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各种文体答题实用技巧
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答题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语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借物喻理、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四、记叙文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议论文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2、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3、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4、论据类型:道理论据(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5、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6、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7、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六、说明文1、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2、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答题技巧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概括层意的方法(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 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高中语文现代文三种文体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现代文三种文体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
2.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可以是:“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划分层次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事情发展过程和总分总的方法。
这有助于整理文章的结构。
5.记叙线索包括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和作者的情感。
它们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为文章拟标题可以根据文章的线索或中心,如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或作者情感。
7.题目的作用是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可以是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也可以是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悬念或总领全文。
9.中间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
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如叙事有头有尾、造成悬念、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等。
12.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
1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4.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5.描写的种类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它们的作用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人物描写可以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可以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具体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丰富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同时,它们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例如,“苦涩”这个词语在文中可能指代某个人的心情或某个事件的感受,它的使用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情感或事件的影响。
语文阅读理解三种文体答题技巧与方法
胡丰阅读理解技巧记叙文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求齐全(分值)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作用:插叙了……..内容。
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原由,为后文作铺垫。
为….补充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合二为一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7:开头作用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倒叙)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景物描写)8:结尾作用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B:含蓄隽永,发人深思,引入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10: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
歌颂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呼吁大众…..。
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比喻句:将…..比喻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一、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臵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本身作用+句子语境)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中考语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答题方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六、小说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七、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三大文体阅读技巧及答题模板汇总
三大文体阅读技巧及答题模板汇总╲题目作用开头作用结尾作用方法及作用语言赏析说明文①点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题目①总结全文②照应开头③强调说明对象…的特征④引起人们的重视⑤补充说明…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㈠加点字词有何作用㈡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㈢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1、修辞角度...2、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3、关键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⑴不可以。
⑵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⑶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⑷换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实际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⑴表态[删还是不删]。
⑵定性¦比较,几乎等限制程度“大约”,“可能”等表估计。
⑶若删去,意思变成了…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⑤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⑥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记叙文①概括内容②揭示主题③提出线索④吸引读者⑤设置悬念⑥营造意境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吸引读者④点明时间地点⑤为下文做铺垫⑥奠定感情基调①总结全文②照应开头③点明中心④人物情感⑤思考回味⑥艺术手法倒叙内容+造成悬念、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人物性格分析: 1、性格 2、结合内容3、看分值分析两点以上性格特征1、修辞2、写法3、内容4、生动形象写出了...5、突出形象特点或情感顺叙内容+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印象深刻次要人物作用:1、推动情节 2、衬托主要人物 3、揭示主旨插叙内容+补充情节、丰富形象、交代原因、铺垫下文、突出中心主旨感悟:1、主要情感(不要把次要情感当做主要情感来写)2、观点正确健康3、结合具体事例最后一段作用结构:①②③内容:①概括段落内容②解释为什么“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再次点明(重复的内容)③解释为什么“升华中心、深化主旨”:由...升华为...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法:1、对比与衬托 2、正面、侧面描写 3、虚实结合4、借景抒情5、托物言志6、欲扬先抑7、动静结合8、象征、联想、想像 9、感官角度描写(视、嗅、触、味、听)心理活动第一人称、认真把握情节转折、揣摩人物情感具体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词语本义+文中含义+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高考语文各类型题目万能答题模板与技巧
高考语文各类型题目万能答题模板与技巧1.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②认准答题方向:词句理解、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④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
2、2023高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规范答题模板1.先观点后理由2.先总后分式3. 分点作答式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1.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5.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分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202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知人:就是要掌握2023高考语文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2023高考语文阅读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初中语文三大文体阅读题答题技巧.doc
