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导论论文样本

电气工程导论

论文题目: 机载雷达

学生姓名:

学生考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引言

如何估量一架战斗机的作战性能? 在现代战争中, 人们在关心它的速度、高度、载弹量、续航力和机动性的同时, 特别关注机载雷达性能的优劣。机载雷达被誉”空中鹰眼”, 作为重要信息技术装备, 它已成为决定空战胜负的重要因素。现代空战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技术的较量, 信息的获取、分析、使用对空战胜负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世界空中军事强国都力图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机载雷达, 以求先敌夺取制空权和制信息权。

总述

蝙蝠就是在夜里飞行的,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100多年前, 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它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 铃铛一个也没响, 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经过重复研究, 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 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 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

蝠就马上改变飞行的方向。

由此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创造了无线电波,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 由此获得目标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 径向速度) 、方位、高度等信息。电磁波同声波一样, 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 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 传播的直线性越好, 反射性能越强, 因此, 雷达用的是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检测到远距离的较小目标, 不为雾、云和雨所阻挡。雷达是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

简介

它是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主要用于控制和制导武器,实施空中警戒、侦察,保障准确航行和飞行安全。机载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与其它军用雷达相同, 其特点是: 一般都有天线平台稳定系统或数据稳定装置; 一般采用3厘米以下的波段; 体积小,重量轻; 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

简史

1938~1939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批ASVMkⅡ型机载对海搜索雷达和AI型机载截击雷达。随后, 英国和美国又研制出 H2S型( 10厘米) 、 H2X型( 3厘米) 微波轰炸雷达, 并于1942~1943年先后投入使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机载雷达采用单脉冲角跟踪、脉冲压缩和合成孔径等新技术, 其抗干扰能力、作用距离、分辨力和测量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 除控制火炮或投弹瞄准外, 还能制导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而且出现了气象、地形跟随、地物回避等雷达。70年代, 数字电子计算机和脉冲多普勒技术在机载雷达中应用, 提高了雷达的信息处理、抑制地( 海) 面杂波和自适应等能力, 并有较完善的机内自检系统和故障隔离装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50年代开始装备机载雷达, 60年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单脉冲体制机载截击雷达和轰炸雷达。70年代, 又研制了多种体制和多功能的机载雷达。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37年研制成功的。鲍恩等人从1935年开始研制机载雷达。在1937年年中研制出一部小型雷达, 并把它安装在一架双发动机的”安桑”式飞机上这架”安桑”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