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血津液详解
什么是气、血、精、津液

什么是气、血、精、津液气、血、精、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它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是通过经脉来运行、输布的,同时经脉亦靠其来滋养的。
故气、血、精、津液和脏腑、经脉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其中关于精的生成和作用,将在本章“肾脏”中论述,这里从略。
一、气(一)气的含义在祖国医学中对“气”的反应比较广泛,但归纳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等;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肺气、经气等。
(二)气的分类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因此就有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1.元气元气又名真气、原气。
属先天之气。
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
故《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与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因此元气充沛,则人体健壮而少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元气不足,身体虚弱,易致各种疾病。
2.宗气宗气为后天之气,是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运化之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出喉咙而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
《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营,有营运和营养两种含义。
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的物质。
它分布于脉管之中,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营养人体。
《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营气与血同行于脉中,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故常“营血”并称。
4.卫气卫有保卫、卫护之义。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医学有关精、气、血、津液的理论,早在《内经》中已有了较为全面地论述。
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藏象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深受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唯物论的影响。
因此,精、气、血、津液虽然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但其概念都具有实体和模型的双重属性,是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辩证统
O
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有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又需要气的温煦、推动及精、血、津液的营养。
因此,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生理和病理,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学说,主要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它从整体角度来研究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揭示人体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
因此,精、气、血、津液学说与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医生理学的基本框架。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

1.津能载气 2.津能生气
精选ppt课件最新
30
血与津液
血与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二者可相 互渗透,相互转化,津液渗注于脉中, 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的一部分渗 于脉外,又化为津液,故有“津血同源” 之说。
若失血过多,耗血伤津。夺血者无汗。
若津液大量损耗,津枯血燥。夺汗者无 血。
精选ppt课件最新
津液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 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
津和液,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水 谷,有赖于脾胃而生成;津和液之间可 以相互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津与液的区别
性质 流动性
分布
阴阳属性 功能
津
较清稀
较大
布散于体表皮肤、阳(津为 肌肉和孔窍,并 汗而走腠 能渗注于血脉 理)
23
津液排泄
津液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肺将宣发至体 表的津液化为汗液,肺在呼气时带走部 分水分,肾将水液蒸腾气化后的废物形 成尿液,粪便经大肠排出时,带走一些 残余的水分。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津液生成与输布图
大气
吸呼
肺
全身
汗
精微上输
宣化
肃气
饮食
胃、脾
降化 作作
用用
肾阳暖脾
气化
肾
膀胱
尿
精选ppt课件最新
二是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三是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精选ppt课件最新
331-515
血的概念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 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血府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1)全文

津与液的联系
生理上并不予以严格区分,并称为津液 1、津与液本属一体,两者同源于饮食水谷 2、在运行代谢过程可以相互转化 3、在病变过程中相互影响
疾病中,必须加以区别,有“伤津”与“脱液”
的不同: 伤津乃伤阴脱液之渐——病情较轻 脱液乃津液干涸之甚——病情较重
若肾失封藏,则精耗气衰 2、脾胃为生气之源: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由脾的运化和胃的受纳 共同完成。脾气散精,将水谷之精微化生为水 谷之气 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气,司呼吸,肺吸入清气参与宗气的生成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谓之气机 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的运动场所: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精气血津液学说
研究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成、 运行、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生理活动
濡养
精 气 血 津液
第一节 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之精的概 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气血等相互 关系的学说。与古代哲学的精或精气在概 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元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若元气不足——生长发育迟缓,各脏腑组织功能低下 的病变。
《景岳全书》“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 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元气
含义——原气,是人体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生成——
来源于先天——禀受父母肾中之精气 生成 元气 充养于后天——脾胃吸收的水谷之精气 充养
C.防御作用
精气血津液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可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制作成 药膳,如山药粥、枸杞炖鸡等,以起到滋补身体、调整精 气血津液平衡的作用。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温热的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症状。同 时,对于某些具有特殊病理变化的患者,还应注意相应的 饮食禁忌。
06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保健建议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精的生理功能
精具有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 血生髓等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础。
气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最基本物质之一,是一种不断运动着 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生理功能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 化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动力。
血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精气血津液
演讲人:
日期:
• 精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 精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与影响 • 精气血津液失调表现与原因分析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探讨 •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选择依据 •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保健建议
01
精气血津液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精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 和后天之精。
津液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调节阴阳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02
精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与影响
精与气相互关系及影响
精能化气
精是气的化生本源,精足则气充,精 亏则气衰。
气能生精
精与气相互依存
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依赖于气的推 动和固摄作用,而气的生成和功能的 发挥也离不开精的滋养和激发。
规律作息
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和不足的睡眠时间。
中医气、血、精、津液

