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江中复习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副本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副本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一篇医学免疫学1、固有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2、固有免疫3个特点:①非特异性、②可遗传性、③效应恒定性。

3、固有免疫3个组成:①组织屏障作用、②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③体液因子的作用。

4、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在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5、适应性免疫3个特点:①特异性、②习得性、③效应递增性。

6、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7、中枢淋巴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①胸胁: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8、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①淋巴结: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物质)。

②脾脏: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突变细胞、衰老细胞)。

③相关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一道防线。

9、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10、抗原(Ag):指能和T、B细胞受体(TCR\BCR)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

1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3、半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14、完全抗原: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可由半抗原与蛋白载体交联而成。

15、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抗原表位。

16、交叉反应:是指抗体不仅与其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也可与某些非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现象。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识别和清除。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的过程。

由体内的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正常情况下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清除突变的自身细胞异常情况下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②可以遗传。

③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

③各个体间的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

XXX感化:皮肤黏膜的樊篱感化,血—脑樊篱,胎盘樊篱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分子:补体系统,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1.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①募集和迁移②吞噬和杀菌③降解和消化2.NK细胞的首要免疫生物学效应:①抗肿瘤②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③介入免疫病理损伤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是机体在生活进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②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③有明明的个体差别④不克不及遗传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成熟的T、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存在的场所。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单核细胞:其他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

细胞分子可溶性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膜免疫份子一、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骨髓的功能:1.骨髓是首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多能造血干细胞包括:髓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淋巴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NK细胞)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骨髓是抗体发生的首要场所二)胸腺1.胸腺的组织结构:髓质(内层):含大量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胸腺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呈环状的胸腺小体(胸腺正常发育的标志),发育成熟的T细胞存在于髓质中;皮质(外层):主要是未成熟T细胞(即胸腺细胞),含少量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最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复习题课件.doc

最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复习题课件.doc

免疫学基础第三章免疫学基础第一节概述一、免疫学的概念1、免疫学的概念理解: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物质,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表3-1 免疫功能分类及表现功能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免疫防御清除病原体及其他外来抗原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免疫稳定清除自身衰老、损伤或死亡的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识别清除突变细胞肿瘤形成第二节抗原一、抗原的概念1、抗原的概念: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六、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1 、异种抗原2 、异嗜性抗原3、同种异型抗原4、自身抗原5、肿瘤抗原第三节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1、骨髓: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系统1 、免疫活性细胞概念:T 细胞和 B 细胞了接受抗原刺激而活化、增殖和分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四节免疫球蛋白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1、抗体(Ab):是B细胞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和无抗体活性而在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2)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1、功能:VH和VL是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作用1、特异性结合抗原 2 、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上的Fc 受体4、穿过胎盘与粘膜四、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IgG:1 、主力抗体 2 、含量最多 3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IgA:1 、粘膜抗体 2 、sIgA 主要存在于泪液、唾液、初乳等3、当sIgA 合成障碍时则容易导致黏膜局部感染4、对婴儿抵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IgM:1、先锋抗体2、分子质量居五类Ig 之首3、IgM 是一种个体发育过程中合成与分泌最早的Ig ,在胎儿晚期已能合成,若新生儿脐带血中IgM 浓度升高,则表明宫内感染4、作为宫内感染和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指标IgE: 过敏抗体或亲细胞抗体2、在血清中含量最少3、I 型超敏反应第五节免疫应答一、概述(二)免疫应答的类型1 、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与特异性免疫应答2 、特异性免疫应答: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三)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 、免疫应答的 3 阶段:(1)感应阶段:又称抗原提呈于识别阶段(2)反应阶段:活化、增殖、分化阶段(3)效应阶段二、体液免疫应答1、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潜伏期长短抗体效价少多维持时间短长亲和力低高2、表3-3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特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介导细B细胞T 细胞胞效应细抗体Th1 细胞、Tc 细胞、细胞因子胞免疫保杀灭细胞外病原体、中和毒素、中和杀灭胞内病原体、寄生虫、肿护病毒瘤细胞免疫损Ⅰ、Ⅱ、Ⅲ型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疾Ⅳ型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伤病第六节抗感染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特点:(1)生来就有,可以遗传,故又称为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2)作用无特异性,对各种病原体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一)屏障结构(1)皮肤与粘膜屏障(2)血- 脑屏障(3)胎盘屏障二、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1、特异性免疫特点:(1)后天获得(2)有明显的个体差异(3)有特异性,只针对接触过的相应病原体起作用,并有记忆功能。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南阳革命委员会生化武器防御组诚祝诸位考试顺心!本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1,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正常时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时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异常时细胞突变或持续感染。

