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细菌的染色和形态观察分解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染色实验报告
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染色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
2.掌握细菌简单染色和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别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
3.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4.学习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染色原理:细菌生长于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如美蓝、甲紫、碱性复红或孔雀绿等)使其着色。
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易被带负电的酸性染料(如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着色。
2、革兰染色法原理:革兰染色法可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细菌的肽聚糖层较厚,经乙醇处理后使之发生脱水作用而使孔径缩小,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的肽聚糖层很薄,脂肪含量高,经乙醇处理后部份细胞壁可能被溶解并改变其组织状态,细胞壁孔径大,不能阻止溶剂透入,因而将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洗去而被脱色。
另外,革兰染色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认为是化学的差别,也有物理结构不同的结果。
如酵母菌细胞壁的成份完全与细菌不同,但具有革兰染色阳性反应。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仪器及用具:显微镜、酒精灯、火柴、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擦镜纸、镜油、无菌牙签2、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牙垢、未知菌S1和S33、试剂:结晶紫染液、革氏碘液、洗脱液(95%乙醇溶液)、番红染液四、实验步骤(1)简单染色1、载玻片的处理:用纱布将取出的载玻片擦干,把要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冷却待用。
2、涂片:左手持菌液试管,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待接种环冷却后在火焰旁从试管中取一环菌液,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一直径约2mm的均匀薄膜。
3、干燥: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
4、固定:将以干燥好的涂片标本朝上,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2~3次,要求载玻片温度不能超过60度,以手背触载片不烫为宜。
5、染色:滴加一滴结晶紫染液,染色1min。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实验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实验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和关键点3、识别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二、实验原理: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为什么要对细菌染色?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
简单染色法可用以观察微生物的形状、大小及细胞排列状态,是微生物技术中应用广泛,操作简便的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性染色法。
其原理是利用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结构的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而成的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经乙醇处理发生脱水作用,使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壁内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薄,网状结构交联少,且类脂含量较高,经乙醇处理后,类脂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被溶出细胞壁,再经番红复染后细胞呈红色。
三、实验器材1、菌种牛肉膏琼脂斜面28℃培养24h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斜面菌种,牛肉膏琼脂斜面28℃培养16h的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斜面菌种;2、仪器显微镜;3、材料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染色缸等。
4、染料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氏(Lugol)碘液,95%乙醇,0.5%番红染色液;细菌的简单染色步骤: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步骤:涂片,干燥,固定,结晶紫染色,水洗,碘液媒染,水洗,乙醇脱色,水洗,番红复染,水洗,干燥,镜检.五、实验关键步骤和注意点:1、玻片要洁净无油,否则菌液涂不开。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3. 熟悉细菌的分类方法,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等特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基本结构,以及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操作台、无菌试管、酒精灯、火柴、镊子、滴管、染色液(结晶紫、碘液、番红)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涂片制作(1)取无菌试管,加入适量的细菌培养液。
(2)用无菌镊子取少量细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
(3)用无菌盖玻片轻轻压在细菌培养液上,使细菌均匀分布。
(4)用酒精灯对载玻片进行轻微加热,使细菌固定。
2. 细菌染色(1)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结晶紫染液于载玻片上的细菌涂片上。
