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 第二章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
早进早出
• 这种策略是只在产品的投入期和成长期进行生产。 • 例如,合成纤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新合成纤维的
发明企业在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最终产品在市场上成长、 成熟起来以前,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使市场承认,可能 会采用这种策略,自己生产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待这种 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就停止生产最终产品,只供应 这种纤维材料,成为专营原材料的厂家。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的基本概念 产品战略决策 产品与服务竞争策略 生产运作组织形式 纵向集成
第一节 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战略?
• 在军事上,指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依据国内形势 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 来确定。
• 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如社会 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 略、企业经营战略。
产销量
产品组合、新产品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六、产品生产进出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
金额
投产期
成长期
研发阶段 开始投产
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 于:产业的生命周期、 技术的生命周期和产 品生命周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销售收入线
利润线
影响产品生命周期 的因素:市场容量、 产品价格、替代产 品、科学技术、企 业能力等。
停产退出
三、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
2.事业部级
A事业部战 略
B事业部战略 C事业部战略
3.职能级 营销战略 R&D战略 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 源战略
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四、职能层战略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规划,人才储备,人才培训、 定员定岗,劳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研发战略:产品市场研究、开发设计等。 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计划、组织、管理,质量管 理,设备使用,材料消耗等。 财务战略:融资计划,项目投资、资本运作,资 金结算,经济核算,财务控制等。 营销战略:产品定位、定价、分销、促销,队伍 建设、营销网络管理,销售服务等。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运营管理的概念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企业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
运营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运营活动,包括生产、服务、物流、库存、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
1.2 运营管理的过程与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这四个过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
计划是指确定企业目标、制定战略和策略、安排资源等;组织是指建立组织结构、分配任务和责任、协调各项工作等;实施是指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生产或服务活动;控制是指对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
1.3 运营管理的目标与内容运营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运营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1.4 运营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运营管理的整体框架。
1.5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业革命前:手工作坊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但生产过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 科学管理时代:以泰勒为代表,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系统管理时代: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为代表,强调系统化、集成化、持续改进。
- 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灵活性和适应性。
2.1 运营管理战略概论运营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运营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策略。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高级生产运营管理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吉尔布雷斯夫妇
弗兰克· 吉尔布雷斯(Gilbreth Frank, 1868—1924)是一位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 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动作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莉莲· 吉尔布雷斯(Lillian M. Gilbreth,1878—1972)是弗兰克的妻子,她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 美国第一位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吉尔布雷斯夫妇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摄影机记录工人的操作并进行慢放分析的。其著名的 砌砖动作研究,将原来的120块/h提高到350块/h,是原工效的3倍。他们的主要贡 献有以下几方面。 (1) 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 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的方法。 他们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类:① 关于人体的运用;② 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③ 关 于工具设备。 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了记录各种生产程序和流程模式,还制定了生产程序图和流程图。这 两种图至今还广泛应用。 (2) 疲劳研究。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 重要的地位。 (3) 研究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现在的人因工程。 (4) 强调进行制度管理。弗兰克· 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 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 (5) 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
对工人的每一项操作,要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动作分析,帮助工人总结提高,得出最佳的操作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每一个人的擅长,并有计划地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便使每个人都能发 挥所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管理人员要和工人科学地分工,适合管理人员做的工作,应由管理人员自己完成,而适合于 工人做的工作,应分配给工人去完成。 管理人员要真正得到工人的信任,让工人理解他们是根据科学原理在指挥生产。
生产与运作管理
面向顾客的产品设计(Design for customers)
问题,功能太多,操作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 :QFD)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
第四章 现代生产方式
准时生产制 (Just-in-time) 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 流程再造(BPR) 约束理论 (Theory of Constraints)
准时生产制
准时生产制的由来:丰田汽车公司,大 野耐一,超市 准时生产制——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 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 效果:新产品开发周期减1/2或 2/3;在制 品库品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10;成本 库存减至1/4;产品质量提高3倍.
