏,贾雨 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 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 字亦减一二笔。”
3、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著《史记》就改 “谈”为“同”。
可见,“避讳”自古就 有
二、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语
1、秀才赴京赶考,还没有发榜的时候,落魄住 在客栈里。伙计请他去吃饭,不当心把筷子碰落 在地上,伙计说了一句,“当心筷落地”,他气 得暴跳如雷,教训伙计,“你应该说筷及第”。 筷子的落地及地本是一回事,考试的落第与及第 却是有天地之别。
2、一家人吃梨子一般不分着吃,因为“分梨” 与“分离”谐音;赠送礼物一般不能送钟,因为 说起来像是“送终”;旧社会的戏班子忌讳说 “散”,不能带伞进入,遇到这个词就用“拆” 或“碎”替代,只有布伞例外,因有“不散”之 意。
• 3、生理上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 不直接说出来,也尽量用委婉语。汉语中把 耳朵聋说成“耳背”;瘸腿说成“腿脚不 便”;瞎子说成“眼力不好”。
• 4、在饭桌上客人的一碗饭就要吃完了,你不 能问:“还要饭吗?”因为汉语中“要饭”与 乞讨的“要饭”同音,会使人极不高兴,应委 婉地说:“还要盛饭吗?”
禁忌语
任何一个语言 社会都会有一些在 语言系统中实际存 在的语言不允许人 们在日常交际中加 以使用,这部分禁 止使用的词语叫禁 忌语。
一、避讳
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 绝对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 眼代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 有所冒犯,而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 谓的“避讳”。
例如:
除此之外,他们对炊具和日用品的放置也有一 定的讲究,不允许翻过来放(即倒置)。例如:饭 碗、鞋子、缸等如果倒置过来放的话,则含有“翻 船”、“落水”的含义,这就犯了忌了。
5、对“死”字的忌讳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死亡看作是不吉利 的事,对此有所忌讳,就有了委婉的说法。 未成年的孩子死了说成丢了、跑了、夭折; 和尚的死叫圆寂、升天;为守气节的死叫玉 碎;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献身。民间把正常 的死亡叫作老了、走了、不在了、过世、长 眠、心脏停止了跳动等。
交际中语言运用之得体
一、梳理语言知识
(一)中国古代称谓语大观 (二)禁忌语 (三)委婉语 (四)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 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 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 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 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 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 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三、 深沉含蓄、崇尚谦逊
主人设宴请客,即使做了一桌好菜,
主人总是习惯说:“没有什么菜,请多 多包涵。”
◇◇◆◇

讨厌某人或某事,说成“不感兴趣”,
而这又被许多年轻人说成“不感冒”。

对方请你吃你不喜欢的食物,不好拂
却主人盛情,只好说“我不太习惯它的味
道”。
四、 避讳人名、尊重他人
秦始皇名嬴政,正月被改称为端月。 黄瓜是西汉时从西域引进的,因而冠以胡 字,称作胡瓜,五代时后赵主石勒是羯族人, 也就是胡人,于是改称黄瓜。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居大总统之位,觉得 元宵二字与袁消谐音,暗含袁世凯被消灭之义, 因此在一九一三年元宵节之前,下令改元宵为汤 圆。至今,南方很多地方仍称之为汤圆。
五、重和谐、亲友善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 等,这里主要说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 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二、 避俗就雅
1、各民族历来厌恶人体所排出的各 种气味和污物,因而有关词语避讳不说而 改用委婉语,汉族也不例外。人们把去厕 所拉屎、撒尿说成方便一下、去洗手间、 去卫生间、 响应大自然的召唤、唱歌等。 古代人则说更衣、宽衣、出恭、净手等。
◇◇◆◇
2、在社会交往中,为了使语气委婉, 不至于刺伤当事人的面子,人们常用一种令 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词语来代替令人听起 来刺耳的词语。如“胖了”说成“发福”、 “富态”;“瘦了”说成“苗条”;“笨拙” 说成“不聪明”;“狭窄”说成“不宽敞”。
1、做生意的人最怕倒闭破产,在商家看来,
“干”就是没利润、白忙活、喝西北风,所以 “干”及其谐音的词必委婉言之。有些地方将 “猪肝”、“牛肝”说成“猪润”、“牛 润”,以求有油水,有利润。
◇◇◆◇
• 2、人们在谈及疾病时,总喜欢运用闪 烁其词的委婉语。如:不舒服、不好受、欠 安等,年青人脸上的粉刺被称为“青春痘”。
3、江浙一带的商人认为“关门”这个词不吉利, 因此店铺晚上关门停止营业叫做“打烊”。
4、船家的忌讳
船家以大江大河为伴,风吹浪打,危险性极大
他们最忌讳“翻” “倒”“滚” “搁” “沉”等
字眼,就是与之有关的内容以及字的谐音,都是在 忌讳之列。他们把“番茄”“番豆”统统称作“顺
茄”“顺豆” ,倒水叫“请水”,水滚要委婉地说 成水“开”,搁东西要说成“放东西”。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委 婉语
淮南二中高一(4)班
委婉语
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
用语言,才能语言得体。 在交
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出于对某
种事物的禁忌或对敏感事物的
警觉,不直接言明,而改用委
婉语表达出这一事物,以避凶
避恶,求吉求雅。因此,委婉
语也就成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交际中使用的
语言。
一、避凶求吉
例文
中国民间就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 理,最忌提到凶祸一类的字眼,惟恐因此而招 致凶祸的真正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