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 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 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 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 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 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7
目标的调整:降低难度,追求质量,进一步强调识 字写字是贯穿义务教育各学段的目标和内容
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下调,体现“多认少 写”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写字教学。
第三、四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保持不变。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
2500个会写。第四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左右。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 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 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 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 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 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 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 进自身精神成长” 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坚持“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
9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 努力建设开发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
10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 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附表4、5 “多认少写” “先认先写” 与基本要求
18
重视兴趣,能力和习惯
识字: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写字的愿望”。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 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有较 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四学段:能熟练地使用字 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 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强 5. 随着新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பைடு நூலகம்度的建立,教师
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4
1. 教学目标的膨胀与泛化 2. “对话”的形式主义倾向 3. 综合性学习目标难以落实 4. 对学生的读书与写字重视不够 5. 教师的语文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
5
中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其背后隐含着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两种思路:
学科本位 纯工具性 双基 传授与训练
以人为本 工具性与 语文素养 语文实践
人文性的统一
与素养养成
6
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观,坚守语文课 程的基本理念
依据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总结,调整充 实课程标准的一些重要表述,进一步完善 了课程目标
根据实践的需要完善和细化了“教学建议” 与“评价建议”
7
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写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 标要求贯穿义务教育各学段。
第四学段: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 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19
注意儿童心理特点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 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本特点。”
8
核心内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基本目标、基本任务:“使学生初步学会
14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 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 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 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 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 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 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15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 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 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 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 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 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 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6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 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 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 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 王云峰
1
2
修订的基本背景 2011版标准的基本特征 对重点内容的解读
3
十年的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1. 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2.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
步转变 3. 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改
革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4. 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的活力都在增
12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 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 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1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 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 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 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 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 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 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 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 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7
目标的调整:降低难度,追求质量,进一步强调识 字写字是贯穿义务教育各学段的目标和内容
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下调,体现“多认少 写”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写字教学。
第三、四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保持不变。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
2500个会写。第四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左右。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 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 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 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 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 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 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 进自身精神成长” 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坚持“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
9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 努力建设开发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
10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 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附表4、5 “多认少写” “先认先写” 与基本要求
18
重视兴趣,能力和习惯
识字: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写字的愿望”。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 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有较 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四学段:能熟练地使用字 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 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强 5. 随着新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பைடு நூலகம்度的建立,教师
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4
1. 教学目标的膨胀与泛化 2. “对话”的形式主义倾向 3. 综合性学习目标难以落实 4. 对学生的读书与写字重视不够 5. 教师的语文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
5
中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其背后隐含着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两种思路:
学科本位 纯工具性 双基 传授与训练
以人为本 工具性与 语文素养 语文实践
人文性的统一
与素养养成
6
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观,坚守语文课 程的基本理念
依据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总结,调整充 实课程标准的一些重要表述,进一步完善 了课程目标
根据实践的需要完善和细化了“教学建议” 与“评价建议”
7
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写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 标要求贯穿义务教育各学段。
第四学段: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 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19
注意儿童心理特点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 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本特点。”
8
核心内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基本目标、基本任务:“使学生初步学会
14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 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 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 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 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 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 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15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 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 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 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 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 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 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6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 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 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 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 王云峰
1
2
修订的基本背景 2011版标准的基本特征 对重点内容的解读
3
十年的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1. 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2.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
步转变 3. 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改
革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4. 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的活力都在增
12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 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 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1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 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 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 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和整体把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