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 月
黄帝陵
二、主要参观景点
(一)主要参观路线及讲解思路 轩辕广场(起点)--轩辕庙—黄帝陵—祭祖 仪式 (二)轩辕广场 印池 沮河 轩辕桥
轩辕广场轩辕广场
印池、轩辕桥
(三)轩辕庙 建筑形式 县志记载 题字 “黄帝手植柏” 碑亭(孙、蒋、毛、邓) 黄帝脚印 “挂甲柏” 轩辕殿 黄帝像 祭祖大殿
陵冢
陵高4米,周长56米,为扁球形土冢。 冢前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 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 传说黄帝活了l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 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 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 靴子、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 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 传说毕竟是传说 《史记》等书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 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 “黄帝陵”三个大字。
轩辕庙 黄帝手植柏
孙中山赞词
蒋介石题字
毛泽东撰写祭文
邓小平题字
挂甲柏
半浮雕黄帝像
轩辕殿
祭祖大殿
(四)黄帝陵 黄帝陵有一绝叫“桥山古柏”。黄帝陵古 称桥陵,因山形如桥,下有沮水穿过,所 以山被称为桥山,陵被称为桥陵。自清代 毕沅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之后, 桥陵之称更为著名。1942年,改称桥陵为 黄帝陵,以利与蒲城丰山唐睿宗桥陵相区 别。
黄帝陵
一、总体介绍
(一)黄帝陵概况 号称“中华第一陵”或“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 里 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 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公祭黄帝陵
公祭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在古都西安正北方188公里196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黄帝陵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葬类第一号。
黄帝陵所在地桥山总面积567公顷,前有沮水,群山环抱。
山上广植松柏,四季常青。
黄帝陵区分庙前区、庙区和陵园区。
据史载,黄帝姓公孙,号轩辕,亦称有熊。
5000年前,黄帝率夏部落从洛山南下,东渡黄河,与九黎族的蚩尤激战,逐鹿中原,获大胜,被各部落拥戴为联盟领袖。
黄帝创文字,定数算,制衣冠,造舟车,定音律,开创了古文化。
几千年来,黄帝作为“人文初祖”的形象,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长久的崇拜。
相传汉武帝征讨朔方,路经此地,始建祭台,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中华儿女尊祖情深,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多种多样的记载。
据《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抱朴子》:“《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
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
’”从而可见,黄帝逝世后,群臣就有怀念、尊崇、祭祖之举。
《礼记·祭法》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颛顼,郊鲸而宗禹。
”传世铜器“陈侯因敦”铭文有“高祖黄帝”,证明战国时四齐王室也自谓黄帝的后代。
《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三年(前422)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立为沛公时,也曾“祀黄帝”。
西汉王朝建立,刘邦班师入关后,曾率群臣祭祀。
汉武帝即位,亦重祭扫。
据《史记·封禅书》载: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
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汉平帝时,王莽摄政,曾祭五帝于四郊,后篡汉称帝,自谓黄帝之后代,于长安城南起九庙,首为“黄帝初祖庙”。
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于建武二年(25),“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
记清明黄帝陵祭祀典礼
