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高考必考篇目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设计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 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 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 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

代劳动人民智慧赞美的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 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手法来写蜀山之高,蜀水之险的句子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7. 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 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

折萦岩峦。

9. 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

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10. 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 李白《蜀道难》中,从视听结合的角度,采用拟人手法描写畏途寂寞凄凉情景的四句是: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 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与天边相接,枯松倒悬绝壁之奇的两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3. 写出《蜀道难》中,总括畏途这一段的凶险后转入后文对友人关怀的两句: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4.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总写出剑阁地势险要后,说明它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二夫当关,万夫莫开。

15.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丙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 《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揭示主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 《蜀道难》中用劝告友人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的两句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登高》情景默写设计

1. 《登高》中,作者从视听结合、由高到低角度,描写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写出夔州秋天的典型景物特征的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登”蕴含了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 杜甫《登高》中,落木无边,江水无穷,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无边无际,推排不尽的忧愁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点明诗歌主题的两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_

5. 杜甫《登高》中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物特征,烘托悲凉气氛。

6?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 ?杜甫《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

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琵琶行》情景默写

1. 写出白居易《琵琶行》中交代作者送别友人的时间地点及凄凉环境的两句:“浔阳江头夜

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 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采用互文修辞手法描写作

者与友人下马上船,举杯饯行却没有音乐的烦闷心情。

3. 白居易《琵琶行》开头,采用顶真修辞,描写作者与友人饮酒作别的悲凉心理,借用眼

前江水浸月的景象,情景相生的两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另U时茫茫江浸月。”

4. 白居易《琵琶行》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两句,描写未见其人先闻

其声的情景,有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的效果。

5?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出作者的急切心理和琵

琶女出场时羞怯的情态。

6. 白居易《琵琶行》中,“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描写琵琶女演奏

琵琶的动作熟稔和演奏的内容。

7 ?白居易《琵琶行》中采用比喻手法描写大弦声音浊重粗重,小弦声音轻细急促的两句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8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采用借喻手法写出大弦声浊重,小弦声清脆响亮的特点。

9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写出琵琶声时而如黄莺在花

下啼叫婉转流畅,时而像泉水在冰下受阻不流畅特点。

10. 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描写琵琶声暂停,但此

时的无声比有声效果更美妙的特点。

11. 白居易《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采用借喻手法,写出琵

琵暂停后突然响起,雄壮激越的特点。

12. 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终时琵琶女用拔

对着琵琶中心划了一下,发出像撕布一样的声响特点。

13. 白居易《琵琶行》中“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琵琶女已演奏完毕,

但周围船上的人们鸦雀无声,借明月映照江中宁静优美的环境,从侧面描写烘托琵琶声的优

美动听和琵琶女演技的高超。

14?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从侧面写岀琵琶女

当年才貌双全的形象特点。

15. 白居易《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写出琵琶女年青貌美时富

家子弟对她的追捧。

16. 白居易《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描写战乱使琵琶女家破

人亡,自己又一天天的变老的不幸遭遇。

17. 白居易《琵琶行》中,“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写出琵琶女年老色衰,门庭冷落,无奈下嫁的不幸遭遇。

18. 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琵琶女深夜做梦,

醒来泪流满面,泪痕交错的可怜相。

19. 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写出作者与琵琶女身

世遭遇相似,即使不曾认识,也会同病相吟,表达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慨叹自身失意,揭示诗歌主题。20. 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叙被贬,离开京城卧病浔阳的两句是“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21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作者谪居浔阳时的恶劣环境的两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

芦苦竹绕宅生。

22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作者谪居的浔阳,虽然也有音乐,但是很难听的两句: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23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早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即使在良辰美景

之时,也因被贬而沦落天涯而产生孤独无助的苦闷。

24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第二次受邀请弹奏的琵琶声更加凄凉,让满座的人们掩面流泪的两句是:?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25.成语“司马青衫”,形容极度悲伤。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荀子《劝学》情景默写设计

I. 荀子《劝学》中开门风山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阐明“活到老,学到老”的

道理。

2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观点相同。

3.荀子《劝学》中采用比喻手法,用冰变成水而比水寒比喻人经过学习才能超越自己,证明“学不可以停止”的道理的句子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 ?荀子《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用木经过墨线比量就会变直,金属靠近磨刀石就会变得锋利,比喻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原来的状态的道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并时常反省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劝学》中用踮起脚跟张望与登上高处相比,比喻学习与不学有很大的差别的两句是:吾

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中强调君子禀赋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利用外在条件的两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 《劝学》中以积累土块,堆积成山就会有风雨兴起来比喻积累的重要性两句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1?《劝学》中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

