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流程——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流程——围

手术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人文关怀

1、什么是人文关怀

关怀的核心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根本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那么在护理中,人文关怀就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以及尊重,通过各种方式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权利得到尊重。

2、什么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sast-track Surgery 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的病人中,通过联合应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微创手术、优化的疼痛控制以及术后积极的康复手段等多样化的医疗方法,来实现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进行控制,降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

3、ERAS护理流程及人文关怀

ERAS护理流程如图1所示。可以分为入院和术前检查、健康教育前移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引流管维护以及功能锻炼的指导;出院指导和延伸服务四个流程。

图1 ERAS护理流程

(1)入院、术前检查

入院、术前检查是事实ERAS护理的第一步,在这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通过与

门诊医生进行手术患者的接洽收集整理患者的资料。然后安排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追踪患者的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来进行手术的安排。入院过程中,

护理人员会以最真诚的笑脸来迎接患者的到来,并对患者进行亲切的问候,将患

者带到干净整洁的病房,为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并详细地介绍入院相关的知识。在入院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的检查项目、时间和地址

的提示,同时做好检查项目的登记,提醒患者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全程陪同。例如:某患者您好,您将在某某时间进行胸部X线检查,检查地点在检验中心1楼,到时间我会来通知您,并带您过去进行检查。您将在XXX时间进行空腹B超

检查,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您在XX时间之后禁食和禁水。B超检查

的地点在检验中心的2楼,到时我会来带您过去。

(2)健康教育前移、术前准备

多数患者手术前都会因为担心手术的成功和安全、担心手术后的疼痛和并发

症的发生会产生不同情况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负面情绪会对手术的质量产生影响,并且会造成应激反应。所以ERAS护理中会将健康教育前移至手术前,通过健康

宣教的方式来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让患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进行

手术,提升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前宣教中,医院会组

织患者和家属参与多元化的术前宣教活动。宣教活动中会宣教呼吸训练、咳嗽训

练、床上排便、疼痛评估、术后早期活动以及血栓预防等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知识,并通过适当提出反问的方式来加深患者和家属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术前宣教会告知患者术前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对ERAS护理的优势进行说明。

术前准备是手术前30min,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植入管道、对患者进行固定,并减少患者的身体不适。护理人员在这过程中会对病人的身份进行核对确认,做好相应的交接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护理人员会通过握住患者的手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精神鼓励,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术后护理、引流管维护以及功能锻炼的指导

术后护理是ERAS护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病人完成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落实人文关怀。在这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病人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切口敷料、各种管道和皮肤等情况。例如病人在术后禁食期间,会因为口渴带来一定的不适,护理人员可以安排病人进行漱口或者让患者含黄瓜片或者咀嚼口香糖的方式来让患者缓解口渴产生的不适。例如,患者手术中未进行胃管置入,患者术后没有恶心呕吐症状则可以在术后6小时让患者进行少量的饮水。通过这样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来优化对患者的术后护理

术后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来对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引流管的正常工作。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重要的管道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进行重点观察,保证患者引流管能够发挥作用。同时护理人员会对患者和家属介绍各种引流管的作用,以及引流管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引流管相关的处置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说明,让患者及家属能够参与到引流管护理工作中。

术后功能训练指导是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关键。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会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例如活动四肢关节、进行翻身等。术后第一天会鼓励患者进行床上坐起活动,并进行下床活动,术后第二天则对患者进行搀扶行走活动,让患者下床活动2~3次。保障患者能够尽早活动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术后镇痛。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来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活动的有效进行。

(4)出院指导、延伸服务

ERAS护理流程还包含了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和延伸服务。其中出院指导采取

人性化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出院各项工作的指导。例如,护理人员会提前告知患

者出院的时间,这样能够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出院准备;对乳癌

手术和甲状腺手术患者讲述后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后续功能锻炼的方法;对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和饮食的指导;对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并提供病区的联系方式,以便患者的后续咨询。同时出院时,护理人员会以面带

微笑的方式亲自目送患者离开病区。

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中,还体现在患者出院之后的延

伸服务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服务,采取电话回访、家庭访视的方式来为患者提供服务。并采用微信群等方式来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解决患者出院后关于病情的相关疑惑。从而来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患者能

够更好地康复。

综上所述,ERAS护理流程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人员心中有病人,能够想

到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目中有病人,能够看到患者的需求,并提

供相应的支持;耳边有病人,能够听到患者的心声,满足患者的需要;手中有病人,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身边有病人,随时随地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健

