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24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2019/8/1
医学微生物学
三 杯状病毒
——表面有杯状凹陷,分两个属 ——诺如病毒导致爆发性腹泻,多见于冬季
沙波病毒导致小儿腹泻
2019/8/1
医学微生物学
2019/8/1
classic calicivirus
医学微生物学
星状病毒
——呈星状,有5-6角 ——引起婴幼儿腹泻
2019/8/1
医学微生物学
特异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紧急预防——丙种球蛋白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型别较多,受体广泛,引起的疾病谱复杂
coxsackie virus
coxsackie virus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 疱疹性咽颊炎 手足口病 流行性胸痛、肌痛 心肌炎、心包炎 急性上感、肺炎 急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Polio virus,EM
传染源: 患者,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致病机制
病毒
经口
肠粘膜细胞及淋巴组织增殖
5%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隐性感染90%-95%, 无症状或轻微
粪便排毒
顿挫型,5-10% 呼吸道、胃肠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2.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3.耐乙醚,耐酸,pH3-5稳定,56℃30min灭活,对uv、
干燥敏感,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传播有关) 4.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致病以隐性感染多见,能引起
多种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病 毒又可引起不同疾病
第一节 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张敏-第二十六章 肠道病毒
2021/6/20
7
2021/6/20
8
VP1与病毒吸附有关
病毒识别受体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CAM
凡是有ICAM的细胞都可以感染:淋巴细胞、 肝、脾的网状内皮细胞等,还有中枢神经 细胞:脊髓前角细胞,背根节细胞、运动 神经元、骨骼肌细胞等。
可以感染脊髓前角神经元、脑干、脑膜等, 引起相应的细胞坏死、炎症。
2021/6/20
71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2021/6/20
1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 新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es)
2021/6/20
培养特性 恒河猴胚肾细胞株对HAV敏感
抵抗力 比其他肠道病毒更耐热,100oC 5分钟可灭活 对乙醚、酸处理(pH=3)均有抵抗力 氯消毒、甲醛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
2021/6/20
60
HAV 的致病性
传染源: 甲肝患者 传染途径: 粪----口途径 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海产品、食具 等传播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
由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引起。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由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 引起。
2021/6/20
30
所致疾病
流行性胸痛 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
心肌炎和心包炎 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
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无包膜,单正链RNA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9-肠道病毒
杯状病毒HuCV “典型”杯状病毒(HuCV)---5岁以下小儿腹泻
SRSV
是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呼吸道也可传播 污染的海产品是引起流行的重要原因 破坏小肠绒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呕吐、腹泻
星状病毒(astrovirus)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无包膜,单正链RNA 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5~20%
三型间交叉保护极弱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与鉴定 粪便标本加抗生素处理后,接种原代猴肾或
人胚肾细胞培养 血清学试验
双份血清进行中和试验 快速诊断
核酸杂交、PCR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IPV 价格高
(死疫苗 Salk) 接苗 Sabin )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服用量少,免疫刺激作用强 热稳定性差
麻痹型—肢体麻痹 (个别死亡)
暂时型 永久型
临床特征
90%的感染为隐性感染 约5%出现流产感染 1%~2%为非麻痹性脊髓
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仅约0.1%出现永久性弛缓
性肢体麻痹 极少数发展为延髓麻痹
免疫性
牢固特异免疫,体液免疫为主 肠道局部sIgA 血液中和IgG、IgM抗体 中和抗体可长时间维持(终生)
27~30nm, icosahedral symmetry, no envelope
结构
核酸为+ssRNA,有感染性 衣 壳 蛋 白 VP1-VP3 分 布 在 表 面 , 为 中 和 抗 原,VP1与病毒吸附有关,VP4与RNA结合
基因结构
Company Logo
培养特性
* 多能在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CPE。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SRSV
是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呼吸道也可传播 污染的海产品是引起流行的重要原因 破坏小肠绒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呕吐、腹泻
星状病毒(astrovirus)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无包膜,单正链RNA 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5~20%
三型间交叉保护极弱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与鉴定 粪便标本加抗生素处理后,接种原代猴肾或
人胚肾细胞培养 血清学试验
双份血清进行中和试验 快速诊断
核酸杂交、PCR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IPV 价格高
(死疫苗 Salk) 接苗 Sabin )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服用量少,免疫刺激作用强 热稳定性差
麻痹型—肢体麻痹 (个别死亡)
暂时型 永久型
临床特征
90%的感染为隐性感染 约5%出现流产感染 1%~2%为非麻痹性脊髓
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仅约0.1%出现永久性弛缓
性肢体麻痹 极少数发展为延髓麻痹
免疫性
牢固特异免疫,体液免疫为主 肠道局部sIgA 血液中和IgG、IgM抗体 中和抗体可长时间维持(终生)
27~30nm, icosahedral symmetry, no envelope
结构
核酸为+ssRNA,有感染性 衣 壳 蛋 白 VP1-VP3 分 布 在 表 面 , 为 中 和 抗 原,VP1与病毒吸附有关,VP4与RNA结合
