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具备成本分析和管理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成本核算流程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了解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编制工作;3. 具备成本分析和管理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优化建议。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介绍成本会计的概念、意义、目的、原则等基本理论;2. 成本核算方法:介绍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3. 成本报表编制:介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包括成本报表的格式、编制要求、分析方法等;4. 成本分析和管理:介绍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差异分析、效率分析等,以及成本控制和优化建议的提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应注重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区分,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成本会计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包括:1. 讲授法: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训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编制的实训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训操作。

成本会计课标

成本会计课标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本会计【适用专业】金融事务专业(理财策划方向)一、前言成本会计学是会计学的—个分支,它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应用型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

(一)课程性质《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继《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后开设的又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应加强教学的理论性,同时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对成本会计方法的理解。

(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的特点来建立评价标准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对课程目标学习的评价,应根据理论学习的特点,一般以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考试和平时的习题练习等形式来评价学习的效果。

2、根据课程的职业需要建立教学目标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体现职业需要,也让学生在自我实践环节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成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认识成本会计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会初步应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完成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养成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和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二)课程单元目标1、总论目标要求掌握成本的概念和成本会计的内容以及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掌握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各种成本的概念,了解成本管理的意义。

2、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目标了解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及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

3、工业企业要素费用核算目标了解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其核算方法,重点掌握费用分配的方法。

4、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目标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性质及核算特点,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

5、制造费用核算目标了解制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理解制造费用核算的特点,掌握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娄永振审核人:刘淑珍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0年9月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商品流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成本会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会计实务》等。

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等。

前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掌握会计核算循环的形式,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后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方法和技能,以满足会计类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

1-2设计思路: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学时:72学时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的关键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个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认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校外专业顶岗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为学生参加会计资格、会计技术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做准备,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院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本课程的适应岗位有:一般会计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固定资产核算员等岗位)、成本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

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成本核算岗位也在会计岗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岗位出具的成本报表,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而且为企业财务报表成本计算,外部财务报表的及时报送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课程教学目标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为此,《成本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采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的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成本会计课程能力标准,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成本会计总学时数: 72使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税务核算、会计电算化操作以及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各种会计实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支撑课、职业核心能力课和课余素质拓展项目(或课程)构成。

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其后续课程有《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

《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的关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个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认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校外专业顶岗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为学生参加会计资格、会计技术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院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本课程的适应岗位有:一般会计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固定资产核算员等岗位)、成本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

(二)课程定位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主干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后的一门专业课。

《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的关键课程。

本课程是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生产费用核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知识、能力,能胜任企业对成本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成本资料,以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适应岗位有:一般会计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固定资产核算员等岗位)、成本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

因此,该课程符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育人”先“育德”,因此,本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六分钟的内容,注重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练习、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适应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以及考取会计资格证书做好铺垫。

二、课程目标《成本会计》课程以培育同学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职业才能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育目标;采纳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岗位才能本位的方法,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治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表达.本课程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技能,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0001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0001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后的又一门职业技能课。

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会计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合格的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者必须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为《财务管理》、《基础审计》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成本会计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系统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业务处理技能。

内容包括成本会计基础、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

通过“任务”明确工作目标;通过“理论指导”介绍与该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情景资料”提供实践或仿真的环境,通过“业务处理”展现成本会计整个业务处理过程。

这种结构设置按照分配任务,掌握知识,完成任务的环节展开,既解决了学生面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束手无策问题,也解决了学生成本业务处理生疏问题。

3.课程目标通过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3.1.1 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进行成本核算程序的设计能力3.1.2 能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的能力3.1.3 能进行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能力3.1.4 能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的能力3.1.5 能编制主要成本报表及对主要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能力3.2社会能力3.2.1 人际交往和协调沟通能力;3.2.2 工作中与他人的团队合作能力;3.2.3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安全、环保、成本和质量意识;3.2.4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客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学时学分】108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财务会计【后续课程】财务管理等二、课程定位《成本会计》是三年制高职高专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

三、课程学习目标(一)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制造业的产品成本,能够熟练编制各种成本报表和进行成本分析。

(二)方法能力《成本会计》实务性强,应当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校内模拟实验、校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教与学、学与做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着眼于成本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成本会计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成本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熟练掌握成本会计技能,毕业后能够参与有关成本决策和服务。

四、课程总体设计五、考核与评价方式(一)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考核(5%)、课堂提问(5%)、书面作业和实验实训(10%)等环节。

(二)期中期末考试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六、教学条件(一)实训条件基础会计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和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

(二)师资条件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即可胜任《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

七、教材选用书名:成本会计主编: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2八、其他说明1.本课程标准由参考教研室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发。

2.完成时间:2017年12年。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学时:80课时适用专业:会计、会电、财务管理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2设计思路《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有关的行业会计制度,同时结合学院会计专业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制定。

本课程标准的构建遵循以下思路:1、对课程内容按教学目标、教学体系进行适当的选择整合,分成模块。

要求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即每个模块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考核鉴定标准,内容标准由应知标准和应会标准组成,考核鉴定标准也由应知能力鉴定标准和应会能力鉴定标准组成。

2、采用倒推的方法进行各模块能力标准的构建。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能力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

而完工产品的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这样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就形成了课程的分能力,要掌握这种能力就需要有若干的知识点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应会能力标准。

本课程就是根据主要能力推出应会能力,再由应会能力推出应知能力,从而进行能力构建的。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娄永振审核人:刘淑珍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0年 9月!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商品流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成本会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会计实务》等。

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等。

前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掌握会计核算循环的形式,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后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方法和技能,以满足会计类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

