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掌握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3. 能够解释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教学难点:运用减数分裂理论解释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与意义说明(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并讲解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使用实际案例或图表来说明减数分裂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2. 原理与过程分析(20分钟)教师详细解释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并通过示意图或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减数分裂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减数分裂的影响。
3. 地理环境与资源影响解释(3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减数分裂如何影响区域的气候和交通,如何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等。
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利弊,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例如减数分裂在中国某个地区的影响,或者其他国家的减数分裂现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搜集相关数据与资料。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观点与结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减数分裂的意义与后果进行讨论。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是否可以通过人类的活动来减缓或逆转,以及如何对减数分裂进行有效管理与调控。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减数分裂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数据分析与结论。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调研地点或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主题:减数分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减数分裂的方法和步骤。
3. 进一步提高减法计算的熟练度。
二、教学重难点:1. 减数分裂的方法和步骤。
2. 十减数分裂计算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册。
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拿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减数分裂的公式:955 - 668 = (900-600)+(50-60)+5 = 300-10+5 = 295。
2. 教师解释减数分裂的概念,即将减数分为数位上部分的十、百等,并进行分别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3.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减数分裂?为什么需要减数分裂?Step 2: 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和步骤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减法算式,如:700 - 465,并提问学生如何进行计算。
2. 学生尝试计算后,教师指导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
3. 教师讲解减数分裂的步骤:将减数按数位分成不同的部分,从而便于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4. 教师举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让学生进行仿照练习。
Step 3: 练习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
2. 学生进行计算,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互相交流,对答案进行讨论和纠正。
Step 4: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
2. 学生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
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应用题中运用减数分裂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Step 5: 归纳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减数分裂方法的总结,概括步骤和要点。
2. 学生逐步完成总结并记录在笔记中。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减数分裂的概念、方法和步骤,通过练习巩固了所学内容,掌握了减数分裂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布置作业:1. 教师布置一些减法计算的作业,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和解答。
减数分裂微课程设计方案
减数分裂微课程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减数分裂的定义、过程及结果;掌握减数分裂在不同时期的特点;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能够分析减数分裂实验的结果;能够运用减数分裂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学大纲如下:1.减数分裂的定义和意义2.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准备阶段–减数分裂的分裂阶段–减数分裂的结果3.减数分裂在不同时期的特点4.减数分裂在生物繁殖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减数分裂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数分裂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减数分裂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课本相关章节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减数分裂资料和论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减数分裂的PPT、视频等。
4.实验设备:显微镜、染色体标本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减数分裂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考试:安排一次减数分裂的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有序地进行教学。
减数分裂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一、教学目标(1)知识传授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②掌握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各期图型及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相关计算。
(2)能力培养①通过精子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②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③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④通过对比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培养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规律。
②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模型建构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奥妙”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①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②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2)学生学法指导①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内外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随教师引导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④指导学生对各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⑤指导学生动手做模型并模拟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重点难点①知识重点: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分。
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动画,以比较直观的科学方法,达到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目的。
③情感培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方法、态度的培养。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篇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01-12(来源):[暂无]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其次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学问、染色体学问、有丝分裂学问、生殖种类学问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同学全面熟悉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育同学识图、绘图力量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力量。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熟悉,培育对立统一和进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熟悉,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同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支配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其次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叙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同学思索一系列问题,使他们乐观主动参加到教学中,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六、详细的教学过程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索(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示同学留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看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教学内容: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3. 理解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麦芽酵母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问答方式,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其作用和意义。
