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平台数据库设计参考规范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总7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应指技装〔2012〕24号附件5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试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二〇一二年八月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技术规范提出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架构、技术实现方式、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的技术要求、数据接口规范和数据交换共享内容。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规划设计和建设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平台之间,以及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与政府应急平台、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18793-2002 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3术语及定义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是指独立于具体应用,与具体应用耦合关系松而清楚,不随应用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和安全传输,提供统一接口规范,实现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与不同部门异构系统之间不同格式数据的交换。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指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或与政府应急平台、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企业应急平台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应急平台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
前置机前置机是一种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中间交易设备,它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网络通信、数据认证、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流水记录、数据预处理、数据监控和数据统计等。
应急联动数据库系统设计
1 引言
城 市应急联动指挥 系统 是建立在 大量 的基础数 据之上 的,
档等数据 。
()基 础信息 :各 应急联 动单位 用于应 急处置 的各类 基 1
础业务数据。
基 础数据经 过采集 、处理 、标准化 、传输 、存 储 ,形 成数 据 资源 库 ,为应 急系 统提供 了高效 的分析 、决策 、交换 、共享
()空 间信 息 :包括矢 量地 图 、遥 感地 图及 地名 、街道 2 路 、门牌号码等数据 。 ()事件信 息 :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预测预警信息 、
的数 据环境 ,配合先 进 的数 据查询 方法 和手段 为领导决 策提
危 险源视频监控信息 、指挥协 调信息等 。
()预案库 :城 市各类 突发公共事件 的处 置预案 ,包括 : 4 文本预案和数字预案。 () 案例库 :国内外 突发公共 事件典 型案例 ,可 以为应 5 急事 件 的处 理提供有效 的参照系 ,充 分吸 收历史 事件 的经 验
业 部 门建设和 维护 ,公 用 的全 市基础 数据库 由市 应急指 挥 中 心建设和维护 。所有 的数据库都通过 数据传输 系统连接起来 ,
Ab t a t Eme g n y r s o s aa a e s se i h aa s u c h t e lw t l tp so me g n y i c d n o n e , sr c : r e c e p n e d t b s y t m st e d t o r e t a d a i al y e fe r e c n ie t e d we h t I c n p o i e t u c in fso a e t a r vd o f n t s o t r g ,ma n e a c , er v l t t t a o me g n y r s o s n o ma in r s u c s I i o i t n n e r ti a,sai i l fr e r e c e p n e if r t e o r e . t s e sc o t e b s f t e e r e c e p n e c mma d p afr .T i r ce p o o e t o fh w t l n f r e r e c e h a i o h me g n y r s o s o s n lt m o h s a t l r p s s a meh d o o o pa me g n y r - i o s o s a a a e s se i tg ai n o it b td if r ai n r s u c so a h l k g n t t r vd h e e s r u p r p n e d t b s y tm, n e r t fd s i u e n o o r m t e o r e f c i a e u i op i e te n c s ay s p o t o e n , o o ect e re c rs o s o f r h i me g n y e p n e c mma d t y n. Ke r s me g n y r s o s d tb s d sg y wo d :e r e c e p n e; aa a e; e i n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的设计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的设计余鹏;罗惠平;李艳;杨木清【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ponding velocity and commanding efficiency in the Held of enterprise,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 a managing and scheduling emergency incident platform, which is based on Spring framework and Hibernate data persistence framework for system design, was given. The platform can effectively manage and completely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emergency of different government,areas and types. Based on hotspot map,the system can show the currently important faults on the image of electronic map,as well as dynamically monitoring the progresses of resource scheduling in time with electronic map and satellite map. The experiment is probed that the platform can accurately show the changes of the data of emergency. Meanwhile, it is proved that the platform can improve the scheduling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为提高企业、政府机构、高校等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指挥效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框架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该平台完成了对不同机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过程的全面管理和统一监控;通过热点地图的形式,实现对电子维运管理调度平台上报的重要应急数据在电子地图上的统呈现;通过电子地图、卫星地图等直观的方式实现对应急资源调度过程的动态监控.实验证明,平台能够准确地呈现实时应急调度数据的变化,可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调度效率.【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年(卷),期】2011(033)004【总页数】5页(P560-564)【关键词】Spring框架;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框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热点地图;动态监控【作者】余鹏;罗惠平;李艳;杨木清【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52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率,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实用的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二、需求分析(一)功能需求1、监测预警能够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发出准确的预警信息。
