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论
毛概前言绪论总结
![毛概前言绪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535a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a.png)
毛概前言绪论总结引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一门必修课程。
毛概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旨在对《毛概》课程的前言绪论进行总结和评价。
毛概课程的重要性《毛概》作为中国大陆高等教育必修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理解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最后,毛概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毛概课程的内容概述《毛概》课程一般由前言绪论和主体部分组成。
前言绪论部分通常包括对课程的介绍、内容的安排和学习要求等。
主体部分则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原理和重要内容。
在前言绪论部分,通常会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
首先,介绍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和地位,以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
其次,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如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内容、把握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等。
在主体部分,探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是学习《毛概》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包括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初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同时,介绍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
此外,《毛概》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如人民战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论证,如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等。
毛概课程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教授《毛概》课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结合讲授和讨论的方式,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绪言序言等的区别
![绪言序言等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811759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9.png)
绪言序言等的区别前言(即序言)序言古称“序”或“引”,现在也叫序文、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它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应该隶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绪论(即绪言)绪言也叫绪论、导言,是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宗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它隶属于作品本身,不可独立于作品之外。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修订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用了四篇文章:《〈呐喊〉自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
就文体来看,它们同属于序言:《〈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的序言,《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作品集《胡同之没》作的序言,《〈宽容〉序言》是荷裔美国人房龙为自己的作品《宽容》作的序言,《〈名人传〉序》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自己的《名人传》作的序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序言同绪言、跋、后记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序言这种文体的文章我们在中学阶段已经或将要接触很多,除本单元的四篇序言外,还有《桃花源记》——陶渊明为自己的诗《桃花源诗》作的序,《鲁迅的精神》——瞿秋白为《鲁迅全集》作的序,《〈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为自己的《农村调查》作的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中山为邹鲁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作的序,《伶官传序》——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言,《〈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作的序言等。
由于序言和绪言均置于卷首,都对书的内容或成书的目的及过程等方面情况作概括的介绍,不少人认为,绪言是序言的一种,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从二者概念的内涵来看:序言古称“序”或“引”,现在也叫序文、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毕业论文前言和绪论
![毕业论文前言和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0c32d1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0.png)
毕业论文前言和绪论在学术研究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展示。
它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验,更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检验。
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任务。
本篇文章将从毕业论文的前言和绪论两个部分展开论述。
前言部分通常是对论文的引言,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述论文的主题和目标。
绪论部分则是对研究背景、问题陈述、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是前言部分。
在写前言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简明扼要地介绍论文的主题。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对研究领域的概述和对研究问题的界定。
其次,要提出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动机。
这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献或描述实际问题的案例来实现。
最后,要明确论文的目标和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接下来是绪论部分。
在写绪论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首先是研究背景的介绍。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对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描述。
