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 复习重点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 复习重点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2021年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含义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一)管理论。

卡特利普和林特:公共关系是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的一种管理功能。

(二)传播论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三)传播管理论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四)咨询论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五)社会关系论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另外,《中国职业大词典》里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一种实践活动。

后来,格鲁尼格教授作了补充: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第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第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第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人际沟通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第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第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一、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一)公共关系状态1、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2、公共关系状态包括与组织相关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两个方面。

3、社会关系状态指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和状况。

4、社会舆论状态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认知和评价的情形和状况。

(二)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三)公共关系观念(就是公关意识)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3333第三章 组织

3333第三章 组织

公共关系学
三是按照组织获利和利益分配的方式,将 组织划分为四种类型:互利性组织;赢利性组 织 ;服务性组织 ;公益性组织 。 四是根据组织主要的管理手段、机制,将 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 ;功利性组织 ;规 范性组织 。
公共关系学
我国社会学界通常根据组织的性质与 社会角色将它们分成五类。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文化、教育、科研和卫生组织; 群众组织; 宗教组织。
公共关系学
组织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公众是公
共关系工作的对象,信息的沟通是公关 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所谓公共关系工作,也可以说,就是组 织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影响公众 舆论、协调公众关系,而与公众进行的 积极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
公共关系学
三、公众关系的特点
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关系
利益,满足每一类公众的共同需求,组 织才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赢得大多数公 众的普遍认同,并在实践中使组织的公 共关系工作形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公共关系学
在总体战略上重视所有公众的利益,注
意有关决策的社会作用; 在具体政策上重点区分不同类型公众的 利益与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公众, 并以他们为对象制订工作计划; 在日常工作中善待每一位公众,满腔热 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尽可能满 足其特殊需求。
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系统组成。前者指组 织所在地区的地形、地理、气候特点和 水、空气质量,植被面积、天然景观等 各种自然因素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后者 指组织所面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等状况。
公共关系学
组织环境示意图
公共关系学
一个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质量,对其
生存与发展有多方面的关系和影响。一 个组织在好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得到顺利 发展,而换一种过于恶劣的环境则可能 一蹶不振。 但在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 着组织,而组织也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 改变着环境,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 系。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ssm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ssm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ssm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SSM(Situation、Strategy、Message)是公共关系理论的基本框架,它包含了公共关系的诊断、规划和实施的三个要素。

SSM的核心思想是将公共关系的策略设计在特定情境下,通过选用合适的战略和信息来解决与目标公众之间的问题,从而实现组织和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下面我将会对这三个要素分别进行介绍。

首先,Situation(情境/背景)是指理解、分析和处理公共关系所面临的客观情境,它包括了目标公众、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Situation 的诊断是公共关系战略制定的第一步,理解Situation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公共关系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公众,进而根据目标公众的需求、利益和价值观,制定合适的策略和信息。

其次,Strategy(策略)是指在明确定义的情境下,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公共关系中的问题,并改善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

Strategy的制定是基于Situation的诊断,它是确定公共关系目标的关键。

在制定策略时,需要考虑目标公众的情感态度、认知态度和行为态度,以及组织的目标、利益和价值观等因素。

策略需要根据目标公众的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策略包括:利益共享、沟通、教育、合作和对话等。

最后,Message(信息)是指在公共关系中所传递的信息,它是贯穿公共关系整个过程的重要要素。

Message需要符合Situation和Strategy的要求,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才能有效地传达给目标公众。

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在撰写信息时,需要遵循简洁、明确、具有说服性和易于理解的原则。

总之,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SSM是公共关系战略设计的基本框架,它包括了Situation、Strategy和Message三个要素,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制定出合适的公共关系策略,解决公共关系中的问题,并改善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之父”是( C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3、( 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B )A.艾维·李 B.伯内斯C.卡特利普 D.哈洛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B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B)。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二、多项选择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 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三、判断题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1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

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1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1四、论述策划题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基础》教案

