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交通密度

合集下载

5交通密度

5交通密度

二 时间占有率

在一定时间内,全部车辆通过某一断面所需时间的累计 值占该时间的比例
第i辆车通过断面的时间
t
Rt
i1
n
i
100 %
测定时间长
T
QUESTION:
当所有车辆的车速相等时, R S R t
?
l
Rs
i1
n
i
(t

i1
n
i
Vi )
V
t
i1
n
i
t

i1
n
i
t

i1
n
i
L
L
L
L /V
T
平均车头间距表征的交通密度

车头间距
hs
--- 同一时间相邻两车头之间的距离

平均车头间距
hs
--- 观测路段上的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

观测路段平均车流密度
K
单位: 辆/(km.车道) 单位: m
1000 hs
第二节 交通密度调查

一 交通密度调查时段与路段区间长度
例如,在交通严重拥挤、车流处于停滞状 态,道路上车辆接近饱和程度时,交通量 几乎等于零。这时,用交通量就难以表示 交通流的实际的量的特性,这就需要引用 交通密度的概念。相反,在交通流的自由 流的情况下,交通量又大、密度很小,这 两者都不能表示交通流实际量的特性。这 时候,只能用速度这个概念来表达这种量 的特性了。因此,交通密度和交通量、车 速一样,都是交通调查中的重要内容。
一 空间占有率

在观测路段长度内,行驶车辆总长度占该路段长度 的比例。
第i辆车的长度 第i辆车通过断面的时间

交通工程学-第5章 密度

交通工程学-第5章 密度

试验车在路段中观测记录。(流动车法)
5.2 交通密度调查
出入量法 2、数据整理与分析计算 AB路段内的车辆由三部分组成:
观测时已进入AB路段的初始车辆数;
观测时A端流入的,即AB路段新增的车辆数;
观测时B端流出的,即AB路段减少的车辆数。
5.2 交通密度调查
出入量法 AB路段内某一t时刻的车辆数计算公式为:
为极限车头时距。
5.1 交通密度的基本概念
交通密度和车头间距之间的关系:1000 Nhomakorabeahs K
5.1 交通密度的基本概念
三、车道占有率
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是指在某一瞬间测得已知路段上所有车辆 占用的长度占路段总长度的百分比。
Rs
l
i 1
n
i
L
100%
式中:Rs-空间占有率(%);li-第i辆车的长度(m);
L-观测路段总长度(m);n-车辆数(辆)。
5.1 交通密度的基本概念
时间占有率是指在道路观测断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累 计值与测定时间的百分比。
n
Rt
t
i 1
i
T
100%
式中:Rt-时间占有率(%); ti-第i辆车通过断面所占用的时间(s); T-测定时间总时长(s); n-车辆数(辆)。
E t E t0 QA t QB t
则AB路段内t时刻的交通密度为: E t Kt LAB
式中:E(t)-t时刻AB路段的车辆数;E(t0)-t0时刻上已进入AB路段的车辆数; QA(t)-从观测开始t0到t时刻内,从A驶入AB路段的车辆数;QB(t)-从观测开始t0到t时刻内, 从B驶出AB路段的车辆数;Kt-t时刻的交通密度(辆/km)。

第5章-交通密度

第5章-交通密度

出入量法旳优缺陷
优点:措施简便,无需诸多设备,合用 于观察路段间无合流、分流情况下旳多 种交通情况,即能确保精度又实用有效。
缺陷:经过两端车辆数旳测量误差随时 间而累加。
三、摄影法
ⅰ地面上(高处)摄影观察法
摄影机应置于观察路段附近,覆盖整个 观察路段。测定路段长度依路段内旳情 况和周围地域条件而变化(50-100m); 摄影时间间隔依测定路段长度而异。
初始车辆数可经过试验车法、车牌号码法、摄影观察法等措施 取得
初始车辆数计算:
☆无超车与被超车: 试验车在A端处旳时刻为t0,到达B端处旳时
刻为t1,则自t0到t1旳时段经过B端旳车辆数q, 即为t0时刻AB路段旳初始车辆数。
☆若出现超车:
E(t0 ) q a b
E(t0 )——在t0时刻,AB路段内旳初始车辆数,辆;
q ——从t0到t1时段内经过B端处旳车辆数,辆;
a ——试验车超越其他车旳辆数,辆;
b ——其他车超越试验车旳辆数,辆。
计算环节
将A、B端旳交通量填入表内,并将A-B旳 差也填入 将试验车进、出端点旳时刻、在此期间旳 超车数a和被超车数b 计算初始车辆数E(t0)=q+a-b 计算每一观察单元旳实有车辆数E(t)= E (t0)+(A-B) 计算AB路段车流平均密度K= E(t)/L
航空摄影观察法优缺陷
• 使用航空摄影观察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最为 适宜,是得到准确数字旳唯一方法。
• 航测法不宜长时间观察。 • 航测时观察不到诸如隧道、跨线桥下旳车辆
车 流
车流密度调查是交通调查旳主要构成部分, 对研究交通情况具有十分主要旳作用:
密 度
1)是研究交通流理论和制定交通控制措施旳基
资 础数据;