三个维度: 标准化程度(服务要求的变化程度) 顾客接触程度 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组合程度
过程设计
过程设计内容: 选择过程类型 垂直一体化研究 产品及工艺研究 设备研究 排序 布局研究
影响过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产品或服务的特性 垂直一体化的程度 生产柔性 自动化程度 产品质量要求等.
20 世 纪 30 年代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演变
20 世 纪 40 年代 20 世 纪 50 年代-60年 代 20 世 纪 70 年代 复杂系统的 多约束方法 运筹学的进 一步发展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 法 运筹学研究小组和丹齐克
仿真,排队理论, 美国和西欧的很多研究人 决策理论数学规划, 员 MRPT和CPM项目 车间计划,库存控 制,预测,项目管 理,MRP 服务部门的大量生 产 计算机制造商领导的,尤 其是IBM公司约瑟夫奥里 奇和奥利佛怀特是主要的 MRP革新者 麦当劳饭店
生产运作管理【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而对企业在战略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性问题的总体谋划。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则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竞争战略的指导和约束下的职能战略之一,它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本章首先介绍了生产运作战略的含义、内容、战略框架及竞争重点,接着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生产运作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步骤。
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一、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一)战略与企业战略战略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是一个军事术语。
在我国,“战略”一词先是“战”与“略”分别使用,“战”指战斗、战争,“略”指筹略、策略、计划。
《左传》和《史记》中已使用”战略”一词。
“战略”一词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只有几十年时间,最早出现在巴纳德(C.I.Bernad)的著作《经理的职能》中,但应用并不广泛。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H.I.Ansoff)的著作《企业战略论》的问世,标志着“企业战略”一词开始广泛应用。
1、战略的涵义关于“战略”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以不同的表述,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钱德勒(Alfred.D.Chandler):战略是决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
(2)魁因(I.B.Quinn):战略是一种模式或计划,是将一个组织的重要目的、政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
(3)明茨博格(H.Mintzberg):战略可以从五个不同的方面定义,即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
这五个方面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对战略管理及其过程的深刻理解。
生产及运作管理授课教案
生产及运作管理授课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生产及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或对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有兴趣的人士。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产及运作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1. 第一章:生产及运作管理概述生产及运作管理的定义、目的和作用生产及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生产及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分类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和方法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调整3. 第三章: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的内容和制定方法生产控制的原则和手段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监控4. 第四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5. 第五章:成本控制与降低成本管理的定义和原则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降低的策略和方法三、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生产及运作管理》一书,作者为X。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行业的生产及运作管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线,了解生产及运作管理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 期末考试:设置考试题目,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4课时4. 第四章:3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六、第六章:人员管理与组织行为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员工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与激励七、第七章:物料需求计划与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的原理与步骤物料需求计划的类型与实施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策略库存控制与优化八、第八章:设备管理与维护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的选择与采购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设备更新与改造九、第九章: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原则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十、第十章:生产及运作管理的未来趋势工业4.0与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与持续改进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变革管理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物料需求计划与库存管理》一书,作者为X。
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
全球供应链运营理念和模式,使企业间的竞争变为供 应链之间的竞争,强调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和供应链 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节 生产运作系统分类 一、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质分 1、连续式生产运作系统(流程式)
连续式生产是指物料按一定的工艺顺序、连续地通过 生产过程各环节,在运动中不断地改变其形态和性能, 最后转化成产成品的生产方式(化工、石油、冶金、 食品、造纸等)。
2、离散式生产运作系统(加工装配式)
物料分别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生产出零部件,再按一定 的要求集合装配成产成品的生产运作方式(如电子、轻 工、机械等产品)。
3、生产-储存-装配式(ATO-ASSEMBLE TO ORDER)
总量需求预测→零部件生产计划→零部件库存→客 户订货→装配计划→产品组装→产品交货
按ATS方式运作的前提条件是产品个性化,零部件通 用化,储存一定数量的通用零部件,满足不同客户的 订货要求。这种运作模式具有前面两种模式的优点。
第四节 运作系统的环境与运作方式的发展
二、生产运作方式的发展
1、从作坊式生产到大批量标准化生产; 2、从大批量生产到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 3、准时化、敏捷化、精益化生产; ① 可重构的,适应环境不断改变的生产系统; ② 以信息为主和与批量无关的制造系统; ③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的创造性; ④ 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建立全球制造网络; ⑤ 独立自主、模块化的、分布式的制造单元。
