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之专题十一 资源问题(教师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人口与地理环境
“高”“低”的划分标准,如自然增长率1%以上为高增长率,以下为低增长
率;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是60岁以上占到10%、65岁以上占到7%为人口老龄
化等;0-14岁划归为少年儿童,14-64岁为劳动力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等。
……
……
(2)判定人口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由于人口增长(或年龄 结构)产生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老龄化问题;二是要注意 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提取;三是对题目给定有关人口新概 念的理解,如人口红利、老少比等,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 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和老年人口的变化, 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人
口迁移量、人口变化等数据资料,继续考查人口变化特点和人口问题,仍是命题热
点趋势。这部分题目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均以数据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间的转化能力。
……
……
结合图文资料, 描述人口增长 的时间特点、 空间差异, 说明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运用资料, 描述人口分布的特 点, 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 因素; 结合资料, 说出人口迁移的含 义,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 说 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 比较并解释区域环 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 量的异同。
影响。
考点考情
考题
2020新课标卷3-4、5、6 2020天津卷-8、9
2020江苏卷-23、24 2019北京卷-40(2)
2019海南卷-20 2019年江苏卷-22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
-4、5 2019江苏卷-9、10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100余公里,有高铁、高速公路相连,长吉一体化对于形成吉林省中部经济隆起带,促进吉林省乃
二轮P68 至东1.北长地吉区一的体振化兴三,条都环具带有,举沿足发轻展重轴的向作外用辐。射读,长通吉过一轨体道化交区通域布局图,回答1~3题。
与周边的县市衔接,关于交通沿线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城市等级得到提升,扩大了服务范围B.三个功能
出同等时间内两种模式(驾车出行模式和公共交通模式)下覆盖人口累积曲线图。
1.读左图(驾车出行模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大兴机
二轮P66
场2小时圈覆盖北京市全部人口B.首都机场对北京市域1整.B体服2务.C 3.B
效率更高C.大兴机场修建时间更早,服务设施更全D.耗时4小时
驾车出行就能抵达首都机场2.首都机场公共交通人口覆盖累积曲
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1)~(3)题。(1)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与近海陆港相
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
发展的是(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1)A (2)C (3)C
(2021·广西梧州一模)城市人口覆盖率为机场地面交通不同时间圈覆盖人口与城市总人口的
比率,用以综合反映城市居民航空出行便利性。以2019年12月15日上午10点的路况为例,下
图对北京“一市两场”(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地面交通空间可达性进行定量评估,得
隧道(公路、铁路隧道,海底隧道,城市地铁隧道)修建的 原因:
新高中地理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一 资源、环境与区域环境问题(教师版)
“各种资源的开发与跨区域调配”是今后高考重点关注的考点。
以区域图(世界、中国)或重大事件(项目)发生为背景,考查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始终是高考重要的命题方向。
考向1 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模拟诊断]下图为德国煤炭巨头鲁尔集团将某煤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抽水蓄能设施的示意图。
该煤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用作储能设施的废弃煤矿。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抽水蓄能站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矿产开采效率 B .恢复地表生态环境 C .促进矿产开发利用D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我国西北矿区如果借鉴该模式,则需要调整的是 A .封闭露天水库 B .降低发电功率C .废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D .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答案】 1.D 命题趋势专题十一 ××资源、环境与区域环境问题【解析】本题组以鲁尔区某煤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抽水蓄能设施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供电不稳定,该抽水蓄能站可以把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强时的电力转化为水的势能,即利用电力把地下蓄水池的水抽到地表露天水库;当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弱时,把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输出供给生产和生活用电,这样就提高了风力和太阳能的能源利用效率,选项D 符合题意。
图示地区为地下采空区,没有矿产可开采可利用,A和C错。
抽水蓄能站主要建在地下,对地表生态环境恢复影响不大,B错。
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表径流补给较少,如果借鉴该模式,为了减少水源的损失,应封闭露天水库,A正确。
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丰富,且时间变化大,不应降低发电功率、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排除B、D。
废除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就无需借鉴该模式,排除C。
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国家政策支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②清洁能源的使用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B.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C.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答案】4.D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新高考】2021届高三精品选择题专项测试卷 地理(十一) 教师版
【新高考】2021届高三精品选择题专项测试卷 地理(十一)近年来,中国各地太阳能电站迅猛发展,沙漠、荒野、山地、滩涂、湿地、湖泊……都成为它们的领地,其风头之劲,盖过了曾经火热的风电。
然而,这些带着“绿色”光环的电站,也正在引发诸多的争议和忧思。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中国太阳能电站高速发展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降低能源生产成本②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③优化能源结构④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⑤替代矿物能源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②③ 2.太阳能电站发展势头盖过风电的原因是( ) ①运营与维护的难度更低 ②对地理环境的干扰更少 ③对电网来说更稳定和友好 ④政策扶持力度更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太阳能电站引发的争议和忧思不可能是( ) A .切割自然景观 B .是环境脆弱区的新型“入侵者” C .侵占生产用地 D .太阳能发电废弃物的回收困难【答案】 1.B 2.C 3.C【解析】1.①太阳能电站投资成本高,不能降低能源生产成本,错误;②太阳能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能源供应不稳定性,错误;③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可优化能源结构,正确;④太阳能发电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⑤太阳能发电规模较小,无法替代矿物能源,错误。