记清明黄帝陵祭祀典礼◇刘自力罗双全时值清明,我们一行专程前往陕西参加201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
4月5日,我们九时许到达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黄陵县桥山,史载“黄帝崩,葬桥山”。
桥山山形似桥,沮水环山而过。
是时,艳阳高照,天清气爽,漫山漫嶺花开正闹。
高远的天空纵伸数条乳白色的气带,像长长的白练铺展在天空。
空气中飘逸着清明特有的气息,前往参加祭祀的人络绎不断。
祭祀典礼时间未到,我们便在轩辕庙一带信步游览,这一带建筑巍峨庄严、气势恢宏。
庙前广场巨大、视野开阔,轩辕殿、诚心亭、碑亭、碑廊、祭祀大院等,环境幽雅、古柏苍翠、老槐峥嵘、杨柳青青、桃花灼灼、小岛红亭、水曲石岸,令人赏心悦目。
其间,有一巨大的柏树,下竖一碑,碑文为“轩辕柏,此柏高五十八尺、下围三十一尺,为群柏之冠,相传为轩辕黄帝所植,距今五千余年。
”下方书“黄帝手植柏”。
此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冠”,“中华第一树”。
有诗赞曰:干直枝阔覆天地、身浮凌云揽天机、根到九州无曲处、叶纵八埏千古奇。
立于树下,深感此树蕴中华五千历史沧桑,佑华夏人民生生不息。
似悟古柏常青、黄帝不死、中华永在!9时50分,公祭典礼开始。
时间是取“九五之尊”之意,代表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现场击鼓34响,鸣钟9响。
34象征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9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
鼓声铿锵,钟声悠扬,在桥山沮水交织回荡,人们的思绪似乎也随之飘回五千年前,追思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的伟大功绩,心中亦涌起“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情怀。
……五千年生生不息,赖吾祖肇启文明;十三亿殷殷康恭,蒙吾祖福佑苍生;黄发垂鬓,无不念慈;华服洋装,遐迩诗颂;时时不忘,俎豆常新;岁岁绵延,龙脉永承!……煌煌中华,自强复兴,千秋大业,砥砺乃成,仰吾祖之英灵,佑华宇之繁荣!陕西省长娄勤俭宣读的祭文道出了现场人们的心声。
乐舞告祭是典礼上的最大亮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序礼·心祭》,身穿汉服的舞队在舞台进行“奉香、献爵、献花”仪式。
黄帝陵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
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
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
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经过四年多的筹建,至1979年9月底,雄伟的一号俑坑遗址展览大厅及部分辅助性建筑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黄帝陵简介祭祖大殿
黄帝陵全景
黄帝陵前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了5000块大型 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有特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轩辕桥。
轩辕庙
柏父 轩 高” 辕 。手 米传 植 ,为 柏 树轩 被 干辕 称 下黄 为 围帝 “ 亲世 米手 界 。所 柏 神植 树 树。 之 !此
19 10
诚心亭--祭祀人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 大殿祭祀。
龙魂大钟
鼎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单中有古墓葬19处,前五名依次是黄帝陵、孔林、秦始 皇陵、茂陵、霍去病墓,除了孔林在山东外,其余四座全 在陕西。
黄帝陵“中华世纪柏”栽植于庚辰年二月初二(公元2000 年3月7日)。据说农历二月二,是黄帝的诞辰日。“中华 世纪柏”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象征,掬黄河、长江之 水浇灌,聚祖国各地山川泥土栽植,表达了所有炎黄子孙 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仰慕、缅怀和对新世纪的祈福。旁 边矗立着重达15吨的泰山五彩石,由陈瑞献先生撰文书写 的《庚辰黄帝圣诞志》被镌刻其上。以石铭记先祖恩德, 喻意我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兴帮治世的责任重于 泰山。
牌楼
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该陵 高4米,周长56米,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 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 龙升天之地。
“刻 黄有桥 帝郭山 陵沫龙 ”若驭 三 ” 个 碑 前 大书 还 字写 有 。的 一 碑 ,
“
1958
黄帝陵祭亭前我跪下磕了头,因为黄帝是我们的祖先。我也去过其他很 多地方,但从没磕过头.
.
