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解离平衡

合集下载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01
沉淀的生成或溶解会改变溶液 中离子的浓度,进而影响酸碱 解离平衡。
02
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中,沉淀 的生成或溶解会消耗或释放氢 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从而影响 酸碱解离平衡。
离平衡的移动,例如某些 难溶性盐的溶解度与溶液的pH 值有关。
酸碱解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相互影响
01
02
03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存在动 态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酸碱解离平衡和 沉淀-溶解平衡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某些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 可以形成离子对或共轭酸碱对。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酸碱解离平 衡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相互影响 对于化学反应的调控和分离提纯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待测离 子的吸光度,分析酸碱解离平衡和沉 淀-溶解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
05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 解平衡的实际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酸碱反应控制
酸碱解离平衡在化学工业中用于控制反应条件,例如中和反应、酸洗、 碱洗等过程。通过调节酸碱度,可以实现对反应速度、产物纯度和产率 的优化。
02
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 ,也是热力学平衡的一种表现。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01
02
03
温度
温度对沉淀-溶解平衡有显 著影响,一般来说,温度 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 亦然。
浓度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对沉淀溶解平衡也有影响,一般 来说,浓度越高,沉淀的 量越多。
溶液的离子强度
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沉淀-溶 解平衡也有影响,一般来 说,离子强度越高,溶解 度越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第三章 酸碱解离平衡

第三章 酸碱解离平衡
概念
举例说明:
50 mL 纯水 pH = 7 50 mLHAc—NaAc (c(HAc)=c(NaAc)=0.10mol· -1) L pH = 4.74 加入1滴(0.05ml) 1mol· -1 HCl L pH = 3 加入1滴(0.05ml) 1mol· -1 NaOH L pH = 11
H2O H++OH-
实验测得295K时,1L纯水中仅有10-7 mol水分子电离, 所以[H+]=[OH-]=10-7 mol· -1。根据化学平衡原理, L
Kw=[H+] [OH-]=1.0×10-14
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意义: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 和[OH-]之积为 一常数,温度升高, Kw增大,但常温下一般可认为 Kw=1.0×10-14。
Ac–和H2O,当达到新平衡时, c(Ac–)略有增加, c(HAc)略有
19 减少, c ( Ac ) 变化不大,因此溶液的c(H+)或pH值基本不变。

c ( HAc )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弱酸弱碱盐组成的缓冲溶液:HAc—NaAc,H2CO3—NaHCO3
初始浓度 平衡浓度 HA ca ca – x H+ 0 x + A- cs cs + x
x y x
( x y z )( x y ) 0 . 100 x x
2

x
2
0 . 100 x
K 1 1 . 32 10
θ 4
7
又 K 1 很小,
4 1
θ

0 . 100 x 0 . 100
4

酸碱解离平衡1问三种酸碱理论的要点及优缺点答酸碱

酸碱解离平衡1问三种酸碱理论的要点及优缺点答酸碱

第8章酸碱解离平衡1、问三种酸碱理论的要点及优缺点。

答:(1)酸碱电离理论: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称为酸。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

优点:对酸碱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阶段;可以计算酸碱的pH值。

局限性:①只适用于水溶液体系,无法说明非水溶液中的酸碱问题;②酸碱仅限于中性化合物。

③碱仅指氢氧化物, 不能解释Na2CO3、Na3PO4等物质的碱性。

(2)酸碱质子理论:酸: 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碱: 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是碱。

优点:扩大了酸碱范围,提出离子酸和离子碱;可以使酸碱pH值的计算更简单。

局限性:酸只限于质子酸,而把非质子酸如BF3等排斥在外.(3)酸碱电子理论路易斯酸: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都是酸, 因此又称为“电子对接受体”。

路易斯碱: 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都是碱,因此又称为“电子对给予体”优点:以电子对的给出和接受来定义酸和碱,使酸碱范围进一步扩大.,比电离理论和质子理论更全面、更广泛,是化学反应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局限性:适用们面太广,酸碱的特征不明显;酸碱电子理论不能进行定量计算。

2、问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的区别与联系。

答:1)同离子效应的产生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盐效应的产生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组成的强电解质。

2)同离子效应解离度大大降低, 影响很大; 而盐效应解离度稍稍增大, 影响较小;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同时存在时, 不考虑盐效应。

4)要能计算同离子效应对解离度的影响;而盐效应不要求计算,只要求会讨论。

3、问怎样选择和配制缓冲溶液?答:1)选择合适的缓冲对。

尽可能选PKaΘ与所需pH值接近的缓冲对。

2). 再调节缓冲比(C碱/C酸), 使缓冲溶液的pH达到所需pH值。

3)注意实用性。

所选缓冲系物质应稳定、无毒,不能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酸碱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吴心悦