故选B 。
2.风电多分布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自然条件更恶劣,故太阳能电站①运营与维护的难度更低,③对电网来说更稳定和友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对地理环境的干扰都较少,②错误;政策扶持力度相差不大,④错误;故选C 。
3.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大,切割自然景观,是环境脆弱区的新型“入侵者”,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毒性大,太阳能发电废弃物的回收困难;太阳能电站可以不用侵占生产用地,C 不可能。
故选C 。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地处“流溪河”和“沙坑涌”两河的夹角冲积平原。
周边临近广州环城高速、国道,离白云机场5km ,距离中心城区18km ,是城郊型村庄。
该村原为董、徐两族聚族而居,后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村内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关系多元化发展,内部空间结构布局演变明显。
2021年湖南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和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创新思维
学科素养探究 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2017年7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开始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 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通过北冰洋向 欧洲开辟的北极航道。俄罗斯邀请与中国合作共建的是东北航道,这条航 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 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航速(节)
14.4
14.4
14.4
消耗燃油(吨/日)
36.7
36.7
36.7
航次消耗燃油(吨)
1 248
734
1 578
含油区
表格二 北极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分布
原油 (10亿桶)
天然气 (万亿m3)
液态天然气 (10亿桶)
西西伯利亚盆地 3.66
651.50
20.33
北极阿拉斯加
29.96
221.40
材料二 北极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比较图。
材料三 北极航道的相关数据统计。
表格一 挪威纳尔维克—中国青岛三条航线所需航程及消耗时间对比
航次细节
通过苏伊士运河
通过东北航道
通过好望角
距离(海里)
11 800
6 800
15 075
船型
巴拿马型
冰区加强巴拿马型
巴拿马型
载货能力(吨)
68 000
68 000
68 000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a.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山区一般运输方式单一、线路少,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知识点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
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
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知识点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
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
(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知识点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知识点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知识点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知识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频考点一世界地理总论例1、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7(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021年高考地理 11.3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田纳西河为例复习 湘教版
2021年高考地理 11.3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复习湘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2题。
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结构表1980年xx年耕地55% 40%林地20% 44%草地5% 7%荒地15% 2%其他5% 7%1.与xx年相比,1980年该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河流的含沙量大B.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解析:从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看,该地为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从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看,xx年耕地、荒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增加,使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
答案:A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B.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C.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解析:从等高线地形图上看,R和T之间的河段,西侧为陡崖,应大量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东侧为缓坡,可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答案:C2014·新余期末读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主要为高山气候B.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C.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D.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环境特征及开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中经纬度、河流分布及省界可知,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农业商品率较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四周多高山,夏季降水集中,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长江水患主要在中游河段。
答案:C4.建设溪洛渡水电站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小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解析: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会拦截一部分泥沙,减少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但对长江流量影响极小。
2021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1+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纳帕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约8 km处。
每年夏末秋初,雨水频降,湖面增大,秋末至次年夏秋,湖水下落,形成大片沼泽草甸。
近年来,为了发展畜牧业,人们排干湖水,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
下图为纳帕海位置示意图。
(1)近年来,纳帕海面积缩小、水质恶化,附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试说明其原因。
(2)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纳帕海?[解析]第(1)题,近年来,人们为了发展畜牧业,排干湖水,使湖泊水量减小,面积萎缩,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城市发展,城市大量污水排入湖泊,导致湖泊水质恶化;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乱丢垃圾等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损坏、采挖景区植被,破坏生态环境。