《公共关系基础》教案

《公共关系基础》教案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公共关系的组成要素理解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1.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的定义与概念公共关系的组成要素:公众、组织、传播、管理、目标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形象塑造、声誉管理、沟通协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共关系的定义和概念,阐述公共关系的组成要素和核心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关系的实际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和看法第二章:公共关系策划2.1 教学目标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流程和关键环节学会制定有效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2.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原则: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公共关系策划的流程:目标设定、环境分析、公众分析、策略制定、方案设计、资源整合、效果评估公共关系策划的关键环节:创意策划、媒介选择、活动组织、危机管理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关键环节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2.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定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3.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和技巧学会制定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方案3.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人际传播、媒体传播、数字传播公共关系传播的技巧:说服技巧、沟通技巧、危机传播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共关系传播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实际应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关系传播的场景,锻炼传播技巧3.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评估传播技巧的应用和效果第四章:公共关系实务4.1 教学目标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了解公共关系实务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学会制定有效的公共关系实务方案4.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实务的基本流程:策划、执行、评估、反馈公共关系实务的常用技巧和方法:新闻发布会、活动组织、媒体关系管理、危机应对公共关系实务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公共关系实务的实际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共关系实务的基本流程和常用技巧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关系实务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公共关系实务方案4.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定的公共关系实务方案,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第五章:公共关系与品牌管理5.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共关系与品牌管理的关系和重要性掌握品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公共关系策略进行品牌管理5.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与品牌管理的关系和重要性品牌管理的基本原则: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品牌维护运用公共关系策略进行品牌管理:形象塑造、声誉管理、沟通协调、危机管理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共关系与品牌管理的关系和重要性,阐述品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六章: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危机管理的概念和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掌握危机管理的流程和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策略学会制定有效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计划6.2 教学内容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危机管理的流程: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应对、危机恢复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策略:沟通策略、形象修复策略、媒介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点,阐述危机管理的流程和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实际应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的场景,锻炼危机管理技巧6.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评估危机管理技巧的应用和效果第七章:数字公共关系7.1 教学目标理解数字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数字公共关系工具和平台的使用学会制定有效的数字公共关系策略7.2 教学内容数字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点:社交媒体、网络传播、互动性数字公共关系工具和平台:微博、、博客、论坛、在线活动制定有效的数字公共关系策略:内容策略、互动策略、监测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字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点,阐述数字公共关系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公共关系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数字公共关系策略7.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定的数字公共关系策略,评估策略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第八章:国际公共关系8.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国际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学会制定有效的国际公共关系计划8.2 教学内容国际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点:跨国性、文化差异、全球传播国际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尊重文化差异、遵守国际法规、寻求共同利益国际公共关系策略:跨文化沟通策略、国际媒体关系策略、国际合作与交流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点,阐述国际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公共关系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国际公共关系计划8.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定的国际公共关系计划,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第九章:公共关系伦理与法规9.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共关系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公共关系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学会制定符合伦理和法规的公共关系策略9.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诚信、透明度、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原则:隐私权、广告法、公关行业规范制定符合伦理和法规的公共关系策略:风险评估、合规管理、伦理决策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共关系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公共关系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关系伦理和法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伦理和法规的公共关系策略9.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定的符合伦理和法规的公共关系策略,评估策略的合规性和道德性第十章:公共关系职业发展与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共关系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会掌握公共关系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学会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10.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会:行业需求、职业角色、职业发展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关系基础》教案,共十个章节。

公共关系学 考试内容整理

公共关系学 考试内容整理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内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组织传播行为。

2.目的: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寻求自身发展3.构成要素:(一)主体-----社会组织1.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2.组织形象的评价标准---------知名度,赞誉度(二)客体-----公众公关主体沟通对象的总称,即与特定的公关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地位:组织形象唯一的有效评估者(三)介体------传播组织形象塑造的手段与途径方式:传播4.公共关系的类别一﹑按公共关系的表现形态划分★⑴静态公共关系—非自觉状态:客观存在在生活之中。

⑵动态公共关系—自觉状态:①日常惯例②专业性公共关系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态。

①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便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公共关系。

②公共关系状态是社会组织的现实形象状态,即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总和。

它包括公众心目中对社会组织认识和了解的程度、美誉度、相互间的关系是合作或对抗等。

③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指企业拥有良好的组织形象,处于被公众支持和信赖的状态。

反之则指组织形象欠佳,甚至处于某种危机当中。

④社会组织为了提高和维护组织形象,会自觉或自发地进行一些努力,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些努力和活动便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公共关系。

➄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为实现自身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而从事的各种协调、沟通和传播等活动的总称,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公共关系实务。

动态和静态两种公共关系有区别,又有联系。

动态公共关系的效果直接影响公共关系的状态,动态公共关系是为获得良好的静态公共关系而做的努力。

动态公共关系一般处于主导地位。

5.按公共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划分☆⑴内部公共关系⑵外部公共关系三﹑按公共关系的目的划分☆⑴盈利性公共关系⑵非盈利性公共关系6.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㈠主体—社会组织⑴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⑵组织形象评价标准:①知名度②美誉度㈡客体—公众涵义:公共主体沟通对象的总称,即与特定的公共主体相反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公共关系》复习题