酸碱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吴心悦

酸碱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吴心悦酸碱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在化学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

解离度是指溶液中酸、碱分子中离子化的百分比,而解离平衡常数是指一个化学反应中离子化产物的浓度之比与反应物的浓度之比。

本文将介绍酸碱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

一、酸碱解离度的测定方法1.酸碱指示剂法酸碱指示剂法是一种直接、容易测定解离度和判别酸碱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指示剂的酸碱性质变色的特性,较为简便。

但该方法的精度依赖于指示剂的选择,并且对于弱酸、弱碱的酸碱度测定有较大误差。

鉴于此,该方法通常用于常见强酸强碱的酸碱度测定,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导率来测定解离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溶液中施加电场,使得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移动,进而产生电流,从而测量电导率。

其优点为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完成测量,但此方法对电解质浓度和离子种类的变化较为敏感,存在较大误差。

3.氢离子浓度法(酸度计法)氢离子浓度法(酸度计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测定解离度的方法。

其优点为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或玻璃电极进行该测定,具有精度较高的优点。

该方法通常用于弱酸、弱碱的解离度测定。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确定酸碱物质间的反应量和浓度关系,从而测定解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酸和碱的溶液中逐渐滴入反应物质,利用滴定终点时pH值的变化关系,测定酸碱弱度,并计算解离平衡常数。

鉴于其精度较高,该方法常常被用于弱酸、弱碱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2.电动势法(电池法)电动势法(电池法)是一种通过电势差来测定解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两种含有相同阳离子和不同阴离子的溶液间的电势差,测量溶液间的反应量,进而计算解离平衡常数。

该方法通常用于涉及硫酸铜、硫酸锌等化合物的水合离子解离平衡常数测定。

综上所述,酸碱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各不相同,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来选择不同的方法。

对于不同的分析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第8 章酸碱解离平衡8-1-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1. 水的离子积常数(KӨ)wH2O(l)H+(aq)+ OH-(aq)K wӨ= [ H+ ] [ OH-]H2O H++ OH- H> 0 吸热反应T升高时,K wӨ值变大;降低时,K wӨ值变小。

8-1-3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H 3PO 3H 2CO 3, H 2S, H 2SO 3二元酸H 3PO 4, H3A S O 4三元酸三元弱酸的解离:(3) 负二价的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第二级解离常数K 2。

(1) 其[H +] 是由第一步解离决定;(2) 负一价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体系中的[H +];和二元酸相似,三元酸也是分步解离的,K 1,K 2,K 3相差很大。

从多元酸的讨论中可得类似结论:二元弱酸解离①二元弱酸的[ H+]由第一步解离决定。

②溶液的负一价酸根浓度也由第一步解离决定。

③负二价酸根浓度由总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更方便。

④在强酸溶液中,[H+]取决于强酸的浓度。

8-1-4 缓冲溶液例8−6缓冲溶液的组成为c(HAc)= 0.10 mol ·dm-3酸(NaAc) = 0.10 mol·dm-3c盐求(1)其pH;(2) 向1dm3 该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0.01 mol 盐酸和0.01 mol 氢氧化钠,pH 值各变成多少?忽略加入酸碱时的微小体积变化; (3) 将1.0 dm3 该溶液加水稀释至10 dm3,引起的pH 变化。

(HAc)= 0.10 mol ·dm-3 缓冲溶液c酸(NaAc) = 0.10 mol·dm-3c盐①溶液pH = 4.74②加入0.01 mol H+ ,pH = 4.66③加入0.01 mol OH–,pH = 4.82④加水稀释10倍,pH = 4.74Ac-可与H+ 结合生成HAc,抵抗H+,称为抗酸组分。

HAc可与OH-反应生成Ac-,抵抗OH-,称为抗碱组分。

第5章酸碱解离平衡

第5章酸碱解离平衡

ceq (H2CO3 ) ceq (OH ) ceq (HCO3 )
三、共轭酸碱对的 K a 与 K b 的关系
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质子转移反应
HKAa (HHA)2O Kb (AA )HK3wO+
ceq (A ) ceq (H3O )

ceq (OH ) c
ln K2 K1

r Hm R
1

T11 T2源自 温K度W/ K
水2的73离子积 295
373
KceqΘ(wH3O )0.1离3×子1的0–平14 衡1浓.0度×10–14 7.4×10–14
水的ceq电(O离H过) 程离吸子热的平衡浓r度Hm 55.84kJ mol1
Ka (HA)
ceq (HA)
A H2O HA OH
Kb (A )
ceq (HA) ceq (OH ) ceq (A )
HA H2O A H3O+
A H2O HA OH Ka (HA) Kb (A ) Kw
Ka (HA)
ceq (HA)
ceq (H3O+ ) ceq (A )
ceq (A ) ceq (H3O )
Ka (HA)
ceq (HA)
ceq (H3O+ )
[ c(HA)

ceq (H3O+ ) ] Ka (HA) ceq (H3O+ )
BCl3+:NH3=Cl3B ←NH3 AlCl3 + Cl– = AlCl4–
Cl
NH3
B
Cl