1-2设计思路:#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该课程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个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认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从事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和核算方法,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形成成本核算的岗位工作能力,完成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同时具备诚实守信、遵守准则、爱岗敬业、严谨细致、善于沟通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能力目标:1.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2.掌握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会编制材料成本类会计凭证;4.会登记成本类总账与明细账;5.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6.初步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7.初步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方法。

知识目标:1.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熟悉费用的分类,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3.掌握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的确定,熟练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4.理解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核算对象的划分,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5.掌握辅助生产费用主要的分配方法。

素质目标:1.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建立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4.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实施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本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72课时,总学分为4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成本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成本会计》课程的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的信息。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提供相关的实践经验。

课程内容以下是《成本会计》课程的标准课程内容:1. 成本会计导论:介绍成本会计的定义、目的、重要性和发展历史。

2. 成本分类与成本行为:讲解不同类型的成本分类和成本行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等。

3. 成本估算方法:介绍成本估算的常用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等。

4. 生产成本制度:讲解生产成本制度的原理、应用和管理,包括作业成本制度和过程成本制度。

5. 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探讨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成本差异分析、成本体制分析等。

6. 预算与预测:介绍预算编制和预测成本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静态预算和动态预算。

7. 决策分析与成本管理:讨论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以及在决策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8. 环境成本会计:介绍环境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以及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成本管理。

课程要求以下是对学生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要求:1. 准备充分:学生应预课程内容,准备所需的教材和研究资料。

2. 参与课堂: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与同学共同研究和交流。

3. 完成作业: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加强对课程概念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4. 参加实践:学生应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或实验,以提升实践能力。

5. 考核评估:学生将接受考试或其他形式的评估,以检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上是《成本会计》课程的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希望通过该课程,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成本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电算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衔接课程在《成本会计》课程开课以前,已经开设了《会计基础》《基础会计单项实务》《企业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务》等理论和实务课程,同时或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外贸会计》《企业纳税会计》《会计电算化实务》《财务会计综合实务》《会计报表分析》等。

教学课时 59课时,其中理论40课时,实训19课时。

一课程目标1 课程定位基本内容:成本会计课程主要针对制造企业,介绍了成本核算的概念、对象和任务,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成本计算的方法,着重掌握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知识。

因此,它是与制造企业单位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精神、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会计规章制度的规定,要求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课程后,初步养成成本管理的概念,培养学生在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综合核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制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够正确、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成本会计课程的知识目标,具体分为三大块:一是成本会计的基础知识;二是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三是成本分析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完成本会计课程后,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一是具备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二是具备正确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三是具备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的技能。

(3)职业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两方面的职业素质:一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平时教学、平时作业、各模块测试、实训及实训分析报告、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是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各模块中的小组讨论及形成的小组专题报告,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学时数:64学时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______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

成本会计是一门应用性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

它阐述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明确成本会计的任务和环节,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认识做好成本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地位的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成本会计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使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总论(2学时)(―)教学内容:1.1成本会计概述与特点(2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成本的概念和成本会计的特点;掌握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

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和任务。

理解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了解成本会计的机构和人员。

了解成本会计法规制度的种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难点: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6学时)(―)教学内容:2.1成本应算的要求(3学时)2.2一般程序(3学时)(二)基本要求: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五项要求;掌握正确核算成本,划分各项费用界限及其具体内容;理解成本核算应做好基础工作的内容。

理解工业企业生产费用要素内容及其含义。

了解基本成本项目及其内容。

理解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含义。

理解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以及它与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联系。

了解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理解“基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的结构及其明细账的设置,了解产品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正确核算成本,划分各项费用界限及其具体内容;难点: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五项要求;理解成本核算应做好基础工作的内容。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_2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_2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之上能够结合实际的岗位或岗位群,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为毕业后能够适应会计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掌握各项成本费用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3、学会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学》《中级会计》等。

2、本课程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与编制》《高级会计》等。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分类及作用第二节成本的概念与职能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第四节成本核算程序及生产费用要素概述本章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企业成本的基本构成,为成本核算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教学重点:成本的分类与作用、成本核算的原则、生产费用的基本要素。

本章教学难点:成本核算的原则、生产费用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一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二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三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四节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五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本章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本章教学重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本章教学难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三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第一节生产分类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组成要素第三节生产类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本章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和技能。

本章教学重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组成要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
模块二:
产品成本构成
要素的归集
和分配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6、制造费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归集与分配
7、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基本知识
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
成本分析理论知识
职业技能目标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技能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严格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此《成本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
1-2-3课时安排说明
该课程的总学时为64课时,理论课和实训课课时的比例为3:1,体现实训主导型的特点。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成本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开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课程目标
具体内容
知识目标
4、初步掌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1. 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 情景模拟:采用仿真企业、车间、工段的成本会计资料,把仿真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仿真实训仿真环境中教、学、做有效结合,主动愉悦地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4/2
1-1课程性质:
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商品流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成本会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会计实务》等。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等。前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掌握会计核算循环的形式,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后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方法和技能,以满足会计类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
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综合化与模块(项目)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每一工作任务为一基本模块,每一模块与特定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整个实训过程以实训任务为载体将以上模块互相交融,以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4
周课时数
4
总学时数
464
英文名称
Cost accounting
开课单位
财信系会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
会计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后续课程
《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
选用教材
《成本会计》翁玉良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 学时
理论
实践
项目一
模块一:
成本会计
基本理论
1、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熟悉支出、费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和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2、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
3、熟悉企业生产费用的分类,理解工业企业费用要素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 作者:
———————————————————————————————— 日期: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编写人:娄永振审核人:刘淑珍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0年9月
课程代码
学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