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高鸿业)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12、13章试题库
问题 1 得 2 分,满分 2 分在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时,应将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2 得 2 分,满分 2 分总需求的三个项目,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其中任何一个项目发生变动,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是一样的。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 3 得 2 分,满分 2 分若所得税不是成比例增加,政府购买的增加将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 4 得 2 分,满分 2 分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 时,投资乘数为16。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5 得 2 分,满分 2 分根据消费的持久性收入假说,长期稳定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大。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6 得 2 分,满分 2 分在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 答案所选答案: C.增加问题 7 得 2 分,满分 2 分无论是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还是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都应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8 得 2 分,满分 2 分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要素收入。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 9 得 2 分,满分 2 分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的消费对积累的财富的比率的变化情况是() 答案所选答案: A.在退休前,这比率是下降的,退休后,则为上升问题 10 得 2 分,满分 2 分比较存在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 的作用与没有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 的作用,前者的作用() 答案所选答案: B.较小问题 11 得 0 分,满分 2 分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以完全竞争和萨伊定律为前提和基础的。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12 得 0 分,满分 2 分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若甲、乙两人平均年收入相同,而甲每年的收入波动较大,乙每年收入基本相同,则() 答案所选答案: D.在做消费决策时,当前收入对乙的影响小于甲问题 13 得 0 分,满分 2 分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 答案所选答案: B.收入的增加将推迟若干年才会影响消费问题 14 得 2 分,满分 2 分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人GNP 的政府支出是指( ) 答案所选答案: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问题 15 得 2 分,满分 2 分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完整word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 D )的市场价值总和。
考察GDP的概念A.所有经济交易B。
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C.所有商品与劳务D。
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总投资500=净投资+折旧300A.500和200亿美元B.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
1500和2200亿美元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故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
A.C+IB.C+I+GC.C+I+G+X-MD.C+I+G+X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A.C+I+G+XB. C+I+G+X-MC.C+I+G+MD. C+I+G+M-X6.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A)。
A.转移支付B。
利息C。
租金D。
利润7.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
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8.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D )。
A.购买公司债券B。
购买公司股票C.购买国债D.上述都不是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A )。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3套
宏观经济学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S。
( )8、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 )9、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
( )。
10、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三、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各题后的三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1、消费曲线位于45º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A、正数B、0C、负数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
A、20%B、80%C、30%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A、减少B、不变C、增加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
A、200万美元B、500万美元C、800万美元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增加20万美元B、保持不变C、增加12万美元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 )。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第一章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答案整理
4、简要说明古典主义和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分歧。
答: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主义学派都是建立在斯密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1)个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2)工资与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以保证所有市场的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状态。
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相信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
按照萨伊定律,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什么通常是由企业决定的,无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通过竞争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波动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
当供求关系失衡时,市场可以通过价格、工资等因素的灵活调整,让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
政府在自由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失灵:政府的政策要么是无效的,要么与其初始目标背道而驰。
因而,大部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该主动去平抑经济周期。
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
有效需求不足是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
凯恩斯认为,由于货币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存在,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可能会长期存在,经济中不存在有力的自动恢复到均衡的力量。
针对经济衰退造成的高失业,凯恩斯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依靠国家干预。
国家调节经济不能主要依靠货币政策,而必须运用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最有力、最重要的调节手段。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1.为什么GDP既能衡量经济中的总收入,又能衡量经济中的总支出?答:GDP能够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又能够衡量对经济中商品和劳务产出的总支出,之所以能够同时衡量这两个量,是因为这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
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同时二者都等于产出。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一笔收入一定对应着相等的一笔支出。
总收入从总供给的角度衡量总产出;总支出从总需求的角度衡量总产出,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经济总量的度量。
