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论发展史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演变史ppt课件

原子结构演变史ppt课件

CHAPTER ONE
原子概念的提出
CHAPTER ONE 原子概念
原子概念的提出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是 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即原子。
CHAPTER ONE 原子概念
上古时代的原子论不是科学理论,它只 是一种哲学的推测。
CHAPTER TWO
近代原子学说
CHAPTER TWO 近代原子学说
卢瑟福
SUMMARY
纵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不难发现:人们对 于物质的认识总是从宏观到微观,一代代科学家在前人 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或验证或推翻前人的理论。而 科学的理论也就在这样的建立——推翻的进程中不断得 以修正完善。因此,我们对于科学也要抱着虔诚而又怀 疑的立场。
A T OM
THANK YOU
CHAPTER THREE 更小的微粒——夸克
夸克
1967年,三位科学家用此加速器进行 实验,并最终证明夸克的存在。 质子和中子的组成:一个质子由两个 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一个中 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SUMMARY
总结
SUMMARY
德谟克利特
道尔顿
汤姆生
海森堡
波尔
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永无止境……
1
道尔顿
1803 实心球模型
2
汤姆生 1904 阴极射线实验
枣糕模型
3
卢瑟福 1911 α粒子散射实验
行星模型
3
玻尔 1913 量子论
玻尔量子化轨道
CHAPTER TWO 道尔顿原子说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803年继承古 希腊朴素原子论和牛顿微粒说,提出原子学 说: 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道尔顿原子论 复杂原子

道尔顿原子论 复杂原子

道尔顿原子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道尔顿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是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于我们理解复杂原子的本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通过描述和解释道尔顿原子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探讨复杂原子的本质以及其在化学世界中的重要性。

道尔顿原子论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提出。

他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极小且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被称为原子。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稳定的,具有质量和体积,并且不可能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他还提出了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组合和重组的概念,从而解释了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和组成。

根据道尔顿原子论,复杂原子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这种结合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结合,形成分子。

离子键是指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吸引力所形成的结合。

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通过电子云的共享而形成的结合。

这些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复杂原子形成的关键。

复杂原子的性质由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

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导致了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

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的,具有溶解性和极性的性质。

复杂原子的性质的多样性是由原子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所决定的。

道尔顿原子论的提出对于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为我们解释了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性质提供了基本框架。

通过对原子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开发新的材料和药物,以及解决环境和能源等重要问题。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了道尔顿原子论的局限性。

事实上,原子并非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即原子核和电子云。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环绕在原子核周围。

这个新的模型被称为卢瑟福模型。

卢瑟福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原子内部的复杂性。

重审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1803还是1805

重审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1803还是1805

重审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1803还是1805道尔顿原子论是化学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对物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化学革命的标志。

对于道尔顿原子论确切的建立时间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1803年,也有学者认为是1805年。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审。

让我们回顾一下道尔顿原子论的主要内容。

道尔顿原子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原子组成的。

这些原子具有自己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种类物质的性质差异就在于它们的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组合方式不同。

道尔顿原子论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以往对于物质本质的认识,成为了现代化学的起点。

关于道尔顿原子论建立的确切时间,最早由道尔顿自己在1808年的《化学哲学》中提出了1803年这个时间节点。

但后来一些学者却认为,道尔顿原子论的确立时间应该是1805年。

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文献和道尔顿的实验数据。

我们来看1803年这个时间节点。

道尔顿在这一年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科学论文《气体的吸附和与液体的吸附比较》,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气体分子的概念,并指出了不同气体的粒子质量比例。

这是道尔顿原子理论的最初雏形,开启了他对原子理论的深入研究。

还有一些历史文献也支持了1803年的观点,比如一些当时的学者对于道尔顿原子论的评论以及相关的会议记录等。

1805年这个时间节点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

1805年,道尔顿在他的《气体与其他物质的热吸收比较观察》等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原子理论,并提出了道尔顿定律,即各种气体的分子体积相同、分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成简单整数比的结论。

这一定律可以说是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内容,对于后来的化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1805年这个时间节点更加准确。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无论是1803年还是1805年,道尔顿对原子理论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一问题的确定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文献考证的结合分析。

我们还可以通过道尔顿自己的手稿、日记和信件等个人文献来查证。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史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史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史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模型的演变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然而,这个理论没有得到科学实验的支持,直到19世纪才有了实验依据。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

他还提出了混合物和化合物的概念,这些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是原子结构模型的重要突破。