大学无机化学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大学无机化学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C C-Cα
Ka
=
—(C—α —)2 C - Cα
=
—Cα—2 1-α
00


想一想:浓度越稀 电离度越大,酸度
越大。这种说法对
吗?(F)
当α <5%,即c/Ka>400时, 1-α ≈1
因此 Kaθ =Cα 2 KaθC=[H+]2 [H+] =KaθC

α = —KC—a—θ
此式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浓 度越稀,电离度越大。
H3O+ + Ac-
K

a
aH aAc aHAc
在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中,实际上是活度 商满足上式所表示的关系,因为活度是溶液中 各物质实际上起作用的浓度。
5
•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中,可认为活度系数为1:
K
a
[H ][ Ac ] [ HAc ]
式中[H+]、[Ac-]和[HAc]都是平衡时的浓度(mol/L),
2.影响解离度的因素
对于某一电解质,影响解离度的因素有: (1)溶剂的性质 一般来讲,溶剂分子的极性越大,电解质
在极性溶剂中越容易解离,非极性或极性 很弱的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则不能使 电解质解离。 讲解离度的大小时,还应指明是在何种溶 剂中的解离度。
12
(2)溶液的浓度 解离度随溶液的稀释而增大。 (3)温度 解离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解
K

a
C0
求一元弱酸的[H+]公式。
7
一元弱碱的OH-离子的计算公式:
[OH ] Kb C0
当α<5% 或C0/Kbθ> 400, C0- [OH-] C0,可 简化为: 解离常数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其 表达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以解离反应方 程式为基准,有些浓度是用离子浓度表示。

无机化学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
6.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2) 溶液的 ) 溶液的pH pH = -lgc(H3O+) pOH = -lgc(OH-) 298K的纯水中: 的纯水中: 的纯水中 KӨw = c(H+) c(OH-) = 1.0×10-14 ×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 pKӨw = pH +pOH = 14.00
无机化学
6.1 酸碱理论
6.1.2 酸碱质子理论 (1) 定义 定义:
的分子或离子。 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凡是能释放出质子 的分子或离子 碱: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凡是能与质子 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质子酸) 质子的给予体; 即:酸(质子酸 —— 质子的给予体; 质子酸 质子碱) 质子的接受体。 碱(质子碱 —— 质子的接受体。 质子碱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无机化学
6.1 酸碱理论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生 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 成酸碱配合物的过程,并不发生电子转移。 成酸碱配合物的过程,并不发生电子转移。 H ∣ HCl + :NH3 → [H—N→H]+ + Cl∣ H F ∣ BF3 + :F- → [F—B←F]∣ F NH3 ↓ Cu2+ + 4:NH3 → [H3N→Cu←NH3]2+ ↑ NH3 无机化学
H+ (aq) + OH-(aq)
∅ KW = c(H3O+ ) ⋅ c(OH− )
1、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水的离子积随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吸热反应,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的纯水中: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98K的纯水中:c(H+) = c(OH-) 的纯水中 =1.0×10-7mol·L-1 × KӨw = c(H+) c(OH-) = 1.0×10-14 × 2、任何稀水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OH–,且 、任何稀水溶液中同时存在 KӨw = c(H+) c(OH-)

教材《无机化学》第8章酸碱解离平衡

教材《无机化学》第8章酸碱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 第8章 酸碱解离 平衡
• 酸碱解离平衡概述 • 酸碱解离平衡的表示方法 • 影响酸碱解离平衡的因素 • 酸碱解离平衡的应用 • 酸碱解离平衡的实验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酸碱解离平衡概述
酸碱解离平衡的定义
01
酸碱解离平衡是指酸或碱在水溶 液中,由于溶剂的作用,使酸或 碱的解离平衡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酸 碱解离平衡的因素,加深对酸碱反应本质的理解。
实验原理
酸碱解离平衡是溶液中酸和碱的离子化过程,受到离子强度 、同离子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酸 碱解离常数,可以进一步探究酸碱反应的规律。
实验步骤与操作
01
02
03
04
步骤一
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结词
络合、沉淀、氧化还原等反应影响酸碱解离平衡。
详细描述
除了温度、浓度和同离子效应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酸碱解离平衡产生影响。例如,络合反应可以与酸碱分子 结合形成络合物,沉淀反应可以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这些都会影响酸碱的解离平衡。此外,氧化还原反应也会 改变酸碱的解离平衡。
04
酸度常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测定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下的pH值, 再根据pH值计算出Ka值。
理论计算
根据酸或碱的分子结构,利用量子 化学计算方法计算出Ka值。
应用软件
利用一些专门用于化学计算的软件, 如ChemOffice等,也可以方便地计 算出Ka值。
酸度常数的应用
判断酸或碱的强弱
Ka值越大,表示酸或碱的解离程度越大,酸性或 碱性越强。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常常 涉及到酸碱解离平衡,影响药物