康教育围绕病人,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进行康复;延伸到患者家里,

为患者答疑解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知识科普:术后加速康复(ERAS)

知识科普:术后加速康复(ERAS) 经历过手术的人想必都领教了术后的痛楚!减轻患者的疾苦,让患者早日康复是医师们的毕生追求!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外科发展的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团队水平的重要指标。ERAS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科室协作,对涉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缓解病人的各种应激反应来改善手术体验,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器官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充分止痛、促进肠功能恢复、早期活动是其关键举措。 术前咨询和教育 ERAS要求对入院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咨询教育,内容包括: ①告知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相关举措(术前排便训练、有效咳嗽、预防静脉血栓、疼痛管理、早期活动方法等); ②告知预设的出院标准; ③告知手术时间安排和再入院的途径; ④让患者及家属参与ERAS。 针对患者术前预康复的干预措施,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①术前贫血:住院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普遍较高,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因此建议对入院患者进行贫血相关检查和评估,以便提前进行干预,提高手术安全性,也让患者术后能快速康复。 ②预防性镇痛:术前的预防性镇痛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谵妄风险,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剂量。 ③衰弱评估:建议对入院患者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 scale, CFS)等工具进行术前衰弱评估及有效干预,以降低术后死亡率。 ④术前锻炼:术前可进行活动耐量评估,据此制定术前锻炼计划来提高患者功能储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其早日康复。 ⑤精神评估:术前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谵妄、痴呆和抑郁等重要因素)进行评估,将结果作为术后认知功能评估的基线值。 ⑥术前炎症控制:建议患者做术前预防性抗炎治疗以缓解术后疼痛,减少炎症反应和早期疲劳,缩短出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术前肠道准备和术后营养支持 传统方法术前要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还要使用舒泰清等清洁肠道。ERAS改进为为术前一天清淡饮食,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常规不清洁肠道。 鼓励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200毫升左右高能量食品补充营养,每日2~3次,对于营养耗尽患者出院后仍可进行集中时间的经口营养补充。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康复时间意义重大。 限制静脉补液量

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的护理

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的护理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做完手术之后没有十天半个月很难恢复并出院,但近年来手术后短短几天就出院的案例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是怎样出现的呢?今天,就请大家一同来了解一下,这个帮助手术患者加速恢复的——快速外科康复理念。 什么是快速外科康复理念? 快速外科康复理念是一种对外科传统治疗观念的颠覆,这种理念需要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以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核心,通过手术外科、麻醉科、护理科以及营养科等多个方面的合作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护理,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还能使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快速外科康复有什么好处? 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快速外科康复理念的实行对于患者、医护人员以至于医院都是有好处的。对于患者而言,快速外科康复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住院费用上的花费,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围手术期舒适度与满意度;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快速外科康复理念的实行意味着医患关系之间的和谐、自身医疗技术的提升与临床治疗任务的完成;而对于医院而言,快速康复外科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医院能够接待并治疗更多的患者,同时还能使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与死亡风险降低,从而使医院获得更高的社会知名度。

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 1.手术前期的护理工作 在对手术患者进行快速外科康复的过程当中,手术前期的护理工作有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当中,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方面 进行护理,这是因为手术往往会导致患者与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诊断与手术的进行 产生一定的焦虑与恐慌,使患者难以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手术,手术难以顺利 的进行。为此,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对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辅导,仔细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与要求,对患者与患者家属进行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进行的方法、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手术后可能发生的 不良反应以及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运动的措施等。只有消除患者与患者家属的 不良情绪,让患者做好与医护人员的配合,才能更好的提升手术的效果;另外, 医护人员还应当在手术前期注意对患者胃肠道方面的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受到手 术的影响,很多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一定程度的饮食限制,这虽然能够提升患者 的手术安全性,但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状况降低的问题,进而患者对手术的 耐受力出现下降,使患者的预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患者 的创口愈合。因此,医护人员在术前应当引导患者饮用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来避 免长时间的饮食控制导致患者产生的饥饿、口渴、烦躁、低血糖等多种方面的不 良影响,同时还能有效的增加患者的手术舒适度。 2.手术中期的护理工作 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快速外科康复的护理重点是 对患者的麻醉方法进行优化,同时通过保持温度、控制输液量、维持患者正常血 压等措施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应激反应。以腹部外科手术为例,在快 速外科康复的理念影响下,患者手术中所使用的麻醉方式将改为持续硬膜外麻醉,这种麻醉不仅有利于医生的手术操作,对于患者手术后的早期活动也有着很好的 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肺部功能,减少患者的心血管负担与术后肠 道应激反应,进而在消除患者痛苦的同时抑制并发症的出现;另外,医护人员还 需要在手术期间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关注,根据患者的皮肤温度来实时调 整并保持手术室内的温度,同时对手术过程当中使用的药物与器材进行一定的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逐渐向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围手术期护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为目的。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评估与教育:在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过程的认知。 术中优化:采用微创、镇痛等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输液量,减轻患者负担。 术后康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活动、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案例:某医院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成功救治了一名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医生采用微创技术,减轻手术创伤;同时,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最终,患者在

