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药物基因组学

合集下载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将基因组学和药物研究相结合,探讨药物与基因组的相互作用,寻求新的疗法。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可以把药物研究带入新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种系统性研究,结合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和计算生物学,融合了基因组学、药物研究等各种科学和技术,并结合疾病的遗传基础、金融风险的投资成本,发展药物的设计和研发。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和应用有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利用双向基因芯片技术,获取样本的基因表达信息,分析基因的功能;第二步,利用药物筛选技术,筛选新药物的活性靶点;第三步,转化药物筛选发现的药物靶标,开发新药物。

药物基因组学能够为社会带来重要的意义。

首先,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加强分子示踪的研究,深入的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为目标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其次,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增强医学治疗的精准性,针对患者不同的基因组水平,实现药物精准应用,进一步开发出更好的疗法;最后,药物基因组学也可以改善药物发现的过程,缩短药物开发和上市的时间,节省研发费用,提高药物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药物研究的多个环节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它将带来全新的视角,不仅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疗法,还能使药物研发过程更加高效。

但是,尽管药物基因组学在
研究药物和疾病之间关系上有着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点和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药物基因组学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以便更快更好的发展和应用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为药物研究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发现更有效的疗法,为人类疾病治疗和健康促进做出更大贡献。

药物基因组学和心血管药物发现课件

药物基因组学和心血管药物发现课件
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确定潜在的 治疗靶点。
药物筛选
基于疾病机制,筛选可能具有治疗潜力的候 选药物。
临床前研究
进行药物的安全性、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等研 究,为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临床试验
进行多阶段的临床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心血管药物发现新方法
基因组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药物基因组学和心血管药物的联合应用
疾病分子的靶向治疗
通过药物基因组学技术,识别导致心血管疾 病的特定基因和蛋白质,开发出能够精确靶 向这些分子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的实现
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信息,为其量身定制 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药物基因组学和心血管药物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效率的提升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的研发 周期将大幅缩短,研发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患者治疗体验的改善
通过个体化治疗和精确靶向治疗,能够显著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
的治疗体验。ຫໍສະໝຸດ 05案例分析案例一
确定药物作用靶点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确定与心血管疾病 相关的基因靶点,为药物开发提供目标

药效学研究
03
作者:张三,李四,王五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机遇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 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更多 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 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新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创新 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06
参考文献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PART 01 药物基因组学一、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人类基因变异和药物反应的关系,利用基因组学信息解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基因组(genome):是指生物体单倍细胞中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包括所有的基因和基因间区域(即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序列(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的转移。

开启了人类的“后基因组时代”。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要方向: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基因组学……PART 02 基因多态性二、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呈不连续多峰曲线分布的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遗传变异。

CYP450酶超大家族共涉及1000种药物的代谢(拓展)12种亚型:CYP1、CYP2、CYP3……15个亚家族:A~Q如:CYP2C9、CYP2C19、CYP2D6、CYP3A5等药物转运蛋白-MDR1(多药耐药基因)(拓展)调控许多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与胆红素、抗癌化疗药物、强心苷、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HIVⅠ型蛋白抑制剂有关药物靶蛋白-ADRB2编码人β2肾上腺受体人类白血球抗原-HLA-BHLA-B变异,将引起某些药物的严重皮肤反应内容:1.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同一基因位点上具有多个等位基因引起,其多态性决定表型多态性和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造成不同个体间药物代谢反应的差异。

是产生药物毒副作用、降低或丧失药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胞色素P450酶(CYP)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

在细胞色素P450的亚群中,CYP2D6、CYP2C9和CYP2C19对许多药物的效应非常重要。

(拓展)例: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由P450酶代谢,主要由CYP2C19,部分由CYP3A4代谢。

因此,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质子泵抑制剂的药动学,从而影响后者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效果。

