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289d2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2.png)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
胜任力模型是用于评估个人或组织的能力和潜力的框架。
它包含六个维度,分别是:
1. 沟通能力:指个体在交流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非语言交流能力。
2. 自我管理:指个体能够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思维,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反应。
3. 创新思维:指个体具有新颖、独特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团队协作:指个体在团队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达成共识,同时遵守团队规则和道德准则。
5. 适应能力:指个体适应不同环境和变化的能力,包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应对紧急情况等。
6. 领导力:指个体具有影响他人、引导他人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够激励他人并达成共同目标。
以上六个维度构成了胜任力模型的核心,通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之处,进而制定有效的提升计划。
- 1 -。
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
![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6cb52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8.png)
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
胜任素质模型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分配工作任务和制定培训计划。
通过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企业或组织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和潜力,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胜任素质模型通常由一系列的能力和素质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和工作要求进行调整和定制。
一般来说,胜任素质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管理能力等。
2. 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
3. 个性和特质:包括性格特点、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
4. 工作经验和背景:包括工作年限、行业经验、教育背景等。
总之,胜任素质模型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它可以为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公司员工胜任素质模型
![公司员工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2102a0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7.png)
公司员工胜任素质模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一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们根据职位不同,研究出了一系列胜任素质模型,以此为标准招聘、培训和评估员工的素质。
一、定义胜任素质模型是指根据企业在不同领域的需要,将员工得到的技能、知识、经验、能力等拆分成不同维度并量化,以此构建一套衡量员工胜任素质的标准。
二、作用1.辅助招聘:企业可以根据职位的胜任素质标准明确招聘的方向,筛选优秀的人才。
同时在面试时,也可以根据标准选取具有相应素质的面试者。
2.全面素质评估:通过胜任素质模型,企业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之间的差异、发掘员工素质的强项和弱项,并依此提供科学的培训、激励和晋升方案。
3.有效提高业绩:在职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员工胜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绩。
而通过素质模型,企业可以找出高胜任素质员工所具备的共性,从而制定相应的培训和管理方案,有效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业绩。
三、主要维度1.专业技能:员工所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语言水平等。
2.业务能力:员工所具备的业务能力,包括业务分析、解决问题、客户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3.沟通协调:员工所掌握的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4.创新思维:员工所具备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识别新观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5.领导才能:员工所具备的领导才能,包括领导力、管理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的能力。
四、实施过程1.明确员工素质标准:企业应明确不同职位所需要的胜任素质,并将其维度化和量化。
2.测评员工素质:企业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笔试、面试等方式,对员工各个素质维度进行评估,以此量化员工的胜任素质。
3.制定培训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为员工晋升和企业发展打下基础。
4.持续更新标准:因为要求的标准是随着时间和企业发展而改变的,企业应该时时跟进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准。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f0fbed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6.png)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第一部分胜任能力模型概述1、胜任能力模型定义:就是对员工胜任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义,并对相应层次的行为进行描述,以确定关键能力和完成特定工作所需求的熟练程度。
2、胜任能力模型作用:a)根据能力素质模型,组织培训和职业发展组织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加强企业规划,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b)通过对员工关键行为表现的评估,确定招聘与任用,确保其具备期望的技能和知识期望的技能和知识c)员工的薪酬以及升员工的薪酬以及升职应基于个人能力职应基于个人能力的评估结果的评估结果d)评估员工是否达到个评估员工是否达到个人能力模型设定的行人能力模型设定的行为表现“目标”3、能力素质的关联性a)是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整合;知识:指员工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所理解的东西,如专业知识、技术知识或商业知识等,它包括员工通过学习、以往的经验所掌握的事实、信息、和对事物的看法。
技能:指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而需要的技巧。
能力是可以通过重复性的培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建立职业素养:是指组织在员工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
职业素养是可以被教授、被学习或被加强的。
b)与绩效有关联;c)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d)并且是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得以提高4、胜任能力模型分为三个层次:a)全员核心胜任能力: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反映,应在全体员工身上表现出来。
b)通用胜任能力:在一个专业序列内的所有岗位都需要的素质和技能,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c)专业胜任能力:该专业序列所需的独特的技能,不同岗位角色所要求的维度和程度有所不同,可以有不同维度的胜任能力组合。
第二部分胜任能力模型说明1、胜任素质模型分为三个层次:2、每种能力可以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要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等级,用表格形式描述出来,让员工清楚企业的要求,通过培训和自身学习到达标准。
0级 只需要了解,不需要具备相关能力A级 初级 展示最基本的、有限的能力在充分的帮助下可以开展与此能力相关的事项 能够描述基本的与该能力相关的概念B级 中级 能熟练、独立地进行工具操作或运用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完成一般复杂度的事项 能够认知在应用该方面能力时可能遇见的潜在风险和机会能够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参考应用自己在该领域的过去经验C级 高级 能精通某一方面的知识、流程或是工具的使用能够应用该方面能力处理富有挑战性的和复杂的事项 能够指导小范围的团队展现该方面的能力D级 专家级 能被征询意见,解决与该方面能力相关的复杂技术问题能够对其所掌握的知识、流程或是工具提出战略性的建议或做出调整 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及隐含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内容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0c4f22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6.png)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内容胜任素质冰山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勒兰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用于描述个体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该模型以冰山为比喻,将个体能力与素质分为可见的表面部分和潜在的深层部分,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个体的发展和培养。
