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a5f4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2.png)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是评估其工作负担和考核其绩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教师基本工作量的确定、额外工作量的考虑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教师基本工作量的确定教师基本工作量的计算是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核心。
在确定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教学任务:包括承担课程的教学、听课指导和教研活动等。
2. 教学年限和教学经验:教学年限和教学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应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进行合理的考虑。
3. 学生人数和班级规模:学生人数和班级规模对教师的教学负担有直接影响,应纳入计算范围。
4. 学科特殊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差异,应考虑学科特殊性进行适量调整。
二、额外工作量的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这些额外工作量也应纳入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额外工作量及其计算方法:1. 学生评价工作量:教师需要进行学生评价工作,包括批改试卷、写评语等。
可按照课程学时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2.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对于承担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应按照指导学生人数和毕业论文的量进行计算。
3. 学生实践工作量: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如实习指导、实验指导等,应按照活动的时长和难度进行计算。
三、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实际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给出一些解决办法:1. 教学任务间权重不平衡:不同教学任务对教师工作负载的影响不同,可通过设定任务的权重来解决。
2. 学生人数的波动:学生人数的波动可能导致教师工作量的不确定性,可以参考历史数据进行合理估算。
3. 教师跨学科教学:对于同时承担多个学科的教师,应按照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量进行计算,并合理调整。
总结: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是评估教师工作负担和绩效的重要依据。
通过确定教师基本工作量、考虑额外工作量,以及解决常见问题,可以合理公正地计算出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通知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eb2e01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b.png)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通知各位教师:为了科学合理地衡量教师的工作负荷,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教学工作量计算1、理论课程教学备课:每门课程备课时间按照课程学时数乘以 15 小时计算。
授课:课堂授课学时数按照实际授课时间计算。
批改作业:根据课程作业量和批改难度,每门课程每学期批改作业工作量按授课学时数的 05 倍计算。
辅导答疑:每周安排的辅导答疑时间,每 2 小时折合 1 个工作量。
2、实践课程教学实验课程:准备实验每次计 2 个工作量,指导实验课按实际授课学时数计算。
实习课程:指导校外实习每天计 6 个工作量,指导校内实习每天计5 个工作量。
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每天计 5 个工作量。
二、教学管理工作量计算1、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按照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和管理难度,每学期计 10 20 个工作量。
2、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学科竞赛等课外活动,根据活动时长和效果,每次计 2 5 个工作量。
三、科研工作量计算1、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每篇计 10 个工作量,在一般期刊发表论文每篇计 5 个工作量。
2、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每项计 50 个工作量,省部级科研项目每项计30 个工作量,校级科研项目每项计 10 个工作量。
3、学术著作出版学术专著每部计 30 个工作量,编著教材每部计 15 个工作量。
四、其他工作量计算1、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议、培训等活动,每次计 2 个工作量。
2、参与学校公共事务,如招生宣传、监考等,根据工作时长和任务量,每次计 2 5 个工作量。
五、工作量的核算与审核1、教师应在每学期末如实填写《教师工作量申报表》,并提交所在学院(系)。
2、学院(系)成立工作量审核小组,对教师提交的申报表进行审核。
审核小组应严格按照本办法进行核算,确保工作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审核结果在学院(系)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 5 个工作日。
教师工作量及积分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及积分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9b37de360cba1aa811daf3.png)
教师工作量及积分计算办法一、按科按班定岗每级每周工作量(课时)二、跨课头:每基础学科与统考的技能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跨一个课头记2个课时;基础学科与非统考技能学科(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校本等)、统考的技能学科与技能学科每跨一个课头记1.5个课时,统考的技能学科与非统考技能学科每跨一个课头记1个课时。
三、教育工作:校长若尽职尽责,工作效率高,效果好,可按人均工作量上浮40%记入工作量,若工作不力,效果差,按人均工作量下浮10%记入工作量;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所分管工作能尽职尽责,务实高效,可按人均工作量上浮30%记入工作量,若工作不力,失误多,按人均工作量下浮10%计入工作量;年级组长记3个课时,教导员记5个课时,团支书记3个课时,非教学工作人员,若能出色及时按学校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好分管职责,可按平均工作量的A级(1.0)、B级(0.9)、C级(0.8)和D 级(0.7)计算,A、B、C、D四个等级由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