第五章交通流密度

第五章交通流密度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2)输入输出法 这种调查方法的前提是:假设车辆到达和离去 属于均匀分布;车辆排队现象存在于某一持续 时间的其中一段时间内:如果到达的车辆数大 于道路通行能力则开始排队。而当到达的车辆 数小于路段的通行能力时,则排队开始消散。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
= =9.8%
由于停驶车辆百分率的误差为 9.8%,小于容许 误差10%,说明这次调查满足精度要求。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观测时间 8:00 8:01 8:02 8:03 在下列时间内停在引道内的车辆数 +0s 0 4 6 2 +15s 2 0 6 8 +30s 4 8 12 0 +45s 10 8 0 10 16 19 23 18 引道交通量 停驶车数 非停驶车数 20 18 24 15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小计 合计

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例:对交叉口某一引道进行延误调查,观测时间 间隔为 15s,对引道上100辆车进行初步调查,得 知停驶车辆的百分率为48%,实际调查数据如表 所示。试计算: (1)确定最小样本容量,容许误差 d=0.10;(2) 计算延误指标。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学
(一) 交通流密度调查的准备工作
交通密度调查时,首先要确定观测的总时间 及测定的区间长度。一般来说如果密度调查的 总时间长,则区间宜短;反之,如果总时间短, 则区间宜长,两者密切相关。当总时间在5分 钟以上时能得到较平顺的密度值。

交通工程学第五章交通密度-PPT精选文档

交通工程学第五章交通密度-PPT精选文档

5.2 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练习
市郊一段500m长的公路上,于起点断面5min内测得通过车 辆为30辆,车速为30km/h,车流为均匀连续的。求平均车头 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交通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 路段所需要的时间t?
5.3 车道占有率
由于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时间和区间长度而变化,且 反映不出车辆长度和速度的关系,尤其是在车辆混合行驶 时密度的大小并不能明确表示交通流的状态,这就要引入 车道占有率的概念表示密度。 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两种。

空间占有率示意图
L
L1
L2
L3
L4
5.3 车道占有率
2 时间间占有率

在道路的任意路段上,车辆通过时间的累计值与观测总 时间的百分比,其表达式为:
Rt
t
i 1
n
i
T
100
式中: Rt —时间占有率(%);
T —总观测时间(s); ti —第i辆车的占用时间(s); n —观测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辆)。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主要内容

交通密度的定义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 车道占有率 交通密度调查 交通资料密度的应用
5.1 交通密度定义
交通密度(Density)
交通密度是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 瞬时内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常用K表示。 单位为辆/km(若为多车道,则应除以车道数换算成 单车道的车辆数然后再计算) 交通密度是瞬时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动,也随测定 区域的长度而变化。
5.3 车道占有率
1 空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在一瞬间测得已知路段上所有车辆占用的 长度与路段总长度百分比(%),表达式为:

交通工程学第五章交通密度

交通工程学第五章交通密度
添加标题
课后作业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P37 习题2-3
交通密度的概念和空间占有率的概念。 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 出入量法的优缺点。
简答题
解: 车头时距: 车头间距: 车流密度: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
5.2 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练习 市郊一段500m长的公路上,于起点断面5min内测得通过车辆为30辆,车速为30km/h,车流为均匀连续的。求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交通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要的时间t?
5.3 车道占有率
阻塞密度
02
5.2 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车头间距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成为车头间距(或间隔)。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 )
——车头间距(m/辆) ——车流密度(辆/km)
5.2 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车头时距 如果用时间表示车头之间的间隔,则称为车头时距或时间车头间隔,以 表示。
5.1 交通密度定义
5.1 交通密度定义
计算公式(1)
式中: —车流密度(辆/km); —单车道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路段长度(km)
5.1 交通密度定义
计算公式(2)
式中: —车流密度(辆/km); —单车道上交通量(辆/h); —区间平均车速(km/h)
5.1 交通密度定义
调查方法 出入量法 摄影法 地面上(高处)摄影法 航空摄影观测法
5.4 交通密度调查
出入量法 一种为了测定道路上两断面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内现有车辆数,以便计算该路段交通密度的方法。
LAB
A
B
Q A
Q B

5.4 交通密度调查
5.4 交通密度调查

交通工程--车流 密度讲解

交通工程--车流 密度讲解

V hs ht 3 .6
式中:V――汽车行驶速度(km/h)。
例题
在某条30km长的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 5min内测得有6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 的,V=30km/h,求Q、hs、ht、K为多少?
解:
由于车流是均匀连续的,故有: Q=60×60/5=720辆/ h ht=3600/Q=3600/720=5s/辆 hs=ht×v=5×30/3.6=41.67m/辆 K=1000/hs=1000/41.67=24辆/km 校核:Q=V×K=30×24=720辆/h
AB 车
A
B
Q
A
Q
B
§5.2.1出入量法(试验车法、车牌照法)
方法: 设试验车通过A端的时刻为t0,到达B端处的时 刻为t1,自t0到t1时刻通过B端的车辆数为q,试 验车超车的数量为a,其它车超过试验车的数量为b, 则t0时刻AB段内的初始车辆数为:
E (t0 ) q a b
§5.2.1出入量法
《交通工程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5.1交通密度
一、基本定义 交通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间 所存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Km· 车道)表示, 也可以用某个行车方向或某路段单位长度的车 辆数来衡量。 注意:交通密度是瞬时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 动,也随测定区域的长度而变化。
§5.1交通密度
二、空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 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率。在实测中,一般测量路段 (车道)上的车辆总长度与该路段长度的百分比。 表达式: n
Rs
l
i 1
i
L
§5.1交通密度
三、时间占有率 时间占有率是指在道路的观测面上,车辆通过

交通工程学课件 第5章 密度

交通工程学课件 第5章 密度

车头时距:在观测时间内,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车 车头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veh ,平均车头时距如 下: n
1000 K hs
1000 hs K
1 ht hti n i 1
密度
Use of microscopic measures
Average speed can also be computed from headway and spacing measurements as :
注意:
2.4 交通密度
1 交 通量表示的是车辆通过道路断面的频繁程度, 交通密度表示的是道路空间上的车辆密集程度。 2 根据定义,密度是瞬时值,它不仅随时间的变化 而变动,也随测定区间的长度而变化。为此,
常将瞬时密度用某总计时间的平均值表示。
3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较容易测量的车辆的道 路占用率来间接表征交通密度,车辆的道路占 用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ຫໍສະໝຸດ 高, 车流密度越大密度调查
• 注意:试验车的行驶速度应尽量与同时行驶的 车流速度保持一致,即不被超车也不超越其他 车辆,测试结果才较为准确, 若出现超车现象,则应计算超车数,即:

E(t0)= QB +a-b 其中:a: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b: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
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
• 3-4密度调查 表3-11
关键是如何获得E(t0);用试验车求取
密度调查
B A L
QA
QB
试验车在A端处的时刻为t0 ,到达B端处的时刻为t1 , 则t0到t1的时段通过B端的车辆数为QB,即为t0时刻AB路段 的初始车辆数; t0到t1的时段通过A端的车辆数为QA,即为t1时刻AB路段的 初始车辆数; 同时t1时刻AB路段的初始车辆数也可以通过t0时刻AB路段 的初始车辆数与QA -QB之和来计算。

5交通流密度与交通延误调查

5交通流密度与交通延误调查

二 交通流密度调查

原始车辆数E( t0)的计算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试验车法 ,在t0时刻试验车从A 断面驶入,同时B断面处有人记录从B断面驶出的车辆 数,当试验车到达B断面时,B断面的记录值为QB,那 么E(t0)=QB, 假定被试验车超过的车辆数为a,超过试验车的车 辆数为b,作修正得到 E( t0 )=QB+a-b E( t )=QA+a-b
二 交通流密度调查