凡是来黄陵县谒陵拜祖的人,几乎都要到轩辕庙院内看 一看黄帝的脚印
轩辕庙正殿建于明代。门楣匾额“人文初祖”系国民 党元老程潜手迹。
轩辕黄帝的黄帝陵
轩辕黄帝的黄帝陵轩辕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轩辕黄帝的黄帝陵,希望对你有帮助。
轩辕黄帝的黄帝陵:泰定帝黄帝陵泰定帝黄帝陵并不是指的泰定皇帝陵寝,而是泰定帝在位期间对黄帝陵的保护。
黄帝陵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华夏第一陵”的美称。
公元1325年,位于陕西的轩辕黄帝陵寝发生了火灾,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皇帝,泰定帝并没有因为民族不同对黄帝陵置之不理,相反他下令严禁破坏黄帝庙宇建筑设施,禁止砍伐周边树林。
黄帝陵是华夏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但是这并不包括华夏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帝王。
而且泰定帝并不像元英宗那样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位期间因为大量的启用回民使得汉族官员遭到了一定的冷落、排斥,所以他能够下旨对黄帝陵进行保护是非常难得的一项决策。
当时发生火灾的是黄帝陵西院保生宫,所以除了命令禁止破坏和砍伐黄帝庙宇周边柏树林木外,还命专人对黄帝陵进行保护。
关于泰定帝下旨保护黄帝陵庙的条律,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圣旨。
关于泰定帝黄帝陵的圣旨碑文保存的并不完整,其大体意义是说:根据罗德信的诉状可以了解到,每年都有不为公法的人在黄帝陵寝周边砍伐树木,捕猎飞禽,现在下令官差对其进行抓捕,如果还有人再犯,就进行严厉的惩治。
当然这到圣旨并没有采用蒙古语,相反他是采用了当时的白话文,使得圣旨通俗易懂,让百姓都能够了解官方对黄帝陵的保护措施,从而避免了因为条款不清楚而造成的误犯。
这便是泰定帝黄帝陵的故事。
轩辕黄帝的黄帝陵传说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历朝历代黄帝陵祭文精粹
华夏之始祖万世之先驱:历朝历代黄帝陵祭文精粹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杜甫月夜祭黄陵读过杜甫“月夜”这首诗的人,或许记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为避安史之乱,在流亡途中,把家安置在州三川驿(后又迁到羌村),自己只身北上,想去灵武投奔新登基的唐肃宗,却在路上被叛军掳入长安。
杜甫月下怀念妻子儿女,写了上面的诗。
次年四月的一天,杜甫冒着生命危险,只身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前沿,奔向凤翔。
在那里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这个官职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谏言。
杜甫忠于职守,为官不到一个月,为营救一位受冤的大臣,便激怒了唐肃宗,借故让他回家探望妻子,有意把他遣开。
杜甫因此又重回三川驿。
公元758年,在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晨,杜甫只身踏上了归途。
一路所见,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伤兵的痛苦呻吟和难民的苦难生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路经玉华宫到翟道城(今黄陵),沿路了解民情,体察民间疾苦,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加深了他的爱国忧民思想。
从此,结束了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政治生活。
一天,杜甫徒步来到翟道城桥山脚下,打问去三川驿的路程,才知道从这里到三川驿还有一天的路途。
而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只好打消继续赶路的念头,他只身坐在桥山脚下的沮水河畔休息。
劳累了一天的杜甫,饱经了沿路的惨痛,面对山川河流,诗兴勃发,即时作了一首“晚行口号”: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戌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远愧梁江,还家尚黑头。
杜甫口里吟诗,身体不由自主地慢慢倒在路旁草丛中睡着了。
这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一位祭陵老人(古代祭黄陵没有固定的时间),挎着竹篮,往桥山上走去。
杜甫的身子睡在草丛里,两只脚却露在路上,把祭陵老人绊倒了。
这时,杜甫也被惊醒,连忙坐起,向老人再三道歉。
祭陵老人一看是个过路人,也没发火,随声问道:“请问客官,为何露宿郊野?”杜甫当时未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回三川驿看望家眷,因路径不熟,来到这里,天色已晚,只好暂且露宿休息。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3篇)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3篇)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精选3篇)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篇1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
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
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
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
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
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
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
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
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篇2中华民族汗青悠暂,毫光光耀,有五千年的文亮史。
这五千年的文亮史次要从黄帝合国(修国)算起。
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合首等于“中华合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今传,造制指北车,仄定蚩尤治,全国文亮,唯有我先”。
黄帝陵
黄帝陵,号称“中华第一陵”。