《公共关系》复习题

《公共关系》复习题《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第一章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之父”是()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2、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3、()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A.艾维·李 B.伯内斯C.卡特利普 D.哈洛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A.法国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二、多项选择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A.文化心理条件 B.军事条件 C.社会政治条件D.经济发展条件 E.物质技术条件三、判断题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

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四、简答题1、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目前存在那些主要问题?六、论述策划题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未来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双 向对称模型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 公关实践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满足组织与 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需求。
04 公共关系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企业危机公关处理
企业背景
某知名科技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公众关注和媒体报 道。
公关策略
及时发布公开声明,承认问题并道歉;设立专项小组处理 问题,与受影响客户沟通;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公 开调查结果。
双向对称模型还可以帮助组织在危机管理中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减少危机对 组织的影响。
双向对称模型与公共关系理论
双向对称模型是公共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 践指导。
双向对称模型还可以与其他公共关系理论相互补充和完善,共同推动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03 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案例三:某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
非营利组织背景
某环保组织,倡导减少塑料污染。
公关策略
联合其他组织发起倡议活动,吸引媒体报道;开展塑料污染教育活 动,提高公众意识;与企业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项目。
效果评估
引起广泛关注和支持,促进政策制定和社会参与。
案例四:某国际品牌的公共关系活动
国际品牌背景
某奢侈品牌,面临市场份额下滑。
信息交流
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包 括双向对称模型、双向对称模型和危 机处理中的信息传递。
01
03
媒体关系
建立和维护与媒体的良好关系,提高 组织在媒体中的曝光度和形象。
利益相关者管理
协调和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关系,增强组织的合作关系和长期发 展能力。
05
04
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活动,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其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它是一种战略性的、长期的、双向的、多元化的沟通过程,旨在增强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达到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社会形象的目的。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1.1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是指企业或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与各类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以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合作,实现双赢。

1.2 公共关系的特点(1)战略性: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战略管理活动。

(2)双向性:公共关系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既包括组织对外传递信息,也包括接收来自外部环境中各方面信息。

(3)多元化:公共关系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机构、媒体、消费者、员工等多个方面。

(4)长期性: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管理活动,需要不断地建立、维护和调整。

1.3 公共关系的目标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加强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提高组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良好形象:通过有效的宣传和传播,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增强信任度:通过与各类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互动,增强信任感,促进合作。

(3)提高竞争力:通过公共关系活动,获取信息、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动态,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二、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2.1 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起源于20世纪初,在工业化时代出现。

当时企业为了应对劳资矛盾、社会压力等问题,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来改善其形象和关系。

最早被广泛应用于政治领域,后来逐渐发展到商业领域。

2.2 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20世纪初期,公共关系主要是为了应对社会压力和政府监管而产生的。

此时公共关系主要以宣传为主,宣传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形象。

(2)中级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公共关系逐渐从单一的宣传转向更加全面的沟通和互动。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公关关系:指社会组织通过双向传播的沟通手段,协调与相关公众的关系,以树立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生存环境。

顺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潜在公众:是指由于潜在的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在公众或未来公众。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1、公共关系的构成: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

2、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形象,建立信誉。

3、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诚信、互利互惠。

4、公共关系的方法:双向传播、内外沟通。

5、公共关系的方针: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当前。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

公众的分类:1、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归属关系:内部公众、外部公众;2、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4、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性程度: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5、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公众对组织的吸引程度):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6、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传播的类型: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1、收集信息,检测环境2、咨询策划,形象管理3、沟通交际,协调关系4、宣传引导,传播推广5、处理危机,化解矛盾第二节公共关系的产生发展史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公共关系在美国(西方)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1、巴纳姆时期(反公共关系时期、公众被愚弄时期、《麦克卢汉》)1882年,美国律师、文官制度倡导者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发表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的演讲,首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

2、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之父、公众应该被告知、说真话、《原则宣言》)他第一个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并使公关工作成为社会承认的一门新兴职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以揭露工商企业的丑闻和阴暗面为主题的新闻揭丑运动:“扒粪运动”3、伯纳斯时期(现代公关学之父、投公众之所好、1923年出版《舆论明鉴》:公共关系第一部经典著作,并在纽约大学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4、现代时期美国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公共关系咨询》和《有效公共关系》,提出了“双向对称”模式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促进了当代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

上篇:原理篇
第一章 绪论
本章目录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一词的地理演变 第二节 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 第三节 公共关系定义的演变 第四节 公共关系理论范式的演变 第五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概要