他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球体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这个模型解释了电子的存在和原子的电性质,但没有解释原子的核心。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金箔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

他提出了“太阳系模型”,认为原子是由核心和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的。

这个模型解释了原子的核心和电子的轨道,但没有解释电子的运动方式。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电子的运动方式。

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模型”,认为电子是一种波动,存在于原子的空间中。

这个模型解释了电子的运动方式和原子的光谱,但没有解释原子的核子。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又一重要突破。

他提出了“液滴模型”,认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中性的中子组成的。

这个模型解释了原子核的结构和稳定性,但没有解释电子的轨道。

现代原子结构模型是由量子力学和液滴模型组成的。

它认为原子是由核心和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的,核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中性的中子组成的。

这个模型解释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为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原子结构模型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探索。

原子发展史概括

原子发展史概括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及过程如下: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5个阶段:古代原子论。

道尔顿原子论。

汤姆森原子模型和卢瑟福原子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01年后汤姆生在1904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然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他的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两年之后他的学生玻尔将量子学说引入了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

卢瑟福行星
汤姆森的学生卢瑟福完成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的正确性。

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
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行星模型由卢瑟福在提出,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古希腊原子论

古希腊原子论

古希腊的原子论关于世界本原的看法,早在古希腊有多种。

泰勒斯认为是水,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是数,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巴门尼德认为是无限的一――和中国的道家看法类似,恩培多克勒认为是土、气、火、水四种元素――和中国的阴阳五行说类似,原子论者认为是原子。

现代自然科学证明,原子论的观点最为科学。

据罗素推测,提出原子论的是留基伯(鼎盛期约公元前440年),而丰富和阐明这一学术的是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460-前370) 。

德谟克利特的继承者伊壁鸠鲁说不知道留基伯,这至少说明德谟克利特对原子论的贡献相当大。

留基伯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著名学者,他首先提出物质构成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这个词本身就是不可再分割的意思)。

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从而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是留基伯的学生,他对留基伯的学说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观。

他用多元和运动来解释宇宙:一切物质都由微粒组成,这种微粒无限小,世上没有比它再小的东西,因此它是不可再分的。

无数的原子在无限的空间或“虚空”中运行;原子是永恒存在的,没有起因,“不可分”,也看不见,相互间只有形状、排列、位置和大小之区别。

留基波的鼎盛期似乎约当公元前440年①,他来自米利都,继承了与米利都相联系着的科学的理性主义的哲学。

他受了巴门尼德和芝诺很大的影响。

关于他,人们知道得非常少,以致于有人认为伊壁鸠鲁(德谟克里特后期的一个追随者)曾经断然否认过他的存在,而且有些近代的学者还重新提出这种理论来。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很多提到他的地方,因而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神话而竟然会出现这么多的引征(包括对原文的引文),那就似乎是令人难于置信的了。

德谟克里特则是一个更加确定得多的人物了。

他是色雷斯的阿布德拉地方的人;至于他的年代,他曾说过阿那克萨哥拉年老的时候(可以说约当公元前432年左右)他还很年青,所以人们认为他的鼎盛期是公元前420年左右。

浅析原子论的发展过程

浅析原子论的发展过程

原子论发展史与主要内容化学是以物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为己任,所以,“物质是什么构成的?”是化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然而,从上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到17世纪的波义耳(1627~1691年),上下2000多年,尚未做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到了17世纪的1661年,波义耳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建立这样的元素论: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是元素。

即西方的“土、气、水、火”四元素物质组成观。

这种物质观已接近原子论,但还不是科学的原子论。

因为,他当时称之为元素的物质,今天看来只是单质,而不是原子。

随着科学实验的深入、技术的进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渐渐地明确起来,并发生了认识上的飞跃,产生了科学的原子论,完成这一“飞跃”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那已经是19世纪初的事情了(1803年)。

由于原子的概念是化学的基石,是化学的灵魂,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必然促进化学学科极大的发展。

事实正是如此:从科学原子论提出,到19世纪中期,已发现的化学元素就有60多种,证明了原子论的指导作用。

从此,化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揭开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序幕,已能从微观物质结构的角度去揭示宏观化学现象的本质。

使化学发展到由材料的堆积至材料的整理,并使其条理化的新时期。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与发展从道尔顿的原子论到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历代的史学家们已经对此进行过非常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在最初的30年里,化学家们由于研究的需要而运用它,又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思想方法上的差异,特别是狭隘经验论的影响又不敢信赖它。