试验车法观测方法
(1)在观测前准备好出入流量法观测车流密度记录整理 表(见课本表5-2),设定观测路段两个端点A点和B点, 以A端作为车流流入端,B端作为流出端。备好试验车, 在AB之间往返行驶以测定原始车辆数。 (2)从选定的基准时刻起,在A、B两点同时观测每分钟 通过的车辆数。 (3)试验车的观测记录。在试验车上做好标记易于识别。 试验车观测项目为:进入A端及到达B端的时刻和在此 路段上行驶时的超车次数a和被超车次数b。
三 交通延误概述

运行延误: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而引起 的延误。
运行延误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其它交通组成部分对车流的干扰(称为侧向干扰)而引起 的延误(纵向、横向干扰); 另一种运行延误是由交通流之间的干扰(称为内部干扰)而引起的 延误,产生这种运行延误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拥挤、汇流、会车与 交织运行等因素的影响。
二 交通流密度调查
(8)现有车辆数加上调整值后即得第⑦栏修正值。 (9)瞬时密度⑧按下式计算: 瞬时密度=修正值(辆)/测定区间长(km) (10)每一总计时间的平均密度填人第⑦栏内,总计时间通 常取5min或10min。
二 交通流密度调查

车辆牌照法
1)测定方法 从基准时刻开始在测定区间的两端,用同 步的秒表或动态录象机,测定每一辆车的到达 时间,并相应地记下每辆车的牌照,如记整个 牌照号码有困难,可以只记最后三位数。此时, 若用动态录象机,须摄下每辆车的牌照。 2)原始车辆数的测定 基本原理同测试车法,每一辆车都可作为“测试 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3.出入量法优缺点 用出入量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的优点是方
法简便,无须很多设备。适用于各种交通状况, 既能保证精度又实用有效。
出入量法的缺点是,通过A、B两端车辆数 的测量误差随时间而累加。为了防止误差的累 加,除应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外,要把试验 车每次经过A端的时刻都作开始时刻(t0),且 该时刻的现有车辆都作为每次的初始车辆数值。
ti
Rt
i 1
T
100
式中:
Rt——时间占有率(%); ti——第i辆车通过观测断面所占时间,s; t——观测时间总长,S; n——该时段内的车辆数(辆)。
三.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
1、车头间距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
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或间隔)。 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
距(hs)。
道路上车流的车头间距也反映交通
密度,根据定义,车头间距hs和密度之 间的关系为:
hs=1000/K 式中:hs――车头间距(m/辆);
K――密度(辆/km)。
2、车头时距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驶
过同一个断面的时间差称为车头时距。
车头时距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为:
ht=3600/Q 式中:Q――道路的交通容量(辆/h);
查现场统计的分车型交通量资料,就可按上式计算空
间占有率。如果事先没有各车型的车长资料,要在现
场直接量测车长是很困难的,一般是在现场测定车辆
的占用时间,按下式计算时间占有率:
n
ti
Rt
i 1
T
100
式中: Rt——空间占有率(%);
ti——第i辆车的占用时间(s);
T——总观测时间(s);

第五章 交通密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下降,此时可使用多架摄影机分段连动摄取。在拍摄
照片后,通过对照片处理即可求得摄影时刻的交通密 度值。 • 此法简单并且实测精度高。但设备及器材较昂贵,像 片处理工作也较复杂。
第三节、交通密度资料的运用
车流密度调查是交通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 于了解研究交通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车流密度是研究交通流理论和交通控制政策的重要基础 数据。调查车流密度,可对道路的三参数函数关系进行 研究,掌握交通运行规律,以便预测未来交通运营发展 状况,制定交通控制措施。 车流密度是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是反映道路上车辆拥 挤程度最直观指标,直接反映道路上的车辆密集程度。 因此,了解密度,就可以对道路的交通状况作出评价, 同时为改善道路的各种设施提供参考。
三、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 流量、车速和密度都是交通流的宏观参数, 是对给定的时间和区间内的交通流在整体 上予以描述。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则是交 通流的微观数据,因为二者是应用于交通 流中每对车辆的。
• 车头间距(Spacing)是指在一条车道上前 后相邻车辆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 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
第五章 交通密度
• 第一节 交通密度 • 第二节 交通密度调查 • 第三节 交通密度资料的应用
第一节 交通密度
一、交通密度的含义 •交通密度是指在某一瞬间,单位长度的车道上所存 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km· 车道数)表示:
N K L
K——某瞬间交通流密度 N——车辆数 L——观测段的长度
• 可用某个行车方向或某段道路上的车辆数 来度量。交通流密度与交通量不同,交通 量表示的是车辆通过道路断面的频繁程度, 而交通密度表示的是道路空间上的车辆密 集程度。 • 依据定义,密度基本上是在一段道路上测 得的瞬时值,它不仅随时间变化而变动, 也随着区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常 将瞬时密度用某总计时间的平均值来表示。