冰山的表面部分代表着个体显性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我们通常能够直接观察和评价的,如专业技能、学历、语言能力等。
这一部分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但它只是个体能力的冰山一角,隐藏着更重要的深层素质。
而冰山的深层部分则包括了个体的潜能、潜力和潜在能力,它们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潜在成就。
这些深层素质包括智力、创造力、人际关系能力、领导力等。
虽然深层素质不能直接被观察和评价,但它们是个体能力的关键所在。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寓意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并发展个体的深层素质。
表面的能力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只有深层的素质才能支持和驱动个体的长期发展和成就。
表面能力是临时的,而深层素质则是持久的。
只有在培养和发展了深层素质的基础上,个体才能够不断适应和应对日新月异的挑战,实现更高层次的成就。
如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深层素质呢?首先,个体应该充分认识到深层素质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寻求发展。
其次,个体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
这不仅能提高个体的表面能力,更能激发和培养个体的深层素质。
另外,个体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与他人的良好合作和沟通能力。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在个体的发展和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不能只看重个体的表面能力,而应更加注重深层素质的培养,这才是个体成长和成功的关键。
只有在深层素质的支持下,个体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足,并实现更高层次的成就。
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和培养自己深层素质的潜力,以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HR知识】胜任力素质模型
![【HR知识】胜任力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1650877bcd126fff6050b3a.png)
胜任力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包括三个方面: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绩效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效标。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即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的那些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
个详细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包括如下三个要素:胜任特征名称、胜任特征描述和行为指标等级的操作性说明胜任素质模型内涵及其结构tha n 素质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在他的一篇名为"Test ing compete nee rather胜任力素质模型图in tellige nee ”文章中首次提出。
他在文章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
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提出:素质在个体特质中扮演深层且持久的角色,而且能预测一个人在复杂的工作情境及担任重任时的行为表现。
此后海叶(Hay)集团提出了与职位相对应的胜任素质模型即冰山模型(图1),该模型对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定义:①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事实型或经验型的信息;②技能,指个体能够有效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③社会角色,即个体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气质和风格;④自我形象,指个体对自身状态感知能力,它包括对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风格,与人交往的特点以及对自我角色合理定位等的认识;⑤品质,包括气质、性格、兴趣等是个体表现的一贯反应,如性格内外向、不同的气质类型等;⑥动机,指推动个体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的内驱力,如成就动机强烈的人会持续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达到。
该模型显示居于冰山上面的知识、技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埋藏在冰山下面的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动机等才是预测个体未来绩效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b23633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1.png)
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对于人力资源岗位的胜任力素质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评估。
这个模型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招聘、培养和管理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在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人力资源岗位最基本的要求,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2.沟通能力:人力资源岗位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听取和理解他人意见的能力等。
3.团队合作能力:人力资源岗位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合作,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协调、合作、支持和帮助他人等。
4.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岗位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因此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包括思维敏捷、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领导能力:人力资源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包括管理和
指导员工、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协调各个部门等。
以上几个方面是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
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企业在招聘、培养和管理人力资源时的重要参考,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理论及操作步骤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理论及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18732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3.png)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理论及操作步骤一、理论基础:1.胜任素质观念:员工胜任素质指的是员工完美胜任其中一职位所需要具备的特质与技能。
2.职位分析:通过对职位进行分析,确定所需胜任素质的特点和要求,包括技能、知识、经验、行为和个人特质等方面。
3.行为事件理论:定义员工实现绩效所需的具体行为,以行为事件为基础,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二、操作步骤:1.确定胜任素质:对各个职位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所需的胜任素质。
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职位分析:通过对职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所需胜任素质的特点和要求。
-经验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与该职位有关的实际经验,了解该职位所需的胜任素质。
-专家意见:采集职位相关的专家意见,包括职位上级、同事和已经胜任该职位的员工等的反馈与建议。
2.确定胜任素质分类:根据胜任素质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技能、知识、经验和个人特质等。
3.定量化胜任素质:对每个分类的胜任素质进行定量化描述。
可以使用评分表或者问卷等方式,以量表为基础进行量化评估。
-技能:评估员工在特定技能上的掌握程度,例如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
-知识:评估员工在特定知识领域的了解程度,例如行业知识、产品知识等。
-经验:评估员工在特定经验方面的积累程度,例如项目管理经验、客户服务经验等。
-个人特质:评估员工的个人特质,包括领导力、创新能力、适应性等。
4.编制胜任素质模型:根据所确定的胜任素质分类及其定量化描述,编制出胜任素质模型。