2,中枢免疫器官包括:①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黏膜淋巴组织。

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第二章1,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组织)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细菌、细菌外毒素等。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3,抗原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效果差,口服易导致耐受。

免疫耐受静脉最明显。

4,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第三章1,免疫球蛋白:又称抗体,是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2,互补决定区:V区有3个HVR(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由于这些高变区序列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两个相同的Fab和一个Fc.胃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一个F(ab')2 和一个pFc'.4,调理作用: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微生物是一类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无法被肉眼直接观察,需要使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看到。

微生物的种类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和病毒。

根据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的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形,测量单位为微米。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质粒、核糖体和胞质颗粒)和核质。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不同,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层较多,磷壁酸有,无外膜,较为坚韧,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层较少,磷壁酸无,有外膜,较为疏松,对青霉素不敏感。

细菌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鞭毛、菌毛、荚膜和芽孢等。

第二章细菌生理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气体环境。

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为无性二分裂,大多数细菌20-30分钟分裂一次,而结核分枝杆菌则需要18-24小时分裂一次。

在培养基中,细菌会出现生长现象,如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生长速度的变化。

本文介绍了细菌培养基和细菌产物的概念及其意义,以及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相关的知识点。

细菌培养基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三种。

不同类型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生长形态。

细菌产物包括热原质、抗生素、毒素、侵袭性酶、色素、维生素和细菌素等。

这些产物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正常菌群是指人体表面和腔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群,对人体无害且有益。

条件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疾病,而菌群失调则是指正常菌群中微生物数目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导致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