(壹)、记叙文阅读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线索的作用)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以下省略号部分都依据文意内容进行概括)比喻,拟人:将***(人格化)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通过……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设问: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情节、内容跌宕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文章情节、内容跌宕起伏。
修辞格赏析题答题固定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文体特征答题模板
文体特征答题模板文体特征答题模板如下:1. 回答文体特征一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文体类型:如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
-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
- 语言特点:如清新自然、简练生动、含蓄深沉、气势磅礴等。
- 结构特点:如开头方式、结尾方式、线索结构、并列结构、总分总结构等。
2.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体,其特征也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 议论文的特征主要是逻辑清晰、论证有力、论点鲜明、论据充足等。
- 散文的特征主要是抒情性强、内容丰富、形式自由等。
- 小说的特征主要是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描写细腻、情节紧凑等。
- 诗歌的特征主要是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意境深远等。
3.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体特征答题模板:- 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 散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描写细腻、情节紧凑、思路清晰、充满想象力。
- 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意境深远、思想深刻。
拓展:除了上述的答题模板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文体特征需要注意。
例如:- 诗歌的语言特点:简练、生动、形象、含蓄、富有韵律感等。
- 散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其中描写和议论较为重要。
- 小说的情节结构:线索结构、并列结构、总分总结构等,其中线索结构尤为重要。
-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其中对比论证尤为重要。
总结起来,对于不同文体的特征,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答题。
各类文体答题技巧总结
一、说明方法:1.举例子(具体真切)2.列数字(具体准确)3.打比方(生动形象)4.作比较(突出强调)5.分类别(条理清晰)6.做引用(增强趣味性、文学性)7.下定义(科学简明)8.作诠释(通俗易懂)9.列图表(具体说明)10. 摹状貌(生动形象)二、分类:语言分类{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说明对象不同{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三、句子作用:开头:1.总领全文,引出说明对象;2.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尾:{结构:与前文呼应使结构完整内容:总结全文,使被说明对象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准确四、题目作用:1.总领全文,引出说明对象;2. 2.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 3.若含修辞手法,对其分析。
五、说明文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六、说明文结构:1.总-分2.分-总3.总-分-总七、说明文语言:1.科学性2.准确性论点的分析与判断:一、在文中寻找(题目、开头、结尾):应是一句完整的、正确的判断句(不可以有修辞、不是几句话)二、文中没有论点,需自己概括1.判定文中论题2.判定作者对论题的态度3.用“我们要……”或者“XX是……”的句式三、论证及方法和作用:1.举例论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例举了……的事例(具体化),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运用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XXX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3.道理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将A和B进行对比(具体化),突出强调了……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的的论证方法,将A比作B,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通俗易懂,易于读者接受。
四、论证的思路及方式:1.提出问题:a.故事引出b.名言引出c.社会现象引出d.直接提出观点。
2.分析问题:a .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论述观点(通过以“…””…””…”等几个方面来分点论述)b.通过某种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述(①通过引用某个名言进行道理论证;②通过举例…和…进行举例论证;③通过例句…和…进行对比论证;④通过将…比作…进行比喻论证)(注意:不用具体分析论证方法)3.解决问题:a.再一次提出…的观点;b.发出…的倡议。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那么: (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2)要点(答复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 ”;(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标准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那么: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表现手法:比照、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衬托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臵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比照、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A、语句的含义题:复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答复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考语⽂实⽤类⽂本阅读答题⽅法与技巧 实⽤类⽂本是⼀种偏向于实际⼯作所需要⽤到的⽂章,下⾯是⾼考语⽂⽂学类及实⽤类⽂本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家有帮助。
解题意识: ⼀、⽂本意识:题⽬都源于原⽂,⽽答案与原⽂的关系则是镜中花,⽔中⽉的关系,看得见,却⼜看不清。
命题者依据选⽂,考⽣答题也要依据原⽂,因此,⽂本意识,考⽣必须注意。
意义点与意义块。
⼆、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问作⼏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三、得分点意识:阅读阅读简答题的⼀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
如果⼀道题2分,要求考⽣概括回答,⼀般概括⼀个要点即可;要求⽤原⽂词句回答,则⼀般要在原⽂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
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般⼀点2分)题⽬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考⽣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四、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考⽣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中与题⽬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
⽂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要学会从⽂中寻找,并利⽤其提⽰作⽤提炼出答案。
五、术语意识 Ⅰ传记类⽂本阅读 传记的⽂体特点 ⼀、传记的⽂体特点是真实性和⽂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的⼈,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学性。
它是写⼈的,有⼈的⽣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艺术的⼿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的。
⼆、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法、修辞技巧、语⾔特⾊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本反映的⼈⽣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的看法。
语文作文模板和答题模板
语文作文模板和答题模板语文作文模板:一、开头。
1.话题引出,引出文章话题,引起读者兴趣。
2.立意点题,点出文章立意,突出重点。
3.议论文题目,对文章议论文题目进行点评。
二、议论文体。
1.观点阐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论据列举,列举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论证推理,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三、结尾。
1.总结观点,对文章观点进行总结。
2.点题收尾,再次点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引用名言,引用名言,增强文章的文采。
答题模板:一、题目分析。
1.明确题目,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
2.确定立场,明确自己的立场,确定文章的角度。
3.分析要点,对题目要求的要点进行分析。
二、论据阐述。
1.观点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论据列举,列举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论证推理,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三、结尾总结。
1.总结观点,对文章观点进行总结。
2.再次点题,再次点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给出建议,对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语文作文模板和答题模板。