该模型应该以可操作的方式描述员工在特定职位上所需具备的胜任素质。
5.应用胜任素质模型:将胜任素质模型应用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晋升等环节。
-招聘: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明确招聘岗位所需的胜任素质,并在招聘过程中进行候选人的评估和筛选。
-培训: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所需胜任素质。
-绩效评估:将胜任素质模型作为绩效评估的参考标准,评估员工在各个胜任素质上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奖励。
项目经理 胜任素质模型
![项目经理 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e7aa5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7.png)
项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
项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是一种评估项目经理能力和素质的模型,通常用于招聘、评估和培训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知识与技能: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相关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包括项目计划、风险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2. 领导力与管理能力: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目标。
3. 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项目经理需要能够有效地与不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合作,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处理项目中的冲突。
4. 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项目经理需要能够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 组织与规划能力: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规划能力,能够有效地安排资源、制定项目计划,并能够管理项目进度和质量。
6. 进取心与学习能力: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积极的进取心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项目环境。
通过对项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进行评估,可以了解项目经理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进而为招聘、评估和培训项目经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e2361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d.png)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是在招聘和管理员工方面,通常用于确定员工需要哪些技能和特征来最好地完成工作要求的模型。
其目的是帮助企业识别和培养具备特定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员工。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基于经验分析、人类心理和工作要求进行构建,它通过定义特定的任务、职务和职责,明确员工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和技能。
因此,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是在职业评估和招聘过程中使用的关键工具。
该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交技能、沟通技能、领导能力、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1、社交技能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互动、理解和协调。
这包括了适应能力、情商、责任心和协调能力等等。
2、沟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员工遵守准则和规则并成功完成工作的关键。
它涵盖了口头和书面沟通、意识到言语中的文化差异、倾听和表达技巧、以及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
3、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不仅涉及管理团队和委托他人任务,还要具备在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建立信任、授权和推动团队方向方面的能力。
4、专业技能对于员工的任何职业而言,都必须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
这些技能可能包括计算机技术、金融学知识和财务技能等等。
5、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需要具备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技能。
这些包括主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等等。
6、自我管理能力员工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如时间管理技巧、制定目标和追求成功等。
7、创新思维员工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新技术和营销策略,为企业提供新的想法和方法。
他们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发展的精神、开放性以及体贴员工利益的能力。
8、适应能力员工需要具备快速适应企业变化的能力。
这包括了对环境和组织变化的迅速调整、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为新任务和挑战做准备等方面。
总之,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实施可以使企业确定具体的胜任特征和技能要求,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企业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与方案
![企业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与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b63f2c281e53a5802ffff.png)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全案第1章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1.1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2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步骤1.3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1总经办主任知识素质定义表2.2总经理助理知识素质定义表2.3执行总裁知识素质定义表2.4采购总监职业素养定义表2.5行政总监胜任素质模型3.1市场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3.2市场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3.3市场调研经理胜任素质模型3.4公关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1销售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4.2营销知识分类详表4.3业务拓展主管胜任素质模型4.4渠道主管胜任素质模型4.5渠道专员胜任素质模型4.6导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4.7导购专员胜任素质模型5.1生产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5.2生产计划专员胜任素质模型5.3统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5.4产品研发人员胜任素质模型18 5.5仓库账管员胜任素质模型5.6设备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5.7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5.8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第6章质检部胜任素质模型质检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6.16.2质量主管胜任素质模型6.3质量专员胜任素质模型6.4来料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6.5来料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6.6制程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6.7制程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6.8在制品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6.9质量控制经理胜任素质模型第7章采购部胜任素质模型7.1采购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7.2采购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7.3采购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7.4采购计划主管胜任素质模型7.5采购计划专员胜任素质模型7.6采购预算专员胜任素质模型7.7供应商管理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7.8采购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7.9采购成本控制主管胜任素质模型第8章财务部胜任素质模