二、讲解
1. 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减数分裂的两个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3. 分别介绍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过程和特点。
三、实验
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观察显微镜下麦芽酵母的减数分裂过程。
四、总结
总结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减数分裂这一生物现象。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减数分裂的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二
授课者
寿晓晖
课时
3
授课时间
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另外,减数分裂又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a:对象b:时期c、特点d、结果);
②说明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a: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b: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曲线)
(2)能力培养
①通过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和绘制减I、减II中后期图的能力;
讲述: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不变。那么,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细胞如何分裂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讨论:
1.如下所示,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亲代
子代
精原细胞 精子
受精卵
卵原细胞 卵细胞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第一次分裂
4.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其特殊性表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变化行为与有丝分裂相似。因此减数分裂是特殊形成的有丝分裂。
前面学习了精子的形成过程,如小结图示。
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其生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优秀4篇】
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篇一基因的本质一、--的基本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问题串,组织探究活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要点,逐步得出结论,最终获得知识,真正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以美国历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侦鉴定专家李昌钰的杰出成就为切入点,先后展示我校探究实验室的pcr仪图片、dna指纹检测图等,并交流以下问题:dna指纹图上的片段代表什么?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基因。
)借此引出核心问题的探讨:基因是否等于dna?(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遗传与进化”本节内容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思考以下问题:1、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2、填写下页表:通过对资料中数据的分析,学生写出关系式: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并得出以下结论:基因是dna的片段。
< p="">问:人的dna分子中,有98%不能称为基因,而只有2%能称为基因,同样是dna 的一段序列,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有何特殊的作用?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1、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设置第3号小鼠?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学生能从资料2中的信息比较容易地得出转基因小鼠发光是因为获得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挖掘提升: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这种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
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
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2.1.1 减数分裂 教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概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其异同,并归纳减数分裂的定义。
2.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特点以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DNA的数量变化。
2.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减数分裂》,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片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
由视频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从减数分裂的定义入手,抓住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特点,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启动模型构建,展开学生小组讨论及活动。
小组讨论,问题探讨:受精卵染色体46条,人体体细胞染色体数46条,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______________,使染色体的数目_____________。
受精时,_________________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1. 如果配子的形成与体细胞的增殖一样,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结果会怎样?提示:如果配子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将是一致的。
证实这个天才的预见被其他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魏斯曼预言的这个特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meosis)。
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一、精子的形成过程视频播放《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展示示意图:从简单到复杂,以视频加示意图的方式呈现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小组合作初步构建模型,展开讨论,尝试体验科学的一般过程,对模型不断进行修正。
通过小组间的互评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知识点梳理:1.形成部位:有性生殖器官内,如睾丸(图片分析)2.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3.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一)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核心过程: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注意间期: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1)染色体数以着丝粒数为标准。
减数分裂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一、教学目标1.通过减数分裂的学习,掌握分裂的各个时期典型特征。
2.思考并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3.默写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描绘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的变化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对细胞分裂有初步了解。
三、重点难点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典型特征。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减数分裂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第1章了解到孟德尔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两大定律起作用的时间相同,都是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
那么,生物体是如何形成配子的呢?PPT展示雄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图。
探讨问题:1.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呢?2.雄果蝇形成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吗?为什么?(过渡)关于生物体如何形成配子,与孟德尔同时代的魏斯曼曾从理论上预测。
PPT展示魏斯曼的预测(过渡)魏斯曼所预言的特殊过程,后来被其他的科学家确认为减数分裂。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精子形成的动画,来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活动2【讲授】精子的形成(1)播放精子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任务驱动)看动画时,提示学生观察动画中的一个细胞分裂了几次?变成了几个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归纳)动画中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了两次,这两次连续的分裂被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以简说为减Ⅰ和减II。
(2)讲解精子的形成部位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里有许多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情况与体细胞相同。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就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
(3)讲解精子的形成过程①强调染色体复制的时期和次数精原细胞在进行分裂之前,先做物质准备,主要是完成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什么时间复制呢?请看这两位同学的答案(PPT展示预学案上两位学生的错误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这样说对吗?因为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第一次分裂之前,所以说是减Ⅰ前的间期。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2. 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能够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数分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比较。