四、毕业班:毕业班教师每周加记2个课时。
五、管理员:各室管理员如能按学校要求认真搞好各室管理及卫生,按以下标准记工作量:理化仪器室体育室每周加记1.5个课时;其它管理员加记1个课时;领操员每周计2个课时;不履行管理员职责,酌情少计或不计工作量。
六、教研组长、室长及备课组长按学校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记工作量,其标准是:教研组组长每周加记2个课时,室长、备课组长每周加记1个课时;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学校酌情少计或不计工作量。
七、其它兼职教育工作按如下工作量加记:档案员加记1课时,安全员加记1课时,工会组长加记1课时,楼层负责人加记1课时,计生专干、疫情报告员、夜间值班教师、突击队员加记0.5课时。
八、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另加3课时计算。
九、其它工作,学校根据工作完成实际情况,酌情加记工作量。
十、教师工作量积分每人每月记基本分15分,按人均工作量,时数每超一课时加记0.4分,每少一节记–0.4分,依此类推。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06b12dbed5b9f3f90f1c4c.png)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教师工作量的范围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其他工作量。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下达的《教师任课通知书》为计算依据,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教师科研工作量包括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专利、精品课、科研获奖、国家或行业标准,由科技处审核统计,主管院长审批;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及其他工作量由二级学院布置、主管院长审批。
二、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表1:教师工作量标准11.教师学期标准工作量由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两部分组成,总计为200学时。
2.教师学期教学工作量下限=对应档级标准教学工作量×80%。
教师教学工作量低于下限标准的,予以扣减工资,计算方法为:扣减工资金额=[/]×。
3.超出学期教学工作量上限的部分,不计工作量。
4.表1中“教学工作量”和“学期教学工作量上限”均不含学生人数系数学时。
5.教学计划内的理论学时,为自然班学时。
若分班、分批上课,需报教务处审批。
6.教师在学期中,必须在承担80学时以上的全日制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才能承担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
29.科研工作量见学院《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细则理论教学工作量理论教学单位学时工作量包含备课、讲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试命题、阅卷等。
理论教学工作量学生人数系数标准如下:表2:理论教学工作量学生人数系数标准实践教学工作量1.实验课工作量:包括实验准备、主讲、指导、批改实验报告、实验项目考核等。
3实验主讲教师每节计工作量1学时;若实验课安排辅助教师,需经教学运行办公室审批认定,每节计工作量学时。
实验准备工作量,需经教务处审批认定。
对于准备工作量较多的实验,每次实验计准备工作量1学时。
若实验连续安排2学时以上,每连续增加1学时,准备工作量递增学时。
2.集中进行的实训、课程设计教学工作量:包括准备、指导、批改报告、考核等。
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7626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教学任务量是指教师需要承担的各类教学任务的数量。
教学任务量的计算一般包括课时数的计算和教学任务的计算。
课时数的计算一般按照学校的课时标准来确定,例如一节课时对应多长时间。
教学任务的计算包括承担课程的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多少。
课程数量多、学生人数多的教师工作量较大。
教学时间分配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占用的时间。
教学时间分配的计算办法一般包括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和备课时间。
课堂教学时间是指教师在教室里为学生进行授课的时间。
学生活动时间是指学生在教室外的其他活动时间,例如实验、实训和实习等。
备课时间是指教师为备课所用的时间,包括教学设计、教材准备和课件制作等。
教学负荷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承担的压力和负担。
教学负荷的计算办法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
学生评价通常包括考试成绩、评优评先和学生反馈等。
学科竞赛是指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参加的各类科学竞赛。
科研项目是指教师所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科研课题。
除了教学任务量、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负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例如教师的教龄、学历和职称等。
教师的教龄越长,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
学历和职称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量,例如高级职称的教师可能会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
总之,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它需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任务量、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负荷,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计算教师工作量,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教师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7522b4fd0a79563c1e72c3.png)
教学任务安排及工作量核算办法一、基本原则1、教师额定工作量为21.5个学分。
2、业绩津贴按实际工作量核发,超工作量的课酬标准为每课时26元。