生态制剂可以用于菌群失调症的治疗。

消毒和灭菌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其中灭菌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中的操作方式。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题库第一章绪论单选题1.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体形微小B.分布广泛 C. 种类繁多D.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E. 可无致病性答案:D2.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病毒 C. 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答案:B3.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螺旋体B. 放线菌C. 真菌D. 细菌E. 立克次体答案:C4.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病毒 D.支原体 E.放线菌答案:C5.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 单细胞B. 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无核仁C.二分裂方式繁殖D. 对抗生素敏感E.有细胞壁答案:B第二章;细菌概述单选题1.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 B.菌毛 C. 纤毛 D.荚膜E.芽孢答案:A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B.细胞质C.细胞膜D.核质E.细胞壁答案:A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肤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 E.脂多糖答案:A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孢子生殖 B. 二分裂 C. 复制 D. 有丝分裂 E. 出芽答案:B5.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外毒素B.内毒素 C. 侵袭性酶 D. 热原质E.细菌素答案:E6.细菌仅仅是一时性或间断性侵人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者称为()A.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答案:A7.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A. H抗原B.肽聚糖C. O抗原D.脂多糖 E.荚膜多搪答案:D8.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为()A.自身感染B.交叉感染C.二重感染D. 菌群失调症E. 医源性感染答案:A9.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最少的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 C. 空肠 D. 回肠E.结肠答案:A10.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A. 高压蒸气灭菌法B. 流通蒸气灭菌法C. 煮沸10分钟D. 千烤法1600C > 1小时E. 煮沸5分钟答案:A11. 通常采用巴氏消毒法的物品是() A.含血清培养基 B. 饮用水 C. 常用培养基D. 牛奶与酒E. 药液答案:D12.灭菌是指()A.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源微生物C.杀死细菌芽孢 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答案:A13.常用碘酒的浓度是()A.1% B.1.5% C.2.5% D.3% E.5%答案:C14. 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 B.95% C.75% D.50% E.30%答案:C15.下列有关紫外线描述,哪项不正确()A.穿透力强 B.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C.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 D.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失作用E.能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答案:A16.下列那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细胞质 E.核质答案:C17.细菌细胞壁共有成分是()A.磷壁酸 B.肽聚糖 C.外膜D.脂多糖 E.脂蛋白答案:B18.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孢 E.菌毛答案:D19.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不包括()A.营养物质 B.适宜的温度 C.光线 D.适宜的酸碱度 E.必要的气体答案:C20.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芽孢被彻底消灭 C.鞭毛蛋白质变形D.菌体DNA变性 E.细胞壁被破坏答案:B21.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 芽孢答案:A22.芽孢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答案:C23.与细菌粘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芽孢 B.菌毛 C.鞭毛 D.中介体 E.胞浆膜答案:B24.细菌的L型是指()A.细菌的休眠状态 B.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C.非致病菌D.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 E.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答案:B25.G—菌细胞壁含有()A.细胞膜 B. 异染颗粒 C.外膜 D.膜磷壁酸 E.中介体答案:C26.增强细菌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 A.普通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质拉答案:B2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生物合成 B. 维持细菌外形 C.参与物质交换D. 呼吸作用E. 能量产生答案:C28.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荚膜 B.菌毛 C.粘附因子 D.透明质酸酶 E.芽孢答案:E29.关于革兰阳性菌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B.肽聚糖外有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C.对青霉素敏感 D.肽聚糖外有磷壁酸E.能产生外毒素答案:B30.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A.芽孢的形态、大小、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别B.一般在机体外才能形成芽孢C.芽孢是细菌生活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 D.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E.芽孢一旦污染周围环境,其传染性可保持多年答案:B31.属于微需氧菌的是()A.霍乱弧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幽门螺旋杆菌D.脆弱类杆菌 E. 大肠杆菌答案:C32.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A.菌丝 B.菌团 C.菌苔 D.菌落E.菌膜答案:D33.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 B.毒素 C.热源质D.抗毒素 E.维生素答案:D34.下列细菌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大肠杆菌 B.结核分支杆菌C.浅部真菌D.志贺杆菌 E.霍乱弧菌答案:B35.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质双层 E.脂类A答案:B36.构成细菌毒力的是()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细菌素 E.色素答案:C37.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芽孢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答案:E38.关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耐热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答案:E39.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为细菌裂解后产生C.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可制成类毒素 E.耐热答案:D40.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D.霍乱肠毒素 E.肉毒毒素答案:E41.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细菌素经过甲醛处理后的物质C.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内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E.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答案:C42.显现或隐形感染后,细菌在体内继续存留并不断或间隙排菌称为()A.溶原状态 B.带毒状态 C.带菌状态 D.延迟状态 E.以上都不是答案:C43.感染的类型包括()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带菌状态 D.以上都是 E.以上均不是答案:D44.细菌浸人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A.病毒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菌血症E.坏血症答案:C45.外毒素的化学性质是()A.脂类 B.多糖 C. 蛋白质D. 氨基酸E.脂多糖答案:C46.内毒素的化学性质是()A.脂类B. 多糖C. 蛋白质D. 氨基酸E. 脂多糖答案:E47.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其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引起严重临床症状称为()A.败血症 B.毒血症C.内毒素血症D.浓毒血症 E.菌血症答案:D48.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侵袭力()A.Vi抗原 B.M蛋白 C.荚膜 D.肠毒素 E.普通菌毛答案:D49.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问应维持动态平衡B.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C. 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厌氧菌D. 肠道正常菌群随饮食种类的变化而变化E. 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答案:E50.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A.维生素 B. 抗菌素 C. 抗毒素D. 纤维素 E. 微生态制剂答案:E51.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主要为() A.外源性感染 B. 内源性感染C. 环境感染D. 机会性感染 E.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答案:B52.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A.伤寒杆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D.异型溶血性链球菌 E.变形杆菌答案:C53.不属于正常菌群生理作用是() 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C.免疫作用D.抗肿瘤作用 E.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菌54.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D.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E.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答案:C55.有正常微生物群存在的部位是() A.胃、肠道、腹腔 B.鼻咽腔、眼结膜、脑脊液 C.胆囊、肝脏、十二指肠D.尿道、口腔、外耳道 E.皮肤、粘膜、淋巴液答案:D56.存在于人体的微生物量最多的部位是()A.口腔 B.肠道 C.皮肤D.阴道 E.呼吸道答案:B57.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最多的部位是()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D.回肠 E.结肠答案:E58.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最少的部位是()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D.回肠 E.结肠答案:A59.使机体免疫力功能降低的因素不包括使用()A.抗菌药物 B.免疫抑制剂 C.激素D.细胞毒药物 E.射线照射答案:A60.杀灭芽孢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办法是()A.紫外线照射 B.煮沸5分钟C.巴氏消毒法D.流动蒸汽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答案:E61.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大量消毒可采用()A.煮沸 B.巴氏消毒法C.电离辐射D.干热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答案:C62.下列何种不是湿热灭菌法()A.巴氏消毒法 B. 滤过除菌法C. 煮沸法D. 高压蒸气灭菌法 E.间歇蒸气灭菌法答案:E63.不属重金属盐类的消毒剂是() A.高锰酸钾 B. 氯化汞 C. 汞溴红D. 硝酸银E. 蛋白银答案:A64.不属氧化剂的消毒剂是()A.过氧化氢 B.高锰酸钾 C. 过氧乙酸 D.硝酸银 E. 碘酒答案:D65.对含血清、糖的培养基的灭菌,应选用()A.高压蒸气灭菌法 B.间歇蒸气灭菌法 C.流通蒸气灭菌法D.煮沸法 E.巴氏消毒法答案:B66.紫外线的灭菌机制是()A. 干扰染色体的复制和转录B.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 蛋白质凝固、变形D .干扰代谢 E.破坏细胞壁答案:C67.乙醇的消毒机制是()A. 干扰染色体的复制和转录B.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 蛋白质凝固、变形D .干扰代谢 E.破坏细胞壁答案:B68.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 稀释复红一碘液一乙醇一结晶紫B. 稀释复红一乙醇一结晶紫一碘液C.稀释复红一结晶紫一碘液一乙醇 D. 结晶紫一乙醇一碘液一稀释复红E.结晶紫一碘液-乙醇-稀释复红答案:E69. 下列错误的是()A.有荚膜的细菌侵袭力强 B.有菌毛的细菌可运动C.一个芽胞只能形成一个繁殖体 D.鞭毛由蛋白质组成E.质粒是遗传物质答案:B70.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A.纤维素 B. 蛋白质 C. 肽聚糖D. 葡聚糖 E.甘露聚糖答案:C71.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A. 荚膜 B. 细胞壁 C. 芽胞D. 鞭毛E. 菌毛答案:B72.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E.真菌答案:A73.下列为磷壁酸的功能的是( )A.内毒素 B. 细胞壁抗原特异性C. 外毒素D. 抵抗吞噬作用E. 吸附作用答案:B74.某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时均可生长,并可利用氧,它属于( )A. 微氧菌B. 需氧菌 C. 厌氧菌D. 兼性厌氧菌E. 以上都不是答案:D75.火焰灼烧灭菌法适合的对象是( ) A. 培养基 B. 接种环 C.手术器械D. 敷料 E. 一次性注射用具答案:B76.高锰酸钾常用于水果、蔬菜、器具的消毒浓度为( )
A. 0.2%B. 0.1%C. 1.0%D. 2.0%E.0.5%答案:B77.过氧化氢是一种无残留的消毒剂,洗涤伤口的使用浓度为( )
A. 5%B. 3%C. 27%D. 30%E. 5%答案:B78.利用紫外线灯杀菌时,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 )A. 5minB. 30minC. 60minD.10minE.15min答案:B79.煮沸消毒是将物品放在水中煮沸即在100°C下维持(),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或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题(附答案)讲解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题(附答案)讲解