(2)染色约1分钟,然后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碘液。
(3)染色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4)用番红染液复染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3. 细菌观察(1)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光圈和焦距,使视野清晰。
(2)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染色特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2. 革兰氏阴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红色。
3. 革兰氏阳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观察(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观察(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实验二细菌的形态观察(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一目的要求1.了解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细菌的涂片与革兰氏染色技术。
2.初步学习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的染色方法,并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3.观察细菌的菌落平板,学会识别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特征,学会初步鉴别微生物的种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1.简单染色法原理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观察个体形态与细菌排列。
由于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一种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结晶紫对细菌进行染色。
美蓝是美蓝的盐酸盐,可解离为带正电荷的美蓝,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菌体着色。
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
简单染色过程: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涂片→ 固定→ 干燥→ 水洗、吸干→镜检→染色 1mim2.革兰氏染色法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 Hans Christian Gram于 1884 年创立。
它是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G + )和革兰氏阴性菌(G -)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过程: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乙醇脱色(95% 酒精,30s)→番红复染(30 秒)→干燥→镜检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革兰氏染色要点:(1)初染:用结晶紫,染色 1 分钟,水洗。
(2)媒染:加碘液覆盖 1 分钟后水洗。
(3)脱色:连续滴加 95%乙醇,约 30 秒,直到滴下的乙醇无色为止,水洗。
(4)复染:加番红染色 1 分钟,水洗。
(5)干燥。
(6)镜检:先低倍镜,后油镜观察。
注意:涂片要薄而均匀,脱色程度要控制得当。
学生做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革兰氏染色。
观察细菌个体形态与排列,绘图。
3.芽孢染色原理细菌的芽孢壁比营养细胞壁厚,致密,透性差,着色和脱色都比营养细胞困难,故一般采用一种碱性染料并在微火上加热,或延长染色时间,使菌体和芽孢都染上颜色以后水洗或稀酸冲去菌体的染料,芽孢仍保留颜色,再用另一种对比鲜明的染料使菌体着色,如此可明显区分芽孢和营养体结构。
实验2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染色
作业
绘革兰氏染色结果(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 菌/枯草芽孢菌) 绘芽孢染色结果 思考题:为什么芽孢染色需要进行加热, 能否用简单染色法观察到芽孢;革兰氏 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为什么? 下一实验:真菌形态观察
革兰氏染色步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涂片:载玻片中心加水一滴,无菌操作 挑菌,混于水中,涂开(大肠杆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或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
干燥,固定: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初染剂结晶紫进行染色:结晶紫液1分钟-水 洗 碘液媒染:再加碘液1分钟 然后用乙醇脱色:滴洗至玻片下端刚不显紫色 止-水洗 最后用复染剂(如番红)复染:番红染液1分钟- 水洗-吸干-显微镜观察。 经此方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 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 剂洗脱而使细菌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该 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基本原理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 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用乙醇 脱色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 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一碘的复合 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脱色和复染 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 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 质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 结晶紫一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 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
实验二. 细菌染色及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
