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及监测综述
滑坡的整治措施64滑坡的监测
监测方案
阐述针对该滑坡所采用的监测技术 和方法,包括地表位移、深部位移 、地下水位、降雨量等监测手段。
整治措施
介绍针对该滑坡采取的工程治理措 施,如排水工程、抗滑桩、挡土墙 等,以及生态修复措施,如植被恢 复、水土保持等。
基于现代技术的滑坡预警系统建设
技术手段
介绍现代技术在滑坡监测预警领 域的应用,如遥感技术、GIS技
通过以上整治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 有效防治滑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03
滑坡的监测技术
传统监测技术
01 人工巡视
定期对滑坡区域进行人工巡视,观察地表裂缝、 变形、树木倾斜等现象,判断滑坡的稳定性。
02 简易测量
使用简易测量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等,定期 测量滑坡表面的高程和水平位移,分析滑坡变形 趋势。
03 地下水位观测
通过观测井或孔隙水压力计等手段,监测滑坡体 内的地下水位变化,分析其与滑坡稳定性的关系 。
现代监测技术
GPS监测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实 时监测滑坡表面的三维坐标变化,精
度高、范围广。
自动化监测系统
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等自动化设 备,实时监测滑坡的位移、应变、孔 隙水压力等参数,实现数据的实时传
风险识别
阐述利用滑坡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和流程,包括危险性分 析、易损性评价、风险矩阵构建等。
决策支持
强调滑坡监测数据在风险管理决策中的支持作用,如制定应急预案 、确定减灾措施优先级、优化资源配置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术、InSAR技术等。
系统架构
详细阐述基于现代技术的滑坡预 警系统的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 、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分析
西宁山体滑坡整治情况汇报
西宁山体滑坡整治情况汇报近年来,西宁市山体滑坡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整治山体滑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针对西宁市山体滑坡多发的特点,我们加大了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力度。
在山体滑坡易发区域,我们建设了多个监测点,实时监测地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做好疏散转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加强山体治理工作。
针对已经发生的山体滑坡,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加固、地质体的加固和加固,以及排水排渣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山体滑坡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为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宣传教育。
为了增强居民的山体滑坡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我们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山体滑坡防范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居民参与山体滑坡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了居民的自救自护能力,减少了山体滑坡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四、加强科学研究。
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西宁市山体滑坡的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对地质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深入研究,为山体滑坡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为了加强对山体滑坡防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我们加强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
制定了一系列山体滑坡防治的政策文件,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了良好的治理氛围。
综上所述,通过多年的努力,西宁市山体滑坡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山体滑坡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继续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监测预警、加强治理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全力以赴,为西宁市山体滑坡的整治工作贡献力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三峡库区康家坡滑坡治理工程现场监测总结报告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康家坡滑坡治理工程监测总结报告一、概况及项目来源康家坡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城区的古滑坡枇杷坪的中西部,与西面黄泥包滑坡相距120m,北为油脂公司,东邻石油站、食品罐头厂,南抵长江并与一马路相通。
滑坡区房屋建筑非常密集,现有万一中、石油站、油脂公司炼油厂等重要企事业单位。
其地形北高南低,分布高程132~215m,横向上东部高、西部略低,高差12.5m;该滑坡东西宽450m,南北长400m,滑坡体平均厚约20m,体积约360×104m3,为大型松散堆积层滑坡。
据工程地质勘察,康家坡滑坡的滑体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碎块石及碎块石土组成,表层分布有人工填土,滑体厚度7.1~32.8m。
滑带土以褐灰色夹白色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其间含泥岩角砾,具搓揉磨光现象,所见滑面平直,镜面光滑,擦痕清晰,滑带土厚度0.50~2.35m。
该滑坡为土体沿基岩面滑动,滑床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组成,滑床前段为砂岩,滑床后段为泥岩局部夹砂岩组成。
据气象及水文地质调查,万州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雨绵绵、冬暖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8.1℃,多年平均降雨量1191.3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70%左右。
万州区又属于渝东局部暴雨中心,多为大雨到暴雨,最大日降雨量曾达到243.3mm(1982年7月16日),最大一次连续降雨过程曾达到488.7mm(1982年7月15~23日)。
而滑坡所属万州城区最大小时降雨量曾达到59.3mm(1988年7月2日)。
一般前期累计连续降雨量280mm,日平均降雨量强度140mm,是诱发大、中型滑坡的临界降雨值。
康家坡滑坡区内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地下水位埋深0.50~8.70m,渗透系数为0.009~0.181m/d。
滑坡区砂岩为透水层,泥岩为隔水层,滑坡堆积层为弱含水层水量不均且较频繁。
工程治理措施:依据康家坡滑坡的现状,以及长江三峡库区建设的库水位在175m至145m之间变动时滑坡体的稳定影响分析,确定整治方案为地表排水工程、支挡工程(抗滑桩、锚索抗滑桩工程)及桩前护坡工程。
最新滑坡治理报告
最新滑坡治理报告在自然灾害中,滑坡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现象。
