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
酸化施工HSE两书一表模板(作业指导书)
![酸化施工HSE两书一表模板(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aec8419a76e58fafab0031e.png)
中国石油**油田公司**采气厂酸化施工HSE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施工地点:签发时间:有效期:一年****公司2011年3月19日**采气厂酸化施工H SE作业指导书一、工作内容及流程工作内容:油藏认识、酸化井存在问题分析、筛选酸化剂、酸化注入参数设计、酸化工艺设计、动态调整预案、施工步聚设计、酸化施工准备及施工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突发事故处理预案、经费预算和现场施工监督。
工作流程:采油厂出地质方案、施工单位编制酸化施工设计、方案审批后现场施工。
二.存在危害因素及酸化施工岗位员工操作指导卡存在高温烫伤、化学药品伤害、电起火危害因素、机械伤害、触电、化学药品伤害、高压、环境污染、触电和失火等危害因素。
三.从事相应岗位工作或完成相关操作作业的基本条件1、岗位文化素质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岗位安全操作知识,能够解决一般生产问题,有处理初级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
2、技能资历从事本工种1年以上,取得本工种初级及以上(或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相关安全方面上岗合格证。
3、身体条件身体健康,适应本岗位工作野外作业要求。
四.岗位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有关规章制度,推进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2、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做好本岗位安全、清洁、文明生产,对本岗位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负直接责任。
3、严格遵守和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
4、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本岗位操作规程,检查、操作、维护设备设施及工具、用具,发现异常立即判断、处理、报告。
5、辨识风险,了解本岗位、作业现场存在的危害因素,熟悉本岗位的危险点源,发现事故隐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现场指挥或现场负责人报告。
6、接受岗位培训,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和应知应会内容,熟悉风险控制和事故监控措施及应急处置程序。
7、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上岗,必须持证上岗,听从指挥,服从管理。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1a73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d.png)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意识与责任1. 操作人员应具备足够的酸处理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安全意识。
2. 每位操作人员都有安全责任,应主动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或条件。
3. 操作人员应遵守公司的安全政策和程序,并参与相关的安全培训,以确保能够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二、安全装备与环境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酸雾面部防护罩、化学不透水防护服、耐酸手套、耐酸护目镜等。
2. 酸处理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以减少酸蒸气和雾霾的积聚。
3. 酸处理区域应配备应急洗眼器和急救设备,并保持通畅无阻。
三、酸处理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应对酸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执行酸处理作业前,应对相关化学品进行合理携带和储存,防止滴漏和泄露。
3. 酸处理作业前,应详细了解和掌握酸的性质、浓度、用量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
四、酸处理作业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确保酸处理作业的顺利进行。
2. 执行酸处理作业时,应准确计量和混合酸液,确保浓度和比例符合要求。
3. 操作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按照正确的时间和方法加入酸液,并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五、废液处理与清洁1. 废液和废液容器应妥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或与其他物质混合。
2. 酸处理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将使用过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整理并妥善存放。
3. 酸处理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无冗余杂物和碎片。
六、紧急情况与事故应对1. 操作人员应具备处理紧急情况和事故的能力,了解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救援程序。
2. 在发生泄漏、溅洒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清洗、封堵、隔离等。
3. 操作人员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或监督人员报告任何事故或不安全情况,并配合后续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七、酸处理作业后的安全措施1. 酸处理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先进行个人清洗和更换干净的工作服。
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1ce1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6.png)
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前言该规程针对化学实验室工作中酸化一煮沸操作的安全规范,旨在保证岗位操作人员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操作前的准备2.1、阅读安全资料操作岗位人员在进行酸化一煮沸操作前,应先阅读本规程,了解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措施,掌握相关知识,确保自己操作安全。
2.2、检查设备、器具的正常性制定了酸化一煮沸操作的岗位需要配备酸溶槽、蒸馏装置、集气器、烘干装置等设备,岗位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检查设备、器具是否正常,确认实验设备正常后方可进行实验。
2.3、准备好安全用品岗位操作人员在进行酸化一煮沸操作前,应准备好相应的安全用品,包括手套、隔热手套、防护面罩、防护镜等,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服和鞋子,不得随意脱掉或更换。
2.4、对实验物质的了解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所用实验物质的基本特性,如pH值、稳定性、毒性等,并检查实验物质的纯度和有效期限。
3、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1、实验舱内的操作顺序在进行酸化一煮沸操作前,操作者需要进入实验舱内,并按照规定使用实验设备。
3.2、酸化操作(1)严格控制酸化物的添加量,同时在添加时不要使其过快(2)在酸化过程中,如果出现颜色变化、起泡和涌动等现象应立即停止酸化,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后续操作(3)在酸化过程中若有气体、颗粒或颜色的改变,需要关闭酸溶槽的导入阀门并调整集气器的位置。