“PublicRelations”一词在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中国等 不同国家的发展演变。 公共关系观念从私利-互利-公利的三个发展阶段,并进一 步探讨了公共关系倡导的六大新观念:关系观念、传播观 念、形象观念、长期观念、诚信观念和双赢观念。 公共关系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传播型公关和关系型公关。 传播型公关定义主要包括劝服说,传播沟通论,管理职能说, 传播管理说,传播策略说以及组织形象说;关系型公关定 义主要包括“社会关系说”、“关系管理说”、“关系策 略说”、“建立社区感说”和“关系生态说”等。
伦理型公共关系
以道德为研究取向 对称式 沟通理性 双向传播 双赢或多赢
第四节
公共关系理论范式的演 变
1.公共关系理论范式从传播范式转向关系范式

80年代以前的情况


从历史上看,公共关系理论是以传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因为 早期的公共关系人员都是记者出身,公共关系实践也强调媒体 关系 把新闻和大众传播作为这个领域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公共关系理论的三个学派——传播管理学派,语艺修辞学派和 整合营销将研究重点放在public上。
传播型公共关系与关系型公共关 系之比较
传播型公共关系与关系型公共关系之比较
传播型公共关系 理性主义的策略型公共关系 关系型公共关系 理想主义的伦理型公共关系
策略型公共关系与伦理型公共关系之比较
策略型公共关系
基本特征 传播模式 基本假设 核心概念 结果 策略为研究取向 非对称 工具理性 劝服 单赢或双赢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⒊公共关系公司的服务收费
⑴项目收费:主要包括项目劳务费、 行政管理费、咨询服务费、项目活动经 费。 ⑵综合收费; ⑶按项目需要分次收费; ⑷项目成果分成。
⒋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优缺点)
⑴观察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以专业的眼 光,从外部公众的角度冷静地、实事求是地去 处理客户的公共关系问题,容易做到客观公正。 ⑵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⑶较灵活,适应性强。 ⑷关系较疏远。难以参与客户决策的全过 程,不易得到完整的资料和完全的信任,从而 计划方案的可行性会打折扣。 ⑸运作成本较高。一般比自己处理公关事 务成本要高。但宜从长期效益着眼。
e.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忍让而不失原则,需要有很好的灵活应 变能力来支撑。 f.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某种 意义上说,公关人员是社会活动家,应 具备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的能力。 g.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⒊公共关系人员的行为准则
早在1923年,爱德华· 伯奈斯在他的第一本 公关专著中就提出了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众多公关组织制定的职业准则中,《国际公 共关系道德准则》的影响最大。很多国家的公 关组织都采用该准则,或以此为范例作些变动, 以适应自己国家的需要。 1989年9月27日我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 二次联席会议提出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 德准则〉草拟及实施方案》。
(二)组织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
⒈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中的性质、地 位和日常工作 ⑴从工作性质上看,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 播性、沟通性的。 ⑵地位: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 在组织总体中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 角色。 即处于决策部门与其他专业职能部门之间, 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担负着建立联系、 协调沟通、咨询建议、策划组织、辅助服务等 责任。
⑵公共关系一般人员的分类及日常工作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要点:1、社会组织。

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

2、公众。

客体,有组织公众、群体公众和个体公众。

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

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叫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管理功能的科学。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它的特点有:1、分内、外部公众。

2、公众的形成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

3、公众有轻重主次之分,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除了显公众外,还存在潜公众,会出现新公众。

5、数量上和成员上都是变动的。

公共关系的职能有:1、传播组织形象。

2、协调组织环境。

3、参与组织决策。

4、加强组织团结。

5、增进组织效益。

第二节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

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1、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基础。

生产结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社会化生产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

商品交换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会公众力量是社会基础。

卖方转变为买方,企业需要争取公众的支持,工人运动显示大众的强大力量,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企业与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3、传播业为公共关系奠定科学基础。

传播为它的发展提供科学手段,先进的传播使舆论更有力量,传播媒介确立了公共关系的地位。

4、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管理思想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社会学、行为学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状况1903年美艾维.李在纽约创立“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它的核心是“说真话”。

《原则真言》他的贡献是使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

爱德华.伯纳斯1923年第一部《舆论之凝结》,1952年的《公共关系学》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投公众所好”是它的重要思想。

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1、在各国广泛流行。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一、双向对话理论双向对话理论认为,公共关系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

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组织通常是信息的发起者,而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在双向对话理论中,组织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如会议、研讨会、网上论坛等。

通过双向对话,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意见,并在制定策略和决策时加以考虑,从而得到受众的支持。

