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王旭华蒋伟宇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通常症状轻微的早期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症状严重患者多以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且会引起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配合有效的围术期干预尤为重要[1]。

笔者旨在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均行腰椎MRI或CT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

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观察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30~79岁,平均(57.8±6.4)岁;发病部位:L3~L4有6例(17.6%),L4~L5有17例(50.0%),L5~S1有11例(32.4%)。

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2~78岁,平均(58.4±6.2)岁;发病部位:L3~L4有7例(20.6%),L4~L5有18例(52.9%),L5~S1有9例(26.5%)。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护理方法两组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 术前①病情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详细记录,有助于术后观察。

②心理干预:多数患者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且担心手术安全性,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王旭华);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蒋伟宇)通信作者:王旭华,Email:403683249@ 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地讲解有关手术的基本知识,使患者能够掌握和了解手术的注意事项、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③体位训练和腰背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术前1天开始训练俯卧位,每日2次,每次1~2小时,避免患者由于术中俯卧时间过长发生不适;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和腰背肌功能锻炼,使其能够掌握锻炼方法,有助于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后功能锻炼的继续。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患者在 出院后 , 要求继 续进行 直腿抬高运动和腰背伸肌功能锻炼 。 术后 1 个月 内避免久 坐, 多卧床休息 , 睡硬板床 ; 术后 3 个月 内坚持佩戴 腰 围, 避免 中重度体力活 , 保持脊柱 的直立 。天气变化时注意腰部保 暖,
动关 心 、 体 贴病人 , 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 的原理 , 强调手术 的 安 全性 、 必 要性 , 列举 手术成功病例 , 必要 时请手 术成功病人分享治疗经 验, 让病人减 少或摆脱焦 虑 、 抑郁情 绪 , 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
2 护 理
2 . 1 术前护理 2 . 1 . 1 心 理 护 理
患者 的心理状况对疼 痛性质 、反应程 度以及镇静 效果都 会产生影 响。 本组患者病程都 比较长、 疼痛 比较明显 , 且 由于职业、 年龄 、 经济条件
的不同 , 精 神负担及心理障碍也 不尽相 同。 针对病人 的心理反应 , 护士主
使其 以 良好的心态接 受手术 治疗。
积极参加适 当的体育锻炼。出院后的第 3 、 6 、 1 2 个月 时回院进行复诊。 3 结 果
6 O 例患者手术 均顺 利完成 , 经 围手术期 积极系统 的护理 , 无 腰椎 间
隙感染 、 脑脊液漏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 发症 , 平均术后住 院 1 0 . 9±3 . 2
【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腰椎 间盘 突出症 患者 围手 术期 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 分析我 院 6 0 例 腰椎 间盘 突出症 患者 , 总结
心理护理 、 术后 护理 、 康复指导 , 观察护理 效果。结果 6 0例 患者平稳度 过 围手 术期 , 无严重 并发症 , 均顺利 出院 , 术后疗 效优 良率达 9 3 . 3 %。结论 护 士术前加 强对 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 宣教 , 术后加强体位护理 , 积极加 强早期康复锻炼 , 能有效预防并发 症 , 提 高了腰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常常引起患者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性椎间盘切除术和微创椎间盘切除术等,然而这些手术治疗方法常常存在着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观察选择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

患者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患者均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患者术前均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情绪疏导等。

二、优质护理的应用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优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和指导,包括术前排便、清洁手术部位、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手术中,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和消毒,保障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注意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处理。

在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术后伤口换药、生活护理指导、康复理疗等。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细致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三、应用效果观察经过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腰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四、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明显的疗效,而优质护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析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间孔镜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围手术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在本文研究中,为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孔镜围术期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入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详细报告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1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6±4.2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3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9±5.94)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病情、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2.1 术前护理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确保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及手术宣教,讲解围术期护理的模式;在术前应进行包括心肺、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等。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数据分析,发现优质护理在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介绍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操作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以及优质护理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分析和并发症处理,得出了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非常重要的结论。

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并总结出优质护理在椎间盘切除术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质护理、效果观察、并发症、康复、经验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该病症常常引起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然而手术治疗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因为传统的手术技术常常需要较大的切口,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这种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技术,更需要优质的护理工作。

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通过观察数据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2. 评估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包括术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良好的护理也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关键。

本研究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在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收集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治疗过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术后康复护理以及观察临床效果,发现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指出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护理措施的优化与个性化,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这项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和临床参考。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质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和肌力减退等。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性腰椎间盘切除术,虽然有效,但其缺点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方法。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通过微创的方式,通过椎弓根下椎间孔进入椎间盘,切除压迫的椎间盘组织,减轻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但手术过程中操作空间狭小,操作难度大,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细致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对于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总结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总结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总结摘要】目的:总结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经验。