第(2)题,保护措施主要是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退牧还湖,扩大湖泊面积,提高自净能力;综合利用草场资源,合理发展畜牧业;加强有关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答案](1)人们为了发展畜牧业而排干湖水,使湖泊水量减小,面积萎缩,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城市污水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发展旅游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2)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退牧还湖;综合利用草场资源;加强有关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2.(2020·银川市4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
目前,我们认识到微塑料主要有两个来源:生产时尺寸就在微米级的原生微塑料,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大塑料经过光照、氧化、机械磨损等作用降解而成的次生微塑料。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瓶装水、自来水、食盐、海产品、外卖包装以及大气中都检测到了数量不同、形状各异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解析]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可以从减少使用、分类回收和宣传教育方面分析。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6.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中图版选修
所谓“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节流一方 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 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 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 灯等。
编辑ppt
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①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将是目前的两倍, 除煤炭以外,绝大部分大宗矿产品均需国外资源补充。 ②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应分析》,2010年,我国总用水 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 988亿立方米,供水量6 670亿立方米, 缺318亿立方米。 ③“过去11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25亿亩, 因为分散在各地,又用了11年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 人的警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首 届“城乡土地论坛”上表示。
编辑ppt
四、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4.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编辑t
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例1】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 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为 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编辑ppt
(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 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信息提取】通过图文材料可获取以下有效信息: (1)内蒙古东部各煤矿的地理位置; (2)内蒙古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编辑ppt
编辑ppt
一、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 保护措施 煤炭、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其开采、 运输、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见下 表:
2021届山东专用地理二轮考前复习学案:第一篇 专题十二 考点1 资源问题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二环境保护考点1 资源问题考查内容考查方式考查素养1.常见的资源问题2.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某种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2019·全国卷Ⅲ)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陷阱: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解决措施。
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解决也必须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而提出具体的措施。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达坂城风电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厂,目前安装有250台风车,年发电量平均为 1 800万瓦。
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能蕴藏量为9 127亿千瓦。
新疆正在利用风力资源发电,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
材料二中国西北地区有着中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地区。
随着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不少光伏电站建造及运营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希望能走出一条工业治沙的新模式。
光伏沙漠生态电站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发展光伏和(2)简述新疆达坂城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
(3)中国大部分的光伏发电是西部荒漠电站,指出西部荒漠电站的优缺点。
2.水贫困指数是评价国家或地区的相对缺水程度的重要指标,值越大,表明水贫困程度越小。
水贫困指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密切相关,主要受水资源、水污染、用水设施、用水能力和用水现状等影响。
下图为我国2005-2014年农村水贫困指数变化趋势。
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电站的外围用草方格沙障和固沙林组成防护林体系,光伏板下安装滴灌设施,种植绿色经济作物。
(1)据材料说出达坂城地区的两个主导风向,说明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部分专题十一基础练(2022·河北衡水模拟)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
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
据此完成1~3题。
1.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B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B.减少粮食浪费C.减少粮食需求量D.保障粮食供给2.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D )A.提高农业科技B.实行精耕细作C.扩大耕地面积D.提高耕地质量3.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 )A.发展台田B.种植绿肥C.轮作休耕D.扩建大棚【解析】第1题,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A错误。
粮食仓储中会出现生虫、鼠咬及陈化现象,造成粮食浪费,“藏粮于地”可以减少此类粮食浪费,B正确。
粮食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与粮食储藏方式关系不大,C错误。
两种方式都是储藏,都可以保障粮食供给,D错误,选B。
第2题,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该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D正确。
第3题,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治理盐碱地,发展台田可以控制地下盐分向地表土壤的迁移,治理土地盐碱化,提高土壤生产能力,A正确。
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肥,对盐碱地治理作用不大,B错误。
轮作休耕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对治理盐碱地作用不大,C错误。
扩建大棚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生产,粮食生产不适于大棚生产,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