3.3、煮沸操作(1)实验者应保持实验装置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和清理发现缺陷及时报告(2)操作者须防止煮沸过程中的波动,可在煮沸装置下方放置抑制器(3)着火后应熄灭火源,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不会影响实验3.4、出现事故如何处理在使用酸化一煮沸装置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停止实验并关闭酸溶槽的导入阀门,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事故处理。
4、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完成后,应及时将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清理无用物质,并观察设备状态,如果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报告维修。
5、总结酸化一煮沸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但操作不当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岗位操作者必须了解相关规程和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保护实验室和设备资源的安全。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三篇)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5f02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7.png)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程为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操作流程,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规程内容必须被全体工作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反本规程。
第四条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严防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第六条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七条工作人员对于自己的操作必须承担责任,不得进行误操作和乱操作。
第八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不得违背操作规程。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九条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域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耳塞、防护眼镜、安全鞋等。
第十条工作人员必须对操作区域进行巡视,确认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方可进入。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仔细查看操作设备的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维修部门。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必须按照工作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禁止盲目调整设备。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保持设备清洁,禁止乱堆乱放物品。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确保设备运行平稳,禁止超负荷操作。
第十五条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应保持设备与自身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意外。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食和吸烟,以免引发火灾或污染物。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
第十八条工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关闭设备电源,清理工作场地,归位工作设备。
第十九条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设备故障、事故或安全隐患,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二十条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一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不得违反职业道德。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二十二条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厂长负总责,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酸水洗热处理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
![酸水洗热处理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ded7c8e009581b6bd9ebb9.png)
酸水洗热处理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1 岗位职责本岗位的工作是将钠还原的原粉,进行水洗、酸洗后,按照要求高温真空热处理,再将热处理工序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脱氢、磨筛、调配后合批、混合、包装、入库。
2 岗位人员要求2.1 岗位人员的年龄: 符合国家劳动法规定的用工年龄。
2.2具有初中以上学历。
2.3经过上岗前专业技能、安全生产和质量教育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且考试合格。
2.4身体健康,体格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3 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3.1经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
3.2掌握本岗位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掌握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
3.3掌握本岗位工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4掌握本岗位的关键点和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
4 岗位的行为安全要求4.1当班人员必须按照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及工具。
必须爱护和正确使用设备、机器、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不得故意破坏;4.2酸水洗各种钽粉时,按《酸水洗搅拌安全操作规程》、《水环泵操作规程》操作,小心地面积水以防滑倒。
4.3磨筛及处理钽粉时,按《振动磨筛机安全操作规程》,《油加热真空干燥箱操作规程》,《“V”型筒混料器使用维护操作规程》操作。
4.4产品合批及包装时请根据合批产品的名称使用专用的双椎混合器、旋振筛混合振筛,按照《双椎混合器安全操作规程》、《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旋振筛安全操作规程》、《真空包装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在吊料口放置【注意安全】警示牌,投料、产品转移、入库时要注意用力均匀以防闪腰。
4.5产品入库要注意用力均匀以防闪腰,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
4.6用手盘动皮带轮等传动机械设备,严禁戴手套、披长发或佩戴其它悬露的物品。
4.7当班人员严禁酒后上班,上班时严禁做与生产无关的任何事情。
4.8生产现场的物料、材料及工具不得乱堆乱放,堵塞安全通道、消防设施、配电设施等。
生产现场有积水、积油及垃圾应及时清理。