免疫学部分【A型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免耐受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A.有利的反应B.不利的反应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E.以上都不是4.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A.<10kDB.< 9kDC.=10kDD.>10kDE.>100kD5.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6.TD-Ag得名,是因为它A.在胸腺中产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7.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抗原决定基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电荷性质D.载体的性质E.抗原的物理性状8.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异嗜性抗原B.抗体C.补体D.半抗原E.细菌多糖9.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A.人与人之间B.动物与动物之间C.植物与植物之间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E.不同种属之间10.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A.自身耐受的终止B.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D.免疫应答被抑制E.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11.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A.特异性B.交叉反应性C.分子量大D.异种性E.化学结构复杂12.HLA是人类的A.同种异型抗原B.异嗜性抗原C.自身抗原D.肿瘤抗原E.佐剂13.有关半抗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是蛋白质和多糖等大分子B.本身没有免疫原性C.只能诱导体液免疫D.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抗体结合E.具有多个表位14.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物理性状B.分子量大小C.异物性D.结构的复杂性E.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15.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独特型抗原16.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VHB.VLC.CHD.CLE.VH(可变区)和VL17.下列备选答案中,哪个是错误的A.分子量最大的是IgMB.血清含量最高的是lgM (是IgG)C.个体发育中产生最早的是IgMD.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IgEE.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IgM18.能与肥大细胞表面 FcR结合,并介导 1型超敏反应的 Ig是A.IgAB.IgMC.IgGD.IgDE.IgE19.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A.IgAB.IgMC.IgGD.IgDE.IgE20.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A.IgAB.IgMC.IgGD.IgDE.IgE21.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A.IgA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G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E类抗体2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23.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A.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键组成的二肽链结构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由1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键结构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24.人类血清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的Ig类别是。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讲解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讲解

