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3-01苏维埃掌权人物⑴
物
第二次见
傍晚,街头与农民攀谈,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份。
㈠
斯诺见到毛泽东
多次夜谈
谈论广泛,如何成为领袖,红军的发展……
写作赠诗
后来斯诺写了约两万字的《毛泽东访问记》。 毛泽把一首长征的旧体诗送给斯诺北苍翠的山谷中,使人心旷神怡。 历史:唐、金之时,曾是抵御外族的要塞。
周恩来为斯诺在“外交部”里准备一个房间。
01
斯诺在保安
苏
外国人很少,还有一个:红军的军事顾问“李德”(德国人)。
维
埃
瘦高、背略弯曲、长发、高鼻梁、凸颧骨。
掌
第一印象
权
眼睛敏锐、机智的知识分子面孔。
人
名著阅读成果展示课---《红星照耀中国》
思考:
1、在本地小学堂,哪些书是 毛泽东最爱读的?
2、8岁-13岁,毛泽东对先 生对父亲有过哪几次反抗并取得胜 利?
3、13岁-16岁,哪几件耳闻 目睹的事,更激发了毛泽东的反抗 意识和政治觉悟,让他明白“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4、16岁-19岁,为了明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毛泽东先后报名过哪 几所学校?
《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阅读成果展示课
借助绘制思维导图: 1.回顾阅读过程,展示阅读成果。 2.交流阅读感受,汲取有益素养。
学画思维导图
8岁-13岁
本地小学堂(早晚下地干活,白天读《论
语》《四书》)
13岁-16岁 家里(整天干活,白天全劳力,晚上记账,
偷偷读书)
失业法科学生家里(读书,待半年) 一位老先生那里(读经书、时论、新书)
5、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是怎么锻炼身体的?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思维导图传经典 “红星”照耀助成长
16岁-19岁
湘乡县新学堂(离家,50里外,读书) 长沙的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离家,120里读书,待半年)
参加正规军(半年,每月七元,除伙食买水外全订了报纸) 进公南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
19岁-25岁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交友、锻炼)
初中必读名著12部思维导图整理
初中名著导读思维导图整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 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期, “夕”表示晚年时期,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老来娱亲”、郭巨埋儿”)、《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西游记》成书于16 世纪明朝中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 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和“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的百回大书,深刻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朝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世风堕落,表示蔑视皇权的精神。
《骆驼祥子》老舍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该小说讲述了“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 经过珊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 阿龙纳斯教授不告而别, 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3-05红军剧社
第一个《侵略》
1931年东三省沦陷,不抵抗的中国军队被赶走。 日本兵调戏妇女,强卖吗啡,欺负小贩,中国人惨死。 效果:群众愤怒,高喊跟“鬼子”拼命。
第二个《收获舞》
十二个女演员,其中两个从江西一路步行而来。 短袄背心,舞蹈优美。
剧社的剧目
《统一战线舞》:抗日的总动员。
05
其它节目
《红色机械舞》:中国机械时代的新气象。
1931年江西成立,瑞金“高尔基”学校。 训练一千名学生,六十组,到各地招收社员,
超强的感染力
到“白区”边界演出,看完演出的国民党士兵, 竟然不想再打红军了。
简单却无比幸福
剧社的条件简陋艰苦,但工作人员却无 比快乐。
作品创作
自己创作,也有著名作家的作品(成仿吾,丁玲)。
剧社的意义
起到了宣传作用,唤起中国农民的责任。 信仰、教育、劝导、憧憬、战斗。
第三章 在保安
斯诺受邀去剧社
周六,傍晚,古庙里,露天戏台。
看戏的各种人群
红军大学的学生,工人、职员、士兵、农家妇女和孩子。
奇特的剧社
观众如何看戏
没有戏票,没有座位优劣,席地而坐。 洛甫、毛泽东等领导坐在群众中间,草垛之上。
剧社的形式与主题
三小时演完,短剧、跳舞、歌曲…… 主题:抗日、革命,探讨生活…… 特点:缺少细腻精巧,却幽默真实,引起共鸣。
红
军
革命题的社会剧,儿童唱国际歌。
剧
社
陕西五个女工,唱一支“陕西古曲”。
与观众互动
农夫弹琵琶,学生吹口琴。
斯诺受邀唱一支《荡秋千的人》。
剧社导演危拱之
危拱之女士
曾在冯玉祥军队宣传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欧洲留学,苏联学习,瑞金工作。 从江西出发,走完全部长征的妇女之一。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1-03大汉的子孙
子
孙
董健吾和两个人带斯诺参观了汉代古城遗址(汉武帝曾经
大汉子民
游览汉代古城
统治过的宫殿)。
在游览古城的汽车上,认识了穿中山装的“邓发”。
斯诺与邓发
邓发其人 初次见面 斯诺感受
红军特务队的首领(悬赏5万元)。 广州人,曾做过轮船上的橱子,参加过香港船员罢工。 加入共产党,进入黄埔,参加过国民革命军。 1927年加入江西红军,后活动于敌后。
动作:铁钳船的臂膀搂抱斯诺。 语言:“你看我,你认识我吗?”主动泄露自己工作在 敌后的身份。 行为:要送给斯诺各种红区照片和自己的日记本。 目的:护送斯诺前往红区延安。
奇异的预兆:站在土丘上,感受这里(曾是大汉时代 的中心)共产党人的激情与朝气。
第一章 探寻红色的中国
前往红区的介绍信
姓王的(董健吾)的介绍信
在北京董健吾用隐迹墨水写了一封介绍 信给毛泽东。
斯诺在北京从未见过董健吾,到了西安 才见到。
董健吾其人
外貌:结实肥胖、庄严健谈。
曾做过牧师(又称王牧师),活动于国民党中, 宣传“抗日统一战线。”
董健吾与张学良
张学良其人
①1931前赌钱吸毒豪爽,1931年后,信任将介 石,自动撤兵,东北沦陷。
② 职欧州避祸戒毒,回国后生活改变,致力于收 复东北、雪耻的工作。
③担任西北剿匪总司令,却多与共产党接触。
④ 达命令,凡是抗日人士都可以到西安来,下面军 官也都反对跟红军做战。
①借张学良的飞机到延安,带回了议和的消息。
03
大
董健吾与张学良
② 张学良到延安见周恩来,协商停战抗日。