从西安到黄帝陵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左右,沿途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县、“药王”孙思邈的故乡——铜川市,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川会议”的召开地——洛川。
洛川的苹果也是天下闻名的。
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在原始社会后期,黄河中游地区生活着两大部族——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
东部生活着东夷太昊部族,南方生活着苗蛮蚩尤部族。
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蚩尤率领以九黎部落为核心的苗蛮部族大举进攻炎帝部族,炎帝因战败求助黄帝。
黄帝与炎帝联合,与蚩尤在涿鹿 (今河北涿州)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
接着,黄帝与炎帝两部又为逐鹿中原而兵戎相见,在今河北阪泉境内展开对决。
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族而告结束。
至此,炎黄两部落融为一体,并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因此中华后裔都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之后,黄帝开始了统一华夏的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被尊为天下共主。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说到黄帝的贡献,就不得不提《黄帝内经》。
在5000年前,黄帝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祝由,古代治病方法之一,以祝祷方法治疗疾病,即祝说病由,不劳针石)。
当地群众对它的评价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
”黄帝的这部医学著作是怎样写成的呢?黄帝时期,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
黄帝陵
一步步走近黄帝陵,一寸寸虔诚与敬畏充溢心房。
逶迤参天的桥山,是龙之脊骨。
长青不凋的古柏,凝聚着龙的精神。
生长了五千年的黄帝手植柏依然苍翠,似乎还留着人文始祖温热的手纹,让我们感到祖先是那样的亲近。
这里的一捧黄土,万金不易。
这里的一粒柏籽,万世芬芳。
在陕西,埋葬着中国历史上69位皇帝,那仅仅是一个个王朝的背影。
只有黄帝陵,才让我们触摸到华夏民族的根。
只有在这里,炎黄子孙才流下感恩的泪水。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边患初定,意气风发,带着他的文治武功恭祭黄陵,倾诉一代帝王的雄图大略,祈求一个王朝的安定、繁荣。
从此,皇帝陵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瞻拜的圣地,成为龙的子孙永远的精神寄托。
历朝历代,国家兴盛之时,祭祀黄陵以告慰先人;民族危亡之际,谒拜黄陵以昭告列祖。
1938年,抗日烽火漫天燃烧。
清明时节,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从延安派代表“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民族生死关头,倾听这荡气回肠的祭文,哪个炎黄子孙不热血沸腾、拔剑长啸?时过一个甲子,历史早翻开新的一页。
2000年的清明节,黄帝陵前庄严肃穆,全世界都在倾听一篇充满新意的祭文:“……西部大开发之战略既定,山川秀美之宏图恢张。
惟我炎黄子孙,更当励精自强。
凝聚民族之力量,再创华夏之辉煌……”不必亲临,只要想想此情此景,就会心旌摇动。
这块荒凉、落后的土地,曾是中华文明之光最早照耀的地方啊,当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吹响,上下五千年都激动不已。
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个时代新的主题词,2003年7月,黄帝陵祭祀仪式升格为国家大典的消息传来。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民族精神的照耀。
而一个人呢?在黄陵,他触摸先祖最初的脚印,触摸最亲切的母语,触摸自己纯正的肤色,触摸自己闪着泪光的灵魂。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的意思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的意思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意思是说:我的祖先是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黄帝的功绩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奠定了中华民族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
“黄帝降百谷,教民稼穑”,开创了农业文明;“神农尝百草”,创立中药本草和医学;带领炎黄子孙创立华夏民族的政治文化基础;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黄陵县(古州墟)内,因坐落在轩辕山之阳而得名。
黄帝陵又名“明月陵”、“始祖墓”,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阳黄帝陵祭祀区内,始建于公元1986年4月16日。
它位于陵园中轴线北侧,东起明月山牌坊,西至黄甫原处。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及其元妃嫖祖的陵寝,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古代墓葬群和建筑遗迹。
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生活、战斗过、传承中华文化、创建中华民族之大花园的“第一人’和华夏。
黄帝陵简介介绍
01
国内外众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团队致力于黄帝陵的研究,包括历
史、文化、考古等领域。
研究成果
02
通过长期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对黄帝陵的
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深入挖掘。
学术交流活动
03
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论坛频繁举办,为学者们提供了交流研究成
果和思想的平台。
文化交流活动及成果展示
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与传承
文物保护
为了保护黄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受损 文物等。
文化传承