4.9对关键操作要进行安全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多人协作操作时保证正确沟通确认。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1dc9b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9.png)
酸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酸处理作业的安全和正常进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酸处理作业过程中的员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酸处理作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酸处理作业前,必须进行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五条酸处理作业过程中,必须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维护检查。
第二章作业准备第六条在进行酸处理作业前,必须明确作业目标、内容、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并进行合理的排产安排。
第七条酸处理作业前,必须对相关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八条酸处理作业前,必须将作业区域进行清扫,并将易燃、易爆、有毒和有害物品妥善存放或清除。
第九条酸处理作业前,必须检查酸液的浓度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十条酸处理作业前,必须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正确佩戴,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章作业操作第十一条在进行酸处理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禁止私自改变。
第十二条酸处理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酸液浓度和温度进行操作,禁止超出范围。
第十三条酸处理作业过程中,必须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四条酸处理作业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防止酸液蒸气对员工的伤害。
第十五条酸处理作业过程中,禁止吃东西、喝水、吸烟等与操作无关的行为。
第十六条酸处理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第四章废液处理第十七条酸处理作业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废液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禁止乱倒、乱排。
第十八条酸处理作业后,必须将废液桶密封妥善存放,禁止随意丢弃或泄漏。
第十九条酸处理作业后,必须清理作业区域,并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无残留物或有害物质。
第二十条酸处理作业后,必须进行废液处理记录的填写,并保留相关记录和样品。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篇)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8800d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png)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工作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按照《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是指涉及制酸反应过程中原料加工、器材操作、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的岗位。
第四条本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与相关岗位的岗位说明书、操作指导书等文件一致,并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具体工作中如发现存在安全风险,员工有权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主管报告。
第六条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知识培训和技术交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七条本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向全体员工宣传,并在工作现场明显位置进行张贴。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八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负责制酸反应的原料加工、设备操作、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并保证岗位的安全。
第九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负责工作区域的安全巡查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第十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应按照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设备和器材。
第十一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应持相关证书上岗,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能力。
第十二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应与其他相关岗位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岗位和工作区域的安全。
第三章安全作业规范第十三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人员在工作前应经过相关安全操作培训,并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
第十四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应严禁饮酒、吸烟、乱投乱放,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与整洁。
第十五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按照操作规程准确使用设备和器材,并保持设备和器材的良好状态。
第十六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人员在进行原料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方式。
第十七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时应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不得私自处理。
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1f81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b.png)
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酸碱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规范酸碱作业操作行为,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酸碱作业操作人员以及其他参与酸碱作业的相关人员。
3. 安全准备3.1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掌握酸碱的性质、防护措施和急救方法等知识。
3.2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经过体检并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面具等。
3.3 在进行酸碱作业前,应对操作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操作区域的安全和环境的稳定。