p76、81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 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 重要性 掌握芽孢染色法,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
免疫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免疫学实验一、免疫细胞检测: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2、E花环形成试验3、大吞噬试验4、小吞噬试验二、凝集试验(玻片法)凝集+ 不凝集-细菌鉴定结果: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示教原理:结果:实验二细菌形态观察及革兰染色一、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2、杆菌3、螺形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革兰染色)(革兰染色)二、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1、芽胞2、荚膜3、鞭毛破伤风杆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革兰染色)(荚膜染色)(镀银染色)三、革兰染色1、步骤:2、结果:葡萄球菌呈色,为革兰性菌;大肠杆菌呈色,为革兰性菌。
3、简述革兰染色的技术关键及医学意义。
实验三细菌人工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观察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1、怎样配制100ml普通肉汤培基?2、含有%琼脂的培基为固体培基,制成平板用于;制成斜面用于。
3、含有%琼脂的培基为半固体培基,主要用于。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结果(记录菌落形态)2、在液体培基中的生长情况: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链球菌:3、在半固体培基中穿刺接种培养结果伤寒杆菌呈生长,运动;痢疾杆菌呈 生长, 运动。
三、细菌代谢产物的观察 1、糖发酵试验:产酸产气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2、蛋白质分解试验:阳性+阴性-3、细菌的色素:4、简述细菌代谢产物检查的意义。
实验四消毒灭菌与细菌分布试验一、记录并分析细菌分布检查的结果: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简述其在医学、药学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压力、温度及时间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要注意的是:三、紫外线杀菌试验1、培养后菌苔生长情况(绘图):2、简述紫外线杀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实验五药物的抗菌试验一、琼脂扩散法1、纸片法2、打孔法二、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试管法)药物:浓度:菌种:结果:报告MIC:实验六病原性细菌一、观察下列细菌形态并绘图链球菌淋杆菌结核杆菌(革兰染色)(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二、化脓性球菌1、葡萄球菌:阳性+阴性-2、链球菌:3、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O”或ASO试验):抗体效价为:简述其原理及临床意义:三、肠道杆菌:1、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在SS平板和双糖铁培养基中的菌落特点、生化反应、动力等。
试验二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造的观察-海南大学
实验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 进一步熟练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 观察和识别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二、实验的基本原理
•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细菌对革兰氏染色 有不同的反应(阳性和阴性): •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脂类,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 低,当以95%酒精脱色时,脂类被溶解除去,使得细胞壁空隙变 大,肽聚糖因95%酒精处理,其孔径会缩小,但由于肽聚糖含量 较少,细胞壁孔径缩小有限,使得结晶紫与碘形成的紫色染料复 合物被95%酒精洗脱出细胞壁之外,并被随后的红色复染剂染成 红色;
四、实验步骤
• 油镜的使用
1.用前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调节光亮度 3.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 4.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镜, 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 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 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留的油, 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1棉塞制作方法
2-2移液管灭菌前 的包装
二、培养基的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一)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2.5g 蛋白胨 5.0g 、 NaCl2.5g、琼脂10.0g、自来水500mL、pH7.2~7.4 。 (二)操作步骤: 1. 取一个1000mL烧杯,装500mL蒸馏水。 2. 按配方逐一正确称取各种成分,依次加入水中溶 解。 注意:a. 前一种成分溶解之后,才能加入下一种成 分 b. 蛋白胨、肉膏可加热促进溶解 c. 加热过程应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并 适当补充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
实验1(实验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
实验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一、目的与要求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掌握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操作步骤,学会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能将细菌分成两大类,即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在用乙醇进行脱色时,两种菌的细胞壁结构不同,阳性菌细胞壁为网状结构,比较厚,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而阴性菌细胞壁比较薄,颜色更容易洗脱出来,所以最终革兰氏阴性菌为红色,阳性菌为紫色。
