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小报wordA4横版

合集下载

一二三年级数学小报手抄报(6套)

一二三年级数学小报手抄报(6套)

什么是长方体?1、文具盒2、砖头3、玩具积木4、纸箱、鞋盒长方体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试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线,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四条棱,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有3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4)长方体相交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长宽测量测量长方体的长为20cm 测量长方体的宽为14cm 测量长方体的高为7cm 长方形纸箱体积为: 20x14x7=1960cm 3『认识图形顺口溜』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正方体)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华罗庚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数学无处不在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这个数字主宰的时代,无法进行数字思维的人既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也不能充分参与公民生活。

”因为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同时人的生活实践都离不开数学,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蜗牛等都含数学美。

我们学习数学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数学,所以我们学习数学然后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生活中的数学一毛钱一个桃三个桃胡换一个桃你拿1块钱能吃几个桃?【答案】1块钱买10个,吃完后剩10个核。

再换3个桃,吃完后剩4个核。

再换1个桃,吃完后剩2个核。

朝卖桃的赊1个,吃完后剩3个核。

把核都给卖桃的,顶赊的那个。

所以,你一共吃了10+3+1+1=15个桃。

数数学小游戏你来猜一猜老师出了一道题:8÷2=?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皮皮回答:"等于0!"老师说:"怎么会呢?"皮皮解释:"上下分开!"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老师:"哦?"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小朋友你来猜一猜是多少呢?!美籍华人发明了一种用扑克牌算24的游戏。

可爱卡通简洁数学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可爱卡通简洁数学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长度 面积单位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巧妙面积小技巧分析:要求小正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小正方形的边长,只能通大正方形来求。

把小正方形分割成四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求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40÷4=10平方厘米,又知道每个小长方形的宽是2厘米,从而求出小长方形的长是10÷2=5厘米,也就可以知道小长方形的边长是5-2=3厘米。

一、“凑整法”:把可以凑成整数的数放在一起计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凑成整数的,想办法找出来。

24+44+5652+6945-18+1945—18—19二、基准数法:在所有的数字中找到以某一个(或这些数都接近的某个整十、整百数)为基准,其他的数字向它靠拢。

23+20+19+22+18+21102+100+99+101+98三、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

奇数个的方法:和=中间数*个数偶数个的方法:和=(首数+末数)*个数的一半1+2+3+4+5+6+7+…………………+1012+4+6+8+10+12+14+16+18+20 34+37+40+43+46+4961+65+69+73+77+81+83面积计算公式的简单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椭圆的面积 S =πab 的公式求椭圆的面积。

小报:趣味数学起源小报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小报

小报:趣味数学起源小报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小报

数学的起源
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

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资料留存下来的极少。

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

远在1 万5千年前人类就已经能相当逼真地描绘出人和动物的形象。

这是萌发图形意识的最早证据。

后来就逐渐开始了对圆形和直线形的追求,因而成为数学图形的最早的原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
践中又逐渐产生了计数意识和计数系统,人类摸索过多
种记数方法,有开始的结绳记数,用石块记数,语言点
数进一步用符号,
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用的数
字。

图形意识和计数意识发展
到一定程度,又产生了度量意识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
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
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米 1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
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
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数学名言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数学。

——恩格斯
所谓特殊的数学才能,不妨说是非
常确切的记忆力加上异常敏锐的注
意力。

以及对于数学的美的感受
性,而最后的这个感受性尤为重要。

——米山国藏
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
无上的美。

——罗素
智汇。

数学小报三年级上册模板

数学小报三年级上册模板

数学小报三年级上册模板一、报头。

“数学乐园”(用艺术字写在小报的上方正中间,可以用彩色笔装饰)二、板块一:数学之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

有一次,国王怀疑工匠在给他做的王冠里掺了假,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检验。

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当自己进入浴缸,水就会溢出来,他突然意识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水的体积。

于是他用这个原理检验出了王冠是否掺假。

他的这种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数学学习中也要多发现、多思考。

三、板块二:数学知识点。

1. 加法和减法。

- 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123 + 345,个位3+5 = 8,十位2+4 = 6,百位1+3 = 4,结果是468。