第五章 交通密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交通工程电子教程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二、车道占有率
由于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时间和区间长度而变 化,且反映不出车辆排队长度情况,尤其是在车 辆混合行驶时密度的大小并不能明确表示交通流 的状态,这就要引入车道占有率的概念表示密度。 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 时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 时间占有率两种。
交通工程电子教程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一、出入流量法 、
1.出入流量法的基本原理 出入流量法的基本原理
a1
E (t ) = E (t0 ) + [QA (t ) QB (t )]
L
K t = E (t )
a2
LAB
交通工程电子教程
第五章 交通密度
2.初始车辆数的求法:实验车法、车牌号码法、照相观 初始车辆数的求法: 初始车辆数的求法 测法等。 实验车法: 实验车法: 在测定路段的两段设置车辆情况示波器或动态录象 从测定开始时刻起,记录通过两段的车辆数, 机,从测定开始时刻起,记录通过两段的车辆数,同时 还测定实验车在测定路段内的超车数和被超车数。 还测定实验车在测定路段内的超车数和被超车数。 实验车抵达终点时间不总是在测定交通量的单位时 间的起点或终点, 间的起点或终点,故要分别记录观测单位时间的起点至 实验车抵达时的交通量, 实验车抵达时的交通量,以及实验车抵达时刻至观测单 位时间的终了时刻的交通量。 位时间的终了时刻的交通量。
交通工程电子教程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交通量反映的是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的频繁程 交通密度大小反映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 度,交通密度大小反映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 为使车流速度具有可比性, 为使车流速度具有可比性,车流密度应按单车道来定 单位: 车道。 义,单位:辆/km车道。 车道 车流密度的特征值 最佳密度K 最佳密度Km : 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 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 阻塞密度K 阻塞密度Kj: 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无法运动时的密度. 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无法运动时的密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三) 航空摄影观测法
1. 测定方法 2. 交通密度的计算与分析 3. 航测法的优缺点
使用航空摄影观测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最为适宜, 同时它也是能得到准确数值的唯一方法。 航测法不适宜长时间地观测。这不仅是因为航空摄 影费用大,而且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间有限航空照 相机1次摄影的胶卷张数亦受到限制。再则,在调查 车流的空间平均速度和复杂的交通现象时,其精度与 摄影间隔有关。摄影间隔越短,精度就越高,且目前 还另外受到胶卷的张数和相机本身构造的影响。
(二)地面上(高处)摄影观测法
1. 测定方法 2. 交通密度计算与分析
K
K
i 1
n

n
1 1 00 0 L
式中:K —— 交通密度(辆/km); L——观测路段长度(m); Δt——读取存在车辆数的时间间隔(s); T——总计时间(s); n—— 在总计时间 T 内,在胶卷上读取存在车辆数时 T 的画面数, n ; t Ki——第i画面上测定路段内存在的车辆数(辆)。
3.出入量法优缺点 用出入量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的优点是方 法简便,无须很多设备。适用于各种交通状况, 既能保证精度又实用有效。
出入量法的缺点是,通过 A、B两端车辆数 的测量误差随时间而累加。为了防止误差的累 加,除应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外,要把试验 车每次经过 A 端的时刻都作开始时刻 (t0),且 该时刻的现有车辆都作为每次的初始车辆数值。
一. 交通密度的定义
密度
是指在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即在某一瞬时内每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 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常以K表示,其单位为辆/km.车道(如为多 车道,则应除以车道换算成单车道的车辆数 然后再计算。
一. 交通密度的定义 2