中医气、血、精、津液
中医学中,气、血、精、津液是身体内四种重要的生命物质,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中医学中,医生需要通过综合分析这些物质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物质,是人体内能量的表现形式。
中医理论认为,气在体内的运行决定了人体生命的运动和各种生理活动。
如果气的流动受到阻碍,就会引起疾病。
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具有营养和润滑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血的循环和流动能够促进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情绪、稳定心态。
精是人体最基本的生殖物质,在生殖、生长和养生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精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生命能量,能够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养生状况。
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具有保持机体液体平衡、调节体温、润泽组织等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津液的循环与流动程度决定了人体的湿度和润滑度,对人体健康
至关重要。
综合以上介绍,气、血、精、津液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生命物质,它们的互相配合和协调能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特征和健康状态。
中医理论认为,通过负责任地调理和调整气、血、精、津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很多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
对于那些已经受到疾病困扰的患者来说,对气、血、精、津液的科学调理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达到“以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精气血津液神血津液详解

精气血津液神血津液详解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精气血津液被认为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其中,精、气、血、津、液又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功能。
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精精是指男女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子。
在中医理论中,精是人体的“根本之精”,被认为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精主要储藏于肾,肾主藏精、主生骨、主生发、主水液代谢等。
人的精并非无限的,男女受损于不同的情境,是人体应该保护的重要物质。
气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被视为血液循环以外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人体内分泌、细胞的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的活动,都离不开气的作用。
气主要包括真气和营气,真气是指由肺脾肾等脏腑所生的气,主要负责呼吸,水液代谢,能源提供等;营气是指由饮食所吸取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成的气,在人体内流动,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和代谢功能。
血血是人体内循环的液态物质。
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血有补肾益气、生发滋润、通经止痛、充面美容等多种功效。
它主要由肝和脾所调节,肝主疏泄用于疏通经脉,而脾则主要负责产生营血来滋养身体各器官和组织。
津液津液是指人体内的一种液体物质,在中医理论中是滋润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
津液涵盖了汗液、唾液、泪液、鼻涕等液体,主要调节人体的水分平衡,维持人体的正常稳态,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刺激。
神神指人体内心理活动的反映,即情感、思维、意识等。
神主要由心包、肝、脾、肺、肾五脏所治,而肝则被认为是五脏之中掌管神的脏器,可以调节和管理人体的情绪和心态等精神活动。
总的来说,人体的精、气、血、津液和神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物质。
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不仅能决定人体健康的情况,也决定了人体心理的状态。
因此,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就需要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保养和调理。
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一、医学含义: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指人体正气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二、精的生成(一)先天之精——“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二)后天之精——脾胃为人生后天之根本三、精的功能(一)繁衍生殖——生殖之精(二)生长发育——人之生始于精,由精而成形,精是胚胎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三)生髓化血:精生髓,髓可化血,精足则血充,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临床上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茸、阿胶),补益精髓可以治疗血虚证。
(四)濡润脏腑:水谷精微不断地输市到五脏六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起着滋养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其剩余部分则归藏于肾,储以备用。
中医有“久病必穷肾”之说,故疾病末期常补益肾之阴精以治。
第二节气一、气的基本概念哲学含义: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医学含义: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真实存在而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负载着生命现象。
二、气的生成(一)气的来源1.先天之精气2.后天之精气(二)生成过程1.肺为气之主:肺为体内外之气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之气的交换。
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生化精气。
脾升胃降,纳运相得,将饮食化生为水谷精气3.肾为生气之源:肾有贮藏精气的作用,肾的精气为生命之根,生身之本。
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三、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精、气、血、津液详解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1.熟悉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气、血的生成和运行 3.掌握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 4.熟悉气的分类,津液的输布特点 5.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精
一、精的概念:精是指体内的精微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水谷之精—由饮食化生 广义 五脏六腑之精--水谷之精输布于脏腑 肾精---禀受于父母,充养于水谷之精 狭义:专指肾精中具有生殖功能的一种物 质,又称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 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包括 : 脏腑组织内的体液及脾正常的分泌 物,如:胃液、肠液、涕、泪、汗、尿 津 : 其性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体表、皮 肤、肌肉、孔窍、渗入血脉,起滋润作 用者为津 。 液 : 其性稠厚、流动性小、灌注入骨节、 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者为液。
(一)元气 4、生理功能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2)激发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 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 宗气 1、概念 (宗:汇聚)宗气是指聚集于 胸中之气。(又称大气、动气) 2、生成: 肺吸入之清气 + 脾胃化 生的水谷精气 3、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 走息道,上循咽喉,“蓄于丹田,注 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灵 枢· 五味》
“营气者, 分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
上焦之后,此所受气 “ 精血同 者,泌糟粕,蒸津液, 源” 化其精微,上注于肺 脉,乃化为血。”
三、血的功能
(一)濡养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血液充盈——脏腑组织得养——面色 红润,肌肉丰满,皮毛润泽,运动自 如,耳聪目明。 (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液充盈——神志清晰,精神充 沛,感觉灵敏。 (三)运载作用:水谷精微及自然之清气; 代谢后的浊物;运载传导体内各种信息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五单元精、气、血、津液细目一:精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的精概念有严格的区别: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古代哲学的精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
2.人体之精的功能①繁衍生命②濡养作用③化血作用④化气作用⑤化神作用3.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细目二:气1.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人体之气的生成①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J I清气:来源于自然界②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1)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气运动的意义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具体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气机失调”。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2)气化的概念和形式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形式: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中基精气血津液课件

