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精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综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综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的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元谋人A.距今的时间 B.行走的状态 C.生产的状况 D.居住的情况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选项能作为这一结论直接证据的是A.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B.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D.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3.黄帝陵是全球炎黄子孙心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是海内外华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重要纽带。
以下发明创造与传说中的黄帝无关的是A.制作铁农具B.挖掘水井C.建造宫室D.发明弓箭4.第一手史料是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材料,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
下列那个选项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产生”的第一手史料A.《漫画中国历史复商周卷》B.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C.司母戊鼎D.传说大禹治水5.甲骨文是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其依据是A.刻在龟甲和兽骨上B.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反映了商朝的历史D.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6.西周时期,一个人用耒耜只能耕田十亩;战国时期则可耕百亩田。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牛耕的推广B.私田大量被开垦C.社会人口的增加D.封建制度的确立7.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序幕中,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场立功将士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8.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9.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属于(A)A.神话传说B.历史事实C.考古发现D.科学幻想2.元谋人属于(B)A.古猿B.直立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3.从2009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在位于我国北方的某远古人类遗址第四层和第六层提取灰烬样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提纯后,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其元素构成和物质成分,结果,证明因燃烧而形成的富集的元素碳、钾和植硅体在灰烬样品中存在,证明在这个层位发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
请判断,这一遗址位于(B)A.元谋县B.周口店C.余姚县D.周口市4.下列关于右面古人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用打制石器B.会保存火种C.能制造木棒D.已经种植庄稼5.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B)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6.下列关于旧石器时代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A.人们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狩猎B.人们用击打成形的方式制造石器C.距今约200万至1万多年之间D.打制石器技术在不断缓慢进步7.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A)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D)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遗址中找到证据(D)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0.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A.会种植庄稼B.能人工取火C.能建造房屋D.会制作陶器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编年纪》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一,它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
根据下图,可以确定“喜”参加的战争是( )A. 秦灭六国的战争B. 秦朝反击匈奴C. 秦末农民大起义D. 推翻王莽政权2. 观察下列图片,秦始皇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经济B. 文化交流C. 巩固统治D. 便利交通3. 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下列属于该起义的口号是( )A. 尊王攘夷B.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 挟天子以令诸侯D.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4. 成语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
下列成语中,与刘邦、项羽楚汉之争的史实相关的是( )A. 四面楚歌B. 卧薪尝胆C. 围魏救赵D. 退避三舍5.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为( )A. 公元前2 世纪早期B. 公元前2 世纪晚期C. 公元前3 世纪早期D. 公元前3 世纪晚期6.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指出:“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
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
”材料评述的是文景之治的( )A. 历史背景B. 基本内涵C. 历史局限D. 积极作用7. 卫青和霍去病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
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A. 平定七国之乱B. 镇压农民起义C. 率军击败匈奴D. 打压地方豪强8. 东汉前期,统治者释放奴婢,整顿吏治,减轻刑罚,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各项政策措施不同程度的实行,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二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请回答:(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2)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
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
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4、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君主,他们的行为,主宰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灭亡。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漫画“暴君”】(1)图(a)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的缩影,请你说出这一君主是谁。
他有何暴政行为?(2)图(b)是一幅漫画,近几年,有人评价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越”。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史实来说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非选择题训练试题汇编(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非选择题训练题汇编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1)材料一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材料二:图一图二(2)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积极意义?材料三:秦朝疆域图(3)根据上图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请写出促进秦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和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3)在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4)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
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生男不如生女”的原因。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景象?(2)阅读材料一,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滥用民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功及后代,你的观点是什么?(3)材料二描写的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领队人”是哪两个人?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还会爆发起义吗?你知道这一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吗?(4)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如何?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强化综合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强化综合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把北京人使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的时代称为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器时代 D.铁器时代2.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A.史料记载B.化石C.考古发现D.传说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评价。
这位人文初祖是A.大禹B.蚩尤C.黄帝D.嫘祖4.如下“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示意图中,直接导致?所示时代终结的君主是A.周幽王B.夏王桀C.商王盘庚D.商纣王5.下图所示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高超的青铜工艺B.古老的汉字艺术C.灿烂的商朝文明D.动荡的社会生活6.《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A.诸侯开始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周王室加强了对天下的控制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7.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B.去经商发财 C.当兵建立军功D.参加考试8.“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
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主张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A.“无为而治”B.“仁”C.“仁政”“礼治”D.“以德化民”9.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A.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10.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实行郡县制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11.某起义军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注:甲子年,184年),天下大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12.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中称颂的“汉祖”是( )
A. 刘邦B. 项羽C. 王莽D. 刘秀
13.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图片中不能作为此论断研究史料的是( )