3、行政岗系列领导教学工作量每学年最高以10学分计算,超过部分不计入工作量。
4、校内工作量不满的教师,可优先承担一分院的教学任务。
分院课酬全部交回学院,院里计算其相应的工作量,同时每课时给予5元异地授课补贴,超工作量部分课酬标准为31元。
(含异地授课补贴5元/课时)5、二分院的教学任务由学院统一安排。
学院新进教师第一学年如果没有其他教学任务,原则上安排到二分院上课。
工作量计算办法:⑴在二分院完成全部教学任务,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6学分。
超工作量部分课酬标准为90元/课时。
(含异地授课补贴10元/课时)⑵校内、二分院同时授课,教学工作量为21.5学分。
二分院工作量核算办法为:工作量=实际授课数×1.3。
6、此规定自2014年9月开始执行。
二、教学任务安排及工作量核算办法1、公共系部任务安排及核算办法⑴公共系部各年级组要保证完成学校安排的标准授课班级数,即班级数=年级学生总数/60人。
⑵工作量以学生选课后的实际学生数计算,如下几种特殊情况除外:①新生第一学期每个教师原则上必须上三个班级,无论班级人数多少,工作量以60人/班级的标准班核算。
②体育班、艺术班、培优班和五级选修班,班级人数不足60人的工作量以60人/班级的标准班核算。
③因教师在普通班、高级班之间调整造成任课老师所在班级人数不足60人,工作量仍以标准班核算。
④产妇初次在大一下学期开班,班级人数不足60人,工作量按标准班核算。
⑶在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教师可选择只上5个授课班级,以下人员可优先考虑,顺序如下:教师是(孕)产妇、进一步深造的教师和超工作量多的教师。
2、其它教学任务安排按学校教务处规定执行。
三、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本科教学工作量包括:课程教学工作量、实习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等。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43ebd250e2524de5187e60.png)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一、本科教学工作量1.凡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按学分×周数计算工作量。
因入学教育、军训、毕业等因素推迟或提早结课以及校公选课,减去相应周数。
授课含编写教学大纲、备课、讲课、辅导、考试、阅卷等。
2.本科课程加20%工作量。
3.双语课加20%工作量。
4.为本科生新开课程(指本校从未开过的课)加25%工作量。
5.军训带队教师计工作量30学时。
6.实验课(含计算机上机课)一课时计0.6学时。
7.超过50人以上的课,每增20人,增加5%的工作量。
最多不超过50%。
8.指导毕业论文,每篇计8学时(学分×2);指导学年论文,每篇计4学时(学分×2);指导各类校级以上(含校级)竞赛论文,每篇(以立项为准)计4学时,评阅“五四”论文,每篇计2学时。
9.组织学生社会调查或实习,本市每天计1.5学时,外地每天计2学时。
社会工作专业加50 %。
联系实习,联系外地计8学时,本市计4学时。
二、研究生教学工作量1.凡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5人以上硕士生的课和博士生课(不受人数限制),按学分×周数计算工作量,一年级学生因入学教育减去相应周数。
低于5人的课每减一人减10%工作量。
2.超过50人以上的课,每增10人,增加5%的工作量。
最多不超过50%。
3.指导学习阶段的硕士生每生每年计15学时;指导论文阶段(毕业年级)的硕士生每生每年计30学时。
4.指导博士生学习,每生第一、二年分别计20、40学时,毕业当年计60学时。
三、其他教学工作量1.进修人员、国内外访问学者听课,每生每门课计1学时。
2.带进修教师、高级进修生、国内外访问学者,每生每年计15学时。
3.留学生随班听课,每生每学分计1学时。
为留学生单独开课要经系主任批准。
四、科研工作量1.科研项目按以下类别计算工作量:当年新批项目(按批文)1)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教育部重大项目)每项一次性计520学时。
2)国家级项目每项一次性计260学时。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466c3dbed5b9f3f90f1c9c.png)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准备、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或报告成果)、课后辅导等,其计算方法按实际讲授学时×折算系数,实际讲授学时=实际上课周数×周学时。
1、单班(或合班)班级人数未超过50人,折算系数为1.0。
2、合堂班级人数超过50人,100人以内(含100人),每增加1人,增加系数0.01;班级人数超过100人,每增加1人,增加系数0.005。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主要指各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含大作业)、毕业设计、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等环节。
1、综合训练、课程设计(大作业)和毕业设计工作量:包括设计准备、制订指导书、任务书、课堂辅导、批改设计成果、答辩等。
(1)综合训练、课程设计(大作业)一般以整班集中进行,按实际进行的天数,每标准班50人,每天按3.5标准课时工作量(班级包干)计算,超过50人,每超过1人,其折算系数增加0.01;(2)毕业设计工作量:每标准班每周(每周5.5天)按20学时计算,超过50人,每超过1人,其折算系数增加0.01;对设计分组(10-20人)进行,多人指导,每组每人每天工作量按3标准课时,以教学时间内实际指导的天数计算;2、实习指导工作量实习指导工作量包括实习准备、辅导、批改实习报告等,以整班集中进行,时间超过半周(每周按5.5天计),实习按班级包干工作量计算;校内实习,每标准班(50人),每周(5.5天计)按20学时计算;校外实习,每标准班(50人),每周(5.5天计)按24学时计算;实习超过50人,每超过1人,其折算系数均增加0.015;对校内多班指导的实习指导工作量由系部提出意见,报教务与科研处审核。
3、实验(实训)工作量(1)实验室的常规管理,指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建设等。
每学期管理基本工作量按实验准备工作量大小、实验过程指导程度、设备维修维护状况及实验室建设完善程度等综合考虑,进行测评确定。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065f2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b.png)
教师(jiàoshī)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沪商院人(2005)第28号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yījù),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一、教师(jiàoshī)工作量的概念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
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
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yībān)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jiāo xué)工作量的统计范围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