型财务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8.18.2财务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8.3财务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8.4总账会计胜任素质模型8.5资金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8.7预算主管胜任素质模型8.8成本控制主管胜任素质模型8.9税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8.10财务分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第9章客户服务部胜任素质模型9.1客户服务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9.2客户服务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9.3客户服务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9.4客户开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9.5客户关系经理胜任素质模型9.6大客户服务经理胜任素质模型9.7客服信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9.8呼叫中心经理胜任素质模型9.9客户投诉主管胜任素质模型10.1人力资源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10.2人力资源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10.3人力资源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10.4招聘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0.5培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0.6绩效考核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0.7薪酬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0.8劳动关系主管胜任素质模型第11章行政部胜任素质模型行政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11.111.2行政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11.3行政部人员知识构成及其范围一览表11.4行政主管胜任素质模型11.5前台接待主管胜任素质模型11.6行政人事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1.8法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第1章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1.1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1.1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岀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岀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99078c2e4b73f242336c5f84.png)
• 分类: 1、按照所预测的绩效标准
基准性胜任素质模型、 鉴别性胜任素质模型
2、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特点、时空范围、 目标和需求
职位胜任素质模型、 职能性任素质模型、 角色胜任素质模型、 组织胜任素质模型
三、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
确定绩效标准 确定效标样本 获取样本数据
验证胜任素质模型
建立初步模型
数据处理分析
效会出现大幅提升的点。
的 每 个 等 级 都 有 各 自
二、胜任素质模型
• 定义: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 要的一系列不同素质的组合。包括不同的胜 任素质的内容。 • 特征 : 1、有4-6项胜任素质组成 2、每项素质都在模型中有一定比重 3、每项胜任素质都有明确界定 4、部分素质还界定了必须达到的等级
103人力1
李增滨
•
胜任素质的提出 者——麦克利兰认 为其内容包括六个 方面:知识、技能、 社会角色、自我概 念、特质、动机。
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我们所 指的潜在的素质。从上到下的 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 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 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冰山水 上的部分是表象部分,即人的 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
2、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 P143
承担结果
含义:胜任素质的各个维度可以进行等级维度
高标准 有行动 有标准 有意愿 制定标准 改善绩效 挑战目标愿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第四层级
第五层级
第六层级
绩 效 水 平
• 行 为 的 行指 可 为胜 描任 测 述素 评 质 性
突破点
胜任素质层级
关注突破点:在胜任素质的某个层级点的绩
名称:成就欲
定义:希望更好地完成工作或达到一个优秀的绩效标准
20个要素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20个要素的胜任力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59b2c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2.png)
20个要素的胜任力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用于评估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能力和素质的模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各行各业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综合全面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包含20个要素,分别是: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分析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管理、适应性能力、责任感、职业道德、情商、领域知识更新、跨文化沟通和创业意识。
在这个胜任力素质模型中,专业知识是基础,也是衡量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能够在工作中熟练应用并不断更新。
除了专业知识外,技术能力也是一个人胜任某个职位所必备的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掌握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技术工具和软件已经成为许多职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士应该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与他人有效地进行合作和协调。
领导能力是一个人在职场中晋升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同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是职场中非常重要的能力素质。
一个具备优秀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的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分析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指一个人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的能力。
一个具备分析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情况,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个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时间管理能力的人能够高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断适应和应对变化。
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3e8dc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e.png)
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EMBA、CEO必读12篇及MBA等现代商管教育将其划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目录1概念・模型简介■背景资料■胜任特征■建立步骤■咨询过程■企业问题■客户主管胜任力模型2作用■工作分析■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激励3选择条件4运用条件■指导■包容性'方式转变■领导支持■人力管理'重新设计■培训指导■资源要求■适当要求■效标选择5运用障碍6误区1概念模型简介胜任素质(能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又叫素质模型。
COMPETENCY即“素质、资质、才干''等,是指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能力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优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高端管理方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延伸方向,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及研究始终沿着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是以岗位为始点,组织结构为脉络的横向延伸方向,而另外一个重要方向是以岗位需要的人为始点,纵向挖掘和提升胜任能力的延伸方向,其核心目的都是在于如何促使岗位与人达到最佳的匹配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出现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以岗位为核心的硬性管理引起的软缺陷,一方面从本质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如何适用于企业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更加集中了企业所需要的竞争能力的形成;因此鹰腾咨询对于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定义更强调应用性:素质(胜任力)模型是基于创造企业未来高绩效要求的,能够区分优劣业绩的,并具有测量性的员工工作行为特质。