2、应急指挥提供高效的指挥调度功能,支持指挥人员快速制定应急方案,协调各方资源,下达指令,并实时跟踪执行情况。
3、资源管理对各类应急资源(如人员、物资、设备等)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资源的登记、调配、库存管理等。
4、预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支持预案的制定、修订、查询和演练。
5、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准确的应急信息,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恐慌。
(二)性能需求1、稳定性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确保关键业务不中断。
2、响应速度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操作请求,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保证预警信息和指挥指令的及时传递。
3、数据安全性保障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三)用户需求1、政府部门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等,需要通过系统实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2、救援队伍能够获取准确的任务指令和资源信息,提高救援效率。
3、公众方便获取应急信息,了解自身所处的风险状况和应对措施。
三、系统架构设计(一)总体架构应急管理系统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界面层。
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网络爬虫等手段,广泛收集各类应急相关数据,如气象数据、地质数据、舆情数据等。
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持。
3、应用服务层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资源管理、预案管理、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具体的业务服务。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09.11.23•【文号】交公路发[2009]713号•【施行日期】2009.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7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为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现将部制定的《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目录1. 总则2. 指导思想3. 基本原则4. 建设目标5. 平台体系6. 主要建设任务7. 功能总体要求8. 保障措施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1. 总则1.1 编制目的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加快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和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当前以及今后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部门加快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为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撑,特制定本意见。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和文件,并参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
2023-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1
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是现代化城市的必备设施之一,它具有承担各种应急事件组织与指挥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在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详细解析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
一、需求分析为了满足应急事件指挥与应对的需要,应急指挥平台系统需要具备多个指标,例如:应急决策制定、信息采集与分析、态势分析、应急资源调配、安全防护、人员管理等等。
通过以上需求的分析,可以明确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需要具备多样化的功能模块。
二、构架设计针对现代城市应急事件的特点,借鉴先前类似设施的设计思路,此系统可以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构架。
宏观体系方面,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分为前端用户界面、后端管理界面、服务器端和数据库四个核心模块,前端用户界面主要面向普通操作人员,包含WEB客户端和移动端。
后端管理界面主要用于系统管理、平台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等。
服务器端主要承担数据处理、任务执行及指令传输等重要职责,数据库则负责数据存储和管理。
三、技术选择对于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而言,技术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基于目前主流技术和系统属性分析,建议采用以下技术架构:1. web开发技术:新兴的Vue.js,采用轻量级框架开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维护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2. 后台开发技术:Java,开源、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且能够良好地与微服务和云计算、容器化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
3. 数据库技术:Mysql和Oracle,Mysql常用于云计算和Web应用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
而Oracle则更多地应用于重要的信息数据存储。
四、平台集成与测试通过构架设计和技术选型,我们已经完成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的概念设计,接下来需要对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来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
这边可以采用模块化开发模式,模块/module相互独立,形成清晰的模块间接口逻辑,避免因此带来的复杂耦合性。
同时,根据不同经验与场景应用,提前预设各种用户角色,进行产品测试和反馈,使系统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应急平台建设概要
应急平台建设概要应急平台建设是指建立一种全方位的、高效的、信息化的应急管理平台,用于快速响应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平台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参与,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应急需求和资源,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和管理,以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的效率。
