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1-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坛经》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坛经》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落实文言文知识。
2.理解禅宗流派及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
3.感知佛理禅趣,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与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坛经》的思想内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禅宗流派及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与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表演欣赏法、多媒体展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当然有!”李渤一派得意洋洋。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脑袋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合十微笑:“奇怪了,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
李渤听了,当下恍然大悟:原来事物本无大小的分别,所大所小都生于人心。
二、研读课文
1.研读《慧能受法》思考:
(1).五祖为什么选择三更传法慧能,并叮嘱即速离去?
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选自《坛经行由品》衣为信禀,代代相传。是对自己修行的认可,是修行人的最高荣誉。人人皆想成佛祖。
(2).为何此间须速去?
姓名年龄学历住寺时间职位影响力
慧能 33岁识字不多 8个月饭头僧无人了解
神秀 65岁博综广闻 20年上座深孚众望
和神秀相比,慧能太不适合做六祖了。六祖的位置人们认为神秀是不二人选,是众望所归。可是慧能继承法嗣,众人心中如何安宁。尽管神秀不会妒忌,至少不会陷害慧能,从《神秀传》中的记载可知,初,秀同学能禅师与之德行相埒(liè),互得发扬无私于道也。尝奏天后请追能赴都,能恳而固辞。
——《神秀传》神秀的徒弟及信众心中如何能平。所以五祖弘忍才在三更半夜,人尽不知的情况之下,传法于他。
(3).为何非要传给慧能?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
我们教材后面的阅读指南上讲,慧能所作的偈更能体现出佛教空的思想,为何体现出空就好呢?为了更方便大家理解两首偈的境界高低,我们再来比较坛经中的另外两首偈子:
“戒定慧”合称三学,哪首偈语是神秀大师的?哪首偈语是慧能大师的?
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谁来谈谈为何慧能要更高一筹?
神秀更关注人的行为,慧能更关注人的内心;神秀更关注相,慧能更关注性;神秀更关注修行,慧能更关注修心。
2.研读《南能北秀》思考:
(1).文本是怎么评价顿悟、渐悟的?你的评价是什么?
何为顿法?用文中的语言讲:言下便悟,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顿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人有利钝,法无顿渐。
弘忍说,“合是吾渡汝”。
慧能回答:“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坛经•疑问品》
我们凡人总是分别,顿比悟好,性比相好,能比秀强,而慧能大师告诫我们不可分别,顿渐都是法,只是不同根基的人适合不同的法而已。
三、拓展延伸
明佛理禅趣,悟人生智慧
观书有感
朱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表面是在写景,实际上用巧妙自然的比喻写作者读书时心情舒畅惬意的感受。
诗中正面描绘池塘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因为常有活水注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内涵丰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塘之清澈,比喻人的心灵澄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水水清,死水水浊”,读书有所悟、有所得时的那种灵感涌动后思路更加清晰、精神焕发的境界,正是朱熹这个大学问家的读书的切身感受。
题张司业诗
王安石(宋)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是一首高度评价张籍诗歌成就的绝句。张籍诗歌具有平淡处见功底的长处,这种风格特征备受宋人的推崇。“看似寻常最奇崛”,是说张籍的乐府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浅易,实际上则是意蕴深厚,这样的作品不是简简单单写成的,而是作者反复推敲的产物。本诗的尾联不仅适用于评价诗歌,更适用于其他事物,正因为如此,它才是超越时空得以传承的人类普遍真理。对于寻常事物,不要只看到它朴素的外表,更要看到它内部所蕴含的哲理,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平中见奇、常中见异的本领。我们看待事物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要深入挖掘它的内部,但这一过程却是艰辛和困难的。
境由心生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一同游山玩水,走着走着,佛印忽然对苏东坡说:“你骑在马上的姿势十分庄严,好像一尊佛。”
苏东坡回答说:“你穿着一身黑袈裟,骑在马上好像一团牛粪。”
佛印笑着说:“从我口中出来的是佛,从你口中出现的却是粪。”
随从听到两人的对话,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又学习到了什么?心即是佛,所见皆佛,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步,于已,于别人,不都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四、作业布置
回去自己找一首哲理诗或哲理小故事进行感悟,和同学交流。
附相关阅读资料:
慧能,唐代僧人,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出生在广东新兴,生活、传法于广东。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这非凡的志向让弘忍刮目相看。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