艾司奥美拉唑仅经CYP3A4代谢。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wt/wt
野生型纯合子
wt/mut
...C C G T T G A C... …G G C A A C T G...
...C C G T T G A C... …G G C A A C T G... ...C C G T T G A C... …G G C A A C T G...
野生型杂合子
X X X
1988 Gonzalez FJ报道了细胞 色数氧化酶P450 2D6基因 的多态性 1997 药物基因组学概念的形成 2001 Wilson建立了评估遗传结 构差异与药物反应相互关 系的工作平台
酸脱氢酶缺陷症
药物相关基因
药物相关基因
药物代 谢酶
药物运转体
药物受体
药物代谢 动力学 药物效应 和毒性差 异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
基因
环境
Data from Trevor Nicholls, Oxagen report, 2000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药物基因组学
是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
物效应多样性之间关系,即基因本 身及其突变体与药物效应相互关系 的一门科学。
细胞 细胞核
---- 占人类遗传变异的 90%
...C C A T T G A C... …G G T A A C T G... ...C C G T T G A C... …G G C A A C T G...
10

发生频率超过1% 最常见的遗传变异
染色体
基因 DNA分子


1 SNP/300-600bp
吸收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 分布 药物转运 代谢 药物代谢酶 排泄 药物转运

药物基因组学20131219

药物基因组学20131219

基于目前的认识,药物相关的基因大致可分为 四类: 1)药物代谢相关的酶
2)药物结合相关的受体
3)药物转运相关的膜通道
4)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质等的编码基因
1.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

细胞色素P450酶(CYP)是一个很大的酶系。 它包含大量的与药物代谢有关的酶,也是药 物代谢的主要酶系。
在细胞色素P450的亚群中,CYP2D6、CYP2C9 和CYP2C19对许多药物的效应非常重要。
一、概 述
1.定义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是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 性之间关系,即基因本身及其突变体与药 物效应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在分子水平存在差异 (“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是基因功能学与分子药理 学的有机结合 药物基因组学是以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 目标,研究各种基因变异与药效及安全 性的关系。
研究领域 整合基因与药物基因组学的 平台多样性分析 目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单连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线粒体基因多样性分析 用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单连核 苷酸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图 线粒体的基因分析 基于核苷酸研究的试剂盒 高通量基因型
二、药物相关基因

药物从进人体内到发挥作用直至被清除,是 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实验室和(或)公司 12. GuraGen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Epidauros Biotechnologie Hexagen Janssen Pharmaceutica Millenium 预防医药公司 Nova Mollecular MitoKor Rosetta Inpharmatics Sequanna Therapeutics
5’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3)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


药物作用的基础:配体(药物)与受体识别 与结合,引起一系列信号转导作用,产生相 应的生物学效应. 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密码子16上精氨酸 变为甘氨酸及密码子27上谷氨酰胺变为 谷氨酸所引起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对常见

ADRB2中密码子16为精氨酸纯合子的病 人在持续输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将发生几 乎完全的失敏,在输注异丙肾上腺素90 min后,静脉扩张从基线时的44%下降到 8%。相反,密码子16为甘氨酸纯合子的 病人,无论其密码子27的状况如何,静脉扩 张都没有发生任何显著改变 .


大体上可以简单地认为

药物基因组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 包括:
药物效应的基因型预测 基因组学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在分子水平证明和阐述药物疗效 药物作用的靶位、作用模式和毒副作用

2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基础


遗传多态性,药物遗传多态性表现为药物酶的 多态性、受体的多态性和药物靶标的多态性等。 这些多态性的存在能导致许多药物治疗中药效 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

在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中,目前主要寻找单核苷 酸多态性 (SNPs)与临床反应间的关系。


SNPs是指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个别核苷酸 的差异或只有小的插入、缺失等。 SNPs主要从两个方面导致人类个体的多样性。一是 编码区SNP,它可以改变基因的编码,使得基因表达的 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发生变化而影响其功能;二是调节 区SNP,它往往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使基因的表达 量产生变化。
3 药物基因组学应用