1、什么是免疫?答、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保护性生理反应过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疫性病理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2、免疫功能有哪些?它的执行者是谁?答、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细胞3、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各有何功能?答、免疫系统包括: 免疫器官(包括脾脏、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4、T细胞和B细胞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它们各有何作用?T细胞 1】TCR-CD3复合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传导信号的主要单位2】CD4,CD8:为TCR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识别的辅助受体3】CD28,CD2,LFA-1: (1)CD28 为T 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2)CD2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或APC间的结合强度(3)LFA-1 促进细胞相互粘附,争抢免疫效应。

(4)CD40L(CD154) :CD4O的配体,信号传导,活化B细胞;诱导B细胞的形成;参与B细胞的阴`阳性选择 (5)撕裂原结合蛋白:刺激淋巴细胞的分裂B细胞 1】BCR-CD79a/b 识别结合抗原,传导BCR识别信号 2】CD80/86CD80与CD28结合;促T细胞活化;CD86与CTC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CD40 与CD40L 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4】CD19 B细胞特异性标志,能传导活化信号 CD21即CD2增强BCR结合Ag,同时转导信号给CD19 CD81 稳定CD19与CD215】Fc受体与补体受体CD32,CD23参与B细胞的功能调节后CD35 –C3b受体,促B细胞活化 6】撕裂原结合蛋白参与B细胞的抗原呈递什么样的物质能成为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的特异性由什么决定的?抗原决定簇什么是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是来自不同种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

精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知识点

精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知识点

•病原生物概述•免疫学基本概念•抗感染免疫目录•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与移植免疫•现代免疫学技术与方法01病原生物概述定义分类共生关系病原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如某些寄生虫和宿主之间。

寄生关系病原生物寄生于宿主体内,依靠宿主的营养物质生存并繁殖,如细菌和病毒等。

致病关系病原生物通过破坏宿主细胞、产生毒素或引起免疫反应等方式导致宿主疾病的发生。

030201病原生物致病机制侵袭力毒素作用免疫逃避持续感染02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如胸腺、骨髓)和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具有识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功能。

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调节。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区分“自我”与“非我”的能力。

免疫应答过程包括抗原识别、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的产生及发挥效应等阶段。

固有免疫应答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具有先天性和非特异性。

免疫应答类型及过程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耐受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的机制03抗感染免疫皮肤和黏膜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通过物理和化学屏障作用,阻止病原体侵入。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体系统的激活与效应吞噬细胞能够识别和吞噬病原体,通过溶酶体酶等机制将其消化。

补体系统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能够被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激活,参与炎症反应和细胞溶解等过程。

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及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激活免疫反应,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式,促进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后答案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后答案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后答案第一章病原生物学绪论一、名词解释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症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的目的的一门科学二、填空题1.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三大部分2.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共六类微生物。

3.活细胞,非细胞型微生物。

三、选择题1.E2.C3.C4.E5.E第二章细菌概述一、名词解释1. 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2.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3.无菌操作: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控制环境、用具,使之处于无菌状态,即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4.败血症:细菌由炎症局部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毒素引起全身性亚种的中毒症状,称为败血症。