三、实验材料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路戈氏碘液、95%酒精、番红染液。
器皿及材料:洁净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酒精灯、接种环、镊子、无菌水、洗瓶、染色盘、载玻片架、记号笔、75%消毒酒精瓶、废玻片缸、火柴等。
仪器: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染色步骤:(1)制片:接种环蘸取细菌液置于载玻片,酒精灯外焰加热玻片进行细菌固定。
(2)初染:添加结晶紫染色,1min后倾去染色液,蒸馏水冲洗至无色。
(3)媒染:吸干残留蒸馏水后,加入一滴碘液,作用1min,水洗。
(4)脱色:吸干残液后,加入95%酒精进行脱色,30s后水洗。
(5)复染:吸干残液后,用番红液复染,1min后,水洗。
(6)镜检:吸干残液后,低倍镜寻找目标物体,再用高倍镜放大目标物,目标视野添加香柏油进行观察。
2.平板划线(1)左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托住无菌平皿。
(2)盖子用食指和拇指掰开,右手持接种环进行第一区划线。
(3)酒精灯灼烧接种环至通红,晾凉后进行第二区划线(4)重复(3)进行第三、四区划线(5)将平皿置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过夜。
五、实验结果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个菌种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填于下表中,并描述菌体的颜色、形态、排列方式。
菌种名称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形态图菌体颜色紫色红色菌体形态圆形椭圆形菌体排列方式并列分散结论(G+或G-) G+G-。
实验二细菌的观察
细菌一般形态染色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了解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习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鉴别染色技术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菌的个体极微小,无色透明,必须借助于染色法,使细菌(或背景)着色,与背景(或菌体)形成明显的对比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构造。
染色方法主要有:见下图简单染色法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用染料有:碱性染料:结晶紫、碱性复红、龙胆紫、番红、中性红、孔雀绿等。
酸性染料:酸性复红、刚果红、曙红等简单染色一般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原因: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细菌细胞壁含有蛋白质或多肽,也就有等电点已知细菌的等电点pH为2~5。
革兰氏阳性菌为2~3,革兰氏阴性菌为4~5。
当细菌的培养液pH值大于等电点时,细菌带有负电荷;反之,带有正电荷。
一般,细菌的培养、染色、试验过程均在偏碱性(7~7.5)、中性、偏酸性(6~7)条件下,都高于细菌的等电点,故均带有负电荷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根据细菌对这种染色反应的不同,可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大类,其机理是由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不同和通透性不同的缘故。
革兰氏染色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及食品卫生检测都有重要意义。
革兰氏染色原理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菌龄培养基pH值染色技术:涂片质量、染色时间、脱色时间、染色脱色均匀度等三、实验器材1. 器材: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香柏油,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火柴,吸水纸,无菌牙签。
2. 染色液及试剂:石碳酸复红染液、碱性美蓝染液、结晶紫染色液,路戈氏碘液,95%的酒精,蕃红染色液,黑色素水溶液,蒸馏水。
3. 菌种: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新鲜斜面菌种各1支。
四、操作步骤(一)简单染色涂片火焰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二)革兰氏染色涂片→干燥→火焰固定结晶紫染色→水洗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水洗蕃红复染→水洗干燥镜检(三)口腔中微生物观察负染色五、实验报告1、实验结果绘图2、思考题(1)细菌制片过程应注意哪些?(2)试分析菌龄、培养pH、染色技术对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影响。
微生物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_图文_图文
染色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样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四、实验结果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绘图记录观察结果
思考题
1、在制作涂片中,为什么要进行固定这 一步?
2、革兰氏染色中哪一步关键,为什么?
革兰氏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 性和革兰氏阴性,是由这两类细菌细胞壁 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
二、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用初染剂 结晶紫进行初染,再用碘液媒染,然后用 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复染剂(如番红 )复染。经此方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 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胞 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使细菌染上复染 剂的颜色(红色),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