4. 操作准则4.1 在进行酸碱作业前,应将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整齐,并确保装备的良好状态。
4.2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动作,确保操作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4.3 进行酸碱作业时,应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接触,以免产生不可预知的反应。
4.4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4.5 禁止私自更改酸碱作业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
4.6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在作业结束后清理操作区域,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
5. 应急措施5.1 在发生酸碱泄漏事故时,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撤离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5.2 在发生酸碱溅入眼睛等急救情况时,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5.3 在发生酸碱灼伤或其他伤害事故时,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并通知相关部门。
6. 责任与监督6.1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2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酸碱作业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6.3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7. 附则本规程的制定和修改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并经过相关人员的讨论和批准。
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应熟知本规程的内容,并严格按照规程执行酸碱作业。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相关部门应通知所有酸碱作业操作人员,并加强对其宣传和培训。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d0d9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2.png)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制酸工序转化岗位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制酸工序转化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严禁违反规程操作,造成的后果由操作人员自负。
第三条制酸工序转化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并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
第四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操作说明、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处理措施,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第二章工作场所安全要求第五条工作场所必须清洁、整齐,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工作区域内不能存放杂物,应保持畅通。
第六条工作场所应设有工作指示牌,明确标明操作区域、禁止入内区域和紧急出口位置。
第七条工作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可靠性和合格性。
第八条工作场所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操作区。
第三章岗位操作规程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工作指定的安全防护用具,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所操作化学品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严禁擅自操作和维修设备。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故障或危险。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严禁因分心、疲劳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误或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协同配合,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或向主管汇报。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发生泄漏、溢出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彻底清除操作时产生的废料和化学物品,保持场所的干净整洁。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置第十七条在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突发事件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0f8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8.png)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概述本岗位是制酸工序转化岗位,所涉及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以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岗位安全职责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或改变操作流程和参数。
2. 负责设备和仪器的日常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区域前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眼镜、手套、安全鞋等,以防止身体直接接触到制酸物质对皮肤和眼睛造成的伤害。
2.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好操作时间和操作速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3. 定期巡检设备操作人员需定期巡检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录入并报告上级,不能因自行认为问题不大而懈怠。
4. 遵守存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制酸物质的存储规定,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密封性,并定期清理周围环境。
5. 加强防火防爆措施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并且禁止使用明火。
必须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同时,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质靠近工作区域。
6. 紧急事故处理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紧急事故处理方法,清楚各类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如发生泄露、溢漏或者火灾等突发情况,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予以处理。
7. 清理作业场地操作人员在完成岗位操作后,必须清理作业场地,把化学品容器和设备等归位,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通风。
