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讲解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2003
福州市1990-2003年综合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表
关于α +β 值的讨论 1)由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是基于等规模条件(α +β =1)下 建立的,而我们的模型中α +β =0.863+0.114=0.977,结果小于1, 这也就意味着福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相对的饱和状态,即对 房地产业投入的资本越多,得到的成本收益就越小(阶段性的);
房地产投资
0
0
年份
年份 年份
福州市1990-2003年房地产投资变化趋势图 福州市1990-2003年GDP的增长趋势图 福州市1990-2003年房地产从业人员变化趋势图
国民生产总值 房地产从业人员
7
首先,建立要素 生产贡献模型
GDP t AHIt Lt
LnGDP t LnA LnHIt LnL t Ut
案例分析 福州市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优秀毕业论文) 03级学生曾祥辉,指导老师符小洪
6
1600
35000 1400 1600000 30000 1200 1400000
单位:亿元 单位:万元 单位:人
1800000
1200000 25000 1000 1000000 20000 800
如何求式中的各参数呢?常用多元回归方法
5
改进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肯德里克模型) Q Q 2 A K L 其中,A为综合要素生产率;Q/K为资本产出率;Q/L 为劳动生产率。案例见P115 意义:首先,分析在总产出增长率中,各生产力要素的贡 献率;其次,若分阶段分析,则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中各要 素的贡献变化规律;第三,改进后的模型,可分析区域增长 的模式及区域发展的投入策略。特别要注意α、β的变化值。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行论述。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财政政策,增加对欠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的资金支持。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从而提升这些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财税体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确保各地税收分成的公平合理。
其次,还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之间的财政差距。
同时,要逐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支持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促进区域发展。
三、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办事环境,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在欠发达地区和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分散区域创新能力,鼓励科技成果在地区之间的转化和交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四、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培养和吸引人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地区之间流动,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措施,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或协调发展地区工作和生活。
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还应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不同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
总结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以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条件是 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提供了区域发 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从区域 发展的角度对科学技术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技术条件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评价各种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适用性 或经济合理性,为区域发展中选择适用技术,采用最优技 术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也从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角 度出发,提供确定科学技术攻关和长远发展的方向和战略 的依据。
1一、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 1、技术进步的概念 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 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类型 一是工程技术的进步:硬技术:知识、经验的物化 成果,即生产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 术的硬件 二是 指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 的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是技术的软件, 为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2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K.Hicks,1932)按照技术进步 对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的影响,将技术进 步分成节约资本型、中性、节约劳动型三种类型。
凡是提高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 比例的技术进步是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反 之,凡是降低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 产力比例的技术进步则是节约资本的技术进 步,而使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 保持不变的则是中性的技术进步343、技术进步的量度 1)索洛余值法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Solow)和肯德里克等人还在依据上述 中性技术进步的定义,在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 变的条件下,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具体估算了技术进步时经济 增长的贡献。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估算一定时期内的劳动产出 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然后以一定时期的总产出分别减去劳动 弹性与劳动价格的乘积,以及资本产出弹性与资本价格的乘 积,残留数值称之为“剩余”或“余值”,此即为中性技术进步对总 产出增长的贡献。
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福祉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要助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
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
在交通领域,应当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通区域之间的“肠梗阻”。
比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度和通达性,使得资源和产品能够更顺畅地流通。
在通信方面,普及高速宽带网络,消除数字鸿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和享受数字服务。
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容忽视,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能源需求,合理布局能源项目,保障能源的稳定供应。
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应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东部地区可以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中西部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要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通过产业转移、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例如,东部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西部转移,在带动中西部地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东部地区腾出空间发展更高附加值的产业。
科技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科技投入,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中心,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鼓励区域之间开展科技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在不同区域落地转化,提高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当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对落后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跨区域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同时,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见效。
第四讲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三)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