黄帝陵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其文化传 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黄帝陵文化 的传承和普及,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 览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黄帝陵的 文化内涵。
黄帝陵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黄帝陵的历史背景 • 黄帝陵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 黄帝陵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 黄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 黄帝陵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 黄帝陵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
01
黄帝陵的历史背景
黄帝的传说与历史地位
黄帝的传说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传说中他统一了华夏部落,开 创了中华文明。
开发更多与黄帝陵相关的 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 生态旅游等,满足不同游 客的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 作,推动黄帝陵的国际旅 游发展。
推动智慧旅游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 黄帝陵的智慧旅游发展,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 。
06
黄帝陵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
学术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学术研究机构与团队
地理位置
祭黄帝陵文
祭黄帝陵文
黄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位君主,他也是中华文明的始祖,担任了中华文明的推动者、革新者和发明者,是一位足以被永久纪念的伟大领袖。
因此,历代中国政府都会祭拜黄帝,祭黄帝陵是一项重要的民族传统习俗。
祭黄帝陵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神圣仪式,也是对黄帝的礼仪致敬。
古时祭黄帝陵的仪式融合了古代人的宗教信仰、仪式作风和宗教文化的传统,其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祭黄帝陵的仪式,一般以礼拜黄帝和他的忠臣们为礼仪中心。
秦朝时,每年祭黄帝陵时,帝王会亲自献礼分酒,贤臣则会讲黄帝的故事,以此表达对黄帝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古代祭黄帝陵也有许多特殊的仪式,如献山竹、献鸡、献马、献鹿、献麦米和献酒等。
这些习俗旨在拜祭黄帝,表达尊敬之情,纪念他的功绩,感谢他的祝福。
献山竹是表示自己的忠诚,献马则是表示能力的体现,而献酒则是表示对黄帝的景仰。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祭黄帝陵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古人对黄帝的感情不变。
祭黄帝陵的仪式,在国家机关、乡村和家庭中都有,它不仅为中国人民传承了历史文化,而且也使民族形成了凝聚力,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九月九日,是祭黄帝陵的特殊节日,当天,全国各地的民众都会聚集在黄帝陵,祭拜、礼拜,表达尊崇的情感。
各个地方的古迹纪念馆都会举行开放日,让更多的人来感受中华文化的气息,学习中华文
明的深厚底蕴。
祭黄帝陵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祭黄帝陵的仪式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对其最伟大传统文化的尊崇,而且也是向黄帝致敬的一种表达。
历代中国政府将继续举办祭黄帝陵,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永葆黄帝的伟大精神和永恒的爱国精神。
黄帝陵
黄帝陵,号称“中华第一陵”。
从西安到黄帝陵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左右,沿途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县、“药王”孙思邈的故乡——铜川市,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川会议”的召开地——洛川。
洛川的苹果也是天下闻名的。
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在原始社会后期,黄河中游地区生活着两大部族——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
东部生活着东夷太昊部族,南方生活着苗蛮蚩尤部族。
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蚩尤率领以九黎部落为核心的苗蛮部族大举进攻炎帝部族,炎帝因战败求助黄帝。
黄帝与炎帝联合,与蚩尤在涿鹿 (今河北涿州)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
接着,黄帝与炎帝两部又为逐鹿中原而兵戎相见,在今河北阪泉境内展开对决。
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族而告结束。
至此,炎黄两部落融为一体,并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因此中华后裔都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之后,黄帝开始了统一华夏的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被尊为天下共主。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说到黄帝的贡献,就不得不提《黄帝内经》。
在5000年前,黄帝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祝由,古代治病方法之一,以祝祷方法治疗疾病,即祝说病由,不劳针石)。
当地群众对它的评价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
”黄帝的这部医学著作是怎样写成的呢?黄帝时期,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
黄帝陵详细介绍
黄帝陵详细介绍
黄帝陵,即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桥山之阳。