基因结构
Company Logo
培养特性
* 多能在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CPE。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疫苗研发进展
加快新型疫苗的研发进程,包括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基于病毒载体的疫苗 等,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 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来辅助诊断肠道病 毒感染。
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采集患者样本,如咽拭子、粪便等,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以确定肠道病毒的存在。
抗原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样本,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检测样本中是否存 在肠道病毒的抗原,以快速诊断肠道病毒感染。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肠道病毒的跨种传播与新型病毒的发现
跨种传播机制
深入研究肠道病毒如何跨越物种 障碍,感染其他动物或人类,揭 示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
新型病毒发现
加强病毒监测和检测技术,及时 发现和鉴定新型肠道病毒,评估 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肠道病毒与其他疾病的关联及潜在治疗策略
疾病关联研究
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用药时机
02
在感染初期,病毒复制活跃时开始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病
情发展。
注意事项
03
抗病毒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
测不良反应。
支持治疗与对症治疗
补液治疗
对于严重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症状,应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缓解症状
对于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可采取适当的解热镇痛措施,如使 用对乙酰氨基酚等。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肠道病毒概述 •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肠道病毒的诊断与检测 • 肠道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肠道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
加快新型疫苗的研发进程,包括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基于病毒载体的疫苗 等,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 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来辅助诊断肠道病 毒感染。
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采集患者样本,如咽拭子、粪便等,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以确定肠道病毒的存在。
抗原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样本,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检测样本中是否存 在肠道病毒的抗原,以快速诊断肠道病毒感染。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肠道病毒的跨种传播与新型病毒的发现
跨种传播机制
深入研究肠道病毒如何跨越物种 障碍,感染其他动物或人类,揭 示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
新型病毒发现
加强病毒监测和检测技术,及时 发现和鉴定新型肠道病毒,评估 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肠道病毒与其他疾病的关联及潜在治疗策略
疾病关联研究
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用药时机
02
在感染初期,病毒复制活跃时开始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病
情发展。
注意事项
03
抗病毒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
测不良反应。
支持治疗与对症治疗
补液治疗
对于严重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症状,应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缓解症状
对于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可采取适当的解热镇痛措施,如使 用对乙酰氨基酚等。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肠道病毒概述 •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肠道病毒的诊断与检测 • 肠道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肠道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病毒治疗药物研发
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肠道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未来的研 究将进一步了解肠道病毒的复制过程和关键作用点,为抗病 毒药物的开发提供更多靶点。
抗病毒药物筛选与评价
针对肠道病毒的药物筛选和评价是药物开发的重要环节。未 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建立高效的药物筛选和评价体系,加快抗 病毒药物的研发进程。
病毒基因组研究
病毒基因组稳定性研究
肠道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但具有高度变异和重组的能力。未来的研 究将进一步了解肠道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变异机制,以预测新出现的病毒株 和流行趋势。
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
肠道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涉及多种病毒蛋白和细胞因 子。深入研究肠道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 制,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提供靶点。
分类
肠道病毒包括A、B、C、D、E、F、G七个血清型,其中A型 、B型和C型最为常见。
病毒结构与特性
结构
肠道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外层由蛋白质衣壳包围,内部含有RNA 。
特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道病毒具有宿主范围广、感染率高、致病性强等特点,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和无症状感染。
病毒的发现与命名
发现
1948年,科学家在研究小儿麻痹症患者大便中的病毒时,发现了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的大小通常在20-30 nm之间,形态为正二十面体,结构简单,没 有细胞结构。相比之下,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大小在80-120 nm之间,形态各异,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基因组和复制策略