- 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同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比如:567 - 234,个位7 - 4 = 3,十位6 - 3 = 3,百位5 - 2 = 3,结果是333。

2. 测量。

- 我们学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10厘米,1米 = 10分米,1千米 = 1000米。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些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

例如,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而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可能是2千米。

3. 四边形。

- 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四边形的例子,像窗户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魔方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伸缩门的形状可以看作平行四边形。

四、板块三:数学趣题。

1. 动物聚会。

- 小动物们要开聚会啦。

1只兔子前面有3只兔子,后面有2只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呢?这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哦。

我们要把前面的兔子、这只兔子本身和后面的兔子加起来,3+1 + 2 = 6(只),所以一共有6只兔子。

五年级a4数学手抄报

五年级a4数学手抄报

五年级a4数学手抄报五年级的小朋友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知识a4手抄报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一. 填空1. 4.03×0.07的积是位小数。

2. 世界名画长8.85米,高4.67米,估计它的面积不会超过m23. 82×34的积是8.2×0.34的积的倍4. 把5.4545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后为5. 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积:14.3×23= 14.8××2.3= 1.46×2.3= 14.8×0.23=6.在○里填上< . >或≡7.3×0.99○7.3×1.01 1.6×0.2○1.6 7.3×6.4○64×0.73 1.6×2.3○2.32.7×1○2.7×(.02+.08) 5.4×0.99○5.4二.判断1.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6.37,它的准确值可能是6.365 ( )2. 12.5×1.5+6.5=100 ( )3.有两个小数a和b都大于1,它们的积一定大于a也大于b ( )三.选择1.与0.45×18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0.45×108b.4.5×1.8c.0.18×4.52. 2.4×0.56+7.6×0.56 =(2.4+7.6) ×0.56运用了( )a乘法的交换律b乘法的结合律c乘法的分配律3. 9.9乘一位小数积一定( )a大于9.9 b小于9.9 c无法判断4. 和5.1×3.9得数最接近的算式是( )a. 5×10b. 5×9c. 6×9四.计算1.口算 1.2+4.5= 0.28×10= 6.87-0.87=2.5×8= 0.1-0.01= 3×3.2=0.2×0.2×0.2= 8.65×0= 100×0.7=1.25×8=2.用竖式计算7.6×0.85=3.5×8.8=3.25×0.31= 0.93×2.22= 5.9×3.14=3.脱式计算0.25×8.5×4= 18×0.92-3.93 1.23×9.4+0.77×9.4 6.2-0.96×0.5 0.63×101 3.7×8.30.83×63五解决问题1. 藏羚羊的奔跑速度可达到每分钟1.33km,非洲猎豹的速度大约是.藏羚羊的1.33倍,非洲猎豹的速度每分钟大约是多少千米(得竖保留两位小数)2. 公园里的草坪是个长方形,宽是43.5米,长是宽的1.5倍,草坪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3. 学校买来20米布为舞蹈队员做演出服,做一件上衣用布0.84米,要做20件这样的上衣够吗4. 某市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收费,其标准如下类别用电量(千瓦时/户.月) 电价标准(元/千瓦.时)一档1——240 0.49二档241——400 0.53三档400以上0.79(1) 小民家上月用电250千瓦时,电费是多少(2)小华家上月用电420千瓦时,电费是多少5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3km),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李老师乘车6.3千米,应付多少车钱一、竖式计算:22.4÷4 28÷16 5.7÷77.65÷0.85 12.6÷0.28= 8.84÷1.7二、脱式计算:0.75×18÷0.15 2.07÷0.23÷0.4521.36÷0.8-12.9 7.28+3.2÷2.5三、计算下面各题,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著名数学家数学小报手抄报(4套)

著名数学家数学小报手抄报(4套)

主要荣誉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个人贡献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岁),犹太人,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家杨乐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数学家杨乐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将名字写进教科书班级 姓名数学家杨乐简介杨乐(1939年11月10日-),中 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南通人。