滑坡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滑坡风险,各国都在不断探索滑坡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最新的滑坡治理报告对当前滑坡治理工作的进展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一、滑坡治理的背景和重要性滑坡是由于地表土壤或岩石层发生破裂、松动或滑动而导致地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表覆盖物、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当,加剧了滑坡的发生风险。
因此,滑坡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滑坡治理的目标是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减轻滑坡带来的影响。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滑坡的危害。
二、滑坡治理的方法和策略滑坡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1.地质调查和监测:通过地质调查和监测,了解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土壤稳定性等情况,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工程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坡面加固、排水系统建设等工程措施,通过改善地质环境和土壤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风险。
3.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土地的抗滑性和稳定性,减轻滑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滑坡风险,为防范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滑坡治理的进展和挑战在滑坡治理方面,各国都取得了一些进展。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改善工程措施和加强生态修复,使得滑坡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然而,滑坡治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滑坡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由于滑坡的发生风险广泛存在,治理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投入。
其次,滑坡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不同滑坡类型和地区的治理策略和措施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方案。
滑坡的整治措施与滑坡的监测
滑坡的整治措施与滑坡的监测汇报人:目录•滑坡的整治措施•滑坡的监测技术•滑坡的预防措施•滑坡的应急处置01滑坡的整治措施修建在滑坡体外围,用以阻止水流入滑坡体,减少地表水对滑坡的渗透压力。
截水沟排水沟水平钻孔疏干设置在滑坡体内,引导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排出,降低水对滑坡的静水压力。
在滑坡体内部钻孔,将地下水导出,降低地下水位,有效防止滑坡发生。
030201排水措施将滑坡体上部和后部的土体削去一部分,减小下滑力,同时将削下的土体堆在滑坡前部,增加抗滑力。
削坡在滑坡前部堆载土石,增加滑坡的抗滑力,同时减小下滑力。
反压削坡与反压工程一种常见的挡土墙形式,具有较高的抗滑性能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挡土墙,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单等优点。
石挡土墙将钢板桩打入滑坡体中,形成一道挡土墙,具有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钢板桩挡土墙挡土墙工程将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绳穿过滑坡体内部,通过张拉和固定在稳定地层中,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
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的杆状物,通过粘结力与岩土体锚固在一起,增加岩土体的稳定性。
锚索与锚杆工程锚杆锚索抗滑桩工程•抗滑桩:一种常见的滑坡整治措施,通过在滑坡体中设置桩体,将滑坡体的下滑力传递到稳定地层中,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
02滑坡的监测技术简易监测技术通过定期观测滑坡体上的观测点,记录位移、倾斜、裂缝等变化情况,评估滑坡的活动状态。
土体电阻法通过测量滑坡体不同深度土壤的电阻值,了解土壤含水量和位移情况,判断滑坡的发展趋势。
光纤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传感器对滑坡体的位移、应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高精度、抗干扰等特点。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处理软件,实现滑坡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监测技术利用高精度GPS设备对滑坡体的位移、倾斜等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高精度、远程监控等特点。
高精度GPS测量通过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固定基准点和滑坡体上,比较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异,实现滑坡体的实时监测。
滑坡研究现状综述
滑坡研究现状综述滑坡研究现状综述滑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质灾害,它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它影响甚广,因此,防治滑坡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滑坡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滑坡防治的理论依据。
一、滑坡发育的构造环境1、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因而大量研究表明,滑坡的发育与山脉构造活动、断裂破坏、地壳变形和沉积作用的关系密不可分。
构造活动主要包括构造控制、构造因素和构造过程3方面。
滑坡发育与地质构造的交互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构造运动引起悬崖、断崖、混合体系、崩落体系和地质构造特征的变化,从而诱发滑坡发育;第二,构造形成的滑坡引起活动破坏,对地质构造进行影响,从而构筑出滑坡的构造环境;第三,构造上受到滑坡作用的构造特征可以反映滑坡发育的性质和机理。
2、滑坡发育的地形环境滑坡发育的地形环境特征主要有河流交错、陡坡特征、水文作用、风蚀侵蚀等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都对滑坡发育有了较大影响,例如河流交错会加速地质构造破坏和岩体局部破碎,从而促进滑坡发育;陡坡环境易于形成断崖和悬崖,促进滑坡发育;水文作用、风蚀侵蚀会在岩石表面形成大量抗滑特性不同的非对称微槽,形成破碎带,从而促进滑坡发育。
二、滑坡发育机理滑坡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岩体在地质构造和水文作用的叠加作用下发生破坏的过程。
滑坡机理的研究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地质工程学就滑坡的发育分类研究,主要涉及滑坡类型、发育类型和形成机理的研究;二是物理地质学就滑坡发育过程的研究,主要涉及岩石稳定性、岩石微观破坏机理和滑坡活动机制研究。
(1)岩石稳定性研究滑坡发育的前提是岩石存在某种不稳定性,因此,岩石稳定性是滑坡发育的关键。
稳定性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岩体稳定性,即岩体破坏时的坡度和坡向;二是地形稳定性,即地形变化及其对坡面稳定的影响;三是滑脱稳定性,即滑脱在滑动过程中的循环变化及其发育稳定性的影响。
滑坡治理及监测综述
滑坡治理及监测方案研究摘要:滑坡作为边坡失稳最为长见的地质灾害,给世界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目前过内外地对滑坡的治理及监测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滑坡的治理,监测方案。
滑坡的治理方法主要有:抗滑桩、清方减重、加载反压和排水工程。