肠道病毒的基因组为单链RNA,复制策略简单,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而其 他病毒如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等,具有更复杂的基因组和复制策略。
医学微生物学之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03
肠道感染病毒的致病机制
肠道感染病毒对肠道黏膜的损伤
肠道黏膜损伤机制
肠道感染病毒通过吸附和侵入肠道上 皮细胞,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导致肠 道通透性增加,使肠道内的细菌和毒 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
细胞病变效应
肠道感染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 可引起细胞病变效应,导致细胞死亡 和组织损伤。
肠道感染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干扰
免疫抑制
肠道感染病毒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使机体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
炎症反应
肠道感染病毒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外并发 症的发生。
肠道感染病毒与其他病原体的协同作用
细菌协同感染
肠道感染病毒可与肠道内的细菌共同作用,导致更严重的肠道感染和全身性感 染。
混合感染
肠道感染病毒与其他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等的混合感染,可相互促进,加重 病情。
04
肠道感染病毒的诊断与检测
临床诊断方法
80%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痛、发 热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和持续时间。
100%
体征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 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是否 有压痛、反跳痛等症状。
80%
粪便检查
通过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 显微镜检查和培养,以确定是否 存在肠道感染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之肠道感染病毒 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肠道感染病毒概述 • 肠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肠道感染病毒的致病机制 • 肠道感染病毒的诊断与检测 • 肠道感染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肠道感染病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肠道感染病毒概述
肠道感染病毒的定义与分类
肠道病毒ppt课件
5
致病机制
病毒 口
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 少量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心脏)
病变轻微 暂时性肢体麻痹
病变严重 迟缓性麻痹
极少数 延髓麻痹 呼衰、心衰、死6 亡
➢生物学特性
1.病毒近似球形,直径27~30nm,核心为单正 链RNA,约7.2~8.5kb,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 无包膜。
肠道病毒
1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属于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成员,由粪口途径传播。
虽然感染胃肠道,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 其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引起 脊髓灰质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周炎、 手足口病等疾病。
一种病毒血清型可引起几种不同的疾病综合征, 而几种不同的血清型又可引起同一种疾病。
18
一、肠道病毒70型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病毒。
不具有肠道嗜性,存在于眼结膜,由接触传播。 最适增殖温度低,为33℃,与其优先感染眼结 膜有关。 用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
19
二、肠道病毒71型
是世界各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重要病因,有时导致死亡。在某些地方特 别是在日本和瑞典,该病毒引起手足口病 流行。
2
肠道病毒种类与分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分1、2、3三型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分A、B两组
A组:包括A1~A22、A24型 B组:包括B1~B6型 埃可病毒(ECHOV): 包括1~9、11~27、29~33型 新型肠道病毒:包括68、69、70、71型
13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制
病毒 口
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 少量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心脏)
病变轻微 暂时性肢体麻痹
病变严重 迟缓性麻痹
极少数 延髓麻痹 呼衰、心衰、死6 亡
➢生物学特性
1.病毒近似球形,直径27~30nm,核心为单正 链RNA,约7.2~8.5kb,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 无包膜。
肠道病毒
1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属于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成员,由粪口途径传播。
虽然感染胃肠道,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 其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引起 脊髓灰质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周炎、 手足口病等疾病。
一种病毒血清型可引起几种不同的疾病综合征, 而几种不同的血清型又可引起同一种疾病。
18
一、肠道病毒70型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病毒。
不具有肠道嗜性,存在于眼结膜,由接触传播。 最适增殖温度低,为33℃,与其优先感染眼结 膜有关。 用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
19
二、肠道病毒71型
是世界各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重要病因,有时导致死亡。在某些地方特 别是在日本和瑞典,该病毒引起手足口病 流行。
2
肠道病毒种类与分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分1、2、3三型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分A、B两组
A组:包括A1~A22、A24型 B组:包括B1~B6型 埃可病毒(ECHOV): 包括1~9、11~27、29~33型 新型肠道病毒:包括68、69、70、71型
13
生物学特性
最新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二十六二十七章 肠道病毒幻灯片课件
• 致 病 性:
无菌性脑膜炎
疱疹性咽峡炎
心肌炎及心包炎
婴儿全身性感染
新型肠道病毒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流 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脑膜脑炎,手
足口病。
• 预防尚无疫苗可用。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 1948年从美国纽约州柯萨奇镇的两名麻痹型脊 髓灰质炎儿童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而得名柯 萨奇病毒。