以下是应急平台建设的概要:一、平台架构设计:应急平台应具备统一的总体架构,包括硬件设施、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平台的设计要考虑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突发事件应对需求。
另外,还需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收集与传输:三、资源调度与协调:平台应能够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全面的调度和协调。
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各方面的资源,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调度和配置,以确保救援和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平台还应具备资源分配的优化算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指挥与决策支持:平台应提供各级指挥人员和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和工具,帮助他们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
包括实时的事件情况展示、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应急预案管理等功能。
平台还应支持指挥人员的协同工作,提供实时的通讯和协同决策的功能。
五、应急演练与培训:平台应提供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功能,帮助各级单位进行应急能力的提升。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应急演习,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信息公开与社会参与:七、合规与保障:平台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平台应具备完备的权限管理和审核机制,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后勤保障体系,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总之,应急平台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全方位、高效的应急管理系统。
通过平台的建设,能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效率和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_只要10分
1)国务院应急平台平时满足国务院值守应急需要,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保持联络畅通;可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以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在国务院应急指挥厅召开视频会议,察看事发现场情况,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地方和部门应急平台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事态发展进行仿真模拟和研判分析,实施指挥调度等。
IP地址和域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划执行。
IP电话调度台应具备同时接入4路电话、同时接听2路电话,同时呼出4路电话的能力,可显示被叫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
3)接口要求。IP电话终端支持IP协议,并支持IEEE 802.3af以太网供电能力。
4)引用标准。
YD/T1264-2003《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4)地市级、县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基础,要结合实际,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特别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现场图像信息并及时上报,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应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具体要求,由各地区进一步明确。
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设计与规范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设计与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成为了现代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而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设计与规范则是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重要环节,在保证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数据。
一、数据模型的概念与分类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是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抽象表达。
根据数据模型的实际应用需求,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数据模型:1.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现代数据库系统的起源,它使用树形结构描述数据的组织方式。
2. 网状模型:网状模型在层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使用“指针”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层次模型无法处理多对多关系的问题。
3.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和成熟的数据模型,它通过使用二维表格的形式,用行代表记录,用列代表属性,通过主键和外键来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实现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4. 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模型是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概念和行为进行封装,通过类、对象和继承等概念来解决实体间的关联和继承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模型,其简洁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特点,使其成为了数据库设计的首选。
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及规范数据库设计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和操作规则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应该具备以下步骤和规范:1. 需求分析与概念设计:在进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之前,需要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然后通过E-R图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抽象和建模,从而获取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2.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使用实体关系图(ER图)来描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各个实体的属性、类别及其之间的关系。
3.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根据逻辑设计的结果,进一步确定数据库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数据库的键的选择、索引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等。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项目关键技术与设备选型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项目关键技术与设备选型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物资存储与管理技术(一)物资存储技术1、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已经成为现代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高层货架、巷道堆垛机和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物资的存储和取出,具有存储密度高、存取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快速响应救援需求,提高救援效率。