中基精气血津液课件教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血津液导语: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闻名于世。
其中,中医的基础理论对于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精髓至关重要。
本教学课件将着重介绍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精气血津液,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这一概念及其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精气血津液的概念1. 精气的概念与作用在中医学中,精气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物质,它主要来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气。
精气在人体内运行,具有调节全身机能、启动各种生理过程的作用。
2. 血津液的概念与作用血津液是指人体内液体和相对稠厚的物质。
血津液主要有血液、津液和体液三种形态,它们在体内的流动与分布与健康息息相关。
血津液的运行与平衡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二、精气血津液与中医养生的关系1. 养生之道与精气的调养中医强调保护精气,认为精气的养护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精气的充足与调养与人体的精神状态、营养摄取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养生之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护和补充精气。
2. 血津液与人体水液代谢的关系血津液的运行与平衡对于人体的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养生强调保持体内血津液的平衡,避免出现血液粘稠、津液不足或体液紊乱等问题。
通过适当调节饮食和药物,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血津液的正常分布和运行。
三、精气血津液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 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精气血津液情况。
通过分析精气血津液的运行情况,中医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药物和针灸疗法的应用中医药物和针灸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常常用于调节和补充精气血津液。
具体应用方法包括选用适合的药物、针灸穴位和疗程,以提高患者的精气血津液水平,促进疾病康复和身体健康。
四、总结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深入理解和掌握其概念与作用,对于正确理解中医学、加强养生保健以及提高临床技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精气血津液神的知识点

精气血津液神的知识点
精、气、血、津液、神是中医对人体内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抽象描述,具体来说:
1.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分为先天之
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而后天之精则是来源于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
2.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3.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的主要来源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中液态部分经心肺气化后,成为红色血液。
4.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基本物资。
津液有很多种类,如脉内之津液、皮肤之津液、关节之津液等。
5.神:是一个哲学概念,泛指万物之精气,在人体中则指由精气化
生的生命活动。
神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双重功能。
健康术语-气血精津液