1、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 ,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一)科技人力资源
主要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 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 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括可能从 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包括: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 与开发(R&D)人员、科技人力资源培养人员等。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 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主要包括: R&D经费总量、经费分
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 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 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 欧洲国家的1.5倍。
(二)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
1、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
主要包括:①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②改进 旧工艺,应用新工艺;③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 ④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⑤降低各 种生产消耗;⑥提高劳动者技能
2、技术进步的类型
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软” 、“硬”技术在内的整个 科学技术的进步(软技术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变化 、劳动经验、技能、政策、技术、管理等)。包括: ①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 ②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 和技能提高;③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④提高 规模经济;⑤政策的影响;⑥管理水平的提高;⑦提 高资金利用效率。
3.4.1 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技术支持分析——区域科技条件评价旅游与规划学院主讲张丹丹第三章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自然条件分析第二节经济条件分析第三节社会文化条件分析第四节技术支持分析第四节:技术支持分析一、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二、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一、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一)、科技人力资源(二)、研究与发展经费(三)、科技活动产出(四)、高技术产业1.科技人力资源概念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2.判定标准一是按“职业”,按职业界定的“科技人力资源”反映了科技人力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
二是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
3.评价指标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区域或国家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是“资格”和“职业”两者统计的综合值,即任何一个人只要满足“职业”或“资格”中的一个条件就属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
✧科技活动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R&D人员是指直接从事R&D活动以及为R&D活动提供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后备资源供给水平。
主要指不同学科层次的大学生、研究生培养情况。
表1部分国家从事R&D活动的人员及科学家与工程师(2002年)R&D人员/(千人·年)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R&D人员/(人·年·万人-1)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千人·年)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年·万人-1)中国922.113965.110加拿大140.49590.861法国327.5135172.171德国484.5125257.867意大利150.16566.129日本896.8135647.697韩国138.166108.452英国257.096157.755俄罗斯1007.3156506.478欧盟1779.0106969.1581.研究与发展经费概念研究与发展(R&D)经费是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技术变动导致资本-劳动
比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
资
高。
本
K0
K2
革新前
K1
革新后
O L2 L1 L0
劳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城市发展学院 6
③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
技术变动导致资本-劳动
比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降
资
低。
本
K0 K1 K3
O
L1 L3 L0
革新前 革新后 劳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城市发展学院 7
③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 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④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 场容量的问题;
⑤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城市发展学院 26
(三)我国的技术引进
我国的技术引进方式分为技术引进、与设备结 合的技术引进和与投资结合的技术引进。 目前我国技术引进是以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 方式为主。 技术引进来源地主要是欧盟国家、美国、日本 等发达国家。
3.技术进步的量度
①技术进步率
该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技术进步的快慢,适合于 对不同区域在一定时期的技术进步速度进行对比。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城市发展学院 8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KαLβ
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 K表示资本投入量; L表示劳动投入量; A是正常数,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城市发展学院 19
2.双轨迹扩散模型
A组轨迹。技术简单而不需要特殊设备、场地,扩散效果 在初期显著但很快趋于稳定。如消费品生产线。
B组轨迹。技术复杂昂贵,要求有专门的场地或设备,组 装时间较长,扩散效果开始比较缓慢,在较后阶段加快。 如钢铁、化工等生产。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完整版PPT资料
区域分析与规划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①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②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 的依赖程度;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1、科技人力资源 研究与发展(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
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 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而进 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 研究、实验开发等三类研究。
R&D人员指直接从事R&D活动以及为R& D活动提供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1、科技人力资源
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R&D活动人 员是科技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其 中R&D 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后 备资源供给水平。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1、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活动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 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 的人员。
科技活动指在科学技术领域内与科技知识的 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关组织 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R&D)、 R&D成果 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服务三类活动。
区域发展战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区域发展战略旨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人才引进等方面,探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创新驱动1.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2.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完善创新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产业升级1. 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加强区域间产业链对接,实现产业链互补和协同发展。