巴结中增殖
粪便
增殖后形成第 二次病毒血症 及临床症状
带有受体的靶组 织 (脊髓前角细胞、 运动神经元等)
入血,形成第 一次病毒血症
临床特征
• 90%的感染者为隐性感染; • 约5%出现顿挫感染; • 1~2%的患者,病毒可侵入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 仅约0.1-2.0%出现暂时性肢体麻痹或永久性弛缓性
• 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a):柯萨奇A组病毒 某些血清型引起。
• 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 disease, HFMD): 柯萨奇病毒A16、新型肠道病毒71型(EV71) 引起。
•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
埃可病毒 (ECHO Virus)
• 1951年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从患者粪便中分离 的能使培养细胞发生病变的非脊髓灰质炎病毒。 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 命名为人类肠道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ECHOV) 简称埃可病毒;
Coxsakie virus, ECHO virus and New Enteroviruses
• 这些病毒的形态结构、生物学性状及感染、免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分类
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肠道病毒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 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 病毒、埃可病毒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 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 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 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季节性
肠道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 季节性,通常在夏秋季高 发。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肠道病毒概述 •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肠道病毒的检测与鉴定技术 • 肠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
略 • 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肠道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
作用关系探讨
01
肠道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肠道病毒是一类引起人类和动物 肠道感染的病毒,主要通过粪-口 途径传播。
竞争作用
01
肠道病毒与其他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影响病
毒的感染和传播。
协同作用
02
某些情况下,肠道病毒与其他病毒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
进感染和发病。
免疫调节
03
肠道病毒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影响其他病毒的感染
和清除。
与其他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
竞争作用
肠道病毒与其他细菌在肠道内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争夺有限的营 养和生存空间。
免疫调节治疗
根据病毒类型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病毒 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免疫 调节剂,以增强免疫力。
并发症治疗
护理要点
针对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 心肌炎、脑炎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肠道病毒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 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 病毒、埃可病毒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 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 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 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季节性
肠道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 季节性,通常在夏秋季高 发。
肠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肠道病毒概述 •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肠道病毒的检测与鉴定技术 • 肠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
略 • 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肠道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
作用关系探讨
01
肠道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肠道病毒是一类引起人类和动物 肠道感染的病毒,主要通过粪-口 途径传播。
竞争作用
01
肠道病毒与其他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影响病
毒的感染和传播。
协同作用
02
某些情况下,肠道病毒与其他病毒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
进感染和发病。
免疫调节
03
肠道病毒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影响其他病毒的感染
和清除。
与其他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
竞争作用
肠道病毒与其他细菌在肠道内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争夺有限的营 养和生存空间。
免疫调节治疗
根据病毒类型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病毒 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免疫 调节剂,以增强免疫力。
并发症治疗
护理要点
针对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 心肌炎、脑炎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病毒PPT教学课件
缺点:VAPP
第一课件网
2021/01/21
17
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项疫目 苗 :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细胞免疫 间接免疫
稳定性 付作用
有
无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无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差,不易保存
易保存
极少数引起疫苗相关 无
3
2021/01/21
4
2021/01/21
5
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者: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 岁小儿发病者最多。近年来,小儿普遍 服用疫苗,故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