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
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
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
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
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
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da6d6527d3240c8447efb5.png)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师工作,确保教学任务完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工作量的内涵1、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两部分。
2、教学工作量是指直接用于从事教学的工作量,主要由备课、实践准备、实践指导、授课、批改作业、批改实践报告、课外辅导等组成。
3、非教学工作量包含:教学法研究(观摩教学、教研活动等)、编写教材、教学资料、实验室建设、参加校内外教学与科研学术活动等。
二、教师工作量定额1、专职教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每学期平均),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可按照本院的薪酬方案计发岗位工资。
原则上每周教学工作量最高为16节,确因教学工作需要,经教务处批准,周课时可超过16节。
专职教师超额定工作量计发课时津贴。
2、教学任务未满额定教学工作量者,按照其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根据本院的薪酬方案计算岗位工资。
3、因公众节假日及学院统一活动导致的停课,不计减教师工作量。
4、对在任专职教师,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每学期补贴10课时。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1、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每完成一节授课按以下办法计算:(1)已开课:每节按1.0课时系数计算;(2)新开课:每节按1.3课时系数计算;同层次、同教学内容但不同班级只计算一个班为新课。
(3)单班级上课:以45人为标准班,系数为l;45人以上,每多1人加O.02,30人(不含30人)以下,每少1人减0.01,最多减0.1。
(4)合班课:以45名学生为基数,系数为l,每增加10名学生,每节课系数增加0.2。
人数系数最多为:两个班为1.6;三个班为2.2;四个班为2.8。
(5)业余时间上课:指晚上、双休日等时间,系数加O.15。
(6)教学层次系数:中专/技校1.O;高职/大专1.3;本科1.4。
任课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任课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c98a5bfe4733687e21aaee.png)
任课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工作量构成
任课教师工作量由课时工作量、作业工作量、任教学科数量、新学科数量等项目构成。
二、工作量计算
1、授课课时计算
总课时:日常授课每节课为1课时,第二课堂、大赛辅导每节课为0.6课时,带学生校外实习每半天为2课时,看自习、带早自习每个为0.3课时。
平均课时:按照总课时与授课周数的比值计算教师学期实际授课节数的周平均值。
专业组长每周加2课时,模块教研组长每周加1课时,实验员依据《实训室管理评价办法》增加课时。
2、作业量计算
按照《作业评价标准》,作业量适中且合计作业次数不低于总课时1/2为单位计算作业数量. 通过抽查计算,达到标准视为标准作业量,作业量达到标准75%扣0.5课时,达到标准的50%扣1课时,低于50%扣1.5课时。
超过标准50%加1课时,超过标准80%加1.5课时。
舞蹈、音乐、琴法、体育等无作业任务学科以学校大型活动、间操等情况做为标准作业量,学期内组织一次全校性大型活动及两次本专业活动,圆满完成视为完成标准作业量,有活动未完成,视未完成情况减0.5—2课时。
3、学科数量、新学科数量计算
学科数量按照同一年级同一版本教材为一个学科进行计算,升学专业和就业专业分别统计,2个学科为标准学科数量;新学科以学校新开设的学科为标准。
依据标准进行实际计算。
二、工作量计算公式
1、标准工作量:任教对口升学高考学科10课时、其他学科12课时。
2、个体实际工作量计算公式:个体实际工作量=周授课课时+作业加减课时+(任教学科数-2)+新学科数量。
3、超过、不足工作量计算公式:
超过(不足)工作量=个体实际工作量-标准工作量。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e56d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2.png)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Tomorrow Will Be Better, February 3, 2021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一、周标准工作量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1、工作量: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1 1 1 0.85 0.85 0.8 0.8 0.8 0.8 0.7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例如:某校小学教师,上三年级一个班60人的语文,同时又上一个班65人的科学;按部颁课时计划,他的周工作量为:N1=8×1×60/50+2××65/50=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计算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职务工作量表职务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正职中层副职会计出纳小学 12 10 8 6 8初中 10 8 6 4 6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5、教师月工作量:A=4N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计算;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几点说明: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2、周课时应以国家颁布的课时计划为准;应该说凡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工作量还是有差异的;3、学校中特岗教师如实验员、搞远程教育的、学校办公平台等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参照有关人员其它人员周工作量:按全校教师周平均工作量×~计算的执行;4、学校各个职务岗位,都有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并不是只有上课才叫做事;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很重要;因此,各种关于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案,都对领导管理工作计一定工作量;。