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研究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研究专业:财务管理姓名:付萱学号:122201302109一、案例背景(一)不败神话东方电子(股票代码000682)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
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 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取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根据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显示,自1997年1月21日上市以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股,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10股送8股,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2.5股转增3.5股。
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
(二)、东窗事发2001年7月,东方电子股价莫名下跌,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对东方电子立案调查。
此后,东方电子的股价一路下挫。
同年10月,公司公告承认“在信息披露、利润确认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结果将以证监会调查结论为准”。
2002年4月,证监会初步查明东方电子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存在内幕交易。
2003年1月,烟台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东方电子的主管责任人员构成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对其分别进行了民事和刑事处罚。
2003年1月10日,以曹小妹等七名投资者向青岛中院提起针对东方电子的民事诉讼,成为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后的第一起案件。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

刘学伟
审计意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见
• 本案例中,负责对东方电子进行审计的 山东烟台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 中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要表现在(1 )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出具了不恰 当的审计报告;(2)没有尽到“揭露会 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舞弊错报”的审计 职责;(3)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即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综上,结合 审计失败定义我们认为山东烟台乾聚会 计师事务所对东方电子的财务报表审计 是审计失败。
• 2、进行内幕交易
• 自1997年股票上市至2001年8月间,东方电子根 据自己所掌握的中期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以 及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公司等内幕消息,进行 了大量内幕交易。公司通过与庄家联手,制造题 材恶炒股价,利用在某证券公司烟台分公司开立 的44个个人账户,累计投入公司自有资金及卖出 原始股所套现资金共计6.8亿元,炒作本公司股 票及其它公司股票,把其取得的投资收益计为公 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自1997年至2000年,在公司 高管隋元柏、高峰指挥下,东方电子累计投入68 亿元资金,累计购入股票8500万股,抛出1.57亿 股,内幕交易额高达51亿元。
表3.1 东方电子历年审计情况
时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审计机 构
注册会 计师
山东烟 台会计 师事务 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会计 师事务 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Leabharlann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徐艳燕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
• 一、东方电子事件回顾
• 1、股市骄子
电子行业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

电子行业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行业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电子行业公司东方电子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一直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东方电子也面临着审计的挑战。
本文将以东方电子为例,分析电子行业中审计的重要性,并探讨东方电子在审计方面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电子行业中的审计意义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审计在电子行业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由于电子行业的特性,财务信息往往更加复杂且容易产生错误。
通过审计,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审计还能够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
在电子行业中,技术的快速发展常常导致新的风险和挑战的出现。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潜在的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的稳定发展。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案例背景东方电子是一家在电子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司,以其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然而,近年来,东方电子在审计方面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挑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东方电子作为一家在电子行业中迅速发展的企业,其财务信息变化频繁且复杂。
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审计人员需要仔细核对各项财务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了应对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挑战,东方电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公司加强了财务部门的人员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水平。