杨乐不到10岁就进入江苏省南通中学学习,在这里,少年的杨乐萌发了对数学的强烈兴趣。

1956年,杨乐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与张广厚一同考入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门下,进行复分析研究。

1977年,他同张广厚合作,通过对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与波莱尔方向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张杨定理,建立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具体的联系。

他与张广厚都是熊庆来的得意门生,为报答老师的授业之恩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1997年获得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1977年2月25日,杨乐和张广厚共同发表了他们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第一次找到了 函数值分布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 之间的有机联系, 轰动了国际数学界。

从此,杨张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他们和陈景润一样,成为一代青年攀登科学高峰的偶像。

那一年,杨乐38岁。

1980年11月,杨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现称“院士”),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并先后赴美、英、日、瑞士、 瑞典、芬兰、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等国约60所著名大学讲学, 20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均受到热烈赞扬。

几十年来, 杨乐在数学王国里辛勤地探索着,终于创造了光辉的业绩。

年少时杨乐经常感叹:“我做了很多习题,接触了许多定理,发现数学中的很多定理都是以外国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为现代数学发展做出贡献吗?”1978年,外国学者以“杨-张定理”形式将杨乐的名字写进了数学书,杨乐终于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成为数学圈内家喻户晓的人物。

主 要 成 绩。

数学家陈景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数学家陈景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数学家陈景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___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他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他的名字“___”是他父亲为了让他生活得更好而取的。

上学后,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次翻开数学书,他就像上了瘾一样,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有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看书看得入迷,不小心撞到了树上,流了很多血。

___是世界著名的解析数论学家之一。

在50年代,他对___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和___问题的以往结果进行了重要的改进。

60年代以后,他广泛深入地研究了筛法及其有关的重要问题。

1966年,他在一个只有六平方米的小屋里,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用笔和几麻袋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___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___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___定理,受到广泛引用。

他的研究成果使他与___、___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在___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研究上,至今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学者___曾这样称赞他:“___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顶上开出的一朵奇葩。

”___出色的成就使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数学大师。

1999年,中国发行了纪念___的邮票。

同年10月,___将一颗行星命名为“___”。

许多名人都喜欢用数学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比喻往往又幽默又富有启发性,让人难以忘怀。

古希腊哲学家___被誉为“悖论之父”,他的四个数学悖论一直流传至今。

他曾说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拥有更多的知识,但是因为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所以大圆圈与外界的接触面也更大,因此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需要不断地研究”。

【推荐】数学小报初一暑假 愉快的暑假小报 我的快乐暑假生活小报 A4横排 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可编辑

【推荐】数学小报初一暑假 愉快的暑假小报 我的快乐暑假生活小报 A4横排 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可编辑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积得乘方,把积得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3个内角和等于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完全平方公式(a + b)²=a ²+2ab+b ²; ☐ (a-b) ²=a ²-2ab+b ² ☐平方差公式(a +b )(a-b)=a ²-b ²☐(a+b+c)²=a ²+b ²+c ²+2ab+2ac+2bc ☐(a+b-c) ²=a ²+b ²+c ²+2ab-2ac-2bc☐(a-b+c) ²=a ²+b ²+c ²-2ab+2ac-2bc☐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数学小报趣味数学手抄报圆电子小报认识圆A4模板

数学小报趣味数学手抄报圆电子小报认识圆A4模板

数学小报趣味数学手抄报圆电子小报认识圆A4模板
圆的性质
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2条弧。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2条弧。

定义由来
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十分奇妙的形状。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

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像圆。

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

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锤或陶纺锤。

古代人还发现搬运圆的木头时滚着走比较省劲。

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这样当然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

根据定义,通常用圆规来画圆。

同圆内圆的直径、半径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

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同时,圆又是“正无限多边形”,而“无限”只是一个概念。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经过圆心。