3. 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发展绿色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四、生态保护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区域间生态平衡。
3. 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环境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五、人才引进1.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3. 激发人才活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六、结论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动区域发展的措施
推动区域发展的措施引言区域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繁荣与稳定。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区域发展,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首先,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升其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转变。
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合作,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此外,还要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行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
首先,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区域内外的交通条件。
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缩短人员和物资流动时间,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和合作。
其次,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
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提升信息通信技术水平,推广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还要重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三、改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人才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改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优化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
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训机会;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其次,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到区域发展。
04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四章)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区域科技资源分析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 第四节 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
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
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四)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的障碍 技术的引进或转移过程中, 转出方和引入方都有可能存
在阻碍或制约技术转移的因素。
引进方 障碍
需求障碍 资本障碍 自然资源障碍 劳动就业障碍
技术人力资源障碍 规模障碍
基础设施障碍 文化障碍 时序障碍
直接从事R&D活动以及为R&D活动提供管理和直接服
务的人员。
科技活部动分的国家核从心事R, &科D活技动人的人力员资及研源究中人员最(为201重1年要)的指标。
R&D人员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研究人
(千人/年) R&D人员(人年/万人)
员(人年/万人)
中国
2882.9
38
美国
加拿大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技术选择
第四节 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的概念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均属技术转让范畴。 技术引进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 技术转移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 联合国制定的《国际间技术转让的行动守则》规定:
“技术转让是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式、提供服 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 赁”。
按R&D活动单位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 − 制造业、科学研究业 − 综合技术服务业 −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按各单位R&D活动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
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地方政府纷纷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一系列的政策、资源和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经济特区,享受着政策上的优惠待遇。
政府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了一系列的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
例如,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关税减免、进出口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落实,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企业纷纷入驻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提供法律保障。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管理较为灵活,拥有相对独立的法规和条例,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
同时,开发区还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服务,简化了企业的行政手续,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和风险。
二、资源集聚与技术创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土地、人才、资金等。
开发区的土地资源可以用于企业的建设和扩张,而且往往能够以较低的价格租赁给企业使用,减少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人才资源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区以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人才群聚效应,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提供风险投资、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等,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三、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开发区有助于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提供协同创新的平台,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加速了区域产业的升级。
四、对地方经济的带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开发区内的经济,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溢出效应,助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4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二)研究与发展(R&D) R&D活动:在科技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并创 新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三类活 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 R&D人员:包括直接从事R&D活动、并为之提 供管理与服务的人员,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 R&D人员分析:在三类R&D活动,以及在不同 产业、技术领域/学科类别、单位类型的分布。 R&D经费分析:总量、占GDP比例和来源结构, 支出/投入分布(与人员结构相应的分布)
一、技术扩散——概念 熊彼特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将技术进步过程分 为发明、创新、扩散等三个阶段。 技术扩散:指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是 技术在空间的流动和转移。 技术扩散的构成:包括新技术的供方——源地、 受方——引进者、传播渠道——空间通道和组织 通道等三方面。
技术扩散——形式与途径 梯度式:以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 次转移扩散,扩散强度遵循距离衰减定律。一般 是中低水平技术的扩散方式,或在经济发展水平 低的地区的扩散方式。 跳跃式:从一地跳跃式传播到距离较远的地点, 得益于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受地区技术势能差 的影响,或为开辟新市场。 对流式/等级式扩散:高水平技术的扩散,往往 是在技术等级基本相同的地区间跳跃式地扩散, 并多数在跨国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间传播。传播过 程中往往伴有技术改造及回流。