汉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帮助张学良改组军队,军官的政治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初中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初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轻轻合上书,嘴里却依然“咀嚼”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阅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经典著作,我的心灵是震撼的,坚定的,沉重的,更是自豪的!红军·勇士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士,叫红军;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堡垒,叫红军;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叫红军——《红星照耀中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让世人知道,红军是永不言败的,他们的信念是无法动摇的!在这本书里,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每一次描写,无不将红军所拥有的优点,所展示的面貌,所蕴含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从作者刚来到中国,到进入红区,与红军领导人交谈,再到最后的感慨,都十分具体真实,纪实性很强,简单的叙事中穿插了各种政治术语,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严谨认真,从两方面突出了红军具备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细节·感悟细细品味这本书后,印象最深的还属那段——长征。
那他到底有多么震撼?还记得作者在此章节的最后,用一个再好不过的词来形容长征——触目惊心!是啊,长征的数据触目惊心,长征的经历触目惊心,就连长征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是那样触目惊心!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翻大雪山··哪一段故事不触目惊心?哪一个细节不触目惊心?然而,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从不放弃,万众一心,在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只因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坚不可摧的堡垒,所向披靡的力量!传奇·致敬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往事随着时光渐渐淡去,而红军却永远被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中国》,它以不一样的口吻,不一样的角度去向人们叙说这段传奇的故事,让这段传奇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永不熄灭;它也告诉世人:红星,不仅仅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的力量,乃至中国的力量!《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是一段传奇,一段无法抹去,永远闪耀的传奇!让我们在这里,向传奇,致敬!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记忆清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记忆清单1.《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 篇,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题目的含义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3.《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感染细菌而献出了生命。
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5.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实际上说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6.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急着把自己写进专栏、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7.长征的起因: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央红军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伤亡重大,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主力被迫退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红星照耀中国》
第5部《红星照耀中国》全国视野 2019广东深圳,甘肃兰州,浙江湖州,内蒙古呼和浩特语段阅读考查【教材出处】统编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64~P67(《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为了了解苏区和红军,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28年斯诺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题目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革命领袖,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②语言风格诙谐幽默。
作者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语句,让人忍俊不禁,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③历史事实具体全面。
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④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作者在书中采用多种呈现形式来记录史实、分享感悟,有采访、转述、逐条的日记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4-02在长沙的日子⑴
剪辫子事件
剪辫子
毛泽东主动剪去辫子,强迫别的学生也剪掉辫子。
猪尾马大辩论
进行辩论,聆听演说,表明反清政治立场。 黎元洪的一个官吏的演说,促使毛泽东有了参加革命军的想法。
第一次从军未果
筹钱准备去汉口,城外借鞋,准备投军。 因战斗被迫回到长沙城。
徐特立血书:断指呈文,请求召开国会。
02
参加了正式军队
在
不愿参加学生军,改投正规革命军。
政法学校
一则学习法律,三年毕业成京官的广告。 一元注册费,等父亲回信。
商业学校
一则用经济强国的广告,交了一元注册费。 希望成为经济专家,考取,入学一月。 英文教学,感到讨厌,退学。
省立第一中学
第一名考取,希望那里的国文教员。
课程受限,读《御批通鉴》,决定自学, 六个月离校。
长
沙
投军从戎半年
的
饷银每月七元,不愿挑水(从挑夫那儿买水用)。
日
子
军旅生活
读《湘江日报》和小册子,首次知道了“社会主义”。
㈠
绰号“大学问”:帮战友写信,获得尊敬。
半年士兵
孙中山、袁世凯议和,退出军队。 决定回到书本,研究学问。
看广告找学校
肥皂学校
看到制造肥皂对社会的好处,交了一元注册费。 决定改变警察学校的志愿,去做肥皂制造专家。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长沙求学
毛泽东得尝所愿,进入离家一百二十里的长沙的学校读书。 在这触民力报
于右任主编,知晓孙中山的纲领。 (民族革命日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黄兴)。
发表政治意见
写的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阐明主张。 主张:支持孙中山,康有力、梁启超。