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研究问题的来源和背景。
其次是对研究问题的陈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指出研究问题的具体内容,并提出研究假设或研究目标。
接着是对研究方法的描述。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理论基础的解释。
最后是对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的阐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说明研究的意义和对学术和实践的贡献,同时也可以提出对研究结果的预期。
在写前言和绪论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这样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和理解效果。
其次,要确保逻辑清晰,避免跳跃性的叙述和论证。
这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段落和使用过渡词来实现。
最后,要注重文献引用和参考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这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总之,毕业论文的前言和绪论是整篇论文的开篇之作,它们的质量和准确性对整篇论文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两个部分,注重细节和逻辑性,以确保论文的整体质量。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2db8117375a417866f8f52.png)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的开场白。
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着(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着译者的介绍等。
由着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
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
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绪言序言等及区别
![绪言序言等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dabf04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9.png)
绪言序言等的区别前言〔即序言〕序言古称"序"或"引",现在也叫序文、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它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应该隶属于应用文的X畴.绪论〔即绪言〕绪言也叫绪论、导言,是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宗旨和内容等的部分.它隶属于作品本身,不可独立于作品之外.人民教育新版高中《语文》〔修订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用了四篇文章:《〈呐喊〉自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就文体来看,它们同属于序言:《〈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的序言,《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作品集《胡同之没》作的序言,《〈宽容〉序言》是荷裔美国人房龙为自己的作品《宽容》作的序言,《〈名人传〉序》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自己的《名人传》作的序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序言同绪言、跋、后记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序言这种文体的文章我们在中学阶段已经或将要接触很多,除本单元的四篇序言外,还有《桃花源记》——陶渊明为自己的诗《桃花源诗》作的序,《鲁迅的精神》——瞿秋白为《鲁迅全集》作的序,《〈农村调查〉序言》——为自己的《农村调查》作的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中山为邹鲁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作的序,《伶官传序》——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言,《〈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作的序言等.由于序言和绪言均置于卷首,都对书的内容或成书的目的及过程等方面情况作概括的介绍,不少人认为,绪言是序言的一种,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从二者概念的内涵来看:序言古称"序"或"引",现在也叫序文、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它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应该隶属于应用文的X畴.绪言也叫绪论、导言,是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宗旨和内容等的部分.它隶属于作品本身,不可独立于作品之外.从二者的外延来看:序言的适用X围非常广泛,它既可用于文学作品,如《〈呐喊〉自序》,也可用于学术著作,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序》.而绪言只能用于学术著作.有时学术著作可以兼有序言和绪言,序言在前,绪言在后,功用不同,名司其职,如《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就是篇前有前言〔即序言〕,篇首有绪论〔即绪言〕.从作者来看:序言可以由原作者自己来写,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可以请别人来写,如孙中山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而绪言那么一定要由作者本人来写,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J补:自序,他序〕从内容上看: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的内容可作说明,也可不作说明,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就未涉及《指南录》的内容;而导言必须用主要篇幅介绍正文的内容要点.〔序言内容可涉及可以不涉及,绪言必须涉及〕从表达方式上看:序言的写作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均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来决定,甚至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的《〈农村调查〉序言》以议论为主,《胡同文化》那么以说明为主,房龙的《〈宽容〉序言》那么以平静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呐喊〉自序》就运用了记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而绪言一般侧重说明,多用介绍性的语言,如《物种起源》导言.〔序言表达方式多样不固定,绪言多为介绍,固定为记叙和议论〕从篇目数量上看:一部著作的序言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有几篇,原作出版几次就可以有几篇序言,有时根据需要还可删掉旧序,重作新序.如《现代汉语辞典》〔2002增补本,商务印书馆出版〕先有《2002年增补本说明》——是为序言一,再有《前言》——是为序言二,最后有《修订说明》——是为序言三;《红楼梦》的序言就进行了多次更换,每再版一次就更换新的序言.而学术著作的绪言不论再版多少次,只能是最初唯一的绪言.〔序言可以是一篇或者多篇,绪言只能唯一为最初的〕从与原作的关系来看:序言是原作之外的文章,去掉序言,原作仍可独立;而绪言是原作的一部分,去掉绪言,著作就不完整.〔序言在书文其外,绪言是书文的必构成分〕从在原作品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序言一般放在原作前面,而绪言只能放在卷首正文前.如中学教材《物理》、《化学》的第一章《绪言》.可见,序言与绪言确实区别很大,把绪言归为序言的一种是错误的.同样,把序言等同于跋、后记也是错误的.有人认为,书前为"序",书后为"跋",它们的内容、功用完全相同,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于评介,鉴定,专释之类.它应该是序言的一种,是隶属于序言的一个子项,如《宽容》〔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1985年9月三联书店出版〕篇后的《关于房龙和他的著作》就是三联书店编辑部为该书作的后序——跋.而后记那么是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它多用于文学作品,既可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也可以对作品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有时一部作品可以同时具有序、后记和跋,如顾城、雷米的遗作《英儿》〔1993年11月作家〕篇前有《本书指南》——是为序言,篇后先有《后记》——是为后记,再有《爱的宽容》——是为跋.总之,序言与绪言均居于作品前面,但功用不同;序言与跋、后记功能相近,但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区分.。