无机化学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
2、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对一元弱碱
NH3 H2O
NH
+ 4
+OH-
Kθb
[NH4+ ][OH- ] [NH3 ]
Kb
[OH ]2 c0 [OH ]
碱式解离平衡常数越大,它的 碱性就越强。温度的函数。
[OH ] c0Kb
(c0 / Kb 400)
一元弱碱近似 计算的条件 。
c 0
17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
c0 1.0105 mol dm3时
由于c0/Kaθ=1.0×10-5/1.8×10-5=0.55<400, 所以不能近似计算。 若采用最简式计算
[H ] c0Ka 1.0105 1.75105 1.33105 mol dm3
显然那计算结果是不合理的。
Ka
11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
⑷应用解离平衡常数可以推导出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 氢离子浓度、氢氧根浓度的最简公式:
[H ] Kθac0
[OH ] Kθbc0
注意:使用公式必须符合近似计算的条件,若不符合条 件,必须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求氢离子浓度或氢氧 根浓度。
12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
二、解离度
10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
3、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 ⑴ Kaθ 、 Kbθ 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利用其数值的大小, 可以估计酸碱的强弱。
• 通常: Kaθ、 Kbθ = 10-2 —10-7 之间为弱酸、弱碱; Kaθ、 Kbθ< 10-7 为极弱酸、极弱碱,如HCN ,Kaθ=6.20×10-10 ;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Chapter 8 Acid-base Equilibrium

4.解离平衡

4.解离平衡

这种酸碱的定义涉及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使酸碱理
而下面各种物质均可以给出电子对,是碱 ‥ ‥ ‥ OH- [∶O∶H ]- , NH3 (H∶N∶H), F- [∶F∶]- ‥ ‥ ‥ H 酸和碱之间可以反应,如
NH3 Cu 2 4NH3 H3 N Cu NH3 NH 3
子成分(NH4Cl 、 Na2CO3、K2O 、NH3,有机胺)的
物质也表现出酸碱的事实。
二、酸碱质子理论
丹麦化学家布朗期特(J.N.Bronsted),英国化学家劳 莱(T.M.Lowry) 1923年各自独立的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定义 酸: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的给予体。
碱:能接受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的接受体。
b) 计算 1.0×10–3 mol ·L–1 NH3 ·H2O 的 [OH-] 和解离 度。 已知 HAc 的 Ka =1.8×10–5,NH3· H2O的 Kb =
1.8×10–5
解: a) 反应方程式 各物质起始浓度/mol.L-1
HAc 0.10
H+ + Ac- 0 0
各物质平衡浓度/mol.L-1
酸 碱 酸碱配合物
2
第一列 Fe3+ Cu2+ H+ BF3 AlCl3 SiF4 CO2 I2 + + + + + + + +
第二列 6H2O 4 NH3 H2O NH3 Cl– 2 F– OH– (CH3)2CO 路易斯碱
第三列 [Fe(OH2)6]3+ [Cu(NH3)4]2+ H3O+ F3BNH3 [AlCl4]– [SiF6]2– HCO3– (CH3)2COI2 配合物)

酸碱解离平衡

酸碱解离平衡
8
二、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activity and activity coefficient) 一般来说,aB<cB, B <1。溶液愈稀,离子
间的距离愈大,阴、阳离子间的牵制作用愈
弱,离子氛和离子对出现的概率愈小,活度
与浓度间的差别就愈小。
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小,且离子所带电荷
数也少时,活度接近浓度,即B 趋近于1
相同浓度的不同电解质,它们的离解度 分别与其离解平衡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
22
2、多元弱酸碱的离解平衡
H3PO4
+ H+ H2 PO4
θ Κ a1 [Η ][Η 2 PO4 ] 7.52 10 3 [Η 3 PO4 ]
H2 PO
4
2 HPO4 + H+