滑坡的监测方案主要有:地表变形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抗滑桩监测。
关键字:滑坡治理监测1、引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1]。
从本质上讲,滑坡是土体或岩体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遵循由高处向地处运动规律的自然现象,但是,如果滑坡的发生对集体或个人的财产、人身安全构成损失,那么就将这种自然现象称为滑坡灾害[2、3]。
滑坡灾害作为边坡失稳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世界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开采矿山,修筑道路等一系列的活动的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越来越多的受到滑坡灾害影响着。
据有关资料统计[4-8]:前捷克斯洛伐克有滑坡9164处,占地6万公顷;意大利受滑坡威胁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瑞士四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区占70%以上,己调查的体积大于1 km3的特大型滑坡就有几十处;亚美尼亚有各种规模不等的滑坡3500多处。
对滑坡变形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监测,掌握滑坡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一方面可有效地避免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滑坡灾害进行预测预防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治理后滑坡稳定性研究可以评估治理工程的好坏,同时可以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因而对滑坡的治理和监测既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滑坡的治理由于滑坡的频发性和极大的危害性,滑坡灾害治理技术的研究一直为世人所关注[9-15]欧美国家自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对滑坡灾害治理的研究,由于早期人们对滑坡的性质和滑坡机理认识的不足,对大、中型滑坡只能做到避让,对于小型滑坡主要采用清方减重、加载反压、抗滑挡墙和排水工程进行治理,其中排水工程尤为重视。
滑坡防治措施综述
滑坡及其治理措施一、滑坡简介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致使预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
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凡是较陡的地方均可发生,发生频繁,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我国山区建设中,滑坡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据目前所知,铁路滑坡约有1000余处,据建筑部门统计,我国西南地区建筑物由于滑坡全部毁坏的占10%,迫使建筑物场地迁移的占20%,因整治滑坡修改设计的占55%。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和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大规模地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挖填方等土方工程日益增大,施工强度急剧攀升,随之而来的是滑坡灾害日益严重,滑坡防治工程研究也日益成为工程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二、常用的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灾害防治工程,其技术途径为:(1)减小滑坡下滑力或消除下滑因素;(2)增大滑坡抗滑力或增加抗滑因素。
任何滑坡防治工程都是围绕上述两条途径,结合滑坡地形、地质、水文、滑坡形成机理及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达到防止滑坡灾害产生或治理已发生的滑坡灾害的目的。
到目前为止,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改变坡体几何形态;(2)排水;(3)支挡;(4)改良滑带土体。
2.1改变坡体几何形态这种措施主要是消减推动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即减重)和增加阻止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即反压),通常所谓的砍头压脚;或减缓边坡的总坡度,即通称的削方减载。
这种方法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的措施,技术上简单易行且对滑坡体防治效果好,所以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对厚度大、主滑段和牵引段滑面较陡的滑坡体,其治理效果更加明显。
对其合理应用则需先准确判定主滑、牵引和抗滑段的位置。
2.2排水工程由于水是形成滑坡的重要作用因素,特别是作用于滑动面(带)的水增大滑带土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强度参数,减小滑阻力,因此修建排水工程总是治理滑坡中首先应考虑的措施。
滑坡的整治措施与滑坡的监测
目录•滑坡的整治措施•滑坡的监测技术•滑坡的预防措施•滑坡的应急处置滑坡的整治措施01截水沟修建在滑坡体外围,用以阻止水流入滑坡体。
02排水沟用于将滑坡体内的水引出,防止水在滑坡体内积聚。
03地下排水通过设置地下排水系统,如排水孔、排水廊道等,将滑坡体内的水排出。
排水措施0102削坡将滑坡体的坡度削减,以减小下滑力。
反压将部分滑坡体反压回原位,以增加抗滑力。
削坡与反压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木材、土石等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和适应性。
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挡土墙工程锚索将钢索穿过滑坡体,一端固定在稳定岩层中,另一端与建筑物或结构物相连,以提高稳定性。
锚杆将钢筋混凝土杆植入滑坡体,通过固定在杆端的锚索将滑坡体的稳定性提高。
锚索工程锚喷护坡工程锚杆喷射混凝土在滑坡体表面设置锚杆,然后喷射混凝土以固定滑坡体。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采用含有钢纤维的混凝土进行喷射,以提高滑坡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滑坡的监测技术观测点设置01在滑坡体及周边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地面变形情况。
02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观测数据,分析变形趋势,预测滑坡发生可能性。
03预警系统根据观测数据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发生的滑坡。
地面变形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检测数据,分析应力变化情况,判断滑坡发生可能性。
应力状态检测通过应力传感器等设备检测滑坡岩土体的应力状态。
预警阈值设定根据历史数据设定预警阈值,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发生的滑坡。
岩土体应力测试在滑坡体及周边设置水位监测井,定期观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水位监测井设置数据记录与分析预警系统记录观测数据,分析水位变化趋势,预测滑坡发生可能性。
根据观测数据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发生的滑坡。
030201地下水位观测在滑坡体内部设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定期观测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
压力传感器设置记录观测数据,分析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预测滑坡发生可能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观测数据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发生的滑坡。
山体滑坡情况汇报治理措施