4. 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比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
2. 归纳法:让学生观察和归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或问题引入减数分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定义、过程和特点,结合图片或动画进行示范。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下的减数分裂观察实验,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规律。
4. 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归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6. 练巩固: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回顾:对减数分裂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显微镜:用于减数分裂观察实验。
3. 实验材料:包括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等。
4. 影音资料:用于引入和展示减数分裂的例子或动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实验记录:评价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2. 讨论参与: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3. 练成绩:通过练题的答题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1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第一部分。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
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概念的核心,承载着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同,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解释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含义。
2、能力目标:(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自主探究、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课件制作、导学案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教师了解学生情况。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然后让学生连线(时期、细胞图像、特点连线),投影,让学生评论。
2.播放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动画。
3.播放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思考: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吗?为什么?染色体数目减半了,顾名思义,那是什么分裂?1.学生观看动画和图片,并完成导学案上的连线,然后相互讨论2.学生集体回答不是,染色体数目少了,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减数分裂是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可用于计算两个数字相减的结果。
减数分裂的基本思想是,在减数的某一位上(从右往左数),将该位的数值增加到该位的左侧一位,然后再相减得到差值。
以下是一份减数分裂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思想;2. 学会使用减数分裂计算两个数字相减。
教学准备:1. 小黑板或白板;2. 粉笔或马克笔;3. 十进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提出问题:“当我们计算51-37时,是否可以直接将37减去51呢?”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介绍减数分裂1. 解答上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思想。
2. 利用小黑板或白板,写下减数分裂的基本步骤:“将减数的某一位的值增加到该位的左侧一位,然后再相减得到差值。
”步骤三:示范演练1. 给出一个示例,例如52-37,演示减数分裂的具体步骤:a. 将减数37的个位数3增加到十位,得到30;b. 将个位数7减去个位数2,得到5;c. 将十位数3减去个位数2,得到1;d. 得到的差值为15。
2. 鼓励学生跟随示范,自己计算一道减数分裂的题目。
步骤四:练习巩固1. 分发十进制数字卡片给每个学生。
2. 设计一些减法题目,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来解答。
3. 让学生交换卡片,并互相检查答案。
步骤五:拓展应用1. 设计更多的减法题目,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来解答。
2. 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例如三位数相减。
3.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及减数分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步骤六:总结回顾1. 回顾减数分裂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减数分裂中发现的规律和技巧。
3. 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在减法运算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教学延伸:1. 在练习中,可以设置计时竞赛,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2. 鼓励学生尝试将减数分裂运用到其他计算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减数分裂》教案9篇
《减数分裂》教案9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复习知识点一: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础知识1、减数分裂相关概念①.同源染色体:两个_______、________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_____,一个来自______,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存在特点: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_____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______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_____和2或3和_____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____个着丝点、____条染色体、___个DNA分子,___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④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____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⑥DNA分子数:若有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____倍;若无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____于染色体数。
⑦.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2、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3、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一、教学目标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受精过程的概念、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二、新设计讲授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三、学情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
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重点难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引入】提出问题: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受精卵新个体。
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以人为例作出推理。
【过渡】请推测: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发现史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曾预测:卵细胞与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有一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1883年,科学家发现马蛔虫精子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1890年,科学家确认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减数分裂。
1891年,确认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问题探讨”,观察图中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那么怎么定义减数分裂呢?减数分裂的概念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时期: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过渡】下面我们以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研究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活动一、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
2.过程:结合课件用磁铁和彩纸在黑板上制作减数分裂的模型。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1.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有什么特点?回答:染色体复制。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 :前期:散乱分布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随纺锤丝牵引移向两极
末期:形成4个精细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之后形成精子
练习2: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看P19-20,结合图示,分析卵细胞形成过程,讨论并总结该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写在学案表格中
练习
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思考讨论后,填充表格
在学案上画出曲线图,并展示交流
分析两种分裂方式,思考并填写表格
巩固练习
思考讨论区分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方法
归纳总结并记忆本节课内容
细胞分裂次数
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变化
是否发生联会
是否出现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变化