2、用户需求趋向个性化、多样化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的价值观 念变化很快,从量的消费逐步提高到质的消费,追求 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要求产品具有 个性和特色。对新奇产品的占有欲与日俱增,导致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与运作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运作效率以及供应链的管理等诸多方面。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简介本章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1.1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1.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2.1 传统生产与运作管理2.2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2.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生产系统设计与分析简介本章将介绍生产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如何合理设计生产系统以及如何进行生产过程分析。
一、生产系统设计1.1 生产系统的组成要素1.2 生产系统设计的原则二、生产过程分析2.1 过程流程图2.2 时间-效能分析2.3 瓶颈理论第三章:生产计划与控制简介本章将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如何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及如何应对各种生产异常情况。
一、生产计划1.1 生产计划的概念与目标1.2 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二、生产控制2.1 生产控制的方法与工具2.2 生产控制的指标与评价三、应急管理与异常处理3.1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3.2 生产异常的识别与应对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简介本章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和策略。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目标1.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1.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价值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2.1 供应链协调2.2 供应链信息管理2.3 供应链风险管理三、供应链管理的策略3.1 精益供应链管理3.2 敏捷供应链管理3.3 柔性供应链管理结语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要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绪论一、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系统的概念: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投入)转化为输出(产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系统:由人和机器等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即使上述转化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人造系统二、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发展历程;概念: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管理。
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1)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2)生产运作设施的选址;3)生产运作设施的布置;4)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目标:质量、成本、时间、柔性效率、服务、清洁(生产)发展历程三、生产运作分类——制造性生产、服务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离散型生产;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定制生产。
1、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2、服务性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连续统一体。
3、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4、离散性生产: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5、备货型生产MTS(Make to stock):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6、订货型生产MTO(Make to order):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7、大量大批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8、成批生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重复性。
9、单件小批生产: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生产的数量甚少,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10、大量定制生产:面向多元化的、细分的市场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在大规模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定制产品并提供相应服务。
第二章产品开发与设计一、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1、产品/服务的需求性质2、自制——外购决策3、生产柔性4、产品/服务质量水平5、接触顾客的程度二、分析几种生产流程形式的特征,说明其使用条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运作管理的进展历程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开头了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但现代意义上的生产运作管理是在工业革命后消失的。
18世纪70年月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作坊,机器代替了人力,管理实践与理论讨论才开头系统地、大规模地绽开。
世界公认的第一个注意生产管理的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作《国富论》(1776)中指出采纳劳动分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
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诞生后,1913年福特创造的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大生产的序幕。
1924—1932年霍桑试验大大地推动了管理理论的进展,使管理的重点由重视物转向了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的满意。
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讨论战斗物资的合理调配中,引入数学模型,以定量优化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运筹学得到快速进展。
20世纪五六十年月,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管理科学宣告诞生。
20世纪70年月,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运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物料需求方案(MaterialRequirement Planning,MRP)、制造资源方案(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Ⅱ)的相继应用,使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把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三大职能集中起来管理。
20世纪80年月,消失了以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JIT)为代表的日本生产运作管理方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讨论。
同时,费根鲍姆、戴明、朱兰等人大力提倡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在20世纪90年月得到了普及。
这一时期,以工厂自动化为目标消失了多种生产方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等,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的进展。
生产运作管理ppt课件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 生产与运作的类型 ➢ 企业组织的职能 ➢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
1
1 生产运作的概念
概述:
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预期目标进行管理。 实际上是一个投入—转换 —产出的过程。
设备 物质 劳动 资金 信息
转换
产品 劳物 废物质
.
2
生产运作管理实质:
.
4
3 生产类型
概念
对生产方法按相似性进行分类
目的
根据生产类型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 和管理方法
.