A. B.
C. D.
14. 东汉末年爆发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农民起义,这场起义是( )
A、王国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6.梁启超曾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下列说法与梁启超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统一趋势
B.统一的脚步无法阻挡
C.中国统一必须由秦来完成
D.无论谁统一,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采取的保证商路安全的措施。
(2)材料二中学者1所概括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关系。
(3)依据材料二中学者2的观点,指出当时在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主要是哪两类人?并分析他们目的的不同之处。
二、非选择题
21、是非判断题
(1).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场景。( )
(2).传说种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黄帝( )
(3).“仁”的思想来自于孟子,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4).秦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导致了它迅速灭亡。 ( )
学者2: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综合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级发动的武装反抗统治阶级的运动。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XXX、XXX起义B.XXX起义C.XXX起义D.黄巾起义2.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中,汉字是汉文化的符号表现和传播工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是()A.小篆B.大篆C.金文D.甲骨文3.“XXX扫六合,虎视XXX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句反映了XXX()A.统一全国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4.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由此可知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流传的童谣奇怪的现象“阿房,阿房,亡始皇”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B.残酷的刑罚D.秦朝的暴政A.繁重的徭役C.阿房宫的修建5.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A.禅让制B.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根据陕西西安考古发现,种植粟的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在其革新措施中,明确提出进修汉族的礼法,尊崇XXX,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风气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前秦王XXXB.羯族人XXXC.北魏XXXD.匈奴人XXX8.XXX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旨”或“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度的何种特点()A.皇位B.XXX授C.皇权至上D.中央集权9.XXX 即位,大臣认为“诸侯连城数十,XXX”,并向XXX“数奏其过”,要求对他们“稍侵夺”。
为此,XXX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焚书坑儒,禁锢思想B.实行推恩,削弱王国D.北击匈奴,拓展版图10.远离华夏中土的湖南曾被认为是不适生存聚居的地方,古史关于湖南的记敕更是寥若星辰。
1986年XXX成立,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湖离远古历史的空白,基本建立了湖刚历史的时空框架,下列哪一选项是关于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的正确表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
”这是对哪一远古居民的描述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猿人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A. 黄帝陵B. 大禹陵C. 秦始皇陵D. 中山陵3.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A. 分封制B. 郡县制C. 推恩令D. 科举制4.战国时期最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A. 老子的道家学说B. 孔子的儒家学说C. 墨子的墨家学说D. 韩非子的法家学说5.秦国能够成为战国后期富强的封建国家的最主要原因是A.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 大量荒地的开垦C. 商鞅变法D. 大力兴修水利6.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
下列成语反映了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的是A. 围魏救赵B. 卧薪尝胆C. 问鼎中原D. 纸上谈兵7.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A. 反对各族的斗争B. 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流C. 各族之间的战争D. 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8.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 社会十分贫困B. 秦朝灭亡的教训C. 大臣陆贾的建议D. 汉高祖的英明决策9.以下有关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表述错误的是A. 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城B. 第一次出使,途中被何奴捉住,扣留十年才得以逃脱C. 大月氏听从了他的劝说,愿意与西汉夹击匈奴D. 第二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19年10.丝綢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一万多年前,中华大地进人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
这些史前社会的历史情景再现依据的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书记录D.专家口述3.“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B.游牧文明C.海洋文明D.农耕文明4.《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材料中“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A.缴纳租税B.镇守疆土C.治理郡县D.监察百官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A.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B.青铜时代与西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帝国的衰落与分裂D.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6.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诸侯争霸B.开凿灵渠C.战争的纷繁 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7.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为战国这一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的是A.史禄B.李耳C.李悝D.李冰8.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打破“学在官府”的举措是()A.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B.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C.提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D.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9.睡虎地秦竹简(下图)以年份为线索,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
据《编年纪》,可以确定“喜”记录的战争是A.秦灭六国战争B.秦朝北击匈奴C.秦末农民战争D.秦朝南征百越10.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战争④建立“西汉”政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据此推断北京人A.使用打制石器B.有爱美意识 C.懂得狩猎D.学会用火2.下图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A.B.C.D.3.黄帝陵是全球炎黄子孙心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是海内外华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重要纽带。