着丝点何时分裂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个数
子细胞类型
练习5: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体细胞中只含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根据图回答问题。甲图表示分裂的时期;乙图表示分裂的时期;丙图表示分裂的时期。
通过上述表格与练习,我们思考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呢
(4)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变化
设疑: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呢与精细胞形成过程有区别吗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要求学生8分钟阅读课本内容,分析上述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通过ppt演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强调重点:
(1)细胞名称的变化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卵细胞+3个极体
②说明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a: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b: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曲线)
(2)能力培养
①通过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和绘制减 、减 中后期图的能力;
②通过课前制作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贴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设想
根据本节在各类考试中的常见考点,我设计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特点、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区分。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填学案,分组探讨和用两种颜色的毛线制作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贴图,对新知识讲解起到“预热”作用。
因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这节课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都给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环节设计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整个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步步设疑,从计算机动画以及分组学习动手制作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8分钟后学生依据学案简述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和细胞名称的变化。
邀请每组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组的减数分裂过程贴图,其他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练习1:(1)该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
(2)一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条脱氧核苷酸链
进一步设疑: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配子染色体数目仅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配子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吗为什么
引出减数分裂的课题。
思考并回答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
推断配子形成中染色体变化
从复习有丝分裂概念和过程入手切入本节内容,导入新课,
使学生学习新课时能够“瞻前顾后”,避免新旧知识的混淆
5
环节设计
第二课时导入
(2)分裂过程 减 不均等分裂,减 过程中第一极体均等分裂,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3)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对比
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一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
细胞质、细胞核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核均等分裂
精子细胞经变形成为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过程
相同点
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min)
第一课时导入
复习: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特点,学生回答完后,通过flash动画,加深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记忆
观察P16问题探讨中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和配子染色体图。
设疑: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差异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前中期
后期
染色体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要求3名同学到黑板上各画一图,2分钟后,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共同分析得出正确的曲线图
提出问题:该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将表格补充完整。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次数
(3)1号和2号染色体在联会前相同位置上携带一对等位基因,在联会后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是否肯定
相同为什么
通过ppt展示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师生共同总结:
精子是在雄性动物的睾丸内形成的
减 :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案例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一
提供者
郁立侠
课时
2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另外,减数分裂又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
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区别的理解
通过数目分析,使学生画出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变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与联系。
检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区别的掌握。
通过总结进行知识梳理
2
15
5
5
5
5
7
15
8
5
3
5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板书: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生板书
知识重点通过表格、曲线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且易于记忆,更能加深学生理解,取得更好的效果。
整个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具体明确,设计意图直击教学目标。
经过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需要不断强化,加深印象,对同源染色体概念理解不到位,有必要在下节课给以更加明确清晰的解释。
a、染色体复制1次;b、细胞连续分裂2次;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练习4:如果要形成2000个受精卵,理论上需要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多少个
和500 和2000和2000D. 2000和4000
要求学生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A. 84、84 B. 42、84
C. 84、42 D. 42、42
练习3: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绘出有丝分裂中后期、减 中后期和减 中后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
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1)精子形成场所
(2)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和染色单体分离时期
(3)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几个精子几种类型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2.过程: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
1、对象精原细胞2n 2n 0
2、时期↓
3、特点初级精母细胞2n4n 4n
4、结果↓
(二)精子形成过程次级精母细胞n—2n2n2n--0
↓
高等动物:睾丸精细胞nn0
1.场所低等动物:精巢↓
植物: 雄蕊精子nn0
第二课时
教师板书:二、减数分裂学生板书
知识重点通过表格、曲线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整个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性提高,始终处于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状态,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圆满完成认知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a:对象 b:时期 c、特点 d、结果);
培养学生能够透彻分析概念,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展示贴图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成就感。
考查学生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等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考察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及图像的分析和掌握
通过总结进行知识梳理
温故知新
训练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测学生对
二、学生分析
1、学生经过有丝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过程时能相对较好的去分析和理解过程。由于减数分裂过程较有丝分裂复杂的多,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学生只要经过对图片和过程反复揣摩,定能掌握。
2、学生的思维活跃,多数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已知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概括如下:一看染色体数目(奇偶性)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分离)——三看识别法
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看课本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看P16-19,熟悉精子形成过程,并对概念、过程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