山体滑坡情况汇报治理措施近年来,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山体滑坡成为了一大隐患。
山体滑坡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及时了解山体滑坡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山体滑坡情况汇报。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山区地质灾害中,山体滑坡占比较大,尤其是在雨季和地震后容易发生。
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了土地的沉降和破坏,还会导致山体崩塌,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过去的几年中,各地山体滑坡频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二、治理措施。
1. 加强监测预警,针对山体滑坡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山体的监测预警工作。
利用现代化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对潜在滑坡点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周边居民进行疏散避险。
2. 加强土地整治,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工作。
通过植被的植被恢复和地质修复,加固滑坡地带的土地,减少土壤的流失和沉降,从根本上减少山体滑坡的发生。
3.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山体滑坡,我们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山体滑坡,需要有清晰的处置流程和应急救援方案,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加强宣传教育,山体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体滑坡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山体滑坡带来的伤害。
5. 加强政府管理,政府需要加强对山区地质灾害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山区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
三、结语。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土地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政府管理等多种措施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减少山体滑坡带来的危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探究滑坡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很多国内外学者和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重视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工作,滑坡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滑坡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 滑坡地质机理研究通过对滑坡形态、地质构造、地质物理特征以及工程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学者们深入探究了滑坡发生的内在机理和原因。
例如,岩土力学分析、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地质机理研究中。
同时,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观测也能够帮助学者们研究滑坡地质机理,并为滑坡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滑坡预测与防治滑坡预测与防治研究是我国滑坡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及时的预警与应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还有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
因此,滑坡预测和防治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滑坡预测与防治研究主要从地质勘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测、防治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尤其是滑坡监测技术已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高分辨率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数字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到滑坡监测与预测中,这些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滑坡监测预测方法,为滑坡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国外滑坡研究较早,相对于我国,国外的滑坡研究更为深入和复杂。
目前,国外滑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外学者对滑坡的形态、地质构造、地貌地质、岩土结构和应力耦合制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大量有关滑坡地质机理的理论与观点,并通过现场实践和数值模拟不断深化和完善相关理论。
国内外已有多种滑坡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驱动方法、物理问答方法、过程驱动方法等等。
在防治工作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两大类。
其中,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工程防护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生物工程和地质工程等方面,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员安全和保护财产安全。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有标准与规范综述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有标准与规范综述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自然灾害频发,滑坡防治工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阶段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操作流程、准确评估滑坡危险性及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有标准与规范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目的和范围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滑坡体的特征和性质,评估滑坡稳定性,确定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案。
勘查的范围包括滑坡体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性及组成、滑动面性质、滑坡历史活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内容。
二、国内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标准与规范目前,我国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标准与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滑坡及泥石流灾害评价分类标准》(GB/T 19884-2005)该标准为滑坡灾害等级的划分提供了依据,并规定了灾害等级与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影响范围和防治难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勘查阶段根据该标准,可以初步确定滑坡的危险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2.《滑坡防治设计规范》(SL 237-2007)该规范规定了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要求,包括滑坡基本特征调查、滑坡稳定性分析、防治方案选择等内容。