5.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填空题1.7.2-7.6,37℃2.急性期恢复期4倍或4倍以上3.103kpa 121.3℃15~20min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培养应用高渗培养基5.抗毒素血清丙种球蛋白三、选择题1.A2.E3.B4.A5.E6.E7.A8.C9.C 10.E四、简答题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异同?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由聚糖、侧链、交联桥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二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医院感染:肺炎、胸腹腔炎症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5.试分析菌群失调发生的原因,怎么预防菌群失调症。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临床及口医)精选全文完整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临床及口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知识点】1、医学相关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2、三型微生物的特征: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不完善,仅有核糖体;无核膜及核仁;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完善;有核膜及核仁;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真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膜;无细胞器;无核膜核仁;以复制方式增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病毒。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知识点】1.细菌大小测量单位2.细菌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1)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寄生于人及动物消化道中的细菌大多有鞭毛;2)菌毛包括性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为F+菌才有的特殊结构,用于传递质粒,间接不良后果是导致耐药性的传递,普通菌毛介导粘附,寄生于黏膜处的细菌大多有菌毛,避免被分泌液冲刷走;3)荚膜是某些细菌在营养丰富或侵入机体后为避免被吞噬或杀菌物质破坏而产生的粘液性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4)芽孢,某些革兰阳性菌的休眠形(不繁殖),当缺乏营养时(体外),细菌为减少代谢消耗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抵抗力强,一般消毒灭菌方法无法将其杀死,杀死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第二章细菌生理【知识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温度(37℃)、pH值(7.2-7.6)、气体(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无丝二分裂3.细菌繁殖的速度:大多数20-30min分裂一次,结核分枝杆菌18-24h分裂一次。

4.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1)热原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可引起发热的物质;大多数是革兰阴性菌合成,其化学成分为革兰阴性菌的胞壁成分——脂多糖;耐热,高压蒸汽灭菌无法将其破坏;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特殊的石棉滤网除去,玻璃器皿上的热原质可经250℃、30min干考法破坏。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参考模板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参考模板

1、什么是免疫?答、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保护性生理反应过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疫性病理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2、免疫功能有哪些?它的执行者是谁?答、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细胞3、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各有何功能?答、免疫系统包括: 免疫器官(包括脾脏、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4、T细胞和B细胞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它们各有何作用?T细胞 1】TCR-CD3复合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传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2】CD4,CD8:为TCR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识别的辅助受体3】CD28,CD2,LFA-1: (1)CD28 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2)CD2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或APC间的结合强度(3)LFA-1 促进细胞相互粘附,争抢免疫效应。

(4)CD40L(CD154) :CD4O的配体,信号传导,活化B细胞;诱导B细胞的形成;参与B细胞的阴`阳性选择(5)撕裂原结合蛋白:刺激淋巴细胞的分裂B细胞 1】BCR-CD79a/b 识别结合抗原,传导BCR识别信号2】CD80/86CD80与CD28结合;促T细胞活化;CD86与CTC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CD40 与CD40L 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4】CD19B细胞特异性标志,能传导活化信号 CD21即CD2增强BCR结合Ag,同时转导信号给CD19 CD81 稳定CD19与CD21 5】Fc受体与补体受体CD32,CD23参与B细胞的功能调节后CD35 –C3b受体,促B细胞活化 6】撕裂原结合蛋白参与B细胞的抗原呈递什么样的物质能成为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的特异性由什么决定的?抗原决定簇什么是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是来自不同种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目录第一章免疫学绪论....................................................1.免疫学概述.....................................................2.免疫器官与组织................................................. 第二章抗原..........................................................1.抗原的概念和性能...............................................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3.抗原的分类.....................................................4.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 第三章免疫分子......................................................1.免疫球蛋白.....................................................2.补体系统.......................................................3.MHC及其编码分子...............................................4.其他免疫分子................................................... 第四章免疫细胞......................................................1.固有免疫细胞...................................................2.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3.适应性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应答......................................................1.固有免疫应答...................................................2.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六章免疫病理......................................................1.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 第七章免疫学应用....................................................2.免疫预防....................................................... 第八章病原生物学绪论................................................1.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2.医学微生态.....................................................4.病原生物控制与生物安全.........................................第九章细菌学总论....................................................1.细菌的形态结构.................................................2.细菌的生理.....................................................4.细菌感染与免疫................................................. 第十章常见致病细菌..................................................1.球菌...........................................................3.厌氧性细菌.....................................................4.分枝杆菌.......................................................5.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十一章病毒学总论..................................................1.病毒的形态结构.................................................2.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3.病毒感染与免疫.................................................4.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常见致病病毒................................................1.呼吸道病毒.....................................................2.消化道病毒.....................................................3.肝炎病毒.......................................................5.逆转录病毒.....................................................第一章免疫学绪论1.免疫学概述免疫是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1、固有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2、固有免疫3个特点:①非特异性、②可遗传性、③效应恒定性。