Κ
2 HPO4
25
例 :25℃时,向lL浓度为0.1mol· L-1HAc溶液 中加入0.1molNaAc,求HAc的解离度。(设溶 液总体积不变,KθHAc=1.76×10-5) 解、 HAc 0.100-x H+ +Acx 0.100+x
x(0.100 x ) 1.76 10 5 0.100 x
1 (3) I [b z 2 (K ) b z 2 (Br ) (Br ) 2 (K )
1 [(0.020mol kg1)( 1)2 (0.020mol kg1)( 1)2 2 (0.030mol kg1)( 2)2 (0.030mol kg1)( 2)2]
§3.2 弱电解质溶液
一、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 HA H + + A-
[H ][A ] θ Ki [HA]

酸碱解离平衡

酸碱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结合质子的物质是碱。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深入探讨了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这是描述酸碱解离程度的重要参数。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解离,其解离程度可用解离常数来衡量。对于一元弱酸或弱碱,其解离常数与溶液的酸碱度(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设定弱酸的浓度为c,解离度为α,我们可以推导出溶液达到解离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并进一步计算出溶液的pH值。值得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越小,其解离度越大,这意味着在稀溶液中,弱酸或弱碱的解离程度会更高。此外,我们还引入了pOH的概念,它是描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与pH值有着互补的关系。最后,我们以H3PO4为例,探讨了多元弱碱体系的解离行为。

3-2 酸碱解离平衡

3-2 酸碱解离平衡

注意
酸碱反应的术语

根据酸碱定义,酸失去质子变成碱,
碱得到质子变成酸——共轭关系。

因质子得失而相互转化的每一对酸 碱——共轭酸碱对。 (conjugated pair of acid-base) 通式 酸 H+ + 碱 酸碱半反应
例如 H2PO4H+ + HPO42NH4+ H+ + NH3 Fe(H2O)63+ H+ + Fe(H2O)5(OH)2+
胃 液 柠檬汁 醋 葡萄汁 橙 汁
唾液 牛奶 纯水 血液 眼泪 氧化镁乳
尿 液 暴露在空气中的水
2) 一元弱酸水溶液的pH
酸- acid
碱 -base
•解离平衡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HA(aq) + H2O(l)
H3O+(aq)+A–(aq)
[c(H3O+ )/ c ][ c(A- )/ c ] Ka (HA) = [c(HA) / c ]
凡是能给出质子(H3O+)的物质都 是酸 凡是能得到质子(H3O+)的物质都 是碱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得到质子的物 质是两性物质
如:
HCl HAC NH4+ Fe(H2O)63+
如: Cl- AC- CO32NH3 [Fe(H2O)5(OH)]2+ 如: HCO3-, H2O
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电离理论中的盐, 在质子理论中都是酸、碱或是非酸非碱物质,如 NaCO3中的CO32-是碱, Na+是非酸非碱物质.
酸碱电子理论摆脱了酸必须含有H的限制,包括的范围更广。
2. 酸碱离子平衡及pH计算

第八章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第八章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2) 性质
表示水溶液中酸碱性强弱的标度,pH 越小,酸性越强。
(3) 范围
仅表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 1mol·L-1以下的溶液的酸碱性。
(4) 应

实用文档
21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常见液体的pH
名称 胃液 柠檬酸
醋 葡萄汁 橙汁 尿液 暴露在空 气中的水
pH 1.02.0
x2/c
(条件:c >400Ka )
实用文档
5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即: c(H 3O)c(A-)c cK a
2、解离度 (Degree of Dissolution)
已解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α 溶液中原电解质分子数
c(H 3O ) 100% c(HAc)
100 %
H3O+(aq) +Ac-(aq)
平衡浓度/(mol·L-1) 0.1-x
K a(H A {c(cH { 3O c)()H } c({ A A -)c } cx )(0} 0. 1 .x x 1 )00
0.1±x≈0.1
x0= Ka =1.8×10-5 c(H3O+)=1.8×10-
αc(H 3O )100 51 m% ol. ·8 1L 0 -51100 0% .018%
实用文档
2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简写
Ka
(HAc{c)(H3O)}c{(A)c} {c(HAc)}
Ka :一元弱酸解离常数
(Dissolution Constant of Weak Acid)
对于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五章酸碱解离平衡