短时间内康复出院。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根据手术及康复需要,提供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其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术前护理:协助医生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介绍手术及康复过程;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水等。 术中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确保患者安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加强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组织修复。 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倾听患者诉求,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 案例:某医院一名需要在全麻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受益良多。术前,护理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术中,他们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制定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面的应用体会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面 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理念的更新,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理念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术后康复效果。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介绍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而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容易发生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手术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创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手术创伤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何在围手术期针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提出,为围手术期护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核心理念是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最终实现术后快速康复。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术前干预:针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管理和营养干预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尽量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对手术的不利影响。合理的营养干预也能够提前为术后康复做好准备。 2. 长期预防: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对于这部分患者,合理预防可能比治疗更为重要。我们在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他们进行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术中团队协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多学科间的协作,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需要由一个高效的团队完成。在手术中,围手术期护理团队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护理,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缩短手术时间。 4. 术后康复:术后的康复工作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早期康复训练、镇痛治疗、营养支持等,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和出院。

ERAS快速康复理念专家共识

ERAS快速康复理念专家共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手术治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然而,手术过后的恢复期往往让人头疼,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痛苦的低温疗法和降压药的副作用,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恢复期的痛苦,医学界开始探索快速康复理念,其中ERAS就是其中的一种。 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快速康复理念指的是在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缩短患者在手术过后的康复期,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它是一项包含多个方面的综合医疗理念,并已在多个手术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ERAS快速康复理念的主要思路在于,通过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多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和管理,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各项机能,尽早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这种理念不仅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手术技术和措施,还注重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包括普及术前教育、合理饮食、减轻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缩短尿管和胃管留置时间、减少切口感染风险等。 为了深度了解该理念,社区医疗机构将相关医学专家聚集起来开展讨论,最终制定了ERAS快速康复理念专家共识。共识中明

确了快速康复理念的核心思想和实现手段,并且制定了ERAS快速康复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服务。 共识中提到,在手术前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术前准备和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比如,对于老年患者和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应特别强调术前、术后的体育锻炼和营养补充。对于手术中需要使用的麻醉药和其他药物,要选择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的药品,注意减轻术后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在术后康复期间,需要强调一些常规的康复措施和特殊关注事项。包括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推广腹壁神经阻滞技术、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等。针对一些特殊病情,要特别重视患者的术后镇痛、抗凝等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总之,ERAS快速康复理念专家共识为广大手术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康复服务和指导,希望通过专家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效率,使患者能够尽早地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同时,希望患者能够更加地重视术后的自我恢复和生活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早日实现健康人生的梦想。

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探究

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探究 1. 引言 1.1 胸腔镜肺癌手术的重要性 胸腔镜肺癌手术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其重要性在于其微创性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小创伤、更快康复的优势。在胸腔镜手术中,医生通过较小的切口和专业的显微镜装置,可以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比之下,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更大的切口,操作空间较为狭小,导致术后疼痛明显、恢复周期较长,并发症风险高。胸腔镜肺癌手术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在当前肺癌治疗中,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标准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和机会。 1.2 围术期护理的意义 围术期护理是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护理,旨在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康复。围术期护理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围术期护理中,护士和医疗团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还需要对患 者进行情绪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的信 心。 围术期护理还包括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在术前,护士需要 协助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相关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的条件;在 术后,护士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管理,促进 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围术期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手术 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是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正文 2.1 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术前准备 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的重 要环节。术前准备包括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首先是病史及体 格检查,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疾病的时间、症状、病程等,以便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评估。体格检查主要是评估患 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可行性。其次是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 化检查、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内环境状态。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是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术前准备还包括患者的心 理准备和营养支持,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术