分子论的命运更惨,它被原封不动地埋在意大利达半个世纪之久。

科学思想在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不断地接受社会环境的选择。

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总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认识论的根源,是人类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原子结构发现史范文

原子结构发现史范文

原子结构发现史范文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原子论。

然而,直到近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原子结构的真正揭示才得以实现。

以下是原子结构发现史的概述:1.古希腊原子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他的学派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永恒的、不可见的原子构成的。

2.化学元素周期律19世纪初,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元素的原子论,并发现了元素之间的简单比例关系。

这为后来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3.汤姆逊的电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他提出了“葡萄干糕点模型”,即认为原子是一个正电荷的球体,内部均匀分布着负电的电子。

4.卢瑟福的金箔散射实验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金箔散射实验。

实验中,他发射了α粒子(带正电的氦离子)穿过金箔,观察到一些α粒子被散射的特殊模式。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了原子具有一个重量集中在中心的正电荷核,并且核与电子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5.卢瑟福-玻尔模型根据金箔散射实验的结果,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和电子的相对位置。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进一步发展了卢瑟福模型并提出了玻尔理论,认为电子绕着原子核以特定的能级和轨道运动。

这是第一个成功描述原子结构的模型,并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的存在。

6.波尔理论的量子化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

玻尔的模型只适用于氢原子,无法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线。

1913年,玻尔发展了所谓的“量子化”概念,即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产生光谱线。

这一概念为后来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约翰逊和波茨的发现1925年,美国物理学家沃德·约瑟夫·约翰逊和大卫·波茨通过对氢原子的光谱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氢原子光谱中存在一些奇特的线条,这些线条难以用波尔模型解释。

他们的发现表明原子内部存在着更复杂的结构。

8.施罗丹格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施罗丹格和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原子模型演变史

原子模型演变史

原子模型演变史从古希腊时代到现代,原子模型已经以几何图形来描述原子的大小和结构。

每一次演变都揭示了一个新的层次上我们关于原子的了解,引发了一系列的科学发现。

今天,让我们踏上一次演变的旅程,回顾原子模型的发展史,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演变成对宇宙有着重大影响的系统。

一、原子模型的演变史1.古希腊时期的“阿基米德原子论”古希腊时期的“阿基米德原子论”被认为是第一个物理学与化学的融合,它认为物质是由构成它的“原子”组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给出了他的假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不可分割,在性质和数量上它们是一样的,只是位置上存在差异。

虽然这些原子理论有些粗糙,但它却引发了许多新发现与研究。

想象一下,阿基米德原子论曾认为水是由火原子和气原子组成的。

换句话说,他认为水可以通过加热和加压而消失,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上的“蒸发”,水并没有真的消失,只是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了。

这恐怕不会惊讶任何人,但在那个时代,这项发现是令人兴奋的,它让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更多有关原子的可能性。

A.承认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从古希腊时期,人们把物质分解到它最小的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的构件,但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开始承认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原子学家之一是英国化学家约翰·斯托克斯(John Dalton),他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原子是物质组成块,且不可分割。

斯托克斯甚至发现,每种原子都有其单独的性质和重量,不同的元素由其特定数量的原子组成。

他的发现通过开发者了一系列元素的公式,为研究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提供了科学原理,也为后续科学发现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认为,斯托克斯的原子理论是承认物质由原子组成的重要前提,并且其分子理论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重大的意义。

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史

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史

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史哎呀,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可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啊!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哲学家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对万物的本质充满了好奇。

你想,那个时候的亚里士多德居然说什么,物质是由水、火、土、风四种元素构成的。

这就像是说,咱们的身体其实是由菜汤和大气组成的,听上去就特别奇葩,对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原子的理解逐渐深入,像小溪流向大海,慢慢汇聚成河。

到了17世纪,科学家们开始对物质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约翰·道尔顿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过,他像个小侦探一样,发现了原子的存在,并提出了“原子论”。

他认为,每种元素都是由独特的原子组成的,这个想法一出,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然后啊,19世纪的到来,真是给科学界带来了轰动。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被不断修正,咱们迎来了著名的汤姆森。