3、固有免疫3个组成:①组织屏障作用、②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③体液因子的作用。

4、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在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5、适应性免疫3个特点:①特异性、②习得性、③效应递增性。

6、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7、中枢淋巴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①胸胁: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8、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①淋巴结: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物质)。

②脾脏: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突变细胞、衰老细胞)。

③相关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一道防线。

9、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10、抗原(Ag):指能和T、B细胞受体(TCR\BCR)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

1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3、半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14、完全抗原: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可由半抗原与蛋白载体交联而成。

15、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抗原表位。

16、交叉反应:是指抗体不仅与其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也可与某些非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现象。

17、抗原的分类①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分类T细胞依赖性抗原:是指需在APC及Th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

②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种。

如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动物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

如人类血型抗原、人白细胞抗原(HLA)。

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如胚胎期从未与自身淋巴细胞接触过的隔绝成分。

(△)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③根据抗原是否在APC内合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④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作用: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变应原、过敏原、耐受原。

⑤根据产生的方式:天然抗原、人工合成抗原。

⑥根据物理性质: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⑦根据化学性质: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

18、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结构:①2条相同的重链、②2条相同的轻链、③二硫键。

19、人类免疫球蛋白有5类:IgM、IgD、IgG、IgA、IgE。

20、Fab作用:Fab段能与抗原结合,不过它是单价的,在体外条件下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结合反应。

2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与效应①Fab段可特异性结合相应抗原,有效阻断抗原本身危害,体现其保护作用,被称为中和作用。

②Fc段能够与相应细胞膜上的Fc受体发生选择性结合,并介导相应免疫效应的产生。

22、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①IgG: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较强的抗感染中和毒素调理作用、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介导I II型超敏反应。

②IgM:分子量最大、天然血型抗体、出现最早的Ig、抗感染的先锋抗体、介导II III型超敏反应。

③IgA:血清型IgA由肠系膜淋巴细胞产生,分泌型IgA(SIgA)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产生。

④IgD:是B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准、膜型IgD构成BCR(抗原受体)。

⑤IgE: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IgE受体结合、与过敏反应有关、与寄生虫免疫有关。

23、单克隆抗体:是由识别同一抗体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24、补体系统的组成:①补体固有成分(C1-C9)、②补体调节蛋白、③补体受体。

25、补体系统激活途径:①经典激活途径、②MBL激活途径、③替代激活途径。

26、经典激活途径特点:①激活剂:Ag-Ab复合物(IgG、IgM);②参与成分:C1-C9;③过程:识别阶段、活化阶段、膜攻击阶段。

27、经典激活途径从C1开始,MBL激活途径从C4开始,替代激活途径从C3开始。

28、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①抗感染与介导炎症反应: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的炎症介质作用(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趋化作用)。

②参与免疫自稳及免疫调节:补体的免疫黏附作用、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9、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30、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LA),其编码基因称为HLA复合体,定位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分成三类基因区。

31、HLA I类分子4个区的作用:①肽结合区:决定I类分子的多态性。

②Ig样区:是HLA I类分子T与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有助于I类分子的表达和天然结构的稳定。

③跨膜区:将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④胞质区:可能参与跨膜信号的传递。

32、HLA II类分子4个区的作用:①肽结合区:决定II类分子的多态性,决定其与抗原肽结合的特异性以及对T细胞的亲和力。

②Ig样区:是与CD4分子结合的部位。

③跨膜区:将I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④胞质区:可能参与细胞内外跨膜信号的传递。