中国历代帝王都尊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把他和伏羲、炎帝并列为三大创世神。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殿和民族圣地,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举行祭祀大典,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正式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圣殿、民族圣地和历史圣迹,它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独特内涵。
黄帝陵由黄帝陵、轩辕殿、轩辕庙、桥山、黄帝陵园等部分组成。
距延安市区13公里,距西安约80公里。
黄帝陵位于桥山之阳(今延安市桥东区黄陵县境内),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
这里群山起伏,草木葱郁,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陵前有古柏参天,苍劲挺拔;陵前有祭台、石像、石碑等文物古迹及纪念碑亭;陵前有“桥山庙”和“轩辕庙”等庙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祭祀系统。
—— 1 —1 —。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1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
1961年,国务院将黄帝陵发布为世界第一批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号称“全国第一陵”。
黄帝陵墓之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蒋介石所提。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绅士士祭奠黄帝的场合。
据记实,最早进行祭奠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
陵区景点包罗:全国第一陵、轩辕桥、陵墓区、轩辕庙、黄帝手植柏、恳切亭、挂甲柏等。
乔山山体浑朴,气魄宏伟,山下有沮水环抱。
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序常青,郁郁葱葱。
整个陵区弘大磅礴。
全国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
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高视睨步。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
陵园区周围配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
《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奠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庙前区气魄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进口广场的地面。
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秀,冠盖蔽空,叶子四序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庞大的绿伞。
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天下上最迂腐的柏树。
内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
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2各位游客,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就是唐代皇帝高宗李治和_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乾陵营建于盛唐时期,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自不必说。
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
据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偏房等大批建筑物。
古代黄帝陵祭祀活动一览表
古代黄帝陵祭祀活动一览表古代黄帝陵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一座重要遗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纪念。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陵墓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祭祀场所。
在古代,黄帝陵的祭祀活动被视为重要的国家仪式,每年都有专门的仪式和活动举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古代黄帝陵祭祀活动的一览表。
1. 黄帝诞辰祭祀活动(每年4月)每年的4月,以黄帝的诞辰日为起点,黄帝陵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这是黄帝陵最重要的一次祭祀活动,也是对黄帝的最高礼遇。
在这天,皇帝和许多重要官员都会亲自前往黄帝陵,向始祖表示敬意。
祭祀活动包括祭祀仪式、朝拜、祈福等环节。
此外,还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人们前往瞻仰,表达对黄帝的崇敬之情。
2. 黄帝忌日祭祀活动(每年9月)每年的九月,也是黄帝逝世的忌日,黄帝陵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纪念黄帝的功绩和贡献。
在这天,皇帝和官员们会再次前往黄帝陵,向先祖表达敬意。
祭祀活动包括典礼仪式、焚香、献花等环节。
人们也会举行祭祀庙会,展示黄帝文化和风俗习惯。
3. 黄帝陵献礼仪式(每年春秋两季)除了黄帝诞辰和忌日的祭祀活动外,黄帝陵还会定期举行献礼仪式。
每年春秋两季,各地的官员和代表团会前往黄帝陵,献上各种珍贵的礼物。
这些礼物包括精美的文物、珍贵的祭品等。
献礼仪式的举行,不仅表达了人们对黄帝的敬意,也展示了各地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
4. 黄帝陵的文化活动(定期举行)除了祭祀活动外,黄帝陵还会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吸引游客和民众的参与。
文化活动包括表演、展览、研讨会、讲座等,内容涵盖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了解黄帝文化,同时也为青少年普及知识。
5. 其他庆祝纪念活动(不定期举行)除了上述的定期活动,黄帝陵还会不定期举行一些特殊的庆祝纪念活动。
例如,黄帝纪念碑的揭幕仪式、黄帝陵博物馆的开馆典礼等。
这些活动通常由政府组织和批准,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加人们对黄帝的了解和认同。
民间如何祭祀黄帝陵
民祭是民间祭祀的简称,是民间自发的祭奠仪式。