他用阴极射线管做实验,发现了电子!哇哦,电子这小家伙可真是个调皮捣蛋鬼,居然能在原子中游来游去。

汤姆森就像是个家长,给原子装上了“电子”这个玩意儿,开创了新的局面。

轮到卢瑟福出场了。

这个老兄就像个探险家,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实验。

他用金箔实验发现,大多数的α粒子都能穿透金箔,但少数却被反弹了回来。

他心里一惊,原子居然是空的,中心有个超小的核!这就像发现了冰山一角,原来原子并不是个紧凑的球,而是有着空洞的结构,真的很令人惊叹。

而后,波尔又来了,给原子结构带来了新的理解。

他提出了波尔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转动,这就像是宇宙中的行星一样,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他的模型也不是万无一失,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科学家们开始深入探讨原子的神秘之处。

量子力学这玩意儿就像黑暗中的灯塔,让科学家们发现原子并不是那么简单。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原子中的电子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是一个概率云。

这个概念就像是你在寻找袜子时,永远找不到配对的那只,总是在某个概率范围内徘徊。

再说到现在,原子结构的认识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

道尔顿 原子论

道尔顿 原子论

道尔顿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是化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它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和影响等方面介绍道尔顿原子论。

一、历史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领域正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

人们对于物质的本质和组成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许多实验结果也无法解释。

直到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才为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主要观点1.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道尔顿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被称为原子。

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是由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的。

2. 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性质:道尔顿提出,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相同元素的原子质量相等,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不同。

他还发现,化合物中原子的比例是固定的,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化学计量律的基础。

3.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道尔顿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反应是由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造成的。

他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模型,即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会重新排列组合,但原子本身并不会改变。

三、影响道尔顿原子论的提出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 推动了化学实验方法的发展:道尔顿的原子论为化学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他的观点鼓励了更多的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以验证和发展原子论的内容。

2. 促进了元素周期表的建立:道尔顿的原子论为后来的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元素原子质量和化合物比例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了元素周期性的规律。

3. 为化学计量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道尔顿的原子论为后来的化学计量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化学计量律进一步证实了化合物中原子比例的固定规律,使化学实验和理论更加系统和准确。

4. 为后续的量子力学理论打下基础:道尔顿的原子论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量子力学理论进一步揭示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道尔顿原子论在化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α粒子散射实验模拟
现象
1.绝大多数α粒 子直接穿过金箔
2.少数α粒子发生 较大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被 直接弹回
结论
原子中大部分是空的
原子中间有一带正电荷 的核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 在小核上
4.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 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 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 做高速运动。
3.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 荷的球,其中镶嵌着许多电 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 了中性原子。
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 电子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 现X射线(伦琴射线)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 尔发现元素的放射性 现象
放射出的射线为α射线和β射线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阅读思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 段?划出代表人物和具体贡献。
1、 古典原子论: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
为 :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2.近代原子学说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原子结构的发展历史
德谟克利特:古典原子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
1803
汤姆孙: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1904
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1911
射线
本质
电性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氦离子流
(He2+)
电子流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电磁波 不带电荷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探明 原子内部电子和其它粒子的分布状况,进 一步验证他老师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 式”的原子结构模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他设想了打碎原子的方法。而为了打碎原 子,他选择了带正电的α粒子作为“炮弹” 轰击金箔的实验思路。

西方原子论

西方原子论

西方原子论西方原子论是指在科学发展史上,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一种关于物质组成的理论,也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下面将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点、相关实验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点。

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割的微小颗粒构成的。

这些微小颗粒被称为原子,它们在空间中无限分布,并且不断运动。

原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形态。

德谟克利特认为,所有的变化和现象都可以追溯到原子的运动与排列方式。

其次,关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相关实验。

尽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基于哲学的思考和推理而得出的,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一些实验也为该理论提供了支持。

例如,布朗运动实验在19世纪末由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发现。

他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颗粒随机运动,这种运动被认为支持原子的存在和运动。

此外,在原子论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约翰·道尔顿是英国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于1803年提出了原子说。

道尔顿的原子说主张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微小颗粒组成,不同的元素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并且化学反应是由原子的重组和重新排列引起的。

道尔顿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定量分析,为原子论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再者,后来的科学家推进了原子论的发展。

例如,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托姆逊在1897年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证实了原子是由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相互平衡的。

这一发现奠定了原子核模型的基础,即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而电子则绕核旋转。

此后,劳厄尔和斯库特等科学家通过放射性珍稀元素的实验发现了中子的存在,进一步完善了原子核模型。

最后,在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原子论的进展。

薛定谔方程等理论为原子的行为和性质提供了更精确的解释,如电子能级、波粒二象性等。

此外,通过核反应和粒子加速器等实验,科学家们不断深入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一原子的提出和物质的结构猜想从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物质的理论。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从神话慢慢过渡到自然哲学的研究中。