2021/01/21
6
感染特征: 1、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2、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临床综合征,同
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型特异性抗体IgM,IgG
和SIgA,对同型有保护作用,其中SIgA
最重要
第一课件网
2021/01/21
25
微生物学检查: 1、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RT-PCR) 3、细胞培养------非临床常用方法
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严密消毒可能污染的物品; 2、治疗主要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
质失衡; 3、特异性减毒活疫苗正在研究中
2021/01/21
26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第一课件网
2021/01/21
17
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项疫目 苗 :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细胞免疫 间接免疫
稳定性 付作用
有
无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无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差,不易保存
易保存
极少数引起疫苗相关 无
3
2021/01/21
4
2021/01/21
5
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者: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 岁小儿发病者最多。近年来,小儿普遍 服用疫苗,故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
2021/01/21
6
感染特征: 1、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2、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临床综合征,同
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型特异性抗体IgM,IgG
和SIgA,对同型有保护作用,其中SIgA
最重要
第一课件网
2021/01/21
25
微生物学检查: 1、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RT-PCR) 3、细胞培养------非临床常用方法
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严密消毒可能污染的物品; 2、治疗主要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
质失衡; 3、特异性减毒活疫苗正在研究中
2021/01/21
26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 肠道病毒 ppt
二、问答题:
1、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构造及其与变异性的关系。 2、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哪些?分别引起哪些疾病? 3、简述肠道病毒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共同特征。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 5、肠道病毒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18
• 致病性:人为其唯一宿主,临床症状多样化
轻微上感或腹泻 迟缓型肢体麻痹,但较脊髓灰质炎轻 其他: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手足口病、
先天性心脏病等 • 同型持久免疫力 • 目前无特异防治方法
11
(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病毒)
• 生物学特性与脊髓灰质炎V.和柯萨奇V.相似 • 目前分31个血清型 • 主要引起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智
感染
传 染
机制: 源
死亡
延 髓
免疫性
病 毒
消化道
局部细 胞增殖
SIgA
隐性或轻 型感染
随粪便 排出体 外
病毒血症
IgM 发热等全 IgG 身症状
血脑屏障
中枢神 经系统
顿挫感染
脊髓灰质 运动神经元
麻痹期
免疫性:同型牢固免疫力。
6
7
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与定型 早期取患者粪便 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初步诊断) 型特异性血清中和试验(最后诊断)
免疫力:短暂,易重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1、电镜或免疫电镜法:直接观察形态结构
2、细胞培养
3、其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核酸杂交、PCR、ELISA等
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
治疗以及时输液治疗、纠正电解质 紊乱、防止脱水及酸中毒、减少死 亡率为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抗原漂移、抗原转换、SSPE、 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
1、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构造及其与变异性的关系。 2、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哪些?分别引起哪些疾病? 3、简述肠道病毒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共同特征。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 5、肠道病毒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18
• 致病性:人为其唯一宿主,临床症状多样化
轻微上感或腹泻 迟缓型肢体麻痹,但较脊髓灰质炎轻 其他: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手足口病、
先天性心脏病等 • 同型持久免疫力 • 目前无特异防治方法
11
(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病毒)
• 生物学特性与脊髓灰质炎V.和柯萨奇V.相似 • 目前分31个血清型 • 主要引起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智
感染
传 染
机制: 源
死亡
延 髓
免疫性
病 毒
消化道
局部细 胞增殖
SIgA
隐性或轻 型感染
随粪便 排出体 外
病毒血症
IgM 发热等全 IgG 身症状
血脑屏障
中枢神 经系统
顿挫感染
脊髓灰质 运动神经元
麻痹期
免疫性:同型牢固免疫力。
6
7
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与定型 早期取患者粪便 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初步诊断) 型特异性血清中和试验(最后诊断)
免疫力:短暂,易重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1、电镜或免疫电镜法:直接观察形态结构
2、细胞培养
3、其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核酸杂交、PCR、ELISA等
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