五章酸碱解离平衡
在一元弱碱 A 的水溶液中,存在下述质子转 移平衡:
A + H 2O H A ++O H H 2O + H 2O H 3O ++O H
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c e q (O H ) c e q (H 3 O + ) c e q (H A + )
当 c(A )K b(A )/c2 0K w时:
pO H
def
lg ceq (OH ) c
pKwd e f lgKw
pH,pOH 和 pKw 之间的关系为: pH +pOH=pKw
pH 和 pOH 都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但 习惯上采用 pH。
pH=pOH=7,溶液呈中性; pH<pOH,pH<7,溶液呈酸性; pH>pOH,pH >7,溶液呈碱性。 H3O+ 浓度与 pH 之间有如下关系:
基础化学中计算H3O+ 浓度或 浓度时通常 允许有不超过±5%的相对误差。当两个数相加减
时,若其中的较大数大于较小数的20 倍时,可以
将较小数忽略不计。
一、一元弱酸溶液 H3O+ 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酸 HA 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
平衡:
H A + H 2O A + H 3O +
H 2 O + H 2 O O H H A )c (H A )/c 2 0 K w ,且 ceq (HA) ,即 c (H A )/[cK a(H A )] 4 0 0 时,
c(H A )ceq(H 3O +)c(H A )。所以:
c e q (H 3 O + )/cc (H A )K a(H A )/c
例题

章酸碱解离平衡

章酸碱解离平衡

8 - 1 - 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 pH
1 水的离子积常数
H2O+H2O
H3O+ + OH-

H2O
H+ + OH-
平衡常数表达式 KӨ =[H+][OH-],称其为水的离子 积常数,经常用 KwӨ 表示。常温下 KwӨ =1.0×10–14。
KwӨ 与反应的 ΔrGmӨ 有关系,由 KwӨ 可求得上述反应 的ΔrGmӨ值。
例:如果在 0.10 mol ·dm–3 的 HAc 溶液中加入固体 NaAc,使 NaAc 的浓度达 0.20 mol ·dm–3,求该 HAc 溶 液的 [H+] 和解离度 a。
解:
HAc度 平衡浓度
0.10 0.10-x
0
0
x
0.20 + x
将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例:a) 求 0.010 mol·dm–3 的 H2S 溶液中 H+ 、HS-、S2– 及 H2S 的浓度。
b) 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几滴浓盐酸,使其浓度达到 0.010 mol·dm–3,求溶液中 S2– 的浓度。
H2S 的解离平衡常数 K1Ө =1.1×10–7 K2Ө =1.3×10–13
解: a) H2S 的起始浓度 c0 = 0.010 mol·dm–3,其 [H+] 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8 - 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8 - 1 - 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 解离平衡常数
醋酸 CH3COOH (经常简写做 HAc) 溶液中存在着平 衡:
HAc + H2O
H3O+ + Ac-
或:
HAc
H+ + Ac-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写成:

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酸碱的定义
01
阿累尼乌斯酸碱理论
认为凡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就是酸,电离
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就是碱。
02 03
酸碱质子理论
认为凡是可以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任何物质都是碱。简单地说,酸是质子的给予体,而 碱是质子的接受体。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1 2
生物酶活性
酸碱解离平衡在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如酶 的活性受pH值影响,可以通过调节pH值来控制 酶促反应的速度。
生物分子结构
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酸碱环境中会发生 解离和结合,从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
3
生物代谢过程
酸碱平衡对于生物体的正常代谢过程至关重要, 如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和疾病。
详细描述
酸解离常数通常用$K_a$表示,其计算公式为$K_a = frac{[H^+][A^{}]}{[HA]}$,其中$[H^+]$、$[A^{-}]$和$[HA]$分别表示氢离子、酸根离子和 未解离的酸的浓度。
碱解离常数的计算
总结词
碱解离常数是描述碱解离能力的参数, 其值越大表示该碱的解离能力越强。
VS
详细描述
碱解离常数通常用$K_b$表示,其计算公 式为$K_b = frac{[B^{-}] [OH^{}]}{[HB]}$,其中$[B^{-}]$、$[OH^{-}]$ 和$[HB]$分别表示碱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和未解离的碱的浓度。
酸碱解离平衡的计算实例
总结词
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可以深入理解酸碱解离平衡的计算方法。
酸碱电子理论
认为酸是任何可以接受电子的分子或离子,而碱则是任何可以给出电子 的分子或离子。

