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教学资料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a7f81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f.png)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是金融机构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资金的流动、收入的计算和风险的控制等方面。
为了提高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水平,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
一、培训内容1.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训人员需要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和功能。
2.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培训人员需要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整个流程,从申请、审批、放款到回收、结算的全过程,以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3.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计算方法:培训人员需要掌握贷款与贴现业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包括贷款本金、利息、手续费等的计算,以及贴现金额和贴现利率的计算等。
4.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流程和方法:培训人员需要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流程和方法,包括账务的记账、展期和逾期的处理、坏账的核销等。
5.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风险控制:培训人员需要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担保措施、信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向培训人员传授贷款与贴现业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训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运作过程和核算方法,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操培训:通过模拟实践或实地操作,培训人员可以实际操作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 知识检测:通过考试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培训人员进行知识检测,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
三、培训目标1. 提高贷款与贴现业务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培训,使贷款与贴现业务员掌握贷款与贴现业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业务熟练度和业务素质。
2. 加强贷款与贴现业务的规范性和效益:通过培训,使贷款与贴现业务员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业务的规范性和效益。
3. 提升贷款与贴现业务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培训,使贷款与贴现业务员了解贷款与贴现业务的风险因素和控制方法,提高他们的风险控制能力。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e824b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5.png)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汇报人:2023-12-15•贷款业务概述•贴现业务概述•贷款业务核算方法目录•贴现业务核算方法•贷款与贴现业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实际操作中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问题解析01贷款业务概述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贷款定义按照贷款用途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按照贷款期限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贷款分类贷款定义与分类客户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客户申请银行对客户的申请进行受理,并进行贷前调查,核实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
银行受理与调查银行对客户的申请进行审查,评估贷款风险,并根据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贷款审查与审批银行与客户签订贷款合同,将贷款发放至客户指定账户。
签订合同与发放贷款贷款发放流程贷款利率及计算方式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发放贷款时所收取的利息与本金之比,通常以年利率表示。
利率计算方式贷款利率可采用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计算。
固定利率是指在贷款期限内利率保持不变;浮动利率是指利率随市场变化而调整。
利息计算方式贷款利息可采用单利或复利计算。
单利是指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复利是指对本金和已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利息。
02贴现业务概述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定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协议付息票据贴现、买方付息票据贴现。
贴现定义与分类贴现分类贴现定义贴现业务流程持票人向开户行申请贴现,并提交相关材料。
银行对票据及贸易背景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贴现条件。
银行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贴现申请。
银行批准贴现后,将贴现金额划入持票人指定账户。
贴现申请贴现审查贴现审批贴现放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各银行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贴现利率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实付贴现金额=贴现金额-贴现利息。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86f90b10661ed9ad51f3e3.png)
(5)“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 的损失。
该科目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商业银行的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 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关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 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贷款损 失准备”等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借:贷款——××贷款——抵押贷款×户(本金)
(合同本金)
借或贷:贷款——××贷款——抵押贷款×户(利息调整) (借贷方差额)
贷:吸收存款——××存款——×户
(实际支付的金额)
(2)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的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时,按照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 应收利息,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差额计入 利息调整。会计分录为:
应收利息实际收到时,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该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商业银行尚未收回的利息。
(4)“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资产类科目,同时也是“贷款”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商 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
该科目可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取得抵债资产后转为自用的,应在相关手续办妥时,按转换 日抵债资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抵 债资产”科目。已计提抵债资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 价准备。
该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商业银行取得的尚未处置的抵 债资产的成本。
3.1.2 信用贷款的核算
1.信用贷款发放的核算