2、干燥:将涂片置火焰高处微热烘干或自然干燥。 3、固定:涂面朝上,通过微火2-3次。 4、染色:待玻片泠却后加结晶紫1-2滴于涂片上,覆盖涂
面染色1-2分钟。 5、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自玻片一端轻轻冲洗至流下的
水变无色为止(注:勿冲去菌体)。 6、干燥: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油镜观察并绘图。
二、实验原理---简单染色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其目的有二:一是 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二是增 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化 学固定两种方法。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 有的形。
二、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 ChristainGram氏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 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 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革兰氏染 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实验二、细菌革蓝氏染色、放线菌形态观察
印片法:取一洁净载玻片置于火焰上微热后,盖在菌苔
上,轻轻按压,使培养物(气丝、孢子丝或孢固定。
上:孢子丝
右上、右下:基内菌丝 和气生菌丝
2. 结果 革蓝氏染色阳性:深紫色 革蓝氏染色阴性:浅红色
3. 放线菌的观察
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也称营养菌丝,生长于培养基内,主
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营养菌丝一般无隔膜,内含有许多核质体, 直径约为0.2-0.8μm,但长度差别很大。色浅、较细。
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伸
实验二、细菌革蓝氏染色、放线菌形态观察
基本概念: 革蓝氏染色(Gram staining) 革蓝氏染色阳性(Gram Positive) 革蓝氏染色阴性(Gram Negative) 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 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 孢子丝(sporophore)
放线菌的基本特点
¾分枝丝状体,原核微生物 ¾革蓝氏染色阳性反应 ¾不运动 ¾大部分腐生菌,少数寄生菌,也有致病菌 ¾ 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 ¾ 许多酶和维生素的产生菌 ¾甾体转化、石油脱蜡、污水处理 ¾某些与植物共生固氮
放线菌的菌丝
1、营养菌丝 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
隔膜,直径0.2-0.8 μ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
[实验目的]
1. 学习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放线菌培养观察方法 3. 观察细菌形态及运动(活体观察)
[实验材料] 1. 菌种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及形态观察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及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2.学习掌握革兰氏染色技术,巩固学习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性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属于最重要的鉴别染色。
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两类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20-80nm),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网状结构紧密。
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2-3nm),主要成分是脂蛋白和脂多糖。
细菌经过初染和媒染,在细胞内形成深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当用酒精脱色时细胞壁脱水,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层网状结构孔径收缩以至关闭,阻止不溶性复合物结晶紫-碘的逸出,这样使菌体呈蓝紫色。
阴性菌脂类物质溶解,结晶紫-碘复合物随之被洗脱出,用复染剂复染后菌体呈复染后的红色。
三、实验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约24小时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
2.仪器普通生物显微镜显微镜3.材料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滤纸、酒精灯、接种环等4.染料草酸钱结晶紫染色液、路哥氏(Lugol)碘液、95%乙醇、0.5 %番红染色液四、实验流程涂片→干燥→固定→初染1min→水洗→媒染1min→水洗→脱色10-30s→水洗→复染1min→水洗→滤纸吸干→镜检。
五、操作步骤1.涂片取洁净的载片一张,将其在火焰上微微加热,除去上面的油脂,冷却,在中央部位滴加一小滴生理盐水,用接种环在火焰旁从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混合。
烧去环上多余的菌体后,再用接种环将菌体涂成直径1cm 的均匀薄层,以淡淡的乳白色为宜。
制片是染色的关键,载片要洁净,不得玷污油脂,菌体才能徐布均匀。
注意初次涂片,取菌量不应过大,以免造成菌体重叠。
2.干燥涂布后,待其自然干燥或在酒精灯上方稍微加热,切勿靠近火焰。
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与革兰氏染色
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细菌是否着色,从而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了解染色结果
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染料,使细菌呈 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区分革兰氏阳性 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细菌是否被染 色以及呈现的颜色,从而确定细菌的 革兰氏类型。
革兰氏染色的目的是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因为这两种类 型的细菌在染色结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03 实验材料