在这个阶段发展了“物质”的概念并试图去解释纷繁的事物的表象,从这时起,人们由寻找“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转变成了“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1]。

原子论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同一时期的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这两个人。

留基波认为:“每个整体是由无数粒子组成的,每个粒子刚硬,立体而不可分割。

”而德谟克里特首次提出了原子的概念:“物质由原子组成,虚空而真实的空间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人类的知识来源于原子对感官的影响。

原子是同一的,原子的特殊组合是变换的。

宁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

所有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它们的形状像水槽,或是钩子。

它们依靠钩状的和环状的形状相连接。

原子的形状和体积不同,但它们的质量是相同的。

原子在虚空中只有通过直接接触才能相互作用。

”此后原子论并没有得以继续和快速的发展,直到西方文艺复新后,自然科学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在这期间,笛卡尔提出了微粒子理论[1],他假设空间最初充满了物质。

笛卡尔否认原子的不可分割性,他认为最初的宇宙由大小相同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沿封闭曲线形成旋涡,结果造成今天的宇宙基本上由三种不同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的性质可由质量、速度和运动的量等进行定量的描述。

他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原子可以分成两部分或者更多部分。

对于笛卡尔来说物体没有如坚硬、颜色或者其他的通过感官可以观察到的特征,物体只有物理尺度:长度、宽度和深度。

二科学依据的原子论原子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性质。

原子中的相应的化学元素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性质。

在这些基础上,道尔顿系统地提出了原子学说[2]:化学元素均由原子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质量是元素原子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原子论的发展史

原子论的发展史

原子论的发展史原子论的发展就像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奇妙旅程,充满了无数智者的奇思妙想。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有一群聪明绝顶的家伙开始琢磨这个世界的构成。

德谟克利特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他提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原子呢,就像是建筑世界这个大房子的小砖块,不可分割,它们在虚空里晃悠着,组合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时候的原子论啊,就像是一颗刚种下的小种子,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已经有了非常了不起的想法。

你说这古人怎么就这么聪明呢?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天上的星星,只觉得好看,人家就能琢磨出这么深刻的道理。

这原子论刚出来的时候,肯定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吧。

就像你跟一个只知道种地的老农说,这个世界是由小得看不见的东西组成的,他可能会觉得你脑子坏掉了。

可是呢,这就是智慧的火花啊,一旦擦出来,就有着燎原之势。

后来啊,时间就像一辆马车,哒哒哒地往前走。

原子论也像是一个被暂时遗忘的宝藏,在角落里蒙尘。

一直到近代,科学像是睡醒了的巨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学说。

道尔顿就像是一个寻宝者,把原子论这个宝藏又挖了出来,还精心打磨。

他通过研究化学现象,发现各种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而且每个原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重量。

这时候的原子就不再是古希腊人那种模糊的概念了,而是像一个个有着明确身份的小成员,每个都有着自己的特性。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家族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原子也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就有着不一样的脾气。

再往后呢,原子论就像是搭上了火箭,飞速发展。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就好比是在原子这个小房子里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小房间。

原子不再是不可分割的了,它里面还有更小的东西呢。

这一下可不得了,就像你一直以为盒子里装的是一个完整的东西,结果打开一看,里面还有更小的宝贝。

汤姆逊提出的“枣糕模型”,把原子描绘成像一个枣糕一样,电子就像是枣糕里的小枣子。

这模型虽然在现在看来不太准确,但是在当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啊。

卢瑟福呢,就像是一个敢于质疑一切的勇士。

原子结构演变史

原子结构演变史

现代原子学说
CHAPTER THREE
CHAPTER THREE 海森堡——电子云模型
不确定原理
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 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 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即△p* △X≥h/2π(h是普朗克常数),它 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原理。这也就是说明 了在原子中,电子没有确定的运行轨迹,显然行星模型违背了这一点。 因此薛定谔在德布罗意关系式的基础上,对电子的运动做了适当的数学 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解,如 果用三维坐标以图形表示的话,就是电子云。
CHAPTER TWO
卢瑟福行星模型——α散射实验
缺陷: 虽然行星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散射实验,也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 但是没有很好的解释核外电子的排布。因为物理学家们很快就指出, 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转,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两者 之间会放射出强烈的电磁辐射,从而导致电子一点点地失去自己的能 量。作为代价,它便不得不逐渐缩小运行半径,直到最终“坠毁”在 原子核上为止,整个过程用时不过一眨眼的工夫。显然原子在常态下 是稳定的,这一推论与现实不符。
CHAPTER TWO
汤姆生枣糕模型——阴极射线实验
验证道尔顿的原子说时,汤姆生发现在做α散射实验中气 体在X射线照射下会变成电的导体。 据汤姆生的推测:这种导电性,可能是由于在X射线的作 用下,产生了某种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微粒所引起的。
可是怎么往称量那么小的粒子呢?
CHAPTER TWO 汤姆生枣糕模型——阴极射线实验
物质是否可以无限分割?
物质是由什么 构成的?
A