9 ?《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比喻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劝学》中用汇积水流成为江海的反面比喻积累的重要性两句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II. 《劝学》中以劣马有恒心毅力取得成功比喻学习要有恒心的重要性两句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 《劝学》中,从恒心的反面设喻,用一雕刻就放弃,朽木也不能雕刻来比喻学习要有恒

心毅力的重要性道理的两句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 《劝学》中从正面设喻用持之以恒的雕刻,再坚硬的东西都能雕刻成功来比喻只有坚持

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两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 《劝学》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也会有所成的原因的一句子是:用心一也。

14. 《劝学》中从反面以“蟹六跪而二螯”设喻,形象生动地说明:如果没有蛇膳这洞穴就没有托身地方的原因的一句:用心躁也。

15?《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都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韩愈《师说》情景默写设计

1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开门见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

2 ?韩愈《师说》一文用老师的职能作用来证明中心论点正确性的一句:师者,传道受业解

惑也。

3 ?韩愈《师说》一文中认为,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道理,人人有疑惑的两句: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

4. 韩愈《师说》一文中“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说明如果有疑惑却不“从师”最终不能解决疑惑,从“从师”的反面说危害,证明从师的重要性。

5?韩愈《师说》一文中认为,出生在自己前面的,懂得道理固然比自己早的两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韩愈《师说》中认为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有老师存在的择师标准的两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韩愈《师说》中认为,选择老师就不管他年龄是大还是小,是生于自己先还是后的一句: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韩愈《师说》感叹批判从师风尚不传很久,但很难叫人无惑的社会现实的两句是: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1. 韩愈《师说》中认为今之众人越来越愚昧,古之人越来越圣明的原因是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12. 在《师说》中,韩愈用“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_”两句形象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

意从师学习的心理。

13. 《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14?韩愈《师说》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来说明学识有各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也就是说,早知者,有能者为师的道理。

15. 韩愈《师说》中引孔子“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一语,说明从师的重要性。

16. .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

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的句子: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7. 韩愈《师说》结尾阐述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说明作者写作原因的一句是余嘉其能行

古道。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两句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石块冲击山崖,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离愁和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梯石栈相钩连。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汇总 《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赞美的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 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 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

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 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与天边相接,枯松倒悬绝壁之奇的两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总写出剑阁地势险要后,说明它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丙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揭示主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蜀道难》中用劝告友人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的两句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登高》情景默写

最新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本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 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 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境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其三)》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一、《寡人之于国也》: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农业不违农时方 面的);②,。(渔业方面的);③,。(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 ④ , ,。(纺织方面的);⑤,,。(牧业方面的); ⑥, ,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 。(兴办教育)。 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与“”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二、《劝学》: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的境界。 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9、《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0、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1、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2、《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 是:,;,。 13、《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第 1 页(共 4 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 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 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 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 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 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 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 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 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 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 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 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 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 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 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梯石栈相钩连。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愁攀援。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 《蜀道难》 1、《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 句子:,。 2、《蜀道难》的主旨 句:,。 3、《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5、《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 为:,。 6、《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子:,。 7、《蜀道难》中:“, 两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9、《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子:,。

,。 10、《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高耸入天,绝壁景色俏丽的句子是:,。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景 象:,。12、《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语 句:,, 。 13、从《蜀道难》中 “,, ”表达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慨叹。 14、《蜀道难》中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人事的关注。 15、《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 “,”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16、《蜀道难》中,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要,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 “,”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 17、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1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蜀道之高危,仿佛在星辰之间穿行,令人空自嗟叹。19、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蜀道高险,使人听而变色;又用“”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生叹。 20、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蜀道难》中“,”。 21、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蜀道难》中“”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 “”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愁。 杜甫诗三首 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 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最新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 危乎高哉!”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 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 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 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 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 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一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 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 (m en)参(she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8 李白在《蜀道难》一 诗中,”但见悲鸟号(h d 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 e),—夫当关, 万夫莫开”。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 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2、李白在《蜀道 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 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飞湍瀑(p Q)流争喧豗(hu i),砯(p m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 景。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 《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I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二暮砧 (zh en)。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江间波 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其三)》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I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千载 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