二、关系管理理论关系管理理论认为,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一个组织与其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组织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互动,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回应。

通过关系管理,组织可以建立信任、合作和共赢的关系,从而为组织的发展和长远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认为,组织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

一个组织如果能够展示其社会责任感,深受公众的喜爱和认可,从而增强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组织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公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社会责任的实践,组织可以与公众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并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四、危机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应该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策略。

危机是组织所面临的突发事件或困难,如恶意传闻、产品缺陷、自然灾害等。

在危机发生时,组织应该迅速做出回应,控制和解决危机,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恢复受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高效的沟通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其中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五、创新和创意理论创新和创意理论认为,在公共关系的实践中,创新和创意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受众的需求。

因此,组织应该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创造有吸引力和有影响力的内容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并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公共关系习题

公共关系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______ 和______ 。

答案:主体客体2、______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答案:双向传播与沟通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______ 和______ 。

答案:经营观念管理哲学4、公共关系活动是否自觉、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有没有自觉的______ 和科学的______ 作指导。

答案:公关意识公关理论5、传播观念表现为强烈的传播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时机去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答案:影响公众引导公众争取公众6、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与______ ,而且还在于______。

答案:协调和改善关系影响和完善舆论7、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经过传播沟通活动______、______ 的过程。

答案:联系交流8、公共关系的手段和方式包括各种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的形式,包括各种______ 、______ 、______ 的方法,包括各种______、______ 、______ 的技术。

答案: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文沟通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象媒介9、公共关系特指______ 与______ 之间的传播沟通。

答案:组织公众10、公共关系状态既是______ 的基础,也是______ 的结果。

答案:开展公关活动公关活动形成11、公共关系主要是对组织的______ 和______ 的一种经营和管理,要追求______ 和______ 的统一,______ 和______ 的统一。

答案:无形资产财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组织利益公众利益12、“双向沟通与传播”只有表现在组织和公众之间,只有与______ 、______ 、“公关观念”相联系,与“关系”、“舆论”、______ 相联系,才能完整地界定它在“公共关系”概念中的涵义。

(公共关系)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连接主体和客体媒介是传播,全面把握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各自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其作用。

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了解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了解公众的特点、分类及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教学要点】1.掌握社会组织、公众、传播的涵义。

2.了解社会组织与环境、社会组织与形象的关系。

3.了解公众的特点、公众分类的意义,组织基本目标公众的情况。

4.了解把握传播的基本原理、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及传播效果。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学时在3~4学时之间【核心内容讲述】第一节社会组织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起着控制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它主宰着公共关系活动,决定着公共关系状态。

因此,认识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明确组织形象的重要性,对于全面理解公共关系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及构成社会组织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具有特定的含义。

在实际生活中从三种意义上理解组织这个词。

一种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把组织理解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履行一定的职能而组成的团体;一种是从行为活动的意义上,把组织理解为对人、财、物的处理和安排;再一种是根据约定俗成的习惯,把组织理解为特定的政治组织、群团组织,如党组织、团组织等。

公共关系学中所讲的组织,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即组织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经过不同部门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利操作和责任划分,合理协调内部人群活动的社会集团。

(一)社会组织的特点。

1.目的性2.群体性3.稳定性4.发展性(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作为一种实体,社会组织要真正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特定功能,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素:1.成员。

2.目标。

3.章程。

4.机构。

5.设备。

公共关系学科

公共关系学科
学院 Nhomakorabea公共关系学科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公共关系学科的理论基础
04
05
公共关系学科的应用领域
06
公共关系学科概述 公共关系学科的核心概念 公共关系学科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公共关系学科概述
公共关系的定义与内涵
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 双向沟通和互动过程
双向对称模型在公共关系教育中的价值
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双向沟 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价值:提高公共关系实 践效果,实现双方利益最大

双向对称模型:强调公共关 系双方平等、互动、互惠的 关系
理论价值:丰富公共关系理 论体系,推动学科发展
04
公共关系学科的核心概念
双向对称模型中的双向沟通
双向对称模型:一种强调双向沟通的公共关系理论模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内部利益相关者(如员工、股东)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客户、供应商、政府、媒体、社会公众等) 利益相关者的管理:通过双向对称模型,组织需要识别、分析和管理利益 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双向对称模型中的双向对称
双向对称模型:一种描述公共关系双方互动关系的模型 双向对称:指公共关系双方在信息传递、反馈和互动中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双向对称模型的特点:强调公共关系双方在信息传递中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双向对称模型的应用:在公共关系实践中,通过双向对称模型实现双方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互动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公共关系的内容包括危机管理、 媒体关系、政府关系、社区关 系等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学概述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是指管理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公共关系学涉及各种活动和技巧,包括传媒关系、危机管理、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用于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并提升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管理关系、传播管理和战略管理。