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23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23](https://img.taocdn.com/s3/m/4c55eef4700abb68a982fb65.png)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及课时系数1、公共基础课、实训课、计算机课课时系数1.02、专业基础课课时系数1.053、专业课和一体化课课时系数1.14、新开公共基础课课时系数1.05;新开专业基础课课时系数1.1;新开专业课或一体化课课时系数1.15二、实习教学工作量1、同吃同住实习班主任教学工作量按每天2课时计算(检查实习教学日志)每周按5天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
2、巡回检查实习班主任(1)学生集中实习的每周按2课时计算(检查实习教学日志)每周至少巡回检查1次。
(2)学生分散实习,实习点3个以下的每周按2课时计算(检查实习教学日志)每周至少巡回检查1次。
(3)学生分散实习,实习点4个以上的每周按3课时计算(检查实习教学日志)每周至少巡回检查1次。
三、兼职工作1、教研室主任、督导室成员、教务员、机房、多媒体教室管理者每周按2课时计算。
2、试验室、实训室管理者:(1)电工试验室、实训室共7间由2名教师管理,管理者每周按2课时计算。
(2)烹调实训间有实训教学任务时,按3名教师管理3个工间,管理者每周按2课时计算。
无实训教学任务时遇到检查卫生,按3名教师管理3个工间,管理者每人按2课时计算。
(3)汽修实训工间遇到检查卫生,按参加教师每人按2课时计算。
(4)钳工实训间有实训教学任务时,按管理者每周按2课时计算。
无实训教学任务时遇到检查卫生,管理者按2课时计算。
(5)棉纺实训工间遇到检查卫生,按参加教师每人按2课时计算。
3、体育课教师组织全校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等,按实际进行天数,运动会主要组织者每天4课时,次要组织者每天4课时;早操和课间操带操计1课时;体育课教师带队参加比赛,按校外同吃同住实习对待;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训练每人每次计1课时(由学生科、团委向教务科提供活动计划)。
3、监考、考试、阅卷、登分、上报成绩(1)监考、巡视、考务等每人每次计2课时。
(2)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出题每份计2课时,阅卷登分、上报成绩、试卷分析等全过程按20份以内的计2课时;30份以内的计3课时;40份以内的计4课时;50份以内的计5课时;60份以上的计6课时.(3)翻译试卷每份计4课时,阅卷、登分、上报成绩、试卷分析等全过程每班计4课时。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4d27c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d.png)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所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和其他工作任务量的总和,是衡量教师工作负荷和工作强度的指标。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规则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奖惩、评优等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的内涵、计算要素、计算方法、优化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涵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是指将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和其他工作任务量进行量化和计算的一套规则和方法。
它体现了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具体包括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以及社会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任务。
二、计算要素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的计算要素主要包括教学任务量、科研任务量、教育管理任务量和社会服务任务量。
其中教学任务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指导等;科研任务量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产出、科研指导等;教育管理任务量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指导、教材选编等;社会服务任务量包括社会教育、职业培训等。
三、计算方法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绩效积分制,即根据不同任务的工作量大小或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绩效积分,并通过积分总和反映教师的工作量。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教师所在学校或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细化。
四、优化策略为了合理分配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培养教师创新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策略。
首先,建立科学公正的工作量评估标准,将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再次,合理规划教师工作任务,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工作负荷,达到教师工作生活平衡的目标。
最后,加强对教师工作量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量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五、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校对教师工作量计算的标准和要素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工作量计算结果不一致。
其次,有的学校重视课堂教学工作,而忽视其他工作任务的计算,导致教师在教学以外的工作上付出较多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实验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计算与考查办法
![实验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计算与考查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9d1a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1.png)