快速康复护理

ERAS定义: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的一系列优化措施,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的多学科协作,以减少或阻断围手术期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这一优化的临床路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ERAS的护理措施 1.术前部分(1-3天) 1.1术前宣教针对不同病人,采用卡片、多媒体、展板等形式重点介绍麻醉、手术、术后等相关注意事项,缓解焦虑、恐惧的紧张情绪,使病人知晓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包括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1.2术前戒烟、戒酒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1.3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当口服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可行静脉营养支持。1.4肠道准备不推荐常规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可根据情况选择性进行短肠的肠道准备。 1.5术前禁食禁饮打破传统观念,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前病人的饥饿、口渴、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有助于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缓解分解代谢,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目前提倡禁饮时间延后至术前2h,禁食时间延后至术前6h,术前10h可口服1 2.5%的碳水化合物饮品800ml,术前2h饮用≤400ml。 2.术后部分(3-7天) 2.1各引流管留置 2.1.1择期手术一般不留置鼻胃管,可降低术后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率。术中可留置鼻胃管以利于排气,但麻醉清醒前拔出。 2.1.2腹腔引流管不推荐对腹部择期手术的常规留置,对于存在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时建议留置。 2.1.3导尿管一般24h后拔出,行经腹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人可留置2d左右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 2.2术后饮食择期腹部手术术后尽早经口进食、饮水及及早期口服辅助营养可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护肠粘膜功能,防止菌群失调和异位,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2.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确保有效镇痛鼓励尽早下地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随访在病人出院后24-48h内应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建立明确的再入院的“绿色通道”,一般情况下ERAS的临床随访至少应持续到术后30d. ERAS过程中鉴于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及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会结合病人、诊疗过程、科室及医院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开展过程中会注重缩短病人住院日,降低医疗支出,但更应注重降低再住院率,会秉承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基本原则,使ERAS更健康、有序地开展和实施。

ERAS理念在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ERAS理念在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 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多方面原因影响下,民众身体素质有所降低,故而人体健康更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根据医院临床治疗调查发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病变患者逐年增多,腰椎融合手术是以上疾病重症患者常用治疗措施,由于围术期护理会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预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考量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ERAS理念在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ERAS理念;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引言 结束语 最近几年,我国护理科学在医疗领域全面发展的引领下有了明显进步,护理理念合理转变,促使各种新型先进临床护理措施陆续得到实践应用,ERAS理念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各类疾病患者及家属临床护理要求不断提高,ERAS理念在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等诸多应用效果,鉴于腰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科学探讨ERAS理念下的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更有助于提高腰椎融合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水平。 1ERAS理念概述 加速康复外科又可以被简称为ERAS,是由丹麦医生KehletH做提出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上产生的应激,通过护理、医生、手术室、麻醉等不同学科的配合,从而更好的管理围手术期临床患者,避免患者在围手术期产生应激,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从而使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在患者入院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采取这种临床护理方式,此种方式的核心就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患者恢复的手段之一就是避免患者产生手术应激反应,从 而使患者能够顺利的出院,缩短住院时间。患者产生的手术应激反应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失衡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其二是分解代 谢和心血管需求增加所产生的代谢反应。促炎因子和分解代谢都会使患者的代谢 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和高血糖分解代谢,这会导致患者的生理紊乱,影 响患者的恢复。应激反应有很多,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焦虑、疼痛、睡眠障碍、肠梗阻、认知功能障碍、缺氧、组织损伤以及体温过低等。炎 症反应可能会使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等生理状况的变化,目前有研究表明,患者 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等生理状况,可以通过调节患者术前碳水化合物饮料来进行预防,从而避免患者产生术后并发症,能够更快的恢复。 2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临床护理路径 2.1术前教育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患者的大力配合,通过进行术 前教育能够使患者更加配合康复工作,在术前教育时应该向患者表述清楚手术的 信息,包括住院时间、康复信息、出院标准等。虽然术前教育与患者术后发病率 以及住院时间之间的联系没有具体的证据证明,但是确实缓解了患者的术前焦虑,能够发挥一定的心理指导的作用。 2.2多模式疼痛管理 通过回顾腰椎外科多模式疼痛管理证据,能够证明多种药物的使用支持多模 式的治疗,而且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途径中多模式疼痛管理技术作为其中组成部分,已经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营养支持 通过对术前营养良好的患者进行调查,患者如果进行腰椎手术可能会导致术 后营养参数的下降。腰椎手术作为一种大型的手术,在恢复期对于能量具有较高 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发病率的提高,伤口恢复的速度下降,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 间延长。oMandelbaum等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了37名接受分期前后路腰椎重建手术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探讨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 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治疗患者中关于人文关怀护理的应 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行择期手术入围加速康 复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 用常规加速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常规加速康复及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 者加速康复治疗效果及出院满意度。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生理疼痛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恢复指标和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施人文关怀,拓展了加速康复治疗护理的范畴,提升了整体护理的内涵,顺应 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结论:改善加速康复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或 消除其生理各种不适,帮助患者生活功能与社会功能尽快恢复,达到身体和心理 及社会等方面的良好状态,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整体护理学的发展,获得 了良好社会效益。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加速康复治疗;整理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综合应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 措施,阻止或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一 种理念。将加速康复措施与人文关怀护理相结合,构建胃肠外科加速康复人文管 理模式,改善患者术后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念,构建和谐的护患 关系。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行择期手术入围快 速康复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5例,