管理关系强调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双向沟通和合作,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

传播管理强调传播有效、准确和直接的信息,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渠道,传递组织的价值观和理念。

战略管理强调制定长期的公关策略和目标,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组织的声誉是指公众对组织的评价和信任程度,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之一。

公共关系学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形象和品牌,加强与媒体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以提升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公共关系学还帮助组织应对危机和负面事件,通过及时、透明和有效的沟通,减轻并修复损害的声誉。

公共关系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升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公共关系学的任务是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准确把握和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合适的沟通和互动,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公共关系学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促进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系统理论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关系,认为公共关系是系统的互动过程。

传播理论强调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传播效果的评估,为公共关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群体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提供解释和分析。

公共关系学的实践技巧包括媒体关系、危机管理、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媒体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记者和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传递组织的信息和声音。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1. Public Relations (PR)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格鲁尼格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

——米勒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

——詹夫金斯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

——福特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

——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

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

——陈先红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要点:⏹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说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的思想。

卡特利普和格鲁尼格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导入期;90年代即实践期;2000年以后的快速增长期。

《公共关系教案》课件

《公共关系教案》课件

《公共关系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公共关系导论1.1 课程介绍解释公共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概述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目标1.2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功能讨论公共关系的定义和不同观点分析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功能和作用1.3 公共关系的要素介绍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公众、信息和传播渠道解释每个要素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公共关系的目标与策略2.1 公共关系的目标讨论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包括建立声誉、增加知名度、促进沟通和解决问题分析如何设定具体和可衡量的公共关系目标2.2 公共关系的策略介绍制定有效公共关系策略的步骤和方法讨论如何确定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制定信息内容2.3 案例研究:成功的公共关系策略分享一些成功的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其策略和效果讨论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学到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公众3.1 公众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公众的概念和不同分类方式讨论不同类型的公众及其对公共关系的影响3.2 公众分析的重要性强调了解公众的重要性,包括公众的特点、需求和期望介绍进行公众分析的方法和工具3.3 案例研究:公众管理的挑战分析一些公共关系案例,了解公众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讨论如何有效地与不同公众进行沟通和管理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传播渠道4.1 传统传播渠道介绍传统的公共关系传播渠道,如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和公关活动讨论这些渠道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4.2 新媒体和社交媒体讨论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和影响介绍如何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4.3 案例研究:成功的传播渠道选择分析一些成功的公共关系案例,了解其选择的传播渠道和效果讨论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学到的经验和教训第五章:公共关系的伦理和责任5.1 公共关系的伦理原则讨论公共关系中的伦理原则,如诚实、透明和公正强调遵守伦理原则的重要性及其对公共关系的影响5.2 公共关系的责任介绍公共关系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包括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组织声誉讨论如何履行这些责任并应对潜在的伦理挑战5.3 案例研究:伦理和责任危机管理分析一些公共关系伦理和责任危机案例,了解其应对策略和教训讨论如何有效地处理伦理和责任问题,以保护组织声誉第六章: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6.1 危机的定义和类型解释危机的概念及其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讨论不同类型的危机及其对组织的影响6.2 危机管理策略介绍危机管理的基本步骤和策略强调危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重要性6.3 案例研究:危机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分析一些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案例,探讨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讨论如何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第七章:公共关系的评估和测量7.1 评估和测量的重要性强调评估公共关系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讨论评估的目的和其对公共关系策略的指导作用7.2 评估和测量的方法介绍常用的公共关系评估和测量方法,如定性和定量研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指标7.3 案例研究:评估和测量的实践应用分析一些公共关系评估和测量的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利用评估结果改进公共关系策略和活动第八章:特殊主题和领域的公共关系8.1 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讨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关系中的特殊需求和挑战介绍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关系传播和管理8.2 企业和公共关系探讨企业在公共关系中的角色和目标讨论企业如何通过公共关系建立声誉、增强品牌形象和促进业务发展8.3 政府和公共关系解释政府在公共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讨论政府如何与公众、媒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第九章:国际公共关系和多元文化沟通9.1 国际公共关系的挑战和机遇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公共关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介绍国际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9.2 多元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强调在国际公共关系中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讨论如何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进行沟通9.3 案例研究:国际公共关系和多元文化沟通的成功实践分析一些国际公共关系和多元文化沟通的成功案例探讨如何在国际环境中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公共关系策略第十章:公共关系未来的趋势和挑战10.1 公共关系领域的变化讨论公共关系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分析新技术、社交媒体和数据分析对公共关系的影响10.2 公共关系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公共关系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未来的变化10.3 案例研究:公共关系未来的实践探索分享一些公共关系未来趋势的实践案例讨论如何积极应对公共关系未来的挑战,以实现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公共关系导论中的1.3节,介绍了公共关系的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本章要点]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的特征和类型塑造组织形象的基本方法关于组织承担社会责任争论的各方观点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非道德行为的表现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发展历史全员全过程公共关系理论的要点组织如何贯彻全员全过程公关的原则[范例]环保,人人动手——壳牌公司环保公关案例①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以环保为主题,开展全方位企业形象公关,“壳牌美境行动”是其中的旗舰,实施两年来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项目调查在确定了环保主题后,壳牌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线索。