T

原子论发展史

原子论发展史

原子论发展史
一、原子论的起源
原子论这个概念啊,那可是相当古老又超级有趣的。

在古希腊时期呢,就有聪明的哲学家开始琢磨这事儿了。

德谟克利特就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他觉得世界上的东西啊,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的,他把这个粒子叫做原子。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小灯,虽然那时候没有啥科学仪器来证明,全靠他那充满智慧的大脑在想象。

二、原子论在近代的发展
后来啊,科学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到了近代呢,道尔顿又把原子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做了好多实验,通过对化学物质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元素是由不同的原子组成的,而且原子还有自己的相对原子质量呢。

这就好比给原子们都编上了号,让大家能更好地认识它们。

三、现代原子论的突破
再到现代,原子论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家们发现原子其实不是最小的,原子里面还有原子核和电子呢。

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这就像是发现一个小盒子里还有更小的盒子,一层一层的,特别神奇。

像卢瑟福通过他那个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就像侦探一样发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

然后呢,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又更深入了,发现电子的运动是很奇怪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规规矩矩地绕着原子核转,而是有一定的概率分布在原子核周围,就像一团云雾一样,这种状态被叫做电子云。

原子论的发展就像是一场超级刺激的冒险之旅,从古代哲学家的大胆猜想到现代科学的精确研究,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呢。

原子量的测定发展史

原子量的测定发展史

原子量的测定发展史一、化学元素的发现与元素的重量比的测定在早期,人们通过研究矿石、土壤、气体等物质,逐步发现了一些化学元素。

17世纪德国化学家亨利克以及英国化学家普利斯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开始研究元素的重量比。

然而,由于实验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他们只能通过数学模型来估算元素的重量比。

二、道尔顿原子论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他认为化合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道尔顿通过研究元素的重量比,提出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他认为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其它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相对于氢的比值。

道尔顿的这一观点奠定了化学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

三、阿佛加德罗定律与元素绝对原子质量的确定1811年瑞典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发现了气体的组成成分和体积之间存在着简单整数比关系的规律,这成为了阿佛加德罗定律。

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他推导出了元素绝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的化合物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分类,形成了现代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能够更加系统地确定。

五、光谱学与原子质量的精确测定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光谱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光谱技术测定原子的质量。

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齐通过对钠和铝光谱的研究,提出了核质量和电子质量的概念,并测定了氢原子和锂原子的质量。

后续的研究者们利用光谱学的发展,逐步测定了多种元素的原子质量,为化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六、质谱仪的应用与原子质量的精确测定20世纪中叶,随着质谱仪的发展,原子质量的测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质谱仪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原子质量。

质谱仪通过对化学样品中原子的离子化和质量的分析,可以精确测定元素的原子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论发展史与主要内容
化学是以物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为己任,所以,“物质是什么构成的?”是化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然而,从上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到17世纪的波义耳(1627~1691年),上下2000多年,尚未做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到了17世纪的1661年,波义耳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建立这样的元素论: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是元素。

即西方的“土、气、水、火”四元素物质组成观。

这种物质观已接近原子论,但还不是科学的原子论。

因为,他当时称之为元素的物质,今天看来只是单质,而不是原子。

随着科学实验的深入、技术的进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渐渐地明确起来,并发生了认识上的飞跃,产生了科学的原子论,完成这一“飞跃”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那已经是19世纪初的事情了(1803年)。

由于原子的概念是化学的基石,是化学的灵魂,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必然促进化学学科极大的发展。

事实正是如此:从科学原子论提出,到19世纪中期,已发现的化学元素就有60多种,证明了原子论的指导作用。

从此,化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揭开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序幕,已能从微观物质结构的角度去揭示宏观化学现象的本质。

使化学发展到由材料的堆积至材料的整理,并使其条理化的新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