语文作文模板: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模板进行思路的拓展和文章的构思,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
一、开头。
1.话题引出,引出文章话题,引起读者兴趣。
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2.立意点题,点出文章立意,突出重点。
例,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3.议论文题目,对文章议论文题目进行点评。
例,就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状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议论文体。
1.观点阐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我认为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论据列举,列举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例,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垃圾的产生等等。
3.论证推理,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例,只有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1.病句类题目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得高分? 答:从小就接触汉语,对于汉语的句子非常熟悉,这就使得我们对汉语有着较强的语感,这是我们辨析语病的优势。
做题时,首先通读句子,借助于语感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语法或逻辑知识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准确答案。
考生判断不准是因为只是跟着感觉走,忽视了用语法或逻辑去检验。
2.对字音的考查,高考命题有何规律?能否帮助我们分析一下? 答: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对于字音的考查有以下规律: (1)常见常用的多音字是考查的重点。
因为不少人易将多音读成一个音,或不理解字义而将几个读音弄混。
如“暑假(jià)”、“假(jiǎ)手”、“教(jiāo)学生”、“给(jǐ)付”、“参与(yù)”、“为(wèi)他人”。
(2)越来越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
高考考查的难字僻字愈来愈少,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
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
如“掎(jǐ)角之势”,虽相对生僻,但在课文中出现过。
(3)形声字是高频考点。
试题所涉及的汉字大都是形声字。
(4)试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
3.压缩语段主要有哪几种考查形式? 答:压缩语段主要包括4种考查形式: (1)给新闻拟写标题、导语,或将一段新闻稿压缩为一句话新闻; (2)给概念下定义; (3)概括文段的基本内容、主旨; (4)用简洁的话将图表内容表述出来。
4.扩展语句有哪些种类? 答:扩展语句可分为以下几种:单句的扩展;复句的扩展;综合扩展,这类扩展可以是由单句到单句,也可以是由单句到复句,总之是使句子生动形象、丰满具体起来;语段的扩展,给定一个话题或提供一个情境,让考生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从而使话题或情境明确、具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5.仿用句式题极具开放性,命题极为灵活,命题形式都有哪几种? 答: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
文体知识及答题技巧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主——次、原因——结果、表----里、一般——特殊、整
体——局部;总-----分。 三、体会说明文词语、语言: 类 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1)定性;(2)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
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有 些”“大部分”等表数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科学院院士 ××介绍”等表示来源(3)(句意转换)说明……(4)若删去, 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或太绝 对了。(5)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科学性。
常见词语定性:
(7)具有象征意义 (8)语带双关(或运用比喻,生动含蓄) (9)题目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 八、概括文章或语段内容 要求:概括要简洁明了,扣住“什么人干什么”来回答,字数尽量控制在10
字以内。 九、结合实际谈认识感受 步骤:1、根据要求列举自己或 生活中的真实事件;2、谈认识感受
说明文答题技巧 一、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说
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净、 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迄今为止(从时间上进行限制,说明……)
5、表数量:多、有余、极个别、大量
6、表来源:
A、“据说” 表来源,说明……没有经过确切 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去掉,说 明……就是事实,不符合实 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B、“据统计”“据了解”“据报道”“据某某专家 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 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
中考语文各种文体知识点及答题技巧梳理
中考文体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一、古诗词鉴赏1.寻找意象题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意象一般为景、物;一般需找出3个2.描绘画面题例: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答题要点:借助组词、恰当的形容词、合适的修辞手法描绘画面;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修辞表达3.赏析字句题1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4表达作者的情感;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是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滋润着大地万物;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格式:手法表现手法,修辞等+特点描绘内容+作者情感4.体会情感题1知人“论诗”示例: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陶渊明:向往田园,恬淡闲适王维:淡远宁静,隐逸思想2抓关键词A题目春夜喜雨——杜甫B序、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C诗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感悟意象5.表达技巧题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种方式;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格式:手法+表达效果内容+主旨+感染力例: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这两句用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二、记叙类文体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常见修辞手法、拟人、夸张、、对偶、反复、借代、象征、、、、等写作手法或表达技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设置悬念、巧合等;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方法:①看标题②要素串联把记叙的基本要素弄清,用词语串联起来③围绕某一线索概括,如小说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③相加合并各段的意思▲填空式概括文章内容的思路:第一步,审题干要求;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第三步,抓住暗示信息,划分层次按时间先后、地点转换、情感变化等划分;第四步,根据要求整答案,列序号,求规范;二散文的线索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梳理提取文章线索方法:①看标题,浏览全文;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线索;②看段首的时间、地点标志语或反复出现的词句;③寻找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或心理变化的词句,注意抒情句;三记叙的顺序顺叙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情节有起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铺垫、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为下文--------作铺垫;四表达方式的作用1、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推动情节发展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与侧面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心理活动;答题格式:这是------描写,通过-------描写,生动形象地或侧面表现了某人的-------的心理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3、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4、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是点明主旨,深化主题;五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对比等;六标题;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联系中心+文章主旨/表达的感情2、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所叙之事、揭示情感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拟写标题;▲①以文章的线索作标题②以文章的中心作标题③以文章的主要情节作标题④以写作对象作标题;七句子的作用;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强化感情;感叹句:情感强烈,直抒胸臆;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2、开头句:①开篇点题;②统领全文或全段;③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3、结尾句: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③深化主题;④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⑤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令人回味