女15例,平均年龄49.54(28-76)岁。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22(32-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加速康复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常规加速康复及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环境布置现代医院普遍综合性强,硕大的医院科室繁多、功能复杂、 联系交错,这让许多刚到医院的人感到迷惘,造成了患者及家属诸多不便。科学 合理的布置医院温馨提示标语,提供常用生活物品,如:吹风机、微波炉、热水 瓶等。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并在墙壁上张贴各种健康宣教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患 者康复依从性的效果。 1.2.2关注患者的每一个“第一次”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良好的第一印象 开始。注重与患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叫好第一声称呼;说好第一句话;准 备好第一张床;回答好患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做好第一次健康教育指导;落实 好第一顿饭;帮助患者留好第一次标本;关心患者第一晚睡眠等等,使患者时刻 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关心、支持,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降到最低或者除去化行。 1.2.3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加速康复护理时,内外兼修,将HEART沟通模 式和CICARE沟通程序内化于心,营造关怀文化,规范心情温度计评,关注患者 的心理变化情况,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此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真正将“以爱为先,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工作中,能更好的运用人文关怀来护 理患者,回报社会[1]。 1.2.4疼痛护理胃肠外科手术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生理疼痛。为 了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以药物镇痛为主,非药物 镇痛为辅。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相应镇痛护理。合理运用各种疼 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疼痛状态进行动态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采用止 痛药物或自控止痛来减缓患者的术后疼痛以及术后应激反应,有效提升患者的舒 适度[2]。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更好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在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融入术前教育、疼痛控制、术后康复等理念,并优化麻醉方 式与护理体系,旨在减少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结果:快速康复 外科理念应该从术前控制、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三个方面展开。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效果,是以患者为中心的 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可以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 在国外逐渐出现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让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通过多个方面的护理工作有机结合,减少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与后续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 恢复进度。从其目标来看,主要通过术前控制、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三个环节来实现,因此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结合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1.术前控制 1.1 术前饮食控制 术前饮食控制主要体现在患者在检查前的禁食、禁水等。但长期的禁食过程必然让患者 出现不适,从一定程度上看加重了患者的创伤,增加了患者机体的消耗。此外,患者的营养 摄入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速度慢,抗感染能力下降。快速康 复理念则认为,在术前2h进水或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可以视患者 情况来缩短禁水时间,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减少患者术后呕吐的情况。美国 麻醉医师协会在1999年修订的术前禁食指南中也提到缩短禁食时间,并在舒适的环境下接 受手术。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术前2h禁水与传统禁食方案相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因此,这一模式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术前饮食控制模式。 1.2 术前肠道准备 术前肠道准备中,患者因口服液体引起的脱水实际上是一种对患者的损伤,并改变生理 环境,增加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不提倡行术前肠道准备。2015年 年底《美国妇产科杂志》的文章中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做或者不做肠道 准备给患者带来的利弊其中包括:术前的恶心、呕吐,肛门舒适度,低血压,心律失常;术 中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盆腹腔感染,肠梗阻以及肠道损伤。最后得出结论,妇科腹腔镜术 前不进行肠道准备对患者的总体收益更大。此外,2016年ERAS 《肝脏手术围术期护理指南》提出肝脏手术前无需肠道准备;2015年《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提出,肠道准备对结肠手术病人无益处,还有可能增加术后发生肠吻合口瘘的危险[1]。 2.围手术期护理 2.1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身体会出现 不同程度的创伤,患者此时会出现各种恐惧、紧张、焦虑心理,担心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术后 是否会产生后遗症与并发症,无论是治疗依从性还是手术风险方面都会出现明显问题。在快 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例如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术后康复指导等对于整 体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状态来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阶段。 2.2 围手术期生理护理 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在围手术期的液体输入方面,如何 控制好手术当天和手术后的液体输入,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重点研究问题。一般情况下,手术当天患者的液体输入量会超过3.5L,此时患者的围手术期体重会有明显提升。有研究表 明减少患者的液体输入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而在患者生 理指标正常的前提下可以控制液体输入[2]。 另外,患者的体温控制工作也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关键部分。当患者体温过低,产生应 激反应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例如白细胞功能损伤、心血管负担增加等。围手术期的保温工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手 术期的应用进展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或快速康复外科(FITS)的理念,其中心思想是在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依据的积极干预措施,将外科微创手术方式、麻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以缓解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从而达到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髙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该文介绍了ERAS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总结了ERAS在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关键词】肺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从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理念[1]。实质是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系统优化与整合,从而达到促进加速康复、降低手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的目的。该理念最早是kehlet等在2008年明确提出,并由黎介寿等[2]引入并运用在国内。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病率在2006-2011年高至130.2(1/10万),已严重危害到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生命[3]。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基因治疗、支持治疗等。郑志水等[4]率先在我国报导了ERAS在开胸肺切除术中的应用。现对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强化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1 术前护理 1.1 健康教育由于术前治疗及护理的复杂、疾病预后的不可预测性,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均导致患者产生了心理障碍。据统计大约有60%的患者会在手术前产生焦虑[5],以往的传统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在术前进食时间、肠道准备、术后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活动等方面有很大差别,这些不同也会加剧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技术新理念,术前将其优势及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目的、意义方法告知患者及家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流程——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流程——围 手术期的人文关怀 王艳 关怀的核心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根本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那么在护理中,人文关怀就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以及尊重,通过各种方式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权利得到尊重。 2、什么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sast-track Surgery 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的病人中,通过联合应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微创手术、优化的疼痛控制以及术后积极的康复手段等多样化的医疗方法,来实现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进行控制,降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 3、ERAS护理流程及人文关怀 ERAS护理流程如图1所示。可以分为入院和术前检查、健康教育前移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引流管维护以及功能锻炼的指导;出院指导和延伸服务四个流程。