认识圆。

数学小报手抄报wordA4横版

数学小报手抄报wordA4横版

数 学 小 报
数学小游戏
你来猜一猜
数学的起源
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

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资料留存下来的极少。

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

远在1万5千年前人类就已经能相当逼真地描绘出人和动物的形象。

这是萌发图形意识的最早证据。

后来就逐渐开始了对圆形和直线形的追求,因而成
美籍华人发明了一种用扑克牌算24的游戏。

这一游戏一出现,就立即风靡全美。

用一副扑克牌中的A 、2、3……10共40张牌。

洗牌后每人轮流取10张,然后每人每次出一张牌,要用+、-、×、÷以及括号计算得到24。

谁先讲出算式,4张牌就归谁。

如讲的算式是错的,就要 另外拿出两张牌,其。

认识克与千克731A4数学电子小报成品,数学手抄报模板,数学乐园趣味数学简报,小学生数学与生活板报

认识克与千克731A4数学电子小报成品,数学手抄报模板,数学乐园趣味数学简报,小学生数学与生活板报

1 元8×.5Kg姓名班级元=12)g(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从有了物重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是质量单位。

kg与千克(品交换,为了保证交换关平,变产生了重量和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学中,食盐量单位。

我们在考虑一件东西有多重时,最初总方便面还有吨克,质量单位有千克、量,克400那家伙足有一头熊是和身边熟悉的物品做比较:克115而重量是指物体所受重和毫克等。

那块石头有两个人重……可是人和人的重量那么沉;有时差的老远。

即使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人,我们在它的单位是力学单位牛力的大小,也能发现他们他们玩那种古老的游戏——跷跷板时,顿。

我们经常说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区别。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准确定义一件物品的重重量、一个物体有多重,实际上,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量呢?人类的智慧源自于自然,惊人的雷同。

他们会选取某种大小均匀的,易于长期都是指它克拉是一种角豆树保存的种子作为计量重量的单位。

的质量。

阿拉伯人用它来称量宝的种子的称呼,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克拉作为石,在中国用的是另宝石重量的单位;每当我们到超市中买东西的时候,会看到方便面的包装袋上标着一种种子——
粟,也25克等等这样的单位,而面粉的包装袋上标的却是95克、80克、65就是现在说的小米。

千克、50千克、千克等等,那么究竟哪些物品的单位能用克100来表示,哪些物品的单位能用千克来表示,哪些物品的单位又能用吨来表示呢?我们的体重用什么单位来表示更合适呢?我们知道了每一种东西都是有重量的,有的很轻,有的很重。

较重物品的质量通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最新)小学生手抄报卡通可爱小学生数学小报(1)WORD版(可直接打印)

(最新)小学生手抄报卡通可爱小学生数学小报(1)WORD版(可直接打印)

数字绕口令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 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 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 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 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数学名言 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 高斯 2.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 罗素 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爱迪生 4.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 你来猜一猜
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
老师:"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小朋友你来猜一猜是多少呢?。

错题小报四年级上册数学横版模板

错题小报四年级上册数学横版模板

标题:错题小报四年级上册数学横版模板一、导言本小报以四年级上册数学横版模板为主题,整理了四年级部分数学知识点的错题,并提供了解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二、错题及解析1. 题目:求和与求积错题:小明计算了1+2+3+4+5+6+7+8+9的和时,将8加成了9,结果是多少?解析:小明计算错误的地方在于将8加成了9,正确的计算应该是1+2+3+4+5+6+7+8+9=45。

2. 题目:乘除法错题:小红用长除法计算2839 ÷ 13 时,计算错误,得到的商是多少?解析:小红的计算错误在于计算余数时出现错误,正确的计算方法是2839 ÷ 13 = 218余5,所以得到的商是218。

3. 题目:平方与立方错题:小华计算8的平方和立方时,计算错误,结果是多少?解析:小华计算8的平方时计算正确,为64,但是计算8的立方时出现了错误,正确的计算结果是8的立方等于512。

4. 题目:分数错题:小军将2/3的分数计算成了3/2,计算错误,正确的分数是多少?解析:小军的分数计算错误在于分子和分母位置颠倒了,正确的分数应该是3/2。

5. 题目:小数错题:小花将0.16用百分数表示时,计算错误,正确的百分数是多少?解析:小花的计算错误在于将小数点后两位数写成了整数,正确的百分数表示是0.16 = 16。