2、货架存储技术货架存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物资存储方式,通过合理规划货架的结构和布局,可以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物资的存储密度。
同时,货架存储技术也有利于物资的分类和管理,方便救援人员快速找到所需物资。
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中,可以根据不同物资的特性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货架进行存储。
(二)物资管理技术1、物资信息管理技术物资信息管理技术是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管理的核心。
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物资的库存情况、流动情况和质量状况等信息,为救援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物资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物资的追溯和跟踪,确保救援物资的安全和有效。
2、物资调配技术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物资的调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运用先进的物资调配技术,可以实现对救援物资的实时跟踪和调度,确保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救援现场。
同时,物资调配技术还可以根据救援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物资的分配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3、物资养护技术应急救援物资在存储过程中需要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质量状况。
因此,采用科学的物资养护技术是必要的。
通过对物资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需要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和标准,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应急管理概论(四):应急平台
应急管理概论(四):应急平台第四章应急平台第一节应急平台概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应急管理中广泛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成为必然的趋势。
应急平台是针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具备语音通信、视频会议、图像显示及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的综合性软硬件集成的平台。
应急平台是在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应急资源的基础上,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高智能化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技术系统,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视频监控、数据库与信息处理等多种技术为一体。
应急平台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是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的重要保证,是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行使职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装备。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应急响应的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急平台的建设背景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的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把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列为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明确要求“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细则
1 目的规范公司及各所属单位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配置标准和功能要求。
2 适用范围公司及各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3.1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06,国家安监总局。
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应急管理办法》,QHSE-01-18,2011,总公司。
4 职责分工4.1 公司负责建设公司的应急指挥中心,审查各所属单位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划,组织验收各所属单位应急指挥中心。
4.2 各所属单位负责规划和建设本单位的应急指挥中心。
5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要求5.1 通讯应急指挥中心应在短时间内接受、发出大量信息(包括数据、视频和语音等)。
在应急状态下建立通讯隔离,实现无障碍应急通讯。
5.2 自动记录往来语音、视频信息,任意历史时段的数据可查询及回放,对所需的各种视频、音频、计算机文字、图形信息等予以收集、选取、存储、控制。
5.3 应急资料的收集和储存可依据应急事件的需要提供并展示相关应急资料。
5.4 大屏幕投影显示功能可实现多方语音同步群呼、短信群发,实现快速通知应急计划中指定的有关责任人员。
5.5 电视电话会议功能可实现异地会商。
5.6 视频监控功能直接实时了解应急事件现场的动态。
5.7 在岗人员和生产动态重点了解和掌握重大作业及大型设备的生产作业动态。
5.8 应急状态下的基本办公需求6 应急指挥中心的配置要求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最高管理执行机构,须有一定的装备和资料作为配置,以提供应急支持,并保证配置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一旦应急事件发生所有配置必须能立即投入使用。
应急指挥中心的配置可以分为两类:硬件配置(各种设备等)和软件配置(文件资料、操作系统等)。
6.1 硬件配置要求6.1.1 应急工作场所1)应急指挥中心作为特定的工作场所,其面积应能满足各种应急办公设备的安装,为所有应急工作人员提供固定的办公位置;2)有相联的独立会议室;3)应急资料储存室;4)以上场所也可以合并一起使用。
智慧应急平台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现场指挥与处置:通过实时数据和视频监控,进行现场指挥和处置,确保应急处置的准确性和有效 性
事后评估与总结:对事件处置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为未来应急处置提供经验和参考
数据收集与整合:实时监测、收集 各类应急数据,整合不同来源的信 息
添加标题
智能化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 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智能化预警、预 测和处置,提高应急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添加标题
标准化技术应用:制定应急管理领域的标准和 规范,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提高应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业务管理系统的目标:提高应急响应效率,降低事故损失 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信息收集、处理、分析、报告等 业务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业务管理系统的实施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可视化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 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 用户快速了解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清洗、整理、挖掘和分析,提 取有价值的信息