图1 ERAS护理流程 (1)入院、术前检查 入院、术前检查是事实ERAS护理的第一步,在这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通过与 门诊医生进行手术患者的接洽收集整理患者的资料。然后安排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追踪患者的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来进行手术的安排。入院过程中, 护理人员会以最真诚的笑脸来迎接患者的到来,并对患者进行亲切的问候,将患 者带到干净整洁的病房,为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并详细地介绍入院相关的知识。在入院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的检查项目、时间和地址 的提示,同时做好检查项目的登记,提醒患者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全程陪同。例如:某患者您好,您将在某某时间进行胸部X线检查,检查地点在检验中心1楼,到时间我会来通知您,并带您过去进行检查。您将在XXX时间进行空腹B超 检查,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您在XX时间之后禁食和禁水。B超检查 的地点在检验中心的2楼,到时我会来带您过去。 (2)健康教育前移、术前准备 多数患者手术前都会因为担心手术的成功和安全、担心手术后的疼痛和并发 症的发生会产生不同情况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负面情绪会对手术的质量产生影响,并且会造成应激反应。所以ERAS护理中会将健康教育前移至手术前,通过健康 宣教的方式来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让患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进行 手术,提升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前宣教中,医院会组 织患者和家属参与多元化的术前宣教活动。宣教活动中会宣教呼吸训练、咳嗽训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与意义 及护理工作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与意义 近年来,国际外科文献检索资料中,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一词频繁出现,也有不少以此为题的文章,涉及到各个区域的手术,效果甚佳,明显的加快了病人的康复,缩短了手术后住院日。国内,外科学术会议也对此感兴趣,进行了讨论。在英语中Fast track 一词常用以描述事物能迅速完成的途径和方法,Fast track surgery 当指手术快速完成之意。但Surgery 一词在此并非单指手术操作的部分,而是指手术治疗的完整过程,涵盖术前准备到治疗结束出院。 最早,Fast track surgery 起于心脏外科手术,现已扩展到各类手术,在普通外科范畴内,文献中报道较多的是结直肠外科(colo-rectal surgery)。Win 在2006 年提出Fast track colon surgery 的要点是: (1)术前与病人交谈,告知手术计划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2)适当的术前营养支持,但应避免过长时间的应用; (3)选用合理麻醉方法(胸段硬膜外); (4)积极采用微创技术; (5)不常规应用鼻胃管和引流; (6)术前应用镇静止痛剂(非鸦片类); (7)应用持续胸段硬膜外置管止痛; (8)术后早用缓泻剂、促肠蠕动剂; (9)术后早期经肠进食; (10)术后早期病人下床活动。 纵观这些措施中,除提到应用微创外科外,对结肠手术技术操作方面并没有改变与创新之处,主要是改善了围手术期处理,采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常见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如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供氧,不常规应用鼻胃管减压,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等等。这些措施总的概括来讲,意在减少医疗措施带来的应激(stress)。应激是机体受到物理性创伤、机械性损破、化学性损害或情绪因素而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内稳态改变。 在fast tracksurgery 的措施中强调了应用硬膜外麻醉或区域性阻滞麻醉,术后应用硬膜外置管止痛,并指出是胸段硬膜外,为何其主要目的在阻断交感神经对应激的反应。当机体受到外来侵袭时,信息由传入神经(afferentfiber)传至下丘脑,继经下丘脑一脑下垂体一肾上腺素轴(hypothalamus pituitary adrenal axis,HPA)而使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同时也有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改变,致有全身性的炎性反应。任何医疗措施有着正效应的一面,即希望在治疗上起作用的一面,但是,它也都有负效应的一面,每一治疗措施对人体都是一次刺激,将引起一定的应激反应。刺激有大有小,应激反应也随之有强有弱,且与个体的耐受性、敏感性相关。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虽疼痛甚微,但对机体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由丹麦医生Kehlet等在2001年首次提出,指在围手术期运用已被循证医学证实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ERAS是一种包含多种学科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最后达到加速康复而不影响手术有效性和患者安全的目的。 FTS主要包括内容有:①术前合理的准备,包括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心理及身体状况评估,对手术风险的正确预测;②合理麻醉及手术方式,包括麻醉药物及方式的选择、增加患者手术舒适度、微创手术的实施、术中低温的防止、术中液体的合理管理等;③术后加快康复管理的实施,包括并发症的防治、合理的液体管理(尽量避免脱水及液体过量诱发循环系统疾病)、早期口服肠内营养、多模式镇痛(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早期下床活动。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发展迅速,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日益增加,关于快速康复外科在一些手术科室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同时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欧美地区,关于在胃肠道手术中应用ERAS的文献中,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广泛采用ERAS可导致住院时间的显著缩短(LOS),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医疗费用,以及病人满意度的提高。 相比于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措施,FTS理念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明显增强患者各器官功能的恢复能力。ERAS的应用必须是由医师、护士、理疗师、营养师等等建立一个协作团队来制定计划并共同工作,是一种互相协调才有可能能进行的治疗措施,它结合了现代的病人教育概念、新的麻醉剂、止痛方法以及微创手术技术,最终减少机体应激反应、疼痛和不适症状。 结果表明FTS理念的实施在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原因: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张术前进食、进饮时间较常规护理组缩短,减轻了患者术前的胃肠道不适感,同时术前尽量避免进行机械灌肠,避免了肠道菌群的紊乱,减少了水电解质紊乱、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与意义-及护理工作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与意义-及护理工作 LT