四、岗位安全管理1. 岗位安全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制酸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岗位安全操作意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公司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责任。
酸化、解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酸化、解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946032a32d7375a41780bf.png)
一、作业井场安全用电规定1、井场所有电线必须绝缘可靠,严禁用裸线或电话线代替,不准用照明线路代替动力电线。
2、井场电线必须架空,高度不得低于2.5米。
井场照明不许直接挂在井架上,防止电线漏电、井架打铁通电、工人上下井架触电。
探照灯电线不能在人行道上和油水坑内,以防止损坏漏电伤人。
3、井架照明必须使用防爆灯,探照灯必须用灯罩,预防天然气或原油喷出打坏灯泡引起爆炸火灾。
4、探照灯离井口应在10米之外,灯光不能直射司钻或井口操作人员,避免工人眼睛受直射光刺激,.影响操作。
搬移探照灯时,必须先拉掉闸刀开关,其位置应离开套管两边管线喷射方向,预防突然喷出的油气将探照灯打坏引起火灾。
5、电源闸刀应离井口25米以外,并且安装在值班房内。
闸刀开关应安装闸刀盒,发现闸刀盒损坏应及时更换,不能凑合使用,应具备简易配电箱。
6、射孔后发生井喷迹象时,立即切断简易配电箱。
二、酸化、解堵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严禁用明火,严禁吸烟,施工时关闭加热炉,并做好消防准备,高压区严禁非岗位人员接近。
2、防止憋爆设备及管线,泵车安全销子不准超过最高工作压力,处理刺漏时必须放空。
3、酸化、解堵施工管柱必须结构合理防止遇堵、遇卡。
4、下井工具必须严格检查,达到质量标准。
三、酸化、解堵施工操作1、施工前准各(1)、使井口采油树各阀门齐全、无刺漏,井场和道路畅逋。
(2)、按设计要求完成施工管柱,洗好井。
(3)、各好材料,配好各种用液。
(4)、准备好酸化泵车及其他车辆、施工管汇等。
2、酸化施工步骤(1)、按设计将酸化、解堵管柱下到预定位置,装好井口。
(2)、将车辆、酸化设备根据井场情况合理摆放布置好,并用管线连接起来,关死井口,对地面管线试压,使其压力高于工作压力的1.5倍。
(3)、配制酸液。
(预先配制或现场配制)(4)、打开井口总阀门,向井内挤注酸液,泵压控制在设计要求的油层初始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
排量大小依据油层吸收能力的大小而变化,迅速安全的将所需酸液全部挤入。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e906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4.png)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操作程序。
2.班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况,确保设备无异响、无渗漏且工具配齐完备。
3.操作前一定要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安全眼镜、耳罩等。
4.操作过程中谨慎行事,严禁过程中吸烟、喝水、饮食等,严防操作失误。
5.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首先应当立即切断电源、气源和液源,停止操作并立即向班长汇报。
二、岗位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确认操作流程,检查设备状况。
–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安全眼镜、耳罩等。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2.操作步骤1.打开酸罐进料阀门。
2.打开酸注进度监测系统。
3.在岗位提示灯亮起后,开始进行岗位净化操作。
4.打开操作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5.在操作过程中,应按照岗位净化操作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6.操作完成后,关闭所用的阀门、设备和仪器。
7.操作后做好清理和整理工作,确保岗位整洁无异味。
三、设备安全检查规程1.每个操作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认真记录每天的检查情况。
2.定期检查加热器,确保加热器表面无明显变形,无裂痕、无渗漏。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更换或维修。
3.定期检查阀门,确保阀门开关灵活,无泄漏现象,如有问题应及时予以更换或维修。
4.定期检查工具,确保工具齐全、完好,如有问题应及时予以更换或维修。
5.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并将保养记录上报到班长处。
四、预案和处置方法1.在操作中出现了问题时,首先应切断电源、气源和液源,然后向班长汇报。
2.如在岗位净化操作过程中出现灰尘超标、出现异味或其它异常情况,应按照紧急停机程序进行停机,然后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3.如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出现泄漏、爆炸等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和液源,紧急撤离,组织专业救援力量进行处理,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和相应部门。
五、岗位安全培训1.每个操作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日常岗位安全培训。
2.每个操作员必须经过全面的操作规程培训,理解操作的标准化和净化要求。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23d5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8.png)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制酸工序净化岗位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酸性物质的处理和处理设备的操作。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此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制酸工序净化岗位的操作人员。
二、操作前的准备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手套、护目镜、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要处理的酸性物质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净化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无泄漏和故障。
三、操作规程1.\t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t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务必确保个人处于安全的位置,稳定站立或坐下,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四、净化设备的操作1.\t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净化设备处于停止工作状态,确保设备不再具有运行能力。
2.\t操作人员在操作净化设备时,禁止随意触摸设备各部件,严禁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3.\t操作人员在清理设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方法进行,禁止利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或工具进行清理。
五、酸性物质处理的操作1.\t操作人员在处理酸性物质时,必须佩戴防酸手套,并将酸性物质加入设备中时,应注意避免酸性物质溅入眼睛或皮肤上。
2.\t操作人员在处理酸性物质时,应注意控制酸性物质的量,避免发生溢漏或喷溅。
3.\t操作人员处理完酸性物质后,应立即将用过的容器或工具进行清理,避免物质残留造成危险。
六、事故处理1.\t操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同时应及时向主管报告事故情况。
2.\t操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以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七、紧急情况应急措施1.\t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应急措施,并迅速撤离现场。
