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家书 缅怀民族英雄-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自忠: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在牺牲前的最后日子里,张自忠没有 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却给将士们写 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 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 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 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 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 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 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 点改变。” 张自忠将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阵亡 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
戴ຫໍສະໝຸດ Baidu澜: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
戴安澜(1904—1942),中国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衍功,号海 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 期毕业。曾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第 七十三旅旅长、第八十九师副师 长,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先 后参加长城抗战和台儿庄、武汉、 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所部编 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在 东吁保卫战中击毙日军第五十五 师团等部5000余人。后在率部 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受伤 殉国。
赵一曼:一封迟到21年的家书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 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的一员。 1932年春,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李坤泰就接到党中央派遣,从 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不久后,在东北的 抗日战场上,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成为传奇般的人物。 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 “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 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介绍说,父亲只知道他的妈妈是地下党, 干革命去了,当时谁都不知道赵一曼是谁,因为她到东北去了 以后,就跟家里人没有一点书信往来。 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为获得东北 抗日联军的情报,日军对她施以了长达9个月非人的折磨,如 吊烤、竹尖刺指甲、坐“老虎凳”、把烧红的烙铁刺进她腿部 的伤口等,但是赵一曼的革命意志力非常非常坚定,她什么都 没有说,由于她始终不说,日寇就起了杀害她的心。
左权:烽火连天家国情
志兰: 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太北与 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 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 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 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我虽 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 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 受累,不再多妨碍必要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21个 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敌人又自本区 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 不多谈了,祝你好! 五月二十二日晚
左权:烽火连天家国情
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 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 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抗 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 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 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 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 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 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 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 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戴安澜: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东瓜即同古城),因上面大计未定, 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 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 未能侍奉。端公(端公即为戴安澜叔祖父戴端甫,知名爱国人 士。戴安澜人生道路引路人。2月28日,端公于广西全州病逝, 戴安澜因奉命远征,未能亲临送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 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 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 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 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生活费用,可与志 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 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安澜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张自忠: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张自忠(1891—1940),山东聊城人,牺牲 于枣宜会战,遗体运往重庆安葬时,十万宜 昌军民不惧日军飞机盘旋,恭送灵柩至江岸。 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 以身殉国,牺牲前他将自己的卫队全部调去 前方增援,全身八处负伤,战至最后一刻。 正如他在遗信中所说的那样:国家到了如此 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 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 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 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 布达。” 这是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前线,张自 忠将军写给部下、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 安的亲笔信。作为总司令,张自忠亲自率部 渡河作战,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在追击中陷 入重围,身负重伤,仍坚持作战,最终壮烈 殉国,年仅49岁。
赵一曼:一封迟到21年的家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 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 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 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 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 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 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 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 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 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 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1936年8月2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
78年前的7月,在民族解放的召 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曾抛妻弃子,为 家国决意赴死!岁月褪得掉伤痕,却 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当年的那场 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战场上留下 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 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 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 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今天,我们从抗战家书中 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家国情怀是一面震 撼人心的镜子,都应对照审视自己,照亮前进的方 向。在灵魂深处有所触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感受到学习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同时,作为一名 当代中学生要担当起应有的爱国责任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