人的康复,不可理解为手术技术方面的快速。在fast track surgery 这一名词提出前,曾称为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 in surgery(外科快速康复方法),或是enhanced r 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programme,促进外科手术后康复程序),后简称为 Fasttrack surgery,理解其含义,译为"加速康复外科"更能表达其主要目的。 简言之,"加速康复外科"主要是尽力降低手术治疗对病人引起的应激反应,加速病人的康复。采取的措施有三个方面: 一是术前病人应有体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准备 二是减少治疗措施的应激性 三是阻断传入神经对应激信号的传导。术前一日不禁食,不作清洁灌肠,少用鼻胃管、引流管,适当输液,有效止痛,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微创手术等等都是减少应激的措施。 应用硬膜外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甚至是全麻加硬膜外/区域麻醉,术后采取硬膜外止痛的方法都有利于阻断应激信号的传导。有效地减少应激,阻断应激信号的传导,尽量减少机体对应激的反应而取得快速康复的效果是fast track surgery 最终结果。缩短术后住院日与术后康复的速度直接相关,也与某些客观环境有关,如病人的家庭情况,病人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条件有关。不可认为缩短术后住院日是fast track surgery 追求的主要目标,相反,不可因治疗措施的改变而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不可因住院日缩短而增加返院率。 虽然,Fast track surgery 程序讨论中,并未强调病人的并存病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但所提出是单一、典型的手术,而病人能否迅速康复当与原有的体质、有无并存病、营养的状况直接相关,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术前营养支持的实施,并存症的处理是fast track surgery 过程前的工作。在营养状态改善,并存症得到控制后,才能实施fast track surgery 的程序。不可认为fast track surgery 的内容中摒除了营养支持及其他处理,也不可认为所有的病人都可直接进入fast track surgery 程序,而必需是那些已经可进入手术期的病人,始能采用这一程序。 加速康复外科不单是对某一类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中行之有效、成熟的经验,加以总结升华。随着这一理念的推广、应用,也将为外科各类病人、各种手术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的内容、方法必将进一步拓展,如p 阻滞剂、生长激素的应用,以进一步阻断应激信号与促进组织愈合。 当前,fast track surgery 总的要求,是强化围手术期处理,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日,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不增加返院率,重视价格/效果比