在勘查阶段,应根据该规范的要求开展调查,确定滑坡的稳定性,并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3.《山区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程》(DBJ 13-156-2009)该规程针对山区滑坡灾害的特点,制定了由滑坡灾害调查、分级及防治与复垦规划等组成的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及设计的要求和规范。
勘查阶段应按照该规程进行综合勘查,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数据。
4.《滑坡与融雪灾害观测报告编写规程》(CJJ 28-2012)该规程规定了滑坡与融雪灾害观测报告的编写要求,包括报告的编写结构、内容要求等。
在勘查阶段,需要根据该规程撰写观测报告,对滑坡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滑坡的发展趋势。
旬阳滑坡治理情况汇报
旬阳滑坡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旬阳县政府高度重视滑坡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滑坡治理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一、滑坡治理项目进展情况。
自去年开始,旬阳县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滑坡治理项目,包括对滑坡隐患点的勘察、监测和治理工作。
目前,已完成了对全县范围内滑坡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并对重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监测。
同时,针对发现的滑坡隐患点,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了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滑坡治理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滑坡治理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地质勘察、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
其中,地质勘察是治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详细勘察,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对滑坡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工程治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植被覆盖、加固支护、排水排浸等,有效地减轻了滑坡隐患点的危害程度。
三、滑坡治理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工作,我们对滑坡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滑坡隐患点的危害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部分隐患点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治理。
同时,治理后的滑坡隐患点周围植被生长良好,地表稳定,没有出现新的滑坡迹象,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滑坡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滑坡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滑坡治理工作的力度,完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滑坡隐患点的日常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居民的滑坡防灾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共同维护家园的安全。
总之,旬阳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滑坡治理工作,坚决打好滑坡治理攻坚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滑坡治理情况汇报
滑坡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各地频繁发生滑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
有效治理滑坡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就我所在地区滑坡治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针对滑坡灾害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降
雨情况等因素的综合研究,找出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我们加强了滑坡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监测
设备,对潜在滑坡隐患点进行了全面监测,建立了健全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通知附近居民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减少了滑坡灾害的发生。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滑坡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结合当地地质特点和滑坡灾
害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包括植被覆盖、加固坡体、引导排水等方法,有效稳定了滑坡隐患点,降低了滑坡灾害的风险。
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滑坡治理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
途径,向广大市民普及滑坡灾害的防范知识,提高了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滑坡治理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我们在滑坡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滑
坡灾害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滑坡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滑坡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滑坡治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滑坡治理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共同为
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而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滑坡的防治与监测方法
滑坡的防治与监测方法1、滑坡监测内容一般包括:地表大地变形监测、地表裂缝位错监测、地面倾斜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滑坡裂缝多点位移监测、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滑坡地应力监测等。
对于Ⅰ级滑坡防治工程,应建立地表与深部相结合的综合立体监测网。
2、地表大地变形监测是滑坡监测中常用的方法。
采用经纬仪、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了解滑坡体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变化速率。