治疗以及时输液治疗、纠正电解质 紊乱、防止脱水及酸中毒、减少死 亡率为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抗原漂移、抗原转换、SSPE、 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流行。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病毒颗粒为典型的小RNA病毒颗粒。在体外细胞培养时,EV71存在空心(empty, E)和实心(full,F)两种病毒颗粒,E颗粒为空心的缺陷结构,F颗粒是实心的成 熟病毒颗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1. 基本性状 球形颗粒,直径22~30 nm 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肠道病毒结构模式图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小RNA病毒,单股正链RNA(感染性核酸)
肠道病毒基因组结构模式图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2. 多数能在易感细胞中增殖, 迅速产生CPE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人肠道病毒种类与相应血清型别(2016年)
病毒种 甲种肠道病毒(EV-A) 乙种肠道病毒(EV-B) 丙种肠道病毒(EV-C) 丁种肠道病毒(EV-D)
病毒血清型
Coxsackievirus(CV)-A2-A8, CV-A10, CV-A12, CV-A14, CV-A16; Enterovirus ( EV) -A71, EV-A76, EV-A89-A92, EV-A114, EV-A119, EV-A120, EV-A121
EV71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200,彭宜红教授提供)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3.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4.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5. 病毒虽经肠道感染,却引起多种肠道外的感染性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 柯萨奇病毒(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所致疾病
(1)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myocarditis and dilated cardiomyopsthy) CVB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病原体
(2)手足口病( hand-foot-mooth disease, HFMD) 主要由CVA16型和EV71型引起
(3)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多由CVB、CVA7、CVA9型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防治原则
我国已有EV71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
肠道病毒是指经消化道传播、能在肠道中复制、并引起人类相关疾病的一 类胃肠道感染病毒。肠道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科,其生物学性状相似、病毒 颗粒直径为22~30 nm 的一类单正链RNA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培养特性 用Vero细胞和RD细胞培养EV71。病毒液接种RD细胞三天后,可逐渐观察到RD细胞变圆、 分散、胞浆内颗粒增加、细胞从管壁脱落等现象。 病毒受体广泛分布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 表面,因此EV71感染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且感 染具有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主要以体液免疫的中和抗体为主,包括黏膜局部的sIgA,
血清中的IgG、IgM。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三、微生物学检查
1. 病毒分离与鉴定:标本接种培养细胞,7~10天后出现典型CPE 2. 血清学试验:中和试验查抗体,效价4倍或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 3. 病毒基因组检测:多采用核酸杂交、RT-PCR等方法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
new enteroviru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肠道病毒68和69型
1. 肠道病毒68型 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主要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有关。
2. 肠道病毒69型 从健康儿童的直肠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其致病性目前尚不清楚。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肠道病毒70型
• B组柯萨奇病毒(CVB):感染乳鼠后引起痉挛型麻痹,常伴有心肌炎、 脑炎等,能细胞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1)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 (2)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但也可经呼吸道或眼部黏膜感染 (3)主要特点: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但很少有肠道疾病; 不同型别的病毒可引起相同疾病; 同一型别的病毒可引起多种不同的疾病。
polioviru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是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体。主要侵犯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肢体麻痹,以儿童多见,故亦称小 儿麻痹症。
*分三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感染多由I型病毒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1)球形颗粒,直径22~30 nm (2)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32个壳粒组成,无包膜 (3)衣壳蛋白包括VP1~VP4,
CV-B1-B6; CV-A9; Echovirus(E)1-E7,E9,E11-21,E24-E27, E29-E33; EV-B69, EV-B73-B75, EVB77-B88, EV-B93, EV-B97, EV-B98, EV-B100, EV-B101, EV-B106, EV-B107, EV-B110, EV-B111
VP1为主要外露的蛋白,与病毒吸附有关,诱生中和性抗体 VP4在衣壳内部,与病毒脱壳和穿入有关
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图(×594 000)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基因组与编码蛋白
单正链RNA病毒,长约7.4kb,具有感染性 编码大分子前体蛋白,约2200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2A、3C具有蛋白酶活性,3D是依赖RNA的的RNA酶
肠道病毒70型直接感染人眼结膜,是人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主要的病原体。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较强,患者以成人多见。 临床特征以点状或片状的突发性结膜下出血。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干扰素滴第9版)
2. 致病性
(1)上呼吸道、口咽和肠道黏膜为侵入门户 (2)受体为细胞表面的CD155, (3)经2次病毒血症到达靶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和脑膜组织 (4)机体免疫力明显影响感染结局:
90%表现为隐性感染 5%表现为顿挫感染 1%~2%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0.1% ~0.2%出现暂时或永久性迟缓性肢体麻痹 (5)野生型病毒感染已少见,但需注意VAPV和VDPV所致的病例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型别多、临床表现多样,所以微生物学检查特别重要。 1. 病毒分离与鉴定:经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后,用中和试验鉴定病毒型别 2. 血清学试验:用ELISA试验检测抗体以辅助诊断 3. 病毒基因组检测: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以辅助诊断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防治原则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
人肠道病毒的常规分类
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virus) 新型肠道病毒(new enterovorus)
血清型 1, 2, 3 A组(1-22,24) B组(1-6) 1-9, 11-27, 29-33 68, 69, 70, 71
2. 人工被动免疫
10%免疫球蛋白,0.3~0.5mg/kg *紧急预防用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Coxsackie virus and Echoviru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 A组柯萨奇病毒(CVA):感染乳鼠后引起松弛型麻痹,部分型别不能细 胞培养
第26章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
重点难点
掌握
1. 人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 2. EV71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熟悉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防治原则
了解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免疫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参与抗EV71的免疫 小于6月的婴儿从母体获得抗EV71抗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三)微生物学检查
1. 病毒分离与鉴定:标本接种易感细胞培养后,进一步鉴定病毒 2. 病毒基因组检测: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3. 血清学试验:主要用ELISA试验检测IgM抗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防治原则
1. 人工主动免疫
(1)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 Salk苗) (2)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live oral polio vaccine, OPV, Sabin 苗)
*IPV和OPV均为三价混合疫苗;要关注VAPP;建议2次IPV后再OPV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基因结构 基因组全长约7.4 kb(7.2 kb~8.5 kb),为单股正链 RNA, 只有一个开放阅读码框,编码由219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根据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三个基因型; A型多流行于美 国,B型和C型呈全球分布,我国大陆传播较为广泛的是C4型。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4)疱疹性咽颊炎(herpangina) 主要由CVA2~6、8、10型引起
(5)流行性胸痛(pleuroidynia) 主要由CVB引起
(6)眼病 多由CVA24、EV70型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免疫力比较持久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流行。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病毒颗粒为典型的小RNA病毒颗粒。在体外细胞培养时,EV71存在空心(empty, E)和实心(full,F)两种病毒颗粒,E颗粒为空心的缺陷结构,F颗粒是实心的成 熟病毒颗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1. 基本性状 球形颗粒,直径22~30 nm 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肠道病毒结构模式图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小RNA病毒,单股正链RNA(感染性核酸)
肠道病毒基因组结构模式图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2. 多数能在易感细胞中增殖, 迅速产生CPE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人肠道病毒种类与相应血清型别(2016年)
病毒种 甲种肠道病毒(EV-A) 乙种肠道病毒(EV-B) 丙种肠道病毒(EV-C) 丁种肠道病毒(EV-D)
病毒血清型
Coxsackievirus(CV)-A2-A8, CV-A10, CV-A12, CV-A14, CV-A16; Enterovirus ( EV) -A71, EV-A76, EV-A89-A92, EV-A114, EV-A119, EV-A120, EV-A121
EV71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200,彭宜红教授提供)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3.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4.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5. 病毒虽经肠道感染,却引起多种肠道外的感染性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 柯萨奇病毒(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所致疾病
(1)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myocarditis and dilated cardiomyopsthy) CVB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病原体
(2)手足口病( hand-foot-mooth disease, HFMD) 主要由CVA16型和EV71型引起
(3)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多由CVB、CVA7、CVA9型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防治原则
我国已有EV71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
肠道病毒是指经消化道传播、能在肠道中复制、并引起人类相关疾病的一 类胃肠道感染病毒。肠道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科,其生物学性状相似、病毒 颗粒直径为22~30 nm 的一类单正链RNA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培养特性 用Vero细胞和RD细胞培养EV71。病毒液接种RD细胞三天后,可逐渐观察到RD细胞变圆、 分散、胞浆内颗粒增加、细胞从管壁脱落等现象。 病毒受体广泛分布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 表面,因此EV71感染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且感 染具有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主要以体液免疫的中和抗体为主,包括黏膜局部的sIgA,
血清中的IgG、IgM。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三、微生物学检查
1. 病毒分离与鉴定:标本接种培养细胞,7~10天后出现典型CPE 2. 血清学试验:中和试验查抗体,效价4倍或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 3. 病毒基因组检测:多采用核酸杂交、RT-PCR等方法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