毕业论文-前言(绪论)写作参考模板
![毕业论文-前言(绪论)写作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4b84c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7.png)
毕业论文-前言(绪论)写作参考模板
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模板,大家可以参考。
前言的结构和
内容可以调整、增加,但必须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
内容(任务书下达之前可先不写)。
1.研究背景主要介绍
(1)个人课题所涉及的材料以及方面性能的学科背景知识和该类材
料或性能被关注的原因;
(2)研究的课题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
2.研究现状主要介绍
(1)对个人课题相关的整个大领域中前人做的工作进行简要的介绍、总结、点评;
(2)对前人所做的与本人课题较为相近的工作进行介绍、总结、点评;
(3)总结分析当前前人工作的优缺点,重点指出所存在的问题。
研究现状是前言的重点内容,可分成小节进行撰写。
整个篇幅应占前
言的三分之二
大家具体参照相关的学位论文和我这里给出的模板进行撰写。
总字数
不少于8000字,9000字比较合适。
撰写过程中注意引用参考文献。
处如果引用了文献,要在相应的句子
处标明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篇引用的论文,序号是[1],第二篇是
[2]……;如果在后面的内容中又引用了前面已经引用过的论文,那么直接在引用的位置处标原来的文献序号。
毕业论文前言和绪论
![毕业论文前言和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39f429e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b.png)
毕业论文前言和绪论本文是关于XXX的毕业论文,主要研究XXX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个学习者和研究者,我对于这个领域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此次论文旨在探究这个领域中的难点和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和思考。
在毕业论文开始之前,我想感谢所有一直支持和鼓励我的人,包括我的导师、家人、朋友和同学们。
有了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完成这篇论文,并且成为一个更好的研究者和人。
本次毕业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绪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
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XXX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下面我将对绪论部分逐一进行介绍。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人们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很多难点和挑战。
其中,信息的数量庞大和质量的良莠不齐是信息处理的主要难点。
信息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可信性问题,真假信息层出不穷,人们很难根据信息的表面看法来判断其可信度;二是信息的准确性问题,有些信息可能是误导性或者结论不严谨的,这样的信息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动;三是信息的完整性问题,有些信息可能不完整或有遗漏,这样的信息会对人们的判断和决策造成重要的影响。
二、研究现状针对信息质量问题,学者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
在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采用信息来源的背景调查和事实核实的方法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在信息准确性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使用逻辑推理、证据分析等方法对信息进行验证;在信息完整性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采用信息重构方法来补全缺失的信息。
目前,信息质量评估已经成为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信息质量评估模型和算法。
例如,信息检索领域中的PageRank算法和HITS算法等,这些算法可以对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有效的评估。
同时,在社交网络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很多针对社交网络信息质量评估的方法,例如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分析、信息传播分析等。
第一讲前言、绪论PPT课件
![第一讲前言、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b99bc1a21614791611285f.png)
3、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输入变换器
输入转换器主要任务是将发信者提供的非电量消 息(如声音、景物等)变换为电信号,它能反映待 发的全部信息,通常具有“低通型”频谱结构,故
称 为基带信号。
3、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
《高频电子线路》 张肃文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主要参考资料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曾兴雯等 编
《通信电路原理》
董在望 主编
三、教与学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两种形式穿 插进行。课堂讲授是指在教学计划学时内 进行课堂教授基本内容;学生自学是指凡 是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尽量鼓励、 启发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和自学能力。
信息(i):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消息(m): 是代表信息的符号。如语言、文
字 图象、数据等 电信号(s):是消息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
信号传递消息。 通信: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通信的目的
是传递信息。
2、无线电通信的一般知识
通信系统:实现消息传输的系统; 无线电通信系统:利用空间电磁波的传播来传
1、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
20世纪60年代,中、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的不断涌现,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三个重要里 程碑。