银行信贷部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后,会计部门使用相 关交易进行贷款发放,打印贷转存凭证,第一联贷转存凭证作 记账凭证,第二联交业务部门留存,第三联作借款人回单,第 四联作收款人收账通知。会计分录为: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c91025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a.png)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第五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本章学习要求】贷款业务是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组织本章教学,要求熟悉和掌握下列内容:第一,了解贷款的概念、含义、种类和担保贷款的概念、意义、种类。
第二,熟悉担保贷款的有关规定,掌握抵押贷款及抵押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三,掌握信用贷款与贴现业务会计科目的使用及其账务处理方法。
第四,掌握利息计算的规定、计算方法及其账务处理方法。
【本章重点】1.信用贷款的的核算2.抵押贷款的核算3.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核算4.商业汇票贴现业务的核算【本章难点】1.信用贷款逾期的核算中逾期贷款同方向红字转账。
2.贷款利息计算的方法及定期结计利息的核算。
3.银行受理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中商业汇票贴现利息的计算和账务处理方法,以及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
【本章教学时数】10课时【授课主要内容】第一节贷款与贴现业务概述贷款是指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商业汇票到期前需要资金,将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把商业汇票的债权转让给银行的一种信用活动。
票据贴现实质上是将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结合的一种融资手段。
一、贷款业务分类㈠银行的贷款按贷款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㈡按贷款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单位贷款和个人贷款。
㈢按贷款的质量可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五类贷款。
后三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
二、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定㈠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贷款通则》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规章制度,办理贷款业务应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㈡对单位发放的贷款可申办展期,个人贷款可否展期应视不同品种而定㈢所有贷款应当由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㈣贷款人和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计息规定按期计收和交付利息㈤个人贷款的其他规定1.发放个人贷款坚持的原则除个人定期储蓄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坚持“先存后贷,存贷结合,存单质押,到期归还,逾期扣收”的原则外,其它各品种的个人贷款均坚持“有效担保,专款专用,按期偿还”的原则。
贷款及贴现业务核算培训
![贷款及贴现业务核算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79740ef172ded630b1cb650.png)
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
(四)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
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
(五)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
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
•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
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
第四讲 贷款业务的核 算
本讲要点
1、贷款业务的核算(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 成本对贷款进行后续计量) 初始计量(贷款的发放) 后续计量(利息收入的确认) 贷款减值的核算
2、票据贴现的核算
第一节 贷款业务核算的概述
一、贷款业务的意义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三、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规则
一、贷款的意义
• 贷款是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以债权人地位,将货
4.按贷款是否具有政策性可分为:商业性贷款 和政策性贷款
5.按贷款的资金来源分为: 自营贷款和委托 贷款
6.按提供贷款的银行家数划分:单一银行贷款 和银团贷款
• 业务简述: 银团贷款是指获准经营信贷业务的多家银行或其他金
融机构组成银团,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采用同一贷款协 议,向同一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或其他授信。
存续期间摊余成本的计算
A
B
C
D
E
年 度 年初摊 余成本
2005.12.31 4900
实际利息收入 收到的利 (A×5.17%) 息
515.97
500
利息调整 (B-C)
15.97
摊余成本 (A+D) 4915.97
2006.12.31 4915.97
• 例1:某银行于20××年4月8日向国美商场发 放短期贷款一笔,金额30万元,期限6个月, 月利率4.35‰ ,如该笔贷款于同年10月28日归 还,采用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计算银行的应 收利息(罚息加收50%)。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0ae04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 的变化。
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
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历史表现和其他相关信息, 金融机构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
市场风险的管理
市场风险的定义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价值发 生损失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
在贷款发放的核算中,银行应确保核算的准确性,防止出现差错或舞弊。同时,银行应关 注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逾期还款等问题。
贷款利息的核算
贷款利息的核算
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对贷款利息进行核算。利息核算应准确、及时,确保银行收 益的完整性。
核算流程
银行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计算贷款利息。一般情况下,银行会采用按月或按季结息的方式,计算贷款 利息。在结息日,银行应将计算的利息金额记入相应账户,并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
目 录
• 贷款及贴现业务概述 • 贷款业务核算 • 贴现业务核算 •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贷款及贴现业务概述
贷款业务简介
贷款业务是指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的货币资金,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 的金融活动。
根据贷款用途和性质,贷款可分为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等 。
平。
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汇总
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学员提出自己在贷款及贴现 业务核算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汇总整理。
解决方案分享
针对不同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帮助学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经验交流与互动
组织学员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讨论,促进彼此之 间的学习和成长,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讲义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fa86f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8.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核算过程:包括贷款发放、贴现、 利息计算、逾期处理等环节
结论: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需 要准确、及时,并注意风险控制。
实例的总结和经验教训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实例是培训讲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相关知识。
实例的总结应该包括对实例的分析和解释,以及学员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 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PART 3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原则