new enteroviru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肠道病毒68和69型
1. 肠道病毒68型 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主要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有关。
2. 肠道病毒69型 从健康儿童的直肠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其致病性目前尚不清楚。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肠道病毒70型
• B组柯萨奇病毒(CVB):感染乳鼠后引起痉挛型麻痹,常伴有心肌炎、 脑炎等,能细胞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1)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 (2)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但也可经呼吸道或眼部黏膜感染 (3)主要特点: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但很少有肠道疾病; 不同型别的病毒可引起相同疾病; 同一型别的病毒可引起多种不同的疾病。
polioviru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是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体。主要侵犯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肢体麻痹,以儿童多见,故亦称小 儿麻痹症。
*分三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感染多由I型病毒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1)球形颗粒,直径22~30 nm (2)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32个壳粒组成,无包膜 (3)衣壳蛋白包括VP1~VP4,
CV-B1-B6; CV-A9; Echovirus(E)1-E7,E9,E11-21,E24-E27, E29-E33; EV-B69, EV-B73-B75, EVB77-B88, EV-B93, EV-B97, EV-B98, EV-B100, EV-B101, EV-B106, EV-B107, EV-B110, EV-B111
VP1为主要外露的蛋白,与病毒吸附有关,诱生中和性抗体 VP4在衣壳内部,与病毒脱壳和穿入有关
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图(×594 000)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基因组与编码蛋白
单正链RNA病毒,长约7.4kb,具有感染性 编码大分子前体蛋白,约2200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2A、3C具有蛋白酶活性,3D是依赖RNA的的RNA酶
肠道病毒70型直接感染人眼结膜,是人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主要的病原体。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较强,患者以成人多见。 临床特征以点状或片状的突发性结膜下出血。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干扰素滴第9版)
2. 致病性
(1)上呼吸道、口咽和肠道黏膜为侵入门户 (2)受体为细胞表面的CD155, (3)经2次病毒血症到达靶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和脑膜组织 (4)机体免疫力明显影响感染结局:
90%表现为隐性感染 5%表现为顿挫感染 1%~2%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0.1% ~0.2%出现暂时或永久性迟缓性肢体麻痹 (5)野生型病毒感染已少见,但需注意VAPV和VDPV所致的病例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型别多、临床表现多样,所以微生物学检查特别重要。 1. 病毒分离与鉴定:经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后,用中和试验鉴定病毒型别 2. 血清学试验:用ELISA试验检测抗体以辅助诊断 3. 病毒基因组检测: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以辅助诊断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防治原则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
人肠道病毒的常规分类
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virus) 新型肠道病毒(new enterovorus)
血清型 1, 2, 3 A组(1-22,24) B组(1-6) 1-9, 11-27, 29-33 68, 69, 70, 71
2. 人工被动免疫
10%免疫球蛋白,0.3~0.5mg/kg *紧急预防用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Coxsackie virus and Echoviru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 A组柯萨奇病毒(CVA):感染乳鼠后引起松弛型麻痹,部分型别不能细 胞培养
第26章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
重点难点
掌握
1. 人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 2. EV71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熟悉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防治原则
了解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免疫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参与抗EV71的免疫 小于6月的婴儿从母体获得抗EV71抗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三)微生物学检查
1. 病毒分离与鉴定:标本接种易感细胞培养后,进一步鉴定病毒 2. 病毒基因组检测: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3. 血清学试验:主要用ELISA试验检测IgM抗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防治原则
1. 人工主动免疫
(1)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 Salk苗) (2)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live oral polio vaccine, OPV, Sabin 苗)
*IPV和OPV均为三价混合疫苗;要关注VAPP;建议2次IPV后再OPV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基因结构 基因组全长约7.4 kb(7.2 kb~8.5 kb),为单股正链 RNA, 只有一个开放阅读码框,编码由219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根据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三个基因型; A型多流行于美 国,B型和C型呈全球分布,我国大陆传播较为广泛的是C4型。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4)疱疹性咽颊炎(herpangina) 主要由CVA2~6、8、10型引起
(5)流行性胸痛(pleuroidynia) 主要由CVB引起
(6)眼病 多由CVA24、EV70型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3. 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免疫力比较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