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全然知识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授课教师授课时刻
教学内容
导言
内容:
1、全然知识
2、正常心电图
3、心房、心室胖大
4、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目的:
1、掌握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2、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3、掌握各波段命名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冲动,心房和心室的电冲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心电图确实是根基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图形。
一、心电图导联体系
即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肢体导联〔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和胸导联〔V1-V6导联〕。临床上诊断后壁心肌梗死还常选用V7-V9导联。
二、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多描记在记录纸上。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1mm 表示,当标准电压1mV=10mm时,两条横线间表示。
心率的测量:心率=60/RR间期的秒数
三、心电图的组成及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呈钝圆波形,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振幅在肢体导联≤导联Ⅰ、Ⅱ,胸导联中≤0.2mV。宽度≤2s。
2、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刻。正常窦性心律的范围-。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人的QRS波群的时刻,能够在~范围内动摇。胸导联:V1、V2导联多呈rS型,R V1。V5、V6导联QRS 波群可呈qR、qRs、Rs或R型,。肢体导联:Ⅰ、Ⅱ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方向多变。aVR导联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L、aVF导联可呈qR、Rs或R、rS型。R aVR≤0.5mV,RⅠ<1.5mV,R aVL<1.2mV,R aVF<2.0mV。
4、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0.05mV;上抬在V1-V2导联<0.3mV,V3<0.5mV,V4-V6导联及肢体导联<0.1mV。
5、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能够向上、双向或向下,V1的T波方向向上,V2-V6导联不应再向下除Ⅲ、aVL、a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6、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刻。正常范围:0.32-0.44s。
7、u波,T波后的振幅特别低小的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产生气制未明。
四、心房、心室胖大的心电图特征
〔一〕右房胖大
1、P波尖而高耸,振幅,以Ⅱ、Ⅲ、aVF导联最为突出,又称“肺型P波〞;
2、V1导联P波竖立时,振幅,如P波呈双向时,振幅的算术和振幅;
3、P波电轴右移超过750。
〔二〕左房胖大
1、P波增宽,时限≥0.12s,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 导联明显,又称“二尖瓣型P波〞;
2、PR段缩短,P波时刻/PR段时刻>;
3、V1导联上P波常呈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将V1负向P波的时刻乘以负向P波振幅,称为P波终末电势。左房胖大时,Ptfv1〔尽对值〕≥0.04mm ﹒s。
〔三〕双心房胖大
1、P波增宽≥0.12s,振幅≥0.25mV;
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四〕左室胖大
1、QRS波群电压增高,常用的左室胖大电压标准如下:
胸导联:RV5或RV6>;R V5+S V1>mV〔男〕或>〔女〕;
肢体导联:R
Ⅰ>;RaVL>;RaVF>;R
Ⅰ
+S
Ⅲ
>;
Cornell标准:R aVL+S V3>〔男〕或>〔女〕;
2、可出现额面QRS心电轴左轴;
3、QRS波群时刻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仍<0.12s;
4、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歪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可见竖立的T波。
〔五〕右室胖大
1、V1导联R/S≥1,呈R型或Rs型,重度右室胖大可使V1导联呈qR型,V5导联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以R波为主,R/q或R/S≥1;
2、R V1+S V5>〔重症>〕;R aVR>;
3、心电轴右偏≥+900〔重症可>+1100〕;
4、常同时伴右胸导联ST段压低及T波倒置。
〔六〕双侧心室胖大
1、大致正常心电图;
2、单侧心室胖大心电图;
3、双侧心室胖大心电图。
五、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
1、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出现高大T波。如下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下壁导联Ⅱ、Ⅲ、aVF可出现高大竖立的T波;
〔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面向缺血区的导联记录到倒置的T波。如下壁心外膜下心肌缺血,下壁导联Ⅱ、Ⅲ、aVF可出现倒置的T波。
2、损伤型心电图改变:ST段偏移,可表现为ST段压低及ST段抬高。
〔二〕临床意义
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 波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多引起临时性ST段抬高并常伴有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ST段持续抬高,提示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六、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根底上发生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堵塞所致,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除了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心肌梗死诊断和判定病情的重要依据。
〔一〕全然图形及机制
1、“缺血型〞改变:
心内膜下肌层缺血----对向缺血区的导联高而竖立的T波;
心外膜下肌层缺血----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
心肌复极时刻延长,引起QT间期延长。
2、“损伤型〞改变:面向损难过肌的导联出现ST段。
3、“坏死型〞改变: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者呈QS波。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1、超急性期〔超急性损伤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心电图出现高大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呈歪型抬高,与高耸竖立T波相连。QRS振幅增高、轻度增宽,无异常Q波。
2、急性期: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至数周,心电图示动态演变过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着可形成单向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继而渐下落;面向坏死区导联的R波振幅落低或丧失,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竖立开始倒置,并渐加深。
3、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至月,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
4、陈旧期〔愈合期〕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型Q波。〔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一.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竖立型,PⅡ竖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竖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P间期:并不尽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
4.心房频率:60~100次/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
窦性心动过缓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竖立型,PⅡ竖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竖立的。