辅助决策:根据分析结果,为应急 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提高决 策效率和准确性
跨平台框架: React Native、
添加标题
实现方式:接口层可以通过API、Web Ser vice、RESTful API等方式实现,具体实现 方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架构来选择。
资源分类:将应急 资源按照类型进行 分类,如物资、设 备、人员等
资源管理:对各类 应急资源进行登记、 存储、维护和更新
资源调度:根据应 急事件的需求,快 速调度和配置相关 资源
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与研究
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与研究摘要:信息化和通信技术是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城市应急管理普遍存在问题和应急管理平台的重要作用,以整合应急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服务为基础,研究提出了智慧应急管理平台架构的设计思路,分析了平台的各技术层面作用,为构建应急管理平台提供思路借鉴,以信息技术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关键词:应急管理;平台架构;大数据;应用分类号:TP399引言城市应急管理主要承担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应急管理在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等核心领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
1应急管理存在普遍问题(1)应急通信网络和物联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尚未完成搭建和覆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足,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监测事件信息获取困难、预警指挥调度沟通不畅等问题。
应急相关业务系统众多,功能较为单一,虽基本实现了数据录入、业务流程电子化等功能,但缺乏智能化的监测、预警、监管、指挥等功能。
(2)应急众多业务系统的数据,长期缺少数据汇聚、清洗和处理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应急大数据全集,没有构建主题库、专题库,基于数据的深度应用十分匮乏。
无法为监测预警、监督执法、指挥救援等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撑,难以形成感知灵敏、智能预警、快速反应、综合协调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3)在业务协同机制方面,按照多灾种综合防治工作的要求,目前应急管理对社会力量和资源的有效调动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不畅、资源不明、指挥不顺、协同不足等方面,无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强大能量。
2应急管理平台主要作用通过应急管理平台,建立应急业务领域的协同关系,依托前端感知与信息通信网络,打通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的信息链路,体现事务处理的事件链、灾害链、证据链的完整过程,形成随遇接入、全维感知、信息融合、可视指挥、智能协同的能力,支撑应急管理“测、报、防、抗、救、建”全过程管理业务,以及常态业务、非常态业务和综合保障业务,为应急有关成员单位、企业之间提供统一的系统平台和应用视图,支撑各业务板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为各级领导提供全业务、全流程的综合监管和预警分析、指挥救援等深化应用服务,形成应急管理大数据汇聚及服务。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信息技术和安全科技,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分级实施。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涉及到各级政府、各专业部门和各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构,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和分级管理,以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实现业务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的有机结合。
2.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构,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本着节约的原则,突出建设重点,注重高效实用,防止重复建设。
整合自身应急平台所需资源,以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为主体进行建设,同时考虑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和部门业务系统的利用,采用接口转换等技术手段,实现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平台以及其它相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3.注重内容,讲求实效。
既要重视应急平台硬件和软件建设,更要重视应用开发和信息源建设,保证应急平台的实用性;既要立足应急响应,又要满足平时应用,防止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
基于Web前端与MySQL数据库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前端与MySQL数据库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严重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升灾害应对效率,降低灾害损失,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Web前端与MySQL数据库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首先介绍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和需求背景,阐述其建设的必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平台设计的整体架构和技术选型,包括Web前端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灾害信息录入与查询、应急资源共享等模块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
本文还将关注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平台实现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包括前后端交互、数据库性能优化等方面。
通过实际案例测试,验证平台的功能和性能,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文旨在为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相关技术介绍在构建基于Web前端与MySQL数据库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平台时,我们涉及了多项关键技术。
以下是对这些技术的简要介绍。
Web前端技术:Web前端技术是实现用户界面与用户交互的核心。
在本平台中,我们主要采用了HTMLCSS3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
HTML5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元素,使得页面布局更加灵活多样;CSS3增强了样式表现能力,可以创建出更加美观和动态的界面效果;而JavaScript则负责处理用户的交互行为,实现页面的动态响应和数据的异步加载。
后端开发技术:后端技术负责处理前端发送的请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以及管理服务器资源。
在本项目中,我们选择了Node.js作为后端开发框架。
Node.js基于Chrome V8引擎,具有异步I/O和非阻塞的特性,非常适合处理高并发请求。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细则
1 目的规范公司及各所属单位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配置标准和功能要求。