(1)以1994年成立的“自然之友”和1996年成立的“地球村”为代表的民间环保团体十分活跃,并已有了相当的影响。

这两个协会已拥有数千会员,参与了从保护藏羚羊到出版环保丛书的各种活动,并与国外环保团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其会长梁从诫先生和廖晓义女士还曾作为民间组织的代表与克林顿总统会谈。

(2)以媒体为代表的公众对环保的关心程度与日俱增,环保专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电视电台上。

环保更多地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呈现“从娃娃抓起”的势头。

环保内容不但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自然、生物等课程中,而且中小学生的各种书报读物中也有很多环保话题和知识;另外教委、团委、青少年科技馆等组成了一个立体的教育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企业接入口。

(3)环保虽然已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各种环保活动也是此起彼伏,但是绝大多数仍处在宣传层面上,实际动手搞环保的还是风毛麟角。

尤其是在中小学生当中,环保工作停留于知识的传播,广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显得不足。

项目策划公关目标:①在中小学生中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树立“人人有责”的责①资料来源:中国公关网,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任感;②通过亲身参与,增强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我能够做到”的信心,变环保意识为环保行动;③倡导“人人动手搞环保”;④树立壳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形象,增强社区亲和力。

公关策略:①结合环保与教育,动脑与动手,由学生自己设计环保方案,经评选获奖的方案可以获得壳牌3000元的资金支持,由设计方案的学生自己动手实施。

②选择最佳合作伙伴,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壳牌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与当地教委合作,一方面保证了活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也使“美境行动”的开展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北京,“自然之友”也参加了该活动的组织。

③将活动的启动时间设定在六一儿童节至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后,这样能够获得更高的媒介覆盖率,吸引大众关注,同时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设计环侏方案,经评选后获奖方案又可以较快地在秋季和寒假期间得到实施,保持了与学年起始时间的吻合,避免了组织上不必要的麻烦。

④充分利用媒介扩大活动的影响,传达“你也能做到”的信息。

项目实施(略)项目成果——京沪穗三地共有20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壳牌美境行动”,提交环保方案1000余个;共有234个方案获奖,获奖者都获得了壳牌公司的资金支持,使方案得以实施。

——上海市的获奖方案在教委的支持下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节的展览会,有约30万人参观了这个展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二学生建立了“壳牌环境网络世界”(),这项活动旨在通过因特网来宣传环保和“壳牌美境行动”及其成果,它获得了壳牌公司额外的22000元人民币赞助;——壳牌把上海市彭浦新村一小的孩子们创作的环保漫画制成2000年小台历。

1万本这样的小台历被免费赠送给参与美境行动的孩子们、新闻记者和壳牌公司员工。

项目评估环保效应——41个获奖方案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通过治理污染、绿化校园、节约用水、提倡使用布袋等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为环保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宣传教育效应——在直接层面上,三地共有近400所学校参加了“美境行动”,其中广州市还提出将实施该项目的成果纳入对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之中。

另外,20000个孩子的参与还意味着20000个家庭的参与。

在间接层面上,“美境行动”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北京青年报等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再加上成果展览、网上宣传和小台历,可以说“美境行动”影响了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

企业形象效应——作为环保主打项目的“壳牌美境行动”,在其他项目的配合下对企业形象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教育、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壳牌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打开了更多合作的大门。

而在实施该活动后,壳牌公司就更经常地收到各种环保方案的策划书,显示了环保公关的强大作用。

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公共关系事业在实践、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公共关系所体现的现代意识正在深入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关系人员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公关顾问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组织的承认,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的粘合剂和润滑剂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公共关系及其作为学科的地位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反对公共关系的人们总是指责公共关系没有相对独立的、纯粹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技术手段,没有相对确定的学科范围和鲜明的专业个性。