民间祭祀黄帝由来已久。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帝葬于桥山,子孙看守陵冢祭祀黄帝。
五千年来,民间对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世代相传,绵延至今。
民祭时间一般在农历三月三和重阳节期间,因为在传说中,农历三月初三是轩辕黄帝诞生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乘龙升天的日子。
与公祭活动相比,民祭活动范围更为广泛,目前在中国很多省份,都由民间人士发起举办民间祭祀轩辕黄帝活动。
民祭活动也没有统一固定仪式,往往都是根据当时祭奠愿望、结合当地习俗由组织者自行确定。
民祭活动更多地体现出民间特色,祭祀氛围热情质朴、恭敬祥和。
与公祭活动仪式有所不同,民祭活动没有固定、规范的仪式,祭奠仪式主要由活动组织者来确立,民祭活动仪式更富有民间传统文化色彩。
现在规模最大、祭祀规格最高,内容最为丰富的民祭是重阳节在黄帝陵举行。
整个祭祀活动包括举行“重阳节恭祭轩辕黄帝典礼”、举办黄帝文化研讨会、组织地方民间文艺表演,前来参加民祭活动的少数民族代表组团,以本民族特有的祭祀礼仪和乐舞告祭始祖仪式等诸多内容。
重阳节的黄帝陵民祭活动由民间主祭人主持,在9时50分开始,祭典仪式依次为击鼓鸣钟、敬奏祭乐、上香奠酒、敬献花篮、敬献祭品、乐舞祭祀、驭龙升空等七项仪程。
台湾举办的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联合祭祖大典在10时30分开始。
祭祖大典仪式依次为展演迎轩辕黄帝、初献礼、亚献礼、三献礼,最后行赐福礼后,恭送轩辕黄帝等六项仪程。
作为中国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祭祀活动,黄帝陵祭典对祭祀用品也有规范,在祭祀器具、仪仗队、供奉祭品、参祭人着装配饰等多个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充分体现着崇高神圣、庄严肃穆的非凡气度。
百科知识精选黄帝陵轩辕殿
建筑工程此项工程是为适应新时代的祭祀要求而建设的。
其设计特点可概括为四句话,即:山水形胜,一脉相承,天园地方,大象无形。
为了创造出宏伟、庄严、古朴的氛围,突出圣地感,工程建设从宏观上处理好与大环境山川形胜的关系,格局上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风格上与祖国建筑传统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新时代气息。
1.布局。
轩辕殿区分为中院与大院两部分。
中院位于原轩辕庙古柏院与大院之间,横贯东西。
这是交通枢纽性的过渡空间。
祭祀和游览人流通过古柏院北墙上的中门(原“人文初祖殿”)和东西便门进入中院。
迎面正中是高4米的大型石阶。
石阶两侧分列着成排的铜簋。
高台左右耸立着三出石阙。
人们在此整衣肃纪,拾级登上大院,大型仪仗和供品则从中院东西两端的侧门进出。
轩辕殿大院是举行祭祀大典的重要场所。
占地1万平方米,均由花岗石板铺装而成,可供5000人举行祭祀活动,陈列各种仪仗并举行大型祭祀演出。
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坐落着40米见方的石造大殿。
檐下正中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书写的隶体“轩辕殿”匾额。
整座建筑筒洁、古朴、宏伟。
2.轩辕殿由36根园形石柱围合成40米×40米的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覆巨型覆斗屋顶。
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园形天光。
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大殿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彩色石材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的祖国大地。
整个轩辕殿形象地反映出“天园地方”的理念。
黄帝石刻伫立在殿内上位。
3.轩辕殿的时代性不仅体现在其手法简炼、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同时还由于其高度的技术含量而增强了工程的现代感。
在黄陵四级自湿陷性黄土的软弱地基上,采用DDC挤密桩而承托了三层高台和大殿。
单排柱上四面40米长的梁,采用了罕见的大型予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梁。
40米见方的覆斗形屋盖则是采用了覆斗形钢筋混凝土予应力空间结构。
这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实现了前述的建筑艺术效果。
4.石材的运用是轩辕殿(院)工程的另一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地方是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祭祀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景区由黄帝陵园、轩辕庙和桥山古柏群等构成,内有诸多中华之最,堪称华夏“风水宝地”。
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
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
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
这里是谒陵的起点。
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
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
印池之水来自沮河。
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
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
这座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
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
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
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雄伟壮观。
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
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
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
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
“轩辕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国民党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先生书写的。