其次,公司实施了严格的财务报告制度和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东方电子还加强了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挑战:技术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电子行业面临的技术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东方电子作为一家在电子行业中具有领先技术的公司,需要面对更多的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为了解决技术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东方电子进行了全面的风险管理和监控。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江西财大继教会计与审计案例分析作业(二)一、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基本情况东方电子一度被誉为经典蓝筹股、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配电自动化的龙头企业,当地纳税大户,拥有员工2000多名。
然而这种号称“东方不败神话”的实际情况是东方电子高管们以虚构的“主营收入”使得东方电子的2000年会计报表上“利润”高达4.73亿元,增长了6.7倍,并依托“好”业绩,与大庄家联手制造“题材”恶意操纵上市公司自身的股价,攫取巨额利益。
2001年7月证监会调查证实了东方电子的会计造假大案,是由东方电子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主管以及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各路“业界精英”联手参与。
2003年1月17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董事长隋元柏、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两年和一年,并分别处以罚金5万元和2.5万元,总会计师方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案涉及的大庄家及会计师事务所则未受到牵连。
东方电子公司全称为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其证券简称为东方电子(000682)。
1996年12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03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7.88元。
公司股票于1997年1月21日在深交所首次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06820(后改为000682),初次流通1720万股(含内部职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上市比例为20%,其余2760万股内部职工股按国家有关规定自新股发行之日起满三年后,可在二级市场上上市流通。
自上市以来一直是电力行业的明星企业,在股本高速扩张的基础上,东方电子会计报表显示连续三年实现业绩翻番,一度被全国各家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4年累计飙升60倍以上。
然而2001年7月,东方电子接受中国证监会调查,调查组发现1997年至2001年期间,东方电子的高管人员,在二级市场利用东方电子的资金,通过69个居民身份证对东方电子股票进行炒作,然后通过其在华夏银行开设的过桥账户“东方电子技术服务公司”,将大部分股市收益分散成多笔分别进人到东方电子账户,共计虚增主营业务收人17.0475亿元。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一、主要人物介绍1、公司主要任务人物:隋元柏: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集团公司董事长高峰: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董事、证券办主任同时又是集团公司子公司烟台东方玉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跃:总会计师、财务总监2、会计师事务所及主要人物:2001年及以前年度年报的审计师为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但从2002年度改聘山东正源信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刘天聚: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
赵永兰,孙祥祚,徐艳燕,刘学伟:为东方电子审计过的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们。
二、公司简介东方电子公司全称为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东方电子(000682)。
东方电子一度被誉为经典蓝筹股、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配电自动化的龙头企业,也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东方电子自1997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走势凌厉,在股本大幅扩张的同时每股收益也保持在0.5元以上。
每年利润率大幅增长的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成倍上涨:表1:东方电子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化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到东方电子1998-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总计多达27亿元,占到整个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市场的60%。
三、惊人业绩是否可信?1、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电力自动化占了销售大头,其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才是东方电子的起家之本。
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到公司从1998年至2000年这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就占市场份额的60%,我国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发展的企业有200多家,其中当时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行业中就主要有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瑞、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
同时,在高级软件开发上,清华占龙头地位;硬件系统的开发上,则南瑞和电科院居首位;东方电子只是服务于行业的宝塔下方领域。
但是,只能充当配角的东方电子却占有这个行业打扮的市场份额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无法相信。
2、再看表1中东方电子的高利润率更是罕见。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曾得出过如下结论:“单从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百分之三十几的利润还是显得有点过高。
东方电子——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

审计机 构
注册会 计师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徐艳燕
孙祥祚
山东烟 台乾聚 会计师 事务所
赵永兰
刘学伟
审计意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无保留 见
1、分析的依据
1997年,烟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每股7.88元,开盘 当天便冲高到每股18元。作为第一大股东的
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 32.21%的股份,其旗下的东方电子信息产业 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持有2.2%的股份,而作为 主承销商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则成
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电 子 事 件 回
顾
目录
方东
法方
第 二 部 分
电 子 财 务 舞
弊
主
要
析注 册 会
第计 三师 部审 分计
失 败 分
建
第 四 部 分
议 和 启 示
壹
东方电子事件回顾
1、股市骄子