背景资料胜任素质(Competency method)又称能力素质,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
《素质胜任力模型》课件
![《素质胜任力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eb15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b.png)
它强调个体在特定工作情境下表现出 的胜任力,包括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 为、技能和知识。
模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重要性
素质胜任力模型为企业和组织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 具,帮助识别和培养员工的胜任 力,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招聘选拔、培训发展 、绩效管理、职业规划等领域。
模型的演变与发展
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职责、任务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该岗位所需具备的胜 任力。
参考行业标准
参考行业内的胜任力模型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岗位的核心胜 任力。
收集与分析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胜任力数据。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识别出不同员工在胜任力方面的差 异和特点。
《素质胜任力模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优化与更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01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描述个体为完 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 具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能力和其 他个人特征的框架。
05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素质胜任力模型应用
总结词
全面实施、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该知名企业通过全面实施素质胜任力模型,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整体业绩。通过明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 ,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进而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1038d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4.png)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为了确保员工在特定职位上能够胜任工作,所需具备的一系列可衡量的素质标准和能力要求。
该模型通过明确员工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知识和行为特征,以帮助企业选择和培养具备相应素质的人才,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竞争力。
一、模型概述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1. 岗位胜任力:岗位要求员工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2. 岗位职责:岗位胜任力所对应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
3. 岗位标准:将岗位胜任力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明确的评估标准,用来衡量员工在特定岗位上的胜任程度。
二、模型的应用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可应用于以下方面:1. 人才招聘:通过制定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企业可以清晰明确招聘岗位的要求,确保招聘到具备相关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2. 岗位培训:分析员工在各项工作职责中的胜任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
3. 绩效评估:将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与绩效评估相结合,有效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为员工提供晋升、奖励等机会与激励。
4. 推动组织发展: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有助于组织了解岗位要求和工作需求的变化,从而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适应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
三、模型建立过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需要以下步骤:1. 岗位分析:详细了解和描述岗位的职责、任务、要求、环境等,并进行必要的调研和讨论。
2. 胜任力定义:确定岗位所需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 素质量化:将核心素质和能力进行量化,例如采用评分表、能力模型等工具,使其成为可衡量的指标。
4. 评估验证:通过实践经验和现有岗位工作,验证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 精益求精:根据反馈和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优化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模型案例分析以市场营销岗位为例,构建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如下:1. 专业知识:具备市场调研、市场策划、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胜任素质简述
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是将胜任素质应用于实践的第一人。
20世纪50年代初,麦克里兰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为之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能否做出优秀绩效的甄选方法。
麦克里兰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第一手材料,比较分析工作表现优秀和一般的驻外服务信息官员具体行为特征的各项差异,最终提炼出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胜任工作且能做出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运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胜任素质识别
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
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 知识
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
2. 技能/能力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
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例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三、胜任素质优化
员工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都会影响其工作绩效
的发挥。
如何优化企业员工的能力素质,使其表现出最佳工作绩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或从素质集合中考虑。
1. 员工的胜任素质
员工的胜任素质是指员工个体所具备的所有综合能力素质。
员工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很多,其中总有某项或某些素质使其适合或善于从事某项工作。
员工个体的胜任素质集合决定了其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以及能够达到怎样的绩效标准。
2. 岗位的胜任特征
企业中具体的岗位对其任职者有不同的胜任特征要求,不同的岗位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素质的员工来担任。
岗位的胜任特征集合决定了其适合什么样的员工来担任。
3. 组织的环境特征
组织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环境对其选择不同能力素质的员工有很大影响。
组织的环境特征决定了其对具有不同素质倾向的员工做出取舍。
员工的胜任素质、岗位的胜任特征、组织的环境特征三个集合的交集决定了员工的最佳工作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尽可能提高三者的契合度,使三者的交集最大,才能保证员工做出卓越绩效。
四、胜任素质模型
根据企业中从事某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三个层面构建其胜任素质模型,具体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