以下发明创造与传说中的黄帝无关的是A.制作铁农具B.挖掘水井C.建造宫室D.发明弓箭4.《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A.禹死后启继位B.舜让位于禹C.建立军队D.制定刑法5.“商朝的历史,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B.毛公鼎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钱6.生产力是古代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战国前期,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手工业的发展7.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8.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包括①仁者爱人②为政以德③以法治国④无为而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9.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
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御史大夫B.丞相C.军机大臣D.太尉10.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刘邦项羽之争D.陈胜吴广起义11.创立太平道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有数十万人。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史》称它“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直立人之一,资料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成为研究直立人的典型标本”。
“它”指()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二里头遗址2.从下面的几幅图片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远古人类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B.远古人类已经懂得手工业制作技术C.远古人类已经会种植农作物 D.远古人类的商业很发达3.黄帝陵是全球炎黄子孙心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是海内外华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重要纽带。
以下发明创造与传说中的黄帝无关的是A.制作铁农具B.挖掘水井C.建造宫室D.发明弓箭4.歌诀记忆法是把历史事件编成口诀或顺口溜,让学生印象更深,记忆更牢的掌握历史知识,是记忆和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对于历史歌谣“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的解读错误的是A.禹建立夏朝B.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C.启维护了禅让制D.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5.下图是部分商周青铜器的实物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A.用途广泛B.造型优美C.世界领先D.铭文众多6.春秋后期促进农业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纺织业和煮盐业C.争霸战争D.金属货币出现7.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干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大运河B.都江堰C.灵渠D.江南河8.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词(说话谨慎)。
”这说明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A.因材施教B.言传身教C.教学相长D.有教无类9.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生产生活工具中,北京人使用的是A.B.C.D.2.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A.史料记载B.化石C.考古发现D.传说3.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远古传说正确的是()A.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B.黄帝时期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C.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D.黄帝时嫘祖创造文字4.以下历史事件中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A.黄巾军起义 B.武王伐纣C.光武中兴D.大泽乡起义5.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有着很深的渊源。
观察下图,有关于汉字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A.逐步发展,越来越简单B.越来越繁琐,无法辨认C.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没有关系D.甲骨文是从金文发展而来的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周朝被诸侯国所灭B.分封制得到巩固C.周王室统治力大减D.周朝的政局稳定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的实施D.秦朝统一的完成8.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无为而治”C.“民贵君轻”D.“法治”9.秦朝咸阳的一位粮商要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他应该使用的法定货币是A.“半两”钱 B.刀币C.纸币D.五铢钱10.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农民起义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C.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四年楚汉战争D.利用宗教组织太平道发动的起义11.《后汉书》记载,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太后掌握大权,太后兄长趁机把持朝政,这反映东汉后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是()A.外戚专权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大量裁减官员D.诸侯王势力大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学习文档
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
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用米饭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4.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
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A.伏羲——制造船只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养蚕缫丝D.伶伦——制作音律5.“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6.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7.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8.右面为春秋战车复原图。
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
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取代。
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D.社会的安定9.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迁都洛阳B.确立县制C.奖励军功D.严明法度10.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1)匈奴(2)鲜卑(3)蒙古族(4)满族(5)羯族(6)越族(7)氐族)(8)羌族A.(1)(2)(3)(5)(8)B.(1)(2)(5)(7)(8)C.(1)(2)(3)(4)(5)D.(1)(2)(5)(6)(8)2.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该起义的领导人是①陈胜②刘邦③吴广④项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各项中,作为历史学习研究最可靠的材料是A.“女娲补天”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及木结构水井C.小说《封神榜》D.电影《荆轲刺秦王》4.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
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 万年前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 年前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经过10 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6.他 266 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 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 .司马懿B .司马炎C .司马昭D .司马睿7.某同学署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
请根据上面信息,判 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A .元谋人博物馆B .北京人博物馆C .山顶洞人博物馆D .半坡博物馆8.请将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商朝 ②东周(春秋、战国)B .④①③② ③西周 ④夏朝 A .①②③④C .④①②③D .②①④③ 9.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说明,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2)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