核算原则的重要性
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遵守法律法规,降低财务风险
核算原则的具体内容
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经济业务 实际发生和完成情况确认收入和 费用
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损失 和费用进行估计和准备,以降低 风险
实际利率法:适用于长期贷款和贴现业务, 能够准确反映贷款的实际成本
摊余成本法:适用于短期贷款和贴现业务, 能够简化核算过程
市场价值法:适用于风险较高的贷款和贴现 业务,能够反映市场风险对贷款价值的影响
PART 6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实例
实例的选择和准备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实例,如个人 贷款、企业贷款、 贴现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Biblioteka 配比原则:将收入与相应的成本、 费用进行配比,以反映企业经营 成果
重要性原则:对重要的经济业务 进行详细核算,以反映企业经营 状况
核算原则的执行要求
遵循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账务核对和调整 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防范风险
PART 4
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流程
客户还款: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向银行还款,包括本金和利 息
财务管理3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
![财务管理3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21e5f51d4a7302768e993927.png)
二、贷款业务分类
3.按贷款发放条件可以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贴 现贷款 4.按贷款是否具有政策性可分为: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 贷款 5.按贷款的资金来源分为: 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
二、贷款业务分类
6.按贷款逾期的天数可以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 款。 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 收回 的贷款。 应计贷款是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 当贷款的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时,应单独核算。
第三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本章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习) 贷款业务核算的概述 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核算 逾期贷款利息的核算 新会计准则对贷款的核算(仅供课后学
第一节 贷款业务核算的概述
一、贷款业务的意义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贷款的意义
贷款是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以债权人地位,将货 币资金贷给借款人,借款人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 本付息的一种信用活动。
5.贷款逾期的处理
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借款人一般存款户 贷:逾期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应收利息——借款人××贷款利息户 利息收入——借款人××贷款逾期利息户 “应收利息”为贷款正常期间应收的利息。
解例题3
做相应的会计分录: 10月8日 借:逾期贷款—借款人户 300000 贷:贷款—本金---借款人户 300000 借:应收利息——借款人利息户 7830 贷: 利息收入——借款人利息户 7830 10月28日 借:吸收存款——借款人一般存款户 309135 贷:逾期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300000 应收利息——借款人××贷款利息户 7830 利息收入——借款人××贷款逾期利息户 1305
1303 贷款 1.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 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 款等。 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具有贷款性质的银团贷 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以 及垫款等,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银团 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 透支”、“转贷款”、“垫款”等科目。
财务管理之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
![财务管理之贷款及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3cdc8a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d.png)
务的核算》2023-10-28•贷款业务概述•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贴现业务的概述•贴现业务的会计核算•贷款及贴现业务的风险管理目•贷款及贴现业务的监管与法规遵守录01贷款业务概述贷款的定义与分类贷款定义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借款人按期偿还本息的一种信用活动。
贷款分类根据贷款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贷款可以分为消费贷款、商业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等。
贷款的要素主要包括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
贷款要素贷款的一般流程包括借款人申请、银行审核、签订合同、发放贷款、借款人还款等环节。
贷款流程贷款的要素与流程贷款风险贷款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控制银行可以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担保措施、利率浮动等手段来控制贷款风险。
贷款的风险与控制02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用于核算企业按规定发放的各种贷款。
按贷款的期限,可设置“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明细账户。
贷款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按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款项。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用于核算因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所产生的利息调整金额。
利息调整账户用于核算贷款合同本金及其利息的应收款项。
应收利息账户贷款业务的账户设置企业应按借款合同约定,于实际发放贷款时,借记“贷款”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贷款发放贷款业务的账务处理企业应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借款合同的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利息收取企业应于贷款到期日,按借款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本息,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贷记“贷款”、“应收利息”科目。
贷款归还贷款业务的报表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贷款”科目应根据“贷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应收利息”科目应根据“应收利息”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03贴现业务的概述贴现的定义与分类贴现定义贴现是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因急需资金,以其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等贴现机构申请贴现,银行等贴现机构按照票面金额扣去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利息,将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持票人未到期)。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基础知识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f9999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f.png)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贷款业务基础知识 • 贴现业务基础知识 •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风险管理 • 案例分析
01
贷款业务基础知识
贷款的定义与分类
贷款的定义
贷款是指经批准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向借款人发放的货币贷款。