2 适用范围公司及各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3.1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06,国家安监总局。
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应急管理办法》,QHSE-01-18,2011,总公司。
4 职责分工4.1 公司负责建设公司的应急指挥中心,审查各所属单位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划,组织验收各所属单位应急指挥中心。
4.2 各所属单位负责规划和建设本单位的应急指挥中心。
5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要求5.1 通讯应急指挥中心应在短时间内接受、发出大量信息(包括数据、视频和语音等)。
在应急状态下建立通讯隔离,实现无障碍应急通讯。
5.2 自动记录往来语音、视频信息,任意历史时段的数据可查询及回放,对所需的各种视频、音频、计算机文字、图形信息等予以收集、选取、存储、控制。
5.3 应急资料的收集和储存可依据应急事件的需要提供并展示相关应急资料。
5.4 大屏幕投影显示功能可实现多方语音同步群呼、短信群发,实现快速通知应急计划中指定的有关责任人员。
5.5 电视电话会议功能可实现异地会商。
5.6 视频监控功能直接实时了解应急事件现场的动态。
5.7 在岗人员和生产动态重点了解和掌握重大作业及大型设备的生产作业动态。
5.8 应急状态下的基本办公需求6 应急指挥中心的配置要求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最高管理执行机构,须有一定的装备和资料作为配置,以提供应急支持,并保证配置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一旦应急事件发生所有配置必须能立即投入使用。
应急指挥中心的配置可以分为两类:硬件配置(各种设备等)和软件配置(文件资料、操作系统等)。
6.1 硬件配置要求6.1.1 应急工作场所1)应急指挥中心作为特定的工作场所,其面积应能满足各种应急办公设备的安装,为所有应急工作人员提供固定的办公位置;2)有相联的独立会议室;3)应急资料储存室;4)以上场所也可以合并一起使用。
应急平台总体原则
应急平台总体原则
在XX省政府应急平台设计构建中,我们本着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开放性、互连性、经济性、高性价比和可管理性等几个方面考虑,具体说来就是以下几点:
(1)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发展潜力。
(2)可靠性:
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及应用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建设,并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技术。
(3)安全性:
在采用多种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事故监控和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
(4)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能够根据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提高网络各节点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5)开放性与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广域网、局域网、计算机及数据库协议;对于关键系统和子系统,坚持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的原则,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6)经济性:
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7)可管理性: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
(8)高性价比:
在采用可用、可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性价比的技术及设备,保证投资的高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DB44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X X省地方标准DB 44/ XXXXX—XXXX ArrayXX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基础信息Specification for Guangdong Emergency Platform System Database Basic Inform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2年8月)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2009 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XX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XX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家琪、袁宏永、杨智杰、黄全义、刘鹏辉、毛青松、杨锐、苏国锋、陈涛、刘碧龙、陈涛、王飞、卢志为、朱海国。
XX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基础信息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基础信息构成及内容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XX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4658 学历代码GB/T 4762 政治面貌代码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2403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GB/T 12407 职务级别代码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852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3 术语和定义XX省应急平台体系 Guangdong Emergency Platform System由XX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多种类、多层次应急平台所组成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有机整体,承担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异地会商、事后评估等功能。
主要包括:省应急平台、地级以上市应急平台、省级部门(单位)应急平台、县级应急平台、地级以上市部门(单位)应急平台、部门(单位)垂直管理的下级应急平台、基层应急平台,以及面向公众的紧急信息接报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等。
3.2密级Security Classification Level数据的秘密程度等级,包括机密、秘密、限制、公开、其他。
数据的机密、秘密等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确定。
3.3统一标识码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实体对象的唯一标识,用来标识存在于不同数据库表中的同一实体对象,或同一数据库表中多条记录对应的同一实体对象。
3.4重点防护目标Key Protected Object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保护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基础设施。
重要部位主要包括:重要政府部门、学校、公众聚集场所、金融机构、骨干管线、重点工程、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关键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机场、水库、通信长途枢纽楼、桥梁、隧道、港口码头、船闸、发电厂等。
3.5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ous Source在一定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具有潜在危险,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从而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源。
主要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区、事故灾难危险源、公共卫生危险源、社会安全隐患等四大类。
3.6避护场所Shelter在事故灾难发生时,用于庇护民众和进一步组织避难活动的场所。