方法:38例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

结果:38例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能提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而导致髓核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临床综合征,发生机制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纤维环破裂,髓核自破裂处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而引发腰腿疼痛、麻木及无力等临床表现。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也明显改善。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椎间孔镜治疗,其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对患者影响小、痛苦少,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

2018年2月至2018年09月,我们对行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配合恰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共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22~71岁。

均在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

2护理方法2 .1目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上家庭、经济的担忧,容易产生心理不良影响。

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因此应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疏导,介绍手术方法、目的和术后注意事项,耐心细致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使其对手术的基本程序了解,消除顾虑、恐惧的心理。

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稳定性破坏极小,一般建议术后当晚就可以戴腰围下床活动,且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减少入路相关损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经皮下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其借助于天然解剖间隙建立微创工作通道,内镜下摘除突出的间盘,对腰椎结构及软织破坏极小,术后恢复快,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脊柱微创手术”[2]。

说明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是微创手术,具有术后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功能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增加治疗信心。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手术实施前后采取优质护理所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等指标。

结果:A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可大幅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长,提高住院质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优质护理;疗效分析引言腰椎间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腰椎间盘各部分有退行性改变,尤其是因含水量降低导致髓核蜕变、椎节失稳松动,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损处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

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有腹压增加、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严重者可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典型症状有腰痛、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症状,一般体征有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叩痛、骶棘肌痉挛。

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方式加以治疗。

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100例患者,确保其病历资料完整,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将100人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

其中A组50人,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46.17±2.15)岁,男性28人,女性22人,病程0.7-1.3年,B组50人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5.31±1.78)岁,病程0.9-1.2年。

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均利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差异值ρ>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为:存在腰痛、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症状等患者,经CT/MRI检查确诊者。

将既往腰椎骨折者、器质性病症者、不配合医护工作开展着排除在外。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总结我科3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32例经PELD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前术后采取相应方案后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次日佩戴腰围下地,术后3-4天出院。

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和耐心详细的心里护理,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及合理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科学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1],治疗方法很多,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手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2]。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3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经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病程0.5年至8年,平均20.4个月,其中7个椎间盘病变26例,2个椎间盘病变6例,L4/5椎间盘8个,L/5-S/1椎间盘9个,L3/4椎间盘1个,该组病人术前均行腰椎MRI,腰椎正侧位及动力学X线检查,部分患者行腰椎CT检查,排出椎间盘钙化或峡部不连。

2.手术方法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

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透视下确定手术间隙,定位穿刺点,使穿刺针在C型臂透视下穿入至突出的椎间盘处,经导针扩张管经行逐步扩张,然后置入椎间孔镜工作套管并使用椎间孔镜摘除突出的髓核。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术前准备:①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常规行血、尿、心电图、胸片等检查②术前6小时禁饮食,以防术中更改术式③备亚甲蓝注射液、碘海醇造影剂,术中常规抗生素,X线片、MRI等④体位训练:术前1天行手术耐受体位训练,⑤器械及辅助仪器准备:椎间孔镜金属部分器械采用高压灭菌,不耐高压灭菌的穿刺针、镜头、射频刀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探究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护理。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疼痛程度。

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疼痛评分,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和神经根所致的腰腿疼痛综合征,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常用方式,具有创伤小、临床疗效好、出血少、痛苦轻等优势。

多层次护理需求干预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要求护理人员将关心和满足患者的各层次需要作为主要护理目标。

本研究探讨多层次护理需求干预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其中,试验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6.89±3.24)岁;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47.21±3.35)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在开始前已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住院期间均行椎间孔镜治疗;②均表现为剧烈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基本生活难以自理;③查体见腰部局部压痛、叩击痛,叩击时伴有下肢放射痛,下肢局部感觉异常;④CT或MRI检查显示至少1处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治疗,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最终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腰椎功能恢复良好,最终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孔镜手术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提高疾病治疗效率。

标签:椎间孔镜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效果观察椎间孔镜手术是当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取的手术方式,通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但治疗期间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导致患者会出现过度焦虑恐慌情绪,进而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1]。

为此,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并在下文中分析了其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此次研究病例筛选我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接收的30例腰椎間盘突出症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均值为(65.5±2.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0例/5例,年龄均值为(66.0±2.3)岁,两组间数据差异值较小(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术前巡回护士要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手术危险因素,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同时要协助患者及时完成术前各项检查以及准备工作。

②认知教育:术前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手术方法及效果等,并耐心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外科脊柱手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微小,安全性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1]。