实验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计算与考查办法实验教师是指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任务。
为了对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进行准确计算和全面考查,需要建立科学的计算和考查办法。
本文将从实验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定义、计算和考查办法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实验教师工作量的定义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是指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包括教学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指导、学生评估等方面的工作量。
1.教学准备工作量:实验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准备,在教学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操作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等,这部分工作量通常按照教学时间长度来计算。
2.实验操作工作量:实验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供实验器材和试剂等实验材料,并对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这部分工作量通常按照实验时长来计算。
3.实验指导工作量:实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方法的指导和实验技术的培训等,这部分工作量通常按照学生人数和实验课时来计算。
4.学生评估工作量:实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阅和成绩的录入工作,这部分工作量通常按照学生人数和实验报告数量来计算。
二、实验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实验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应该结合实践需求和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设定权重和计算公式:可以通过设定不同工作量项目的权重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综合计算实验教师的工作量。
比如,可以将教学准备工作量的权重设为30%,实验操作工作量的权重设为30%,实验指导工作量的权重设为30%,学生评估工作量的权重设为10%。
然后根据具体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将各项工作量乘以相应的权重,最后相加得到实验教师的总工作量。
2.制定工作量标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设置,制定相应的工作量标准。
比如,每个实验课时需要准备教学材料、制定实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可以将每个实验课时的工作量设为固定值,然后根据实际上课时长来计算总的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365bb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c.png)
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科学、公正、合理地测算和评价教师工作量是保证教师权益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讨论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
一、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教学工作量的测算方法应当综合考虑课时数、备课时间、教案设计时间、批改作业时间、考试阅卷时间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教师合理合法地支配自己的工作时间。
二、教研工作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计入工作量。
教师参与教研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参加教研讨论等活动,都应在工作量测算中得到适当体现。
三、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教师工作的基础。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应当按正常工作时间测算,以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履行师德要求,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四、学生指导与管理学生指导与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生指导、班级管理、考勤等工作应当计入工作量,以保证教师能够全面地关心和指导学生。
五、学科竞赛指导学科竞赛指导是提高学生学科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计入工作量,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六、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适应学校特色和需求的重要方式。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当计入工作量,以支持和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七、社会服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服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计入工作量,以鼓励教师拓展教育事业的外部联系。
八、职称评聘教师职称评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职称评聘准备、参加评审等工作应当计入工作量,以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
九、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能够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等工作应当计入工作量,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最新)
![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655d65e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e.png)