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3)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归纳一点即可)2、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2)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西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
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期末综合试题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登上英国《自然》杂志的我国远古人类头骨复原图,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这种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可推测到距今约77万年前。
这种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3.《史记》记载,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
这种推举首领的办法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
材料中推举首领的原则是()A.推举自己的亲人B.推举有才能的人C.推举贤德的人D.推举实力强大的人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青铜或宣纸上6.孔子曾说:“桓公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这表明,春秋时期诸侯称霸的根本条件是()A.军事力量B.经济实力C.君主才能D.文化教养7.这些肩扛劳动工具满面喜色的平民百姓最欢迎商鞅变法的哪一条?()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统一度量衡C.推行县制D.奖励生产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权力集中,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世袭D.地方自主10.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西汉前期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政策,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它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也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材料中的“它”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据考古发现,半坡遗址有较为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商业贸易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3.史书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传说记载,至今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有许多遗址、遗迹,如临汾的尧庙、芮城的大禹渡、运城的历山舜王坪等。
上述材料说明A.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B.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实行禅让制C.尧舜禹都是奴隶制王朝建立者D.山西著名旅游胜地地上文物众多4.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出土的器物有铜器、陶器、玉器、乐器等。
这些考古发现能够反映的信息有()①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②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③遗址能够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④遗址反映了夏封建等级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2③④5.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字的刻写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
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7.“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诗句赞美的水利工程历经二千多年,至今还在守护和灌溉着成都平原,它是A.黄帝陵B.都江堰C.灵渠D.长城8.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说明,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2)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
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归纳一点即可)
2、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2)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西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
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4、看图回答。
1)图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写出图二所示东西方商路名称。
(3)美丽的新疆地区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你能说出其被统辖的标志吗?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帝王?
(2)“秦皇”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汉武”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
(4)“秦皇”、“汉武”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
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5)为加强监察制度,这两位帝王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魏主”指的是谁?
(2)上述材料是其改革中的哪一项?
(3)你能列举出其改革中改变鲜卑族风俗的其他内容吗?
(4)本次改革有何影响?
(5)从“魏主”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6)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社会特征是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引自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女儿的讲话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
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摘自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的“字”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指的是什么文字?
(2)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我们应当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8、判断题,判断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改正(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汤把都城迁到殷,商的都城稳定下来。
()
(2)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司法。
()
(3)国时期,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造船业。
()
(4)从西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
()
(5)四川出土的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
9、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3)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10、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
——翦伯赞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曾几次出使西域?
(2)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当时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西域?
(3)他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历尽坎坷,你认为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11、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
(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朝代的正统思想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2条。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谈谈这句话对你处理同学关系有何启示?
12、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
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