初中必读名著12部思维导图整理
初中名著导读思维导图整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主要篇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老来娱亲”、“郭巨埋儿”)、《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和“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的百回大书,深刻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朝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世风堕落,表示蔑视皇权的精神。
《骆驼祥子》老舍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该小说讲述了“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教授不告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5.《红星照耀中国》
第二部分名著阅读五、《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八年级上册P64)【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品提要】全书共12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思维导图】【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毛泽东人物形象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家、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
主要经历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组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长征相关情节《苏维埃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①与父亲对抗。
②剪辫子、参加革命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⑤谈及已死的同志和饥荒中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2-01被白色土匪追逐
小村庄到处是红色的标语,夜宿门板床。
前往安塞的路上
沿途“白匪”
由地主和绅士挑选的人员组织民团,抵抗红军。 被白匪尾随,斯诺三人却未发觉。
斯诺、骡夫、分会主席派的向导三人。
池边遇红军战士
姓姚的青年红军战士,白马(俘获张学良军队的)。
01
被
愿意护送三人至安塞,外貌诚实。
白
色
土
小县城,城墙美丽,街道有些荒废。
匪
红区安塞
追
曾遭大水,居民都住在城外的窑房里。
逐
安全抵达安塞
百家坪
姚战士送斯诺至百家坪。 十几个农民正在操练,神情坚决。
与白匪的交战
获得消息 率兵剿匪
安塞的少年先锋队员发现白匪,报告姓卞的安塞红军团指挥。 “卞指挥”袭击了一路跟随斯诺的白匪,俘获几人。
邂逅周恩来
清瘦,青年长官,会讲英语。 温和文雅的问斯诺:“你想找什么人吗?”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初中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初中
怀着对中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恶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用平实,质朴的文字记录下来我很诧异于作者竟然是个美国人,他对中国的热爱令我震惊。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
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4-02在长沙的日子⑵
思想形成
进步团体 思想形成
此时,中国各种进步团体开始形成,如“互助社”。 喜欢陈独秀的《新青年》,爱好胡适的文章。 反军阀,反帝国主主义。
沙
的
姓唐的教员
学习旧的《民报》,同盟会纲领。
日
子
㈡
想法的原由
《民报》登载两个学生,走遍中国到藏区的事。
徒步湖南全省
徒步全省
同行“萧瑜”(同学),经五县,未花一文钱。 无论走到哪里,都得到农民的热情招待。
发起组建新民学会
组建原则 严密组织 身体锻炼
吃苦耐劳,只谈国事,不论小事。 1917年,发展到七八十人。 许多会员成了日后中国共产党的有名人物。 会员:何叔衡、蔡和森……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自主学习
图书馆学习 年。 了解了世界地理、历史,接触到哲学、法律、文学、 科学等各面的书籍。
家里不支持,寻找新住所,有了做教书的初衷。
成功考取 五年学生
替两位朋友写了论文,三人一起考取。 在这里学习五年,政治观开始形成。 1912年考入,1918年毕业。
湖南师范学校
不及格的科目
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得分很低。
美术:一条直线半个圆(李白“半壁见海日”), 一个椭圆便是鸡蛋。
中文教员“袁大胡子”
强迫改毛泽东的文风,学习韩愈旧的古文词藻。 感谢,至今能写可观的古文。
02
教授伦理学,灌输公正、道德、正直的思想。
在
留学生杨昌济
长
毛泽东的论文《心之力》,100分,还是唯心主义者。
第5部 统编“名著导读”篇目《红星照耀中国》
第5部 《红星照耀中国》全国视野 2019广东深圳,甘肃兰州,浙江湖州,内蒙古呼和浩特语段阅读考查【教材出处】统编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64~P67(《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为了了解苏区和红军,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28年斯诺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题目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革命领袖,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②语言风格诙谐幽默。
作者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语句,让人忍俊不禁,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③历史事实具体全面。
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④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作者在书中采用多种呈现形式来记录史实、分享感悟,有采访、转述、逐条的日记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2020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5. 《红星照耀中国》
五、《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介绍】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采访和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写作。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人物辨识】
【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名著学习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