5
生产类型分类
·按产品形态:— 提供实体
— 提供服务
·按产品特性:—特性:— 流程型:连续性
— 加工装配型: 离散性
·按需求量: — 大量生产
— 成批生产 — 单件小批生产
A事业部战略 B事业部战略
C事业部战略
营销战略 R&D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
23
▪ 生产战略评估
定性评估准则 定量评估指标
.
24
▪ 生产率、竞争力和战略
生产率与资源有效使用相关,竞争力与一 个企业与同类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优势程度, 而战略则影响到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计划。
.
1992
现代企业制度
承包制的形成
.
13
5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 1890 泰勒Taylor
生产、计划、组织、控制的问题
— 1930吉尔布特Gilbreth 动作研究
— 1940 二战之间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最优控制
— 1970
人机工程学、劳动科学
— 1980
生产运作管理二章
根据战略决策内容的特点,一般企业的战略都可 分为三个层次,公司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 略,生产战略属于职能级战略,担负着支持部门(或 产品)战略的义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生产战略与 公司战略的关系
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体系
生产运作战略
子战略
产品战略 质量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库存战略 选址战略 布局战略 采购战略 流程战略 排程策略 维护策略
产品战略决策决定企业新产品或 新服务项目的引进、现有产品的 改良或改组以及过时产品的淘汰。
第二章 生产运作战略
2、新产品选择
(1)什么是新产品 1.概念:新产品是指在性能、结构、材质和技术特征等方面 或多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独创的,具有使用价值 和推广价值,可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产品。 2.特征: 新颖性、先进性、经济性、风险性。 3.类型:
3.成熟期 这段时间内,销售量达到最大,盈利最多,但竞争趋于激烈。 4.衰退期 产品在市场上趋于饱和,销售量迅速下降,竞争加剧,价 格下跌,盈利迅速减少或出现亏损。 企业产品开发过程要坚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构 想一代”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产品寿命周期与生产运作战略
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经营特点与注重方面
②网络经济给传统企业生产、营销、服务理念带来巨 大冲击和变革。所有同类产品出现在同一平台上,消 费者可以轻而易举货比“千家”,以更低的价格买到 相同的产品,或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实现 “全球采购”和“全球分工”。消费者从被动变主动, 可按自己意愿订购产品并标上自己的出价。传统的以 标准化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将逐渐丧失其优势,而以个 性化生产和特殊化服务为特征的企业将获得更大优势。 大规模地进行个性化生产——网络时代企业的管理理 念(这就要求企业生产线由刚性→柔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篇一: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3.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4.v型、a型和y型企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 6.举例说明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7.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 8.什么是服务型制造?9.假如你要创办一家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企业或者创办一家医院,你将会遇到哪些生产运作管理问题?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 b)汽车制造 c)快餐 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 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a)高效b)灵活c)准时 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 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 b)v型企业 c)t型企业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a)生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 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 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思考题:1.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2.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策略之间有什么联系? 3.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4.生产运作战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 5.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含哪些内容? 6.产品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7.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方面有哪些策略? 8.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判断题: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章节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章节笔记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1. 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OM)是指对企业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活动。
2. 范围:生产与运作管理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装配、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直至产品售后服务的一系列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设计管理:包括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管理。
- 生产规划:确定生产规模、工厂布局、生产能力等。
- 生产控制:监控生产进度,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
- 设备管理: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和更新。
- 物料管理:原材料的采购、储存、配送和使用。
- 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
- 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
- 成本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 环境与安全管理: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环保法规,预防安全事故。
3. 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 效率提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 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