2.\t在撤离现场时,应尽量利用安全通道,并遵守安全规定,禁止慌乱和推挤。
八、操作后的清理1.\t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清爽。
2023年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39b8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2.png)
2023年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酸、碱作业是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但由于涉及到化学物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以规范酸、碱作业的操作流程,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酸、碱作业的作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化工车间、水处理系统等。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任何情况下都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胡乱操作或违反规程。
3. 风险评估和防范:在进行酸、碱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四、工作流程1. 酸、碱物质的储存和标识(1) 酸、碱物质应储存在专用存储区域,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2) 酸、碱容器必须标明清晰的标识,包括物质的名称、浓度、危险性等信息。
2. 酸、碱物质的取用(1) 取用酸、碱物质前必须先检查容器的完整性和标识是否清晰可读。
(2) 取用酸、碱物质时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3) 取用酸、碱物质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应使用合适的容器和工具进行移液或称量。
3. 酸、碱物质的配制(1) 酸、碱的配制必须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严禁随意调整浓度或配比。
(2) 配制酸、碱液体时应缓慢倒入容器中,避免溅出或溢出。
(3) 配制好的酸、碱液体要储存在专用容器中,标明清晰的标识,并储存在专用存储区域。
4. 酸、碱作业的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作业前必须清理操作台面和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干扰。
(3) 酸、碱作业要注意操作的平稳,避免急剧变化引起的危险。
(4) 酸、碱液体的倒入和倒出要缓慢,避免溅出或溢出。
(5) 作业时要注意观察酸、碱液体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篇)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536c4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1.png)
制酸工序转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制酸工序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制酸工序的操作人员,并应严格遵守执行。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1. 操作人员是制酸工序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应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工作安全;2. 上级主管部门、生产主管以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3. 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并向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报告;4. 操作人员应主动参与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事故应急演练,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三章安全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在进入作业场所前,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帽子和鞋子,同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2. 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场所后,应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和巡视,确保无明火、易燃物品或其他安全隐患;3. 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危险;4.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或操作参数;5.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化学反应的变化,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如调整温度、搅拌速度等;6.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作业人员的协调配合,避免发生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的事故;7. 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作业场所,保持清洁整齐,防止化学品交叉污染或其他意外事故;8.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或误食。
第四章应急措施1. 操作人员在发现有可疑危险时,应立即按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报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紧急处理;2. 操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并迅速报告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3. 操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紧急救护;4.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设施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在必要时快速使用。
第五章警示标识和警示语1. 在作业场所的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语,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2. 对特殊危险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围栏,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3. 警示标识和警示语的内容应明确、易于理解,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4. 操作人员应了解各种警示标识和警示语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176d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6.png)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本文档旨在规范酸煮工序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高效。
酸煮工序是一种将物质在酸性环境下进行处理的工艺,常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和化学品制备等领域。
操作环境准备1.操作区域: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备品备件:准备酸、碱、试剂等所需物品,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中断。