(1)药物基因组学与新药研发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行高通量 筛选,节约成本和时间 使个体化用药成为可能 使原先被淘汰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重新应用 使原先认为无效的药物成为有效药物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PPT课件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PPT课件
更加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择合适的药 物和剂量,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 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医疗成
本。
03
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作用 靶点
药物作用靶点的定义与分类
药物作用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或调控的生物学分子,是药物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根据作用机制,药物作用靶点可 以分为酶、受体、离子通道、转运体等类型。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变异等位基因, 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 反应,降低用药风险。
新药研发与筛选
通过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用于新药的 研发和筛选。
02
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指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序列存在多种变异形式,导致酶的活 性、表达水平和功能存在差异。
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虽然药物基因组学在理论上具有指导临床用药的潜力,但仍需要更 多的临床验证和实践经验来证明其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05
新药研发与药物基因组学
新药研发的流程与挑战
流程
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 验、上市审批。
挑战
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低成 功率。
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靶点筛选与验证
优化联合用药方案
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及其对个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优化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实践与挑战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应用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应用范围 和效果仍有限制和挑战。
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实验室 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转录组学-药物蛋白质组学PPT课件

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转录组学-药物蛋白质组学PPT课件
个体化用药
通过分析个体差异的蛋白质组特征,实现个体化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03
02
01
药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技术
利用色谱、质谱等分离和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生物体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利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等技术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表型组学等。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技术包括高通量测序、微阵列分析、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
这些技术为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有助于揭示药物的基因组学奥秘。
这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的基因组学基础,揭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机制。
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
根据个体的基因型差异,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实现个体化用药。
药物转录组学
分析疾病状态下基因表达的改变,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蛋白质组学
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或潜在的药物副作用,有助于个体化用药的优化。
药物基因组学
分析药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作用机制。
药物转录组学
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或潜在的药物副作用。
药物蛋白质组学
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确定基因变异如何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转录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20150105

药物基因组学20150105

融合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新学科
分子 生物学
临床医学
15
Pharmacogenomics
DRUG TARGETS DRUG TRANSPORTERS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KINETICS
Variability in Efficacy/Toxicity
31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征


主要点突变,是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发生率大于1%。 数量多,分布,在人类基因组中可达300万个,平均 每1000个碱基对就有一个。 具有遗传稳定性。 易于自动化、规模化分析。 部分SNP可能影响蛋白质产物的结构或基因表达水平
33
检测SNP的常用技术

药物作用 存在个体差异 为什么会有差异? 基因决定的吗? 测序结果表明: 确实存在SNPs
pharmacogenetics
pharmacogenomics
9
单核苷酸多态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phism, SNP


SNP:人类基因组中,SNP大多为二等位多 态。 SNPs:形成DNA分子多态性。 SNP:决定个体差异的最主要的遗传基础。
研究领域 整合基因与药物基因组学的 平台多样性分析 目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单连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线粒体基因多样性分析 用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单连核 苷酸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图 线粒体的基因分析 基于核苷酸研究的试剂盒 高通量基因型
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基因组学的重点并不是疾病发生的内 在分子机理,而是个体遗传差异对药物反应的 不同作用,因此药物基因组学着重于遗传差异 (即基因多态性)的快速测定。