ERAS快速康复理念在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ERAS快速康复理念在脊髓损伤围手术期 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1. 庐山康复疗养中心骨科江西九江332000 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云南昆明650000 关键词:快速大脑康复;治疗脊髓骨质损伤;脑周围手术期术后护理 急性人体脊髓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脊髓损伤或其他疾病等自然因素直接引起 的人体脊髓运动结构或神经功能发生损害,导致脊髓损伤程度水平以下脊髓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常见临床诊断综合征。ERAS快速康复理 念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多复合模式康复治疗和多手段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后的应激,促进患者器官组织功能正常恢复,预防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反复发生,包括早期 优化疼痛康复管理、早期肠内补充营养、早期患者下床康复活动等,从而有效缩 短患者住院手术天数,节省大量住院费用。本文主要拟对目前先进ERAS治疗理念 在急性脊髓骨质损伤及外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重点 综述。 1.ERAS的术前禁食护理 1.1禁食护理要求 术前小时减少进水或摄入碳水化合物,不仅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患者发生 的对胰岛素酶的抵抗,还同时可有效提升术后患者心理舒适度,减少术后低血糖及 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帮助患者完全承受因术后手术外力打击等而 出现的各种生理应激不良反应。必须长期禁食者在手术前还应输注少量葡糖葡萄 糖激素注射液,以有效减轻术后体内胰岛素酶的抵抗。 1.2预防深静脉血栓

研究表明,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在受伤后三个月内会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由于这种病症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容易及时引起专业医护人员的充分注意。但是如果发生血栓脱落的现象,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引发肺栓塞,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针对这个问题,医护人员首先要对下肢深静脉血 栓的形成、危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认识,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量 的阿司匹林、肝素等免疫药物等并进行免疫干预物理治疗。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比如按摩等,防止血栓患者早期出现双侧下肢深层性静脉曲张血栓等常见病症。 1.3术前预防镇痛 术前需要采取"预防镇痛"来积极预防控制术后患者的疼痛,什么样才是有效 预防术前镇痛,就是为了有效防止术后痛觉药物过敏的继续发生,在术前需要采取预防镇痛控制措施以有效减缓术后痛的继续发生,即"预防镇痛与抗",在术前30 分钟以后给予少量抗生素停止使用。 2.ERAS的术中术后护理 2.1体温值的控制 目前有关的研究数据表明,人体局部体温通常下降1到3℃,术后局部切口细 菌感染将程度增加一半到3倍。因此,术中需要加强对手术患者保温室的护理,将室内空气温度自动调节至4℃~6℃,使用保暖被子对手术患者身体裸露下腹部位皮肤进行完全遮盖,避免造成患者腹部着凉。对术中经常使用的碱性冲洗剂和液体 进行二次加温冲洗处理,尽量减少钠的物理输入量。术中同时使用高压加温(40℃)加热冲洗液、注意同时使用高压输液低温加热冲洗装置和保暖加热床垫等,可有 效预防低温度体温的肺病发生。 2.2手术径路和切口 移植手术是在径路和局部切口早期进行脊柱骨及脊髓组织联合移植手术,复位、固定、髓内(外)减压,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微循环。脊柱内固定:恢复脊柱生 理曲度及稳定性,利于早期康复。髓内减压:减少脊髓继发损伤,保护残存神经功能。髓外恢复减压:通过恢复椎管的局部容积,解除对人体脊髓的局部压迫(包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