- 质量保障: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 市场响应: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 竞争优势:通过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和目标1. 任务:- 确保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人力、物料、设备、资金等。
- 制定和实施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确保执行。
- 优化生产流程:通过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 控制生产成本:通过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 管理生产质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 管理生产安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员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POM)是管理科学和运营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和运作过程,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加客户满意度。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变革。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最早的阶段,生产运作管理主要依赖于工人的直觉和经验。
生产计划和调度主要由工厂经理和生产主管来决策,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通常由现场工人来解决。
然而,这种依赖个人经验的管理方法效果有限,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一些管理学者开始将科学方法引入到生产运作管理中。
他们提出了运作研究和线性规划等工具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方法,如约束理论、排队论和库存控制等,为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0年代至80年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产运作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
计算机的普及和生产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跟踪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同时,企业开始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强调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变化引出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和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等新的概念和方法。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生产运作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跨国企业的出现使得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全球竞争的加剧也使得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与供应商、销售渠道和顾客进行沟通和合作,实现更加高效的生产和运作。
今天,生产运作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和效率提升,还关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全球化,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剧烈,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品质、最优的服务生产出合符用户需要的产品,是现代生产动作管理的核心战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运作过程的实际问题。
授课内容第一章企业永续生存的根基第一节案例讲解—预防与改进第二节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第三节不同的经营思想决定了不同的命运第四节只有5%的运作活动是增值的第五节使企业永续生存的活动第六节视频欣赏、讨论---全员革命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第七节造成少量多样生产型态利润微薄的罪魁祸首第八节填补由于浪费带来的恐慌与挑战第九节 11种观念带你走向墓场第二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含义和作用第二节管理究竟管什么?第三节游戏讲解---管理的最高境界第四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五节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六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第三章生产运作系统的设置与布局第一节新产品开发重点第二节 13个原则助你设计和选择生产流程第三节案例+计算---生产能力的预算与应用第四节设施选址的要点第五节案例讲解---设施布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四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高效生产过程组织的两大法则第二节生产过程三种时间组织组织法第三节平衡化的生产组织第四节流水线生产、一个流第五节五种排序方式的最优选择第六节案例+计算---最优的派工,降低生产成本第五章生产计划第一节生产计划制定的四字诀第二节案例讲解--生产计划总体方案第三节明确的产销组织与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第四节主生产计划的制作第五节正确的标准能力设定,计划达成的依据第六节滚动计划简化流程第七节案例+计算--材料计划第八节案例+计算---作业计划地制定第九节案例+计算---少量多样式生产计划第十节混流生产平衡的最高境界第六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第二节生产物资定额管理第三节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第四节采购类别定位第五节不同市场的采购策略第六节与供应商共赢第七节联盟对象选择和造成联盟失败的要素第八节企业存量管制第九节图解--目视库存第七章生产现场管理与改善第一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二节现场浪费的认识与改善第三节工艺改善提高现场效率—视频欣赏、讲解第四节改善最有效的工具—视频欣赏、改善第五节质量管理的11项原则第六节图解--定置管理第七节“5S”活动—优秀图片欣赏第八节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第九节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第八章精益生产的思想与全貌第一节精益生产的五大思想第二节六个特点第三节精益生产推进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特的装配流水线
亨利· 福特
生产运作
亨利· 福特(Henry Ford,1863—1947),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 装配流水线将汽车由奢侈品变为大众的代步工具,使得美国在百年前汽车就进入了家庭。 现在流水线仍是汽车装配的主要方式。 福特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提出了汽车制造业要“3S化”,即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简单化(simplification)、专门化(specialization)。 最具革命性变化的是,福特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效仿屠宰场的牛屠宰流水线,于 1913年10月7日设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模传送带式汽车装配流水线,用于T型 车的生产,生产成本逐步降低。T型车的价格也从首批850美元(当时其他汽车平均售价 是每辆 2 318美元)降到1923年的每辆265美元,仅仅是普通工人几个月的薪水。到 1927年5月停产,福特T型车19年间生产了1 500多万辆,被誉为“历史性平民汽 车”。
第2章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