菌种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另一种常见的细菌样本,具有不 同的染色特性。
染色液
结晶紫染色液
用于细菌的简单染色。
革兰氏染色液
用于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简单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染料对细菌的亲和力不同,将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从而区 分不同类型的细菌。
简单染色方法简便、快速,但染色效果不如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原理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使用结晶紫、碘液和酒精 等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利用结晶紫和碘液对细菌的亲和力不同,将细菌染 成紫色或红色,再通过脱色剂酒精将细菌脱色,最后用番红和碘液复染。
其他试剂和器材
显微镜
用于观察染色后的 细菌。
酒精灯和接种环
用于加热染色液和 接种细菌样本。
无菌水
用于清洗玻片和细 菌样本。
载玻片和盖玻片
用于放置和观察细 菌样本。
吸管和滴管
用于吸取染色液和 其他试剂。
04 实验步骤
细菌的简单染色
01
02
03
涂片制作
将细菌均匀涂在载玻片上, 晾干后进行染色。
染色
出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特点。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1)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目的和要求】1.熟悉细菌染色的常用染料和一般程序。
2.掌握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结果观察及意义。
3.熟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压滴法和悬滴法)的方法与结果观察。
4.熟悉细菌的特殊染色法。
【试剂与器材】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2.试剂:革兰染色液、细胞壁染色液、芽胞染色液、鞭毛染色液、生理盐水等。
3.其他: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香柏油、蜡笔、擦镜纸、脱油剂等。
【实验内容】一、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细菌染色法分单染法和复染法。
单染法是用一种染料去染,所有细菌都染成一种颜色;复染法是用多种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不同细菌可染成不同的颜色。
大部分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相同,即: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革兰染色法。
二、革兰染色1.染色原理(1)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I2~3)比革兰阴性菌(pI4~5)低,在同一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要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性牢固,不易脱色。
(2)化学学说:革兰阳性菌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镁盐,与进入胞浆内的结晶紫和碘牢固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95%酒精脱色;而革兰阴性菌含此种物质少,故易被乙醇脱色。
(3)通透性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较厚,含脂质少,脱色时,乙醇不易进入,而且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阻碍结晶紫和碘复合物渗出。
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较薄,含脂质多,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
2.方法(1)涂片:取清洁无油迹的载玻片1张,用蜡笔划线将其分成左右两格。
用接种环先挑取生理盐水1~2环于载玻片每格中央,再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少许菌落与生理盐水研匀,涂成直径约1.5cm的菌膜。
(2)干燥:让涂片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火焰较远处微微加热烘干,但切勿靠近火焰。
实验二细菌的染色及形态观察
实验二细菌的染色及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染色的基本原理。
2、掌握细菌的简单染、革兰氏染色及其他染色方法。
3、观察和识别细菌的形态及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二、实验说明细菌菌体微小、而且折光率低,在显微镜下特别是在油浸物镜下几乎与背景无反差,很难看清楚,如将其染色,使折光率增大,便容易观察。
由于菌体的性质及各部分对某些染料的着色性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的染色方法来区别不同的细菌及其结构。
用于细菌染色的染色剂是苯环上含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化合物。
发色基团使化合物本身具有染色之能力,助色基团有电离特性,可以于被染物结合,使被染物着色。
染色剂有三种:酸性染色剂(电离后分子带负电荷);碱性染色剂(电离后分子带电荷);复合染色剂(在电离后分子不带电荷,故也称为中性染色剂)。
酸性染色剂主要用于染细胞质;碱性染色剂主要用于染核和异染颗粒等细胞结构;复合染色剂主要用来染螺旋体和立克次氏体。
三、实验材料1、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2、酒精灯、接种环、载玻片。
3、石炭酸复红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荚膜染色液、鞭毛染色液(配方见附录)。
四、方法步骤(一)简单染色法步骤: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1、涂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馏水,以无菌操作法,从斜面上挑取少量菌种,在载玻片上和水混合后,涂成一均匀薄层。
2、干燥固定涂片让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有时为使其干燥得快点,也可在酒精灯上加温,但勿贤紧靠火焰。
3、固定待涂片干燥徨,手持载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向上,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几次(用手背触载玻片背面,以不烫手为宜),待冷却后,再加染料。
4、染色玻片置于水平位置。
加石炭酸复红液于菌膜部位。
染1-2min。
5、水洗倾去染液,斜置玻片,用很细水流的自来水冲洗(切勿使水流直接冲刷在菌膜处),直至洗下水呈无色为止。