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2011年3月~2012年2月用该方法治疗患者35例,术前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手术原理方法的介绍,腰背肌功能锻炼,及树立患者对该该手术治疗的信心。

术后重点协助患者正确佩戴腰围,早期的体位护理及相应的康复指导,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认为落实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利于患者康复。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3~52岁,平均32.5岁。

其中单节段l3~4椎间盘4例,l4~5椎间盘14例,l5~s1椎间盘10例。

双节段l4~5,l5~s1椎间盘14例。

经x线显示病变节段无间隙狭窄,无峡部裂及不稳征象,mri显示病变节段椎间盘变性,突出。

其中单纯下肢痛19例,腰痛伴下肢疼痛不适16例。

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胸腹部悬空,常规消毒术野,在c臂机和x线机的监视引导下,采用棘突旁侧后方手术入路(tessys技术)确定皮肤穿刺点及穿刺角度,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18g特制穿刺针内插入1根22g针在影像监测下,逐步定位拟手术的椎间盘,植入工作套管确保穿刺针最佳置入,确保穿刺入椎间盘,随之将配好的4ml造影剂和2ml灭菌亚甲蓝混合溶液行椎间盘造影;将细长导丝沿18号穿刺针导入,使用锥形软组织扩张器沿导丝推至纤维环靶点,放置工作导管后取出扩张器,插入椎间孔镜进行检查和手术,用庆大盐水连续灌洗手术区域,通过监视器用微型髓核钳摘除蓝染的髓核组织,消融髓核。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腰背疼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及家属对新的手术技术存在疑虑,对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担忧。

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先给予患者足够的信心,带他们到病区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的患者床旁,让他们分享手术过程的体验,以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
围术期整体护理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围术期整体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 出血、神经损伤等。
促进患者康复:围术期整体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
术中护理
麻醉管理:确保 麻醉效果,避免 麻醉并发症
手术操作:密切 观察手术过程, 确保手术顺利进 行
生命体征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确保 患者术后安全, 预防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
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指导: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腰背肌锻炼等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神经功能恢复:评估患者术后神经 功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整体护理 效果的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但需 注意预防
神经损伤:发生率较低,需注 意术中操作
椎间盘突出复发:发生率较低, 需注意术后康复
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需注 意术后镇痛处理
结论与建议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围术期整体护理概述
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定义
围术期整体护理是指在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包括心理、生理、 社会等方面的护理。
围术期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不适。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重视术后疼痛管理、注意事项和禁忌,以及康复训练和护理。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也是十分重要的。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细心的护理和有效的管理,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痛苦。

【关键词】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术后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患者康复。

1. 引言1.1 什么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该技术通过小切口在患者的腰部皮肤上进入到椎间盘区域,借助专用的椎间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可以准确定位和清除椎间盘突出部分,同时保护周围神经组织和血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椎间盘的功能。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康复期缩短,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这种技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进行操作,具有一定复杂性。

在选择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和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突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的。

患者常常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乏力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腰椎间盘破裂,压迫到脊髓或神经根,引起肌无力、尿失禁等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传统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适用于轻微的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和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和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和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评价康复训练与护理对功能的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从心理、手术前准备到手术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康复指导,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评价效果。

结果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恢复快,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系统正确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意义重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

目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有些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需再次手术,有学者认为这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和方法本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6岁,平均44岁。

其中单节段18例,双节段8例。

突出型21例,游离型11例,脱出型7例。

术前均行腰椎X线和CT或MRI检查,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

1.2疗效评定按Nakai4级评分,优: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良:病状及体征基本改善,劳累后偶有腰部及下肢症;可: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症状;差:治疗前后无改善。

2围手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病情,手术的必要性,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治疗护理措施,手术应有严密的计划和周密的准备,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2.1.2术前准备术前认真做好体格检查、X线照片和CT检查。

手术区备皮、麻醉药皮试、术前一晚可酌情给予少量镇静药物,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术前1天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保持尿道固定、无菌、畅通。

2.1.3护理训练术前指导采取正确的卧位,卧硬板床休息,在手术前1-2d开始手术卧位训练。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

方法:选取2018.1-2018.11月我院接诊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两组进行实验,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腰间盘突出症的优质护理,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接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在术前、术中、术后以及患者康复期进行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xperience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from January 2018 to November 2018,90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experiment,and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high-quality nursing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spectively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Results:after receiving the nursing,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for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ffective nursing before,during,after and during the rehabilitation period,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experience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有此疾的患者常有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

椎间孔镜治疗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椎间孔镜治疗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椎间孔镜治疗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目的:分析评价椎间孔镜治疗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在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15例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8例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疼痛缓解及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标签: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由腰椎间盘病变或外伤等因素诱发。