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 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新产品层出不穷,可催生新的需求,导致需求结 构和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多彩; 新技术的涌现,使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引 伸和“裂变”,形成新的产业部门。
4、为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支持科技园区智慧化发展的国家政策
标题:支持科技园区智慧化发展的国家政策及其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支持科技园区智慧化发展的国家政策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智慧科技园区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国家政策是如何支持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的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以展示这一领域的全景。
一、政策支持的背景及意义1. 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国家政策支持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是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此举对于提高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意义智慧科技园区是连接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桥梁,是推动企业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
而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为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家政策的具体支持措施1. 资金支持政策国家将加大对智慧科技园区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扶持标准和补贴力度,为园区建设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智慧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
2. 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将对智慧科技园区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这将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3. 人才政策支持国家将出台人才政策支持措施,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为智慧科技园区输送更多的创新人才,提高智慧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制度创新政策国家将推进智慧科技园区改革创新试点,探索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为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
三、政策的影响和展望1. 对智慧科技园区的积极影响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为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有助于促进智慧科技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智慧科技园区的发展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支持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凸显。
为了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机制和政策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支持,并讨论其对于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
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重要的机制,以保证各个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以下是其中几个关键机制的介绍。
1. 国家级规划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国家级规划,明确了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这样可以确保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有一个统一的方向,避免了资源的过度集中或者过度分散。
比如,中国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级规划,以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2. 区域协调发展机构为了协调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设立了区域协调发展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制定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方案,并监督各地的实施情况。
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NDRC)就是负责协调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
3. 跨区域合作机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来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比如,中国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除了建立机制,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政策支持的介绍。
1. 资源配置政策为了调整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
比如,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放宽人口迁移限制,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增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2. 产业政策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
例如,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贷款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政策,鼓励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这样可以吸引投资,提升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为了缩小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能源和通信等领域。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支持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支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
为了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机制,并采取有力的政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支持。
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指为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机构。
它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1.1 区域规划体系区域规划体系是指制定制定各类规划文件的体系,包括国家、省级和市级规划。
它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为核心,有效调控各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1.2 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机制是指不同地域之间为解决共同问题而进行的合作。
比如,在经济发展上,可以组建跨区域联合体,共同开展经济合作;在环境保护上,可以进行跨区域的环保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1.3 资金分配机制资金分配机制是指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财政资源从发展较好的地区向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倾斜,以弥补其发展差距。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2.1 优惠政策支持优惠政策是指针对落后地区制定的专项政策,旨在促进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减免税费、贴息贷款、引导外商投资等。
通过向落后地区提供更多优惠,吸引资金和产业向这些地区流动,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2 产业扶持政策产业扶持政策是指政府在产业发展上对特定地区给予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提供技术支持、优化经营环境等手段,促进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之间的平衡。
2.3 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公共服务保障政策是指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
这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通过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全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支持政策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政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政策解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支持政策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支持政策1. 资金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可以获得一定规模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科技研发、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