无机化学 8酸碱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 8酸碱解离平衡
第9页
1-3 酸碱的电子理论
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 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 一.酸碱电 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 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 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 子理论定义 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
二、酸碱反 应的实质
路易斯(Lewis)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物质 (Lewis) 路易斯 通过配位键生成酸碱配合物。 1923年提出酸 通过配位键生成酸碱配合物。 1923年提出酸 碱电子论 酸 + 碱 酸碱配合物 H+ + :OHH:OH HCl + :NH3 NH4+ + Cl- 这种酸碱论包 括了除氧化还 BF3 + :FBF4原反应以外的 Cu2+ + 4[:NH3] Cu(NH3)42+ 所有反应。 所有反应。
(pH=12,混合加水后,H+的浓度是 -6 mol·L-1 ,OH- 的浓 ,混合加水后, 的浓度是10 度为10 因此反应完全后OH- 的浓度为 -2 mol·L-1) 的浓度为10 度为 -2 mol·L-1 ,因此反应完全后
第16页
2-3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1、拉平效应 溶剂使物质的相对酸碱性区分不出来 拉平效应
在质子论中,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 在质子论中,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 是阴阳离子。质子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是阴阳离子。质子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第7页
二、酸碱反 酸碱质子论的反应实质是两个共轭酸 应的实质 碱对之间质子传递的反应
酸1 + 碱2 1.电离 1.电离 HCl + H2O HAc + H2O 作用 H 2O + H 2 O + 2.中和 H3O + OH 2.中和 HAc + NH3 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酸在水中是分步电离的,以氢硫酸的解离为例:
H2S H+ + HS-
[H ][HS ] Ө K1 1.1 107 [H 2S]
HS-
H+ + S2-
2 [H ][S ] 13 Ө K2 1.3 10 [HS ]
在常温常压下,H2S 气体在水中的饱和浓度约为 0.10
平衡常数表达式 KӨ =[H+][OH-],称其为水的离子
积常数,经常用 KwӨ 表示。常温下 KwӨ =1.0×10–14。
KwӨ 与反应的 ΔrGmӨ 有关系,由 KwӨ 可求得上述反应
的ΔrGmӨ值。
2
溶液的 pH
pH=-lg[H+] pOH=-lg[OH-]
因为常温下: KwӨ =[H+][OH-] =1.0×10–14 故常温下有 : pH+pOH=14
但当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Ө不等于 1.0×10–
14,p
KwӨ 不等于14时,中性溶液中 pH = pOH ,但都不 pH = pOH 是中性溶液的根本标志。
等于 7。
3
酸碱指示剂 借助于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溶液pH的物质叫做酸碱指
示剂。酸碱指示剂通常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都是弱
酸或弱碱。 例如甲基橙指示剂就是一种有机弱酸:
[H+] = [HS-] = 3.32×10–5 mol· dm–3
第二步电离平衡
2
Ө
HS-
5
H+ + S2-
2
[H ][S ] 3.32 10 [S ] 2 K2 [S ] 5 [HS ] 3.32 10
故 [S2–]= 1.3×10–13 mol· dm–3
式中 KbӨ 是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 c0 表示碱的起始 浓度, [OH-] 代表平衡时体系中 OH- 的浓度。 当c0 >400 Kb 时,有 [OH ] K c
Ө

Ө b 0
KaӨ ,KbӨ 值越大,表示弱酸、弱碱解离出离子的趋 势越大。 一般把 KaӨ 小于10-2的酸称为弱酸。 一元弱酸 HClO HF HNO2 KaӨ 2.9×10–8 6.3×10–4 7.2×10–4 一元弱碱 (CH3)2NH C6H5NH2 C5H5N KbӨ 5.9×10–4 4.0×10–10 1.5×10–9
的 KbӨ =1.8×10–5
解: a) 反应方程式
各物质的起始相对浓度
HAc == H+ + Ac-
0.10 0 0
各物质的平衡相对浓度
0.10-x
x
x
其中 x 表示平衡时已解离的 HAc 的浓度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x Ka 0.10 x
Ө
2
由于a) 中
c0 0.10 3 5.6 10 400 5 Ө Ka 1.8 10
液的 [H+] 和解离度 a。 解: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HAc 0.10 0.10-x H+ + Ac- 0 x 0 0.20 + x
将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x (0.20 x ) Ka 0.10 x
Ө
由于c0/ KbӨ ≫ 400,同时可认为 0.20+x ≈ 0.20 , 0.10-x ≈0.10 。故平衡常数表达式变为:
2 [H ][HS ] x Ө K1 1.1 107 [H 2 S] 0.10
解得 x=1.05×10–4 即 [H+] ≈ [HS-]=1.05×10–4 mol· dm–3 第二步电离平衡
2
Ө
HS-
4
H+ + S2-
2
[H ][S ] 1.05 10 [S ] 2 K2 [S ] 4 [HS ] 1.05 10
H2S 2H+ + S2–
其平衡常数 KӨ 的表达式为:
[H ] [HS ] K 1.4 1020 [H 2 S]
Ө
2