药物基因组学和心血管药物发现_ppt课件

药物基因组学和心血管药物发现_ppt课件

2.1 心血管药物基因组学与高血压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基因携带α- 内收蛋白Trp460 杂合突变
的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平均肾素活性低于 Trp460 纯合突变患者,低
肾素性高血压患者对利尿疗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正常或高肾素性高 血压,利尿剂的抗高血压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RAS) 系统的调节活性程度呈负相关, 推测该系统基因可用于预测血压 的变化。有研究显示,血压对饮食摄入钠的应答与编码血管紧张素 原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相关,基因变异与限制钠摄入后 的血压恢复密切相关。
1.3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因多态性的统计学上
的关联性。
根据基因多态性和患者表型进行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 分类。 在临床上针对易感人群进行疾病防治。
1.4 药物基因组学的优越性
① 生产更有效的药物:制药公司根据与基因和疾病相关的蛋白、酶和核苷 酸分子制造药物。这将加速药物的发现,生产出对疾病更具有靶向性 的药物。 ② 治疗开始就选用更好、更安全的药物:与标准的药物试验方法不同,医 生从开始就能够分析患者的遗传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不仅能发现 有效药物,而且,能缩短筛选有效药物时间、增加药物的安全性、减
水平和低HDL2-胆固醇水平、高总胆固醇水平相关。规范降脂治疗能降低HL活性, 降低LDL-胆固醇和增高HDL-胆固醇及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 Zambon等检验了CC基因型个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结构,通过药物干预使CAD 逆转更明显。他们研究了49例血脂异常和确诊为冠心病的中年患者,进行规范的降 脂治疗。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变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确定。HL多态性通过 PCR扩增,HL活性通过14C-标记的底物测定,LDL-胆固醇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测定。不同HL启动子基因型对降脂治疗的效果有明显差异。CC基因型比TC和TT 型HL活性明显降低(P<0.005),治疗后LDL-胆固醇(P<0.005)和HDL2-胆固醇 (P<0.05)显著降低。这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有明显改善,96%的患者CAD逆转,而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用一句话解释【药物基因组学 ( Pharmacogenomics, PGx)】:即研究DNA 如何影响药物反应。

从专业定义上来讲,药物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角度探讨基因的遗传变异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作用靶点,主要和蛋白质有关,这些蛋白质包括药物受体、转运体和代谢酶等。

所有蛋白质都是由相应编码基因被调控基因调控后,经转录、翻译和翻译后修饰而来。

这些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随之引起蛋白质功能发生增强、减弱或缺失等变化,从而引起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改变,或者引起药物与其作用靶点结合能力增强、减弱或消失,最终影响药物效应。

除上述蛋白质编码基因外,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后,调控能力变化也会影响药物效应。

综上,药物基因组学通过直接检测基因序列,建立了基因序列差异与药物效应的关联,当下所用的分析技术手段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举一个例子说明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作用:搜索2014年4月15日网络新闻,标题为【别嘌醇咋就成了“夺命丹”】,新闻概意即患者因尿酸高,服用药店购买的别嘌醇后,发生药物超敏综合征致死的案件。

本案例中,如果患者自行购药前,店员及患者充分理解药品说明书中别嘌醇的不良反应后选择该药,患者在服用后发生皮疹时立即就诊排查药物基因突变,进行对症对因治疗,服药后结局是否改变不能肯定,但可以明确的是患者如果用药前进行药物基因检测,大概率是可以规避本案例的临床结局的。

还有个例子,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为什么他喝酒不上头,我喝酒就满脸满身红呢?原因很简单,即个体差异,体内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导致体内酒精原本正常代谢为水的过程被阻断,因而喝酒上了头。

上述这两个例子均因基因突变而导致体内代谢异常,类似基因突变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药效差异的相关药物很多,截止到2016年4月底,相关数据库中已经收载的各国药物管理机构药物说明书199种均标明了与疗效或不良反应有关的靶点基因或代谢酶基因,其中的116种已经在我国上市,但除了10个靶向治疗药物外,仅卡马西平的药物说明书中标明了需要对HLA-B*1502进行基因检测,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医师及患者在临床用药前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因。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张巍
概念及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与目的 研究方法和技术 案例
药物基因组学概述
药物基因组学的诞生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发现不同的遗传背景会导致 药物反应的差异,如一些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 陷患者在接受抗疟药伯氨喹治疗后,引发严重的溶血。 1959年Vogel提出的“遗传药理学”就是药物基因组学的 一种雏形,它从单基因的角度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和 药物反应的影响,特别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
• 研究目的 • 合理用药, 个性化治疗 • 新药的发现和开发 • 药物经济学意义
为什么药物疗效不一样?
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
大多数药物作用于药物靶蛋白,使其产生药理学效 应,如受体、酶或涉及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或其他细 胞功能的蛋白质。许多编码药物靶蛋白的基因具有多态性。 药物靶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对于药物作用可有明显的影响。 已发现25种以上药物靶蛋白的遗传变异能影响药物效应。
药物从进人体内到发挥作用直至被清除,是一个较为 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 能引起药物效应的各种异常。药物作用的差异可以是药物 动力学或药效学差异。
个性化治疗
Michael Kauffman预言,未来疾病的划分将基于生物 作用机制和分子标记。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方法 ,实现个性化、可预测、可预防的治疗策略,由此可发 展为临床药物基因组学(clinical pharmacog-enomics) 。
对于每一个药物来说,大约有10%~40%对人无效,对百 分之几或更多的人有副作用。如果制药公司利用药物基因组 学理论可以事先预见结果或筛选试验人群的话,其成功率就 会高得多。
药物基因组学应用案例
• 癫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由多病因引起的慢性反复性发作的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等特 点,主要通过长期合理服用抗癫痫药物(AEDs)来控制疾病发 作。