在他任职期间,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政府致祭黄帝陵,1938年祭陵时,亲笔题写了“轩辕庙”山门大匾。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
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
该树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树高19.3米,下围10.67米。
当地谚语称“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意思是7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它。
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
共有四通碑石。
右手第一通碑文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祭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可惜,这份祭文手迹己经遗失,但他写的“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首诗词,至今却牢牢刻在人们心
中,并一代一代地传诵着。
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1942年冬,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原计划和胡宗南一起前往黄陵县祭拜黄帝陵,但因公务繁忙,未能亲自前来祭奠,随亲笔写下了“黄帝陵”三个大字,手迹至今保存完好,并载入黄陵县县志。
左侧第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
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国共两党委派官员,共同于4月5日前来陕西省黄陵县致祭中华民族元祖——轩辕黄帝,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起四万万民众坚决抗日,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被载入了史册。
第二通为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离开碑亭后,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
该石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家洼村。
据说黄帝的脚印共有三副。
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一副就在黄陵,脚印石旁有栅栏围护。
据当地人讲,如果有人隔着栅栏用硬币投中大脚趾,就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顺意。
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试试。
在轩辕殿前左侧,有一株柏树。
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好似有断钉在内。
据传,公元前l09年,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子挂盔甲所致。
所以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
每年清明节前,树孔内还会溢出柏汁,凝结为珠,像泪珠一样。
清明节后,又恢复原样,被人称为“群柏之奇”。
现在,映人我们眼前的建筑叫轩辕殿。
大殿建于明代,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门额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进入大殿,映人我们眼前的是半浮雕黄帝像。
这尊民族始祖建于明代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
黄帝石雕像为全身像,石料采用墨玉雕成。
像的四周雕刻有四灵图案: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2004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04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
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行祭典活动。
好了,祭祖大殿就参观到这里。
现在请大家随我登山,去拜谒黄帝陵。
大家请看,桥山之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柏树,这是黄帝陵景区的一绝叫“桥山古柏”,不论您从哪个方向进入县城,都可以看见面积5800亩的桥山,满山翠柏,葱郁一片。
目前,黄帝陵景区内共有柏树8.1万余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余棵,是我国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
这真是“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
”。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
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
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
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
”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
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
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
该陵高4米,周长56米,为扁球形土冢。
冢前有一碑,上刻“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
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
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
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等书明确记载
“黄帝崩,葬桥山”。
而且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好了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黄帝陵的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可以自行参观,半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请注意安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