政府还会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创新项目和示范工程。
2. 税收优惠针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企业和机构,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
比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减免所得税、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开展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
3. 人才支持政府将建立人才项目,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持。
还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推动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4. 政策倾斜在土地使用、产业布局、项目审批等方面,政府将给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定的政策倾斜,简化相关手续,提高效率。
政府还将推动建立健全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示范区的发展需求。
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政策的意义和影响1.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示范区内企业和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通过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将有助于示范区内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2.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示范区内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措施,将促进示范区内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材料: 翻开号称“世界微波炉之王”——格兰仕的 历史,我们会很快发现,从1993年以一个羽绒小 厂闯入微波炉行业开始二次创业之日起的十年间, 格兰仕创出了一连串的奇迹:1995年成为全国微 波炉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1999年登上全球最 大微波炉专业制造商的席位; 2001年9月,格兰 仕微波炉全国、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 35%,连续七年保持中国微波炉市场销量和占有率 第一、连续4年保持全球微波炉市场销量和占有率 第一的桂冠。在格兰仕缔造的业界神话的历史中, 因其以微波炉为代表每年都会发动较大规模的全 国性降价活动,因而格兰仕同时还拥有“价格屠 夫”的美称。 格兰仕选择跨国集团不愿做的高附加值的“低端” 产业。要利用好国内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国外先进 技术可先从贴牌做起。如今格兰仕微波炉仍有2/3 在做贴牌出口,40%产品用自己的品牌。
293 4044 57553 127687 48082
452 104000
GDP2001年 710837
212007 254157 1108746 2177203 1325257 135824 1474880 2073750 130837 14864218 741723 114629 1220969 502527 550699
3.区域人力资源分析 1)科技人员总量:根据职业和资格 2)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参与者和管理者 3)研究与开发人员:参与者与管理者 见P118表4-1 与4-2 4)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后备资源
(二)研究与开发经费(R&D)分析
1.总量
研发经费总量反映了一个区域对科技研发 的重视程度。见P119-120表格
国土面积(千平方公里)2004年 7713
84 31 9971 79 43 338 549 357 132 93 103 70 301 378 99
3 1958
人口(千人)2004年 20111
8175 10399 31946 10211
5401 5228 60200 82491 11060 10107
22103 5767455
单位 百万澳元
百万欧元 百万欧元 百万加元 百万克郎 百万克郎 百万欧元 百万欧元 百万欧元 百万欧元 百万福林 百万克郎 百万欧元 百万欧元 10亿日元 10亿韩元 百万欧元 百万比索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扩散
(一)技术扩散的概念 熊彼特是最早提出技术扩散的经济学家,他 把技术进步过程分为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 阶段,而技术扩散是指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 播在时空上的转移。
(二)技术扩散的形式与途径
根据技术空间传递方式,可分为:
1.空间梯度式
指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 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空间距离是 主要影响因子。在交通通讯较为落后的 时期和地区较为普遍。
2.跳跃式
定义:指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 外一个距离较远的地点。
产生背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一、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及类型 1.技术进步的概念 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 化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 资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注意: 技术进步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涵义: 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 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类型 (1)狭义的技术进步 a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 b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 C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 D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 E 降低各种生产消耗 F 提高劳动者技能
(2)广义技术进步 A生产要素质量变化 B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 C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 D提高规模经济 E政策的影响 F管理水平的提高 G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见P122图4-5
(三)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论文、专利 等。
(四)高技术产业
国际上一般用技术密度( R&D 强度— R&D经费占产值和增加值比重)
见教材P123-126
国家 澳大利 亚 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捷克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冰岛 爱尔兰 意大利 日本 韩国 卢森堡 墨西哥
影响因素:技术势能差、政治经济关系、 应用开发条件、开辟新市场。
如韩国、中国台湾与北美、欧洲间的技 术转移。
3.双向式
涵义:指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过 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扩散过 程。是跳跃式技术扩散的高级形式。
背景:跨国公司各自公司的技术交流
产生地区:经济技术、社会条件势能差 较小的地区。如发达国家之间。
深加工转化 )
(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 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如原料的节约及替代原料的出现) 土地资源能否节约? 目前我国倡导的节约型社会
2.技术进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农业剩余(农产品剩余及劳动力剩余)
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质财富增加 第三产业产生
工业产生 社会物
同时,技术进步还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技术进步促进区域劳动就业
(关联效应:如铁矿开采 —— 钢铁厂的建立)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一)科技人力资源 1.涵义: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 和技术知识的生产、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 人力资源。 2.识别方式: 一是按照“职业” 二是按照受教育程度
3.技术进步的测算 见教材P111-115
(二)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1)技术条件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 和深度。
(广度:石油的利用;低品位矿产的开采; 大陆6000米深石油天然气及海底1万米以 下的资源。
深度:煤炭开采
3) R&D经费在执行部门分布 研发机构、高等学校和国有大中型工业
企业。
目前,研发机构最高。 如中科院
3. R&D经费来源
主要有:政府投入、企业自筹、国外投 资以及其他主体投入。
其中政府投入是最重要、最稳定和最集 中的资金来源。
同时,处于工业化上升期的发达国家和 工业化追赶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政府 投入重要性很大,比重很高。
从R&D总量、 R&D占GDP比重、 R&D增 长速度等指标比较
2. R&D经费分布 1) R&D活动类型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见P121图4-4,我国目前基础研究薄弱
2) R&D活动的行业分布
按照其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我国R&D活 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 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业 等三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