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课件

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课件
药物基因组学是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研究遗 传因素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它主要基于对基 因多态性(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作 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和对已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 能的研究,来针对性地合成药物,抑制与疾病有 关的蛋白质。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决定药物吸收的 基因发生突变后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研 究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之间的内在 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的“一个药物适合所有人” 的观点,根据基因的特性为某个群体甚至个体选 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 化用药”,提高药物的特异性、有效性,降低和 避免不良反应,节约医疗保险费用,降低研发成 本等。
(4)药物效应图谱
是利用患者微量DNA来预测他们对某种药物的反应。目前
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药物引起的罕见不良反应,并帮助医生确
定患者是否对该不良反应具有易感性。
(5)芯片技术
芯片主要是指DNA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在药物基因组研
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DNA芯片,能高通量检测基因的表达,确
定患者基因组中出现的多态性。
的基因组筛选中,可以考虑DNA序列突变,这为开发以疾病为靶
点的新药提供了思路。
续上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此外,药物基因组学可根据基因型选择有效的治疗群体,
从Ⅰ期临床试验开始,试验对象就被划分为不同的基因型,根
据试验数据和结果,在进入Ⅱ、Ⅲ期临床试验时,就确切地知
2.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研究任务
(1)概念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一门 研究遗传因素与药物反应相互关系的学科,以提高药 物疗效、安全性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目标,来研 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消除等个体差异的基 因特性,以及基因变异所导致的不同患者对相同药物 反应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寻找新的药物或新 的用药方法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五章药物基因组学第一节药物基因组学基础一、遗传药理学的发展二、药物基因组学的遗传学基础三、基因多态性的类型四、多态性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二节药物代谢酶的遗传药理学一、I相代谢酶二、II相代谢酶第三节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一、ABC转运体二、SLC超家族第四节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一、 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二、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四、μ阿片受体五、磺脲类受体六、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第五节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一、基因芯片的原理二、基因芯片的分类三、基因芯片的产品四、基因芯片的应用前景第六节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应用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药物基因组学影响患者对药物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民族、遗传、疾病状态和器官功能,还有其它生理变化,包括怀孕、哺乳,以及外源性因素如吸烟和饮食。

基因变异可导致疾病表现和药物反应的多样性这一观念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并经许多的研究证实。

对于一些遗传因素影响研究比较明确的药物,在治疗上可以根据基因信息的指导进行给药,避免其毒性并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

此外,对于药物反应个体化差异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降低新药研发中不可预期毒性的风险,明确哪些病人将会有最好的治疗效果,收益程度最大;或者淘汰那些对患者疗效不佳、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新药。

越来越多的经美国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都提供了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信息。

生物学信息在药物的研发、管理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融合和使用在以后将会继续增长。

药物基因组学为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提供了很大程度上改善几百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机会。

但是,这个机会的利用却受到阻碍和挑战,并且新的知识还在不断的更新。

本章节将通过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知识和具体疾病结合应用的学习帮助临床药师迎接这一挑战,提高将药物基因组学知识运用到日常临床实践中的能力。