4.紧急应急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相应的应急设备,如洗眼器、安全淋浴等。
5.操作文档:提前编写好操作步骤和操作流程的文档,供操作人员参考。
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检查操作区域,确保通风良好。
3.核对所需物品和试剂准备情况。
步骤二:操作前的准备1.将所需的酸溶液、碱溶液和试剂等放置在操作台上,并进行标识。
2.准备好所需的容器、玻璃仪器等器材。
步骤三:操作过程1.在操作台上将待处理物品准备好,确保清洁干燥。
2.将所需的酸溶液、碱溶液按照设定比例配制。
3.取出适量酸溶液,将待处理物品放入酸中浸泡。
4.在设定的时间内,对浸泡的物品进行搅拌或反复翻动,以确保酸与物品充分接触。
5.根据操作要求,将物品从酸溶液中取出并进行中和处理。
6.将中和后的物品进行清洗,去除酸碱残留物。
7.完成处理后,将废液和废料妥善处理,分别进行回收或处置。
步骤四:操作后的清理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废液和废料的处理。
2.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洁和消毒。
3.将操作台面和周边区域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无酸渍残留。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严禁用手直接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
3.操作时要注意放置酸碱溶液的容器稳定,避免倾斜溅洒。
4.酸煮工序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5.紧急情况下,尽快使用洗眼器冲洗眼睛,或使用安全淋浴冲洗身体。
6.废液和废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6d66096294dd88d1d26ba4.png)
Life is like sailing on the sea in the dark. Only a lighthouse can find its wa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9.1 一般规定9.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9.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9.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9.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9.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9.2 开车前准备9.2.1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9.2.2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9.3 运行中的操作9.3.1 酸化9.3.1.1 调整酸化锅阀门,通知亚钠颗粒岗位工进料。
酸化锅进料完毕,待吹扫管道后,关闭进料阀。
若物料体积不到第二档搅拌下20cm处禁止做料,防止反应,导致SO2外溢。
必须补加煮沸二次水稀释。
当比重达到要求,开真空泵,并打开锅上真空阀,然后打开通往中和的SO2管道阀,必须开启搅拌,进行酸化。
9.3.1.2 当中和操作结束后,关闭中和排SO2阀,开酸化锅废气阀,停真空,在常压下必须停搅拌,取样用PH试纸测PH6~6.5并送分析至终点合格。
9.3.1.3 如分析不合格,必须补通下一锅中和之SO2,如时间不允许,可以补酸,补酸须请示值班长、调度。
补酸时必须保证阀门开关正确,设备盘根,手孔密封较好,无漏气现象,防止加酸产生SO2外溢。
9.3.2 一煮沸9.3.2.1 待酸化完成后必须根据酸化分析结果加适量煮沸二次水,升温、静置15min以上。
加水升温过程中必须打开排空阀门,防止酸化一煮锅起压造成危险。
9.3.2.2 静置结束分层后通知压滤岗位打开阀门进料,必须待压滤岗位同意后方可用蒸汽吹扫管道进料。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标准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标准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641890981c758f5f71f677d.png)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酸煮工序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1.酸计量槽打酸1)带好护面罩,手套等保护用品2)打开计量槽阀门,打开酸储罐外边底阀,找开降温水启动搪瓷泵3)必须认真观察计量槽,计量试管,到了要求液位及时停泵4)按开始的相反顺序进行关闭储罐底阀,关闭计量槽阀门,关闭降温水2.酸煮罐内加酸1)把酸煮罐观察孔盖盖好,开启引风机,开启搅拌2)将计量槽底阀打开3)将硫酸按要求数量缓慢放入酸煮罐(10-15分钟)4)开始升温并将观察孔打开,注意观察罐中液位5)在升温过程中防止料液突然溢出造成烫伤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总则1、各车间领导自觉接受并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产品质量指标和各项生产任务。
2、认真对待安全生产意识,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做到精心操作,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禁私自调班。
4、上岗期间严禁擅自离开操作岗位,不准睡觉、看书报、串岗、做私活及吃零食等。
5、上岗时不准会客,不准聚众谈笑,不准乱窜车间。
6、上岗时做到服装整洁(厂服发放后一律穿厂服),不准穿背心、短裤,男工不留长发、女工要戴工作帽,不准穿宽松衫、高跟鞋、裙子、拖鞋及塑料底鞋,严禁戴手套作业。
7、上岗期间严禁喝酒,严禁在禁烟区吸烟。
8、严禁私自触摸电器,严禁跨越传动部位。
9、行车起吊前,应提前做好安全操作准备工作,严禁行车底下站人。
10、提前10分钟上岗,做好各岗位交接班的各项工作,熟练掌握各部位机械性能及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车间主任汇报。
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eaf201240c844768eaee67.png)
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手册-1-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一、2-萘酚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磺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水解吹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回收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中和、酸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冷却结晶、抽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碱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7稀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8回收亚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9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二、三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1压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2干燥、蒸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3出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4切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5化碱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6司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二、精萘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