点位误差要求不超过plusmn;2.6~5.4mm,水准测量每公里中误差小于plusmn;1.0~1.5mm.对于土质滑坡,精度可适当降低,但要求水准测量每公里中误差不超过plusmn;3.0mm。
3、地表裂缝位错监测将了解地裂缝伸缩变化和位错情况。
采用伸缩仪、位错计,或千分卡直接量测。
测量精度0.1~1.0mm。
4、地下水动态监测以了解地下水位为主,可进行地下水孔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及地下水水质监测。
5、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是监测滑坡体整体变形的重要方法,用以指导防治工程的实施和效果检验。
采用钻孔倾斜仪了解滑坡深部,特别是滑带的位移情况。
系统总精度不超过plusmn;5mm/15m。
6、锚索测力计用于预应力锚索监测,以了解预应力动态变化和锚索的长期工作性能,为工程实施提供依据。
采用轮幅式压力传感器、钢弦式压力盒、应变式压力盒、液压式压力盒进行监测。
长期监测的锚杆数不少于总数的5%。
7、压力盒用于抗滑桩受力和滑带承重阻滑受力监测,以了解滑坡体传递给支挡工程的压力。
压力传感器依据结构和测量原理区分,类型繁多,使用中应考虑传感器的量程与精度、稳定性、抗震及抗冲击性能、密封性等因素。
8、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方式。
数据处理须在计算机上进行,包括建立监测数据库、数据和图形处理系统、趋势预报模型、险情预警系统等。
监测设计须提供滑坡体险情预警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监测方须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方、设计方和施工方提交监测报告,必要时,应提交实时监测数据。
旬阳滑坡治理情况汇报稿
旬阳滑坡治理情况汇报稿
近年来,旬阳县政府高度重视滑坡治理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滑坡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我县滑坡治理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滑坡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以来,旬阳县政府将滑坡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专门
的滑坡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
同时,加大了对滑坡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了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滑坡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县滑坡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对重点
滑坡地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对滑坡地段进行了加固和整治,有效减少了滑坡的发生风险。
其次,我们加强了滑坡监测预警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了一些潜在的滑坡隐患,有效避免了滑坡灾害的发生。
同时,我们还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加强了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工作,增强了地质灾害的防范能力。
三、滑坡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滑坡治理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
监测预警体系不够健全、滑坡治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滑坡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完善滑坡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装备的更新,力求提高滑坡治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总之,旬阳县政府将继续高度重视滑坡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
金投入,加强监测预警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全力以赴做好滑坡治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滑坡防治的现状和研究 进展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滑坡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研究者利用遥感技术、自动监测设备和数值模拟等方 法,对多处大型滑坡进行了有效监测。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调查 局在四川绵竹市开展了基于遥感的滑坡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为灾后重建提供了 科学依据。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次演示的创 新点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滑坡防治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研究多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类型的滑坡灾害,缺乏普适性的滑坡防 治方案;
2、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角度出发(如监测预警或风险评估),缺乏对滑坡全 过程的综合研究;
3、现有研究多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缺乏对滑坡防治的社会经济和政策 方面的研究;
在风险评估方面,我国研究者结合遥感技术、GIS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 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滑坡灾害,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和规范。例如,中 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提出了基于GIS的西南山区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为该地区 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防治措施方面,我国研究者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滑坡灾害,提出了多种 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小型滑坡,可采用排水、削坡和加固等工程措施; 对于大型滑坡,可能需要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如植被护坡、土地利用规划和管 理以及公众教育和紧急应对计划等。
在风险评估方面,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南 和规范,明确了评估流程和方法。同时,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滑 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如“CLUE-S”模型等。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气 象等因素,可对滑坡危险性进行快速评估。
滑坡整治措施及现场监测
地表水的监测
地下水的渗流渗压、地下水及江河水位、降雨 量是水对坡体影响的监测的三个要点内容。
本讲小结
滑坡整治原则
滑坡治理途径 现场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抗滑桩、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结构等
10.2 现场监测
动态的,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监控量测。 可与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理念相配合。