健康术语-气血精津液解读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如《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者,主藏精。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素问·调经论》强调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机体内除了藏于脏腑中的精和运行于脉管内的血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
因此,津液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应用领域(一)人体之精的功能精主闭藏而静谧于内,与气之运行不息相较,其性属阴。
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
由于具有遗传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并且五脏六腑之精都可资助藏于肾的先天之精,故生殖之精实由肾精化生。
先、后天之精的相辅相成使肾精逐渐充实,化生的肾气也逐渐充盛。
充盛的肾气促进和维持了人体的生长发育,形体发育成熟到一定年龄并能产生“天癸”,使人体具备生殖能,有利于繁衍后代。
在生殖过程中,父母将生命物质通过生殖之精遗传给后代。
因此,肾精不仅产生生殖之精这种物质,而且化生肾气以促进生殖。
这一给予后代的生命遗传物质,即新生命的“先天之精”。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之一,其理论体系深厚而复杂。
其中,精、气、血、津、液、神六者被视作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称为“六淫”。
本文将详细讲解这六者的含义与作用。
一、精精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是由父母双方的生殖细胞结合而生成的元气之源。
精在中医学中的作用体现在:首先,精是生殖功能的基础,男女的生殖细胞都来源于精;其次,精还具有调节肝肾等器官功能的作用,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最后,精在中医学中还被认为是补充元气,延缓生命衰老的重要物质。
二、气气是一种无形无质的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力量之一。
中医学中的气包括了天地之气、人体脏腑之气以及中医理论重视的气血。
气可以分为内气和外气两种,人体通过呼吸来吸取外界新鲜空气,从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三、血血液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中强调的血有两层意义:其一,它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和水分的消化、吸收等过程,是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运行活动的能量来源;其二,在人体中循环流动的血液还承载着多种因子和信号物质,如细胞因子、激素、免疫球蛋白等等,它们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四、津液津液包括了人体各种分泌液和内部滋润物质,如口腔中的唾液、泪液、汗液、体液、脑脊液等等。
津液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润泽人体的五脏六腑,避免疼痛和疾病的发生;同时,津液对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新陈代谢。
五、神神在中医学中所指的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精神活动,包括了多个方面,如情绪、思维、记忆、行动等等。
中医学认为神的活动一般都与脏腑器官功能密切相关,比如说,心脏主管人的精神,肝脏主管情感和气质等。
神的活动也与气血的供应密切相关,当机体气血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时,神则受到极大的影响,容易引发头晕、缺乏注意力、精神抑郁等不良反应。
精气血津液学说-津液