1958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块集成电路。 1967年研制成大规模集成(LSI)电路。 1978年研制成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从 此电子技术进入了微电子技术时代。
2、无线电通信的一般知识
高频电子线路
START
邮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言
前言与绪论位置范文
![前言与绪论位置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74494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b.png)
前言与绪论位置范文
一、前言。
朋友!你有没有想过[研究主题相关的一个有趣现象或者问题]呢?就像我有一次[讲述一个和主题相关的亲身经历或者故事来引出话题],这让我开始对[研究主题]特别感兴趣。
然后我就到处找资料、问别人,发现这个事儿啊,还真不简单。
所以呢,今天我就想跟你好好唠唠这个[研究主题]。
这篇文章就像是我跟你聊天一样,把我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主题的那些事儿,不管是有趣的发现,还是让人头疼的难题,都分享给你。
二、绪论。
不过呢,虽然这个主题这么重要,但是目前关于它还是存在很多的争议/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
比如说[列举几个存在的问题]。
这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我们只看到了一点点金光闪闪的地方,但是宝藏的全貌还隐藏在迷雾之中。
所以啊,我就决定要深入地研究这个[研究主题],想办法把这些迷雾都吹散,把宝藏完整地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是用了不少的方法呢,像[简单提及会用到的研究方法,如调查、实验、分析历史资料等]。
那接下来,我就带着你一起开启这个探索之旅吧!。
开头语与结束语
![开头语与结束语](https://img.taocdn.com/s3/m/8ac7f4d4d5bbfd0a7956731d.png)
正文1)绪论(开头语、引论,前言,导言,绪论等):其作用一是确立中心议题,二是阐明论文的背景、目的、价值和意义等。
有的还包括正文内容的简要介绍,文章结论的提示等等。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
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
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
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
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
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
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
在这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或是详细地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提出新的见解。
一般为三段论,逻辑关系清晰,结构要完整。
层次结构可选用:直线推论式,并列分论式或直线与并列分论相结合式。
3)结论(或结束语):可以是文章的内容总结展望;或提出本文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
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
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形成一个首尾呼应,逻辑结构严谨、表述完整的有机整体。
绪论和前言顺序
![绪论和前言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6d8cd0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3.png)
绪论和前言顺序
绪论和前言是写作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分别在文章的开头和
正文之前出现,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和说明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绪论和前言的位置是需要注意的。
绪论应
该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入的部分,主要是为了引导读者进入主题,点明文章的目的和重点,并简要介绍一下文章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
而前言则应该放在正文之前,对整个文章进行概述,对作者的研
究背景、经历和动机进行介绍,同时还可以阐述一下本文的方法和框架,让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撰写绪论和前言时,需要注意的是:
1.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在写绪论和前言之前,需要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和意义,确定文章
的研究目标和应用价值,以便能够准确的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在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程度,以及文章的复杂度和难度。
只有在清楚的介绍了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3.阐述文章的研究方法
在撰写前言时,需要阐述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框架,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想。
4.指明文章的结构和重点
在绪论和前言部分,需要清晰地指明文章的结构和重点,使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综上所述,绪论和前言在文章的写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清晰明确的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研究背景,指明文章的结构和重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本意和意义。
因此,写作时必须要重视这两个部分,精细地概述文章的主旨和目的,为后续的文章内容铺垫良好的基础。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前言和绪论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前言和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79e98b0960590c69ec376c5.png)
前言《小学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而揭示教育规律。
该课程对师范教育系学生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仅为小学教育专科函授学生的自学提供一个参考。
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和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与《美诺篇》、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国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无名氏的《中庸》、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等。