第一节药物基因组学基础一、遗传药理学的提出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AAPS)将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定义为一门研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遗传机制的科学。

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0年,当时Pythagoras 发现有一些人摄入蚕豆后会发生致死性的发应,而其它大部分人则不会有这种反应。

从那时起,许多里程碑性的发现(见表1)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研究领域。

遗传药理学较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Motulsky和Vogel正式将遗传药理学作为一门药理学分支提出来。

Motulsky在1957年认为对药物的异常反应有时是由遗传决定的酶缺损而引起的,V ogel则首先使用“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这一名词。

20世纪90年代,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这一术语开始出现在一些科学著作中。

它的出现源于全基因组学技术的出现和兴起。

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对药物基因组学的定义是“全基因组水平分析药物效应和毒性的遗传标记”。

遗传药理学主要着重于染色体上单个或少量基因的研究,从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两方面研究DNA序列的变异在药物反应个体变异中的作用。

机体内药物作用靶点(受体)、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代谢酶是在一定基因指导下合成的,所以遗传基因的变异是构成药物反应差异的决定因素。

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范畴更大,包括全基因组上决定药物效应的所有基因。

药物基因组学的目的在于系统性的评价基因的相互作用系统如何影响疾病的易感性、药理学功能、药物处置和药物治疗反应。

其最初的一个目的是去发现可能在疾病的诊断、分期和分类上给予协助的遗传标记。

另外也寻求新药研发的完善,产生最理想的药理效应。

药物基因组学有望对目前的一些大的制药公司的新药研发模式产生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遗传药理学是药物基因组学的一个分支。

表1.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历史事件回顾年代人物里程碑事件510B.C Pythagoras 认识到食蚕豆的危险,后来阐明是由于G6PD的缺乏1866 Mendel 建立遗传定律1906 Garrod 出版了“先天性代谢紊乱”1932 Snyder 明确苯硫脲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956 Carson 发现G6PD的缺陷1957 Motulsky 提出代谢的遗传缺陷可以解释药物反应的个体化差异1957 Kalow & Genest 描述了血浆胆碱脂酶缺乏现象1957 Vogel 首次应用“遗传药理学”这一术语1960 Price Evans 明确了乙酰化多态性的的存在1962 Kalow 发表了“遗传药理学-遗传和药物效应”一文发现了异喹胍羟化酶和司巴丁氧化酶的多态现象1977/79 Mahgoub和Eichelbaum1988 Gonzalez 发现了异喹胍羟化酶的基因缺陷,后来确定了CYP2D6 1988–2000 Various 确定了I相和II相代谢酶,以及后来的转运体的多态性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2000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2000 The完成了包含142万SNPs的人类基因组序列的鉴定InternationalSNP Map WorkingGroup二、药物基因组学的遗传学基础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细胞核染色体上的DNA,DNA是携带遗传基因、传递遗传信息最基本的物质。

正常人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其中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储有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称为基因。

DNA分子是由2条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双螺旋结构,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从5'→3',另一条从3'→5',两条链呈反向平行排列,彼此由氢键相连。

每个核苷酸由1个磷酸、1个五碳糖和1个碱基三部分组成。

DNA分子中存在4种碱基,2个嘧啶碱基是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2个嘌呤碱基是腺嘌呤(A)和鸟嘌呤(G)。

在所有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总是与另一条链上的T互补配对(A=T),而C总是与G配对(C G)。

碱基对的顺序决定了DNA的序列,进而氨基酸的序列也由此决定。

自然界中,某一群体同种生物常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变异型的现象,成为多态性(polymorphism)。

多态性的产生是多个不同等位基因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变异频率超过1%为遗传多态性。

多态性的存在形式有几种,单个核苷酸碱基的变异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其它多态性的形式包括基因缺失变异和基因重复序列变异等。