➢ 粪便中也含部分水液
• 途径包括出汗、呼 气、排尿、排便
• 排尿是主要环节
滋润濡养
津 液 的 化生血液 功 能
运载作用
• 含大量水分和一些营养物质 • 渗注脉中与营气相合以化生血液 • 属阴,能载气
• 大肠主津,吸收糟粕中的水分
脾
津 肺 液 的 肾 输 布 三焦
• 脾气转输布散津液 ➢ 直接散精、布散全身 ➢ 脾气主升、上归于肺
肝
脾
津 肺 液 的 肾 输 布 三焦
• 肺主通调水道 • 肺主宣发肃降 ➢ 宣发:将津液布散于人体上部及体表,或化为汗液,或口鼻呼出 ➢ 肃降:将津液下输于肾及人体下部
肝
脾
津 肺 液 的 肾 输 布 三焦
• 肝主疏泄 ➢ 气行则水行、津布
肝
宣发
呼气
肺 肃降
排汗
津
液
散精 脾
的 三焦气化
输
肝调畅气机
布 肾 阳 蒸腾气化
尿
• 肺气宣发
➢ 促使津液从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津
➢ 从呼吸道以水气形式被呼出
液
的
• 肾主水
排
➢ 将浊者化为尿液,下注膀胱而排出
泄
• 大肠传化糟粕
精气血津液
--津液
津液的概念
目
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输布
录
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功能
又称“阴津”“阴液”:与气相对
津 定义
液
• 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是 构 成 人 体 和 维 持 生 命 活 动 的 基 本 物 质
的
➢ 主指脏腑组织、形体官窍内的液体及正常分泌物,包括涕、泪、唾、胃肠液、汗、尿等
肝
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气化作用
含义: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 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 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如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再化生为气血津液; 津液经过代谢转化为汗液、尿液; 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糟粕等。 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19
24
2.宗
气
含义:积于胸中之气。又名“气海”、膻中。 生成:水谷精气和清气结合而成。 分布:聚于胸中,上出息道,下注丹田。 走息道以司呼吸——与呼吸有关
功 能量
贯心脉以行气血 —— 与气血运行、心搏的力 及节律有关 与人的试听言动等相关
25
3.营
气
含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又称“营血”、“营阴”。 生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中之精专部分) 分布:进入脉中,循行于全身。 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26
4.卫气
含 义: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卫作用的气。
又称“卫阳”。 生 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水谷之悍气) 特 点:剽疾滑利 分 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布散全身。 功 能: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调节体温 影响睡眠
27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红色液态物质 血 和维 循行于脉中 是构成人体
人体生命活动的 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 一。
15
温煦作用
含义:是指气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 人体(阳气) 生理:维持体温恒定;促进各脏腑组织进行正常 的生理活动;温煦血、津液等液态物质 病理: 阳气不足见虚寒性病变——畏寒喜 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脏腑生 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 运行迟缓等。
机体代谢机能下降
16
防御作用
含义:气既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 作用,同时由具有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 生理表现: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 入人体病邪。 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
固摄作用
含义:指气对于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 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气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 统摄血液 生理表现 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 固摄精液 固护脏器 病理表现 气不摄血——出血 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流涎、呕吐、泄泻 气不固精——遗精、滑精、早泄等 不固护脏器——脏器下垂
6
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7
精的功能
1.生殖繁衍。
2.促进生长发育。
3.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4.滋养濡润。
5.防御卫外
8
二、气
9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 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物质属性、功能属性。
10
二、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先天之气(精气)——源于先天之精 谷气——水谷之精化生 后天之气(宗气) 清气——来源于自然界
22
五、气的分类
分类依据:根据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 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分。 类别: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23
1.元气(原气)
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生成:由肾精化生,赖水谷之精滋养。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功能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的生理活动。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 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
4
一、精
5
概念
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 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狭义之精:肾中所藏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生殖之精。 广义之精:从液态精华物质的角度出发,是指人体内一切 有 形的精微物质。
营养作用
13
推动作用
1.含义:气能促进和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 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激发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
生理表现 激发和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输布; 激发和兴奋精神活动。
14
病理表现
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 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 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 精神状态的改变
生血之根
31
三、血的功能
(一)濡养作用
生理体现: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毛发 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 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 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无力。 (二)运载作用
(三)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神充沛、神志清晰、 反应灵敏、思维敏捷。
32
四、血的运行
循行方式:行于脉中,流布全身。
精气血津液
重点掌握
1.气的含义,其生成与哪个脏腑有关。气的功能 气化、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元气、宗气 、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 2、血的组成,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血的 功能及正常运行的条件。 3、津液的含义,代谢过程涉及到哪些脏腑。 4、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 为精,妙用为神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20
3.脏腑之气运动的规律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为升降枢纽 六腑气机以降为主
脏腑气机升降 出入协调平衡 是维持正常生 命活动的关键
21
4.气机失调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基本物质之
29
二、血的生成 (一)血的组成 营气 + 津液 (二)血的来源 水谷精气 肾精
30
(三)相关脏腑
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营气和津液是 生血之源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 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贯注心脉, 生血之所 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 肝肾: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可以互化。
11
(二)与气生成有关的脏腑
肾为生气之根: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先天之精所 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为 血和津液,皆可化气。
肺为生气之主:肺主气,主司呼吸运动和宗气的生成。
12
(三)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完整通畅 血液充盈,寒温适度 心、肺、肝、脾功能正常
33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