1、股市骄子 1994年,东方电子的前身、主营计算机键盘生产和销售 的烟台无线电六厂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烟台东方电 子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时发行了内部职工股。当时东方 电子采用定向募集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其 中社会法人股150万股,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尽管每股 面值1元,发行价1.6元,承诺每股分红不低于0.30元, 但发行期限内却没有将股票售完,最后剩下1044万股内 部职工股。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以东方电子为例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销售与收款循环案例分析——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例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计报表中收入舞弊这一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收入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限性,掌握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查证收入舞弊。
案例资料一、东方不败的神话东方电子(股票代码000682)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 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
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 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取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根据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显示,自1997年1月21日上市以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股,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10股送8股,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2.5股转增3.5股。
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其业绩表现如表1所示,创造了东方电子神话。
表11997-2000 年东方电子的业绩表现二、对优良业绩的质疑伴随着东方电子的高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疑声。
1. 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东方电子对外称公司涉足电力、通信、计算机行业,但真正能够给东方电子带来丰厚利润的却是其主业——电网调度自动化。
在调度自动化行业中,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端、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东方电子根本不可能占有半壁江山。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 3、伪造会计凭证
• 东方电子公司高层指使销售部门人员 采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 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 合同等四种手段,从2019年开始,先 后伪造销售合同1242份,合同金额 17.296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张, 金额17.0823亿元。同时,为了应付审 计,销售部门还伪造客户的函证。
• 2019年,烟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 每股7.88元,开盘当天便冲高到每 股18元。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东方电 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 32.21%的股份,其旗下的东方电子 信息产业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持有 2.2%的股份,而作为主承销商的中 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则成为上 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 2、进行内幕交易
• 自2019年股票上市至2019年8月间,东方电子根 据自己所掌握的中期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以 及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公司等内幕消息,进行 了大量内幕交易。公司通过与庄家联手,制造题 材恶炒股价,利用在某证券公司烟台分公司开立 的44个个人账户,累计投入公司自有资金及卖出 原始股所套现资金共计6.8亿元,炒作本公司股 票及其它公司股票,把其取得的投资收益计为公 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自2019年至2000年,在公司 高管隋元柏、高峰指挥下,东方电子累计投入68 亿元资金,累计购入股票8500万股,抛出1.57亿 股,内幕交易额高达51亿元。
• 3、事件结果
• 2019年5月14日,负责审计东方公司的山东乾 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刘天聚因涉嫌出具证明 文件重大失实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6月20 日经烟台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 2019年,经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异地 审理,分别判处原董事长隋元柏、原董事会 秘书高峰有期徒刑两年和一年,并分别处以 罚金5万元和2.5万元,原总会计师方跃被判 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一、案件回顾1997年1月21日,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子,000682)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便走势凌厉,股价最高时达18.67元/股,比发行价上涨了137%。
此后历经多次送股、配股、转增,东方电子的流通股本扩大了十多倍,股价却依旧坚挺,维持在每股20元上下。
最红火时,股价曾飙升至60元/股,涨幅居深沪两市之首,一夜之间便催生了数百名百万富翁。
2001年,由虚假陈述引来的大批股民成就了东方电子的资本神话,这个注册资本仅6830万元的电子公司,迅速在资本市场聚敛了巨额财富。
资料显示,从1997年至2001年,东方电子高管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原始职工股,在二级市场炒作,所得的各项收益竟达17.08亿元。
此后,他们又公然伪造账目,将其中的15.95亿元变成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
然而,当神话褪尽,它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却是鼎盛时期被踢爆的"虚假账目事件",以及那场长达5年、波及6989名股民、涉案总标的达4.42亿元的"中国证券民事第一案"。
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造假历程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烟台市体改委烟体改字[1993]16号文批准,以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 1月8-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挑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于1997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以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东方电子