生产运作
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发展经历的几个时代; 了解不同时代的管理学家的主要贡献; 了解不同管理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 体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体系产生与完善的过 程。
第2章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2.1 科学生产管理雏形形成的时代
2.2 复杂数学方法的应用时代 2.3 计算机开始应用的时代
对工人的每一项操作,要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动作分析,帮助工人总结提高,得出最佳的操作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每一个人的擅长,并有计划地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便使每个人都能发 挥所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管理人员要和工人科学地分工,适合管理人员做的工作,应由管理人员自己完成,而适合于 工人做的工作,应分配给工人去完成。 管理人员要真正得到工人的信任,让工人理解他们是根据科学原理在指挥生产。
Return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吉尔布雷斯夫妇
生产运作
弗兰克· 吉尔布雷斯(Gilbreth Frank, 1868—1924)是一位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 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动作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莉莲· 吉尔布雷斯(Lillian M. Gilbreth,1878—1972)是弗兰克的妻子,她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 美国第一位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吉尔布雷斯夫妇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摄影机记录工人的操作并进行慢放分析的。其著名的 砌砖动作研究,将原来的120块/h提高到350块/h,是原工效的3倍。他们的主要贡 献有以下几方面。 (1) 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 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的方法。 他们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类:① 关于人体的运用;② 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③ 关 于工具设备。 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了记录各种生产程序和流程模式,还制定了生产程序图和流程图。这 两种图至今还广泛应用。 (2) 疲劳研究。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 重要的地位。 (3) 研究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现在的人因工程。 (4) 强调进行制度管理。弗兰克· 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 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 (5) 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 Return
生产运作
2.4 现代理论普及的时代
结束
2.1 科学生产管理雏形形成的时代
生产运作
20世纪初至30年代,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生产管理 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有:泰勒、吉尔布 雷斯、福特、哈里斯、休哈特和道奇、梅奥等,他们 的成果奠定了科学生产管理的基础。 泰勒的工作研究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福特的装配流水线 哈里斯的经济批量(EOQ) 休哈特的控制图与道奇的抽样检验 梅奥的霍桑实验
Return
泰勒的工作研究
泰勒
生产运作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的创始 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系列试验研究首开工作研究之先河,通过这些研究,找出不同工作最 佳的工作方法,使之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按此规程培训工人,使新工 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佳的操作方法,著名的实验项目有: 生铁块搬运试验 铁锹装货试验 金属切削试验 泰勒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泰勒在退休后 开始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制度,其代表作是1903 年出版的《工场管理》和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量
生产运作
1915年,美国的哈里斯(F.W. Harris)在研究物资采购批量与费用 的关系时,发现两类费用与其有关,一类是存储费,包括存货所占用 的资金的利息、占用仓库费用、库存耗损等与订货批量有关的费用, 且批量越大,存储费越高。第二类是购置费,包括订货的手续费、采 购人员差旅费、通信费等与订货次数有关的费用。订货的次数增加, 购置费增加。而在年物资需求稳定的条件下,订货次数与订货批量成 反比关系。这两类费用一个与批量成正比关系,一个成反比关系,这 两类费用叠加,总费用必然存在一个最低点,该点即是经济订货批量。
Q*
Return
休哈特的控制图与道奇的抽样检验
生产运作
随着劳动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泰勒提出了靠检验把关的质量管理思想,将质 量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劳动独立出来。但是单一的事后检验只能保证从企业流向市场的 产品质量,这种质量管理方法成本高,而且难以找到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更难以起 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这些缺陷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变得 越来越明显。 首先提出解决方案的是当时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W.A. Shewhart),他提出用 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质量预防的观念, 首创了质量控制图和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当时应用在贝尔系统的西电公司生产现场。 同时代提出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到质量管理领域的还有贝尔电话研究所的道奇(H.F. Dodge)和罗米格(H.G. Romig),他们一起提出了在破坏性检验情况下采用“抽样 检验表”和最早的抽样检验方案。这3人成为统计质量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将质量管理 理论带入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但是,由于他们提出的方法运用了一些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当时文 化水平比较低的工人来讲,这些方法还难于掌握。人们把这些方法称为“专家管理 法”,难于普及使用。 这些方法大范围的使用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军火的质量和可靠性, 于1941—1942年先后制定和颁布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包括Z1.1《质量 控制指南》、Z1.2《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法》、Z1.3《生产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 法》。军火商必须严格按此标准组织生产和开展质量控制,否则取消供货资格。这套 标准在二战后运用到了美国工商业界,统计质量控制才真正进入了普及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