其实,这种指责虽有一定道理,但对真正的公关研究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虽然公关理论没有太多的抽象思辨,对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深奥性的追求也不是公关理论的长处,但经过专业研究者几十年卓有成效的研究,公共关系还是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在这些核心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枝繁叶茂的公关大树,并使之不断地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当代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关于公共关系核心概念的几种观点国内公关学者对公共关系核心概念的看法可谓是众说纷纭,形象说、传播沟通说、协调关系说、参与说等各执一词,自成体系,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而权威的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则干脆回避这个问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借鉴以及在中国的应用上。

其实作为一门学科,当然应该有它的核心概念。

下面先来看看其中关于公共关系核心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传播沟通说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我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廖为建。

他认为,公共关系的实质是传播沟通,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也是传播沟通。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廖为建分析了公共关系的三组概念和范畴,提出传播沟通是最基本的概念,它渗透在公共关系的其他概念和范畴中,是贯穿公关理论和实务的一条基线,抓住它就抓住了公共关系的本质,并且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公共关系常用概念图(见图3-1)。

图3-1公共关系常用概念图2.协调关系说李道平、单振远是协调说的积极探索者,在他们合著的《公共关系协调原理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协调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应围绕这一核心概念构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

邱伟光、韩虹也把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定位在协调社会关系。

他们认为:协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沟通、协调、形象是公共关系概念三个重要组成内容,其中沟通是协调的前提,形象是协调的结果,沟通和形象都离不开协调。

因此,协调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它既是公共关系原理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又是公共关系实务中具体的操作行为,是揭示公共关系科学内涵的关键。

3.关系说王朝文在其《当代公共关系学》中提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关系,它的核心概念应归到关系学说。

公共关系就是“研究组织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与其他组织群体、个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协调组织与其公众关系的学问”。

张克非未直接提出的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但也认为公共关系的性质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公共关系作为组织与社会环境交流的纽带,其核心是组织与公众的利益关系。

4.形象说中国影响最大的公共关系教材《公共关系学》的主编熊源伟认为:组织形象问题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组织形象概念是整个公共关系理论概念群中的核心概念。

而这一认识是从公共关系历史、理论和实务中的地位得来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虑,公共关系发展史就是一部以塑造组织形象为主导的发展史。

我们把公共关系发展史分成前公共关系时期和现代公共关系时期,其标准实际上是公关意识即组织形象意识的觉醒。

因为从形式上看,古代的准公关活动与现代公关活动确实非常相似,只不过到了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更发达而已。

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只有组织形象才能全方位地涵盖公共关系的理论。

公众、传播、关系都是比较重要的公关概念,但它们都不能承担核心概念特有的功能。

将公众视为核心概念,将使公关理论立足点偏向于公关客体,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将“关系”作为公关核心概念,则流于空泛,也易给公关理论和实践活动造成一定混乱(拉关系、搞关系、关系学的说法,对公关学科声誉的负面影响极大)。

“传播”只是公关运作中的必要手段,把其当成传播学的核心概念比作为公关核心概念更合适。

从公关职能来考虑,在公关的许多职能中,塑造良好形象职能是最为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公关就是塑造形象的学问。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够把公关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

从组织形象这个核心概念出发,就能构建起公共关系的理论大厦,促进公关不断发展。

本教材同意组织形象说,把组织形象作为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以此为基石来展开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作为公关活动和公关实务的出发点。

二、组织形象的概念和特征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形状相貌之意。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象这个词有三层意思。

第一,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具体状态或姿态。

这是一种可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事物外部状态,如花红柳绿、人之高矮胖瘦等。

第二,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再现。

印象的形成是一个大脑加工的过程,尽管其本源是客观的,但不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如人们对美的看法就因人而异,对同一件事的评价(这也是一种印象)也会各不相同。

第三,形象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看到某一事物形成某种印象后,常会引发人的相关联想,我国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这个道理。

良好的形象会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让人终生回味;丑陋的形象会使人厌恶顿生,难以释怀。

总之,形象是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

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每个组织也有自己的形象。

谈到麦当劳,我们就会想起那金黄色的M型拱门;谈到芝加哥公牛队,球迷就会想起飞人乔丹;谈到国际红十字会,我们便会想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可以说就是组织形象,但严格地讲,这又不完全是组织形象。

那么,组织形象是什么呢?所谓组织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前面所提到的M型拱门之于麦当劳,飞人乔丹之于芝加哥公牛等,只是组织形象的一个方面、一种表现(当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然是最有代表性的形象之一)。

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