6、干燥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
(二)革兰氏染色法步骤:涂片干燥固定结晶紫染色水洗吸干 95%酒精脱色水洗吸干蕃红复染水洗干燥镜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教: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观察
复染: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进行染色。 革兰染色、抗酸染色、荚膜染色等
(一)简单染色
单染染色步骤
1 涂片:
在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然后刮取少许菌苔在盐水中乳磨 使之乳化,涂成直径约为0.5cm - 1cm的菌膜。
2 干燥:
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也可在远离火焰上方微微烘干。但 切勿靠火焰以免烤焦标本。
3 固定:火焰固定。 固定的作用:杀死细菌;使细菌与玻片粘附3.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
掌握:
1. 细菌单染色和革兰染色的方法和意义
2. 细菌染色标本的制备技术
上次结果观察
细菌的分离接种
1)固体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细菌生长状态的观察:
观察平板上可有不同的菌落长出。
菌落大小; 形状(圆形或不规则); 硬度(粘稠或易碎); 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或透明); 边缘(整齐、不整齐); 颜色(色素); 表面(光泽、粗糙、平滑、凸起、凹下、干燥、湿润等); 菌落与培养基的关系(粘连、溶血与否)。
革兰染色的步骤
1:制片 3:固定 2:干燥 4:染色: 初染:结晶紫 1分钟
媒染:碘液
脱色:95%酒精
1分钟
半分钟
复染:稀释复红
半分钟
革兰染色结果判断
紫
球
碘
阳
酒
杆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以辅助鉴别细菌。
细菌染色多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 结晶紫等,原因在于:
1、细菌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等电点较低, 在pI2-5之间。故在近于中性的环境中,细菌多带
负电荷,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
2、细菌胞质中含有大量呈酸性的RNA,也与碱
性染料有亲和性。
细菌的染色方法 单染和复染
单染: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
使细菌蛋白凝固后保持其固有的外形;改变对染料的通透性。
4 染色: 滴加结晶紫、稀释复红或碱性美兰液1~2滴,使染 液盖满菌膜, 1~2分钟后,用细小流水洗去多余的 染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轻轻吸干。 (切忌拖、拉)
5 镜检观察结果: 用结晶紫染色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变形杆菌成紫色; 复红染色者均为红色;碱性美兰染色者均为蓝色。
单染色法过程
1、涂片:先在玻片上放一滴生理盐水,然后 刮取菌苔在盐水中乳化,涂成直径约为0.5cm的 膜。 2、干燥:在远离火焰上方微微烘干。 3、固定:火焰固定。 4、染色:滴加结晶紫、稀释复红或碱性美兰 液染色1~2分钟后,用细小流水洗去多余的染液。 5、镜检
(二)复染
革兰染色法
丹麦的细菌学家C.Gram 1884年发明革兰染色法
正常人体皮肤及随身物品的细菌检查
结果:通常除用碘液消毒的手指外,其余手指或
杂物接触的培养基表面都有数量不等的菌落长出。
观察菌落直径大小,形状,透明度,硬度,表面, 边缘,颜色,菌落与培养基关系等。
呼吸道细菌的检查 — 咳碟试验
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并进行计数分析。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 显微镜直立放稳,打开显微镜光源
通透性学说:
脱色剂较易通过G-菌的细胞壁,将染料和碘 的复合物溶解洗出,故易脱色。G+菌的细胞壁通 透性低,酒精不易通过,故不易脱色。
近年来认为,95%酒精可使G+菌的细胞壁脱 水形成屏障,染料和碘的复合物不能透出;而G菌不仅无此屏障,且其细胞壁的脂类含量较G+菌 多,酒精对其表面脂类的溶解也可能是G-菌容易 脱色的一个因素。
1、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2、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芽胞、荚膜、鞭毛、菌毛
3、特殊染色结果观察
抗酸染色
细菌的染色
细菌是无色半透明的微小生物,肉眼看不到, 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够观察。然而,未经染色的
细菌标本,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粗略地看见其
形态和大小,只有经过染色后才能观察清楚。染色
后镜检,不但可以识别细菌的各种不同结构,还可
革兰染色的原理:
等电点学说
化学学说 通透性学说
等电点学说:
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I 2-3)比革 兰阴性菌的等电点(PI 4-5)低,在pH=7 的染液中,革兰阳性菌所带的负电荷比 阴性菌多,因而摄取碱性染料比较多且 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
化学学说 :
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内含有某些特殊化 学物质,一般认为是核糖核酸镁盐,能与 染料和碘液结合成为稳定的化学物,不易 被酒精溶解脱色。
微生物学实验二
细菌的染色和形态观察
(验证性实验)
微生物学教研室 郭棵棵
实验内容
上节课实验结果观察
显微镜油镜头的使用与保护
示教: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的观察
操作:单染色、革兰染色 材料: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汤培养物 载玻片 2张/人 1支/6人
教学目标
了解:
1.显微镜油镜镜头的使用与保护
α -溶血
β -溶血
γ -溶血
2)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上细菌生长状态的观察:
清晰(无动力) 注意在穿刺线上细菌生长的状态 向四周扩散(有动力)
3)观察细菌在肉汤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 有无菌膜、菌膜厚度,混浊度, 有无沉淀、沉淀的性质是絮状、粘液状或颗粒状。
空气中细菌的检查——菌落计数的方法
每100cm² 培养基在空气中暴露5分钟,其表面接受自然 沉降的细菌数约相当于10升空气中所含的细菌量。 每块平板的菌落数=4块平板的菌落总数/4 100cm² 面积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每块平板的菌落数 /πr² )x100 每 m³ 空气中活菌数=(100cm² 培养基上菌落平均数/30) x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