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烯基咔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乙烯基咔唑|1484-13-5|如何怎么就变成了PVCz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N-乙烯基咔唑的一些信息。

关键词:N-乙烯基咔唑,光聚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聚乙烯基咔唑

前言

N-乙烯基咔唑的分子式为C14H11N,白色至浅黄色结晶粉末,63.0-67.0(MP),CAS号: 1484-13-5,[1]N-乙烯基咔唑的应用是为生产含银低的照相材料,制造高超敏感的无银介质以及新型纪录系统和新型过程的创纪录的成果。N-乙烯基咔唑的聚合物是具有光电导性的有机材料,用它涂制的静电复印感光版对蓝紫色图纸和色调层次较多的图像都有较好的复印效果;用它图制的热塑全息照图片无需暗室照做,能够原位显彰和重复使用;用它配制的光照自由基聚合感光材料,其感光度达到银盐材料的程度,能够进行快速摄影。目前合成N-乙烯基咔唑的主要方法复杂,成本高,而且得率低,同时产品纯度不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N一乙烯基咔哇的光聚合

聚N一乙烯基咔唑(PVCz)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发展起来的。到五十年代中期发现PVCz与三硝基茹酮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而具有良好的光导性能,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有关它的聚合方法如热聚合,自由基聚合[2],离子型聚合[3],ziegler一Natta催化剂催化聚合,都有比较详细的研究。由七十年代开始由电荷转移复合物引发使N一乙烯基咔唑(VCz)聚合的研究十分活跃。此外,用CCl4引发聚合也有简短报道即,但机理不清楚,因此,有人怀疑CCl4是否能引发VCz聚合生成PVCz。。

VCz的CHCl3,溶液的吸收光谱与VCz在其他溶剂(如苯)中是一样的,并不出现新的谱带,表明在基态时并未生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因而,排除了由电荷转移复合物引发VCz生成PVCz的可能性。为了搞清VCz-CHCl3体系光照聚合的引发机理,测定了CC14,CHCl3,CH2Cl2,CH2ClCH2Cl对VCz荧光光谱的影响, CC14,CHCl3,CH2Cl2,CH2ClCH2Cl对VCz一C2H5OH溶液荧光的淬灭与CHC13是类似的,仅淬灭程度有所区别。可知,当CHCl3加人到VCz一Cz白soH中,仅使荧光淬灭但未出现新的谱带,其淬灭规律服从Stern-volmer定律。

Evans[ll]曾经证明即使加人淬灭剂后,不出现激基复合物荧光谱带,但只要它的淬灭规律按log kq/(k dif一kq。)对一E(A/A一)[4],作图是一条直线,就说明它是通过形成激基复合物使荧光淬灭的。

VCz与CHCl4等形成了激基复合物。但在文献中,对于通过电荷转移复合物或通过激基复合物的引发聚合机理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它是离子型聚合,有人认为它是自由基型聚合。由于激基复合物产生子自由基后,立即分解为自由基和离子,因此,区分上述机理就比较困难。但已知由离子型聚合而获得的PVCz与自由基型聚合而获得的PvCz,它们的荧光光谱是不同的[5]。因此,充分说明在vCz一CHCI,体系中,聚合主要是通过自由基聚合的途径进行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乙烯基咔唑的含量

咔唑及其衍生物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文献报道较少。关于乙烯基咔唑的检测方有文献[11]报道采用凝胶色谱法配以紫外检测器,以四氢呋喃作为淋洗剂测定聚乙烯基咔唑中残留的单体乙烯基咔唑的含量。另有报道采用荧光检测器,以甲醇B水=70B30(体积比)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包含乙烯基咔唑在内的咔唑及其它衍生物,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6]。本文报道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N-乙烯基咔唑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线性

范围为0.02~0.2 mg/mL,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样品溶液的配制和测定

精确称取15mgN-乙烯基咔唑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5mL乙腈溶解,再用流动相定容,摇匀。经0.22Lm滤膜过滤。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品测定,按外标法定量工作曲线求得样品中N-乙烯基咔唑的质量分数。

参考文献

[1]亚科产品详细信息

[2] Fleming Michael P.Boulder 4332723[P].1982.

[3] XIONG Yu-tang(熊裕堂).Fine Chemicals(精细化工)[J],1994,11(3):15.

[4] ZHENG Zh-i feng(郑志风).China Plastics Industry(塑料工业)[J],1978,(5):50.

[5] WU Sh-i hui(吴世辉),WANG Xin-min(王新民),YU Tong-yin(于同隐).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复旦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1959,(1):111.

[6] HUA Jian-li(花建丽),LI Juan(李俊),QIN Jin-gui(秦金贵).Chemistry Online(化学通报)[J],2004,67: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