7精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三、商砼外加剂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8磺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9水解缩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0中和反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1喷雾干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四、污水车间安全操作规程22三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3二次浓缩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4冷冻结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5压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6冷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3-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一、2-萘酚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磺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1一般规定1.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1.3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1.2开车前准备1.2.1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1.2.2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1.2.3开硫酸液下泵进酸于计量槽,待回流时停泵,备用。
1.2.4磺化锅应无杂物,投料前应先加热夹套热油,预热烘干水份。
1.2.5调整磺化锅的各种阀门必须使其处于正确位置,在磺化操作过程中,排空管必须保持畅通。
1.3运行中的操作1.3.1开启精萘打料泵,将熔融的萘打入萘计量槽,回流时应立即关闭打萘泵电源,以免超压跑料,造成火灾隐患。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 安全操作规程系列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操作规程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 安全操作规程系列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b2941c04a1b0717ed5dd44.png)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1.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在其工作地应备有洁净洗用水、毛巾、药棉和急救中和的溶液,其它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工作负责人应负责检查是否适应所做的工作。
2.搬运酸、碱前应仔细作下列几项检查:(1)装运器具的强度是否可靠;(2)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3)容器的位置固定得是否稳定;(4)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3.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溶液溅出。
4.酸碱或其它苛性液体,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
5.开放盛有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的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
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
6.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慢将浓酸少量滴入水内。
禁止将水注入酸内。
当浓酸倾撒在室内时,应先将碱与其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
7.拿取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磁匙取用,且操作人员须戴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
8.废酸、废碱必须倒在专门的缸子内,缸子应放在安全的地方。
9.如强酸溅到眼睛内或触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液清洗。
如果是强碱溅到眼睛构成皮肤上,则除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外,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醋酸清洗皮肤。
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迭医院治疗。
10.腐蚀性强烈的物质有:溴及溴水,硝酸,硫酸,王水,氢氟酸,铬酸溶液,氢氰酸,五氧化二磷,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铵,冰醋酸,磷,硝酸银,盐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化、一煮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 一般规定
1.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1.2 开车前准备
1.2.1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1.2.2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1.3 运行中的操作
1.3.1 酸化
1.3.1.1 调整酸化锅阀门,通知亚钠颗粒岗位工进料。
酸化锅进料完毕,待吹扫管道后,关闭进料阀。
若物料体积不到第二档搅拌下20cm处禁止做料,防止反应,导致SO2外溢。
必须补加煮沸二次水稀释。
当比重达到要求,开真空泵,并打开锅上真空阀,然后打开通往中和的SO2管道阀,必须开启搅拌,进行酸化。
1.3.1.2 当中和操作结束后,关闭中和排SO2阀,开酸化锅废气阀,停真空,在常压下必须停搅拌,取样用PH试纸测PH6~6.5并送分析至终点合格。
1.3.1.3 如分析不合格,必须补通下一锅中和之SO2,如时间不允许,可以补酸,补酸须请示值班长、调度。
补酸时必须保证阀门开关正确,设备盘根,手孔密封较好,无漏气现象,防止加酸产生SO2外溢。
1.3.2 一煮沸
1.3.
2.1 待酸化完成后必须根据酸化分析结果加适量煮沸二次水,升温、静置
15min以上。
加水升温过程中必须打开排空阀门,防止酸化一煮锅起压造成危险。
1.3.
2.2 静置结束分层后通知压滤岗位打开阀门进料,必须待压滤岗位同意后方可用蒸汽吹扫管道进料。
出料时反应釜内压力禁止超过0.2Mpa。
1.3.
2.3 开关分配器阀门必须站在侧面,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人身伤害。
1.3.
2.4 出料结束必须缓慢排空锅内余压。
1.4 停车操作
1.4.1 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1.4.2 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1.4.3 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1.4.4 若较长时间停车,锅内禁止存放物料。
1.5 安全注意事项
1.5.1 -萘酚:吸入2-萘酚的粉末,会刺激粘膜和引起头晕,2-萘酚经过皮肤进入
人体,会引起肌肉麻木,2-萘酚是可燃物,闪燃点为153℃,生产中要注意粉尘浓度、环境温度严守动火制度,密闭设备、负压受料、加强通风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操作者在切片包装时,应戴上口罩、手套和工作服。
1.5.2 煮沸操作工把亚硫酸钠压到冷却槽内,以及最后把三煮沸粗酚压入干燥锅都
必需与压滤岗位及蒸馏岗位取得联系,并协调好。
1.5.3 一煮沸过程中若母液比重有问题时,要想打开煮沸锅手孔取样一定要排尽锅
内压力,并确认表压为零后才能操作。
1.5.4 煮沸锅出料压力控制在≤0.2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