33、HLA分子的分布①HLA I类分布在几乎所有核细胞。

②HLA II类分布在APC和活化的T细胞。

34、CD分子:是人类不同谱系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标志性细胞膜分子。

35、与T细胞功能相关的CD分子:CD2、CD3、CD4、CD8等。

36、与B细胞识别抗原与活化相关的CD分子:CD79a、CD79b、CD19、CD20、CD21、CD22、CD40、CD45。

37、细胞因子:是细胞分泌的、具多重生物活性的、采取自分泌与旁分泌作用方式的小分子蛋白和多肽。

38、细胞因子按生物学作用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39、免疫细胞的组成:①淋巴细胞、②单核-巨噬细胞、③树突状细胞、④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40、T细胞膜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接受信号刺激并产生应答的物质基础,包括TCR-CD3复合体、TCR共受体、共刺激分子等。

41、TCR-CD3复合体作用: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42、TCR的共受体: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

①CD4:结合MHC II类分子,外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

②CD8:结合MHC 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

43、共刺激分子:CD28、CD154、CD278、CD2。

44、T细胞的亚群①Th属于CD4+T细胞,是辅助T、B细胞产生应答效应的功能亚群。

②Tc主要为CD8+T细胞,是具有免疫杀伤效应的功能亚群。

45、B细胞膜分子:参与抗原识别,以及免疫细胞间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分离和鉴别B细胞的重要依据,包括BCR-CD79a\CD79b复合体、共刺激分子、激活共受体等。

46、BCR-CD79a\CD79b复合体:可将抗原识别信号向胞内转导,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BCR也可介导抗原内化,以便提呈可供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

47、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CD40是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主要来源。

48、激活共受体:CD19\CD21\CD81\CD225复合体。

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CD19。

51、NK细胞的免疫生物学作用:①抗感染、②抗肿瘤、③免疫调节作用。

52、单核巨噬细胞生物学作用:①抗原提呈、②天然防御、③炎症反应。

53、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包括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抗原清除阶段。

54、CD4+T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①第一信号:CD4+T细胞接受外源性抗原肽与MHC II类分子形成的复合物。

②第二信号:CD4+T细胞得到CD80等共刺激分子非特异性的共刺激信号。

55、CD8+T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①第一信号:CD8+T细胞接受内缘性抗原肽与MHC I类分子形成的复合物。

②第二信号:CD80等共刺激分子、或CD4+T细胞诱导靶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或CD4+T细胞直接刺激CD4+T细胞。

56、CD4+T细胞的效应CD4+效应T细胞(Th)可分泌IFN-γ、TNF及其他致炎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并诱导炎症反应。

57、CD8+T细胞的效应CD8+效应T细胞(Tc)可高效、特异性地杀伤胞内寄生病原体(病毒、某些胞内寄生菌等)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而不损害周围正常组织。

59、CD8+效应T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杀伤靶细胞:①穿孔素\颗粒酶途径、②Fas\FasL途径、③TNF-TNFR方式。

60、B细胞活化两个信号①第一信号:BCR直接识别TD-Ag。

②第二信号:由Th提供。

61、抗原清除阶段抗体是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唯一效应物质,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通过中和作用、调理作用、ADCC及激活补体系统活性等,以清除抗原性异物。

62、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又叫细胞免疫,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又叫体液免疫。

63、就抗感染免疫而言,细胞免疫可有效清除胞内感染的病原体,体液免疫主要防御细胞外微生物感染及中和毒素。

64、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应答: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66、凝集反应:是指颗粒型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发生的颗粒凝集现象。

67、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发生沉淀的现象。

68、人工主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或类毒素,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建立有效免疫保护的措施。

69、人工被动免疫:是指给机体输注免疫效应物质(如抗体),使之获得短暂免疫保护的措施。

第二篇病原生物学1、病原生物:能引起生物感染,并具有一定致病能力的病原体。

2、医学病原微生物3类8种①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3、正常微生物群:在人体特定生理时期、特定解剖部位定植的主要以共生方式生存的生物群落,又称正常菌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