交通工程--车流 密度概要

交通工程--车流 密度概要

《交通工程学》
第五章 交通密度
§5.1交通密度
一、基本定义 交通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间 所存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Km· 车道)表示, 也可以用某个行车方向或某路段单位长度的车 辆数来衡量。 注意:交通密度是瞬时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 动,也随测定区域的长度而变化。
§5.1交通密度
二、空间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 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率。在实测中,一般测量路段 (车道)上的车辆总长度与该路段长度的百分比。 表达式: n
Rs
l
i 1
i
L
§5.1交通密度
三、时间占有率 时间占有率是指在道路的观测面上,车辆通过 时间累计值与测定时间的比值,一般用百分率来表 示。 表达式: n
Rt
t
i 1
i
T
§5.1交通密度
四、与密度相关的指标----车头间距
车头间距是指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
车辆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间距和车流密度有如下关系:
V hs ht 3 .6
式中:V――汽车行驶速度(km/h)。
例题
在某条30km长的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 5min内测得有6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 的,V=30km/h,求Q、hs、ht、K为多少?
解:
由于车流是均匀连续的,故有: Q=60×60/5=720辆/ h ht=3600/Q=3600/720=5s/辆 hs=ht×v=5×30/3.6=41.67m/辆 K=1000/hs=1000/41.67=24辆/km 校核:Q=V×K=30×24=720辆/h
课堂练习:
在市郊一段500m长的公路上,于起点断面 5min内测得通过车辆为30辆,车速为 30km/h,车流为均匀连续的。求平均车头 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交通密度K ?

5第五章交通密度调查

5第五章交通密度调查

一、交通密度
(二)表示方法 1、车头间距 同一车道、同一方向连续行驶前后相邻两辆车之间
在某一瞬时的车头间距。
表示符号:hd 单位:m/辆。
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 距。
如果知道车头间距hd (取平均值),如何求出此时
的交通密度K.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四、交通密度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用试验车求初始车辆 E(t0) 的方法:
用试验车在A端处的时刻为t0 ,到达B端的时刻为t1, 则自t0 到t1的时段通过B端的车辆数为q,即为t0时刻AB 路段的初始车辆数,试验车的行驶速度应尽量与同时行驶 的车流保持一致,即不被超越也不超越其他车辆,测试
四、交通密度调查
(一)密度调查的时段与区间的长度 在道路某一区段范围内的交通密度每时每刻都在 变化,因此,所谓密度,总是指某一瞬归的密度值或某一 时段内的平均密度值。在交通研究中关心的常是后 者。从实测经验得知调查时段越长密度变化越平缓。 另外,在正常交通量条件下,车辆在道路上分布也不 均匀,即路段不同,部位的交通密度一般也不同,只有实 测路段达到一定长度后,交通密度的变化才趋于平稳。
四、交通密度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 基本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的无出入交通的路段AB上t0时刻存在的车
辆数为E(t0),从t0到t一段时间内从A处进入该路段的车辆数 为QA(t);驶出该路段的车辆为QB(t)时,则t时刻时,AB 段上的车辆数为为:E(t)= E(t0)+ ( QA(t)-QB(t)) (Et0为初始车辆数。) Kt=E(t)/l AB
➢ 车流密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非常重要。
结果才较为准确。若出现超车现象,则应按下式计算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RS——空间占有率(%); Li——第i辆车长度(m); L——观测路段总长度(m); n——该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2.时间占有率 在道路的任一断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的累计 值与观测时间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即为时间 占有率:其表达式如下:
Rt
式中:
t
i 1
n
i
T
1 0 0
Rt——时间占有率(%); ti——第i辆车通过观测断面所占时间,s; t——观测时间总长,S; n——该时段内的车辆数(辆)。
E(t ) E(t0 ) (QA (t ) QB (t ))
QA (t ) E (t0 ) QB (t )
t时刻AB路段内的交通密度为:
E (t ) K (t ) LAB
式中:E(t)——t时刻AB路段内存在的现有车辆数; QA(t)——从观测开始(t=t0)到t时刻内从A处驶入 的累计车辆数; QB(t)——从观测开始(t=t0)到t时刻内从B处驶入 的累计车辆数; E(t0)—— 从观测开始 (t=t0) 时, AB 路段存在的 初始车辆数; LAB——AB路段长度(km)。
第五章 交通密度
第一节 交通密度 *
第二节 交通密度调查*
第三节 密度资料的应用*
第一节 交通密度
一.交通密度的定义 * 二.道路占有率 * 三.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 *
一. 交通密度的定义
密度
是指在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即在某一瞬时内每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 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常以K表示,其单位为辆/km.车道(如为多 车道,则应除以车道换算成单车道的车辆数 然后再计算。