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一、实施范围:学校在职在岗教职员工。
二、工作量的分类1、教育教学工作量。
2、管理及其它工作量。
三、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一)教育教学工作量1、周课时:进课堂每节记6分。
2、备课:依据课表,符合教学常规的要求,每节计3分3、作业批改:①考试学科以校平均班额为基准,每班每次作业计2分②考查科目每班每次计1分。
③作文批阅:每次作文精批细改计4分。
④作业次数要求:语文每节课一次,每两周一篇大、小作文;数学每课一次;英语每课一次;物理、化学每节课一次(含实验,查实验报告单);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周1次。
有作业的考查科目美术、品社、自然(科学)每周1次。
4、毕业学科每月每班加25分,非毕业文化学科每月每班加15分。
5、实验操作: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每周加4分。
6、任教学科中的语文、数学每增加一个班每周加10分。
7、任教学科中有跨科目或跨年级的,每周另加10分。
8、教师工作手册达到要求的每期计40分。
①政治学习每月一次,全期五次,少一次扣2分。
②业务学习笔记每月不少于600-700字,全期不少于3000字,每少500字扣1分。
③教学随笔每学期不少于5篇,每少一篇扣1分。
④关注特殊群体,在所辖班级分别找准三人(可由班主任统一安排),对所负责的对象,每月不少于两次谈话或辅导记载,全期分别不少于十次,每少一人次扣1分。
⑤教师听课笔记,全期不少于十节,校委会管理人员不少于二十节,每少一节扣2分,听课记录不完整(填写规范、听课完整、有评析意见),每缺一项扣1分。
⑥例会记录:与中学例会同步,每少一次扣2分。
课时工作量以课表安排为准绳,以实有备课、讲堂、作业批阅为标准,分月核查公布,政策性放假、中学集体活动、教师请假公差等缺失的课程,没有补上的不计工作量,补上了的报教导处登记,核算工作量。
严禁教师之间私自调课,如遇极特殊的情况,一天内的上下调动,由教师自行联系,报教导处登记,完成当天教学任务,未报教导处登记的一经查实,每节扣10分(原任课教师6分,授课教师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河口李河小学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特制定《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
一、适应对象
本方案适应对象为小学(1~6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
各岗位职能并重。
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
岗位职能并重体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
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第3条: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老河口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教师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4条:教学工作量。
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5条:备课工作量。
(1)各学科备课,按每周实际备课数,每备课1节,计算1课时工作量。
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备课,每备课1节,计算0.8课时工作量。
任教平行班级的备课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备课,适当增计工作量。
小学跨学科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初中跨学科每周计0.6课时工作量。
第6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
大班额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指每班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超或不足均以满5人为一段。
(2)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小学:
第7条:辅导工作量
(1)辅导课每节折合0.5课时
(2)早自习辅导、护导每节折合0.3课时,晚自习辅导每节折合
0.4课时
第8条:班主任工作量。
大班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小班每周计3课时工作量;村小班主任每周计2.0课时工作量。
第9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学校部门负责人员包括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卫生专干(或卫生老师)等。
(1)校级干部每周10课时工作量。
(2)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每周各计6课时工作量。
(3)年级组长、办公室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
(4)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小校每周计1.5~3.5课时工作量。
(5)学科教研组长1~2.5课时工作量、卫生专干(或卫生老师)、教务员,每周各计1~4课时工作量。
注:上述工作量中有量化区间,由学校根据其具体工作任务大小确定。
第10条:实验教学与功能室管理工作量。
(1)在学校无专职实验员条件下,由实验课教师自行负责实验课教学仪器领取、使用、整理和归还的,适当计算实验教学工作量,对象指小学科学教师,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师。
小学科学每班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每班每周计0.6课时工作量。
(2)仪器室兼职仪器管理人员,每周计1~2课时工作量。
(3)体育室兼职体育器材管理人员,每周计0.5~1课时工作量。
(4)计算机及其网络、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管理人员,每周计1~4课时工作量。
第11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辅导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科技活动队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
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分别计1~3课时工作量(未每周定时开展训练的不计算固定工作量)。
第12条:其他人员工作量。
(1)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量化,可参照上述相关人员由学校自行确定。
(2)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其承担研究任务的大小,学校适当给予工作量计算。
第13条:临时工作量的计算
由使用部门呈报工作时间除以4折换为周工作量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