东方电子案例分析东方电子案例分析报告[摘要]2001年,被誉为“中国第一股”的东方电子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业界一片哗然,人们在谴责东方电子的同时,将矛头也指向了注册会计师甚至于当时的审计准则,到底是事务所不作为导致的“审计失败”,还是如同有些人声称的会计师事务所“情有可原”?本文从分析东方电子的舞弊手法入手,探究导致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再通过对比当时的《独立审计准则》和最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关键字]东方电子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审计准则一、东方电子事件回顾1、股市骄子1994年,东方电子的前身、主营计算机键盘生产和销售的烟台无线电六厂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烟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时发行了内部职工股。
当时东方电子采用定向募集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其中社会法人股150万股,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尽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元,承诺每股分红不低于0.30元,但发行期限内却没有将股票售完,最后剩下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
1997年,烟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发行价每股7.88元,开盘当天便冲高到每股18元。
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2.21%的股份,其旗下的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持有2.2%的股份,而作为主承销商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则成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2000年,东方电子利润已达4.73亿元,增长了6.7倍,经过4次高比例的送配,总股本扩张了13.4倍,股本流通增长了35倍,但每股收益始终维持在0.5左右,被众多股评家和媒体冠以“中国最优秀上市公司”、“中国第一股”等称号。
2、东窗事发2001年5月15日,东方电子董事会公告:“公司拟通过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规模分别为10亿元人民币和5.5亿元人民币,共计融资15.5亿元人民币。
”8月14日,东方电子董事会再次公告:“因未能与拟收购企业股权出让方达成协议,公司董事会拟放弃2001年增资发行A股的计划。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

案例名称: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适用课程:《审计学》选用课程:《会计与审计理论案例分析》编写目的: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和讨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造假手法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营业收入造假方面的审计对策,掌握注册会计师应对虚增利润造假手法的具体审计程序及措施。
知识点:营业收入、虚增利润、控制测试关键词:审计计划、控制测试、营业收入案例摘要:东方电子以虚构的“主营收入”使得东方电子的2000年会计报表上“利润”高达4.73亿元,增长了6.7倍,并依托“好”业绩,与大庄家联手制造“题材”恶意操纵上市公司自身的股价,攫取巨额利益。
2001年7月证监会调查证实了东方电子的会计造假大案,是由东方电子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主管以及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各路“业界精英”联手参与。
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董事长隋元柏、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两年和一年,然而此案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则未受到牵连。
提供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案例作者:饶斌编写时间:2012年2月21日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东方电子一度被誉为经典蓝筹股、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配电自动化的龙头企业,当地纳税大户,拥有员工2000多名。
然而这种号称“东方不败神话”的实际情况是东方电子高管们以虚构的“主营收入”使得东方电子的2000年会计报表上“利润”高达4.73亿元,增长了6.7倍,并依托“好”业绩,与大庄家联手制造“题材”恶意操纵上市公司自身的股价,攫取巨额利益。
2001年7月证监会调查证实了东方电子的会计造假大案,是由东方电子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主管以及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各路“业界精英”联手参与。
2003年1月17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董事长隋元柏、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两年和一年,并分别处以罚金5万元和2.5万元,总会计师方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案涉及的大庄家及会计师事务所则未受到牵连。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分析

2、针对东方电子式舞弊,应采用什么样的审计策略?
1、非常规审计 (1)改变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2)改变是执行程序的时间 (3)改变审计程序的范围 2、系统审计 :实际上公司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衔接都可以给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线索。 • 3、合理预期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形成合理预期,然后与财务数据做比较基本分析 工具:(1)战略分析,主要是客户内外环境分析,包括宏观分析、 行业分析(2)流程分析(3)绩效分析 • • • • •
证监会调查结果
• 2003年1月10日,以曹小妹等七名投资者向青岛中院提起针对 东方电子的民事诉讼,成为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 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后的第一起案件。 • 2003年,经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异地审理,分别判处原 董事长隋元柏、原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两年和一年,并分 别处以罚金5万元和2.5万元,原总会计师方跃被判处有期徒刑 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 2007年9月,东方电子虚假财务报告案由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宣布,除不合格的原告外,6921人全部接受了调解,东方电子 股民将获得4.42亿元的民事赔偿。 • 至今为止,证监会未对东方电子和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任何行政处罚。只在2002年5月14日,负责审计东方公司的山 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刘天聚因涉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 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6月20日经烟台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财务部拆分资金、销售部串通客户