在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及疼痛等。

近年来,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术辅助方法,该手术具有微创、可保护椎旁肌肉及软组织的作用,但临床研究表明在积极手术的基础上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1]。

本次重点分析评价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5例,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均行椎间孔镜治疗,均满足各项手术指征条件,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及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8例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跨度为38-62岁,年龄均值为(45.9±1.3)岁;病程为6个月-2年,平均为(1.3±0.2)年。

对照组57例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跨度为39-61岁,年龄均值为(45.7±1.2)岁。

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王娟郑州市骨科医院 郑州 450000 【摘要】 对72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开展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整体护理措施。

术后均获6~12个月随访,切口愈合良好。

未发生脊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末次随访依据MacNa评分标准判定疗效,优35例、良31例、可6例,优良率达91 67%(66/72)。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经皮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77-8991(2020)05-008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abraldisc,PLID)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是成年人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虽然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1]。

2017-01—2019-01间,我院对72例PLID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优良率达91 67%。

现将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患者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21~76岁,平均55 86岁。

病程4个月~20a,平均4 60a。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均由同一组医生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手术。

1.2 整体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体位训练:协助患者完善术前血常规、影像学等常规及专科检查。

配合医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手术风险。

做好饮食、皮肤准备等护理。

指导患者开展健侧卧位,下腰部过伸等手术体位训练,先讲解动作要点,再演示动作步骤,提高手术耐受性和配合度。

(2)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疼痛重,加之活动受限和对手术缺乏必要了解,患者易出现急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其治疗信心和手术配合度。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不良情绪的原因和程度。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并从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手术前的优质护理在患者决定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协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术前准备指南,包括禁食禁水时间、防止感染的措施等,确保患者术前准备充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二、手术中的优质护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中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为手术创面的消毒和敷料的更换提供帮助。

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协助医生为患者进行伤口缝合和包扎,确保术后伤口干净、无菌。

还需要进行术后康复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三、手术后的优质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加强对伤口的护理,促进伤口的早日愈合。

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术后随访和宣教工作,帮助患者做好术后的康复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进行全程的优质护理。

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手术的全程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

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

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100例使用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的ADL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使用脊椎孔镜为基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脊椎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

其主要的致病因来自患者的腰椎发生退化性的改变,在病变后发生腰椎破裂进一步引起患者基本神经受到外来刺激压迫[1]。

针对该种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腰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治疗效果,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能够将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并且保证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病情起到快速恢复的效果。

但是以目前医学上存在的常规护理模式,很难达到治疗预期,所以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分析研究在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能够快速康复的护理模式的应用情况。

详细内容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来本院使用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选100例进行随机分配法,分组后每组各50例。

患者信息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范围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2.12±7.05)岁;实验组年龄范围为63~81岁,平均年龄为(72.25±7.12)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①术前护理:患者正式入院,接受治疗后,有专业的医护工作人员带头建立专业的快速康复护理小组,全程配合主治医生,为患者开展专业的康复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07-02T10:05:50.1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作者:安燕如
[导读]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200
摘要目的:探析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间孔镜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 AS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围手术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在本文研究中,为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孔镜围术期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入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详细报告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1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6±4.2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3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9±5.94)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病情、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确保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及手术宣教,讲解围术期护理的模式;在术前应进行包括心肺、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等。

1.2.2 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认真核对患者信息,依据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对于进行后入路手术的患者,应在患者的胸部和耻骨下方放置软垫,保证患者的胸部处于悬空的状态,从而利于顺利进行手术,对于进行侧位入路手术的患者,可以使用专用的有腰桥的手术台。

在术中应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应对处理[1]。

1.2.3 术后护理
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患者及时安排硬质板床。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强度循序渐进。

指导患者进行疼痛感范围、部位描述,并指导采用V AS评分进行疼痛感等级评估,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状况有个清楚的认知,以便于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2]。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使用V AS评分来评估疼痛程度,使用Barthel指数来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两组数据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用(x± s)的形式计量数据,以 t 检验数据,计数数据用百分数(%)和例(n)表示,以χ2检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与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 AS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创伤较大,恢复速度较慢,且患者容易引发神经根粘连、腰椎滑脱等并发症,同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最重要的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不同的病情所导致的疼痛是不尽相同的,而常规的护理手段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据相关研究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作用,从心理护理为出发点,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模式,缓解患者的心理与生理负担,避免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疼痛之中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指导,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2-3]。

在本文研究中,通
过常规护理模式与综合性护理模式的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果表明,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玲莉.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6例观察与护理[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8):81-82.
[2] 谢旭华,雷云坤,刘伟,等.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5):463-465.
[3] 蔡桂萍,孙庆梅.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