从二元弱酸 H2S 的讨论中可得到以下结论 : ⑴ 溶液的 [H+] 由第一级电离决定; ⑵ 负一价酸根 [HS–] 等于体系中的 [H+]; ⑶ 负二价酸根 [S2–] 等于第二级电离常数 K2Ө 。
显HIn和In-的中间颜色,例如甲基橙的橙色。故将 pH=
p KiӨ 称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对于一般指示剂: 当 [HIn]∕[In-]≥10 时,明确显示 HIn 的颜色;
当 [In-]∕[HIn]≥10 时,明确显示In-的颜色。
存在关系式:
pH pKiӨ 1
把这一 pH 间隔称为指示剂的变色间隔或变色范围。
mol· dm–3,据此可以计算出 H2S 的饱和溶液中的 [H+]、
[HS-] 和 [S2–]。 设平衡时已解离的氢硫酸的浓度为 x ,则 [H+]、 [HS-]
近似等于 x ,而
[H2S] =0.10 - x ≈ 0.10 mol· dm–3 H2S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0.10 0.10 H+ + HS- 0 x 0 x
上述结论完全适用于一般的二元弱酸和二元中强酸。
必须注意的是,对于二元酸与其它物质的混合溶液,以上 结论一般不适用。
例:a) 求 0.010 mol· dm–3 的 H2S 溶液中 H+ 、HS-、S2–
及 H2S 的浓度。
b) 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几滴浓盐酸,使其浓度达到 0.010 mol· dm–3,求溶液中 S2– 的浓度。 H2S 平衡常数 K1Ө =1.1×10–7 K2Ө =1.3×10–13
即 c0 > 400 KaӨ ,有 0.10-x≈0.10,可以近似计算:
x 0.10 Ka 0.10 1.8 10
Ө
5
1.34 10
3
故 [H+]=1.34×10–3 mol · dm–3
电离度
[H ] 1.34 10 a 1.34% c0 0.10
2 x Ө Ka 0.10 x
故 [S2-] = 1.3×10–13 mol· dm–3
对二元弱酸 H2S 来说,溶液的 [H+] 由第一级电离决
定,故比较二元弱酸的强弱,只须比较其第一级电离常数
K1Ө 即可。
HS- 的第二步解离极小可以被忽略,即 [HS-] ≈ [H+] 所以 [S2–] = K2Ө
如果将 K1Ө 和 K2Ө 的表达式相乘,即可得到

3
其中 y 表示平衡时已解离的 NH3 · H2O 的浓度
c0 1.0 103 55.6 400 5 Ө Ka 1.8 10
不能近似计算,将 c0=1.0×10–3mol · dm–3 和 KbӨ = 1.8×10 –5 代入平衡常数表示式中:
2
[OH ] 5 Kb 1.8 10 3 1.0 10 [OH ]
偏PH小的为酸色,PH大的为碱色,对酸碱越敏感越好, 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 指示剂 甲基橙 变色范围pH 3.24.4 酸 色 红 碱 色 黄
溴酚蓝
溴百里酚蓝
3.0
6.07.6




中性红
酚 酞 达旦黄
6.88.0
8.210.0 12.013.0

无色 黄
亮黄
红 红
8-1-3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第八章
酸碱电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8-1-1
1
解离平衡常数
醋酸 CH3COOH (经常简写做 HAc) 溶液中存在着平
衡:
HAc + H2O 或: HAc H+ + Ac- H3O+ + Ac-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写成:
[H ][Ac ] Ka [HAc]
Ө
[H ] Ka c0
Ө
2
所以: 适用条件:
Ө [H ] K a c0
① c0 >400 KaӨ ; ② 一元弱酸体系 。
作为弱碱,氨水也发生部分解离,存在下列平衡: NH3 ·H2O NH4+ + OH-
其解离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OH ] Kb c0 [OH ]
Ө
2
0.20 x Ka 0.10
Ө
0.10 Ka 0.10 1.8 10 x 0.20 0.20
Ө
5
9.0 10
6
即 [H+]=9.0×10–6 mol· dm–3
[H ] 9.0 10 解离度 a c0 0.1
解离度 α 缩小了 149 倍。

6
9.0 10 %


式中 KaӨ是酸式解离平衡常数, [H+]、[Ac-] 和 [HAc]
分别表示 H+ 、Ac- 和 HAc 的平衡浓度。
若用 c0 表示醋酸溶液的起始浓度,则有:
[H ] Ka c0 -[H ]
Ө
2
当电离平衡常数 K 很小,酸的起始浓度 c0 较大时, 则有 c0≫[H+] ,于是上式可简化成 :
KaӨ ,KbӨ 与温度有关。但由于弱电解质解离过程的
热效应不大,所以温度变化对二者影响较小。
2
解离度
弱酸、弱碱在溶液中解离的程度可以用解离度 a 表示, HAc 的解离度 a 表示平衡时已经电离的醋酸的浓度与醋 酸起始浓度之比,即:

Ө Ka c0 c0
[H ] a c0
NH3 · H2O 的解离度为:
与前面计算结果比较,计算误差较大。

4
3
同离子效应 若在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 NaAc,NaAc 在溶液中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