贷款的分类
贴现的办理流程
申请与审批
贴现凭证的填制
持票人向银行提出贴现申请,银行对持票 人的票据进行审批,确定是否同意办理贴 现。
银行同意办理贴现后,持票人需要填制贴 现凭证,包括票据的种类、号码、出票日 期、金额、出票人、收款人等。
贴现利息的计算
实付金额的支付
银行根据贴现凭证和相关规定,计算出贴 现利息,并确定贴现后的实付金额。
05
案例分析
某银行贷款业务案例
确定贷款本金和利息
根据贷款合同,贷款本金为 100万元,利息按照年利率5% 计算。
确定还款金额
还款金额=本金+利息 =100+2.5=102.5万元。
案例概述
某银行向某企业发放了一笔短 期贷款,金额为100万元,期 限为6个月,年利率为5%。
计算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因此 利息=100×5%×6/12=2.5万 元。
案例结论
该银行应向该企业收取102.5 万元作为贷款本息的还款金额 。
某银行贴现业务案例
案例概述
某企业持有一张商业汇票,汇 票金额为100万元,汇票到期日
为3个月后,贴现率为4%。
确定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率× 时间,因此贴现利息 =100×4%×3/12=1万元。
确定贴现净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5
7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 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主要特征: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并且对贷款 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全额偿还,没有有问 题的贷款。
如财务状况良好,逾期30天以内的, 都算正常类贷款。
贷款损失概率为0%。
2020/12/5
8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 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 素(潜在缺陷)。其主要特征:
1)净现金流量减少;
2)借款人销售收入、利润在下降;
3)一些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借款人未按规定使用贷款;
5)还款意愿差;
6)贷款抵押品价值下降;
7)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8)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等。
如财务状况良好,逾期31-180天的,都算关 注类贷款。 贷款损失概率为5%。
2020/12/5
2020/12/5
4
限制的有(五不贷):
1、盲目布点、重复建设和未经国家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建设项目;
2、生产和收购没有销路,耗能高、质量差、 成本高的产品及超过限产计划的长线产 品;
3、超过计划和计划外亏损及经营性亏损在 限期内不能扭亏的企业;
4、已经列入淘汰项目的产品,国家限期改 进,而不予执行的企业;
第五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算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我们了解贷款 业务的意义、种类和核算要求,掌握各种贷款、 贴现的利息计算和会计处理手续
§ 教学重点:贷款的概念和种类,利随本清的计 息、贷款的定期结息,贴现利息的计算与会计 处理。
§ 教学难点:贷款的展期、逾期的处理。
§ 教学时数:6学时。
9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 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 贷款本息。(明显缺陷)。 主要特征: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 2)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取新的资金; 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
如财务状况良好,逾期181-360天的贷款。 贷款损失概率为30-50%。
它适用于各种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下贷 上转等贷款业务。
2020/12/5
13
二、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的处理
(一)贷款的发放P98
申请人提交一式四联借款借据——信贷部 门审批——会计部门复审后:
借:××贷款——×借款人户
贷:××存款——×借款人户
(二)贷款的收回
借款人凭一式四联偿还凭证或转帐支票 还款 :
6
三、贷款业务的种类
(一)按贷款期限分为短、中、长期贷款。
(二)按贷款有无保证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 和票据贴现。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 款和质押贷款。
(三)按贷款主体分为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
(四)按贷款的质量分为正常贷款和有问题的贷 款(即一逾两呆: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 贷款)。
(五)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五级 贷款(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 损失类)。
借:××存款——×借款人户
贷:××贷款——×借款人户
2020/12/5
贷款利息收入
14
三、贷款的延期(即展期)和逾期的处理 (一)贷款的展期P99
将批准的展期申请书不通过会计分录,和原 借据按新的到期日顺序专夹保管。同时注意:
短期贷款的展期不能超过原贷款期限; 中期贷款的展期不能超过原期限的一半; 长期贷款的展期不能超过三年。 (二)贷款的逾期 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即作逾期处理 : 借:逾期贷款——×借款人户
2020/12/5
2
(二)贷款的意义
1、调剂资金余缺,发挥资金效益;
2、支持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
3、贯彻方针政策,开展扶优限劣工作。
金融企业的贷款业务是由计划、信贷和 会计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完成。计划部 门掌握资金运用计划,确定贷款规模; 信贷部门负责贷款的组织、审批和检查 分析;会计部门承担贷款业务的具体核 算。
如财务状况良好,逾期361-720天的贷款。
贷款损失概率为50-75%。
2020/12/5
11
5、损失类:在采用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 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 回极少部分。其主要特征:
1)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
2)抵押品价值不确定;
3)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4)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业时间很长,复工无望 等。
如财务状况良好,逾期721天以上的贷款。 贷款损失概率为95-100%。
2020/12/5
12
第二节 信用贷款
一、逐笔核贷概念和适用范围 (一)逐笔核贷的概念
逐笔核贷是借款人按照批准的借款计划, 采取逐笔申请、逐笔立据、约定期限、一次或 分次归还的一种贷款方式。 (二)适用范围
5、国家已经确定关、停、并、转,仍然照 旧生产不执行上级决定的企业。
2还020/有12/5 只收不贷和严格掌握的等。
5
原则:区别对待、择优抚植、三性(即效 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二)正确反映信贷资金运行情况
正常的贷款和有问题的贷款等等。
(三)根据不同类型贷款的要求,制定 不同的核算手续。
2020/12/5
2020/12/5
10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 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明显缺陷且有一部分损失)。
主要特征: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3)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4)银行已诉诸法律来收回贷款;
5)贷款经过重组,仍然逾期或不能正常归还本 息等。
2020/12/5
1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一、贷款的概念及意义P96
(一)贷款的概念
贷款是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利率和期 限还本付息的一种信用活动。
贷款人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 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 乡信用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借款人是指从上述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企事业法 人和自然人。
2020/12/5
3
二、贷款业务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贯彻贷款政策和原则
政策:实行倾斜政策。 有重点支持有: 1、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的
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收购。农 业科技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乡镇企业的发 展。 2、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发展。 3、继续保持在多种流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商业 企业。 4、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企业。 5、经济效益好、风险小、信誉好的一、二类企 业及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