12.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I≡S恒等式)的成立,是否意味着经济体系的收入流量循环一定处于均衡状态?答:不一定。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必考选择题
第十三章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D、总支出等与企业部门的收入2、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3、如果投资支出突然下降,则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d )A、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的下降,下降的趋势将很快减缓。
B、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的下降;C、GDP将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的下降;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5、在两部门模型的图形中,45度线与消费函数相交的产出水平表示( d )A、均衡的GDP水平B、净投资支出大于零时的GDP水平;C、消费和投资相等;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正好为零。
6、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b ).A、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B、GDP 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上升;C、GDP处于均衡水平;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7、若一个家庭收入为零,消费支出为2000亿元,当家庭收入为6000元时,消费为6000元,图形上,消费和支出之间成一条直线,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 )。
A、2/3B、4/5C、1 D3/48、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以预期( b ).A、消费和储蓄将上升;B、消费和储蓄将下降;C、消费下降储蓄上升D、消费将上升但储蓄将下降。
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的市场是(a ).A、产品市场B、货币市场C、劳动市场D、国际市场10、乘数的作用必须在( d )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完整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 增加 ( )。
A . 20亿元;B . 60亿元;C . 180亿元;D .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 =Δc Δy 或MPC =d c 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 =c 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 =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 +Δs ,因此,Δc Δy +Δs Δy =1,所以,Δc Δy =1-Δs Δy 。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高鸿业版)
2017宏观经济学期末重点整理---YH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和理解1.定义: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
2.理解: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量的是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置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④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注: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⑤GDP和GNP的区别:GDP是一个地域概念〔国界〕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国籍〕:*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庭劳务、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3.三面等值原则: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GDP =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1.NDP=GDP-折旧2.NI=NDP-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 + 补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3.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 政府转移支付4.DPI=PI-个人所得税四.国民收入根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家庭+厂商〕〔产品市场〕的投资-储蓄恒等式C+I=C+S即I=S2.三部门经济〔家庭+厂商+政府〕〔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投资-储蓄恒等式C+I+G=C+S+T即I+G=S+T即I=S+(T-G)2.四部门经济〔家庭+厂商+政府+国外〕的投资-储蓄恒等式C+I+G+(*-M)=C+S+T+Kr即I=S+(T-G)+(M-*+Kr)五.名义GDP和实际GDP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用*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导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国际经济部门•经济增长与发展•总结与展望目录01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
研究方法相似都使用数量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
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基础,宏观经济学为微观经济学提供背景。
研究整个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决定国民收入与就业水平。
总量分析均衡分析动态分析模型分析探讨各种市场和经济总体的均衡状态及其实现条件。
引入时间因素,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及规律。
运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现象,揭示经济变量间的内在联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02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GDP)定义GDP核算方法GDP与国民总收入(GNI)的区别与联系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01IS-LM模型02总供给-总需求模型03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乘数效应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加速原理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明,在产量或收入增长时,投资支出会增长得更快;在产量或收入减少时,投资支出会下降得更快。
加速原理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
03失业与通货膨胀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其他原因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通货膨胀度量通常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价格指数(度量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通货膨胀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高鸿业版_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固定汇率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吸引外资,但可能导致国际 收支失衡和汇率高估;浮动汇率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的功能,但可能加剧经济波动和投机攻击;中间汇率制则 试图兼顾两者的优点。
汇率制度的选择因素
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需要考虑经济规模、开放程度、 贸易结构、金融市场发展以及政策目标等因素。
要点三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并不成 立。这意味着在长期内,政策制定者 可能无法通过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来 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相反,他们可 能需要关注更广泛的经济因素,如生 产率、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环境等。
04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是影响经 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 增长和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 供给不断增加,促进了经济增 长。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经济是一个产品经济,没有货币因素,只包括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在此模型中,总供给是既定的,总需求取决 于消费和投资。
IS-LM模型
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说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和净出口等因素;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
100%
经济增长
研究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机制 和趋势,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因 素。
80%
经济波动
研究经济短期内的波动现象,如 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 (如家庭、企业)的行为,而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的运行情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