主要包括:救助站、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防空洞等。
3.7医疗卫生单位Medical Unit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医疗科研机构等的总称。
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所(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等。
3.8通信保障机构Telecommunication Support Unit在日常和紧急状态下能够保障和恢复通信线路、设备等机构的总称。
主要包括:提供日常通信保障和应急通信保障的机构。
3.9运输企业Transport Enterprise经营各种运输业务的企业。
主要包括:公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航空运输企业等。
技术支持机构Technical Support Unit从事应急技术研究、产品研制、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
3.11自然灾害情况统计Natural Disaster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2事故灾难情况统计Accident Disaster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类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3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统计Public Health Event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类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造成的人员伤亡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4社会安全事件情况统计Social Safety Event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类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5突发事件专题图Incident Thematic Map着重表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包含的一种或多种要素,集中表现应急主题内容的地图。
3.16预案要素Emergency Plan Factor应急预案所必需包含的关键内容。
主要包括:编制依据、指挥体系、应急资源、预警级别等信息。
3.17应急管理机构Emergency Management Unit具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
3.18应急人员Emergency Employee应急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3.19应急物资储备库Emergency Supply Reserve Warehouse储备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场所。
3.20应急物资Emergency Supply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重要物资。
主要包括:战略性储备物资、专用应急物资、基本生活保障物资等。
3.21应急装备Emergency Equipment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所必需的设备、装置、工具等。
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探测设备、洗消设备、医疗设备、能源设备、应急运输工具等。
3.22应急物资生产企业Emergency Supply Manufacturer有能力生产应急物资与装备的企业。
3.23专家Expert包括各级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以及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专家。
专家类型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综合类等。
3.24政策文件Policy Document与应急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
3.25案例要素Emergency Case Factor突发事件案例所必需包含的关键内容。
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情况、事后总结等信息。
3.26应急常识Emergency Knowledge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识和经验。
3.27标准及技术规范Standard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应急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本信息。
3.28预测结果Prediction Result对某一起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情况描述。
主要包括:影响行政区划、影响范围、影响人数、预测单位等信息。
3.29预警发布Early Warning Release当突发事件到达一定级别后,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主要包括:预警开始时间、预警结束时间、预测结果、防范措施、危害程度、影响方式、发布单位等信息。
3.30模型输入参数Model Input Parameter描述模型的输入参数信息,主要包括:参数类型、参数格式等。
3.31模型输出参数Model Output Parameter描述模型的输出参数信息,主要包括:参数类型、参数格式等。
4 通则4.1 数据类型4.1.1 字符型一个字符型的值是从某个字符表中抽出的一个字符串(序列)。
字符串可以是定长的,也可以是变长的(直到某个实现定义的上限)。
4.1.2 数值型数值型包括整数类型和具有指定精度和标度的类型,每个数具有一个精度(数字的个数)和一个标度(小数点后的数字个数),长度用(M〔, N〕)标识,其中,M为小数点前和小数点后所有数字的长度,N为小数点后数字的长度,〔, N〕为可选项。
4.1.3 日期型用于表示有效的日期数据,其值由年、月、日组成。
4.1.4 日期时间型用于表示由有效的日期和时间组成的数据,其值由年、月、日、小时、分钟、秒组成。
4.1.5 二进制型一个二进制串类型(称为二进制大对象或BLOB)的值是一个八位位组的变长序列,直到某个实现定义的上限。
4.2 代码唯一性本规范中定义了预案要素、案例要素、密级、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级别、防护等级、危险等级、医疗卫生单位等级、专题图坐标单位、预案版本状态、应急管理机构类型、证件类型、专家组类型、法规分类、事件等级、事件报送方式、接报信息类型、阅读标志、预警级别、模型运算速度、文档类型、文档紧急程度、数据来源单位、专家在专家组中职务、标准及技术规范的适用等级、标准及技术规范的法律效力、原生事件等代码。
为保证代码和代码含义的唯一性,撤销的代码不再赋予其新的代码含义,代码含义发生变化时必须赋予新的代码。
4.3 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共12位数字,分为三段:——第一段6位代码,表示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符合GB/T 2260的规定;——第二段3位代码,表示街道(地区)、镇、乡,符合GB/T 10114的规定;——第三段3位代码,表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顺序码。
表示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时,用第一段代码;当表示街道(地区)、镇、乡时,用前两段代码;当表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时,用三段代码。
如广州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440100,不需补齐12位数字。
5 数据库逻辑划分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从逻辑上划分为基本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预案库、工作网络数据库、救援队伍数据库、应急物资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法规库、案例库、知识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和文档库。
5.1 基本信息数据库5.1.1 概述基本信息数据库主要存储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信息,包括重点防护目标、重大危险源、避护场所、运输企业、技术支持机构、人口统计、经济统计、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行政区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