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如《学记》、《大学》、韩愈的《师说》等。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这样一个具有永久思想魅力的教育问题,并第一次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论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简答或多选)(1)著名的英国学者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632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2)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宗教改革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在1632年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地介绍与辨析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地介绍与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9092809b89680203d82575.png)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的开场白。
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
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
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608e7ac8d376eeaeaa31d9.png)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的开场白。
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
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
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工程施工技术前言绪论
![工程施工技术前言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92443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f.png)
工程施工技术前言绪论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工程施工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一个关键的领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讨,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出发,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难点和问题,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现实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撰写,为进一步推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因施工技术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
二、现状与问题1. 工程施工技术现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工程管理方式的变革,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方法被不断引入,以满足工程质量、安全、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然而,目前诸多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分析,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技术难点和问题:(1) 施工环境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日趋复杂,施工空间受限、环境污染、噪音扰民、施工垃圾清理等问题逐渐突显。
(2) 施工技术难点:在特定的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技术难点,如某些特殊结构的施工、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等,这些都需要施工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3) 施工管理不规范: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但由于人力资源的不足、施工期限的紧张、管理制度的缺失等问题,导致施工管理存在难度。
(4) 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施工现场所面临的危险很多,如高处作业、尘肺病、噪音污染等,这些都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c3b21b192e45361166f51b.png)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的开场白。
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
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
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前言绪论
![前言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bad632376baf1ffc4fad85.png)
34
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其世界年产量 已达10亿吨,在机械产品中的用量已占整个用材的60%以 上。
带材
异形材
板材
管材
35
陶瓷制品
陶瓷材料
以共价键和离子键
为主
熔点高、硬度高、 耐腐蚀、脆性大
分为传统陶瓷、特 种陶瓷和金属陶瓷 三类
陶瓷发动机
36
高分子材料
以分子键和共价键
为主
合成材料时代
钢铁时代
铁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陶器时代
300万年前
石器时代
5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最先使用的工具是石器。
我们的祖先用坚硬的容易纵裂成薄片的燧石和石英 石等天然材料制成石刀、石斧、石锄。“石器时代”
石锛 手斧
石镰(晚期)
6
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000年),中 华民族的先人们用粘土(主要成分为SiO2,Al2O3)烧 制成陶器。马家窑(甘肃)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砂质和 泥质红陶为主,表面彩绘有条带纹、波纹和舞蹈纹
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3322材料的分类材料的分类按化学状态分类按化学状态分类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无机物非金属材料无机物非金属材料陶瓷陶瓷材料材料有机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按物理性质分类按物理性质分类高强度材料高强度材料耐高温材料耐高温材料超硬材料超硬材料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磁性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透光材料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按状态分类按状态分类单晶材料单晶材料多晶质材料多晶质材料非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态材料态材料按物理效应分类按物理效应分类压电材料压电材料热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铁电材料光电光电材料材料电光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声光材料磁光材料磁光材料激光材料激光材料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结构材料结构材料研磨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耐火材料耐酸材料耐酸材料电工材料电工材料电子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光学材料感光材料感光材料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按组成分类按组成分类单组分材料单组分材料复合材料复合材料4433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历史作用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历史作用材料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Testing Techniqu