6. 题目:长度单位换算错题:小李将2米换算成分米时计算错误,正确的分米数是多少?解析:小李的长度单位换算错误在于将2米换算成了200分米,正确的换算是2米 = 20分米。

7. 题目:时间单位换算错题:小王计算了2小时的秒数时计算错误,正确的秒数是多少?解析:小王的时间单位换算错误在于将2小时的秒数计算成了120秒,正确的换算是2小时 = 2*60*60=7200秒。

8. 题目:图形错题:小刘将一个正方形误认为是长方形,错误的是哪一点?解析:小刘的图形判断错误在于将正方形误认为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相等,而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

【手抄报Word小报】A4-数学小报18

【手抄报Word小报】A4-数学小报18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生活中的数学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识.数学小笑话《不是洗澡堂》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 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 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要尽可能多做些习题应当尽可能地多做些习题,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

不要以为多做习题搞得熟些是浪费时间,少做几个习题,煮成夹生饭那才是浪费时间呢!算术不熟练,做代数题时处处用到算术,每一个基本运算都比旁人慢,因而做代数习题所花的时间自然比那算术熟练的人所花的时间多了。

二年级数学小报可打印模板

二年级数学小报可打印模板

二年级数学小报设计一、数字乐园1. 数字的顺序:让我们回顾一下0-9的数字顺序,并学习一些记忆数字顺序的方法。

例如,你可以用“星期天,我们来数一数,0、1、2、3、4、5、6、7、8、9”这样的儿歌来帮助记忆。

2. 数字的组成:每个数字都可以分解成更小的数字。

例如,10可以分解成1和0,15可以分解成1和5等等。

二、图形世界1. 认识图形: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并让孩子们找出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图形拼图:准备一些各种形状的纸板或卡片,让孩子们用它们来拼出各种图形。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性和形状。

三、生活中的数学1. 时间和货币:让孩子们了解时间和货币的基本概念,例如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同时,让他们了解货币的种类和基本换算方法。

2. 测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来测量物品的长度、高度和重量等。

四、数学游戏1. 24点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给孩子们4个数字,他们需要使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方法,来得到24这个结果。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2. 图形拼图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使用各种形状的纸板或卡片来拼出指定的图形。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性和形状,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五、数学故事数学故事是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角色设定,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小兔子买胡萝卜”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概念,“小松鼠采松果”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时间的概念等等。

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数学电⼦⼩报⼿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等学者整理、删补⾃秦代以来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九章算术》。

在这本数学经典的《⽅⽥》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

与我们现在的分数运算法则完全相同。

还记载了课分(⽐较分数⼤⼩)、平分(求分数的平均值)等关于分数的知识,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分数的著作。

分数运算,⼤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

欧洲⼈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起源于印度。

实际上,印度在七世纪婆罗门笈多的著作中才开始有分数运算法则,这些法则都与《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法则相同。

⽽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景元四年(263年),即使与刘徽的时代相⽐,我们也要⽐印度早400年左右。

学校班级姓名现在⼈们⽇常⽣活中所不可或离的⼗进位值制,就是中国的⼀⼤发明。

⾄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了⼗进位值制。

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和甲⾻⽂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三、四、五、六、七、⼋、九、⼗、百、千、万等⼗三个数字,记⼗万以内的任何⾃然数。

⼗进制是中国⼈民的⼀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商代记数法予以很⾼的评价,"如果没有这种⼗进制,就⼏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化的世界了",李约瑟说:"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同⼀时代的古巴⽐伦和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公元3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我国伟⼤的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数.最初,⼈们表⽰⼩数只是⽤⽂字,直到了13世纪,才有⼈⽤低⼀格,如8.23记做,左边的表⽰整数部分,右下⽅表⽰⼩数部分.古代,还有⼈记⼩数是将⼩数部分的各个数字⽤圆圈圈起来,例如:1.5记做1⑤,这么⼀圈,就把整数部分和⼩数部分分开来了.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绕口令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 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 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 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 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数学名言 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 高斯 2.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 罗素 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爱迪生 4.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 你来猜一猜
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
老师:"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小朋友你来猜一猜是多少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