目的:判断滑坡位移发展规律,及时预测预报, 防灾减灾。
1)深孔位移监测
仪器:多点位移计、深孔测斜仪、滑动位移
计等
结果:各个钻孔中不同深度处位移变化曲线,
分析滑面位置
2)坡面位移
横向、竖向位移,综合分析坡体位移发展特
点、趋势等
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等,建立观测网
3)支挡结构上的压力
获得支挡结构上坡体压力分布特点,为支挡
如土压力盒,可有钢铉
频率式、电阻应变式、液压机械式
4)水文地质观测 为分析水对滑坡的影响提供实际资料
第十讲 滑坡整治措施及现场监测
10.1 整治方法
1)原则
(1)以防为主,尽量避开 (2)对症下药,综合防治
(3)彻底根治,以绝后患
2)途径
(1)改善外部条件,如:截流排水、减小荷
载、坡面防护
(2)改善内部物质条件和力学特征,如滑坡
体的改良,注浆加固
(3)主动设置抗滑结构阻止滑坡的发展,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治理及监测方案研究摘要:滑坡作为边坡失稳最为长见的地质灾害,给世界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目前过内外地对滑坡的治理及监测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滑坡的治理,监测方案。
滑坡的治理方法主要有:抗滑桩、清方减重、加载反压和排水工程。
滑坡的监测方案主要有:地表变形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抗滑桩监测。
关键字:滑坡治理监测1、引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1]。
从本质上讲,滑坡是土体或岩体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遵循由高处向地处运动规律的自然现象,但是,如果滑坡的发生对集体或个人的财产、人身安全构成损失,那么就将这种自然现象称为滑坡灾害[2、3]。
滑坡灾害作为边坡失稳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世界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开采矿山,修筑道路等一系列的活动的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越来越多的受到滑坡灾害影响着。
据有关资料统计[4-8]:前捷克斯洛伐克有滑坡9164处,占地6万公顷;意大利受滑坡威胁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瑞士四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区占70%以上,己调查的体积大于1 km3的特大型滑坡就有几十处;亚美尼亚有各种规模不等的滑坡3500多处。
对滑坡变形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监测,掌握滑坡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一方面可有效地避免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滑坡灾害进行预测预防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治理后滑坡稳定性研究可以评估治理工程的好坏,同时可以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因而对滑坡的治理和监测既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滑坡的治理由于滑坡的频发性和极大的危害性,滑坡灾害治理技术的研究一直为世人所关注[9-15]欧美国家自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对滑坡灾害治理的研究,由于早期人们对滑坡的性质和滑坡机理认识的不足,对大、中型滑坡只能做到避让,对于小型滑坡主要采用清方减重、加载反压、抗滑挡墙和排水工程进行治理,其中排水工程尤为重视。
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治理滑坡的方法主要是清方减重、加载反压、抗滑挡墙和排水工程等措施。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对土地的利用也逐渐增多,遇到的滑坡灾害越来越多,仅采用清方减重、加载反压和排水工程等措施治理的滑坡,大部分都只是暂时处于稳定状态,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以及外界因素的触发,很多滑坡又复活了,抗滑支挡工程成为治理滑坡的迫切需要[16-18]。
随抗滑支挡作用的普遍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内外最早成功的应用了抗滑桩治理边坡,由于抗滑桩具有布置灵活、施工简便以及对滑坡扰动较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早期抗滑桩的设计主要是参照桩基的设计,直到70年代末,国内外许多学者才对抗滑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刘光代等[19]用压力盒对6070年代在成昆铁路和宝成铁路几个堆积土滑坡中的抗滑桩进行了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大致呈抛物线形,且推力经三到四个月后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稳定。
马骥[20]对单根抗滑桩的受力条件进行了室内的模型试验研究,得出了在受力初期和后期,抗滑桩前土抗力分布图形。
Ito和Matsui[21-24]总结了口本新泻县滑坡区现场观测资料,提出了作用在滑动面以上桩体上的滑坡推力的分布有矩形状和三角形分布两种形式。
同时他们考虑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土体塑性变形理论对单桩进行研究,提出了由土体的相对运动作用在抗滑桩侧上的力的计算方法。
与此同时,滑坡治理措施中地下排水措施也得到了发展,常用地下排水措施有截水沟、盲沟、倾斜钻孔排水、水平钻孔或排水廊道、截水墙、平酮、集水井、真空排水、虹吸排水和电渗排水等。
滑坡支挡工程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杨志法[25]等提出了纤维束导渗排水孔、层状网式钢筋石笼挡墙、预应力锚梁以及预应力抗滑桩四项边坡加固新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预应力锚索、锚索桩、微型桩群、普通砂浆锚杆锚固、复合挡土结构[26-31]、土锚钉、加筋土、格构锚固[32-35]、抗滑明洞以及改变土的性质等治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中。
(二)滑坡的监测监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最早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程现场,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最滑坡灾害的重视,监测技术开始应用到滑坡灾害上。
最初滑坡监测技术主要是用简单的观测方法,通过人工直接观测滑坡体上地表裂缝、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及地下水变化、低温变化等现象。
这种方法对于正在发生病害的边坡进行观测较为合适。
也可结合仪器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以初步判定滑坡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
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最滑坡灾害的重视,监测技术开始应用到滑坡灾害上。
最初滑坡监测技术主要是用简单的观测方法,通过人工直接观测滑坡体上地表裂缝、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及地下水变化、低温变化等现象。
这种方法对于正在发生病害的边坡进行观测较为合适,也可结合仪器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以初步判定滑坡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后来世界各国开始使用设站观测法及仪表观测方法。
设站观测法是在充分了解了现场的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在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网络状)。