为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东方电子 公司通过在烟台某银行南 大街分理处设立的东方电子户头、账户,在该行工作人员配 合下,中转、拆分由证券公司所得的收入,并根据伪造的客 户合同、发票,伪造了1509份银行进账单,以及相应的对账 单,金额共计17.0475亿元。 公司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伪造合同与发票指使销售部门人员采 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 贴复印伪造合同等四种手段,从1997年开始,先后伪造销售 合同1242份,合同金额17.296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张, 金额17.0823亿元。同时为了应付审计,销售部门还伪造客 户的函证。
审计学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4.50 47.3 0.56 8.56 52.9 0.53 13.75 47.1 0.52
每股收益(元) 0.51
中国证监会对东方 电子展开调查
分别判处原董事长 隋元柏、原董事会 秘书高峰有期徒刑 两年和一年,并分 别处以罚金5万元和 2.5万元
破 灭
6月20日经烟台市检 察院批准逮捕。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以东方电子为例
小组成员: 朱琼 赵佳明 吴棋俐
目录
东方电子的不败神话
1
揭开违规的黑幕
2
3 4
销售与循环审计分析
Page
2
一、东方电子的不败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 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 一元,发行价1.6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 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 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 监会批准,东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万股,发行 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 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内部 职工股2760万股。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 会公共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2760万股, 三年后上市交易。
如果有迹象表明收回的询证函不可 靠,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适当的审 计程序 予以证实或消除疑虑。
Page
10
(一)会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会计信息和相关非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
结论: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
Page 9
2、函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座落于我们所在的城市烟台,它是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东方电子1971年建厂。
1982年与山东工业大学合作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微机电力远动设备,将企业带入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
历经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拥有包括一个上市公司在内的11个权属企业,资产总额达22亿元。
东方电子(000682)于1997年1月2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自上市后股价一路飚升,在四年间涨了60倍以上,一度风光无限,被评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
2001年7月,东方电子股价莫名下跌,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对东方电子立案调查。
此后,东方电子的股价一路下挫。
同年10月,公司公告承认“在信息披露、利润确认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结果将以证监会调查结论为准”。
2002年4月,证监会初步查明东方电子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存在内幕交易。
2003年1月,烟台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东方电子的主管责任人员构成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对其分别进行了民事和刑事处罚。
2003年1月10日,以曹小妹等七名投资者向青岛中院提起针对东方电子的民事诉讼,成为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后的第一起案件。
2003年12月起,以国家审计的名义,通过将其相应债权债务先归还母公司,形成上市公司对集团公司的大笔债务;再由母公司豁免,增记资本公积,从而增加每股净资产到1.33元,最后成功摘掉了已经戴了两年的“ST”,避免了退市的后果。
对本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得出,东方电子造假的手段主要为:1、将炒股收益洗成主营收入;2、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合同;3、伪造客户的函证;4、拆分资金和做假账;5、与客户串通,通过向客户汇款,再由客户汇回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为什么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会出现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存在内部交易的情况呢?本案例给了我们一个思考。
出现这样的时间不仅仅是由于公司管理层缺乏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注册会计师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1997-2001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东方电子进行审计,但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审计准则而导致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在这几年的审计报告中均发布了无保留意见。
而导致审计失败的具体原因为:一、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方法不当或没有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二、未认真执行三级复核程序。
三、丧失审计独立性。
现在我们来看看东方电子的财务报表上的漏洞。
首先从东方电子2000年度报表中查得“主营业务收入”为1,375,017,811.58元;“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的年初数分别为:34,271,051.51元、7,521,838.91元和34,688,906.63元,年末数分别为:37,758,006.34元、30,811,593.74元和73,310,404.20元;从现金流量表中,查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63,198,123.86元。
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推断该公司2000年度的增值额至少应为:1,375,017,811.58-[34,271,051.51+(463,198,123.86-34,688,906.63-37,758,006.34)+
(30,811,593.74+73,310,404.20)=845,873,551.24元。