(完整版)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三第二单元情景式默写训练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两句诗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蜀道的盘旋曲折,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6、《蜀道难》一诗中,“,。 ,。”四句诗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以此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4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秋兴八首》(其一) 1、《秋兴八首》(其一)中描写巫山巫峡的秋色凋零衰败阴沉萧瑟的诗句是: “,。” 2、《秋兴八首》(其一)在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胸中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翻腾起伏的诗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写出了诗人由秋天景物触动了羁旅情思,身在夔州,心系故园。 4、《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写秋声,天气萧瑟寒冷,砧声急促惊心,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 《咏怀古迹》 1、诗中以雄奇壮丽的景象来烘托昭君的奇美形象的两句是“, 。” 2、诗中写尽昭君一生悲剧命运的诗句是“, 。” 3、诗中叙写昭君悲剧根源和她魂魄空归的两句是“,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师说》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三.4《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 。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 22、《蜀道难》中用:,。两句极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们经过神情紧张。 23、《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 24、《蜀道难》中:,。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 , 25、《蜀道难》中极写剑阁险峻之句是:,。 ,。 26、《蜀道难》中用:,。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境默写

高考期间语文作业——必修三情境默写 3.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表明本文写作主旨的句子是:, 。 4.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 5.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 6. 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 7.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8.《谏太宗十思疏》中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类似的句子是,。 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10.念高危,;惧满溢,。 11.忧懈怠,;虑壅蔽,。 1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1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的政治境界是,。 1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跟自己的门人宾客表明自己不跟廉颇一般见识的原因是:, 。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卒相与欢,。 16.《鸿门宴》中刘邦义正词严的说,自己之所以进入关内是替项羽考虑。这两句话是:,

。 17.《鸿门宴》上剑拔弩张的一幕在项庄出场后达到高潮,俗称:,。 18.《鸿门宴》中,樊哙列举秦王的暴行,。来影射项羽。 19.樊哙劝刘邦“不辞而别”的说辞是:,。如今人方为刀俎,,? 20.《秋水》中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后,这才改变自己以前洋洋自得的神态和面目,感叹道:,, ,。 2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2.《秋水》中,河伯发出感慨,辛亏自己见到了海神,要不然自己要被见闻广博的人笑话啊。,。 。 答案 1人生自古谁无死,臣心一片磁针石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9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0则思谦冲以自牧,则思江海下百川。11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虚心以纳下。1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13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1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5徒慕君之高义也;为刎颈之交。 1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为鱼肉,何辞为?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默写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高考必考篇目情景式默写及答案《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设计.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1 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 .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3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4.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塞通人烟。 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5.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代劳动人民智慧赞美的两句: 上有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手法来写蜀山之高,蜀水之险的句子是:6. 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7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8. 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9. 扪参历井仰胁息,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以手抚膺坐长叹。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10. 李白《蜀道难》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采用拟人手法描写畏途寂寞凄凉情景的四句是:,中,从视听结合的角度11.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枯松倒悬绝壁之奇的两句:与天边相接,《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12.李白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其险也如写出《蜀道难》中,总括畏途这一段的凶险后转入后文对友人关怀的两句:13.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一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总写出剑阁地势险要后,说明它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15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丙句是: 《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揭示.16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题的句子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蜀道难》中用劝告友人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的两句是:17还家。《登高》情景默写设计.《登高》中,作者从视听结合、由高到低角度,描写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写出夔州1 秋天的典型景物特征的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感慨,抒发了漂泊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在《登高》中发出:“2 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登”蕴含了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杜甫《登高》中,落木无边,江水无穷,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情景交融,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作者无边无际,推排不尽的忧愁的两句: 1 .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点明诗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歌主题的两句是:”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杜甫《登高》中写道:“的景物特征,烘托悲凉气氛。万里悲.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6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7.杜甫《登高》中的“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琵琶行》情景默写浔阳江头夜“《琵琶行》中交代作者送别友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高考必考篇目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设计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 7.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 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 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 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 李白《蜀道难》中,从视听结合的角度,采用拟人手法描写畏途寂寞凄凉情景的四句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与天边相接,枯松倒悬绝壁之奇的两句: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总写出剑阁地势险要后,说明它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丙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揭示主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蜀道难》中用劝告友人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的两句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

必修三情景式名句默写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2、《蜀道难》中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极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们经过神情紧张。 23、《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4、《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 25、《蜀道难》中极写剑阁险峻之句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27、《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两句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 《杜甫诗三首》 1.《秋兴八首其一》中杜甫仅用“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诗就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2.《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营造萧瑟阴沉的氛围的句子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由写景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表现出诗人离乡日久、思乡情切。 4.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而白帝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使得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 1.《咏怀古迹其三》中从时空角度、用对比手法揭示出昭君悲剧一生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发挥想象,由近及远,以雄奇壮丽的图景引出昭君生长之地的句子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3.《咏怀古迹其三》中揭示昭君悲惨命运的原因为君王不察,体现昭君心念旧国的句子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4.《咏怀古迹其三》中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的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11.杜甫《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 17.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琵琶行》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