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使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摄影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 接收机等仪器定期测量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X, Y, Z)位移变化的一种监测方法。
仪表观测法是用精密仪表对变形边坡进行地表及深部的位移、倾斜动态、裂缝相对张闭及地声、应力应变等物理参数与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监测。
目前,监测仪器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位移监测,地下倾斜监测、地下应力测试和环境监测四大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滑坡监测发展的一个方向。
近年来发展的TDR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技术在滑坡监测上也得到了大力的应用。
随着空间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自动遥控监测系统相继问世,为边坡工程,特别是边坡崩塌和滑坡的自动化力学遥测创造了条件。
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可全天候连续观测,故省时、省力和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滑坡监测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目前国际上只有荷兰、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环境地质的远程监测控制传输、自动监测方面居于领先水平。
例如荷兰研制的集地下水智能遥控遥测预测、自动监视、监测数据集中处理和远程传输技术于一体的Telemetry System;日本土谷尚等人研制的LSS-Ol型滑坡自动监测系统[36]等3、结论(1)在治理方面,综观国内外在滑坡灾害减灾措施研究情况可知,虽然已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滑坡灾害治理措施,滑坡灾害治理方案的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单个方案的优化设计上,治理方案选择基本上是基于定性的人为凭经验选取,这样,势必会造成选择的方案不一定合理和经济,有时造成巨大的浪费。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同时有几个治理方案供选择,这时就必须对它们进行优化评价,从中选出较满意的方案。
因此,很有必要对滑坡灾害治理方案进行研究。
(2)在监测方面,目前滑坡监测的手段较多,但真正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并可以得到精确数据的却比较少,而且监测的数据类型也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工程实际情况,对滑坡灾害预判和治理工作的指导程度不高。
4、参考文献[1]晏同珍,杨顺安,方云.滑坡学[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王兰生,张卓元.斜坡岩体变形的基本地质力学模式[M].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丛,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3]赵明阶,何春光,王多垠.边坡工程处治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田志坤.日本滑坡防治技术现状[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0.10[5]崔政权.李宁.边坡工程一理论与实践最新进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6]马永潮.浅谈日本滑坡整治的工程措施与监测系统[J].路基工程.1994. (O1):1115[7]晏同珍等.滑坡灾害与滑坡学科略论[[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07: 2025[8]殷坤龙.瑞士滑坡及其研究概况[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4):104107[9]R.E.Goodman,D.5.Kieefer.Behavior ofrock in sloPe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0,8:675-654[9]R.E.Goodman,D.5.Kieefer.Behavior ofrock in sloPes[J]Journal of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 mental Engineering,2000,8:675一654[10]GenhuaShi,RE.Goodman.Genearlization oft wo一dimensional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forward modeling[J].Int.J.for Num.and Analy. Methods in Geomech.1989,13:359一380[11]errum D.L二Progressive failure in sloPes of over consolidated Plastic clay and clay shales[J].J.5011Mech.&Found.Div.ASCE,1967,93(SMS):3一49[12]Chowdhury R.N.,Dimitri A Grivas .Probabilitic model of Progressice failure of Slopes[J].J.Geotech.Eng.Division.AS CE,1982,108(GT6):803一819 [13]Chowdhury R.N.,Tang W H.,Sidi .Reliability model of Progressive sloPe Failure[J].Geotechnique,1 987,37(4):467一481[14]包慧明.基于RS理论的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3[15]祝玉学.边坡可靠性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6]王恭先,滑坡防治的国内外现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17]滑坡文集编委会,滑坡文集(l一13)[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79一1998[18]铁道第二勘查设计院.抗滑桩设计与计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19]刘光代,于济民.实测滑坡推力及其变化规律[A],滑坡文集(第四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105-115[20]马骥.单根抗滑桩受力条件的实验研究[A],滑坡文集(第五集)[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88-96[21] Ito T, Matsui T .Methods to estimate lateral force acting on stabilizing Piles[J].Soil and found ations, 1975,15(4): 43一59[22]Ito T, Matsui T, Hong W P .Design methods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lope with landing P ier[J].Soil andfoundations, 1979, 19(4):21一33[23] Ito T, Matsui T, Hong W P .Design methods for stabilizing piles against landslide一one row of piles[J].Soil and foundations,1981,21(1):21一37[24] Ito T, Matsui T, Hong W P .Extended design method for multi-row piles against landslide[J].Soil and foundations, 1982, 22(1): 1一13[25]杨志法,张路清,祝介旺.四项边坡加固新技术[J] .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200s, 24(21): 3828一3834[26]张坤勇,邹越强.复合挡土结构工作状态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 10(3):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