宏观经济学第一部分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 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
由于人们经常把GDP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GDP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
2.国民收入的核算: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
其基本公式为:GDP= C+I+G+X-M,其中: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
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
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
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GDP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
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的,其基本公式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西方经济学(宏观)高鸿业计算题齐全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宏观)计算题整理(1课外习题 2课内课后计算题整理) —课外部分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假设某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10亿美元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净税收 4)总税收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5600-(1000-400)=5000 2)净出口=5600-3200-1000-1080=320 3)净税收=1080+40=1120 4)总税收1120+180=13005)个人可支配收入=5000-1120=3880 6)个人储蓄=3880-3200=680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1. 某家庭的有关经济情况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下表,并计算该家庭MPC 和 MPS 。
可支配收入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消费支出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储蓄平均消费倾向解: 可支配收入10000 20000 30000 40000国内生产总值 5600 总投资 1000 净投资 400 消费 3200 政府购买 1080 政府预算盈余 40 转移支付180消费支出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储蓄—10000 —5000 0 5000 10000平均消费倾向 1.5 1.0 0.87 0.75MPC=MPS=0.52、已知:消费函数C=40+ 0.75 Y;投资I=50。
试求均衡时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解:Y=360 C=310 S=503.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600+0.8Y。
当投资从200增至300时,试求:(l)均衡收入变化多少。
(2)如引入时间因素,当投资作同样变动时,第1期至第5期的收入各为多少?(假定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解:(1)ΔY=500(2)Y1=4100 Y2=4180 Y3=4244 Y4=4295.2 Y5=4336.164、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Δy或MPC=d c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
1.国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总收入GNI,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国境内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国家统计局定义: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NP是个收入概念GDP是个生产概念3.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4.支出法(最终产品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C:消费,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I: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X:出口M:进口X-M: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5.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6.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7.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8.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人均NI、尤其是DPI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切实的富裕程度9.两部门经济假设:I=S 三部门经济假设:I=S+(T-G) 四部门经济假设:I=S+(T-G)+(M-X+Kr)*T=政府净收入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S=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储蓄(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10.名义GDP(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均衡值的问题)
1、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
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名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
(3)投资乘数为多少?
解:1)因为C=40+0.65Y 所以边际消费倾向MPC=0.65
又因为MPC+MPS=1 所以边际储蓄倾向MPS=0.35
2)因为Y=C+I+G 又C I G方程如上所以连理得均衡时Y=600 I=110 C=430
3)又因为Y=a+I+G/1-b 那么在b=0.15时投资乘数为1/1-b 等于1.176
二、
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0.8y+100 投资i=150-6r 货币供给m=150 货币需求L=0.2y-4r 求IS和LM曲线,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因为是两部门经济所以有y=c+i=0.8y+100+150-6r
得IS曲线y=1250-30r (1)
由货币供给=货币需求所以m=L 150=0.2y-4r
得LM曲线y=750+20r (2)
当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由(1)(2)两式子联立得:
r=10 y=950
3、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2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L=0.25y-62.5r,价格水平p=1,名义货币供给M=500。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Y代表国民收入
(1)IS:因为i=900-52r;c=0.8*(1-t)y;且Y=c+i+g;
所以Y=0.8*0.75Y+900-52r+800 即y=4250-130r
IS曲线为y=4250-130r
LM:因为P=1,所以L=M
则L=0.25y-62.5r=M=500
即Y=2000+250r
LM曲线为y=2000+250r
(2)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联立LM和IS曲线得:
2000+250r =4250-130r
可求得:r=5.9421
y=3485.5263
三、求解一道宏观经济学GDP计算题
假定某期发生了一下经济活动:A,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50千克银子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请分别用:最重产品生产就算法、增值法、收入法,就算GDP。
解:
一、生产法:GDP=银矿公司增加值+银器部门增加值=(10-0)+(40-10)=40
二、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40+0+0+0=40
三、收入法:GDP=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折旧=(7.5+5)+[(10-7.5)+(40-10-5)]+0+0+0+0=40
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以及相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状况:受外需疲惫、政策调控、和高基数三大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总体谨慎乐观,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
政策:1、货币政策包括全面放松信贷限制,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此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防止经济通货紧缩,保证民营经济不至于流动性不足。
另外信贷通过渠道流入股市使得09年上半年股市进入一波上涨通道。
2、财政政策方面推行积极的扩张的财政策略,最著名当然是4万亿国家投资,另外地方政府也积极融资推动许多大型工程建设比如武汉准备投资1400多亿人民币修建地铁。
这些都能拉动相关产业和材料供应商获得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就业水平提高。
3、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今年4月以来,在新一轮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的遏制。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避免剧烈波动,在税率上进行税改,帮助企业降低税率负担,同时通过税率变动调整引导产业结构。
去年末开始出口退税就不断上调,主旨在于缓解外贸下降趋势,帮助外贸企业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