1.空间占有率
在特定路段的一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 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率。 在实际观测中,一般将一定路段上的车 辆总长度与路段长度之比的百分数作为 空间占有率。 车流密度只能表示车流的密集程度,而 空间占有率则能反映某路段上车队的长 度。


其表达式如下:
Rs

L
i 1
n
i
L
1 0 0
初始车辆数E(t0)的求法:
求初始车辆数E (t0)的方法有车牌号码法、照相观测 法等。这里介绍一种最简易的方法即试验车法。
设试验车在观测开始 (t=t0) 时从 A 驶向 B。t1 时刻到 达B。从t0到t1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为 q。若试验车 在行驶期间没有超越别的车,也没有被别的车超越时, 则q就是t0时刻AB路段内的初始车辆数;如果试验车在 行驶期间存在超车和被超车 的现象时,则观测开始(t=t 0)时在AB路段内的初始车辆数应为: E (t0 ) q a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出入量法优缺点 用出入量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的优点是方 法简便,无须很多设备。适用于各种交通状况, 既能保证精度又实用有效。
出入量法的缺点是,通过 A、B两端车辆数 的测量误差随时间而累加。为了防止误差的累 加,除应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外,要把试验 车每次经过 A 端的时刻都作开始时刻 (t0),且 该时刻的现有车辆都作为每次的初始车辆数值。
2、车头时距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驶
过同一个断面的时间差称为车头时距。
车头时距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为:
ht=3600/Q
式中:Q――道路的交通容量(辆/h);
ht――平均车头时距(s/辆)。
车头间距 hs、车头时距 ht 及速度 V 三者之间关系 为:
V hs ht 3 .6
式中:V――汽车行驶速度(km/h)。
一. 交通密度的定义 2
N K L
K Q Vs
式中:K――车流密度(辆/km); N――单车道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L――路段长度(km)。 Q――单车道上交通量(辆/h); V ――区间平均车速(km/h)。
s
二.道路占有率
由于交通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时间或 区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反映不出 车辆长度与速度的关系,尤其当车辆混 合行驶时,交通密度 的高低,并不能明 确地表示出交通流的状态。 在交通工程中又引用了车道占有率的概 念来表示交通密度 常用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 占有率两种。
第二节 交通密度调查
一.调查时段与区间长度 *
二.调查方法 *
一、 调查时段与区间长度

时段:大于5分钟

路段:800以上
二、调查方法
(一)出入量法 (二)地面摄影法 (三)航空摄影法 (四)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

(一) 出入量法
1. 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 在某道路上选择A、B两点间的路段为观测路 段,车流从A驶向B。观测开始 (t=t0)时,AB路 段内存在的初始车辆数为 E(t0),t 时刻内从 A 处 驶入的车辆数为QA(t)。从B处驶出的车辆数为 QB(t),则 t 时刻 AB 路段内存在的现有车辆数应 为初始车辆数与 t 时刻内 AB 路段的车辆数改变 量之和。即:
式中:q——从t0到t1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 a——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b——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
2. 测定方法
(1)用出入量法测定交通密度,适用于高速公路上立交之 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由于实测密度均方差为实测时 段和区间长度的减函数;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精度,调 查时必须选用路段长度尽量 大于 800m,时段延续 5min以上。 (2)在测定路段的两端设置车辆情况示波器或动态录像机, 从开始时刻 (t0) 开始。测定通 过这两端的车辆数,同 时还要测定试验车在测定路段内的超车和被超车的车 辆数。为了记取试 验车通过 AB路段两端的时刻,必 须在试验车上标以特殊的记号。此时,若使用车辆情 况示波器进行测定。当试验车通过两端时,要按动显 示器把具有特殊记号的试验车记录在记录纸上;若使 用动态录像机,也要对准试验车的记号摄影,以便整 理资料时记取那个时刻。
三.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
1、车头间距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 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或间隔)。 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 平均车头间
距(hs)。
道路上车流的车头间距也反映交通 密度,根据定义,车头间距 hs 和密度之 间的关系为:
hs=1000/K 式中:hs――车头间距(m/辆); K――密度(辆/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