一、《现代测试技术》课程简介 二、《现代测试技术》课程要求 三、讲授内容及课时安排 四、课程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籍 五、课程考核方法
一《现代测试技术》课程简介
❖ 讲述大型物理分析仪器及利用上述仪器进行 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测试的 主要技术和方法;
(6)仪器分析的仪器一般比较复杂。
化学分析所用仪器比较简单。
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 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多项重大发现(电子、X 射线、放射性等)及相关应用研究的基础
➢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分析仪器行业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 代初逐步形成(日本、美国、德国等)。
➢ 70年代以后,由于真空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 控制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元器件的不断 引入,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的突破,生产和应用研究范围的不 断扩大,使得各种测试分析仪器逐渐完善,新的测试仪器不 断涌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各学科研究及生产技术的发展。
❖ 5、邓勃等.仪器分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类使用教材(重点: XPS/IR/MS/色谱类)
五 课程考核方法
❖ 1、开卷考试;占总成绩70%; ❖ 2、作业及随堂作业;占总成绩15%; ❖ 3、实验及实验报告;占总成绩15%;
绪论
第一节 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基本特征及技术与 方法分类
第二节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应用领域 第三节 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性能参数
二《现代测试技术》课程要求
一、了解现代测试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和掌握主要 分析仪器的分析方法原理及所提供的物理、化学信息;
二、通过仪器测试技术的详细介绍,了解主要分析仪器的 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原理、仪器结构、主要 应用技术及发展方向;
三、通过实验技术的学习及操作,培养现代科研能力;通 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能根据一定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提出合理的测试项目设计;
第一节 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基本特征及 技术与方法分类
❖ 1 现代测试分析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 2 现代测试分析基本工作原理 ❖ 3 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与方法分类 ❖ 4分析测试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1 现代测试分析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传统分析测试方法——化学分析
重量法
滴定法
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仪器分析
仪
分析方法原理
器
方
仪器结构及关键部件
法
学
习
仪器主要应用及发展方向
重
点
重要实验技术
建莲
枸杞
甘草 丹参
苏丹红I(Sudan I)的化学名称为1-苯基偶氮-2-萘酚(1- phenylazo-2naphthalenol),分子结构式为C6H5=NC10H6OH,分子量248.28; 苏丹红II(Sudan 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1-[(2,4dimethylphenyl)azo]-2-naphthalenol);苏丹红III(Sudan III)化学名称为1-{[4(苯基偶氮)苯基] 偶氮}-2-萘酚(1-{[4-(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苏丹红IV(Sudan 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 (1-{{2-methyl-4-[(2-methyl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原位in situ
在体in vivo
实时real time 在线on line
主要发展趋势
⑴ 以“三微”技术为主流:
什么是仪器分析
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 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 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
仪器分析法一般都有较强的检测能力。绝对检出限可达:
毫克 微克 纳克 皮克 飞克 阿克
10_3 g
10_6 g 10_9 g 10_12 g 10_15 g 10_18 g
三 讲授内容及课时基本安排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概论 热分析技术
❖ 涉及多种的仪器分 析方法
色谱分析技术
❖ 各种仪器的工作原
红外/拉曼分析技术
理有较大的区别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XRF) ❖ 依据授课时间及大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
纲要求,课程着重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于方法原理介绍,
质谱分析技术(MS)
数学推导及运算相
显微分析技术
对较少
现代测试技术综述
❖ 注意与物理化学课
程内容相结合
四 课程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籍
❖ 1、祁景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同济大学,工科类使用教材(重点: 热分 析/XRF/XRD/SEM/TEM/EPMA/IR/MS/色谱类)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2)仪器分析的取样量一般较少。 固体:从 几mg ~ 几µg 液体:从几 µl ~几 nl 可用于微量分析(0.1~10mg 或0.01~1ml ) 超微量分析(<0.1mg 或 <0.01ml)
VS. 化 学 分 析 方 法 —— 取 样 量 较 大 , 可 用 于 常 量 分 析 ( >0.1g 或 10ml ) 和 半 微 量 分 析 (0.01g~0.1g 或 1~10ml)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3)仪器分析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不但可用于成分分析,而且也可用于价态分析、状态分 析、结构分析、无损分析、表面分析。
VS.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离线的成分分析。
(4)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5)仪器分析法的准确度一般不如化学分析 法。
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0.2%; 仪器分析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为1%~5%,甚至 达到10%。
❖ 2、陈培榕等.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清华大学化学类使用教材 (重 点:XRF/XPS/AES/MS/IR/色谱类)
❖ 3、白春礼等.扫描力显微术/扫描隧道显微术.中科院理科类研究生使用 教材(重点:STM)
❖ 4、周玉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类使用教材(重点: XRD/SEM/TEM/EP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