;4、转承句:承上启下;5、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八关键句子的理解①点明主旨一般是议论、抒情的句子②起总领、过渡、照应作用③有言外之意和多重含义结合具体文章细品④能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情景⑤增强表达效果;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特点;九品味语言;1、1字词的含义:字面意思+语境义;2词语的妙用▲答题技巧: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2、赏析句子:①指出表现形式修辞、句式、谐音、叠词等②指出该句的表现力及所写内容形象、生动、简洁、传神、新颖地写出了…③指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十主题探究1、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2、依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态度;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态度;3、看抒情议论句4、看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意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十一人物形象分析:1、性格概括题;▲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2、人物赏析题;▲方法总结:赏析人物分两步,写清品质与赞美;十二感悟拓展1、心得体会类:▲答题技巧: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③语言要流畅▲答题格式:文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往往结合文章主旨或人物的精神品质,生活中------谈类似的情形和应该怎样做2、评说类:答题技巧: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表达的看法要是主流思想,切不可偏激②注意抓住要点,可分几点作答③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小说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的作用: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小说情节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作为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小说开头的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解释小说主题;⑤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结局的作用:①出人意料,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与前文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④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⑤令人感动,令人回味,也引人思考;⑥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⑦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⑧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的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揭示或深化主旨;▲细节描写的作用: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营造一种氛围,⑤渲染时代气氛,⑥表现地方特色等;▲小说中重要的物象: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中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概括主题:常用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主题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三、说明文1.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事理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3.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举了……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作比较:将……与……进行比较,清楚鲜明地说明了……的……特征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征;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列图表: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更直接、更具体说明了……的……特征;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说明了……的……特征,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4.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5.说明文的语言基本特点是:准确、严谨▲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替换1.表态:不能删或替换;2.定性:解释这个词和替换的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或替换,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说明文开头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激发兴趣;引人思考;增强文学性;四、议论文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观点;道理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充分有力/概括深入地论证……这一论点观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对比论证:通过…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突出论证了……比喻论证: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使论证通俗易懂,容易被接受;4.论点,是简洁明确的判断或陈述句;不能是短语或比喻句、反问句;论点和论题的区别:论点是观点,论题是论述的对象或范围; 为论据找论点:紧靠的前文或后文,注意标志性的语言;5.中心论点常出现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6.开篇“引子”的作用:1作为XX论据2引出论点/论题3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事实论据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道理论据7.议论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各种文体的答题技巧2011-10-31 14:55:01| 分类:语文| 标签:语文|字号大中小订阅小说阅读答题技巧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 以主要人物为题。
5. 以特定环境为题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
(结合人物、主题答)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六〉关于写法的问题。
说明文答题技巧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倒叙、插叙的作用。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
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
使文章结构紧凑。
3.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4.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
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七)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此知识点在湖南益阳的《白蝴蝶花》中就有考查到。
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八)对主旨的把握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
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
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
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
(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
③细节描写。
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在平常学习中要注意总结规律.说明文阅读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
所以,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进行适量的阅读训练之外,语文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法。
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题型一:辨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首先,理解并熟记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其次,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
题型二: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这种题型的命题形式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
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
解答这种题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回答“否”或“不能”;第二步,解释要删去的词语的意思;第三步,联系原文分析删去该词语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
题型三: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
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题型四: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
命题的形式通常有: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
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
(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
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
(3)依照常识回答。
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
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