用增值额乘17%,再减去“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所包含的运费进项税额,我们即可得到该公司2000年度的应纳增值税额
845,873,551.24*17%-(63,985,453.48+59,277,729.88) * 10%=131,472,185.37元。
而根据现金流量表,我们知道:东方电子2000年度实际“支付的增值税款”为
19,899,773.50元,两者相差
131,472,185.37 - 19,899,773.50 =111,572,411.87元。
而从1999和2000年报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发现:2000年初的应交增值税为159,733.08元;2000年末的应交增值税为24,767,685.61元,也就是说应交未交增值税只增加了24,767,685.61 - 159,733.08 =24,607,952.53元,那么他虚增了111,572,411.87- 24,607,952.53 =86,964,459.34元。
86,964,459.34÷17%= 511,555,625.5
也就是说东方电子至少虚增了收入511,555,625.5元,占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37.21%。
本来通过对财务报表简单的分析,注册会计师能够很快的分析出东方电子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造假,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当时出现了审计失误,并且按照当时的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很难查出被审计单位的造假。
所谓制度基础审计,即是内部控制制度基础审计,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先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对于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适当减少审计证据,从而降低审计成本。
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对于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审计方法,强调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
如果测试结果标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那么内部控制就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审计只许抽取少量样本便可以得出审计结论;如果测试结果标明内部控制运行无效,那么内部控制就不知道信赖,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审计需要视情况扩大审计范围,检查足够数量的样本,才能得出审计结论。
而当被审计单位了解了注会的一般做法后,极有可能故意在内控上做手脚,使得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得到一个良好的测试结果,从而减少在实质性测试时的抽样,最终使得注册会计师无法查出被审计单位的造假。
在本案例中,由于传统询证是很难发现东方电子式财务舞弊,这就要求审计师选择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有意识地避免这些事项被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它在预期修正上基本思路是从客户所处的内外环境出发,去评估客户的实际业绩,也就是形成合理预期,然后与财务数据作比较。
(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绩效分析)。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自愿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自愿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
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惊醒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在本案例中,虽然东方电子公司巨额造假,但是国家审计的名义,通过将其相应债权债务先归还母公司,形成上市公司对集团公司的大笔债务;再由母公司豁免,增记资本公积,从而增加每股净资产到1.33元,最后成功摘掉了已经戴了两年的“ST”,避免了退市的后果。
当前,对投资者保护不力和市场信用缺失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短板”。
虽然“东方电子案”以成功调解告终,但也要看到此次成功调解的关键是股权分置改革、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可复制性较小。
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结束的今后,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以后的投资者能不能接受以股权折价赔偿的调解方案,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如何减少和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是一个长期性的课题。
减少和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
首先企业应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东方电子案”案发之前,针对市场的质疑,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辩说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方电子的生产经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只有将业绩建立在真实可
靠的基础上,才能基业长青。
也只有这样,我国的证券市场才能真正成熟。
其次,应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使他们不敢违反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审计效果,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公司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以及全年的经营成果。
最后,应该增加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证监会应加强对公司上市以及年报的复核,不能仅仅以因为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审计报告而完全相信上市公司。
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必须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提高造假者的违规成本,创造一种社会监督机制,从而保障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成熟的证券市场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每一个利益主体都能在这个法律框架下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虽然我国近十年来发布了大量的律法规,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也应该看到,在民事责任制度方面仍存在诸多缺漏,尤其忽视了对受害者给予相应的民事赔偿问题。
例如《证券法》第十一章“法律责任”有48个条款,都涉及行政处罚,而涉及民事责任的只有5个条款,而且在实践中不易操作。
作为此次东方电子案审理依据的民事规定也概莫能外。
民事规定强调了以行政处罚或刑事裁判为基准,这个规定在方便法院具体操作的同时,仍然陷入以行政处罚为主的窠臼。
东方电子公司的巨额造假,虽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并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该案例也促进了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并为以后相关
案例提供了解决前例。
医用腕带,新生儿腕带,RFID腕带 JA758A9r1H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