多态性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蛋白的功能和活性。

另外,在DNA序列未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基因表达的改变,例如表观遗传(epigenetics).由于没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SNP统一命名法,对于SNPs的描述方法有很多种。

有根据特定基因和变异的位置用数字和字母进行表示的,比如ABCB1 3435 C>T,ABCB1是基因的名称-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B1( Adenosine-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protein B1,ABCB1),其编码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数字3435表示SNP在DNA上的位置,C代表原始或参考核苷胞嘧啶,字母T是指改变了的核苷胸腺嘧啶(突变核苷)。

也可以根据等位基因来表示SNP。

等位基因(allele)是指在染色体某一特定位置上基因多个变异形式中的一种。

等位基因也可以表述为基因的原始(或参考)形式。

人类是二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和特定的基因都有两个拷贝,因此人类具有两个等位基因。

一个等位基因来自于生物学上的父亲,一条来自于生物学上的母亲,一个蛋白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亚型。

以CYP2C19来说,CYP2C19*1, CYP2C19*2和CYP2C19*3是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亚型,前面几个字母CYP2C19是指蛋白,*和后面的数字是表示等位基因亚型。

亚型的识别与每一个等位基因的功能影响相关。

The CYP2C19*1等位基因使得个体的酶活性表现为正常(或野生型),相反,具有CYP2C19*2 和CYP2C19*3 等位基因的个体酶活性缺失。

个体的基因型是由两个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的。

以CYP2C19来说,如果两个等位基因均是CYP2C19*2,那么这个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子,命名为CYP2C19*2/*2。

相反,如果一个等位基因是CYP2C19*2,另一个等位基因是CYP2C19*3,那么这个人的基因型是杂合子CYP2C19*2/*3。

酶的活性由基因型决定,CYP2C19*1/*1基因型的酶活性正常,CYP2C19*1/*2和CYP2C19*1/*3基因型的酶活性降低,CYP2C19*2/*2、CYP2C19*2/*3和CYP2C19*3/*3基因型的个体则CYP2C19酶活性缺失。

以上两种SNP的命名法都是基于单个基因的多态性,在某些情况下,蛋白功能的影响因素不只来自于单个基因,要根据单倍型来进行分析。

单倍型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进行共同遗传的多个紧密连锁的等位基因的组合。

三、基因多态性的类型(一)非同义SNP非同义SNP是指核苷酸的变化改变了mRNA上的遗传密码,导致相应的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化。

有些非同义SNP不影响蛋白质或酶的生物活性,不表现出明显的表型效应,这种突变属于中性突变,一般对人体并无影响。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严重后果。

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主要代谢嘌呤类药物(如硫唑嘌呤,6-巯嘌呤),TPMT*3A就是一个非同义SNP,DNA上的G被A取代,导致相应的丙氨酸转变为苏氨酸,TMPT的活性降低,相应的嘌呤类药物的毒性增加。

(二)同义SNP同义SNP是指核苷酸的替换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改变。

这是由于密码子具有兼并性,mRNA的密码子改变前后所编码的氨基酸一样。

同义SNP有时也称为沉默SNP。

ABCB1 3435 C>T就是一个同义SNP,胞嘧啶(C)被胸腺嘧啶(T)所取代,但所编码的氨基酸没有改变。

实验表明ABCB13435 C>T 可导致P-gp表达和功能降低,这一现象有可能是通过降低mRNA的稳定性来实现的。

在一项HIV感染病人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依法韦仑肝毒性的降低与ABCB1 3435 C>T的多态性相关。

但相反的是,携带ABCB1 3435 C>T变异的病人环孢素的药动学和毒性风险都没有显著性改变。

依法韦仑和环孢素结果的不一致性有可能是这一“沉默”的多态性改变了P-gp底物的相互作用位点。

最近的研究也证实了P-gp通过部分重叠但又不同的结合位点来识别多种底物。

(三)未成熟终止密码多态性未成熟终止密码是指当核苷酸发生变化时,不再编码相应的氨基酸,蛋白的合成也被终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